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
内部资料
第31期
漯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2014年8月20日
邵成山听取市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汇报
8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邵成山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详细听取了201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的汇报。
邵成山认为市审计局在2013年度“本级审”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改善民生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注意把握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的总体情况,充分发挥了宪法所赋予的审计职能作用。他指出,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力支持审计部门的工作,把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与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与审计机关监督 -1-的强大优势,共同促进财经秩序的规范,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他强调,审计部门要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特别是对专项资金和民生资金的审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审计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胡炳)
市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 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8月19日,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机关党委副书记栗剑琦、史恩杰全程出席会议。
会上,党支部副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基层党组织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传达了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随后党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了对照检查发言,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2-
措施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紧密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其他成员也逐一发言,深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全体参会人员本着对组织、领导同志负责的态度,围绕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对班子建设和机关老干部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大家讨论热烈,现场气氛活跃。
栗剑琦同志代表机关党委进行点评,认为退休老干部党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的很成功,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剖析材料详实深刻,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诚恳,体现了老党员的党性觉悟,树立了好榜样,体现了老党员忧党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希望退休老干部支部继续努力,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供稿:郭红兵)
-3-
本期发: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政府副市长,市
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宣传处,市委办公室,市人 大常委会各工委、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法院办公室,市检察院办公室,县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本刊通讯地址:漯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邮 编:462000联系电话:(0395)3136062
(共印85份)
-4-
第二篇:机关退休老干部事迹材料
机关退休老干部事迹材料
初见**,但见他气质儒雅、学识渊博,善于言谈,加之又是高姓本家,自然一见如故。得知高老师从机关离岗以后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给年轻的我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编修家谱服务民众
从机关离岗后,年过半百的**在原来从事家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编修家谱工作。他说:这是学习传承民族文
化,致力于服务社会大众。编修家谱是一项很古老的技术,本身有许多传统规矩,也有许多繁体生僻汉字,他开始查找《康熙字典》半小时都找不到一个生僻字,后来他学会了网络字典,运用起来非常省力,几分钟就能找到。他看到了网络科技的优势,聪明好学的他经历了从电脑手工编制世系表,到后来尝试电脑软件修谱的操作。实践中电脑操作各种技术也是遇到不会就学,请教高手,这样提高了自身素质。他自掏腰包费尽周折到浙江金华、台州等地考察,并购买了好几套修谱软件学习尝试。经过不断钻研自学,他终于掌握了电脑软件编修家谱的全套技术,在原来基础上不仅提高效率许多倍,成本节约一半以上。而且通过软件修谱,直接自动出印刷版,索引准确查找方便,后来增加的便于保存的电子家谱,为各修谱家族以后添丁续修增补方便,自然受到人们广泛欢迎。
休闲写作关注民生
谈起写作,**老师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笔者,我写作不为发表,纯属自娱自乐,在休闲中找点事情做而已。他的写作宗旨是:给百姓生活一个理由。创作观点是:每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都是具体的社会角色,都应该受到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平时,**善于从社会生活、百姓感受中寻找创作素材,用民众角度观察入笔,用朴实口语成文,从而表现民众朴实善良的品德。他的文章有对腐败行为鞭笞的《****系列》,有模仿聊斋文体的劝善半白半文故事,有平凡生活细节的真实记录……但最终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文章必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弘扬正气积极向上,非主流、负面的内容**坚决不写。
创新思维智慧发明
生活中**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每一天都爱琢磨事情,并用本子随时记录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人思维都有一闪念的火花,抓住这些智慧火花,为自己的智慧寻找个出口,也为社会带来效益。从去年11月底到现在,他已经申报了三项专利,其中“中国元素的钟表盘外观设计”已经被专利局批准,其它两个诸如:“锻炼握力”和“井盖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正在办理当中。当然他还有许多发明设想和金点子,现在正在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寻找合作同行和伙伴。
这就是**,一个善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为社会和家庭尽心尽力,为和谐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普通公民,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人生。
第三篇: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计划
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的要求,根据《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三年计划》,结合西卫村实际情况,制定今年扶贫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们要在市委、市人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劳务扶贫、科教扶贫和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提升等五项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为使西卫村早日脱贫、向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稳步迈进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安排
(一)村级组织建设
1、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养发展党员2名。
2、切实配合村两委班子,培养好科技和流通带头人。
(二)调整产业结构
1、扩大种植优质核桃种苗300亩,完成三年工作计划,使栽植的核桃林达到1000亩。
2、帮助村民推进劳务输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3、积极发展新产业,完善新机制,使农民进一步增收。
(三)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村中现有的4口机井的变压器防盗损工作,计划在变压器周围打围墙防护,投资60000元。
2、硬化村中学至公路长500米、宽3米、共计1500平方米的水泥路,投资10.5万元。
(四)科教兴农
从汾阳农科所聘请技术员来村中进行科教培训,具体指导村民培育优质种子,以及核桃树的嫁接和管理。
1、号召机关党员联系驻村特困户10户,因势利导扶贫。
2、组织村中劳动力转移,全年劳务输出达到40人。
(五)医疗卫生
从汾阳市医院联络专家,在村中举行义诊,造福村民。
(六)精神文明建设
1、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保持县级以上文明村。
2、村级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民主化,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
3、加强法制宣传,确保驻村稳定,全年无刑事案件,实现零上访。
第四篇: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市委的要求,根据《市人大机关扶贫工作三年计划》,结合西卫村实际情况,制定今年扶贫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们要在市委、市人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劳务扶贫、科教扶贫和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提升等五项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为使西卫村早日脱贫、向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稳步迈进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安排
(一)村级组织建设
1、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养发展党员2名。
2、切实配合村两委班子,培养好科技和流通带头人。
(二)调整产业结构
1、扩大种植优质核桃种苗300亩,完成三年工作计划,使栽植的核桃林达到1000亩。
2、帮助村民推进劳务输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3、积极发展新产业,完善新机制,使农民进一步增收。
(三)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村中现有的4口机井的变压器防盗损工作,计划在变压器周围打围墙防护,投资60000元。
2、硬化村中学至公路长500米、宽3米、共计1500平方米的水泥路,投资10.5万元。
(四)科教兴农
从汾阳农科所聘请技术员来村中进行科教培训,具体指导村民培育优质种子,以及核桃树的嫁接和管理。
1、号召机关党员联系驻村特困户10户,因势利导扶贫。
2、组织村中劳动力转移,全年劳务输出达到40人。
(五)医疗卫生
从汾阳市医院联络专家,在村中举行义诊,造福村民。
(六)精神文明建设
1、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保持县级以上文明村。
2、村级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民主化,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
3、加强法制宣传,确保驻村稳定,全年无刑事案件,实现零上访。
第五篇: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
坚守信念 腿残志坚服务农村建设
———记原永兴傣族乡纪委书记张志银
在永仁县永兴乡的一个安静祥和的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满头白发右腿残疾的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沧桑;走过了坎坷的道路;他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过奉献;他为家乡的发展挥洒过汗水……如今,他退休在家了。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有了岁月留下的磨痕;更有工作带来的劳累。他应当休息了;他只应该享乐了;他应该靠墙根晒太阳了。似乎更应该有人为他服务;为他排忧解难;为他创造更悠闲、更舒适、更温暖的生活……然而,事情却正好相反,他不仅没有心安理得的去享受悠闲的生活,却每天都在为本地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忙碌着。他的名字叫张志银,一个慈祥而不平凡的老人。
张志银,男,汉族,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人,1935年6月生,196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参加工作,退休老干部,退休前为永兴乡纪委书记。
一、扎根基层,为祖国发展洒尽青春
1958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迈着坚实的步伐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铁道兵8501部队十七中队,凭借他满腹的才学投入到了统计员岗位当中去,从此,中国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建设基层就多出了一位兢兢业业、踏实干事、不求名利、不计得失的好同
志。
张志银同志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铁道兵8501部队、永兴信用社、永兴区委会、麻栗树水库、永仁县革命委员会、永定镇、永兴乡等地工作,最后于1993年在永兴乡纪委书记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他把一生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党,贡献给了国家,如今安静慈祥的老人,当初却是雷厉风行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
积极认真,不畏艰险的英雄
1958年3月,刚参加工作的张志银任铁道兵8501部队十七中队统计员,虽为一名统计员,但是他不拘于本职工作,积极上工地搬水泥,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友们都说:“想不到这么一个文绉绉的年轻人干起劳力活来也是这么厉害,这么不要命。”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3次受到昆明军区“先进(劳动)工作者”嘉奖,1次被昆明市团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同时他的优秀也感染了同志们,铁路文工团的姑娘黄安升不顾家里的反对和在仁和镇优越的家庭条件,义无反顾的嫁到了贫穷落后的永兴。
投身金融,严谨的作风感染了领导
1962年9月,张志银离开了部队来到永兴信用社,在部队工作严谨、踏实、认真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深得信用社领导的喜爱。一次,要上报一组重要信贷综合汇总数据,经过全部工作人员仔细审核,觉得没有错误,可以上报了,但是他还是
不放心,又瞒着领导在晚上点着油灯加班加点对数据重新进行审核,结果真的发现了一处错误,为集体避免了错误。严谨认真的他在1963年被永仁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信贷工作者”。
清廉一生,勤俭为国家节约
在1972年至1982年在永兴工作的十年间,由于办公条件艰苦,政府没有车子,每次到县城开会或者向县委报送材料都要从永兴步行到县城。40岁的张志银总是主动请缨,步行送材料出永仁,而且为了节省政府开支,除了开会到下午的情况,只要所办事情结束的早,他都会赶回永兴,而不在政府招待所住宿。有一次他在赶回永兴的途中,行至永兴乡立溪冬村天就已经黑了,而且遇到大雪,饥寒交迫的他幸得老洪茂村民遇到并带回家中吃饭烤火休息才得以脱险,不然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直至1992年11月,时任纪委书记的张志银获县委批准于1993年退休,45年间,张志银从未多拿国家一分钱、占国家一次便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二、腿残志坚,退休体残不忘奉献力量
在张志银退休回家后,他并没有安享清闲,一家人在他的带动下都积极加入到党的事业当中去。现在,他的大儿子是村民小组长,妻子是党小组长,小儿子是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他站在最前沿,为了地方发展既当宣讲员、又做宣传员。在这方面张老的座右铭是:“既找准位置、进入角色、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又发挥余热、主动作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主动带头,经常要求两个儿子和妻子放下家中的农活,带头为地方建设奉献力量。
腿疾截肢,晴天霹雳没有击倒坚强老人
2003年,张志银老人的右脚出现了疼痛状况,经多方检查确诊为动脉血管阻塞,最后导致坏死。2004年4月,他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做了截肢手术。从此,那支陪伴了他69年的腿,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腿永远的离开了他。坐在轮椅上的张志银老人没有气馁,他说:“我的腿虽然没了,但是我的人还在,只要党需要我,我还会义无反顾的顶上去。”
改善交通,为农民群众修路搭桥
2005年,罗汉松小组还没有通公路,张志银老人觉得这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随后他和妻子商量挖路的事情,妻子听后也很支持,连同大儿子召开村民会议。在会上,许多村民还对此事不予理解,说:“我家又没有车,要路干什么?”张志银老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他们讲有公路以后的好处,最后终于做通了这部分村民的工作,大家都积极投入到了公路开挖工作中去,当然,主力军还是他的家人。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公路修通了,村民们享受到了实惠,许多村民还买了摩托车,可以骑回到自家院里。
在2009年以前,从大公路到罗汉松都要趟水过永兴河,旱季还不怎么样,但是一到雨季,特别是涨水的时候即不方便过河又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小孩子上学放学必须要有家长接送。
张志银老人对这些隐患和不便深有体会,他积极到相关部门反映,四处筹措资金,终于在2009年筹到2万元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好了石拱桥,结束了罗汉松趟水过河的历史。
心系经济,为地方发展浇注心血
当交通问题解决后,张志银老人又把目光转向了经济发展上来。罗汉松缺水,而且土地地块小,当全乡都在轰轰烈烈的发展烤烟经济的时候,罗汉松只能种点传统农作物。张志银老人急了,全乡人民都要走上富裕安康的道路了我们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那该怎么办?最后,他经过多方了解和向农技人员咨询,发现以罗汉松现在的条件适合发展蚕桑,在他耐心细致的劝导之后,罗汉松于2010年底已经发展蚕桑10余亩,相信在先行者的带动下,罗汉松的经济一定能上个新台阶。
张志银老人说:“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身份,我最看重的是共产党员身份。”张志银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甚至在退休腿残后,他都对自己的使命念念不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活着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为老百姓谋福祉,坚持共产党的信仰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