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市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调研与思考
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对我市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调研与思考
农作物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种子的优劣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关粮食生产的安全,也事关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所以加强种子生产管理、种子市场营销管理是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管好种子生产和市场营销就必须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加强
种子管理队伍建设,最近,本人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以**例,对淮安市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淮安市各县区农业局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都相继组建了农业执法大队和种子管理站,其中:洪泽、金湖、楚州3个县区的种子站和执法大队是合处办公,统一对外开展工作,**、涟水、清浦、淮区四县区种子站和执法大队是分开办公,相对明确职能和工作围绕,各自单独对外开展工作。各县区种子管理机构成立后,都能规范有序、有力开展工作,有的还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工作很有特色,很有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种子市场的彻底放开,种子生产、经营的方式、经营主体,经营的机制越来越多。各县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机构已经不适目前迅猛发展的市场形势。主要表现在:
1、人员不足,目前各县区种子站仅有在岗人员2-3人不等(**只有2人),执法大队人员在4-6人不等,在这些人员中有的有资格参与工作(有执法证和检验证,就能去种子市场检查);有的有工作积极性,但他还没有资格去工作,有的人员怕得罪人还不想去,正常开展工作显得人手紧张。
2、工作待遇低。加强对种子市场监管,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本身就是苦差事,还要“得罪人”,不好干。可据笔者了解。有的地方种子管理人员连工资都拿不全,有的仅发国标工资,省标工资还要靠“创收”,其它福利微手甚微。
3、办公装配差。许多县种子管理机构,除了有办公室,其它必要必配的办公条件什么都没有,无车辆、无电脑、无照像机(摄像机)、无种子发芽箱等开展工作必需的装备。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了解,各地种子管理部门目前尽管人员稀少,但就在这“稀少”中,还有不少是县里安置的还有不少是局里安排的,这些“不少”的人,本身自觉有“来头”,不懂业务不想工作,能力低、素质差。
三、建议和对策
笔者前文已经说过,农作物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事关农业的丰歉,事关农村稳定,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市场彻底放开后,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加大种子生产和种子市场的监管,显得由为迫切,由为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
1、加快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各县编委、人事和农业部门,要从稳定农村、安定天下的这一高度出发,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成立农业执法大队和种子管理站管理人员编制分别在8-10人和4-6人。机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
2、加大投入。首先农业执法大队和种子管理站人员的省标工资由县财政统筹考虑发放,其次县财政每年都安排加强种子监管的专项经费,尽快改善种子执法装备落后的窘境。第二,市级以上农业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种子管理部门的投入,有关项目、有关办公设备如:车辆、电脑、摄影(像)机、种子发芽器具要向基层投放,来增强实力,改善条件。
3、加强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各县区种子管理机构,由于组建的时间不长,人员流动相对较快,不少新成员,对农业的法律法律不熟悉,业务工作能力不高。所以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对执法人员加强思想教育,要教育他们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不徇私舞弊,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其次,要对他们加强业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人人有“证”,个个能上岗,有资格监管、有能力监管,监管有高效率,真正做到种子管理部门无闲人、无庸人、无无用的人。第三,要对种子执法人员有计划的进行轮岗交流,不断更新充实,这样不但有利工作的开展,还能很好的保护同志。
四、要加大对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和频度
随着种子市场的彻底放开,种子经营单位的增多,(据调查仅**境内就有300多家种子经营单位),种子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获利,违规违法的行为也越来越多,所以必须切实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春秋两季种子销售的两个旺季,要对种子经营户要加“密”、增“频”检查,就是要一个不漏的进行检查,抽样、检测。而且要抓住时机,反复的检查、抽样、检测。确保农民都能买到放心种子,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真正起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以上是本人一管之见,由于时间仓促,调查的不广、不全,思考的不深、不透,错谬之处难免,敬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晚
第二篇:对我段贯标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对我段贯标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经过去年近一年的工作,我段建立了符合ISO9000标准要求和我段生产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1年8月1日开始试运行,经过两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后,于2001年12月底通过了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的现场审核,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但获证后如何有效保持和实施质量体系,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对此展开了专题调研。
一、质量体系运行有效保持的工作重点
取得质量体系认证后,企业绝对不能松懈,取得认证只是工作的开始,只有持续有效的保持,才是认证的最终目的。要保持体系的有效运行,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
1、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文件。段质量体系经过内部审核、认证及监督检查,证明了它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但是,为了使段质量体系文件能在各部门乐于执行,我们在质量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上下了不少功夫,贯标办根据外部认证情况、内审情况、管理评审情况组织对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补充和修订,避免文件与实际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并使之满足和符合ISO9000标准的全部要素要求。技术部门修订技术文件,另外段组织有关人员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使段内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搞好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重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开展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的有效保证。段定期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每年初制定质量体系审核计划,每月组织内审员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并每半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集中内审。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中,还有针对性地对涉及质量活动要素较多的部门或较薄弱的部门进行单项审核,通过审核——整改——复查——再审核的不断循环,逐步巩固和完善段的质量体系。每年第一管理者要认真组织管理评审活动,由相关部门提交内部质量审核情况、过程控制情况、质量工作状况、客户反馈意见、人员培训情况等分析资料,并由各部门领导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经管理者代表及段长评审后,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改进。在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始终把纠正和预防放在重要位置,对在任一环节发现的问题,都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3、建立激励机制,促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为促进质量体系运行中不合格项的整改,段制定了质量体系运行考核管理办法。对于质量体系运行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积极整改,取得成绩的给予奖励,而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项或整改过程中没有举一反三进行整改的则给予惩罚,极大地促使员工都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问题进行暴露,充分听取审核人员的意见,对不足之处予以积极整改。
4、强化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操作者质量自检
段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把强化质量意识和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为目的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质量环节。段要求岗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这可加强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的自检工作,使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好的产品质量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极大地提高了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5、坚持质量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段利用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第三方审核、监督检查来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的同时,在企业内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汇总,使段领导对一些重要的质量信息能及时了解,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和预防。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着重对月度质量状况进行总结及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解决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制定纠正措施,提出整改要求,强化质量意识。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机车检修全过程通过严格落实以“四按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机车检修制度,精心生产和精心检测,来努力达到“人为缺陷为零”的目标。
二、目前我段在贯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多年中形成的工作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虽然我段开展贯标工作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但在调研中我还是发现职工对于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记录自己该记的工作内容感到还不太适应,心中总认为是多此一举,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也认为:某些职工素质低,记录对于他们来说不现实,职工干好活就行了。
2、存在松懈情绪,个别部门发现问题的整改不十分积极,进行的不彻底。取得认证证书后,部分职工甚至有些部门领导都认为在贯标过程中忙的不可开脚,现在已经取得认证证书,可以松口气了。同时,在调研中还发现,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部分部门的整改态度有了改变,就问题改问题的现象有所增加,没有按标准要求,对问题进行分析,制订整改措施,进行举一反三的整改,以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使得问题的整改你发现一个,他改一个,你发现二个,他改二个,整改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3、文件和资料的系统管理难度比较大。我段自推行ISO9000以来,在文件和资料控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件更改的连贯性不强。这是一个存在较多,又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是保持体系文件运行的基本法规文件,需要根据本段生产实际经常进行修改,但这些文件的修改往往又会引起其它第三层文件的修改,有时不注意就会发生相应的其它文件没有进行更改的情况,造成文件冲突;二是作废文件的收回、文件发放和接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我段是行车一线站段,加上部门较多,所以各种文件比较多,文件管理比较繁杂,在文件管理上就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疏漏。
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初步成果
首先,我段领导层及中层干部干部和全体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有了一个全面的更新。按照标准要求,严格实施体系文件,“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记录到”,“事事讲依据,处处留痕迹”等依法治理企业的观念正在普遍树立。变事后检验为主为事前控制为主,以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人、事事、处处讲质量”的质量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其次,规范了职工行为,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要求企业全方位、全员性地参加。近一年来,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对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第三层作业文件进行了修订印发,通过多次反复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宣讲和培训,使每名职工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上下工序的衔接都能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并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职工的作业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有力地促进广大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再次,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从文件管理到记录控制,从物资采购到物资检验、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从机车检修到配件检修,从不合格发生的事后纠正措施管理到事前预防控制等等,各部门、各岗位都界定了明确的质量管理职责,ISO9000标准中所要求的过程的质量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落实,确保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并且段上将ISO9000标准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理念逐步应用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如安全运用管理)等,以切实提高我段的基础管理水平。
第三篇: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的调研分析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工商总局、卫生部、质监总局、统计局等部门先后制定下发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相关的具体法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尤显突出和重要。但是,从当前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结构与新的管理职能和要求还不适应。要搞
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一方平安、确保社会稳定。笔者认为:首要加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一、现状与问题
1、观念不新。过去,在传统粮食流通管理体制下,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粮食流通,用包办代替的办法管理粮食企业,对依法管理粮食流通特别是管理社会粮食行业感到无从下手,存有畏难发愁情绪,不愿主动的开展粮食监管工作。
2、素质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方法不多、水平不高,仍然习惯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落后管理方式。少数行政管理人员对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等条款颇为关注,而对于《条例》中进一步提高市场的位置、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等有关市场化改革取向和服务职能却缺少深入的研究,对管理职能期望过高,对服务职能缺乏热情。
3、心理不平衡。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认为实行粮食供需平衡由市场自动调节完成,政府机构中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更多的政策性粮食管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是否存在无关紧要。特别是在几次的机构改革中,作为政府分工负责管理粮食流通工作的粮食局,遇到了机构撤、并、缩、改;机构性质、名称多样化;时而退出政府序列,时而归口发改委管理,形成了管而不管,上下脱节现象等。从凉山17县市粮食主管部门的机构名称和编制来看,有14家专管粮食流通工作,保持了“粮食局”的名称(其中有11家是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最少4个,最多的只有15个。县市内设3-4个科室,每科室设2-3人;有3个县(市)称之为“粮油事业管理局”,更为突出的是德昌县98年5月机改为贸易局挂粮食办公室、98年12月更名为粮食与贸易局,2001年恢复为粮食局,同时还要承担原供销社、商业局职能。从机构设置上,就弱化了干部队伍现象,造成心理伤害。
4、队伍结构断层。近年来,随着粮食行业的不景气,人员流出大于流入,专业人员纷纷转行,进入粮食行政管理队伍的主要是行政机关调任、军队转业等,由于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大专院校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极为不合理,断层现象突出。从全州粮食行政管理人员151人,工勤人员和没有编制的就占92人;从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程度仅有28人,大专文化程度有120人;从年龄看,35岁以下仅有12人,50岁以上的有46人;从职称看,高级职称空缺,中级职称仅有8人,初级职称有64人。这些现象严重地制约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执法水平。要想依法开展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推动粮食流通业有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文一篇。
二、对策与措施
1、强化机构,充实基层人员编制,尽快建立一支明法规、懂专业、善管理、能负责的粮食流通执法队伍。这一点国务院和省政府都非常明确,强调稳定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和人员,做到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粮食管理,保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队伍的相对独立性。从目前我州有12个县成立了执法队伍来看,都是在没有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只有撤消业务科室,组建执法队。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确保粮食安全、营造“平安**”“平安凉山”的高度,认识加强粮食流通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省里要有统一、明确、有效的具体做法,仅靠市(州)县两级粮食部门通过“争取”、“反映”、“要求”的途径来解决粮食流通执法队伍的名称、性质、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是弱而无力的。三是要从县以上粮食行政管理机构的现状出发,正视现行粮食机构难以肩负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监管职能问题,加大引进优秀人才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2、强化三种意识,加强队伍建设。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人力的素质和技能将成为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粮食行业长期以来受计划分配经营的制约,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立即下大力气改变现状。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对从事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思维,拓展理论视野,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为人民管好粮的责任。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专业知识、wto知识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其运用各种知识分析和处
理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培养一批肯奉献、精业务、善管理、具备团队精神的粮食行政管理人才。二是强化中心意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断深化新形势下的基本粮情,认识新事物,掌握新情况,研究新对策,采取新措施,妥善解决影响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迫切问题。不断加强宏观调控,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粮食部门应有的贡献。三是要强化民本意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工作任重道远,为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牢固树立民本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千方百计体察群众,切实弄清群众在想什么,急什么,需要什么?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承担起政府赋予的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重任,促进粮食流通有序健康地发展。
3、培养高素质的粮食流通执法队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需要一支高素质、能胜任的行政执法队伍。要求执法人员学法、懂法、依法办事,讲究督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大失误。拥有粮食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必须熟悉粮食流通管理的职权范围,明确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懂得粮食工作业务,掌握监督检查的法定内容和程序。要从基础学起,既要学粮食流通管理专业法规规定,也要学行政管理公共法规内容,不仅要明确粮油质量标准、实施检查的内容程序,还要掌握证据收集、执法文书制作及复议、应诉等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具备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资格,持《粮食监督检查证》方可上岗。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对粮食市场的管理水平,关系到粮食市场的兴衰,关系到粮食管理部门在民众中的威望。
4、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工作制度建设,它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做好工作的保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新的历史使命面前,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规范作为,高效办事,便民服务,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在粮食市场管理中发挥正规军的作用,在粮食行业服务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枢纽的作用,在产业化发展中发挥导向作用。发挥好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作用,做好市场时代的粮食行政长官,在粮食市场管理中亮剑执法、无私执法、公正执法,不辜负时代赋予粮食主管部门的神圣职责。
第四篇:调研与思考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与思考
摘 要: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土地。土地无疑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出路上的作为不得力和不到位,显然影响到这一群体的民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笔者通过在陕西省咸阳市大量调查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
由于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配套的不完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目前处于“进无出路、退无保障”的两难境地。
(一)出路问题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出路在于就业。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以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事处为例,截止到2006年7月底,8个村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0岁)的有9 001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8 309人,失业率高达84%。
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的结果。首先,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不得不抛弃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调查显示,陈杨办劳动年龄段内的9 001位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技术缺乏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8.2%,35-45岁年龄段的占45.6%。上述三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一旦合同期满或精减人员,他们往往首当其中被裁减。其次,随着企业用工制度逐渐市场化,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拆迁、就业等进行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货币安置引发的突出问题是,在大量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的保障”[1]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二)退路问题
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货币安置政策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而他们的养老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据咸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仅养老保险一项的费用,若按低标准(全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7%)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标准一次性交费方案,每个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需要5.18万元,而现行的安置补助费每人只有3万元,缺额2.18万元。再次,一次性货币的补偿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反倒成为对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不利因素。事实上,调查显示,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办2006年7月20日前,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几乎没有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二、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
2004年以来,咸阳市政府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有关精神,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精神是:
(一)促进就业
第一,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城镇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政策待遇等。
第二,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秦都区陈杨办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以竞争选择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进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按照每人1 000元额度予以补助)。据不完全统计,陈杨办通过培训的农民就业率达到了60%以上。
(二)改变货币补偿方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第一是分年龄、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障。咸阳市政府规定:对征地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对征地时在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能满15年的,给予参加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能满15年的,参加市政府规定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简称“双低”)基本养老保险金;对征地时年龄在50-60周岁的妇女、又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或“双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征地时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补助制度。第二是资金筹集主要源于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款,个人无需额外缴费。无论是市政府的“两大部分”(70%在征地安置补偿费和征地补偿费中列支,30%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或社会保险后备金中列支),还是秦都区的“四个渠道”(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的60%、从级差地租总额中提取20%和从招标拍卖增值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养老保障资金的融资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地收益。
第三是留地安置。咸阳市政府2004年6号文件规定,对失去土地的8个村实行留地安置,即每人35平方米的开发用地,用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咸阳市的这几项很有针对性的新政策既为为失地农民打开就业出路,又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体现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条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新思路。
三、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现行政策中需解决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做法是招工,第二阶段是定期定额地发放生活费,第三阶段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第四阶段才把养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第一阶段招工安排的失地农民,由于已经转变了身份,是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解决问题的。现在的问题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第二类失地农民每月领取85元或100元生活费,有无工作,政府的生活费必须照发。如果没有工作,这样的待遇又确实太低了。第三类在把一次性货币补偿用完以后,一旦生活发生困难,政府就“难辞其咎”,所以实际上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新老政策的衔接问题
新老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
在咸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同时运行着四套养老保障制度,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双低”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咸阳市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自新政策实施之日,农民的养老保障关系基本理顺。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实际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问题。按咸阳市的现行办法,一个失地农民一次性缴纳24 128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每月享受263元。按这两个数据测算,预计基金可支持约92个月,亦即7年半。如果按人均预期寿命70岁计算,还差2年半。秦都区按目前的情况测算还有很大缺口,填补这个缺口只有靠政府的财政托底。这一点必须引起必要的重视。
(三)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与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问题
据秦都区有关人士介绍,该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方案几易其稿成型后,区五套班子历时一年,先后几次召集镇(街道)领导会议统一思想,才得以公布实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即将实施的新办法会提高征地价格,增加企业用地成本,对企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如何既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能优化投资环境,是地方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事实上,秦都区把失地农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额确定在只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四)就业观念转变问题
目前失地农民邻近城区,陈杨寨村是城中村,出租私房收入可观,经济较为宽裕。据陈杨办干部介绍,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苦、脏、累工作不屑一顾,对工资不到800元以上或不坐办公室以外的工作免谈,对政府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对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就培训抓培训,而要引导他们增强市场就业意识。
(五)让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问题
就失地农民这一特定群体而言,咸阳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城市化
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民无疑也是受益者。然而就长远和全局看,如何使这一制度也涵盖全体农民,如何使失地农民和全体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连片土地被国家征用储备的城市近郊农村,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也理应是受益者。[2]57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外地一些城市通过建立覆盖全体农业劳动者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并为老年农民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减少了征用土地中许多矛盾。因此要适应农村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原有的各种养老保险向城镇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接轨,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确保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以地换保障”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咸阳市的实践表明,只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就能够切实可行。这是因为,土地征用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维持可持续生计的唯一资本,政府在这种时候积极引导农民投资于养老保障,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3]
(二)更新理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要确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要以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要按照 “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4]79的原则,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配套政策;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要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只有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降低企业吸纳失地农民的成本,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拓展空间,进而形成“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的良性循环。当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虽然会增加城市用地成本,但与政府向社会高价出售的土地相比相距甚远。调查显示,秦都区陈杨办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6.55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每亩在40万以上;有些村最高的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7.4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最高的每亩达到50万元以上。不难看出,其间级差地租的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以土地换保障”是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的修正,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实际上也可以一并考虑解决就业问题和医疗问题。这样才是切实保障“可持续生计”被中断的失地农民权益的良性补偿。
(三)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从土地被征用的角度看,农村居民大体可以被分成两类人群:已经失地的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估计在4 3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抓住目前能够“以土地换保障”这一历史机遇期,从战略高度认识并开始着手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是农村中两类不同群体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对于失地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咸阳市现行低门槛进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事实上,相对于失地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的经济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差,他们的土地又难以变现,为了真正促进粮食生产,逐渐地把他们的养老保障一并考虑进来最好。
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从咸阳市的情况看,城乡居民中目前并存的四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双低”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四种制度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城市发展需要优化投资环境,而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城市建设成本是重要方面之一,也恰恰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完成调研后的初步设想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应本着“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计。
所谓低水平,指的是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实际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以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应以当地基本生活需求标准为宜,其数额至少不能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个问题属于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所谓有弹性,是指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配套设计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补充保险部分。其缴费水平由用工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主确定,可采用个人帐户的方式,多缴多得。所谓多覆盖,体现在农村中各类人员均可参保,尤其是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也能得到基本养老保障。显然,制度的低水平设计在兼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各种制度可相互折算转换的同时,也确保了所有农民有条件参与;制度的弹性化处理适应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
良好的制度设计需要辅之相应的资金保障。笔者的看法是:政府应及时抓住城市化进程中“以土地换保障”的历史机遇期,放眼长远和全局,着眼于全体农民,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这笔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实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基本保险部分,二是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进行补贴。
总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相宜的系列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64-67.[2] 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
(12):50-53.[3] 赵国辉.失地农民养老堪忧[J].中国保险,2005(9):88-90.
第五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调研与思考
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唐正元 来源:扬州市信息办 添加日期:08年01月19日
在2005年7月,扬州正式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决定尽快构建数字化城管系统,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拼搏,2006年6月投入运行并于10月通过建设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城市。构建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成功实践,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加快信息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明新扬州的推进器。
一、数字化城管的新模式与创新性
针对传统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扬州市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既具有扬州特色又能在国内大中城市推广的数字化城管新路子。
首先对城市管理目标进行科学界定,狭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对城市的事件和部件进行有效管理,城市事件主要有五大类: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城市部件主要有六大类: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地、房屋土地及其他类。
其次,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将建城区78平方公里管理范围划分为5000多个万米单元网格,将若干个万米单元网格组成一个管理责任单元,在空间上和组织层次上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各自的网格化管理责任范围和监督员的网格化监督责任单元,合理的管理空间划分,实现了全城区无缝拼接、精细划分的管理责任区域。
第三应用城市部件管理法将管理对象准确定位。将大到一幢建筑物小到一个地灯的每一个部件逐一进行身份证编码登记,测定每个部件的坐标等建立数据库,制定出六大类127个小类别55万个以上城市部件以及五大类80种事件的图识标准和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入库管理。
这一全新的工作流程,用限定的时间、规范的标准、明确的职责,记录、评价各个责任主体工作绩效,整个工作流程以数字化形式流转、存贮、发布,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构建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若干创新点为实现城市又好又快管理提供了保障。
1.组织架构的创新。系统设计者提出了“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简称„1234‟新模式)的组织架构。其核心是对原有城管体系进行流程再造,推行城市管理的监管分离,形成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轴心”,创新了管理方式;监督中心仅建在市级,负有监督权、评价考核权、奖惩权,有利于统一集中管理;市、区两级分别设立指挥中心,将市管和区管有关资源统一整合到同一系统中,强化市、区两级城管指挥职能,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两级政府积极性;明确市、区、街办(乡镇)三级管理责任,负责部件和事件的协调和处置,有利于分级处置提高效率;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这样,既保证监督有力、指挥顺畅,又达到管理到位、执行快捷的要求。
2.构建方式的创新。在系统构建时,立足数字化城管是“数字扬州”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已有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等存量资源,实现数字化城管系统与原有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前后兼容、上下对接,建立起链接市直148个部门单位、20多个街办、120多个社区的网络平台,实现实时在线协同工作。扬州数字化城管系统,不仅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兼容性好,还节省建设投资成本1700万,而且每年还可节约运营费用近700万元。
3.处置原则的创新。结合本市实际,对城区141平方公里的城市部件、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类、编码和数据建库入库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管理对象,创造性地提出了“部件先属主后属地、事件先属地后属主”的处置原则,使纷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计算机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凡属于市处置的由市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协调处理;属区处置的问题由市指挥中心派遣到区分指挥中心,转至责任单位处理;突发事件则由市指挥中心报到应急指挥系统处理。实践证明,这一原则责任清楚、主次分明,为高效处置奠定了工作基础。
4.力量保障的创新。实行数字化城管后发现问题能力明显增强,各级政府加大处置保障力量,特别是充实加强了基层处置力量,市级将部分管理力量充实到各区;区配强街办力量,建立有2名专职人员的城管科,成立一支应急处置队伍。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要求,加强职能部门的处置力量,市城建、环保、园林等部门也分别建立了一支10—30人的应急处置队伍。并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一线综合处置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5.联动机制的创新。在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对电话、网站、短(彩)信等各种沟通方式的全面技术支撑和业务整合,将市长热线12345、城建110和公安110等涉及城管的信息统一整合到数字化城管中心平台上来,实现了各种形式公众举报信息与监督员采集的信息统一立案、统一管理、统一处置、统一督查、统一考评的闭环处理模式,扩大了群众对数字化城管的参与度,提升了综合集成处理能力。
6.应用技术的创新。系统建设中,大胆运用先进而成熟的新技术,保证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先进性和扩展性。
二、数字化城管的显著成效
自去年6月数字化城管新模式正式开通以来,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指挥顺畅,效果明显。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案卷100076件,结案98355件,结案率达98.28%。
1.形成了完善的发现机制
应用数字技术对每一个城管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发现和全面覆盖。首期53平方公里试运行区平均每月上报11399个城市管理案卷,平均每个责任网格每月发现城市管理问题88个。主动发现城管问题的效率是传统被动模式时的数十倍。新建和整合相关资源形成118路视频监控网络,使中心城区和主干道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指挥和监督两中心以及领导终端可以实时核查现场情况,增强实证分析能力。新增了城管热线、手机短信和彩信等受理渠道,公众可通过电话、手机、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便捷途径积极参与城管问题的举报,不仅扩大了城管信息采集的来源,同时也强化公众对监督员的监督,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
2.构建了全新的城管模式
数字化城管的关键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的创新,“1234”新模式形成了统一信息采集处理、统一集中指挥派遣、统一监督核查反馈、统一绩效量化考评的新模式,实现了高度集中统一、条块结合联动、职责清晰明确的新机制,城管的各个主体单位责任意识和主动处置问题积极性大大提高。
3.提升了有效的处置能力
数字化城管新模式注重了处置能力的提高。处置力量的配置使大量的城市管理问题可以在系统规定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处置已由过去每月不足1000件提高到现在平均每月9483件,处置时间从过去的168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12小时,城管效率大幅提高。平均每个部门每月处置达到了250件。
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充分整合和发挥了每个万米网格单元的五股管理力量,即城管执法力量、区和街道应急处置力量、职能部门处置力量、城管监督员力量、社区信息员力量,形成了管理的合力。改变了“小事变大事、易事变难事”,“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现象。
4.实现了定量的精细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生成的各类业务数据和统计评价等功能,提高了信息比对和集成分析能力,从各单位每月接收处置的任务数、按期结案数、超期结案数等可分析各责任单位的城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利用相关数据可分析城管部、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其演变情况。从试运行半年数据可以看出,城市管理问题案件类型街面秩序和市容环境占70%以上。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广陵区发生案件占全市案件总数的47%以上。这为精细化、定量化科学管理城市提供了决策分析的依据、评价考核的依据、奖励处罚的依据。
5.城市面貌显著变化
城管新模式运行以来,随着长期积存的部件问题不断得到发现、处置和完善,路灯不亮、道路损坏、绿化破坏、阴井盖丢失而引发的事故等问题很少发生,部件立案数量逐步呈现下降趋势,从最初占案件总数的20%减少到目前5%以内,市政部门和公用事业部门为城管不再搞运动、抓突击,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职责不清晰,相互推委扯皮。由于前期职能划分时对部分重叠、交叉职能未能十分清晰界定,给上下级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处置疑难问题的扯皮留有可乘之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交汇地带、共用设施等因职责没有明确、相互扯皮而导致的案卷积压,今年以来至3月16日,监督中心督办的积压案件达1415起,有些案卷在多个部门间循环多次无法得到解决。
2.产权不明晰,任务派遣难到位。对今年以来案卷办理情况分析发现,部件有效立案率平均为81%,其中道路交通有效立案最低为56.3%,作废不是案卷本身不真实,而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导致无法界定维护责任主体,立案和派遣无法顺畅进行而最终废止。
3.疏堵结合不够,缺乏治本措施。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置各类部、事件案件总量超过10万件,城市部件问题逐步减少,但市容环境、街面秩序和小广告等事件发生总量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城管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一是对便民生活类的如各种小型维修、水果熟食摊点,没有加以引导、统一规范的标准要求。二是没有建立空间、时间合理分布的疏导经营地点,一味堵塞处罚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问题发生量。三是缺乏从源头治理的措施。
4.业务不适应,城管部门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意识、人才和投入力量,习惯于传统的突击式、粗放式方法应对数字化管理。对于由不准确的职责产权划分、错误的指挥手册条款、繁琐的处置流程等造成的案卷错误、作废或无法处置,如何加以改进完善等一直未能研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考核监督员以上报案卷数量简单指标衡量导致案件质量不高,如何既提高发现率又提高案件质量还没有有效的措施。
5.社会参与度不够,“门前四包”作用未能得到发挥。系统虽提供了多种公众举报信息的渠道,但因宣传不够,总体公众参与度很低,2006年半年6.67万件案件中公众上报仅占2.1%。企事业、商家店铺等“门前四包”单位作为处置责任主体既可减轻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的压力,又能加大自我监管力度、加快处置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期没有将“门前四包”单位纳入数字化管理,社会主体力量参与管理的作用更没有得到体现,2006年10月份共立案事件问题数量10459条,其中72.4%的案件发生的“门前四包”范围。
四、进一步完善新模式的设想与建议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完善和推进数字化城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城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城管是为城市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出形象、出财富的有效途径。仇和副省长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数字化城管现场会议上指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由滞后向实时、由粗放到精细、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他要求“全面推广扬州等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全面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全国、全省学扬州的形势下,扬州只有进一步加快完善和推进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让城市管理向更精更高更好的水平迈进,才能不辜负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才能符合精致扬州、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的荣誉。
2.加强系统研究,提升有效处置能力。积极探索完善城管执法体制,研究建立综合执法与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相结合的体制,促进执法权与管理权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发挥专业部门的管理作用。要持续推进城管机制的创新,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示范“网格化部、事件综合服务外包”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城管部门要积极面对数字化城管带来的严峻挑战,用科学的方法系统思考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更加注重研究制定城市管理中涉及的空间布局规划、经营规范标准、监督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部件产权界定、管理职责调整、处置流程优化和指挥与监督评价体系。强化城管自身宏观指导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要以系统中的数据和案例,仔细研究事部件发生演变规律,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提供建设性意见。规划、建设、园林、旅游、交通、公安等广义城管部门要在本职工作中注重研究各种疏导点布局、部件和工程质量、设施人性化设计、店面广告统一协调的风格设计等,不给狭义城管留下“后遗症”,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部件、事件发生的概率。
3.加快系统升级改造,提升新模式功能。一是完善社区管理功能。扬州“1234”模式强调的是“三级管理”,但实际工作中社区作为街道管理的延伸承担了管理任务,目前,系统不能为社区自动进行案卷管理统计,市、区、街道不能对社区处置效率进行评价,影响了整体效能的提升。同时,社区作为“门前四包”模式中五大主体之一担负着责任主体或产权主体与数字城管平台间的纽带作用,也必须纳入数字化系统管理,因此,系统升级改造中将全面提升社区的管理功能;
二是将“门前四包”纳入数字化管理,提高公众参与度。推行“门前四包”数字化有利于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门前四包”责任主体对责任区内产生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方便快速处置。特别是对于街面秩序、乱停乱放、小广告,“门前四包”责任主体积极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强化社会单位的责任意识,实现城市管理从政府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借助于数字化城管的统计评价功能,有利于工商、卫生、文明办等部门对“门前四包”责任单位的文明、诚信、守法经营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市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全体市民参与城管的信息传输和信息披露渠道功能,推动市民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形成全社会参与城管的良好氛围。
三是推行数字执法。数字执法系统是将对执法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将所有的执法关联信息整合,供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利用“执法通”进行数据库查询,使得执法队员可以在现场快速调阅审批资料、对比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现场执法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执法速度和工作效率。
四是提升完善数据挖掘的功能。系统升级改造中,积极探索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城管案件发生演变规律,研究城市绿化率及绿化种类变化等情况。利用数据分析功能,探索事件处置数量和质量、部件维护量与财政预算挂钩的机制等,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和运行的数据仓库,使决策者、管理者能够从大量积累的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更加全面真实、更加系统实用的数据,为全面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发展、运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