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妇联对文明家庭创建的调研思考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文明家庭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抓住和谐大主题,做好家庭大文章,把建设文明和谐家庭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是近年来xx市妇联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文明和谐家庭创建的现状
自五十年代开展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及各类先进家庭的创评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和家庭,是妇联组织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特色的工作。截止2008年底,xx市共有95809户家庭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参与率为94%;其中建成文明家庭73721户,建成率为76.9%,比上年度增加3.5%。
(一)融入大局,注重领导
1.加强领导。为了更好地发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xx市妇联不断建立健全创建体系,把创建活动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了市委分管书记挂帅,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妇联主抓,16个成员部门和9个镇(街道)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建网、立体布局、到边到底的创建格局,进一步奠定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大框架中的基础地位,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面向家庭、依托基层、参与面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加强组织。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开展xx市“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的通知》,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和工作要求。同时各镇(街道)、系统党组织加强了领导,建立了工作班子,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二)纳入共创,注重实效
xx市妇联以文明和谐家庭建设统领和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效整合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廉洁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凡涉及到家庭的评选项目,统一纳入到文明和谐家庭创评之中,实行共创、共评、共享、共管。
1.开展“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2007年重点开展了科技型、优教型、绿色型、卫生型、学习型、奉献型、创新型、平安型、自强型、艺术型十大类型的“百佳文明和谐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为广大家庭树立了不同类型的学习楷模。2008年重点开展了“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针对每一类型,突出评选重点,丰富评选内涵,分别设置了综合评选条件和单项评选条件,每月确定1至2个类型开展评选活动,采取家庭自评,村(社区)、镇(街道)、系统党组织审核,评审小组综合评定的办法,由各镇(街道)、系统党组织自下而上进行发动、推荐,确保被推荐的文明和谐家庭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代表性和较高的知名度,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共评选十大类型100户先进典型家庭,为广大家庭树立了典范,引领广大家庭积极争创,形成“月月创文明,家家育和谐”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探索家庭、社区、系统条块联创共建的工作机制。xx市妇联认真研究当前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家庭、社区、系统条块联创共建的工作机制。以教育局为试点,试行开展了系统“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制定了教育系统“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评选产生了20户系统文明和谐家庭,促进了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评创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获评的“文明和谐家庭”在表彰前予以公示,推动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
3.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于2006年全面启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几年来,通过下发《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召开全市创建“平安家庭”工作现场会、制定出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考核办法、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小手拉大手,平安进家庭”活动、设置宣传广告牌、在全市47000名中小学生家庭中开展“平安家庭”知识竞赛、联合政法委及公检法司等单位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评选表彰xx市“平安家庭”示范户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为构建和谐xx、平安xx的大局服务。
4.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加强家庭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家庭美德建设的深化和延伸。xx市妇联切实担负起在家庭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使命,把家庭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在广大家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为了将家庭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xx市妇联以“树廉洁家风”为主题,与市纪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开展家庭助廉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向全市领导干部发放《创建廉洁家庭》家庭助廉教育读本,向全市
党员干部家庭发放“倡廉洁家风,建和谐家园”公开信,向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组织参加全国“廉政文化进家庭”知识竞赛和嘉兴市“家庭助廉,人人有责”征文活动,积极推进家庭廉政文化建设,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
(三)深入拓展,注重内涵
1.紧抓家庭教育工作。(1)健全领导机制。2007年在xx市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妇联设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2)组建讲师团队伍。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精心选聘9位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为讲师团成员,提供授课菜单,开展巡回宣讲。(3)组织巡回报告活动。三年来邀请《知心姐姐》杂志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讲师、省家庭教育学会的专家到中小学、企业为1700多名家长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理念。(4)加强对“十一五”家庭教育研究课题进程的管理。召开家庭教育研讨会,对5项省“十一五”家庭教育立项规划课题进行阶段性交流,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5)开展家庭教育节。分别在实验小学和曹桥街道举行了家庭教育节。(6)开展了“科学优教进企业、科学优教进电视”活动。
2.搭建文化活动平台。xx市妇联围绕“家”字做文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广大家庭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开展“新华杯·十佳藏书家庭”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家庭藏书、读书氛围,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举办“新成达杯”品瓜狂欢比赛,策划设计了系列趣味游戏和文艺节目,让广大农民群众和新居民在参与中感受xx西瓜的魅力,尽享欢乐;举办第二届农民文化体育周“得盛杯”农民家庭才艺大赛,展示了xx农民家庭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繁荣和发展了农村文化,促进了文明和谐家庭建设。围绕“邻里和谐”,举办xx市首届邻居节。2007年,在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xx市妇联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xx市首届邻居节,围绕“邻里学”、“邻里情”、“邻里乐”、“邻里颂”四个方面,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邻里共唱和谐歌”邻里小组唱比赛、“远亲不如近邻”演讲比赛、“邻里之星”、“最佳邻里活动”、“十佳学习型家庭”、优秀组织单位评选等活动,各镇(街道)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性邻里活动,参与居民近万人,使广大社区居民因节相识、因节相知、因节相助、因节相和,进一步拓展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领域,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3.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市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要求,xx市妇联积极发挥妇联工作优势,及时下发《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融入到文明和谐家庭建设之中,推动文明和谐家庭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举办“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征文比赛、“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演讲比赛、“党在我心中”少儿书画比赛、向广大家庭发放“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议书,进一步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四)列入整体,注重合力
1.上下联动。切实形成了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牵头、市妇联主抓、各方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强大声势和合力。各镇(街道)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创建制度,设立了创评工作台帐,建立了创建活动基地,经申报、自评、互评、审评、公示五个环节进行评选,增强了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黄姑去年开展了“平安进家庭,维权进中心”活动,“十个一”家庭教育活动。新埭镇妇联开展了农村妇女文化建设等。
2.部门联动。文明和谐家庭评创活动由宣传部、文明办牵头,市教育局、残联、司法局等部门都能主动参与、积极支持,联合开展“文明和谐家庭”评创活动。
3.城乡联动。为让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城乡联动,共同推进,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面向家庭、依托基层、参与面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取得了成效:一是增强了创建活动吸引力。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是一项基于千家万户的群众性、社会化创建活动,需要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创建新载体。xx市妇联在有效整合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不同类型家庭的特点和需求,又创设了科技型、优教型、卫生型、奉献型、创新型、自强型、艺术型等特色家庭评创,拓展了创建活动的内涵。同时,通过月月评这一形式,月月有评比,月月有活动,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声势,增强了“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提高了创建活动实效性,大力倡导了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了城乡家庭和谐发展。二是扩大了创建工作覆盖面。以往文明家庭评选的对象主要是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家庭。但是随着xx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大批新居民家庭也在xx安家落户,为xx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成为xx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为此,xx市妇联结合工作实际,将在xx市居住满两年的新居民家庭纳入评选范围,主动吸引新居民家庭参与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新居民家庭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三是形成了创建工作新态势。为了更好地发挥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xx市妇联不断建立健全创建体系,切实形成了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牵头、市妇联主抓、各方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强大声势和合力,真正使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做到城乡联动、条块结合,部门各司其职,思想政治工作联抓、文体宣传活动联搞、评创活动联动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如市委宣传部把“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纳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文化节”中,市教育局、残联、司法局等部门主动参与、联合开展“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面向家庭、依托基层、参与面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在缓解与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中起到了特殊作用,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主要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明和谐家庭模式,通过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建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既有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又有城市单位与单位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农村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不平衡。
2.存在重评轻创的现象,在如何吸引家庭参与,如何让家庭在活动中唱主角,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方面较为薄弱,存在家庭被动接受的现象。
3.创建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广大家庭的参与热情持久性不够,如何整合资源、如何真正有效果,值得探讨。
三、对创建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1.一定要借力开展评创活动。做任何事,一定要借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借助部门的力量开展工作。例文明和谐家庭创建,宣传部等部门非常重视,正因为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才更有效。
2.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创建活动机制。要将创建活动与文明城市、文明镇(街道)、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的创建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文明家庭的评选与村规民约、与单位的个人先进评选等内容的奖惩有效挂钩,进而调动广大家庭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成为创建活动的主体。
3.一定要有工作载体。要进一步创新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地体现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工作载体和抓手,使创建活动真正满足广大家庭的需求,让群众在参与中建设,在参与中享受,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提高,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家庭月月评活动、第二届邻居节等活动。新埭镇妇联今年将动员全镇农村妇女共同参与“千万农家文明积分” 活动,引导妇女参与“知识进农家、文体进农家、和睦进农家、美化进农家、卫生进农家、爱心进农家、健康进农家、诚信进农家、法纪进农家、创业进农家”十进活动。
4.一定要有有效创建活动的激励机制。必须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从服务于家庭、满足家庭多方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层面上进行探索和实践。
5.一定要有信心。金融危机下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文明家庭创建也如此,不能难字当头,不能首先打问号。同时要针对新形势下妇女和家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进一步加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第二篇:对妇联工作的调研思考
按照**委“双创双树”活动办公室关于做好调研工作的要求,**妇联围绕实现“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这一主题,组织召开了由妇女干部、市直妇委会主任、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安排了市妇联工作人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发展现状,现就我市妇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简介
全市妇女组织现状是:市妇联机关1个,乡镇(办事处)妇联12个,市直单位妇委会60个,村妇代会160个;工作条件方面,市妇联有专门的办公场地,乡镇妇联、市直妇委会大部分也有办公场地,村一级没有办公场地。市妇联全年工作经费(除工资外)10000元,市直妇委会、乡镇和村一级基本上没有工作经费。工作运行方面,近年来各级妇联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交点上开展工作,发挥了作用,但也有部分基层妇女组织特别是乡村一级妇女组织,工作内容以中心为主或者以兼职为主,工作方式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落实工作的形式来开展,上级有任务、有要求就办,有时甚至搪塞、拖延了事,工作随意性很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建设方面
基层妇联组织无法保证独立设置。目前,就市一级妇联工作来看,还基本上能正常运转,但也存在问题,由于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上级要求有专人、专项经费,但我们一直未能落实,妇联现有人员编制少,人手紧张而疲于应付,易造成协调、调研、督查、服务工作的不到位。乡镇(办事处)一级妇联组织能够以独立形式存在,但却有相当一部份妇联干部身兼数职,使妇联工作退为次要位置,问题更大的是村级妇女组织,多数只是挂起了妇女组织的牌子,根本无法保证妇女工作的开展;村妇代会主任80%以上的精力是抓计划生育工作
2、干部队伍方面
(1)、妇联干部流动渠道不畅通。在调查过程中,妇联干部转岗困难,流动不畅是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市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已任职近20年没有变动,女干部流动缓慢,队伍结构老化,不利于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更不利于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这与中央提出的“把妇联建设成为培养输送女干部的重要基地”这一目标要求不相符。
(2)、基层妇联干部待遇问题。市委2004年已通过常委会研究决定,乡镇妇联主席享受副科级待遇,但是现在也没能落实,另外村一级妇代会主任由于受编制、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的限制,有一部分没有固定工资报酬。有的村妇代会主任的工资补贴多年得不到兑现,以上都严重影响了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工作条件方面
主要表现在工作经费无保障。妇联要在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权益、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我市妇联的工作经费每年才10000元,现在物价飞涨,办公经费多年未变,办公设备老化不适应工作需要,更新缺乏经费。开展活动基本上是一事一请钱,有的活动因无经费支持也只好放弃,各种活动和培训都很难开展,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妇女是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主力军的高度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带头学习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经费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切实消除妇女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为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证。
2、争取支持,夯实基础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它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建带妇建,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要争取把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之中,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妇女工作的例会制度,争取分管领导的关心、支持,使妇联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3、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当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妇女干部知识面要广,工作能力要强,而且群众越来越需要服务型、引导型、示范型的干部,因此,加大对各级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妇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市妇联要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正确引导、教育基层妇联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作为求地位,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
4、创新工作,提高效能
面对新形势给妇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妇联要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5、完善考核,增强动力
上
级妇联要加强对下级妇联干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软”工作“硬”考核。完善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使妇联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增强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组织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妇联干部的培养交流工作,形成妇联干部培训交流机制,不断增强妇 联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妇联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篇:我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状况调研思考
妇联组织的能力和作用发挥的如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怎样的妇联干部队伍。因此,作为肩负着团结、教育、代表、服务妇女重任的广大妇联干部,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纵观近年来我市妇联干部的成长,其中不乏一部分优秀的妇联干部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现
阶段我市妇联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诸如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学习意识、发展意识不够增强,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妇女工作水平。为此,本文试就加强妇联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我市妇联干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习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男强女弱、男将女兵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妇联干部比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善于学习新知识,总认为现有的知识够用了,导致知识结构老化。有些妇联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做起事务性工作劲头大,而理论业务学习稳不下心,钻不进去,认为学不学都能干,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大障碍。
2、执行能力不足。缺乏学习造成认识上的差距,导致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据调查,一些妇联干部宗旨观念淡薄,缺乏服务意识,漠视责任,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工作简单地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有的妇联干部在工作上不愿、不敢、甚至不会抓落实,说的多,做的少,安排多,贯彻少,跳不出文山会海,致使一些工作迟迟没有明显进展。
3、工作定位不准。长期以来,大部分基层妇联干部在本单位都兼有其他工作,使她们总认为妇女工作是务虚的,是“软任务”,只要中心工作抓好了,搞其他工作时捎带着就行了,妇女工作搞好搞不好影响不了全局,而自己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也没有把妇女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加之少部分人怕吃苦,不愿到基层或乡村包村、包组,甘愿留在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部分乡镇妇联干部兼职文书、计生专干、后勤管理等工作,由于忙于本单位兼职工作,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集中抓好妇女工作,即使工作,也往往是应付一下,照转照搬上级精神,工作被动,缺乏创新。
4、创新精神不够。一些妇联干部虽然具有一定基层实践工作经验,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能力较差,工作方法陈旧,跟不上形势发展,造成服务妇女、服务经济的能力较为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没有能力创新、不愿创新、不敢创新的现象,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死板教条,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空话、套话连篇。凡事等上面、看外边,怕出乱子,怕担责任,唯书唯上,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性、前瞻性思考。
5、工作热情不高。几千年留传下来的“男主外、女主内”老观念及传统社会性别分工对女性角色期望的影响,使大部分妇干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甚至有的认为只要丈夫事业有成,自己的一生也就有了寄托。而刚参加工作的妇联干部则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以致工作热情不高,缺乏上进心。同时,部分妇联干部由于从事妇女工作时间过早、过长,认为自己搞了多年的妇女工作,工作经验多,工作任务、工作环节早就滥熟于心,不必再去深钻细研,工作成绩平平庸庸,“不争先,不落后,跟在中间最自由”的平庸思想严重,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妇联干部三种能力
要着力解决妇联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与党的要求、与妇女群众的期待、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观念上要做到“六个克服、六个增强”:即克服片面发展思想,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克服重物轻人思想,增强以人为本意识;克服骄傲自满思想,增强居安思危意识;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克服“条件有限”思想,增强创造优势意识;克服“当当配角”思想,增强时代责任意识。从妇联组织的定位(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和职能(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基点,结合我市妇女工作实际,我认为我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的三大重点是:坚持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相衔接,把历练善谋全局的执行能力作为立身之本;坚持与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把历练高水平的服务能力作为力量之源;坚持与整合社会资源相呼应,把历练全方位的协调能力作为必由之路。
(一)紧扣大局,提升执行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发展、促发展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作出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始终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妇联工作的第一要务。而要广泛动员全市广大妇女投身到建设“三个**”
第四篇:街道妇联和谐家庭创建
街道妇联“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方案
各村、居委妇联:
近年来,我街道妇联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各村、居委妇女组织的具体实施和广大城乡家庭的积极参与,已成为全街道广大妇女及家庭投身“三个文明”建设的良好平台和载体,涌现出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文明家庭典型。随着我街道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当代家庭领域的诸多变化,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准的要求日益提高,“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也有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好“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结合上级妇联要求,特制定“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方案,望各村、居委妇联组织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优化社会细胞为目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深化“和谐家庭”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吸纳广大家庭参与,激励更多家庭成员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以家庭的平等、文明、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安定团结,为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活动将采取以“文”促学、以“德”育人、以“情”睦邻、以“体”
健身、以“评”促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齐抓共管,使更多的“不和谐音符”变为“和谐音符”,进一步推动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二、具体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创建和谐家庭四项活动,即“两牵手”、“三结合”、“四主题”、“六在家庭”活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扎实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
(一)以创建爱心家庭为重点,开展“两牵手”活动。
“两牵手”即:干部家庭与农民家庭“手拉手”扶贫帮困,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家庭“手拉手”扶贫帮困。在活动中开展传、帮、带,让贫困家庭尽快掌握致富技术,走上富裕之路。同时,组织“家庭奉献日”活动,发动“爱心家庭”成员走出家门,帮贫扶困,抚助孤老,送温暖、献爱心;开展家庭志愿者行动,活跃城乡文化,方便群众生活。
(二)以创新活动为载体,努力做到“三结合”。
1、创建文明和谐家庭与提高家庭成员素质相结合。首先把提高全街道家庭成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以举办亲子教育知识讲座、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家庭才艺展示会为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全街道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
2、创建文明和谐家庭与引导妇女致富相结合。街道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街道家庭定期举办适用技术培训班,引导家庭妇女独立创
业。
3、创建和谐家庭与尊老敬老好儿女评选活动相结合。街道妇联将在全街道广大家庭中开展了“尊老敬老好儿女”评选活动。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少生快富”等先进典型后,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在全街道范围内树立典型,形成强烈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的开展。
(三)以节日为契机,开展“四主题”活动。
以“快乐进家、文明进家、健康进家、学习进家、科技进家”为主题,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向每个家庭发出“每天学习半小时”倡议,利用“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夫妻谈心交心”、“晚辈向长辈表亲情”、“邻里之间互表友情”活动,组织家庭开展“拒绝陋习、倡导文明”绿色家庭行动;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系列活动,以学校为单位组建家长学校,普及传播家教知识,举办爱国主义文艺汇演、青少年书画展等活动,以艺促智、以艺促德,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为主题,开展创建“无家庭暴力街道”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文艺演出,加大《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构建街道妇女维权网络,开展妇女法律援助活动
(四)整合各部门力量,开展“六在家庭”活动。
“六在家庭”,即:学在家庭、美在家庭、富在家庭、乐在家庭、融在家庭、平安在家庭。
1、学在家庭
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文明家庭”活动,倡导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步”的理念。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讲一个感人的故事,培养家庭成员读书兴趣,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通过大手牵小手,形成大人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美在家庭
广泛开展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通过制定文明家庭标准,开展文明家庭大讨论等各种有效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卫生进家庭”、“美德在家庭”、家庭院落“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等活动。让广大家庭成员自觉地融入到文明和谐的家庭、社会良好环境的创建中,在自觉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营造更和谐的生存环境。
3、富在家庭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将实用科技送进家庭,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广大妇女传授科学知识,让科技进家、富家、兴家。还可以充分发挥科技致富女能手及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建立科技、文化学习中心户,定期组织妇女学习科普知识,交流致富信息。
4、乐在家庭
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家庭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村委、居委会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成立妇女秧歌队、锣鼓队、歌舞队、太极拳队、合唱队等,组织各类文艺演出;举办文体活动培训班,营造“求乐、求健、求美”的文化娱乐氛围。利用五
一、中秋
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家庭成员在欢乐愉悦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5、融在家庭
开展以“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家庭”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号召广大家庭不用塑料袋、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积极种绿、扩绿、养绿,引导家庭绿色消费,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
6、平安在家庭
组织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家庭成员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事,不参与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不打架斗殴,不参与任何邪教组织及其活动。尊老爱幼,妯娌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家庭。
三、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家庭是妇联的传统工作领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村、居委妇联组织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各村、居委妇联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庭需求的多样化,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线,以宣传、教育、鼓励为主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适应不同类型家
庭的需要,使创建活动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富有生命力。
3、选树典型,辐射作用
各村、居委妇联组织要注意培养选树典型,对表现突出的典型要借助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身作用,形成学、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要注意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活动的情况要及时上报街道妇联,经常性汇报活动进程。
4、各村、居委妇联组织接到文件后,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适合各自特色的创建活动方案及活动组织方式,于四月十五曰前报街道妇联。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第五篇: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若干思考
2004年1月中共XXX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上,市委明确提出了要在2004年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5月25日和7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又相继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力争在2005年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2007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全面筹划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促进XXX市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调查研究和学习借鉴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现就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如下分析思考。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评价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城市形象、品牌和整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于我市来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是对城市荣誉的追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明的保障。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发展经济就越具竞争力和优势。因此,努力创建一个市民素质高、城市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对于推动XXX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围绕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为改革发展创建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载体,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移风易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遵循着以人为本、造福民众的指导原则,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到创建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实质。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从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到创建文明城市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市建设,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它将着力于改善城市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着力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着力于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着力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着力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和实践活动。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实现我市“两最两强”目标的有效途径
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城市;必须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必须是在改革发展和建设进程中各项工作处于率先领先地位的城市。因此,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水准和定位,要有更强大的实践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就是推动我市加快实现“具有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创业环境的四川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奋斗目标实实在在的抓手。面对区域综合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有利于进一步调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确立我市三个文明发展新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精神,为我市的改革发展事业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分析
1、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物质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物质文明建设作为基础和条件。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一个城市不可能实现现代文明。即使取得某些进步,也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更难于保持和发展。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要有高速发展的经济作为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战,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先后跻身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市)行列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1位。2004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GDp超过9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崇尚文明新风,“衣食足而礼仪兴”,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的城市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愿望。
2、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XXX市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早在1985年,我市就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近20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通过在全市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三优一学”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以及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建设,大大地提升了我市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品牌和荣誉: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连续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XXX和青城山两大景区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区,获得四川省第六届、第七届“三优一学”文明城市竞赛县级市一等奖,被评为省双拥模范城市。前不久,我市又从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通过各类大规模深层次的创建活动,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人居环境得到了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3、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和“精美特”建设标准,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近10亿元,先后实施了“亮山、亮水、亮节点”、“绿化、美化、亮化”和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工程,完成了建设路、蒲阳路、幸福路、公园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路面改造工程,建成了XXX水文化广场、李冰广场、新世纪啤酒广场、城市“绿色通道”、青城桥节点、XXX大道节点等城市形象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0多平方米,充分展现了“山在城中,城在水中,路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建成了以成灌高速公路为主轴、国道和省道干线为骨架、县乡村道相互连接的交通网络。2004年,实施了省道106线XXX段(青城大道)综合整治,打通了连接XXX——青城山两个遗产地的旅游快速通道,全面完成了河东乡道路面整治,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完成了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畅通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县级市第一名,市政府系统和XXX景区、青城山景区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气环境和优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生态文化旅游名城的格局。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优美的居家之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4、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整体文明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立足XXX市实际,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一年多来,全市上下通过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平台”,扎实推进“三个集中”,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我市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加速农民向市民转变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城乡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
一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强化了城乡生产力和产业布局规划,构建了市域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乡发展体系。二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城乡产业布局,加快了产业的集聚、整合和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相互融合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了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光纤电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大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社会共同进步。四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机制,基本消除了户籍管理、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城乡有别的体制性障碍,营造了统筹城乡居民劳动培训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一体化的新环境,推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五是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素质。通过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和“农民增收教育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促进他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生存素质和发展素质。
5、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力地展现了社会人文风貌
近年来,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全国文化强市建设。一是紧紧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方向,既立足实际,更着眼未来,较高水平地完成了《关于建设全国文化强市的若干意见》、《XXX市2003—2007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绿色XXX”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规划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二是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为重点的基层文化网络;三是抓好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庆典文化活动,如元旦、春节、五一、七
一、国庆等大型文化庆祝活动,消夏夜啤酒节、清明放水节、首届中国道教文化节、首届XXX?中国长寿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既传承了我市悠远的历史文脉,展现了我市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活跃了节日气氛;四是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在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了一批公共活动场所,添置了文体设施,为群众参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各级领导大力倡导并带头参加广场群众文体活动,在XXX市城区的各大广场、各个社区及中心城镇,群众参加广场文体活动已蔚然成风。
三、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面临的主要任务
中央文明委将于2005年正式表彰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一个城市“三个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综合、最重要的城市品牌。从中央文明委颁发的《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所列测评标准分析,内容包含8条基本指标、4条特色指标,其基本测评指标含盖35个项目、92个子项、145个细目,可以说要求甚严、标准甚高,涉及的测评内容点多面广,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对一个城市“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综合大检验。基于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测评标准,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抓住重点,发挥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举全市之力,只争朝夕,全面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整体努力,不下硬功夫,不花大力气,不付大代价,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文明城市是一个区域、一个时期“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标志性评价。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创建只是载体、是手段,目的是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创建过程,不能指望通过“运动”突击而一劳永逸,必须建立一套能持续稳定运转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以保证创建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是建立领导负责机制。从市委、市政府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各街道社区,要对照创建要求,分析测评标准,订立创建进度表,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7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书》已经制定和出台,同时印发了《XXX市测评对比参考资料》,各部门、各单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严格对照责任目标,拿出创建措施和实施进度表,不存侥幸,不留盲区死角,确保各项指标顺利达标。
二是建立群众参与机制。离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计划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要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最大可能地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让群众真正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
三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创建机制。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统揽创建全局之下,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起好组织、协调、督促的作用,各责任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密切配合,实现整体联动。各区域性的精神文明共建组织,要对本区域内的创建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四是逗硬奖惩机制。通过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评比办法,对创建工作实行量化考核。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注重创建过程,及时查找问题,寻求突破方法。要注重新闻媒体对创建过程的舆论引导,既要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又要鞭策状态不佳、成效不显甚至拖全市创建进程后腿的不良事例。
2、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品牌,构建优良的生态人居环境
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优良的生态人居环境,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品牌,是公众对一个城市发展特色的集中认同,也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资源和巨大的无形资产。要按照《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特色指标的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我市厚重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支撑,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奋力打造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国际旅游城市,进一步增强旅游综合功能;努力建设全国文化强市,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品牌的创建过程,就是我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各项工作水平跃上新台阶的过程;品牌的成功创建,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特色实实在在的体现。众多的单项优秀品牌,正是文明城市光芒的真正光源。
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不仅能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也给外地来宾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增强对外地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这种意义上说,环境既是资源,又是资本;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具有其它许多地方不具有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市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已随岁月的流逝,面貌逐渐沧桑老化,功能也不配套;城市中心区域过份注重房地产开发,对文化设施、体育休闲场所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间,有些建筑缺乏文化的内涵和品味;有些冷街僻巷处,甚至一些公开场合,脏乱差现象仍很突出;有些地方污水横溢或直接排入河中,2004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只有20%左右,离《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40%还有较大差距;有些地方,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在构建安定祥和的社会稳定环境上,《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要求,八类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应小于2.2起/万人,我市眼下还有较大差距。对照标准,我市许多方面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标。
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新一轮经营城市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按照《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特色指标要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城市面貌要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要以“创卫”、“创模”为契机,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时加大市容环境秩序整治,狠抓污染物、扬尘、污水、垃圾治理,努力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城市风貌改造的契机,依托鲜活的水源来承载文化,突出川西民居建筑风格,认真搞好规划,完善文化功能,定位城市特色,打造城市精品。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还相对滞后,实施历史文化复兴工程,新建XXX中学、市人民医院、市群艺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和以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或由于资金限制,或由于土地审批限制等原因,迟迟难以启动。事实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欠缺已成为制约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另外,我市就业和失业问题仍很突出,就业面临城乡双重压力,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交织,新增劳动力与失业人员并存,其矛盾日渐突出。通过对比《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我市在科技教育和文体卫生这一大块,现实情况与A级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A级标准是大于4.5%,2003年我市GDp是80.11亿元,财政对教育支出是14000万元,占GDp 1.9 %;硬件设施上,A级标准要求建有达标的科技馆1座,市文化馆、图书馆为一级文化馆、图书馆,每个社区都有室内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中心,80%以上社区建有科普画廊,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大于0.15m2。我市的实际情况是:科技馆没有,新文化馆还未建成,市图书馆馆舍面积达不到一级图书馆要求,社区内基本无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中心配置,社区科普画廊全市只有2处,还都十分简陋。
可以这样说,创建工作能否基本达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上得去,这是压在这个城市肩上的沉甸甸的担子,真可谓差距大、压力大、责任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花大力气突破。与此同时,我市还要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投资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也为一座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当你留意一下身边琐事时,就会发现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不文明的行为,一些人人情冷漠、不讲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给我们这个以文化著称的旅游城市丢了脸、抹了黑。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通过全市人民的长期共同努力,引导市民的文明行为规范,力争达到《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A级标准,让市民文明素质不断跃升,让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因为离开了人的文明,城市的文明便成了空中楼阁。而人的文明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其中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法律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等。就我市而言,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刚柔并举,持之以恒。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供坚实保障。要结合“四五”普法,积极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组织市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养他们自觉维护城镇公共设施、生活环境、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意识。要在大力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严格管理,依法处罚各种违法违规事件,坚决惩戒各种不文明行为。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下扎实基础。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打造诚信XXX品牌。要正确引导市民的文明意识,做到是非观念明确,以损害城市文明形象为耻,以建设美好家园为荣。我们这座城市,蕴藏着追求文明、追求进步的巨大潜能,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就是开发这种潜能的钥匙。当每一个市民都把我们的城市当成自己的大家时,城市的文明程度便会大幅提升。
三是大力引进文明,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和成功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在大力弘扬XXX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引进外地以及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文明理念,发挥先进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与我市的文化底蕴和文明习惯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文明新风。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中城市都先后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并在创建过程中总结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借鉴。我们要在立足我市实际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大胆借鉴,逐步形成自成特色又富有成效的创建之路。
四是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构建有效载体。实践证明,每一个创建活动的开展,都能使各创建主体正确认识自己,并通过想办法、添措施努力达到创建标准,从而使各项工作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使群众的素质得到较大提升。要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街道、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2005年确保在成都市第八届“三优一学”文明城市竞赛的检查验收中“保全优,获第一”。
四、以求真务实精神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三个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本身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注重的则是过程,是要用创建统率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最终目的是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不断进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切忌贪大求洋、劳民伤财、不求实际。为此,创建过程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从兴起到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联,它源于群众,根植于群众,主体是群众,目的也是为了群众。因此,在创建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各创建单位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切实解决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办好为群众“雪中送炭”的实事,满腔热情地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点滴小事。要完善机制,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畅通群众投诉、反映问题的渠道,保证群众的问题能及时有效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政务空间。要坚持把创建达标与让群众满意统一起来,并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把着力点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如在城市改造建设中,始终从群众生活需要出发,真正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净于民;在社区管理上,要增强人性化管理理念,真正实现从管理向服务上转变;在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的布局中,做到标志性、功能性和方便群众参与的有机结合;在完善城市功能上,采取组团式开发,便于为群众提供快捷的服务;在城市管理上,做到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注重疏导,合情合理,等等。同时,还要坚持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极大地激发出来,把大家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团结奋斗的工作局面,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充满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城乡共融的原则
一座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座辐射文明、带动乡村共同发展的城市。我市人口近63万,但43万多人口仍在农村。和城市相比,我市农村经济文化欠发达,群众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都还不高。如果离开广大农村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偏离了创建的初衷,偏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剧 了城乡的不均衡发展。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城乡共进、城乡共融。
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战役已经打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工作主线已经全面铺开。这两项重大工作其实并不独自孤立,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进、城乡相融,使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城乡共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工作,要着力解决的就是从根本上引导、帮助农民从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融入城市、融入科学、融入文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转变农民身份,加大产业支撑力度等等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加快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提升农民科技文化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是当务之急。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依法治市的原则
依法治市是一个城市政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地方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实践。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要看城市法制程度的高低。不说新加坡等国外发达城市法制如何完善,人们的行为如何规范;单就我国沿海一些城市而言,如上海、苏州等城市,近些年来法制程度的不断提升,给城市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效:国内外投资者大胆放心投资,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快,形成了文明、安定、健康、有序的社会风尚,三个文明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等等。一个开放程度高、法制程度高的城市,更是要靠制度、法律和规章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因此,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要坚持把依法治市工作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把功夫下在长效管理上,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使依法治市工作进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为城市的健康、协调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市人口发展上,《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要求,计划生育率大于98%,2003年我市是95.32%,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城市明天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在土地利用上,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清理闲置土地,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在资源利用上,无论是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特色资源等,严禁野蛮掠夺式开发,做到合理开发又严格保护。在环境保护上,我市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地处岷江上游和成都市上风上水的位置,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环保的、生态的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第三产业,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要提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水平,加大市场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促进市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争取早日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为最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
面对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期,快速发展、良性发展、协调发展,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铿锵节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既是催人奋进的机遇,更是面向长远的挑战。我们深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正确的领导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统率“三个文明”建设,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只争朝夕、众志成城,一个高度繁荣、和谐、文明的XXX市必将昂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