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密市审计局工作程序
哈密市审计局工作程序
审计项目工作流程:召开哈密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系会议→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市委组织部办理委托书→市审计局根据市委组织部委托事项组织审计组→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3日前送达审计通知书→召开进点会议→实施现场审计→召开撤点会议→审计组60日内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机关10内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30日内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60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审计决定执行期、90日内执行完毕→整理审计档案。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提供资料:
1、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近三年内)报表、总账、明细账、凭证、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固定资产卡片、本级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
2、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对账单;
3、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单位重大决策、财务收支、集中采购等文件、会议记录、经济合同、考核检查结果;
4、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制定并执行的有关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5、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年度工作总结;
6、收费许可证;
7、领票本和收费收据存根;
8、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的述职报告;
9、被审计领导任职期内主要职责和分管业务情况相关文件;
10、其他有关资料。
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需提供资料:
1、工程立项报告书
2、工程设计文件
3、工程立项批复文件
4、工程概预算文件
5、工程设计图纸
6、工程招投标文件
7、工程中标通知书
8、工程施工合同
9、工程监理合同
10、工程开工报告
11、工程会审纪要
12、图纸设计变更
13、施工签证(经济签证)
14、工程竣工图
15、工程验收报告
16、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
17、施工现场地形
18、工程地质报告
19、工程决算书
20、委托审计报告书。
在提供资料的同时被审单位和审计机关作出双向承诺即被审单位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承诺,审计机关对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作出承诺。
哈密市审计局二O一二年一月六日
第二篇:哈密市五进工作宣传材料
哈密市五进工作宣传材料
哈密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宣讲提纲
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于2011年元月10—11日召开,这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以来的各项工作,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和部署地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出2011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本次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的会议,凝聚人心的会议,加油鼓劲的会议,有很多新观点,新提法,新亮点,需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
一、“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是哈密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围绕建设“强而精、富而美和谐哈密”的总体目标,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五年来,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的发展战略,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地区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5.88亿元,同比增长20.5%,年均增长16.2%,是“十五”末的2.4倍。地方财
政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38.2%,年均增长32.1%,是“十五”末的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3.5%,年均增长31.9%,是“十五”未的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同比增长50.2%,年均增长50.8%,是“十五”末的7.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同比增长15.8%,年均增长14.4%,是“十五”末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8元,同比增长15%。哈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32:52调整为2010年的14:45:41,工业化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地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四大基地”(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建设,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二产增加值达到74.73亿元,同比增长30%,年均增长23%,是“十五”末的3.4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2.35亿元,同比增长25.8%,年均增长21.7%,工业增加值已占到GDP总量的31.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16∶32∶52调整为2010年14∶45∶41。
——农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坚持“南园北牧”发展战略,农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南园”格局基本形成,“北牧”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地区以“调粮、退棉、增经、扩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南
园北牧”特色农业格局初步形成。以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目前,红枣面积达31.6万亩,是“十五”末的3.95倍,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5万亩。预计2010年一产增加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9.5%,年均增长10%,是“十五”末的2.1倍。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坚持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以人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幸福生活为基本出发点,树立现代城市的理念,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吸纳就业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规划和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目前,地区城镇化率已达到59.5%,较“十五”末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哈密市达到63.2%,巴里坤县达到46.2%,伊吾县达到47%,哈密市已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巴里坤县城被命名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伊吾县城已初步建成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同时,地区小城镇建设按照强化中心、城乡协调、兵地融合、点轴发展的思路,实施科学规划,综合建设,已建成2个中心镇(巴里坤镇、伊吾镇)、8个成建制镇(哈密市二堡镇、星星峡镇、雅满苏镇、七角井镇,巴里坤县大河镇、博尔羌吉镇、奎苏镇,伊吾县淖毛湖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发展活力不断显现。按照国内外通用 的“城市发展轨迹法”的界定(城镇化水平低于30%,属起步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属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大于70%,属成熟稳定发展阶段),目前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以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加快交通运输业、仓储物流业(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业发展。预计2010年三产增加值68.18亿元,同比增长14.2%,年均增长12.2%,是“十五”末的1.9倍。预计完成旅游社会总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十五”末的2.8倍。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立足于增强发展后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了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乡基础条件极大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机场复航,开通了哈密—乌鲁木齐、郑州—乌鲁木齐经停哈密航线;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代表的一批铁路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实施了射月沟、四道沟、峡沟、西黑沟等一批控制性水利工程;750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并入国网;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纳入国家规划。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
能加快转变;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发展;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组建了哈密市商业银行;稳步推进分配和人事制度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对内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对外贸易健康发展;融合发展深入人心;广东援疆硕果累累;河南援疆初见成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大民生的理念,着力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地区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年均增长36.1%,占财政支出的70%以上,2010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72.23%,努力让各族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06—2009年,全地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3万人,拨付促进就业专项补助资金1.95亿元,在两县一市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7%。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始终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科学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关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十一五”期间,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极端宗教、暴力恐怖“三股势力”及邪教组织等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注重建立维稳长效机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注重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狠抓信访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夯实基层组织为重点,扎实推进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乡村任职挂职、抽调干部开展“三进”活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充实和加强街道社区的力量,不断加强了基层工作力量。重视加强新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断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围绕提高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从2006年起全面启动了消灭“空壳村”的工作,不断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聚居村和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对所有乡镇村给予了运转经费扶持,将街道(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了基层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维护基层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是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五年。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特别是“十一五”
以来坚持不懈地打基础、促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基础和条件,已进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二、地区“十二五”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要求
总体目标:到2013年,地区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力争实现翻两番。
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全局,科学谋划,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奋发有为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亮点
一、总体目标高而实。选择到2013年,地区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标准高,时间短,任务重,但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选择到2013年作为时间节点,又是切和实际的可行的。到2015年“十二五”末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力争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目标高远令人振奋。总体目标用数字说话反映了地委的气魄和胆识。
亮点
二、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地区的提法符合实际,这就是要求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一是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就国家而言,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处于世界100位左右,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哈密而言,只有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用好中央、自治区和河南省援疆的支持政策,坚定不移地把“哈密建成新疆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疆煤东运,疆电东送,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枢纽和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集散地”。才能满足全区老百姓渴望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的要求,从而实现在新疆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创新的人间奇迹的目标。二是要坚持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两个可持续”体现出了决策者的长远目光和视野,毕竟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都要惠及子孙。在可持续发展中,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尤为重要,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节水理念,尤其要严格落实“土地零开荒”政策,这是一条高压线。三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
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深化改革开放对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开放,加快相对落后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步伐,带动这些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哈密要利用好这一政策机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立足哈密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东西双向开放与合作交流。四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设文化哈密。充分发挥现代文化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作用,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把现代文化融入、渗透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把蕴含在现代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群众生活之中,彰显现代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提升力和生命力。五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已成为党委和政府的共识,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亮点
三、突出强调要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完成“十二五”和2011年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把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落后是一种潜 力,觉醒更是一种资源”的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的大更新,进
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改革创新的意识、奋发进取的意识、敢于争先的意识,坚决破除“四论”(“条件论”,“特殊论”,“资源论”,“唯水论”)束缚,破除“大而全、小而全”和“等靠要”的思想,放手放胆地干,以豁出命的劲头去干。具体一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体现解放思想。二是要在干部作风转变上体现解放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的先驱,做引领时代的先锋,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在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体现“新疆效率”、“哈密速度”上解放思想,在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上解放思想,提出今年所有的项目要超前谋划,要变冬闲为冬忙。
亮点
四、强调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重点培养特色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发现有人才队伍动力,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在推进哈密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以县市、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入领导班子。倡导“发现问题是能力、善提建议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成绩、真抓实干是作风、为民办事是本质”。
三、在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体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
亮点
一、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强调要突出“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新型工业化是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地位委员(扩大)会议指出,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要按照“三高”要求,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培育两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着力构建符合哈密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延伸“九大产业链”——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及配套装备制造、矿山和电力机械设备、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建筑材料开发、盐化工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生物和医药等。
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要求我们要从以往出卖“原字号”资源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资源的深加工上做文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有无数先例。首先在科学规划工业生产力布局中,按照“两个可持续”(“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三高”要求,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承担“疆煤东运”的前提下,把煤炭加工放在首要位置,尽可能提高煤炭资源的转化效率和效益。其次,在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上,要围绕国家急需、比较优势明显选好开发项目,积极吸引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铁、铜、镍、钼、黄金、铅锌和重要稀有金属的深加工,尽快形成一批勘探、开发、冶炼、加工的产业集群。再次,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重点做好风电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只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另外,要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平台和创业就业的载体。
亮点
二、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中要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中有几个着眼点:首先,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严格执行土地“零开荒”制度。今年,要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5万亩,地区高效农业节水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地区总灌溉面积的75%。其次,要加强“菜篮子”基地建设,作为控制物价上涨的重要措施。把“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和“大需求”联系起来的,加快建立稳定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今年,要新建3500座日光温室,新增陆地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哈密市1万亩、巴里坤县5000亩)。要加强“菜篮子”生产供应体系建设,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产销直接见面,降低农副产品经营成本,以稳定物价。要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县(市)长负责制,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再次,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继续推进以“调粮、退棉、增经、扩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促进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另外,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培训力度,逐步实现“一户一工人”目标。2011年要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2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组织化转移率达到70%以上,1.68万户实现“一户一工人”目标。
亮点
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突出“科学规划先行”的理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2009年城镇化水平已达46.6%,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按照“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败是最大的浪费”进行科学规划。注重统筹城乡布局,注重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注重体现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风格,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动城市(城镇)建设,充分体现城市(城镇)规划“超前、现代、生态、文化、民本、和谐”的理念,着力提升城市(城镇)建设的品味和水平,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其次,要建大建强中心城市,建精建优特色城市,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小城镇群。到2015年,地区城镇化率要达到66%。哈密市要按照“西进、北拓”的发展方向,逐步建设成为50万人以上、国家最佳旅游城市、新疆综合交通
枢纽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和东疆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巴里坤县逐步建设成为新疆草原生态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地区副中心城市;伊吾县逐步建设成为全疆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山水生态宜居城市以及地区副中心城市。同时,突出抓好五堡乡、二堡镇、陶家宫乡、巴里坤镇、三塘湖乡、伊吾镇、淖毛湖镇等小城镇发展,对条件成熟的乡做好撤乡建镇申报等前期工作。
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要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财力重点投向民生,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亮点
一、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要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设计标准不能低、文化特色不能少、乡土风情不能丢、建筑规模不雷同、功能配套不能差、产业发展不落后”的要求,切实抓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切实抓好安居富民工程精品示范点建设,引领地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今年,要开工建设并竣工安居富民工程9000户、定居兴牧工程2000户。
亮点
二、要逐步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今年,开工建设廉租房1771套,及早实现城镇“五保户”和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的目标。新建公共租赁房2122套,逐步
解决城镇“夹心层”群体、乡镇干部、新就业人员住房难的问题。实施棚户区改造1770户,着力改善城镇和工矿棚户区职工住房条件。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50套,不断满足各类群众的住房需要。大幅度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建设和供应,实施商品房开发118万平方米。
亮点
三、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同时,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哈密”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五、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 亮点
一、提出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用社会和谐理念,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
在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正确处理“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关系,用社会和谐理念,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推进“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 “四个认同”。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挥现代文化鼓舞和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氛围。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到“两严”和“两个防止”,即: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特大恶性暴力恐怖案件。一要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帮助人、打击极少数人、盯住重点人、管住外来人、挖掘隐蔽人、发现接班人”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地区社会大局稳定。二要严格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一岗双责”。三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点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城乡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四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五要坚持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及时、妥善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好群众工作。
总之,“十二五”时期哈密将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集聚资本的旺盛期、经济总量的扩张期、质量效益的提升期,在不远的将来,哈密敢于和周边地区比实力、比块头、比质量。我们要有这样的自信和决心。
第三篇:哈密市环境保护工作简介
哈密市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一、环境质量状况
1、城市空气
空气质量监测截止9月19日共监测262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报监测共获得有效数据11864个。监测数据显示:月 SO2浓度平均值为0.024mg/m3,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005mg/m3;
NO2为0.019 mg/m3,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002 mg/m3; PM10为0.085 mg/m3,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003 mg/m3。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良)以上天数为252天,占现监测天数的96.2%,较2010年同期提高了
1.6个百分点。、声环境
(1)道路交通。哈密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在63.0-69.9分贝之间,车流量在489辆/小时-2274辆/小时之间,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4分贝,低于国家标准等效声级70分贝。
(2)功能区噪声。第3季度监测显示:特殊住宅区昼间等效声级达标夜间超标,居民文教区夜间等效声级超标,居民混合区昼夜等效声级均超标;工业区、交通干线夜间等效声级均超标昼间达标。
(3)区域声环境。哈密市环境监测站自9月12日起对哈密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共计120个点位进行昼夜监测,截止9月19日已完成监测昼夜共计51个点位的监测,监测工作还在继续,在9月30日前完成监测任务。、地下水和地表水
石城子水库(进水口、出水口)地表水30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中三类标准浓度限值,属未受污染的清洁水。哈密市饮用水源地所监测的23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浓度限值,属未受污染的清洁水。
二、环境监督管理与执法
1、建设项目和“三同时”监管。截至目前,共审批权限内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24个,出具环境初、预审意见125份,对79个项目进行了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新建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有效杜绝了新的污染源的产生。
2、2011年上半年,我市共对400余家工矿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率达到100%,并针对不同的环境违法行为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84份,行政处罚11起。
3、按照 “全面申报、准确核定、如实上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征收工作。截至目前,共计征收各类排污费1115446.82元。
4、、加强区域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共审批夜间施工55次,出动夜间巡查350人次,对7起未经审批擅自进施工行为进行了处罚。
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哈密市各重点减排企业工程进展情况是:
1、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公司烟气脱硫。按照该项目在环评报告
书的要求,应该在竖炉排放处配备麻石水膜双碱法脱硫,但该脱硫法技术要求仍不成熟,有待考证,况且投资较大,目前该项目没有配备脱硫设施。并于2011年8月6日在地区环保局召开论证会,对该企业脱硫设施设计案进行论证,但该技术方案仍不成熟未通过论证。
2、哈密市恒信热力有限公司。恒信热力有限公司今年在2010年240万平面米的供热面积的基础上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拆除红星三场、四中、石材厂、老年康复中心等单位的锅炉。该公司二期工程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共6套,一级处理2套电除尘;二级2套布袋除尘;三级处理2套碱法脱硫塔。目前已投资1200万,已完成工程量得90%以上,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验收。
3、新疆乌苏啤酒哈密有限公司。2011年该企业投资31.2万元对6吨和10吨2台锅炉安装了高效陶瓷多管除尘器和双碱法脱硫设备,2011年6月该项目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设备运行正常,脱硫效率在80%以上。
4、新疆腾翔镁制品有限公司。该企业120万吨合金焦尾气综合利用项目于2008年4月开始筹建,2011年7月份金属镁生产线、还原线、不锈钢罐调试完毕并试生产。该项目未申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5、明珠集中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管网接入项目已于2011年4月底开工建设。
6、2011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项目。哈密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总投资8118.11万元,现完成投资1400万元,完成总投资的17%,环评及相关审批已办理。该项目选择池已完工,二、三号氧化沟改造及设备安装工程已完成,2座单体5000立方米清水池
已完成75%。其余污泥探采、提升泵房、烘压机房、配电室、纤维素过滤间、加药间、输水管网等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均未动土开工,工程进度慢。
7、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项目。哈密长河集团长青农牧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投资457万元,目前完成投资233.5万元,完成工程的80%,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该项目今年11月份竣工。
四、专项行动
1、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新疆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进行彻底关闭。2011年6月28日,哈密市人民政府向新疆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正式下达了《关于责令新疆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限期停业的决定》,7月14日,该厂企业全面停产。至此,新疆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2、对哈密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了重点检查。主要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查看相关档案资料,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3、为遏制“十五小”企业污染反弹,通过组织排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对“十五小”企业进行摸底调查。
4、对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检查了企业危险废物存放、处置情况,对未按要求办理转移联单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5、对畜禽养殖企业进行集中检查。共对市域内8家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企业进行检查,对未办环评和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企业
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
6、环保部门、联合安监、国土等部门对未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并产生严重粉尘污染的哈密市新纪元等六家碎石场进行专项整治,责令其停产并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目前,四家整改完毕的企业已经回复生产,两家整改未达到要求的碎石场正在停产整顿。
7、对飞盛煤炭交易市场内粉尘污染严重的十三家煤场进行专项整治,深入企业,现场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8、对市属哈密市俊业矿业有限公司等两家涉及重金属的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中主要落实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针对废水、尾矿等重风险点进行仔细排查,对存在隐患的,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时限。
9、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检查,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纳税名单,对232个建设项目进行摸底排查,对未办环评及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
10、及时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扰民案件,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投诉430起,及时化解了矛盾,维护辖区群众正当的环境权益。
五、环境基础工作
已于上半年顺利完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环境统计年报上报、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
六、项目申报
按照自治区《关于下达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初选入
围项目及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联系有资质的项目初步设计单位为花园乡、大泉湾乡入围的两个示范项目搞设计,目前,已完成二次申报。
七、环境宣传
1、组织开展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台4个、咨询台2个,发放环保购物袋500多个、环保宣传挂图、宣传册等各类宣传资料2000多份,接受群众现场环保咨询100余人次。
2、创建地区级“绿色学校”3所、“绿色社区”3个、“绿色家庭”50户,市级绿色创建的现场查看和档案查阅工作也已完成。
八、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
按照自治区环保厅要求,积极开展了《哈密市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各项手续已办齐,按要求由地区上报至自治区环保厅计财处,并已基本通过审核。
第四篇:审计局工作报告
依法履行职责 发挥免疫功能 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盐城市审计局 吴先国(2012年2月10日)
一、围绕中心,依法履职,2011年全市审计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领导下,全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范财政管理、保障和服务民生、制约权力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全市共审计和调查531个单位,累计查出违规资金9.5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9.11亿元;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19件,涉案人员25人,涉及金额1234万元。同时,全市审计机关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1485篇,被各级领导批示采用783篇次,较好地服务了党委、政府决策,审计的威慑性、预警性和建设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加强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把推动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加强专项审计和专题调查力度,并在各项审计工作中关注政策执行情况。一是关注财税、金融政策和财政安全。实施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和多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市审计局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对淮安市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审计,有序组织我市各县(市、区)的交叉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获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务员集体嘉奖”,被表彰为全省现场实施先进单位,赢得市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二是关注沿海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政策执行。全市审计机关跟踪审计临海高等级公路、中小学校舍安全、对口支援新疆资金及建设情况。在临海高等级公路审计中,市审计局组织沿海县(市、区)局统一实施、同步推进,全程监督项目资金、招标、拆迁、建设等方面情况,在促进节约资金、推进工期、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立足政策层面提出配套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等建议。省审计厅将该项目评为一等奖,并在盐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的做法。市审计局对沿海规划编制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分析,围绕完善沿海发展规划、发挥资金效益提出建议。三是关注土地征用和拆迁政策。对市区部分征地拆迁项目和资金进行了审计和调查,揭示了市区现行的土地征用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在配套、制度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抓好整改。
(二)加强财政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全市审计机关按照“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局“一盘棋”,把各类审计纳入财政“同级审”,推进和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更加注重从整体、全局角度监督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和执行,推动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摸清了非税资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社保基金和市政府统筹资金等55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情况,反映了财政收入未及时入库、人为调剂等问题。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审计力度,关注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的差异,关注预算安排到位率和支出进度,促进完善部门综合预算。市审计局重点检查了15个部门的“小金库”和“三公经费”问题,促进了全口径预算编制和预决算公开等工作。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关注税收征收、解缴入库、基金征收和罚没管理情况,促进地税部门开展了房地产行业税收专项检查。
(三)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民本审计理念,关注民生利益,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审计专项资金总额235.73亿元,查出违规改变资金用途、未纳入专户管理以及资金滞留闲置等问题金额18.71亿元。市审计局针对房屋征收、拆迁和房价走高诱发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对市区老小区及易淹工程和部分拆迁安置房、保障房等民生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对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进行审计,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首次对市直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交纳15年以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反映了资金增值分配不合理、维修资金使用未惠及广大业主等情况。针对近年来物价上涨、群众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全面“体检”市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解困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与群众基本生活休戚相关的专项基金,并对市物价局、粮食局、住房保障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延伸关注民生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和行政执法情况, 查处并纠正了侵害群众利益事项30多件。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促进规范工程管理。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提高绩效、维护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一是促进节约财政投资。全市共审结298个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投资额73.28亿元,核减投资额7.36亿元,审计后挽回损失8780万元。市规划展示馆改扩建工程项目核减率达31.5%。二是强化关键环节审
计。加强对规划、招投标、变更签证以及隐蔽工程等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监督。市审计局在某国资开发的住宅小区审计中,仅审核铝合金门窗标底价一项,就为政府挽回损失3482万元。三是加强工程领域专项治理。自2009年以来,全市连续三年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共对619个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了审计和调查,总投资额208.77亿元,发现233个项目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占项目总数的37.6%;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0.95亿元,占总额的10%;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461条,被采纳426条,促进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76项;受理并查实举报1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人,移送司法机关34人。四是推行工程审计问责。市审计局对投资项目中的监理、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和一审单位的失职和不作为进行问责,核减相关款项,进行诫勉谈话,依据职能审核扣减服务费用,有力地规范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拓展内容,创新方法,深化成果,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了对重点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每三到四年轮审一遍的良性循环机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情况首次进入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两办”规定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和《盐城市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工作操作规程》。二是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展。全市共对10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6371万元,其中领导干部主管责任3821万元、直接责任2550万元。审计内容上,将领导干部“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三公经费”列入审计评价范围。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努力做到成果最大化,在传统审计报告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审计要情和建议性报告,向联席会议提交综合报告,多渠道、全方位、高层次转化审计成果。在东台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经济责任审计中,立足以点促面,围绕全市各县(市、区)如何在改善机制、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和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依法科学履行经济责任服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面对审计工作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压力,面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新任务新挑战,全市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质量建设、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三个提高年”活动为抓手,保障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同时,彰显了盐城审计工作的鲜明特点: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来认识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坚持寓服务于监督,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全市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1070条,被采纳967条,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6份、制定整改措施95项,切实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是稳步推进审计转型升级。把绩效审计和信息化作为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绩效审计,全市审计机关促进增收节支5.42亿元,查出非金额计量问题112个,提出绩效审计建议483条,被采纳428条,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审计项目都体现绩效因素”的要求,有两个绩效审计项目在全省评比中获奖。推进审计信息化,审计现场实施和审计管理两个系统得到深入运用,在信息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方面有了进展。
三是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以开展“审计质量建设提高年”为契机,完善制度,创新方法,控制质量。推进审理、复审、督查等制度建设,推行审计组与课题组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交叉审计、联动审计,全市审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审计决定落实率100%,审计建议采纳率98%。江苏银宝集团审计项目被评为审计署表彰项目和省优秀项目,在全省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评比中,我市有16个项目获奖。
四是不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创新创优,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工作创新,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机关管理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市审计局在省厅综合考核中受到通报表扬,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工作创新创优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继续创建并保持省文明行业、市文明行业标兵。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2011年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工作的领导水平和组织程度还需提高,特别是科学发展、创新创优和统筹组织力度有待强化。二是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还需提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和绩效审计工作有待加强。三是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能力水平还需提高,特别是专业结构、知识层次和素质能力有待强化。四是执行力还需提高,特别是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和制度、纪律的遵守执行力度有待加大。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完成2012年审计工作任务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意义重大。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全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各项审计工作。
2012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秉持科学审计理念,全力服务国家治理,依法开展审计监督,敢于探索、善于创新、勇于争优,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卫士”。
2012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又好又快,强化监督,优化服务,着力促进政策执行、提高财政绩效、增进民生幸福、规范权力运行,着力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着力促进体制机制制度的完善,围绕“六项重点任务”,加强“五大建设”,在“深化、规范、提高”上下功夫,切实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12年全市审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六项重点任务:
(一)跟踪审计重大政策措施,促进政令畅通。全市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独立客观、涉及面广的优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市重大措施贯彻执行情况。重点关注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调结构促转型政策的贯彻,关注土地、环保、产业、“三农”等政策的执行,关注民生发展、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沿海发展等重要战略的推进,关注市委、市政府 “五大战略”、“三新工程”和十项重点工作的实施。通过审计和调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有令不行、执行偏差、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反映经济社会运行新趋势、新情况、新问题,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进地方党委政府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政策。
市审计局将对市级涉企财政政策执行绩效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客观反映财政政策是否实现预期目标,是否产生应有的效益,立足宏观层面提出审计建议,促进企业充分利用政策、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二)深化财政审计,当好公共财政“卫士”。全市审计机关要适应公共财政改革和预算管理规范的要求,坚持以财政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预算管理全过程为内容,以“两个报告”为载体,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大格局。一是促进规范政府预算管理。以推进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为目标,关注包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体系,促进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公开等环节,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追加调整的规范性和财政资金的效益性。二是促进优化支出结构。关注重点支出的安排和保障,关注新增财力的投向,关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促进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促进财政收入征管规范。关注税收征管机制,重点监督专项优惠政策和重大税收制度运行情况,拓展非税收入的审计范围,既要促进政府应收尽收,又要防止竭泽而渔,推动提高财政收入征管水平。
今年,省审计厅首次组织全省地税系统财政收支审计。我们要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全面摸底,突出重点,促进地税部门预算的真实、合法,规范其财政收支行为,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其征收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审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社会发展之本。全市审计机关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等要求,强化对事关民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专项资金的监督。重点关注社会保障、“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专项资金,促使公共资源更多地向民生倾斜,促进民生资金管理规范、分配公平、提高效益。市审计局将对住房公积金、慈善资金、保障房和廉租房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排污费和农业保险资金等专项资金实施审计或调查。
全市审计机关要把审计署统一部署的3个重大民生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集中优势力量,全力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一是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资金规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揭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二是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程设计和质量、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的建立等情况,保证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三是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布局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提高投资效益。随着城市化发展、沿海大开发的推进,政
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任务越来越重。全市审计机关要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审计监督,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升资金效益。要严把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关,重点关注规划、征地拆迁、招投标、材料采购和隐蔽工程等关键环节,严防跑冒滴漏。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工程,对投资额大、社会关注度高、建设周期长的重大项目,要前移监督关口,稳步实施跟踪审计,及时揭露隐患,解决问题,化解风险。要努力探索和改进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有力防范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项目推进和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好金融和企业审计,促进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立足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审计,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服务我市金融高地和金融安全区建设。坚持“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思路,深化企业审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局将对市直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对市农水投资集团实施审计。
要按照审计署授权和省厅统一组织,认真实施7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和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绩效审计调查等项目,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全市审计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要突出计划管理,重点监督掌握大量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重点部门、重点单位的领导干部。要突出审计重点,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把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领导干部的“三权一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个人廉政情况)、“四个不直接分管”(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和“三公经费”作为重要审计内容。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扩大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深化系统审计、行业审计,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要区分不同类别领导干部,探索各有侧重的审计内容、方法和标准,逐步健全审计评价体系,力求体现人格化和责任化的特点,查出问题,分清责任,剖析原因。要深化审计成果,推行“问效”和“问责”,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三、强基固本,创新创优,不断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审计工作也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市审计机关要以创新为手段,以创优为目标,以“五大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质量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的水平,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依法治审,加强质量建设。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人永恒的追求。而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前提。全市审计机关要以质量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法治化。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法律、法规和各地审计工作实际,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审计业务制度,提请政府围绕惠民资金审计、绩效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审计整改等工作修订、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完善审理办法、督查办法等。同时,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做到按制度办事、管人、决策,实现规范管理。二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坚持质量创优,以提高审计质量为目标,以争创优秀项目、精品项目为抓手,以贯彻落实审计准则为重点,加强现场审计质量控制,健全审计操作规程,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制,深化审计复审、督查、效能监察和结果公告等制度,致力于构建从项目计划到审计过程再到审计结果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防范风险,切实提高质量。三要进一步深化审计成果。把审计报告作为质量建设的核心、终端产品,深化容量质量,拓宽视野内涵,提高层次水平;把信息宣传作为审计项目的附属、衍生产品,发挥短平快的优势,及时反映审计发现的典型性、综合性和苗头性情况,服务领导决策。四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和普及,增强审计人员的法治观念,使法律法规真正转化为内在约束,成为自觉遵守和执行的行为指南,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增强相关部门、单位的财经纪律意识,促进支持审计、配合审计。
(二)坚持科技强审,加强信息化建设。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审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水平,当前重点是推进审计信息化。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紧跟审计署金审工程三期建设步伐,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抓紧建设。市局已经明确在5年内完成数字审计综合平台的建设,各级审计机关要全力配合,加大投入,保证如期建成。今年,要千方百计确保完成数字审计综合平台的部署,完成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系
统、住房公积金系统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平台的建设。二要推进信息化运用。切实提高审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水平,强力推进审计现场实施和审计管理两个系统的运用,逐步形成项目计划、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成果利用、资源调配和机关事务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审计管理绩效。三要深化信息化成果。善于总结方法,提炼经验,深化成果,强化AO应用实例、信息系统审计案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写,加强计算机审计案例和方法的交流,推行审计信息化运用情况进业务会办会制度,严格考核,强化奖惩,不断提高审计信息化成果运用的层次和水平。
(三)坚持文化兴审,加强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创塑“盐城审计文化”品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增强审计软实力。一要弘扬审计价值观和道德观。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指引和推动各项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精神的升华、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优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人员坚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审计职业道德。二要打造独具特色的盐城审计文化。以审计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标准为引领,结合盐城审计工作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盐城审计文化”品牌:在价值取向上,崇尚法治;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工作方法上,科学严谨;在职业操守上,廉洁自律;在人文环境上,真诚和谐。三要积极创先创优。结合审计机关特点,营造进位争先、创新创优的浓烈氛围。进一步提高文明创建、机关党建、理论研究等工作水平,扎实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等创建活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审计人员的精神生活,润物于无声,熏陶于无形,不断增强审计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坚持人才强审,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事关审计事业兴旺发达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审计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机关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力争在队伍的技术资格、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比例,不断提升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严把准入关,把有专业、懂业务、肯吃苦的人吸纳到审计队伍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注重以实绩用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培养更多的查核账务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复合型和专家型人才;加强对内审工作的指导和内审人员的培训,加强对聘用中介人员的约束,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文明和谐的审计队伍。
(五)坚持廉洁促审,加强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廉政纪律是审计人员的“高压线”。全市审计机关要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廉政建设经常化、日常化,促进“审计八不准”等各项廉政规定和纪律入脑入心、自觉践行。重点加强审计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审计组的廉政建设,突出防控工程审计、聘用人员的廉政风险,构建审计权力规范运行机制。要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格奖惩,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要建设廉政文化,加强廉政宣传,培塑廉政典型,努力营造廉洁从审、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审计美誉度和公信力。
同志们!审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真抓实干、锐意创新、积极进取,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卫士”,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审计局工作年终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审计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创新思维,积极大胆地探索实施新的审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加大提升审计质量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到2007年11月30日完成市政府审计工作计划43项,完成县政府交办审计16项,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市政府下
达的审计任务。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审计署5、6号令为动力,开拓性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
1、圆满完成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今年,我们把预算执行审计列入一把手工程,克服审计力量薄弱的实际困难,积极采取了三个统一、两个延伸、三个到位的审计方法,加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力度。今年预算执行审计11户,提前完成了审计任务。共查出违规金额20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6128万元,建议调账处理26万元,提改进意见和建议30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领导靠前指挥,集中力量开展11项专项资金审计工作。
2007年5月25日全市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会议后,我们立即进行了传达贯彻落实。一是成立了专项资金审计领导小组。二是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汇报了市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前筹备谋化专项资金会议有关事项,为领导当好参谋。使县政府召开的全县11项专项资金会议非常及时成功。三是对局领导划分了分管范围,实行了局领导分包审计组责任制。四是审计组向局党组签定了专项资金审计目标责任书,实行了目标责任管理。同时,为确保11项专项资金审计质量,采取了四到位的措施。一是领学省、市文件,做到贯彻落实到位。全市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会议后,我们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文件,加深理解具体方案,吃透文件实质。二是搞好审前调查,组织领导到位。主管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审计组全体成员到被审计单位,重点搞好审前调查,广泛了解情况,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好审计方案,为进点审计打好基础。三是开好审计见面会做到宣传到位。每个专项资金审计进点,由主管局长组织召开审计见面会,宣传审计项目的立项依据、审计范围、质量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真正做到审计进点透明、公开。四是领导干部跟班作业,表率作用到位。在整个组织阶段,主管局长做到一线指挥,现场指导,跟班作业,用表率作用影响和调动审计组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按省、市审计质量要求,圆满完成了2007年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任务。
3、积极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
今年以来,我们做到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积极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如:县政府交办衡德高速景州连接线工程土方测量审计,工程全长21.5公里,时间紧、任务重、标准要求高,我们接受任务后,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研究布置,要求领导到一线跟班作业,全局共分三个组,每组有一名局领导带队,任务要求责任到领导,并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全局出动齐上阵,到现场进行测量审计,并克服了冬天寒冷、雾大等困难,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日,连续作战,按时、保质完成了政府交办路基土方工程审计任务。县政府交办的每项任务,我们在审计中严格做到:从审计项目立项到竣工,每个环节实行全方位审计监督,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政府交办审计项目,为领导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今年县委、县政府交办审计任务16个,总投资近4000万元。通过审计,一是为县财政节省了建设资金;二是保证了项目工程质量。
二、创新思维,探索和完善新的审计方法和管理机制
为使今年审计工作突破性的开展,我们针对我县审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以新的思维积极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新的审计办法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工作审计的科学性,促使审计质量有质的飞跃。主要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1、跳出账本搞审计。
今年以来,我们改变了过去注重账薄、凭证、会计报表审计单一的方法,在认真总结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出现的新特点、新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义,提出了跳出账本搞审计的新思路,积极采取了账面审计与账外审计相结合的办法,采用广泛收集外部信息审计线索等有效办法,捕捉薄弱环节,击中要害部位,收到了比较好的审计效果。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我们抓住要害部位,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全力攻破。这样,确保了审计质量,通过这个办法,发现两个单位有小金库问题,我们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
2、抓好两个环节,实行新的突破。
在项目审计中,我们把审前调查和开好审计进点见面会列为审计的重点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第一,一把手重视,对每个审计项目提出具体要求;第二,主管局长一线组织实施不缺位;第三,写好工作提纲,准备工作认真细致;第四,宣传审计,进行启发教育,让被审计单位放下包袱配合审计工作开展;第五,讲解审计基本情况,实行审计政务公开;第六,执行廉政工作规定,树好审计形象,让群众心服口服;第七,开好分析会,确定有疑点问题,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纠正不足;第八,搞好阶段小结,把有关重大情况列入审计重点。我们通过重点抓好审前调
查和进点见面会,促进了预算执行和11项专项资金审计开展,收到了比较好效果。
3、审计管理实行三个创新。
一是服务意识创新。年初有计划、有要求,服务有活动开展,每审计一个项目做到办三件实事。分别是提建议,办实事,纠账错,对服务工作有考核,列入单项奖,实行奖优促后。
二是机制创新。重点项目实行主审竞争上岗,打破论资排辈和大锅饭。主管局长实行跟班作业,用表率作用调动积极性,重大项目实行合署办公,集中骨干力量提质、提速,对一线有功人员实行重奖以调动干部多贡献,创出更多的优秀项目。
三是队伍建设创新。我们在抓好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竞赛、带着问题开研讨会、考试测评、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培训教育力度,同时把新分配到审计战线上的四名新同志分到四个股室,和股长结对子,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掌握本领,开展工作。
三、加强机关建设,树好审计监督形象
在审计执法过程中,围绕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文明执法形象。我们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审计干部队伍为载体,以加强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建设活动。一是强化行风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行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我们首先从班子自身做起,领导带头,眼睛向下,深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上门征求意见。今年以来,由局长带队,5名班子成员先后对30户被审计单位进行了上门回访,征求意见,并将行风建设承诺书送到被审计单位。第二眼睛向上,到监督执法机关征求意见,接受批评指导。我们先后到县人大、县政协虚心征求意见,请领导帮助我们查找问题和指导制定完善整改措施。同时,为了取得全县人民对审计机关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抓了四项活动开展:第一,项目审计开好进点见面会,讲政策、讲法规、讲要求和被审计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第二,抓好服务活动开展,在全局开展了“131”服务活动,每审计一个项目,开展三项服务,即:提合理化建议,帮助纠正账目差错,办实事;第三,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来机关办事人员实行全程服务;第四,实行领导跟班作业工作制度,建立了《领导跟班作业工作制度》,通过跟班作业,改变了领导在办公室听汇报多,一线情况掌握少的状况,领导到审计一线领着干。二是加强廉政建设。县审计机关的权威来自上级领导支持和基层群众信任。而上级领导支持和群众信任拥护的基础又来源审计干部队伍自身廉洁自律,树牢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我们在今年的审计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把廉政建设贯穿到各项审计工作之中,以廉政建设验证每个审计项目和每个审计干部是否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唯一标准。对此,我们采取三条措施:第一,在全局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两教育、树四观”活动。即在干部中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正反典型,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两个《条例》,进行“两个务必”教育。通过教育,使全体干部正确树立权力观、荣誉观、文明执法观、服务观。建牢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防线。第二,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实行阳光作业,权力公开。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办法,重大项目实行审计组长、主审竞争上岗,合署办公等办法,加强和完善了《送达审计具体办法》、《审计项目竞争上岗》、《审计项目合署办公》、《落实审计八不准廉政守则》等制度。第三,审计组持廉政反馈卡上岗,聘请被审计单位内部廉政监督员43名,自觉接收社会监督。从机制上、制度上约束廉洁从审的工作行为。三是强化廉洁从审的责任力度。年初,由局长在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作出审计廉洁从审的承诺,公布举报电话。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廉政责任从领导抓起,从领导做起,实行一职双责,把廉政责任明确到每个审计项目,每个主管局长和业务股长头上。待审计项目结束后,由局长带队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检查,以加强廉政从审的具体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
四、2008年工作设想及措施
1、把党风、行风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做到目标责任到人。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强化党风、行风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实行班子成员分管责任制,给班子成员划分分管范围,实行包股责任制,做到定期调度、定期督查,采取领导述廉、群众评廉两条措施,认真抓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收社会监督。
2、实行两个“追究”做到文明执法。
在审计监督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以法审计,实事求是,文明执法,并通过政务公开栏和利用县电视台两种形式向社会作出承诺,领导定期对被审计单位回访,征求意见,让群众监督。
3、贴近中心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
贴近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办实事、搞服务工作提上工作日程,做到有服务计划、有服务工作措施,并把服务工作列入工作考核目标,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继续开展“131”服务活动,做到监督和服务工作双向用力,把服务工作列入工作考核范围,加大服务工作力度。
4、重点项目审计实行竞争上岗。
为了更好地调动审计组长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审计工作的活力,对部分重点项目实行竞争上岗,出台审计项目竞争上岗管理办法,把项目管理由封闭运行变为动态管理新模式,以更好地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