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考纲

时间:2019-05-12 07: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审计考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审计考纲》。

第一篇:财政审计考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财政审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财政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具体实务;具体了解和掌握财政审计的概念、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财政审计的地位、作用和形式;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税收审计、专项基金审计和预算外资金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同时还学习财政审计的案例,以帮助应考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培养专门的审计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七章。在对财政审计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税收审计、非税收入审计、财政决算审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财政审计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

2、理解财政审计的依据、方式、方法、内容 ;

3、掌握财政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财政审计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政府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审计学、财政学、政府预算、国家税收、预算会计等,只有学好这些课程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财政审计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

(二)学习要求

了解财政审计的基本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财政审计的意义、概念、职能和作用、任务和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

2、掌握:财政审计相关的基本理论。

3、熟练掌握::财政审计的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程序。

第二章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 包括审查财政批复部门预算情况,财政拨付

部门预算情况,各部门和各单位各项财政拨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税部门税收征管收缴情况,执收执罚部门收入解缴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还包括预算收入入库审计、预算收入退库审计、财政预备费审计、预算调整审计、财政往来款项审计、财政机关银行开户情况审计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审查财政批复部门预算情况,财政拨付部门预算

情况,各部门和各单位各项财政拨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税部门税收征管收缴情况,执收执罚部门收入解缴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和预算收入入库审计、预算收入退库审计、财政预备费审计、预算调整审计、财政往来款项审计、财政机关银行开户情况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具体内容;

2、掌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程序、方法;

3、熟练掌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三章 税收审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增值税审计、消费税审计、营业税审计 企业所得税审计、个人所得税审计内容、方法等。

(二)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增值税审计、消费税审计、营业税审计 企业所得税审计、个人所得税审计内容、方法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税收审计的概念和依据、内容和范围。

2、掌握:税收征收管理审计、税收减免审计、几个主要税种审计的内容、方法。

3、熟练掌握:税收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四章 非税收入审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包括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等、各项基金收入等的审计。

(二)学习要求

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等、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非税收入审计的概念和内容

2、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内容、方法。

3、熟练掌握:对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各项基金收入等非税收入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法。

第五章财政收支决算审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方法、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财政收支决算审计的方法、内容。

2、掌握: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方法、内容。

3、熟练掌握:财政收入决算明细表审计、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审计的主要方法和重点内容。

第六章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具体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财政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财政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财政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特别是对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财政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财政审计工作的新思路。

(三)考核知识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点和考核要求

2、领会: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

2、掌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相关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3、熟练掌握:财政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分析方法。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尹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

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我国地方审计机关无权审计的税种是()

A.营业税B.消费税C.房产税D.契税

二、填空题

如:财政审计的审查对象是。

三、判断改错题

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

四、简答题

如: 简述政府性基金征管审计的重点。

五、案例分析题

如:某市审计局在对下辖某县财政审计时发现该县财政局于2006财政年度为解决县党政机关办公经费不足问题,经县政府批准,追加预算经费36万元。

问:这种追加预算经费的做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为什么?并结合此问题谈谈对财政部门预算调整审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财政审计又称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的组织体系,财政收支审计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根据《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对财政部门具体组织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海关系统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征管情况、金库办理预算资金收纳和拨付情况、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收支以及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等七个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篇:浅谈财政审计大格局

浅谈财政审计大格局

曲铁胜(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

摘要: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财政审计的思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9年,审计署党组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从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意义,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概念、特点,大格局财政审计需关注的重点问题,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特点和意义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机关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指导下,有效统筹整合审计资源,以推动建立完整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为总体目标,以财政资金审计为主要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转移支付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财政收入征管情况审计为基础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

(一)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背景。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财政审计的思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0年,审计署成立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开展财政审计一体化试点,2005年,审计署整合各特派办财政审计资源,开展财政审计“大兵团作战”试点。但是,社会各届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审计工作本身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全国人大希望审计工作报告进一步增强整体性、时效性,避免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情况与财政决算报告在上存在差异的问题。同时,要求审计工作报告进一步突出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方面的内容。

2.各级地方政府希望能够减少在一个省(市、县)多次进点审计的问题。

3.财政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财政审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审计署党组在全面总结以前财政审计一体化经验的基础上,从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时效性出发,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

(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主要特点。

1.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组织协调更加统一,即统一方案、统一培训、统一进点、统一组织实施。

2.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时效性更强,避免跨报告的问题。

3.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紧紧围绕“两个报告”安排审计工作。

4.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整体性更加突出,各个审计项目之间及其与总体审计目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5.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审计范围更加集中,主要反映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6.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论指导是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意义。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财政审计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克服目前财政审计力度不够、资源分散、层次不高等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迫切需要,是促使财政审计从体制、安全、绩效的角度来审视国家财政运行系统,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重要途径。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有利于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视野,统筹安排部门预算、民生资金、经济责任、政府扩大内需资金、政府决算等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形成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

二、大格局财政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预算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支出管理更加复杂,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大格局财政审计关注的重点

应该是带有全局性、体制性和制度性的问题。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促进改革,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推动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具体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关注中央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大格局财政审计,要认真贯彻20字审计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重点关注中央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关注健全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就不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政权,就不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我们现在的国家财政,严格意义上讲包括一般预算、资本经营预算、债务预算、基金预算。目前真正纳入预算的是税收;债务既没有进入国家预算,也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外债当中的还债支出进入了预算,但外债收入没有进入预算;资本经营没有预算;不少基金都没有纳入国家预算;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相当一部分进不了地方预算,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资金也进不了预算。因此,大格局财政审计要关注健全统一、完整的国家财政。

(三)关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现在的财政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完善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尤其是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问题,特别是基层财政困难较大。二是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完善。三是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需要加强。在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合理的产业分工就会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财政体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行改革、完善。

(四)关注健全完善财政法制。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但目前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的设计、财政管理的法律依据等都很不完善,有些法律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在财政运行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在大格局财政审计中要关注这些问题,促进财政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五)关注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

在大格局财政审计中,要关注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开减免税口子,自定税收优惠政策,先征后返等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问题;要在对财税部门的审计中关注现行财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进一步完善政策;要关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互相转化;要在专项资金审计中,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

(六)关注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在逐步优化,但还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的基本职能应当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大格局财政审计要关注财政支出投向竞争性领域的问题,关注行政运行成本偏高的问题,关注一些法定支出在不同地区间苦乐不均的问题,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七)关注地方政府负债与财政风险。

财政风险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风险,呆帐、坏帐风险,债务风险。当前地方政府负债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是:债务规模大、缺乏统一管理,债务率、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偏高,逾期债务的比例较大, 使财政背负许多不该承担的包袱, 甚至超越财政的承受力,引发财政风险。大格局财政审计的重点是摸清家底,特别是要掌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实际状况,推动建立公开规范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控制机制和债务管理制度。

(八)关注预算管理改革。

重点关注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不一致的问题,预算与决算差异较大的问题,代编预算与“打捆”预算的问题,国库资金管理与财政专户管理的问题,隐藏财力性资金的问题,非税收入征管的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问题,基金预算管理的问题,结余资金管理的问题,超收收入安排使用的问题,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等。

三、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落实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财政审计目标的重要举措。各级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财政审计大格局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财政审计项目的方案审定、人力资源调配、审计过程控制、重大问题处理、审计报告审核等事宜。

(二)树立国家财政审计的观念。

刘家义审计长在谈到财政审计时指出,我们现在从事的财政审计都是国家财政审计的某些方面,没有站在“国家财政”这个全局上,更没有站在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的观念上从事财政审计工作。所以,各级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国家财政审计的观念,站在国家财政审计的高度开展审计工作。

(三)创新工作思路。

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审计人员树立“创新才能发展”、“没有持续创新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观点,不断丰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和内涵,不断总结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不断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方式方法,实现审计经验到审计知识、审计知识到审计智慧的飞跃。

(四)学习财政、熟悉财政,掌握财政运行规律。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我们如果对国家财政体制、制度、政策、法律、运行机制,不是十分了解,不能掌握全部运行规律,就搞不好国家财政审计。所以,我们要真正搞好财政审计,首先要学习财政、了解财政,真正把握财政运行的规律。(曲铁胜)

第四篇:财政审计工作总结

财政审计工作总结

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开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已经成为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依法理财,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以来,各级审计机关经过多年研究、摸索、总结,应该说基本掌握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预算执行审计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和不平衡,面临一些困难,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影响今后预算执行审计的发展。

一、制度层面设计不合理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由地方同级审计机关对本级的财政预算执行进行审计。这种权限设计实际是不科学的,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审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人事、财政等管理权限都在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反过来要监督政府自身,本来就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本级预执行审计中发现的地方财政行为的不规范性和违纪问题,均与本级政府的财政意志、政府行为、财政利益密切关系,如:近几年出现的虚假财政收支、高额的招商引资、违规减免税费等引起的损失,无不是政府为完成考核所致;同时,为了稳定部门利益,照顾人情关系,各利害部门甚至政府都会出面要求审计监督不要过严,结果造成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不力,流于形式。曝光、处理的大多是一些既无关地方财政利益,又无关违规制约的问题。最后形成的审计结果是“和谐”的。同时,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在向人大报告前,需先经同级人民政府把关,导致审计结果中部分内容被“过滤”,或者是表述含糊笼统,使得人大根本无从掌握完整、真实的情况,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有的问题即使送到人大,由于领导层面的沟通,人大也会主动要求从审计报告中删除。

二、监管机制问题导致审计对象和内容缺失,影响审计的完整性。

这突出表现在受审计体制和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基层审计机关在“同级审”中,应纳入审计的单位而未纳入,应审计的内容而不能审,造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不够完整。《审计法》明确规定同级审中应包括本级财政全部收入和支出,但现实中因“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形成了《审计法》所要求的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无论在监督对象上,还是在审计内容上不能完全到位,形成审计“真空地带”。按照现行审计体制的规定,国家税务局在地方的各级机构不属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对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不能进行核实,而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增值税、消费费、所得税,是税收收入的主体,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税源的管理及征收情况对基层财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审计机关无权对其实施审计监督,中央审计机关又无力年年审,国税入库、提退代征手续等情况无法审计核实,对国税代征的地方收入,只是抄录财政账薄和报表上的一些数字,缺乏审计取证应具备的客观性、完整性。另外,一些坐落在地方的国有商业银行、非地方的商业银行、驻地方的省直属部门单位不同程度地与地方财政收支有关,不经审计或审计调查,资金状况就无从知晓,审计对象及内容的缺位,影响着同级审的质量。

三、受审计水平所限,基层同级审内容单一。

《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应依法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因此,监督财政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就是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由于人力和技术上的原因,现阶段基层的大多数审计机关把预算执行审计目标主要定位在真实性、合法性上,在审计中,把核实财政收支、摸清家底、揭示问题作为审计具体目标,而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财政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确立,财政收支行为逐步得到规范,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成了人大、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审计部门就必须围绕财政支出效益做文章,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应逐步由真实、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这也是审计机关在今后财政审计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四、审计整改难以完全到位弱化了同级审计的权威性。

规范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是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受审计环境、执法手段、滞后的财经法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审计机关大都不能正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存在审计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审计处理上大多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避重就轻,形成的审计报告大都是点到为止,不痛不痒,尤其是影响到本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利益的重大问题,很难如实反映到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计处罚上只是象征性的或者干脆不作处罚,在客观上起到了庇护纵容的作用,致使有些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屡禁不止,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上基本上是能整改的就整改,不能整改的也就得过且过,形成年年审,年年问题老面孔。

五、审计风险难以有效防范影响了审计效果。

预算执行审计的宏观性和复杂性,使得预算执行审计风险远远高于其他审计的风险。这既有外部环境诸如审计体制制约、受长官意志支配,审计对象、内容不完整等等因素影响,又有审计自身因素影响。从审计自身来说,主要有审计人员的预算执行审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采取的措施不到位。一是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缺乏法律上的保证措施,即使推行承诺制,对被审计单位不愿签定承诺制制度的行为,无法制裁。二是延伸审计力度不够。由于受审计力量及审计时间的限制,审计常常是“点到为止”,而且往往只注重资金的静态审计,忽视动态审计。三是审计调查中对财税部门内控制度的测试重视不够。审计内容和重点难以突出,凭以往经验审计就带有盲目性。四是审计手段简单、落后,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解决上述困境的几点意见:

一、改革预算执行审计组织方式。

要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就需要改革现行本级审计监督的方式,实行上级审计机关为主、本级审计机关配合的联动审计方式。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预算执行审计是个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审计机关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及时沟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要着力解决“上审下”与“同级审”两张皮的矛盾,增强预算执行审计效果。对国税审计这一块,在不改变现行审计管辖权的情况下,对审计署当年不纳入延伸计划的,应授权地方审计,纳入当年计划,可组织地方审计机关派员参与,掌握与地方财政收入有关的资料。地方审计机关查出问题属于上一级问题将情况上报,属本级问题由本级审计机关依法处理。上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与下级财政相关的情况,也要及时通报给下一级审计机关,真正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协调配合机制。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监督空白点。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能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减少地方政府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干预。积极建立审计机关直接向人人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找准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和定位。

预算执行审计是永恒的主题,但这并不是说预算执行审计模式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财政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审计目标必须适应财政体制的变革。现阶段要在监督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的基础上,逐步向财政收支的效益性上转变。当前,就是要通过审计,促进财政部门树立效益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支出效益考核评价体系,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大胆探索,对财政支出效益、税收征收成本进行审计,在各预算执行单位中推行行政管理成本审计,积累成功经验和有效的方法,使预算执行审计目标真正向效益性转变,充分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高层次的作用。

三、实现预算执行审计的规范化。

一方面建议加强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运用。对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要引用问责机制,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任免奖惩等挂钩,使领导干部不能也不敢干涉审计查处问题,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严肃性。探索适时取消审计结果报告制度,审计情况直接向人大报告,把审计监督真正纳入到国家宏观治理体系中,确立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要强化自身法规体系建设,建立预算执行审计协查制度,使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经常沟通,及时反馈预算执行审计情况,要以省级审计机关为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审计资料数据库,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财政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通过学习提升人员自身素质。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上级机关要多办一些讲座、专座,充实审计人员知识,同时,组织审计人员进名校,开拓审计人员视野。二是要建立审计专家库,要从各行各业遴选行业专家,把专家纳入审计人才库中,为绩效审计提供专业支持。三是要选择一些成功预算审计实例,进行总结和归纳,供业务人员观摩学习,提升审计人员思维能力。只有在人员培训上做到上下一盘棋,形成经常性的轮训制度,分层次培训审计人员,才能使审计人员不断地及时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审计技术和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审计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财政审计研究

基层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考新乡县审计局杨慧芳

2010年,国家审计署提出了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作为基层审计机关,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是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成果利用程度、落实国家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政策的宏伟目标。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该从明确审计目标、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队伍素质、提升成果使用程度、扩大审计影响面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一、明确财政审计目标

长期以来,预算执行审计习惯上被称为财政审计,近年来,预算执行审计增加了税收征管审计和地方税务机关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即使如此,传统财政审计的范畴仍然比较狭窄,从宏观面看,国家每年投资的上万亿财政资金,没有纳入财政审计进行分析;从微观看,基层国税局税收征管、税收解缴、中央直属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等仍旧是基层审计机关财政审计的盲区。直接造成了基层财政审计反映和分析问题不准确,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没有反映财政体制改革成果。所以,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2008年国家审计署提出了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站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高度,充分考虑了财政审计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证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财政审

计目标。财政审计目标除原有的真实性、合法性外,增加了财政效益性和安全性目标。

二、丰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内容

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财政审计大格局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财政体制完善,逐渐丰富审计内容,消除审计盲区。审计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

(一)预算执行审计和决算审计。

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重点,同时关注政府负债情况,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规范财政管理。包括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审计和组织财政收入单位审计。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和专项建设资金审计。

(三)农业资金审计。

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检查财政支农资金政策执行。

(四)社会保障审计。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住房保障资金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新型农民保险审计。

(五)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

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科技、教育、医疗等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

三、整合审计项目和资源

要完成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基层审计机关面临一系列问题:财政审计项目缺乏必要的融合,审计项目安排不合理,没有反映大财政的运转情况;专业审计人员匮乏,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审计技术落后,财政审计有关指标综合分析不够,可使用性不高;财政审计的建议、意见的建设性、宏观性不够,不切合本地实际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审计项目计划、整合审计资源、加强财政指标分析。

(一)做好审计项目计划。

在审计计划中,审计机关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安排审计项目,建立3至5年的审计项目库,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合理安排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农业社保教育卫生审计、专项审计及调查,达到项目覆盖整个财政收支,审计成果可以有效反映地方财政运转的基本情况,重点反映国家政策、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二)整合审计资源。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需要全面整合审计资源。基层审计机关要以审计法和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为依据,加大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力量整合。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审计人员素质,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强化复合型审计人才、国际化审计人才、专业

化审计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使他们成为大财政审计的业务骨干。

(三)加大财政综合指标的分析。

探索建立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利用社会力量提升财政审计的质量。加大财政综合指标的分析研究,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改进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防范财政风险的高质量的建议意见。

四、进一步关注财政资金效益和安全

(一)绩效审计代表财政审计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财政资金呈现数倍、甚至几十倍增长,财政的内容更加丰富,部门预算、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融资、注资、承诺、担保、土地抵押、未来收益预测等财政事项出现,使得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社会各界对财政审计成果的期望。财政资金效益评估、财政资金安全已经超过真实性、合法性作为财政审计一个重要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绩效审计在财政审计中的比率还比较低,基本还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国家审计署提出到2012年所有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所以,基层审计机关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监督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臵、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二)构建财政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基层审计机关要探索适应本地区财政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估情况反映在审计报告中。对部门预算资金要揭露损失浪费、对国有建设项目,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专项资金,要从经济、社会方面评估效益。设立专家库,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引进外部智力提升绩效审计层次。

(三)采用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方式开展绩效审计。

对于数额巨大的财政资金,需要及时准确反映其管理、使用及产生的效率,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采用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的方式开展效益审计,既可以节约审计力量,又可以灵活安排本地区或行业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在短时间内追踪资金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四)进一步关注财政安全。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地方政府面临的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征地拆迁压力,GDP刚性增长,经济发展对投资过分依赖,政府追求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等,使得地方政府对资金产生了海量需要,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了投融资平台公司,以财政担保、财政承诺、土地担保或者抵押向银行大量融资。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7.2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0%,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达到400%,如此庞大的负债,地方政府财政承担的风险不言而喻。所以,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审计就不仅要反映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更要反映财政的安全性,并且提出应对措施。

五、扩大财政审计成果影响面

加大财政审计成果利用率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写好两个报告。

每年审计局局长代表政府向人大所作的上一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是对财政审计成果的大检阅,是扩大财政审计影响面的重要平台,审计机关应该将上一的财政审计重要内容都反映在报告里,不仅暴露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更应该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财政安全。同时强化审计决定执行,将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向人大汇报,捍卫财政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做好审计结果公告。

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基层审计机关应该将社会关注的,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的审计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布。2009年,国家审计署向社会公布了汶川地震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使得社会各界了解了重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基层审计机关应该按照准则要求,将本区域内,百姓高度关注的、有重大影响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既实现百姓知情权,也进一步扩大审计影响面。

下载财政审计考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审计考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审计重点

    财政审计重点——把握“九个字”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龙头”。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的主题是深化财政审计,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按照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在推进......

    第三章 财政审计

    第三章 财政审计(上) 案例:材料分析题 1.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17个省(区、市)税源比较集中的35个市(地)税务机关2008年至2009年9月税收征管情况......

    浅析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浅析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目前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做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

    财政联网审计交流材料

    财政联网审计交流材料 财政审计的做法近年来,县审计局积极开展财政联网审计工作,在审计实践中实现了“预算指标-预算执行-财政集中支付”各环节、全过程审计,有效发挥了审计实时......

    浅议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

    浅议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审计监督的对象、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审计目标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审计署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

    财政审计的几点做法[精选]

    财政审计的几点做法近年来我局在财政审计大格局视野下,以维护财政安全,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为着力点,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视野,统筹安排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政府决算等......

    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方案

    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方案 —西咸审计局袁科研 根据2018年新区批准的项目安排,以及《审计法》第十六条规定,研究决定对新区五个新城2017年度财政收支决算进行审计,编制审计工作方......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 一、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 项目申请单位获取财政专项资金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且要履行法定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各单位必须要以真实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