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应强化程序和证据意识
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进一步强化程序和证据意识,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依法规范实施。
一、强化程序意识。根据《审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在履行这一程序时,首先,审计通知书中除写明其基本要素外,经济责任审计,还应当根据《审计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在通知书中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在审计进点时提供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和审计所需要的资料,并要求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同时审计通知书应当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使其明白,经济责任审计,除对单位财政(财务)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外,还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让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充分享有“知情权”,这样,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才能很好地依法配合审计工作。其次,审计人员在审查会计资料或者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审计执法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做到程序合法。第三,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按法定程序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征求意见。如果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异议,则应对回复意见进行核实与分析后,据实调整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并对回复意见是否采纳作出书面说明。第四,符合听证告知条件的,应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告知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其要求听证的,审计机关应当组织听证。除上述主要法定程序外,还有其他审计机关内部的有关程序也必须严格遵守,如:按照审计署6号令的要求,开展审前调查、做好审前调查记录、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写好审计日记、严格执行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等。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
二、强化证据意识。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因为,根据《审计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审计机关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后,必须出具结论(即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不能审计过后一走了之。
特别是如果涉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审计核实结果进行认定和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时,应更加慎重,这就必须在合法取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评价和处理。一是认真落实“责任取证”。即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查出问题事项的直接责任人,能够充分证明领导干部对此问题应承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记录和相关资料不能证明责任事项的,应附加其他有关证据。特别对领导干部个人应负的直接责任应逐项取证,对没有进行“责任取证”的问题,不得划定为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二是审计证据应当足以证明审计事项并形成审计结论。三是一定要在出具结论之前取证,若作出结论后发现证据不足再补取证据,就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四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评价和责任界定时,应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留有余地。五是审计人员应依法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负有保密义务。这是每一个审计执法人员的法定义务。
总之,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审计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就能够避免审计风险,做到依法行政。
第二篇:抓好经济责任审计 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抓好经济责任审计 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近年来,津市市狠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运用审计成果,在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强化干部监督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共对7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提拔重用13人,降职使用4人,免职3人,另有1人被立案查处。具体做法是:
一、打基础,强力营造审计监督氛围
1、领导重视亲自抓。我市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市委分管党群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审计局、监察局、人事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和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均由市委组织部发文下达。同时,对重点单位的审计,领导小组领导亲自带队进点,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集体研究解决。
2、成立了专门机构和队伍。一方面,强配了专职审计队伍。专门设立了领导干部任期了经济责任审计室,配备了6名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专业精干人员。另一方面,各乡镇、街道和归口部门都配齐了兼职审计力量。建立审计项目包干责任制,并与考核奖惩挂钩,从而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推行力度。
3、完善了审计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了组织部、纪委、检察院、审计局、人事局等相关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部门间的相关工作。二是实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通报。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布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成绩与问题,并将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职公示内容。三是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分析会审制度。定期聘请专家为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及相关单位领导上课,讲解分析当年有代表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并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会审。
二、强措施,全力保障审计监督质量
1、规范操作,重点明确。一是整体联动开展审计。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强了组织、纪检、审计等部门的联系,相互协助。同时,加强审计力量内部的整体联动。遇市委调整干部时,审计专兼职人员全力以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确保领导干部及时到任。二是结合实际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指标客观评价体系。从被审计对象任期内收支实现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遵守廉政纪律情况、执行财经纪律情况五大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和准确评价。三是突出了审计重点。做到“三必审”:一是群众反映较大的领导干部必审;二是在一个单位工作三年以上,没有进行过经济责任审计的必审;三是工作异动的领导干部必审。
2、创新审计监督办法。一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全程公示。审计前,将被审计对象的姓名、单位、职务及审计内容等情况通过张榜公布、电视公告等形式公示。审计后,将审计结果和 审计成果运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强化对审计成果运用的监督。二是实施复合审计监督。不仅查处存在的问题,而且帮助被审计单位规范内部管理。近两年,在对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共提出合理建议90多条。三是实施跟踪审计监督。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不论大小,均由组织部对被审单位或个人下发整改通知书,定期复审,复审仍不合格者,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一把手”的责任。去年以来,共发出《经济责任审计整改通知书》12份,复审全部合格,有效落实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后续管理。
3、对干部任用实行全程审计监督。一是领导干部上任不接糊涂班。抓好任职前审计,使新任领导对单位经济、财务情况心中有数,对以前存在的问题大力整改。二是搞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警醒领导干部在任不做糊涂官。每年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任中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时履行经济责任的监督,对所存在的 问题及时整改。三是严把离任审计关,确保领导干部离任不交糊涂帐。坚持先审后离,并把离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公示的重要内容,为正确任用干部提供依据。
三、抓深化,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1、服务干部监督管理。一是建立了“五费”档案。对在职已审计的党政“一把手”报销列支的手机话费、个人所得和单位列支的接待费等登记在册,便于今后审计时对比分析。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出台了《津市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津市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其中,《审计成果运用办法》被《中国审计报》刊载并推介。三是加强审计结果的综合利用。把审计情况载入干部考察、考核材料,建立政绩和廉政档案。运用审计成果,教育、警醒干部。
2、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推行了多项针对性措施。一是实施会计委 派。2次面向全市公开招考委派会计,对市属28家重要单位的会计实行了委派。市委组织部聘请委派会计为特约监督员,对“一把手”实行财务监督。实施委派会计制度以来,全市各单位的财务“白条”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二是坚持财务联签。推行了“三元三审”财务联签制,即变“一把手”签字报销为分管副职审批、“一把手”审核、委派会计监督审定,确保每笔报销单据真实合法。三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行“三公”。即对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公开承诺、对存在的问题公开整改措施、对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公开评议,从而约束并规范了领导干部行为。
3、审计成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在选用干部时坚持先审后任,并充分体现出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差别。如原人事局局长在任期间政绩突出,被推荐提拔到县处级领导岗位;原地震局负责人经济上不过硬,被免职并移送执纪执法部门进行了查处。
第三篇:审计工作中几种强化意识
审计工作中应该强化的五种意识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审计工作的不断加大,对审计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审计的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AO、OA系统意识。在审计工作中,随着科学不断的发展,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跨越的必经之路。
二是强化思想创新意识。在审计工作中,随着新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全局应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是强化廉洁从审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大力倡导依法行政、廉洁从审、引导全体审计人员树立廉洁奉公使“廉洁从审”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四是强化业务能力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全局应围绕“人、法、技”建设,加强审计业务能力,为更好的维护经济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强化绩效审计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应深入贯彻、落实绩效审计,让绩效审计渗透到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审计质量。
第四篇: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组长对材料要把好“三关”:一是“责任界定关”。对调查、审查报告中明确反映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贷款,应负主管责任;对虽然调查审查报告没有反映,但明显不符合信贷基本制度规定的贷款条件或审批程序(即贷审会组成不合规、未达到半数),而审批发放的贷款,应负主管责任;对信用社调查、发放、贷后管理过程中的违规,由于组织监督检查不到位,至审计日没有发现整改,应负领导责任。
二是“引用文件配套关”。引用的文件条款要与定性的违规紧密对应。如果是很明显的财务违规(没有对应的省联社文件条款),如:挪用、逆程序,则必须将违规的情况描述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三是“定性关”。定性在准确、符合事实,既不夸大,也不人为缩小。定性要对照文件规定定性,要对照违规定性讲座中的违规类型定性,定性要坚持集体商量。
2.现场审计要做到“二个围绕”。一是紧紧围绕被审计人分管的部门、分管的工作开展审计。二是紧紧围绕重大风险、重大违规开展审计。
突出几个重点。一是贷款重点。二是财务重点。工资薪金、固定资产购建处置、截留侵点挪用、小金库及虚列费用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案防措施落实情况。对账、四项制度、违规违纪处理落实情况等。
3.审计材料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死套模板,模板只作参考,要结合具体人、具体事写作。
(1)撰写被审计人的履责情况部分。一是注意案防方面,不要写任职期间没有发生案件的语句,因为有可能存在案件隐瞒未报的情况,我们只是写案防工作得到了加强。
二是不要前后矛盾。不要前面一件事写成绩,后面同一件事反映问题。如:履责部分写案防取得了成绩,没有发生案件,而后面的个案部分,写任职期间发生案件的问题,发生案件的联社,履责部分就不要总结案防工作措施、成效,避免自相矛盾。又比如:前面履责部分的控新降旧工作写“逾期率较低”,后面的总体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写“到期收回率有待提高”,自相矛盾。
(2)审计建议部分的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死套模板,审计建议要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如有的组在审计建议中写“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审计报告个案部分,并没有反映此类问题,使人看了莫名其妙。
(3)要认真撰写银监版的简要报告中审计发现的问题。该问题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概括,审计结论中反映的信贷、财务、案防、人事、监审保方面的问题,如果审计结论中存在该方面的问题,均要作简要概述。
(4)审计结论中。信贷方面问题的排序,首先是重大风险(第一、第二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排列在前面,后面排列重大违规和一般性违规。
当前审计材料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死套模板,不结合实际写作审计材料、前后矛盾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定性不准,表述不清晰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责任界定不准,表述不清晰的情况较为突出。
四是引用文件条款与定性不配套的情况较为突出。
(5)组织落实案防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项制度执行不到位、对账制度执行不到位、重点人排查不到位等案防的几项重点工作,作为案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写,如被审计人是理事长,理事长作为案防第一责任人,应负领导责任。
违规违纪问题处理落实不到位,理事长单独写,应负主管责任。
对于四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管人事条线领导应负主管责任,应单独写。
审计任务未完成,分管审计条线领导应负主管责任,应单独写。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分管审计条线领导应负主管责任,应单独写。
第五篇:经济责任审计应坚持七个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应坚持“七个结合”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如何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必须进一步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坚持七个结合,即:
1、坚持帐目基础审计法与制度基础审计法相结合。目前,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审计通常采用帐目基础审计法,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则应向制度基础审计法转变。在具体的审计方法使用上,除了常用的核对法、审阅法、复核法等传统技术方法,更应侧重于分析法、比较法等专门技术方法,这样才可能达到一目了然地审计分析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基本情况,为全面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提供充分的依据。
2、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力求审计计划统一,审计人员统一,审计时间步骤统一,审计成果共享统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使两项审计任务目标都能实现,而且还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真正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3、坚持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这样既减轻了集中离任审计时的工作压力,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防止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损失以及不廉洁行为,做到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4、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因此,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如对领导干部任期初的审计可采取抽查法,对任期后阶段的审计可采取详查法。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相关内容,可采取审计调查同时进行,通过座谈、个别走访或发放调查问卷等调查方式,来全面了解掌握被审领导干部各个方面的有关情况和重要的审计线索,并进行重点审计,努力化解审计风险。
5、坚持自查与审计相结合。在实施审计前,可由被审领导干部对在任期内工作作一个全面的回顾和自查,并要求有关部门单位认真准备好财务会计核算资料及相关审计资料,认真填报有关审计表格,及早查找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减少审计工作盲目性,避免审计工作走弯路。
6、坚持审计与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办案相结合。对审计查出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审计部门应及时移交到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立案处理,使违法乱纪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7、坚持审查经济效益指标与考核被审计领导干部管理水平相结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其效益的审查,考核被审领导干部管理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组应深入剖析实现各项经济指标的成因,如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是国家政策性因素(如费改税、各项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等)增收或减收,还是因税源增加而增长,审计人员对此必须客观分析,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孤立地以成果论责任,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