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实施程序QMS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实施程序
a.通常情况下,HXQC至少在现场审核前5天将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组成员名单、审核日期、日程安排)书面通知受审核方;
b.受审核方对审核计划如有不同意见(包括对审核组组成的意见),应在接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通知书后反馈给审核组组长。反馈意见应在现场审核前由审核组组长和受审核方协商解决。受审核方代表应在审核计划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受审核方公章;
c.在现场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管理层、受审核的职能或过程的负责人举行首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主要是介绍同审核有关的人员,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宣布并确认审核计划,说明审核采用的方法,申明公正性与保密承诺,落实陪同人员,确认沟通渠道,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等;
d.审核范围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相关部门、岗位、人员及有关文件与记录;
e.审核组按审核计划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确定检查部门和内容,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等方法获取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客观证据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发现重要问题时,应进行追踪检查,对不符合事实的记录应有可追溯性;
f.对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事实,审核组应进行分析,如确认列为不符合项,则填写《不符合报告》,并对不符合项进行分级,判定属严重不符合项还是一般不符合项。不符合项按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严重不符合项的判定标准为:
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约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不符,缺少
(或没有实施)一个或多个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造成系统性或区域性严重失效的不符合;
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
一般不符合项的判定标准为:
孤立的人为错误;
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的后果轻微;
对系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符合。
g.在开末次会议前,审核组与受审核方领导层先开一个审核情况汇报沟通会,通报审核的初步结论意见,对不符合报告作出说明并取得受审核方代表的签字确认。如意见不一致,不能取得共识,应在审核报告中予以说明。对一些尚不构成不符合但需提醒注意的问题可向受审核方提出。
h.在现场审核结束前,审核组需同受审核方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举行末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会议的主要内容为:
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告知审核存在的局限性;
对不符合报告作出说明,并向受审核方提交不符合报告的副本;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基本评价,并宣读审核初步结论,应强调
只是推荐意见,不是最终结论;
受审核方可以对审核组的结论提出质疑;
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要求(如对纠正措施的要求、获证后的监督要求、证
书和标志的正确使用,以及提供最新信息等);
重申审核的公正性和保密承诺;
受审核方领导讲话;
不论受审核方是否有要求,审核组一般不对其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提出建
议,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释或对审核依据标准进行解释;
应保存末次会议的记录。
i.对审核中开具的不符合报告,,受审核方应根据要求进行纠正/采取纠正措施,自行验证有效后,提交审核组长验证(验证的方式有书面验证和现场验证两种)。验证合格后,审核组长应将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报HXQC审核部,审核部审查后,提交中心技术委员会评定,如评定通过,经中心主任批准后正式颁发认证证书。
第二篇: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推行ISO9000有如下五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知识准备-立法-宣贯-执行-监督、改进。
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
1、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2、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
3、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4、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5、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6、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7、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8、内审员接受训练;
9、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0、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
11、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12、申请认证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http:// 2009-4-14 13:41: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1.质量体系认证的申请:
1.1.申请人提交一份正式的应由其授权代表签署的申请书.申请书或其附件应包括:
1)申请方简况, 如组织的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关人力和技术资源。
2)申请认证的覆盖的产品或服务范围。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名单。
5)最近一次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6)有关质量体系及活动的一般信息。
7)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 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8)对拟认证体系所适用的标准其他引用文件说明。
1.2.认证中心根据申请人的需要提供有关公开文件。
1.3.认证中心在收到申请方申请材料之日起, 经合同评审以后30天内作出受理、不受理或改进后受理的决定, 并通知委托方(受审核方)。以确保:
A.认证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 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B.认证中心与申请方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
C.对于申请方申请的认证范围, 运作场所及一些特殊要求, 如申请方使用的语言等,认证机构有能力实施认证;
D.必要时认证中心要求受审核方补充材料和说明。
1.4.双方签订“质量体系认证合同”。
当某一特定的认证计划或认证要求需要做出解释时,由认证中心代表负责按认可机构承认的文件进行解释,并向有关方面发布。
1.5.对收到的信息将用于现场审核评定的准备。认证中心承诺保密并妥善保管。
2.现场审核前的准备
2.1.在现场审核前, 申请方的ISO9000标准建立的文件化质量体系,运行时间应达到3个月,至少提前2个月向认证中心提交质量手册及所需相关文件。
2.2.认证中心准备组建审核组, 指定专职审核员或审核组长作为正式审核的一部分进行质量手册审查、审查以后填写《质量手册审查表》通知受审核方, 并保存记录。
2.3.认证中心应准备在文件审查通过以后, 与受审核方协商确定审核日期并考虑必要的管理安排。在初次审核前,受审核方应至少提供一次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记录。
2.4.认证中心任命一个合格的审核组, 确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代表认证中心实施现场审核。
A.审核组成员由国家注册审核员担任。
B.必要时聘请专业的技术专家协助审核。
C.审核组成员、专家姓名。
由认证中心提前通知受审核方并提醒受审核方对所指派审核员和专家是否有异议。如以上人员与受审核方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 受审方有权要求更换人员, 但必须征得系认证中心的同意。
2.5.认证中心正式任命审核组, 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和日期应得到受审核方的同意, 必要时在编制审核计划之前安排初访受审核方, 察看现场, 了解特殊要求。
3.现场审核:
审核依据受审核方选定的认证标准, 在合同确定的产品范围内审核受审核方的质量体系,主要程序为:
3.1.召开首次会议:
A.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B.明确审核目的, 依据文件和范围。
C.说明审核方式, 确认审核计划及需要澄清的问题。
3.2.实施现场审核.收集证据对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报告单.对不符合项类型评价的原则是:
A.严重不符合项主要指:质量体系与约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不符;造成系统性区域性严重失效的不符合或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可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B.轻微的(或一般的)不符合项主要指:孤立的人为错误;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后果不严重, 对系统不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不符合等。
3.3.审核组编写审核报告做出审核结论, 其审核结论有三种情况:
1)没有或仅有少量的一般不符合, 可建议通过认证。
2)存在多个严重不符合, 短期内不可能改正, 则建议不予通过认证。
3)存在个别严重不符合, 短期内可能改正, 则建议推迟通过认证。
3.4.向受审核方通报审核情况、结论。
3.5.召开末次会议, 宣读审核报告, 受审方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
3.6.认证中心跟踪受审方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4.认证批准
4.1.认证中心对审核结论进行审定、批准自现场审核后一个月内最迟不超过二个月通知受审核方, 并纳入认证后的监督管理。
4.2.认证中心负责认证合格后注册登记颁发由认证中心总经理批准的认证证书, 并在指定的出版物上公布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单位名录。
公布和公告的范围包括:认证合格企业名单及相应信息(产品范围、质量保证模式标准、批准日期、证书编号等)。
4.3.对不能批准认证的企业, 认证中心要给予正式通知, 说明未能通过的理由, 企业再次提出申请, 至少需经6个月后才能受理。
5.认证范围的扩大、缩小和认证标准的变更
5.1获证企业若需扩大或缩小体系认证范围时,由获证方提出书面申请,提出以扩大或缩小认证范围相应的质量手册,由合同管理部审查接受后,需扩大认证范围的签订扩大认证范围合同,需缩小认证范围的,办理原合同更改手续。现场审核时将负责审核扩大认证范围相关要素和部门、生产车间,具体实施按《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实施与控制程序》进行。审核通过后,给予更换认证证书,证书内更改覆盖范围,注明换证日期,但证书有效期不变。
5.2获证企业需变更体系认证标准时(主要指认证标准由GB/T19002-1994 idt ISO 9002:1994 改为 GB/T19001-1994 idt ISO 9001或GB/T19003-1994 idt ISO 9003:1994 改为GB/T19002-1994 idt ISO 9002:1994)须由获证方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与认证标准相适应的质量手册。现场审核员审核认证标准变更的要素及相关部门,具体实施按《质量体系认证(审核)实施与控制程序》进行,审核通过后给予更换认证证书,更改认证标准,注明换证日期,但证书有效期不变。
第三篇: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
HSE管理体系认证是依据审核准则,由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及认证评定,确认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并颁发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过程。
认证审核实施基本过程包括:申请及受理、预审核、认证审核、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批发证与证后监督六个方面(图1)
图1 HSE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图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认证的申请及受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申请
符合HSE管理体系认证基本条件的企业如果需要认证,则应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申请方需要具备独立的管理职能或为独立核算的实体;
(2)已按SY/T6276-1997标准含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HSE/OSH管理体系,实施运行至少三个月,并完成至少两次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
(3)当年无特大事故(工业、交通、火灾、污染、职业卫生),近两年内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达到考核标准,其他安全、环保和健康指标达标、符合国家和地方要求。
2.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在拟申请认证审核前三个月,应向认证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以供认证机构评审申请组织是否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1)HSE/OSH认证书面申请书,申请认证范围;
(2)申请方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3)具备独立管理职能或独立核算实体的证明复印件(如:营业执照)及有关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4)主要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流程图;
(5)HSE/OSH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含作业文件和记录清单)必要时,提交作业文件;
(6)健康、安全与环境初始评价报告(含主要危害和影响场所清单);
(7)已编制的项目HSE作业计划书、风险评价报告清单;
(8)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上级主管部门的证明。
3.申请受理
认证机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制定审核计划,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判断企业是否符合认证审核的条件。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通知企业进行补充、纠正;不具备条件的;认证机构签发不受理通知书;认证机构应说明不受理的理由。对于通过审查的组织,签发受理申请通知书。
4.合同评审
申请受理后,双方签订HSE管理体系认证合同。认证机构应就申请方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评审,确保:
(1)认证机构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2)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在理解上的分歧已被消除;
(3)认证机构有能力在拟认证的范围和活动现场内实施认证并能满足申请方的其他具体要求(如申请组织使用的语言,申请方认证范围内所涉的专业等)。
5.认证各方的职责
在认证过程中,应对认证各方的职责加以明确。
1)审核组的责任
挑选审核组成员,保证审核组具备实施审核的经验与技能,应考虑到:
(1)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2)所需人数,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和技能;
(3)有待审核的组织、过程、活动或职能的类型;
(4)认证与认可机构的要求;
(5)小组成员与受审核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2)认证机构的责任
(1)决定是否需要审核;
(2)与受审核方接触,取得充分合作并启动审核;
(3)确定审核目的;
(4)选派审核组长,对审核组的组成予以审批;
(5)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范围;
(6)提供开展审核所需要的权限与资源;
(7)批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8)批准审核计划;
(9)接受审核报告。
3)受审核的责任
受审核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
(1)视需要向员工传达审核的目的与范围;
(2)选派负责胜任的人员配合审核组的工作,担任现场向导,让审核员了解健康、安全及其他有关要求;
(3)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审核的有效进行;
(4)应审核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接触设施、员工、有关信息和记录的便利条件;
(5)协助审核组实现审核目的;
(6)接受审核报告副本。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审核的策划与准备(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证机构在接受申请方的认证申请后,为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应做好审核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与受审核方确定审核范围、组建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编制审核工作文件等。
1.确定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从受审核方的管理权限以及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领域等方面考虑,审核范围的最终确定应在预审时完成。
2.任命审核组长
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单位应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方建立的HSE管理体系及运行状况进行审核。专家组由相应资格的专家组成:HSE管理体系审核专家、现场管理专家、环保技术专家和职业安全专家。
认证机构根据受审核方的具体实际情况,指定有较高能力的审核员担任审核组长,并将文件审核等相关资料交给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代表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前的准备以及实施认证的各项工作。
审核组长根据从申请方获取的信息组建审核组,确定审核组成员的构成及审核组的规模,考虑是否需要聘请技术专家。
认证机构应将审核组成员以及审核组长的名单通知受审核方,以便得到他们的确认。
3.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根据文件审核以及初访得到的信息,制定审核计划,审核组应将审核计划尽早通知受审核方,在实施正式的现场审核前应与受审核方就存在的分岐进行协商。
4.编制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组应召开会议,进行审核分工,各个审核小组根据分工编制各自负责部门或要素的工作文件,以便于现场审核的顺利进行。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预审核(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预审核的目的
通过对受审核方的HSE承诺、方针目标、危害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受审核方对审核准备状况的了解,对有关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提出认证审核计划。
文件审核主要是为了确定被审核方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满足HSE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管理手册及支持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体系文件出现重大问题,则应通知受审核方。受审核方应进行体系文件的修改或重新递交。体系文件若无重大的缺陷,则应开始准备预审。
预审是审核人员第一次到受审方现场了解情况,进行详细沟通的活动。是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预评估。
2.预审的重点内容
了解受审核方经营的性质、规模、HSE风险的特点及复杂性;了解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可信度;考察企业重大危害因素与HSE方针、目标、过程控制、应急管理、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
3.预审的程序
在预审过程中,首先进行文件审核,主要审查文件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是否满足SY/T6276-1997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文件之间是否协调,应将文件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通知受审方,以进行文件的整改。
以文件审核为基础,着手进行预审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预审计划、确定审核范围、确定重点审核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并将此计划通知受审核方加以确认。预审与认证审核(正式审核)的过程相似,包括首末次会议以及了解和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预审发现的问题应形成“问题清单”,并与受审核方交换意见。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认证审核(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审核的目的
认证审核是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能否推荐认证注册,验证受审核方是否有效实施了其HSE方针和目标,是否遵守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程序;验证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审核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评价和结论。
2.审核的重点
认证审核是在预审的基础上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审核。主要侧重于审核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持续改进的绩效证据。至少应包括以下重点:
(1)内审的评价。包括内审员素质:审核程序、方法、范围;内审的依据;内审资源;内审的组织和审核质量;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评价和风险管理。应评价受审核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程序、方法的合理性,及风险控制削减措施的有效性。
(3)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4)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3.审核的程序
认证审核是从首次会议开始至末次会议结束,审核过程依据审核计划进行,在末次会议之前,审核组应对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和整理,必要时要进行审核的追踪,并就审核发现与判断结果同受审核方的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
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对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推荐注册或继续保持注册。
4.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审核工作的重要成果,是HSE管理体系认证决策的依据,它提供:
(1)审核发现的可追溯性;
(2)审核中对依据标准条款展开的信息。
审核报告应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主要是审核计划中已经确定的,编写过程中若有变动,应与受审核方取得联系。审核组视具体情况建议是否对受审核方予以注册、推迟注册及暂缓注册。
认证机构根据专家组对管理体系文件,现场审核的结果及核实该企业有关近两年健康、安全与环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决定可否上报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一般包括受审核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还应考虑是否提交给指导委员会等监督机构。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纠正措施的跟踪与批准注册(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现场审核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发现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应根据审核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加以实施和完成,审核方应对其纠正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依据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跟踪方式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现场跟踪验证;
(2)实施记录的跟踪;
(3)实施方案的跟踪。
纠正措施的完成期限也因不符合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严重不符合项要求在三个月完成,轻微不符合项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于性质极其轻微的不符合项,则可在受审核组离开之前立即完成纠正措施的落实。
2.认证评定及批准注册
对审核组推荐注册的企业,认证机构将企业认证评定后,报请技术委员会就是否能批准注册进行审定,如审定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书面通知书,将审定结论通知受审核方。
认证的机构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核时,应书面通知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和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部门认为有必要可派观察员参与HSE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
审定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将批准注册的审定意见,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审批,认证机构依据批复结果签发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企业在取得认证证书后,可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自己获得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信息。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证后监督与复评(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后监督是包括监督审核和管理,或在特殊条件下组织复审,对在监督审核、管理和复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其中的是验证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并在有效运行,从而确认能否继续持有和使用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监督审核和复审程序应与受审核方进行初次审核的程序一致。受审核方的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后,可以提出复评,申请再次认证。
1.监督审核
认证机构对获准认证的受审核方在证书有效期内(一般为三年)应定期实施监督审核,验证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符合标准、体系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持续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方针和目标。
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其本身风险的复杂性及其风险的大小不同,采取监督审核的时机、频次和深度均有所区别。一般说,获证后第一次监督审核从批准注册之日起不超过半年。以后两次例行监督审核之间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对某些风险较大的企业,如建筑、化工、石油、煤矿等则应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2.复审(不定期监督审查)
当获证企业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出现以下特殊情况,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HSE风险时,由认证机构组织复审:
(1)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
(2)发生重大事故或公众投诉;
(3)获证企业发生了影响其认证基础的更改。
认证机构根据复审结果,作出换证或认证撤销的决定。
3.复评
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三年,三年有效期满后,获证企业如申请继续保持认证注册,在证书期满前六个月,应提出复评申请,认证机构应在证书有效期终止前三个月对获证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保持情况进行审核。经复查审核后颁发新证。有效期满后,未重新认证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复评的程序与初次认证审核基本相同。
第四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注意事项
原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注意事项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注意事项
(一)一、厂门或厂内应书写“欢迎审核组莅临指导”等标语,以示对审核组的尊重。
二、认证前做一次清理,并加强现场定置管理。正式审核时一般会安排半个小时参观厂容貌、生产流水线,争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三、审核时,确定好向导。向导很重要,最好是由经过内审员培训、对体系比较熟悉的管理人员担任。
四、认证审核如问为什么这样做,应回答按文件规定要求来做。如被要求找出依据时,主要是找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或是记录表单。
五、认证时,中层干部勇于出来回答问题,可适当提示操作工人。
六、问什么答什么,不必急于表现对体系熟悉程序,以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抽样。
七、审核方式有以下几种:问、查、看、重复以前做过的工作。正式认证不要紧张,特别是遇到以问为主的审核员,一紧张平时会的也答不出来。
八、实在找不出证据的,要实话实说。
九、第一天审核结束,审核组会作小结将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向被审核到的部门反馈,这些问题罗列可能比较多,公司不必紧张,能马上纠正的马上纠正,并将纠正情况提交审核组;如纠正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方可实现的可待以后一并纠正。另外,其罗列的问题不一定都开不符合项报告,或可能几条并成一条开一个不符合项。只要不出现两个严重不符合项,未经预审的企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符合项是正常的。
十、很多的质量记录规定的保存期为3年,只是估计,特认证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定保存期。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资料
(QMS)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通常用于制定国际标准工作。
一、ISO9000族:通常听说的ISO9000族,是指ISO9000系列标准,其中,族的意思就是“系列”,例如家族中族表示的一个家庭的派系,相当于同姓的有血缘关系的一派所称家族。ISO9000族中所包含的好多标准,就是由于他们具有相关联的共性(质量管理体系),所以被统称ISO9000族。
我国将国际上流行使用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00版)翻译过来,编上了国家统一标准号为GB/T19001:2000,其含义为转化为国家标准的ISO9001:2000标准。
二、“BG”是(中国)国家标准的简称,“/T”表示的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如果在看到“GB xxxxx”标准号时,表示的意思是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
简单介绍我国的相关标准知识:
GB xxxxx国家(强制执行)标准
GB/T xxxxx 国家推荐使用标准
JB xxxxx行业(强制执行)标准
JB/T xxxxx 行业推荐使用标准
QB xxxxx企业标准
三、企业标准的由来:在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相关标准的支撑下,或者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制定的要求过低时,企业需要生产某些无标准产品(非标产品)时,企业可自愿制定企业标准,并申请备案。通过备案的标准,企业可执行并实施生产。
组织:指一个群体或一个单位或个人(应所处环境而定)。
供方:向组织提供产品、服务及其它的一方。
顾客:接受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或其他的一方。
产品:过程的结果,许多的产品,因其存在的形态不同,有的被称为服务(如运输)、有的被称为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有的被称为硬件(如机器零部件)、有的是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等)。
质量:一个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纠正措施:为了消除已经发现的不合格和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满足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四、PDCA循环:
QMS运行的原理来自于PDCA的循环,在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PDCA的循环作用。
P:计划,在每一项工作开展之前,要有计划,即策划。
D:实施,简单的理解就是执行。当有了详细的计划时,按照计划来一步一步的去执行。
C:检查,因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需要不断的检查,确保是在按计划执行,确保行驶方向的正确。
A:处置,当发现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去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并通过纠正的过程去发现、预防其他的错误发生,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PDCA循环是贯穿于各个环节中的,在每个节点,都可以用PDCA的循环方法去完成。
五、质量管理体系(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概念
1.质量管理(QM):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一个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体系/系统(system):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管理体系(MS):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管理体系(QMS):一个在质量方面协调、指挥、控制整个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致力于实现质量目标的系统。
八、质量方针 ——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九、质量目标 ——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十、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特点
1.以质量为核心实施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2.建立方针—目标管理机制:设定预期要求,测量成果,考核业绩
3.形成一个有序运作的系统:具有一定结构,遵守一定规则,完成一定功能
4.拥有自我完善的改进机能
十一、认证常识
1.产品认证(专用性)和体系认证(通用性):
2.对组织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其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
十二、影响QMS的六要素:
1.组织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及其风险
2.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
3.组织的目标
4.组织的产品
5.组织的流程
6.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十三、八项管理原则:QMS的目的就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2—8条款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最终达到顾客满意。见附件2
1.以顾客为中心(基本原则)
2.领导的作用(关键)
3.全员参与(基础)
4.过程方法(方法-控制论)
5.系统管理(方法-系统论)
6.持续改进(基本原则)
7.基于实施的决策(方法-信息论)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兼顾)
八项原则的简易记法一组重要关系:与客户、与供方两股关键力量:有领导、有全员三种有效方法:过程方法、系统方法、决策方法
附件1
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概念认识
1、关于认证
ISOIEC指南2中关于“认证”的定义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2、关于产品质量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的定义是:“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以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3、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经认证机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评定、确认并颁发体系认证证书来证明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
二、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同之处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者同属认证的范畴,都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的特征。具体地讲相同之处:
1、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认证的相同认证特征。
2、申请认证方都必须具有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不同之处
1、认证对象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如各品种等级的水泥产品。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可以进行等级品认证,如优等品认证、一等品认证、合格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申请认证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考虑产品的等级品。
2、获准认证的条件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提出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二)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三)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补充要求。”
水泥产品质量获准认证至少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2)、产品质量符合《水泥产品认证补充技术条件》要求;3)、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4、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水泥产品质量保证要求》。水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准认证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②、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③、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00(ISO 9001:2000)标准要求。
3、产品检验要求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要求在受审核方现场,按国家规定的抽样方法对认证产品进行抽
样,送认证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水泥产品质量认证要求:对于初次认证产品,每一认证单元抽取一个混合样,任选一认证单元抽取十个分割样,任选一认证单元抽查袋重,对于监督检查、扩大和复评(现称到期确认)认证只抽一个混合样并抽查袋重。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论初次认证、监督检查、扩大和复评认证都不抽样,不做产品型式检验。
4、认证的性质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类。凡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必须按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否则,不得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国家规定,凡是不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的产品,实行产品质量认证自愿的原则。水泥产品目前尚属于自愿认证的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部实行自愿的原则。
5、证明的方式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证明方式是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证书和标志证明该产品符合产品标准和认证条件的要求。证书中允许标明产品的质量等级,如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等,而且只能一品一证,即一个产品只能发一张证书,该产品的认证证书对其他产品无覆盖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明方式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证书中也不标明产品的质量等级,仅证明该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多品一证,即经认证机构确认符合要求的多个产品填写在一张证书上,它具有一证覆盖多个产品的属性。
6、证明的使用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不能在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
7、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五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附件2
八项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