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写作技巧

时间:2019-05-12 07:0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SCI文章写作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SCI文章写作技巧》。

第一篇:SCI文章写作技巧

写SCI论文的技巧

首先在上一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在你所研究的范围内,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和研究 并与在你的领域内的大牛们(或者其中一个)进行讨论,听听他们的意见大多的时候,他们的意见就是你的文章的主体结构,而且大牛们不会和你争文章的署名次序的问题,而一般的小小牛们就差得太多了。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内,将你的最新的想法写成论文投稿到一个审稿相对较慢的刊物,然后在今年的开始的时候,将你的完整结果写好投稿到审稿较快的刊物,这样,你将在年底的时候,见到你的成果。

另外,关于论文的新颖性,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新,提出的想法也要新这样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最大在我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哪个方向好做,当时也很茫然的导师给我的题目,很快作完了。回头想想那时候的研究,无非就是在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自己就看不上自己做的东东。幸好导师不在乎我做什么,他告诉我:“一篇文章的接收与否,关键是审稿人看到你的文章是否会surprising一下,如果是,你的文章就会被接收”。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接收的---我自己认为。

在我也不知道怎样做研究的时候,我就在图书馆里泡着,把所有关于我的研究方向的书,主要还是期刊上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一遍,很累人的,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怎么从网上搜索资料,现在就轻松多了。当时是PRE上的文章看得最多,大家都知道,在那上面发表文章的牛牛们的文章大都是理论方面的,能看懂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沿着人家的方向去做,所以那时候是最苦恼的。因为既看不懂,也不知如何从新的角度去做。这种情形过了有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的老婆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关键是精神上的支持,再次谢谢 她!时间过了半年,情形的转机出现在我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当时,无意间看到一篇极不困难,又很有新意的文章,感觉自己能在这个方面 做下去,并有很多想法(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上),因此,复印了该文章和相关的 一篇文章,完成导师给的活,就潜心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重新思考和验证。终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能够surprising一下审稿人的一篇论文投稿到Liquid Crystals 上,很快就收到了能够接受的消息,因为第一次写英文文章,所以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以前的版本,所以重新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后还是在编辑的帮助再修改的版本作为发表的最终版本。那个编辑的态度好的惊人----一个美国的教授,Thanks him very much!至此,第一篇SCI论文大功告成。在此,大家可能看不出我的什么技巧,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将自己的想法 建立在你认为你能胜任的工作上,(记住是自己的想法---不同常人的),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在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的出版前,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各方面的阅读,不管看不看的懂,所谓“天道酬勤”,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得到他们应得到的报酬。

第一点:文章的内容要让审稿人surprising一下。说着说着,技巧便不像技巧,而成了个人经验谈了。在我的第一篇文章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忙着J-1的事情,虽然其间 也写了两篇文章,但一直没有投稿出去,因为不知最终他们将如何算在自己头上。如果是这边学校的,SCI论文的奖励是拿不到的(在我成功签证后),而且也不算是 到了那边的科研成果,岂不是两头都吃亏!那是在01年的暑假期间完成的,直到我完全放弃了出国的念头,才在02年的开始将他们投稿出去。其中一篇在稍加修改后 很快就被接收了(JAP),另一篇直到现在才被接收(JAP),期中改了三稿,快烦死我了。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完全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我从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方面寻找响应速度 更快的显示模式,别人是从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改造显示模式来达到快速响应的。因此,此两篇文章的被接收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只不过第二篇的修改要累死人的,增加了很多 内容,才使得审稿人的审稿。当这两篇论文投出之后,在与导师的谈话中,他提到了一种新型要求的显示模式。至今没有人能提出过,而这个消息是从生产厂家得到的,因此,该模式的研究必然是 全新的,也将是首创的。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得到能实现这种要求的 一种模式,但是很初步,于是进行了简单的模拟,便将此结果投稿的JJAP的short note 上去了,很快就被接收了。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你的想法是否新颖!

第二点,你的想法的新颖性也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你的文章如何从众多的投稿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一个法宝。也可以说成是想问题的角度不要墨守陈规!本来想换一个题目的,一是因为不再是写作的技巧了,而是因为很多人 比较反感写SCI的东东了。但是,因为与前面几篇是相互照应的,所以请原谅 我在写着一篇经验谈——the end 前面写了我的三篇文章的出炉过程,下面是我的另外两篇文章的过程,也将引出我的 最后一个所谓的“技巧”。

当我得知,我的第一篇SCI文章被接收的时候,我正在忙着和日本的一位学者讨论他的一篇发表在APL上的文章,并共同写了comment and response等待APL 的最终接受,然而不幸的是,APL没有接受我们的comment and response,因为那个问题比较过时了。但是,我认为我的结果是对日本朋友的结果的补充和修正,得到的全新的结果,应该能够在较高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正值Liq.Cryst.接受了我的文章,于是写了一篇正式的文章又投到该刊物上去了,因为那位编辑的好心肠和关爱,我的这篇文章很快也被 接受了。在2002年的9月,我将我的新的结果与美国的朋友讨论,美国的朋友和老板给了许多 建议,因此,这篇文章的档次在不断的讨论中也在不断的提高。最终定稿的时候,那边建议投稿到JJAP上,我坚持要投稿到APL上,最后,我们将这篇文章投到APL上,结果该文章很快被接收,并在Dec.23的APL上出现了,这也就是我的第五篇SCI文章 的结果。前后用的时间不过三个月多一点,够快吧!

总结:在这两篇文章的投稿前,我都和国外的朋友讨论和共同研究,尽量将文章的水平提高的多一点,同时也尽量往水平高一点的刊物上投稿,即可节省时间,又可以得到 高水平的刊物的文章,好处自然不必说。即使不能被接收,也能很快得到回应,以便于向其它的刊物投稿,也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最后一条:与国外的朋友讨论提高你的论文质量,并向高水平的刊物投稿。

发表论文的策略和手段

PETER A.LAWRENCE

(Nature, 422, p259.20 March 2003)

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学家都如生活炼狱之中,倍受煎熬。伦敦已是深夜,Deborah Dormouse依然辗转难眠。她已经焦急地等待了4周,她不知道如果她打 电话给 《自然》杂志的编辑询问她的论文处理情况是否会产生负效应。在阳光 灿烂的悉尼,Wayne Wombat正在大发雷霆,因为他的学生的论文被《科学》杂志拒绝了,《细胞》杂 志正在请他审阅一篇内容相似的论文,他要对之实施报复。在旧金山,Melissa Mariposa阅知她递交给《当代生物学》的论文必须缩减一半后才能被重新考虑。她不得 不忍痛删除一些关键数据,并且极端简化结果,因为她的博士后需要将这一期刊列在他 的简历上,否则他就得不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工作。

一篇论文是否能发表取决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科学家们正在孤注一掷地只将论文投递到少数几个顶尖的期刊,然后又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论 文,讨好编辑。这种做法最终危害了论文发表的目的、文章的可获得性和研究质量本身。

一个主要原因

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日益加大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更是 助长了这种趋势。甚至在我们的日常言语里也反映出对顶级期刊的迷恋-我们说某人 是一位好研究生,是因为他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说明我们认为期刊比科学 信息本身更重要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部分原因是掌握经费和职位分配大权的人在评价科学 家时不是评价研究本身,而是根据“表现指数”来衡量,因为将一些数字加起来比严肃 地思考一个人的成就更容易。管理者正在窃取科学家们的权力,他们营造出“成绩责任 制”文化,目的是建立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有效地控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结果,这使得社会成为了一个“审计社会”(Audit society):每一项指标都被精确地计算,最后指标成为目的本身。

在这样的“审计社会”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者在名单中的排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 成为评价科学家的依据。在日本、西班牙和世界其它地方,这种评价方式发展到成为精 确的公式化行为。但是,不能让行政管理人员对此全部负责,很多科学家们热情地参与 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人为的指标成为科学工作的目标?尽管有各种堂皇的理由说,将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会有更广泛的阅

读量,但是,当我们将期刊的重要性置于科学 本身之上时,我们就是将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变成了俗气和无教养之辈。(我们就是将 自己在学术界置于平庸之辈。)

一些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如此热衷于期刊的名 望呢?这里有心理和职业两个方面的原因。年轻的科学家们将在好期刊上发表一篇好论 文视为进军科学皇冠的起点。而已有声望的科学家则希望在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以证明 自己仍有高见。与在科学发现的王国中树立声望相比,所有的人都逐渐认识到,在当今 实实在在讲求硬通货的审计社会中聚集“资本”更为安全和容易。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 的社会疯狂地追求知名度,科学家们也身不由已。许多科学家在自己的工作被媒体报道(无论准确与否)时会心存感激,而那些领头的杂志也通过新闻发布来为此铺平道路。比如说,西班牙的大报El Pais就经常会对西班牙科学家在Nature,cell和Science上发 表的任何文章进行特别报道。

后果

这对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作者必须决定什么时候、怎么写他们的研究工作。写论文的理想的时刻是在 某一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并获得了可信服的信息之时。但是,现实的做法常常是在有可 能出现结果的最早时候就开始写作。结果,科学发现就像意大利香肠一样被切成一片片,然后再递交给不同的期刊以发表更多的论文。

科学家们必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工作,以尽量减少论文被拒的风险。顶尖期刊绝不会考虑竞争对手已经刊登过的结果相似的论文,即使这项研究已经花费数年时间 而递交的时间只相差一周或二周。当然,如果两篇竞争性的文章同时递交给期刊也有好 处,每位作者都会用另外一篇论文来引起编辑的注意,认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是热门的。毫无疑问,论文的递交和报告让许多科学家们彻夜难眠。

作者需要决定怎样做才能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被炒作 到足以为话题?是否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超级简化以吸引人?是否可以在论文中找到一 个故弄玄虚的信息让人们立刻记住?是否发现了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某个含糊不清的联系?(提及人类疾病往往会提高以后论文的引用数量,也使杂志显得有吸引力。)能否将论文的长度压缩到实际需求的更短?比如,即使论文应该以更长的形式递交到更专业化期 刊上,为读者提供更多些的服务。是否可以将它压缩成更短的形式而递交到Nature杂志?

Nature上的短文和Science上的报告部分常常压缩很大,只有很不显眼的示意图,使得其内容难以被读者***。互联网上的补充材料也许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印刷版的读者会觉得上网不是那么方便,而它们的电子版的上架时间也让人担心。

这样,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负责人开始亲自执笔写论文,他们或许并没参与实验,而 实验工作主要是由初级科学家完成的。但是,研究组长经验丰富,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 式展示工作,也许正因如此,对实验细节的不了解反倒成为有利因素。学生和博士后又 回到了桌边努力工作,增加产出。然而,他们却没有学会如何写作研究报告。

编辑: 顶尖期刊的编辑总会收到过多的投稿。比如,《自然》杂志现在一年要 收到9000分左右的稿件,(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2倍),因此不得不拒绝约95%的生物医学 方面的论文。《发育生物学》是一本高质量的专业期刊,它的拒稿率基本上是70%,而 在1990年,这一数字是50%。顶级的期刊收到太多的稿件,没有办法将它们都送给同行进行评审,因此,编辑手中的权力变得比审稿人的判断重要得多。结果,作者们开始用各种手段拉拢、奉承、甚至威胁编辑。小组组长能够证明花费时间和才智在这些策略上是值得的,因为编辑们会因此动摇,而成功的回报非常之高。影响因子和经济的合力作用在顶级期刊间建立起竞争(Cell杂志最近就以极高价格被转手)。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编辑甚至会央求明星科学家为期刊写最流行的论文。所有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反科学的文化,出风头和***手腕会受到更高的回报,而富有想象力的方法、高质量的研究结果和理性的争论却变得无足轻重。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编辑也难于作出准确判断:要在一大堆各色论文中进行客观、快速 的筛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英特网为基础的服务能够为编辑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在 专业化的黑暗角落中看清实质问题仍然是困难重重。为了安全、稳妥起见,编辑们更喜 欢那些流行的、熟悉的和意料之中的结果,而不是那些看起来古怪的、意料之外的、或 者是原创性的结果。错误因此出现。Michael Berridge和 Robin Irvine一篇有关磷酸 肌苷和信号的原始性论文,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引用率第二高的论文,但最初《自然》杂志拒绝了这篇论文。作者奋起反抗,最终被接受。但是,当Berridge将一些信息综合 起来,再加上一些新观点形成另一篇论文时,他再次遭到《自然》杂志的拒绝,尽管最后这篇论文在《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在80年代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排名第5位。

审稿人:审稿人当然也是论文作者,只是戴上了不同的帽子。冲突因此不可避免,比如,审稿人会支持竞争者的工作而让自己学生的职业处于危险境之中吗?这种利益的 冲突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领域的两位审

稿人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有天壤之差。使得事情 更糟的是,顶尖期刊的编辑还会给审稿人额外的任务。在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的评价中,客观标准是至高无上的,除此之外,审稿人现在被要求对一篇论文是否算得上是一篇可 以发表在“《科学》”期刊的论文,即是否是让“大多数读者有兴趣”的论文作出判断。让审稿人参与到编辑决策过程中的做法,给审稿人有机会去损害他们所不喜欢的作者、了结宿怨、拖延竞争对手的工作。从我多年的编辑经历来看,的确有少数的审稿人把握了这种机会。还有一些审稿人让论文在好几个期刊之间转来,让那些缺乏***手腕的科 学家发表工作尤为困难,尤其是在研究结果与现有知识不同时。一些占主导地位的科学 家们彼此间达成默契:他们互相邀请对方加入委员会,在会议上相互提名对方获奖,支 持对方论文的发表等,科学的客观性因此受到了威胁。

最近另外一个相关的现象是将论文送给三位审稿人评审。尽管这样做部分是为了保证 至少会收到两份评审意见,但我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不至于得到平局。投票做出 的决定鼓励被拒绝的作者做空洞的申诉,赞扬支持他们的审稿人,诋毁持负面意见的审 稿人,并要求新的审稿人,以期得到新的支持。

重压之下,编辑将作者的权力以另一种方式交给评审人。即使审稿人可能忽略了相当 的细节,并且可能是在半个小时内形成对一篇论文的意见,但他们通常总要求作者进行 修改或做新的实验。然而,对编辑来说最容易和最常见的选择就是让作者满足所有的审 稿人,再将修改后的论文送给他们重新评审。如果作者有充足的理由不同意审稿人的意 见,那么他就会处于两难境地:他们要么是花时间做他们认为很可能是无益的实验,或 者得出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结果所支持的结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不知名的审稿人 的不满没有得到平息,编辑将坚持原来的观点。以前,这些作者会将他们的论文到处发 送,但是现在期刊变得如此重要足以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不得不屈从。在这种情 形下,审稿人更像是一位检查官而不是评价人。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有时,研究人员< 会因此浪费数月的研究时间,而其间还有可能被别人抢先发表了论文。

更快的发表时间、材料交换的协议,以及被威胁告上法庭迫使期刊公开审稿人的名字,各种压力在不断增加。因此出现为了更快的出版时间,一些期刊为某些特选的作者提供 绿色通道,提前在网上发表论文,帮助他们在时间的竞争中抢先一步,击败竞争对手。而一些审稿人可能利用他所审论文的信息,拖延别人的时间来修改自己的论文,甚至在 别处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诱惑和怀疑堆积起来,融化了审稿人本来就应该使论文作者 对之加以信任的厚墙。我相信审稿人对自己应该采取的保密程度的理解存在真正的混乱。审稿人是否应该遵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一份稿件存在的保密原则?我认为应该,但我们是 否都遵从了呢?审稿人是否应该同意审阅一份自己已经建议另一份期刊拒收的稿件的要求呢?我认为他不应该同意,但这种事情却时常发生。

对症下药

毫不奇怪,作者正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多疑。在我所收到的论文中,大约有一半的作者 要求不要将论文送交某审稿人,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但潜词却是担心论文中的信 息被误用,实际上他们也承认有时是为了避开严厉的眼睛和批评。

我此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家对现状的认识。不过,我们可以开始共同努力来改进局 面,缓和对期刊的迷信。而最有效的变化是管理机构在决定经费和项目时不要再相信那 些充满错误的审计数据。与收到稿件的编辑和审稿人相比,这些机构具有事后诸葛亮更 全面认识事情的机会。他们可以自问,项目候选人所发表的关键性论文是否具有科学上 的启发性?是否被证明具有影响力,其主要结果是否已被其他人证实?

作者也有助于打破对期刊的顶礼膜拜。方法之一就是建立互相支持的联盟,比如在细 胞信号传导领域所作的那样(http://www.xiexiebang.com)。如果已有建树的 科学家推动将论文恰当地发表开放式网站上或专业化的期刊上(而不是像Nature 或Science这样的非专业期刊上),就将为年轻的科学家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样也会 减轻顶级期刊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使得这些期刊能够开始发表更完整的论文,方便读 者阅读理解,从而也真正挽回“一般读者”。

我并不建议大刀阔斧地改革审稿过程。比如,我并不认为开放的评审会有什么帮助,主要原因是年轻的审稿人会受到威胁,而已有建树的科学家的影响力会更为增强。一个 可行的措施是在网上递交两份论文,使得审稿人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关键问题是要明 确审稿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公诸于众。

专业的编辑更要明白这些危险。他们不得不艰难地做出对作者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拒 稿率高达95%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尤为不易。可以理解的是,也许编辑们已经将许 多本来属于他们的责任推给了审稿人。编辑们也许没有足够专业研究背景、并缺乏第一 手知识,特别是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但这种推委于审稿人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编辑 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重新确立作者的权利。一旦决定发表一篇论文,编辑绝不能

简单 地要求作者满足X、Y、Z审稿人的意见,而是解释审稿人的建议,并乐意接受理性的批 评和讨论。编辑们应该在自己之间做出决定,或者在给予双方意见的前提下寻找进一步 的专家意见。编辑应该充分意识到,与署名的作者不同的是,匿名的审稿人不会为自己 的错误负责。编辑应该始终牢记的是:审稿人的作用是向编辑提出建议,而不是获得作 者论

文的任何控制权。

在关于学术重要性的问题上,编辑们应该具有更为长期和宽阔的眼界,并且通过对与 潮流不一致的研究内容的肯定性行为,来积极正面地鼓励新颖的方法和课题。潮流导致 寻求新的细胞信号传导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研究论题,这会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一个不幸的例子是,最近发表的四篇独立研究论文,就是关于一个相同的新基因(pygopus基因)的重复工作,每一篇论文都纪录了多人在数年里的细致和艰苦的工作。作为作者,我们放弃了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阅读和接触我们论文的努力,文章可以放入狭小的版 面。但是,为什么不让文章更有可读性,减少首字母的缩写和浮夸的语言,将详细的方 法和补充材料放到网上呢? 现在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已有建树的科学家们行动起来改变现状的时候。在有关经 费和工作职位的委员会上,我们应该确立重要的原则,不要再如此绝望地一味迫使论文 发表在顶级期刊上。我们不应该期望年轻的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界共同的利益而冒着失去 个人前途的危险去呼吁变革,至少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在我们之前牺牲自己。

第二篇:医学SCI期刊接受的文章类型及写作技巧(模版)

医学SCI期刊接受的文章类型及写作技巧

医学SCI期刊接受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要求,达到要求就被收录,反之则拒之门外。了解医学SCI期刊接受的文章类型的写作技巧尤为重要。

一、Original article/paper论著

论著最为常见,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往往以论著形式发表。中英文论著的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绝大多数人已十分熟悉。需要强调的是另两种不太关注的论著形式,即生活质量研究(Quality of Life research)和医学假说(Medical hypothesis)。就像宣传介入不能只强调“社会主义好”,而应当进一步向临床科室解释“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样。生活质量研究以客观数据反映患者生活质量改变,能有力回答介入治疗“为什么好”,而不是主观地认为“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医学假说常常被误解成“不务正业”,但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和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著名的科学假说。在医学实践中,遇到临床问题并提出独到的设想,往往因临床繁忙而忽视了查阅文献进一步形成医学假说,而将其发表者更少。医学假说写作,也是个学习过程和课题立项过程,我本人读博做实验期间,成功发表两个假说,并通过具体的实验得到证实。

二、Case report个案报道

个案报道对临床工作者是种很好的论文形式。临床中遇到罕见、少见病例或者典型病例,可以查询中外文文献了解有无类似病例报道,有些在国内常见的病例,国外可能很少见,这些都可以写成case report发表。写作过程通过查询文献能更加全面而深入了解该疾病,既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又提升了外文写作水平,可谓临床与科研双赢!能成功发表的个案,一般要求首例报道(时效性),少见、罕见(独特性),且能够证明某个假说或理论(科研价值)。

三、Case series病例系列研究

系列病例报导和个案报道类似,一般会列举类似的临床病例。例数不定,少者4-10例,多者数百例。

四、Review article综述

国外综述与国内博士/硕士论文中的综述不同,期刊一般采用邀稿形式,由编辑委员会邀请学术领头人(权威专家)撰写,也可能倡导某种理论或学说。一般约5000字,参考文献有几十到数百条。某些杂志可以发表简短的综述,约1000字左右。部分杂志也接受非受邀的综述投稿,具体可查询杂志的投稿说明(Instruction for Authors)。

五、Letter to editor、correspondence信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医学杂志。近期,我成功发表数篇letter,对兔腹主动脉瘤模型形成机制的“经典理论”提出质疑,得到国外专家某种程度的认可。

六、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我科发明的“子弹头”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以及“蘑菇”支架治疗胃吻合口瘘的新技术,均发表在权威杂志《Ann Thorac Surg》上。杂志分别邀请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P.C.Yim教授和Austin Health胸外科专家Charles Peter Clarke进行评论,两位国外专家均充分肯定了该新技术在解决临床问题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七、Short Communication、RapidCommunication短讯

短讯较为少见,其结构类似orginalarticle,字数约1500-2500。

八、非传统杂志

当今多媒体、自媒体时代,论文除了上述纸质媒介杂志常见形式外,也出现仅电子版论文、视频论文和eletter等多种形式。以往的SCIE论文,是指SCI论文的电子扩展版(SCI Expanded),随着电子版论文比例增多,现两者已无本质区别,故多数院校不再区别SCIE和SCI论文。比如年发行量超过20000篇论文的综合杂志PLoS one,仅发行电子版论文,还没有纸质版。

JoVE-JOURNAL OFVISUALIZED EXPERIMENTS,接收科研视频,即将经典术式或实验建模等过程录制成视频发表,以便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并获取信息。eletter即comment letterto editor,仅为电子版而没有纸质版。比如影响因子高达5.533的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ATVB)杂志,接收eletter,且发表迅速。前不久,我本人成功发表一篇eletter于ATVB上,并得到原文作者快速回复,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第三篇:怎么写SCI文章

这篇文章是写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刚毕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写SCI文章的心得,抛砖引玉,互相勉励。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如果这篇文章还能给读者一点启发,有所受益,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写SCI文章首先要练扎实三招功夫:专业扎实!英语扎实!科研工具扎实!然后,我再谈写SCI文章。

专业扎实:专业书本(textbook)一般是讲广泛接受的、陈旧的知识。这个知识肯定要懂,而且对一些数据、公式、或者专业常识能做到非常熟练。我不喜欢看专业书本,只是把它们当作参考书籍,因为个人认为它们对激发自己的研究灵感价值不大。杂志文章,则要常看,多看。我对于自己专业的杂志,至少一些好杂志,每出版一期,都会及时翻翻。一般是我先浏览文章的题目;如果感兴趣,就看摘要和图表;如果进一步感兴趣,才全篇看。对自己研究内容相近,参考意义的文章,要精读。这里,精读对每个人不一样,甚至对一个人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我,初写文章,就是把它作为范文。那个时候,我斟酌该文章文字中如何描述一张图、一副表,句子是如何展开的。对每个数据的表达都会认真研读,甚至,我还按照作者的方法重新算一遍,用自己的数据按照图表作一遍。分析作者在介绍(Introduction)部分中如何引入本文的假设和目的,在讨论中是如何结合结果与前人的工作的,在结论中是如何提炼结果的。日积月累,你对本学科SCI文章就有一些轮廓了。

英语扎实:现在年轻一代的英语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所以,这里我不想多说。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多注意作者(最好其母语是英语)的用词,句子的展开、段落的发展。英语比中文要丰富,用法更加灵活。比如你可以用很多动词描写:Figure 1 shows /presents /displays /indicates /illustrates /manifests/denotes /demonstrates /illuminates /exhibits /points out…, 你还可以用被动式。目前很多朋友喜欢用英汉字典,或者金山词霸。但是,我发现它们不是很好。我喜欢用英英字典,这对准确地理解英文单词有益。或者,看了金山词霸的中文翻译,还要看其英文注解,以后者为主。我的金山词霸2005,很多单词没有英文注解,甚至发现中文注解不能理解其意义。当然,坐在电脑前工作,我不喜欢翻Oxford Advanced Dictionary。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我喜欢的网址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如果某个单词用法不是很清楚,我就去上这个网址查查。我还向大家推荐一本书:Practical English Usage(Editor: Michael Swan)。我没有特别安排时间看这本书,休闲的时候翻翻。国内写文章有一个常见的毛病。这也是我经常帮我师弟师妹修改文章,或者评审国内的稿子发现的。就是描叙数据的时候,常重复相同的句子结构。甚至在结果、讨论等不同部分中,直接copy。这样的句子很乏味,提不起读者的兴趣,降低了文章的分值。这个问题,初写者需要注意,写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避免。当然,写一篇生动的文章,需要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较好的文法功底。自己写好的文章,在投稿之前,多给几个同行看看,即使他的英文不如你,但也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这个在国内,大老板似乎都很忙。如果你有国外的同行朋友,他们还是很愿意帮忙的。发文章给他们的同时,你可以先邀请他作为合作者。总之,看评审人的修改意见就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建议大家多写,多改,肯定不错。俗话说,熟能生巧,一点不假。

科研工具扎实:包括室内野外(如果需要)实验技能、写文章过程中需要的主要软件工具。关于实验方面的,不同专业要求不一样。在这儿我想说的是,从

原始数据到文章成稿的过程中,你可能用到的软件工具:文字的(e.g.Word)、图形的(e.g.Origin, sigmaPlot…)、数据分析统计的(e.g.Excel, SPSS or SAS…)、数据模拟 的(e.g.MathCad, Matlab…)、文献管理的(e.g.Endnote…)及其专业软件。你如果熟练掌握以上软件,不但写文章的效率快,而且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我一般拿到一批实验数据,先在Excel分析作简单的图表,得出大概的构思和一些想法,然后用上面所说的软件进一步分析,统计,或者模拟。我经常发现中国人写的文章,图表作得很粗糙。我估计是用excel作的。Excel作的图一般线条粗,不好看。好文章,应该要配上漂亮的图表。建议大家用上面的软件(我用的是Origin, 对SigmaPlot不熟悉)绘制,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我专业的文章,表一般是三线的。我喜欢在Excel作好后,copy到文档中。个人认为,掌握好科研工具是这三招中最容易的,相信大家有这个信心。大家把上面三招练好了,写英文文章就容易多了。我专业的文章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Title, running title, 2)Authors + affiliation, 3)Abstract,4)Keywords, 5)abbreviations, 6)Introduction, 7)Materials and methods,8)Results(o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9)Discussion, 10)Conclusions,11)Acknowledgments, 12)References

13)Tables, 14)Figure captions, and 15)Figures。以上15个部分,不同杂志可能有一点点变动,但是大部分是相同的。

写文章之前,你先要考虑该文章值的写吗?衡量的标准一般是a)科学和b)新颖。科学是实验设计是否符合科学?可靠?得到的结论是否经得起检验?新颖是你讲得故事是否新的?如果是重复前人的结果,即使有科学,那也没有发表的意义。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评审人一般根据这两点判断最终接受还是拒绝。如何符合这两点,你就赶快写啊。

前面我写了一篇关于写SCI文章需要练好3招。现在,针对文章每个部分如何写,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我专业的文章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Title, running title, 2)Authors + affiliation, 3)Abstract, 4)Keywords, 5)abbreviations, 6)Introduction,7)Materials and methods, 8)Results(o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9)Discussion, 10)Conclusions, 11)Acknowledgments, 12)References13)Tables, 14)Figure captions, and 15)Figures。以上15个部分,不同杂志可能有一点点变动,但是大部分是相同的(这段话来自上篇)。

在分析数据和作图表的过程中,你已经完成了13-15。在修改图表过程中,你也许有初步的想法。这篇文章讲一个什么故事?听众是谁?这个决定你投那个杂志。这样,你就可以按照该杂志的格式,准备文章。上面提到的2、4、5和11是很容易的,可以把它们放在定稿后。剩下的几个部分,我一般是按照这个顺序写的:7-8-9-6-3-10。1和12是在写文章中不停地会修改。在写正文前,你可以初步拟一个题目。7-8-9-6-10-3部分显然是文章的主体。中国人写文章难度主要体现在这部分中。现在,我一一地介绍:

7)Materials and methods是这部分中最好写的。实事求是地描叙自己的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测定方法,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及其统计

方法等。当然,你也不要一字不漏地描写你的材料与实验过程。过细,容易造成后面的结果与讨论部分显的单薄,文章整体看上去就会头大身子小,不协调。过粗,读者看不明白,甚至怀疑你的结果。因此,这个部分需要有分寸。原则是主要结果的材料与方法可以偏细,而基本状等次要的部分一笔带过。

8)Results:在写之前,先列几个subsections,把相对应的图表放进去。描写一张表或者一副图,第一句应该是交代这个表或者图所表达的主题,然后依次述说。可以从大到小,可以由特征A到特征B……。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一般在Results中,我不喜欢讨论。如果有必要,适当可以加一些点龙画睛的话语,但是不可过多,以免影响或者重复后面的Discussion部分。掌握的原则是一集中二避免:集中你想突出主题、描写有价值的、后面将讨论的数据;避免巨细无遗地描写你的数据;避免直接描写表中显示的数据。例如:表中列出A: 20, B: 25。文中避免说 A is 20 and 25 is for B.如果你想比较这两项,你可以说 B is 25% greater than A。如果你想表达A到B的发展过程,你可以说25% increases from A to B。总之,根据你的意图去描写图表中的数据,做到有的放失,避免让读者感到乏味。

9)Discussion:毫无疑问这是最难写的部分。讨论是你对该工作认识的升华,也是提炼你的结果。如果你的知识面不广,认识不够,讨论部分就会很难写,而且讨论深度不够。这往往是投稿被拒的主要原因!在写之前,象Results一样,先列几个subsections,表达你想讨论的主题,然后深入展开。在各个subsections,不外乎三部分:你的结果,前人结果,支持理由。当然,为了文章的生动,你可能会用不同途径组织这三部分进行讨论。一,先概括(注意,不是‘重复’)某个方面的结果,然后比较前人在这方面的结果一致或不一致,最后解释你的发现,甚至在讨论小结时,进一步阐明这项工作的理论和实际方面的意义。这种方法很多人在用。第二,先突出你的结果,然后给出合适的理由,最后陈述已发表的相关结果支持自己的数据;第三,你也可以先陈述广泛接受的结果或者理论,然后突出你这个方面的数据或者结果,比较他人结果,最后解释与他人之间差异或者一致的。后两者其实跟第一个差不多。我认为讨论部分没有固定的模型,但要有逻辑,要有支撑依据,不要仅在比较底的层次上面,要解释why和how。

6)Introduction:写完Results和Discussion,你会对这篇文章内容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时候,才回过头写Introduction。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你在Introduction部分提出的一些假设或者预设的问题与Discussion的主要讨论问题前后呼应。Introduction本身的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和评价你这个工作的重要。所以,开唱白,你先要笼统地(注意这个词)介绍这方面研究的意义(1段)。然后综述前人的工作,并指出目前的不足,或相关的信息(需要1-2段),从而提出该工作的动机。这一部分是Introduction的重点,语句要精炼简洁,逻辑很强,引用文章中肯。接着,根据某些原理,或者前人的工作,提出在这个方面的假设(其实是暗示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个可以在综述完后提出,不必另外起段。最后,你简单地介绍该工作开展思路、方法与目标,可能得到结论(1段)。Introduction不要太长。过长,喧宾夺主,抢了文章中重头戏(结果与讨论)的风头。过短也不行,读者不能了解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过短一般是我们的毛病。一般中文文章的前言很简洁,一段话完事。而英文一般需要3段以上。如果根据我上面的建议写,一般要4段才能完成。当然,Introduction也要根据后面结果与讨论的需要,或长或短,个人认为不能超过结果与讨论的部分。

10)Conclusions:当你写完Results和Discussion后,把主要的结果和该工作延伸的科学以及实际意义放在这个部分里面就行了。但是也不要直接从前面copy过来,把主要结果串联起来,重新组织一段话。如果主要结果不要做到连贯,也可以依次列上。Conclusions一般一段就够了。

3)Abstract:Abstract其实就是文章的浓缩版(miniversion of the),也是排在Title后面受到读者阅览最多的部分。在这个里面,第一句一般是这方面工作的意义,然后是研究目标,材料与方法,主要的结果,最后是结论,甚至还要加上一句有关这项工作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或者提出在此工作基础上的下一步设想。这部分是麻雀虽小,但五脏具全。Abstract字数一般有要求,比如不要超过250 words。所以大家要在文字提炼上下功夫!

1)Title:当把上面几个部分写完后,你对自己文章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时候,你可以对前面取的Title作进一步的修饰,尽可能贴近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儿,我想提醒的是,Title可以朝吸引读者眼球的方向发展,达到让他们看Abstract或者全文的目的,但是也不要哗众取宠,脱离你文章的核心。

总之,写SCI文章(科技文章)不能像写散文诗歌一样发表自己的感想,不要过多的臆测。做到准确(Accurate),简要(Brief),清楚(Clear)。所以,写SCI文章(也包括科技文章)也要ABC。

谢谢阅览!欢迎批评指正!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有所启发,请给于评价和鼓励!

第四篇: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

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

如何投稿SCI期刊:

对于母语并非英语的我们,在写论文投稿英文期刊时,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BioTechniques 杂志的编辑们介绍了一系列英文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帮大家把稿件写得更好。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处理好关键一步——投稿。本文基于投稿中的常见问题,以编辑视角给出了十条宝贵的建议。以下这些窍门虽然不能保证你的稿件一定被采用,但至少能让你的投稿对编辑和审稿人更有吸引力。1.了解想要投稿的刊物

每一份杂志都有自己的宗旨和覆盖领域,这样的信息在它们的网站上都有介绍。近年来,新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电子投稿又逐渐成为主流,作者们很容易忽视不同杂志的投稿指南,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说实话,再没什么比这样的事更令编辑心烦了,了解杂志是投稿之前的必修课。

2.了解投稿程序和格式要求

所有杂志对稿件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稿件应采取什么格式,投稿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等等。有些杂志甚至对不同类型的稿件会提出不同的要求,BioTechniques 杂志就是这样。如果你忽视这些要求,编辑们可能就不会认真对待你的来稿。3.使用主动语态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实际上,使用主动语态是一种表达技巧。主动语态对于投稿而言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呢?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例 1:被动语态

“Here we have demonstrated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when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are added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the final product yield can often times be increased.”

例 2:主动语态

“Here we show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adding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often increases the final product yield.”

看到了吧,使用主动语态的句子要容易理解得多,这样的表述还提升了语句的影响力。4. 避免冗长的表述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句子作进一步的修改,去掉含义模糊的表述(例如“a variety of experiments”)让句子说服力更强。例 3:浓缩

“Here we show that adding three amplification cycles increases final product yield.” 我们可以看到,句子越简练就越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5.进行仔细的核查

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的论文稿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毁在几个错别字上。不过,语法和格式漏洞百出的论文,很难博得编辑和审稿人的好感。我们在投稿前应该仔细检查整篇文章,甚至请“外援”来帮忙校对。因为对文章越熟悉的人,越容易忽略掉其中的问题。在使用特殊术语或缩写时,检查用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很重要,尤其是论文不同部分由不同作者完成的时候。6.好好写投稿信

写投稿信是投稿的一个关键步骤,这封信往往是杂志编辑对你的第一印象。投稿信应当用 1-2 句话直截了当地概括你的研究和关键发现。这句话最好不要直接从摘要中复制,应该写的更简短但不那么正式。此外你还应当说明,这篇文章符合这个杂志的宗旨和范畴。7.全面了解参考资料

当编辑给你的研究定位时,简介部分用到的参考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前文已经说过,现在的期刊比十年前多得多,因此彻底的文献检索和适当的引用很有必要,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正确理解这项研究在整个领域中的地位。此外,彻底的文献检索也能增强你对相关领域现状的理解,有助于写出更有影响力的投稿信。8.注意图片和说明的格式

对于图片和说明,所有杂志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然而这样的规定很容易被作者们忽视,尤其是我们被拒稿后再投给另一份杂志时。这样的疏忽只会毫无疑义地拖长整个审稿过程,而你的论文会因为格式问题被打回来。9.别怕向编辑提问

编辑和审稿人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有时也会犯错误,在回信时给出不清晰的修改意见。这时你不必埋头苦想修改要求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实验。更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直接联系编辑问一问他需要些什么,以及他提出修改意见的原因。编辑们是非常乐意进行解释的,这往往是缩短审稿时间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10.如何有效地进行反驳

在收到拒稿或者修改建议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对此进行反驳,这时应当采取恭敬有礼的态度。一般来说,这样的回复都是两三个编辑和几个审稿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因此,email 里简单说一句“你们错了,重新考虑下”,是不能让编辑们改变决定的。成功的反驳,需要解决编辑或审稿人所担心的问题。

这一阶段不要发送修改后的论文稿,如果编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去看。此外,就算你成功反驳了编辑们的意见,他们通常还是会要求你做出特定修改然后再提交稿件。专业论文编撰杜老师论文!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和多家杂志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你们提供论文方面的服务!另外我们和出版社也有合作,需要出书的,可以联系我,单书单号 国家级出版社,价格优惠!代办专利申请科研基金挂名

亲身体会英文sci论文写作技巧总结

1.Introduction: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 However 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little attention/little work/little data/little research„„)(or few studies/few investigations/few researchers/few attempts„„)(or no/none of these studies„„)has(have)been done on(focused on/attempted to/conducted/investigated/studied(with respect to))。如:Previous research(studies, records)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has(have)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misleaded.thus, these previ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 less accurate)or there is still dearth of„„We need to(aim to, have to)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 However 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

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

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

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 uncertanties 或 ambiguities 值得进一步澄清;

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reliability)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fall away)with our proposed method(approach).B.提出自己的观点: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ts/论文咨询QQ:258347976 /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 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 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 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时间尺度;

(2)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D.最后的原场: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有什么帮助”;或者说 further studies on„„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or elsewhere)。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论(arguments)。2.Discussion:

A.怎样提出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 reviewer 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 confirm that„„(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 We believe that„„

(3)通常,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用 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

(4)在极其特别时才可用 We put forward(discover, 杜老师论文QQ:2035204840 observe)„„“for the first time” 来强调自己的创新„„

(5)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interrprete this to„)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caused by)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seems that„„can account for(interpret)this„„Or It is posible that it stem from„„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类型 1)和 5),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 2),肯定会遭到置疑。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B.连接词与逻辑: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方法如下。(1)注意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

常见的连接词有,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用好连接词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意思明确。比如,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文献,最早的文献可用 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接下来可用 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再接下来,可用 Afterwards, CC„„如果还有,可用 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AA put forward that„„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表明前面观点错误),如果只表明两种观点对立,用 in contrast BB„„如果两种观点相近, 可用 AA suggest„„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表明递进关系可用 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是否较好地应用了这些连接词。

(2)注意段落布局的整体逻辑: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

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m have to be addressed.The first question involves„„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The third aspect deals with„„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也可以直接用 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 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3)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小标题是把问题分为几个片段的好方法。

通常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重要的数据或结果;补充说明部份放在最后一个片段。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分为多个档次;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C.讨论部分包括什么内容?(1)主要数据及其特征的总结;(2)主要结论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本文的不足。对第三点,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但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concentrate(focus)on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结论有些不足,The results do not imply„„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or be taken as evidence of)„„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 this from this data„„Our results are lack of„„但指出这些不足之后,一定要马上再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笔。Not with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However,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f weconsider……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来说这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3.Others: A.为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以括弧给出较详细解释。如文章用了很多 Abbreviation, 可用两种方法解决:

(1)在文章最后加上个 Appendix,把所有 Abbreviation 列表;

(2)在不同页面上不时地给出 Abbreviation 的含义,用来提醒读者。B.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

这是对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叫做给别人的工作 credits.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 negative 的评价,比如 Their results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第五篇:SCI文章书写流程

1.先查资料

2.做实验,制样品

3.金相+扫描+XRD、XPS、AES等,最好有一些奇怪的测试仪器

4.写作

5.到图书馆主页SCI下找期刊

附:

1.题目的选择要为以后找工作方便,避免过于专业,而要在一个大的有前途的领域下的一个具体应用,方便面试的时候,解释自己在此领域是专家!

2.摘要,5-6行

3.前言,6-8行(引入文献)

4.实验过程,8-10行,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型号6-8行

5.实验分析,对比2种性能和参数的关系即可,图有4-6张即可,不要堆积过多。分析要合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6.结论,重复关键数据,和自己的分析原因,一般6行即可

期刊的选择:

如果你的文章是材料和交叉学科的话,千万不要投材料类SCI,因为因子低

而且对你的文章挑剔,经常会问怎么不做TEM之类的问题,要作了,就不投

到你这里了。要投到机械,生物,表面,.....因子高,主编宽容!

还有审稿尽量选择欧洲,非英国人审,美国人也宽容!

如果是其他的就不好了,他们总是要炫耀自己的英语好,对你就苛刻!

国内的英语期刊,投稿的必要性是极低的,除非你有关系,而且你毕业的文章数目不够!因为审稿人不是从你文章的新意,而是你的英语和循规蹈矩评的,因子低,老板还不以为然,中文的可以凑数!3大灌水期刊: 1.无机材料学报 2.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3.红外与毫米波

实在没有办法写出好文章的时候参加无机非金属(陶瓷)举办的SCI检索会议,出钱反正老板的,自己的温饱问题先解决,呵呵!

现在:2SCI+2EI,灌水还是必要的首先在上一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在你所研究的范围内,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和研究

并与在你的领域内的大牛们(或者其中一个)进行讨论,听听他们的意见大多的时候,他们的意见就是你的文章的主体结构,而且大牛们不会和你争文章的署名次序的问题,而一般的小小牛们就差得太多了。

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内,将你的最新的想法写成论文投稿到一个审稿相对较慢的刊物,然后在今年的开始的时候,将你的完整结果写好投稿到审稿较快的刊物,这样,你将在年底的时候,见到你的成果。另外,关于论文的新颖性,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新,提出的想法也要新,这样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最大。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忙着J-1的事情,虽然其间也写了两篇文章,但一直没有投稿出去,因为不知最终他们将如何算在自己头上。如果是这边学校的,SCI论文的奖励是拿不到的(在我成功签证后),而且也不算是 到了那边的科研成果,岂不是两头都吃亏!那是在01年的暑假期间完成的,直到 我完全放弃了出国的念头,才在02年的开始将他们投稿出去。其中一篇在稍加修改后 很快就被接收了(JAP),另一篇直到现在才被接收(JAP),期中改了三稿,快烦死我了。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完全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我从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方面寻找响应速度更快的显示模式,别人是从传统的方式来

进行改造显示模式来达到快速响应的。因此,此两篇文章的被接收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只不

过第二篇的修改要累死人的,增加了很多内容,才使得审稿人的审稿。

当这两篇论文投出之后,在与导师的谈话中,他提到了一种新型要求的显示模式。至今

没有人能提出过,而这个消息是从生产厂家得到的,因此,该模式的研究必然是 全新的,也将是首创的。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得到能实现这种要求的 一种模式,但是很初步,于是进行了简单的模拟,便将此结果投稿的JJAP的short note 上去了,很快

就被接收了。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你的想法是否新颖!

第二点,你的想法的新颖性也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你的文章如何从众

多的投稿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一个法宝。也可以说成是想问题的角度不要墨守陈规!

最近替人看一篇准备投中文SCI的文章,有些感触:

1.文章超过8页,这不好,因为中文杂志页数有限制,不希望单篇文章太长

2.另外题目不醒目,缺乏对审稿人的吸引力

3.在实验现象的描述中缺乏对不同条件下不同实验现象的强烈对比

4.在现象解释中图太小,另外引用太多,看不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看法大家要尽量避免呀!

EI文章的书写(1)

投稿前,先查期刊名是否在检索范围

实验过程不在重复前面SCI部分,但可以比SCI粗糙!

主要是选择期刊过程有所不同:

1.不要选择北京和上海的期刊,周期太长,主要高校多,评职称和毕业的人多

2.选择偏远地区的,他们需要清华的撑门面,稿件源不多

3.选择研究院主办的杂志,审稿人好好

4.选择边缘杂志,偶尔发的,他们的审稿人一般不太懂你的东东

就不会太挑你的错,而是不痛痒的修改后接受

5.你要电话催促,保证接受函快速到手

内容安排:

摘要50-150字前言6-8句实验方法:4-6行+设备+测试仪器

结果与讨论:1页,图的数据点不要少于5个,表用3线表!

是否分栏,取决于杂志要求,在审稿的阶段一般无所谓!

审稿时,图要大,表要清析,审稿的年纪都不小了,不要别人用放大镜!

结论:不要太多,4-5行

总共不要超过3页,只是EI

如果你的样品的测试:用了原子力显微镜用了超声显微镜用了X-Ray等,其他学校没

有的测试仪器,发表的问题就很小了!

主要是凭设备观察,就是新的!

下载SCI文章写作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SCI文章写作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SCI文章写作经典例句(范文)

    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写sci的作者,包括小弟在内,poor english是最常被编辑们提出来的问题。找润色公司等等,也需要人民币。因此,小弟将一些经典的英语中的句子,包括描述趋势,描述大......

    一些英文文章写作技巧

    一些英文文章写作技巧 一些常见的英文文章语言技巧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比如 Howe......

    一些英文文章写作技巧

    一些常见的英文文章语言技巧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比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文章标题写作技巧

    文章标题写作技巧 起标题注意几点:一、语言要简练;二、以动词为主,不要用形容词和虚词,尤其是不要出现“的地得着了过”,至于为什么,你念两遍就知道了;三、不要在标题中出现复句;要......

    SCI论文写作技巧与投稿方法

    SCI论文写作技巧,投稿方法与学习心得 本人今年一年已经发表了SCI论文4篇,还有一篇在审稿当中, 有一些体会跟大家分享:首先,创新是SCI的根本,一篇SCI,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创新,有了创新,......

    分享SCI文章写作的经验

    很高兴,今天我的第一篇SCI文章接受了。这文章经过了多次修改,眼睁睁的从一个不知道什么事发文章的新手逐渐成长起来。 其中经历了种种坎坷,在此把我的经验分享,希望对正在为文章......

    如何写SCI文章总结[精选多篇]

    如何写SCI文章总结 王xx 机械工程1xxxxx03 通过几个星期的SCI写作培训,自己对写SCI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己之前认为SCI离自己太远,自己完全不可能写的出来,但是自己现在认为写......

    SCI文章投稿经验技巧

    SCI论文的关键点 SCI文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一篇文章能不能发表SCI杂志,有哪些关键点?MedSci总结有几个关键性环节: 1、首先当然是文章的设计,MedSci编辑经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