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讲经验
十八届三中全会宣讲经验
经历了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宣讲,我才明白要做好宣讲需要考虑到很多的方面。
首先,宣讲员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宣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实践经验证明,每逢中央重大决策,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对于把中央决策及时宣传到群众中去,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好宣讲活动,是推动全会精神走进群众、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的迫切需要,是凝聚改革共识、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迫切需要。
其次,要牢牢把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全面准确、科学严谨地宣讲全会精神。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释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国防和军队改革、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具体部署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会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开展宣讲一定要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做到全面准确、科学严谨。
再次,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圆满完成全会精神的宣讲任务。宣讲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中央的要求很高,群众的期待很高。希望宣讲团的同志们认真总结运用以往的成功经验,既全面准确阐释全会精神,又注意宣讲艺术,用一场场精彩的宣讲报告,给人以思想启迪,给人以精神鼓舞。
最后,要增强宣讲实际效果。组织这样的宣讲,既要有人听,更要让人听得进,听了之后能够入脑入心、产生共鸣。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做好宣讲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具体化,一具体就生动。宣讲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联系当地改革生动实践,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努力做到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让人听了解渴、听了受益。要多运用生动事例、翔实数据,多采取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努力出新出彩、打动人心,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宣讲员应该创新宣讲形式,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主动求变,改变过去“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我听、我问、我议、我参与”的双向互动式宣讲。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宣讲员还经常进行“文艺式”的宣讲,注重寓教于乐,把全会精神编成快板书、三字经、顺口溜等宣讲材料,用唱山歌、讲故事、办晚会等听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宣讲,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使大家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宣讲员还注意收集梳理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听众所思、所盼,结合全会精神,做到听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把全会精神讲到听众的心坎里。
第二篇:宣讲经验个人总结
在昨天的亳州市理论政策宣讲座谈会上,有13位同志分别发了言。之后,市委书记方春明同志作了总结。可以说,方书记的总结还是比较精辟到位的,博得了全体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同。现把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一下,以便在以后的宣讲过程中借鉴,进一步提高宣讲的效果。
1、做到三“真”。即:“真学”、“真懂”、“真信”。
2、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3、增强三个“意识”。即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基层意识”。
4、紧扣主题,合理安排逻辑结构,前后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5、观点正确,不能偏颇。
6、抓住重点问题,分清轻重缓急。
7、举例适度、恰当、生动、形象。
8、语言表达要有节奏,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
9、分析透彻,讲清要害,富有震撼力。
10、要有互动,能够产生共鸣。
作为宣讲人员,要像方书记说的那样,一定要成为群众的理论翻译、政策向导。而要实现这一基本要求,就要结合上述经验,切实在选题、内容、技巧上狠下功夫。但凡事往往都是说的容易,做的难,这需要自己在这些方面长期不懈地努力,坚持不断地提高。
宣讲经验个人总结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的内容1.基本情况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2.成绩和做法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3.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今后打算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总结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我性、客观性、经验性三个方面。1.自我性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2.回顾性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3.客观性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4.经验性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第三篇:宣讲材料
。
“涨”字牵动百姓心
——怎么保持物价稳定
老百姓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物价上涨的问题。“大蒜怎么这么贵呀!”,“豆油又涨价了”,“这个月不吃肉了”,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还有一些网络热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棉里针”、“糖高宗”等频繁见诸报端。的确,物价上涨牵动着百姓的心。民以食为天,顿顿都要吃饭,食品涨价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反映自然强烈。
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过高、涨速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可以说,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那么物价上涨为什么这么快呢?
一、成本上升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并引起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相应上涨,而这些生产要素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其价格上涨也是最终体现到了商品价格中。
二、自然灾害影响。这几年,极端天气现象较多,从西南冬春连旱到中东部持续低温,从南方多次暴雨和台风到北方小麦主产区冬春连旱,长江中下游还先后遭遇干旱和洪涝,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给许多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加剧了供需矛盾。
三、流通环节影响。目前我国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正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山东、河北、河南三省蔬菜产量占全国产量近40%,海南反季节蔬菜有78%销到外地。这种区域结构变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需要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势必增加成本。特别是自然灾害多发,增加了运输困难,推动了物价上涨。
四、投机炒作影响。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部分游资借势、借题炒作,客观上炒高了某些商品的价格,主观上强化了市场涨价预期,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例如,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把盐价炒高了,说盐受污染了,有的家庭一箱一箱的买,有的商家借机囤积居奇,盐价上涨的吓人。所以大家不要轻信谣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谣言就会不公自破。
面对“节节升高”的物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生活,中央明确提出,要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控物价、保民生的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从制度上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当前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6项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第四篇:宣讲材料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赴泸溪县实践团调研组
宣 讲 材 料
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的目的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同时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院团委特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系列的支教、调研、宣讲等活动。
二、关于“四化两型”的相关材料
简介
“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
“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战略的提出
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快经济转变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
内容详解
新型工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合市场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20%。
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大园区、大品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和品牌化发展。认真实施“9+3”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推进产业整合型并购重组,重点实施“四千工程”,培育壮大机械、有色等10个千亿产业;形成华菱集团、五矿有色等10个千亿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长沙汽车及零部件、岳阳石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化工等10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等10个千亿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在发展环境、财政支持、融资等方面采取扶持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引导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为大企业集团协作配套。
3、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省大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的关键领域,实施省部战略合作,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协调,促进军民科技各环节的有机融合。突出核心技术原始创新,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立一批技术创新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创建国家创新科技园区。
新型城镇化
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布局集中、功能紧凑、发展集约、生态友好、合理分工”的要求,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加速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着力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提高经济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提质扩容。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扶持发展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和边贸城镇,突出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全国“百强县”,建设一批高品质、功能型、特色型的精品小城镇。
2、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领域,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绿地保护和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加快城镇住宅建设,建立住房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房供应相结合的供应体系,加大普通商品房供给力度,加快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
3、统筹城乡发展。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加强城乡规划的管理和协调,加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制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推动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使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农业现代化
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为重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强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建设,主要依靠复种扩面、技术推广、改良土壤、机械作业、良种良法、防灾保产等手段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重点改造提升水稻、畜禽、水果、茶叶、油料、蔬菜、水产、棉麻、竹木、中药材等10大支柱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业基地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期货+订单”的经营模式。加快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和农村小额贷款,加快建立农村保险体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生态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围绕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农产品加工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路子。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7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城乡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扩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在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措施,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
4、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以规划为龙头,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乡村布局规划,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全省乡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以乡村布局规划为依据,采取鼓励政策措施,推动农村新建改建住房按乡村布局规划进行。抓好村容村貌治理和乡镇集市的环境整治,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探索“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办法,逐步实行城乡垃圾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中处理。引导乡村工业合理布局、规模发展、集中治污。着力解决乡村饮水困难,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的水。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建立农村清洁能源体系。
信息化
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我省综合实力、经济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
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推动、国际化运作的思路,扶持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网络经济、消费类终端、新型显示器件等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突出加强与IT大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知名电子企业来湘合作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外包、三网融合增值服务、数字内容、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业,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打造全国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基地两大园区,努力实现技术、商业模式、社会协作机制三大创新。
2、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宽带传输网,提高宽带接入网的覆盖率。加快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努力提高乡(镇)村互联网接入能力。积极发展下一代网络技术。推进软件产业基地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湖南超算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验与应用创新基地、物联网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下一代互联网设备与软件研发试验基地,加快建设智能电网,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
3、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长株潭和11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装备制造等11个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强节能减排的信息产品研发。到2015年全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综合指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7。
4、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加快推进“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等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平台。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以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内容,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信息平台,实施农村信息化管理“零公里”基础建设等10大农村农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加快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政府网上办公、无纸化会议和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和社区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
资源节约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
资源节约型机制。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和资源节约调控系统。其中,资源探测管理系统是对我国现存资源总量进行科学摸底,探明实有存量,为资源长远开采制订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的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是对资源开采制订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并依据规划,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进行资源开采的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加工技术,以最低加工成本、最高综合利用率加工资源的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是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损耗、最快捷的运输方式运送货物的运输组织和管理网络的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是由资源探测信号、价格信号、供给信号、需求信号、运输信号和环境污染信号等形成的,能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预警资源消耗程度的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使用资源的数量进行日常监督、测算和反馈的系统;资源节约调控系统是由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组成的,能调节和减少资源使用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调控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环境友好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青 春 九 十 年
报 国 永 争 先
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先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换句话说,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即人类误用技术或无节制的利用技术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进步的新思维应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赴泸溪县社会实践团
第五篇:宣讲专业课部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考研经验总汇)
从复习的推荐教材、看书的方法、历年试题特点和复习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展开
一、推荐的复习教材
1、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微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金融学: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教出版社
3、财政学: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5、证券投资学 ?
6、保险学 会计学 统计学 ?
其它具有参考价值的书籍:
赵鹏 金融学考研名校真题详解及强化习题 中国金融出版社
金圣才 国际金融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中国石化出版社
金圣才 货币银行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中国石化出版社
金融联考大纲
二、历年的试题特点
题型:
简答题:考查基本的知识点;
简述题:基本知识点、原理和理解;
论述题:必然是今年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总结各科的分数比例及各科的出题重点。
如何答题:
教材的阅读:
三、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一直在思考那些考取了五道口的同学,什么素质最为突出,觉得主要有以下三项: 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决定了是五道口,那就是五道口。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在乎你是什么专业、什么背景,只要在复习中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你的前景是相当良好的。由于时间关系,这次只能写这么多了。最后再补充一句:五道口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舞台,认真复习才是王道。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