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7:0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篇: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审计〔2005〕3号2005年10月18日

(2005年10月18日校务会研究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学校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独立监督和评价学校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第三条 内部审计坚持 “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工作原则,通过审计监督达到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目的。

第二章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四条 学校设立审计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校长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第五条 学校根据现有规模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审计处配备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年龄结构与内审工作相适应的审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审计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特约审计人员和兼职审计人员,临时抽调校内有关部门人员协助工作。

第六条 学校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审计工作,听取审计处的工作汇报,及时审批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督促检查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执行。

第七条 审计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并予以保证。

第八条 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责,坚持原则,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第九条 审计人员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与其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条 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

第三章 审计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 审计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二)财务计划或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四)专项教育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

(五)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六)建设、修缮工程项目;

(七)对外投资项目;

(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

(九)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十)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

(十一)国家财经法规、上级部门和学校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十二)重要经济合同、内部承包及收益分配办法的合规性、合法性;

(十三)校长和上级审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二条 审计处对下列事项进行审签:

(一)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决算报告;

(二)各种专项经费结算和决算的上报;

(三)校办产业、后勤实体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报表、纳税申报表及减免税申请报告;

(四)校长决定需要审签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审计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组织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十四条 审计处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对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第十五条 审计处根据工作需要,或在难以保证独立性情况下,经校长批准,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审计。

第十六条 审计处的主要权限:

(一)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三)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算和决算等,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查财务软件及有关电子数据和资料,勘察现场实物;

(四)参与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起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五)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七)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校长批准,有权采取暂时封存的措施;

(八)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向学校领导和上级审计主管部门反映;

(九)监督检查经校长批准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向审计处反馈执行结果;

(十)提出改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模范遵守和维护财经法纪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人员提出给予表彰的建议;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对严重违法违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的建议。

第十七条 学校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国家审计机关、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经校长批准同意后,可提供给有关部门。

第四章 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八条 审计处根据学校的中心任务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部署,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报经校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确定审计事项后,审计处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条 被审计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按要求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审计处工作,提供全部有关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二十一条 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可选择送达审计、就地审计和委托审计等方式实施审计,取得有关证明材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即视为无异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研究,如有必要应当修改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审计处长对审计报告审核后,报校长审批。

第二十四条 审计处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及时向校长汇报。

第二十五条 审计处在审计事项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处根据情节轻重,提出警告、通报批评、经济处理或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等建议,报校长予以处理: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

(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财产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六)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七)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或检举人员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人员,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秘密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0)青建院审字第17号《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其他有关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对《xxxx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xx大校字〔20xx〕xx号)进行修订。

第二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学校及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对学校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学校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

第四条学校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职责权限、工作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审计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等。

第五条校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下设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其日常议事协调机构。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学校成立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负责部署内部审计工作,审议审计工作报告,研究制定内部审计改革方案、重大政策和发展战略,审议决策内部审计重大事项等。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在校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七条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和审计处合署办公,作为学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全校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内部审计职责。

第八条审计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九条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所需人员编制,严格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标准,合理配备数量相当的具有审计、财务、经济、法律、管理、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专职审计人员,总审计师、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财务、经济、法律、管理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

学校内部审计机构视工作需要,可聘请临时审计人员和兼职审计人员。

第十条学校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和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制度,保障内部审计人员享有相应的晋升、交流、任职、薪酬及相关待遇。

第十一条学校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参加业务培训、考取职业资格、以审代训等多种途径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的变动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或调动,应向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打击报复。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经费,列入本单位预算。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保守工作秘密。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决策和执行。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应保证每年有不少于48个学时的学习和培训。

第十八条在不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审计服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中介机构开展的受托业务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第十九条学校应对认真履职、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表彰。

第三章内部审计职责权限

第二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的要求,对学校及所属单位以下事项进行审计: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厅及学校重大政策措施情况;

(二)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和业务计划执行情况;

(三)财政财务收支和预算管理情况;

(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

(五)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

(六)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效益情况;

(七)办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主要业务活动的管理和效益情况;

(八)学校管理的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九)学校直接和间接投资控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经学校授权,组织对这些企业关、停、并转的清算。

(十)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求办理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协助学校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对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下列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审计所需的有关资料、相关电子数据,以及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

(二)参加或列席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三)参与研究有关规章制度,提出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议;

(四)检查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资料、文件和现场勘察实物;

(五)检查有关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

(六)就审计事项中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调查和询问,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七)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及时向学校主要负责人报告,经同意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八)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学校主要负责人批准,有权予以暂时封存;

(九)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和改进管理、提高绩效的建议;

(十)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被审计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十一)对严格遵守财经法规、管理规范有效、贡献突出的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提出表彰建议。

第四章内部审计管理

第二十四条学校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加强对内部审计发展战略、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和审计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及时向学校主要负责人报告内部审计结果和重大事项。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应依照审计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实务指南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并按规范实施审计。

第二十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单位发展目标、治理结构、管理体制、风险状况等,科学合理地确定内部审计发展战略、制定内部审计计划。

第二十七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运用现代审计理念和方法,坚持风险和问题导向,优化审计业务组织方式,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审计效率。

第二十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应着眼于促进问题解决,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对审计发现问题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并在分析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审计建议,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促进单位事业发展。

第二十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合理设置审计岗位和职责分工、优化审计业务流程,完善审计全面质量控制。

第三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健全学校及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评价制度,促进提升审计业务与审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实施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参照执行国家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

第五章内部审计结果运用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完善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制度、审计整改情况跟踪检查制度、审计整改约谈制度,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第三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制度。

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

对审计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出具审计管理建议书,为科学决策提供建议。

第三十五条学校应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将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相关决策、预算安排、干部考核、人事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学校在对所属单位开展审计时,应有效利用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对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发现且已经纠正的问题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第三十八条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在向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报告,并按照管辖权限依法依规及时移送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被审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一)拒绝接受或者不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

(二)拒绝、拖延提供与内部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

(三)拒不纠正审计发现问题的;

(四)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

(五)违反国家规定或者学校内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学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隐瞒审计查出的问题或者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

(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五)违反国家规定或者学校内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因履行职责受到打击、报复、陷害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由xxxx大学授权校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xxxx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xxx大校字〔2005〕xx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修改稿)

****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审计职责,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廉政建设,防范经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主席令[2006]第48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4号)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校内部审计机构是审计处,审计处在校长和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学校内部审计监督权;审计处根据审计事项对学校党政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三条 审计处对学校各单位、部门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合规和效益依法实施内部监督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书面审计报告,充分发挥审计的确认、评价、咨询、服务职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四条 学校应当保证审计工作所必需的专职人员编制,配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相适应的审计人员,并形成合理的专业、年龄结构。

第五条 审计机构的变动和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调动应 征求上一级审计机构的意见。

第六条 校长及分管校领导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二)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审计工作,听取审计部门的汇报;

(三)及时批复审计报告,对审计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校长办公会,讨论研究作出决定,督促检查审计意见落实情况;

(四)支持审计处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提供经费保证和工作条件;切实解决审计人员在培训、专业职务评聘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对成绩显著的审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八条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九条 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

第十条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

第十一条 审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享受相应的待遇。从事审计工作的财务、工程技术或其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凡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章 内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 审计处对学校和所属单位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

(二)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基本建设、修缮工程项目;

(四)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五)专项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

(六)对外投资项目;

(七)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八)学校职能部门、直属单位、教学及科研单位等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

(九)学校自行采购;

(十)学校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或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三条 审计处可对学校及所属单位有关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组织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学校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十四条 积极开展内控制度评审工作,帮助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第十五条 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处在审计范围内,具有下列主要权限:

(一)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审核会计凭证、帐表,检查资金、财产以及有关电子数据和资料,勘察现场实物;

(三)参加学校和职能部门举办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会议、活动,参与研究或制定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起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四)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报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同意,及时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六)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学校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暂时封存的措施;

(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模范遵守和维护财经法纪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提出给予表彰的建议。

(八)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对严重违法违规和造成严重浪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的建议;

(九)检查经学校领导批准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的执行情况;

(十)审计处可以利用国家审计机关、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审计结果;审计处的审计结果经学校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可提供给有关部门。第四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六条 学校内部审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财务审计、工程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

第十七条 审计方法可采取报送审计、就地审计,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等,具体审计方法根据需要确定。

第十八条 审计工作计划及其审批。审计处根据学校的中心任务,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报经分管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制定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处应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经分管校领导批准后,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条 实施审计。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深入实地检查、取证、分析、评价,并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调查时应不少于2人。

第二十一条 审计报告。审计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送 交审计处,逾期即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二条 审计处负责人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后,报请学校主要负责人批准,向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发送正式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作为学校对相应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自接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上级审计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提请复审。在未作出复审决定前,原审计报告依然生效。

第二十四条 审计处应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第二十五条 根据工作需要,经学校批准后,可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进行。

第二十六条 在审计事项结束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追究责任。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

(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财产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六)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七)报复陷害审计人员和检举人员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人员,审计处将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予以处理: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被审计单位秘密的。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审计处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维护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审计处是局属内审机构,在财务管理司的日常管理下,依照国家财经法规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局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局属行政、事业和服务经营单位及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审计监督,并接受国家审计署的业务指导。

局属事业和服务经营单位中资产规模较大,下属单位较多的,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第三条审计处职责是:拟定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参与制定有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规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内部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总结、交流、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经验,组织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调查;负责领导委托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四条审计处依法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财务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及决算;

(二)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各单位资产、负债和损益;

(五)资产购置、使用、管理和处置;

(六)政府采购活动;

(七)基建工程的概算、招投标、预算和决算;

(八)银行账户的设立、使用和管理;

(九)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

(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十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十二)国家财经法规和上级部门、本部门、本单位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十三)领导交办的其它审计事项和各单位委托的审计事项。

第五条内部审计权限

(一)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申计会计凭证、账表、预算、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测财务软件,查阅单位会计档案、相关会议纪要等文件和资料;

(三)列席有关会议;

(四)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和人员进行调查,取得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报请领导同意,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六)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或造成损失浪费行为的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七)提出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的建议。

第六条每季度结束后十五日内,各单位要向审计处报送有关会计报表。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送审计处备案。各单位要将本单位制定和修订的有关规章制度送审计处备案。

各单位在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签定对外投资、筹资、合资、联营、租赁、担保等协议,或设立、终止经营实体时,应将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等相关资料送审计处备案。

第七条审计处要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局工作重点,按照领导的指示和上审计实际情况,确定本审计王作计划,报请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审计处根据审计工作计划,组成审计组,开展审计工作,并在实施审计三日前通知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要根据局党组的决定,在实施审计前,书面向主管领导请示,经同意后,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

第九条审计处可以根据审计事项需要,聘请社会审计力量、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第十条在审计工作实施期间,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必须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得虚报和隐瞒。

第十一条审计处根据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报局领导。经领导批准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按期整改。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在收到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后十五日内,向局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申诉期间,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照常执行。

第十二条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审计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如有违犯,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中如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及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十三条审计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并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取得专业技术资格。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拒绝、阻碍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处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建议,由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或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局财务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6年12月12日印发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961局办字第3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17号)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已于2004年3月1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周济

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规范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育系统按照依法治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

第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教育行政部门,是指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单位,是指高等学校及其它教育事业、企业单位。

第二章 组织和领导

第六条 教育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和检查全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所属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和检查本地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第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2(二)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审计工作,听取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审批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督促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执行;

(三)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提供经费保证和工作条件;

(四)对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审计人员在培训、专业职务评聘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第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本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二)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和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

(三)及时做出工作部署,指导和督促本地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开展工作;

(四)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讨;

(五)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出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建议;

(六)维护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十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职责分明、科学管理和审计独立性的原则设置;暂时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保证审计工作所必需的专职人员编制,配备具有内部审计岗位资格的审计人员。

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特约审计人员和兼职审计人员。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变动和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或调动,应事先征求上一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的意见。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审计业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五条 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

第十六条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

第四章 内部审计机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主要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二)预算执行和决算;

(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四)专项教育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五)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六)建设、修缮工程项目;(七)对外投资项目;

(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风险管理;

(九)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十)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

(十一)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和所属单位

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组织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部门、本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配合财务部门加强财务管理,对本单位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进行严格监督,定期进行审计调查。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审计。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具有下列主要权限:

(一)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三)审查会计凭证、账簿等,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查有关电子数据和资料,勘察现场实物;

(四)参与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起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五)参加本部门、本单位的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七)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有权采取暂时封存的措施;

(八)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模范遵守和维护财经法纪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人员提出给予表彰的建议;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对严重违法违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国家审计机关、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经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同意后,可提供给有关部门。

第五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和上级内部审计机构的部署,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报经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应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并在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取得有关证明材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五条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即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后,报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二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第二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事项结束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情节轻重,可以提出警告、通报批评、经济处理或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等建议,报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及时予以处理: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财产的;(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六)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七)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或检举人员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由其所在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四)泄露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秘密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民办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二○○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第二十四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范文模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1号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已于2006年6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长 高 强二○○六年八月十六......

    内部审计工作管理规定

    内部审计工作管理规定 1.0 目的 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维护财经纪律,确保国家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制 度的有效实施。2.0 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审计工作。3.0 职责 根据公司......

    57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57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总则(一)根据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公司及所属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2004年4月13日教育部令第17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规范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发布单位】江苏省 【发布文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88号 【发布日期】2013-02-21 【生效日期】2013-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

    台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台州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106号 【发布日期】2013-03-04 【生效日期】2013-04-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台州市......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范文模版)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行政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已于2006年6月13日经卫生部......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开展××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