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护家庭和谐 推动人口发展1
维护家庭和谐 推动人口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4.26”讲话体会
作为一名80后,没有切身体会过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初那暴风骤雨般的激烈,从我进入人口计生系统工作,计划生育前面已经隆重的加上了“人口”二字。计划生育已经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了几十个春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也在不断变换自己的主要职能,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再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阶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下午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胡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六项重点全面概括了当前的人口工作,通过对胡总书记讲话的学习,不难看出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是要全方位做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更多的是透露出以人为本的帮扶政策和服务体系,我们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能单
一、要求全面,以服务为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必须重视家庭的发展
家庭,不仅是个人的避风港,它更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枝蔓,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如此看来,家庭的发展其实就是国家的发展,就是人口的发展,家庭的和谐就是国家的和谐,人口的和谐。只有千万个家庭都和谐幸福,公民个体自然就会幸福,国家也才会欣欣向荣。
以人口发展为核心,促进家庭和谐
家庭的发展离不开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各个因素的保障,而作为人口计生部门,则主要着重于本部门工作,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来推进家庭的发展。
(一)促进性别平等、实现性别和谐。性别比失衡对于家庭的发展起着隐性但却是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不仅反应重男轻女思想的顽固性,而社会骤增的“光棍”更为家庭和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诚然当今人们的传统观念已得到很大改善,然而从近几年居高不下的性别比来看,我国性别发展趋势仍然严峻,据社会新闻网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少2377万,这意味着10年后,处于婚龄的男性将比同龄女性多出2000多万,因此人口计生部门对性别比失衡的强烈干预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要继续抓好“两非”工作,加大部门合作力度,坚决打击查处“两非”案件。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宣传新的婚育观念,切实改善女孩生存发展条件,提高女孩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为女孩户提供更多的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从而提高女孩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使她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肯定。让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女儿好。
(二)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怀体系。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一是要广泛开展出生缺陷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们形成自觉的防治意识。往往一个缺陷儿的降生就是一个家庭不幸的开始,据了解,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1.4%,每年大约要出生80-120万肉眼可见缺陷儿,因此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是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家庭和谐的不可或缺的举措;二是重视青少年在成长期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据了解,中国10—24岁的青少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6%。随着性成熟年龄不断提前、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婚前性成熟期不断延长,加上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作用,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有较大变化,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和需求日益凸现。认同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比例上升,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增加。而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在中国却一直处于半遮掩半发展状态。作为人口计生部门,全面普及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恋爱婚育道德观念已经势在必行。
(三)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特殊家庭帮扶机制。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帮扶制度,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内容,比如受灾家庭就多倾向于资金扶持,留守人口家庭则多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多给予精神慰藉等;二是必须加强部门协作,特别是与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合作,形成共识,成立相应的完善的协作机制,制定长期稳定的协作章程和规范。维护特殊家庭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优先享受各种政策性照顾,解决他们的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人口计生志愿者队伍,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人群等特殊家庭实行全面的定期的送关怀、送温暖活动。
作者:梅世琼
责任编辑:
稿件来源:恩施市人口计生局
第二篇:打造文明和谐家庭文化 推动油田和谐发展
打造文明和谐家庭文化 推动油田和谐发展
2008-03-10 本文访问次数:79
1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胜利油田工会女职委按照油田工会工作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油田女工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坚持以文明和谐家庭建设为切入点,以丰富多彩的亲情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亲情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油田家庭文化品位,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为油田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层层发动,全员参与,为文明和谐家庭建设营造良好的亲情氛围文化引领,全面动员,倡导全局17万户家庭共同关注和谐家庭创建。为了激发油田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到和谐油田建设中来,《胜利日报》连续发表了三篇评论员文章。首篇即是《构建和谐油田先建和谐家庭》,从文化建设的高度阐述了构建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油田的必然要求。油田工会女职委以三篇评论员文章为题目,在全局启动了“构建和谐家庭从我做起”大讨论活动,召开了“亲情、家庭、和谐”座谈会,组织了“创建和谐家庭”征文活动,还在《胜利日报》开设专栏,引导油田17万家庭共同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来,共同关注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此次征文活动收到征文711篇,其中,有很多退休的老干部、职工家属都建言献策,许多男职工也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
沟通交流,引导17万家庭的成员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家庭的和谐是
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为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局工会女职委开展了“我的母亲”征文活动和以“感恩父母、点亮真情”为主题的亲情短语征集系列活动。“我的母亲”获奖征文120篇,汇编成《献给母亲的歌》一书正式出版。我们将每天说一句亲情短语,每天做一件亲情好事相联结,在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企业基层单位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我家在企业、企业是我家”的良性互动和认同的和谐关系,在全局营造了良好的亲情文化氛围。
部门联动,齐抓共建,提升家庭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随着油田改革不断推进,利益格局不断调整,职工群众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为此,局工会女工委注重与宣传、综合治理、共青团等多部门联动,进一步丰富家庭文化内涵,把家庭文化与企业、社会、国家整体利益相联结,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以“平安家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普法教育,积极引导油田每个家庭成员自觉成为社会道德的拥护者、遵章守纪的好公民。今年以来,全局涌现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户,全国“绿色家庭”1户,省文明家庭7户,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1名,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2个。
二、规范管理,打造品牌,使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再上新台阶加强队伍建设,力保亲情文化活动的规范管理。活动之初,局工会女工委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一是读书读报骨干队伍,组织基层职工群众开展各种读书会、演讲会、读书论坛等活动;二是文艺演出队伍,定期编
排节目深入到各社区演出,与基层职工联欢;三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进家入户、下基层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油田各级工会女职委共组织不同层次读书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巡回文艺演出30余场次,为弱势群体家庭解决实际困难6456个,帮扶困难家庭375户,资助困难家庭子女157个。
社区牵头,培养骨干,打造精品文化。局工会女职委依托社区文化广场,组织开展家庭才艺大赛、家庭厨艺展示、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家家比学习、比知识、比亲情、比和谐。同时,针对部分家庭上班时间孩子无人照看、空巢老人无人排解寂寞等各种具体困难,组织部分下岗待业人员建起了社区“午间小饭桌”;针对部分家庭子女课业辅导的需求,组织部分高学历人员开展“一对一家教辅导”活动;针对部分家庭子女青春期教育的实际需要,组织部分心理咨询专家开设“青春期心理咨询”活动;为空巢在家退休老人建立起亲情社区娱乐室、健身房等针对性强的专项工作。截止目前,油田工会女职委共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百余场次,先后3次邀请大连鼎狐心灵智能开发研究院汤兰院长来油田授课,受益职工达万人。管理局工会女职委成立女职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各基层单位建立咨询服务站,共聘请法律顾问80人。23 个二级单位建起“午间小饭桌”,建立“一对一家教辅导”220 户,开设健康心理咨询室3 个,基层单位和社区普遍建立老年娱乐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和健身房。分层次,分重点,特色家庭创建活动覆盖全局。女性因其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善于体谅人、责任感强、有耐性等特点,成为家庭的灵魂和支柱。因此女职工对于家庭学习氛围、家庭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廉洁勤政理念等的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局工会女职委针对不同家庭群体,分层次、分重点地开展了创建“学习家庭”、“平安家庭”、“廉洁家庭”、“环保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创建活动,并连续三年开展了“十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在“
三、八”节表彰大会上对100户管理局文明家庭进行隆重表彰。
三、注重总结,发现典型,努力将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阶段性总结展示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成果。油田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油田广大居民之间形成了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楼栋团结”的良好风气,在油田各普通家庭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为大力弘扬家庭新风,局工会女职委先后组织开展“三亲情”故事创作及表演活动,“情满油田、爱在身边”巡回演讲,“和谐在我家”亲情摄影比赛,“三亲情”事迹演讲报告会等阶段性总结活动。活动中,有122篇作品获“三亲情”故事创作奖,其中28篇获“三亲情”故事表演奖;收到亲情摄影作品962幅,局工会女职委将部分优秀摄影作品制作成60块摄影展板,在油田各社区作巡回展出;在油田各单位开展亲情文化演讲430余场,受教育人数16500余人次。
以“评”促建,“十佳双百”评选活动将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推向高潮。由局工会女职委牵头,管理局工会等八个部门联合下文,表彰了在“亲情家庭、亲情楼栋、亲情小区”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十佳亲情小区”,100个“亲情楼栋”,100户“亲情家庭”,以及创建活动先进集体300个、先进个人500名。通过开展“三亲情”和“好妻子”评选等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通过举办“廉内助”座谈会等形式, 加强家庭廉政建设;通过开展以“和谐在我家”为主题的摄影比赛、录制家庭访谈等活动, 加强家庭文化建设;通过“家庭节约行动”、“做地球主人, 建绿色家园”等活动, 加强家庭环境建设。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一年来的工作最深的体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支撑,建立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亲情文化的润泽”,而建设文明和谐家庭归根结底是要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以邻里之间的和谐促进社区的和谐,以家庭与环境的和谐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推动和谐家庭建设与创新型国家战略布署相适应,向更高层次升华,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而女性作为家庭的核心,是维系家庭、构建和谐的主导,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和谐家庭需要女性的和谐创造,这正是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职责所在,也是女职工组织大有可为的一片天地。
在今后的工作中,油田工会女职委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引导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到油田“三亲情”活动和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来,倡导关注、关爱每一个人的理念,推进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增强社区亲和力、凝聚力和文化力,使每户家庭、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到社区的温馨、邻里的和谐,都以积极向上、和谐、理解的态度主动融入社会,以家庭小和谐汇成社会大和谐,创造公民 “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构建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油田人人有为的局面,为实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共同愿景,为推进和谐油田、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成县店村镇张寨村争创全国文明村纪实
张寨村地处店村镇东2公里处,辖4组262户1040人,现有耕地140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是国列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省、市、县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农村先进党支部”。近年来,该村以创建国家级文明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小康村建设为主线,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推广农业科技为载体,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从加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入手,强化管理功能
张寨村党支部在狠抓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配套组织建设,逐步完善“三会一课”、“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等规章制度,做到“四有”,建起了办公楼、围墙、大门、购置桌凳20余套,图书500余册,配置了电视机、VCD、扩音机等办公设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便捷的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办事效率。
二、从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提高村民素质
一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造就新型农民,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广播、会议、板报专栏等形式,对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宣传和思想道德规范教育。经过努力全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讲究卫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二是在鼓励农民参加农广校、农函大、农民夜校学习的同时,村上成立了蔬菜协会、养猪协会等农村经合组织,并建立了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对全村劳动力轮流进行科技培训。经培训26人取得了农函大、农广校毕业证,92%的农户成为科技明白人。从而已经形成了以“蔬菜”、养殖等为主的支柱产业链。目前,新建镁锌复合材料大棚30个,累计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初步建成了商品猪生产基地、杂交仔猪繁育基地和两万只肉鸡生产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16户,户均年收入8000元,个别农户年收入达24000元。三是每年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授星挂牌进行表彰奖励。目前,全村六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224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2户。“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授星挂牌活动逐渐成为强化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生态文明村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宽裕型小康村的有效手段。
三、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008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抢抓5.12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完成了121户重建户和139户维修户的住房维修任务。并以此为契机,狠抓了道路、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硬化村庄道路1768米,硬化村庄小巷道2500米,新修通村道路6.15公里,栽植侧柏600株,加固河堤3公里,打小口井25眼,建成600立方米高位水窑一眼,配套集雨场1500平方米,发展节雨灌溉面积520亩,布设地下管网1600多米,新修抗旱排洪渠2200米,改善了干旱缺水的现状,同时安装大棚滴灌设施39座,架设农电线路660米,低压线路5200米,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二是大力加强村级学校建设,新建688m2教学楼一座;三是加强文化通讯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98%,移动、联通、小灵通信号覆盖全村,安装电话79户,占总户数的69.3%。
四、从提高生活水平入手,改变农民生活中的不良陋习
一是加大(改圈、改水、改厕、改炕、改灶)“五改”力度。全村80%的农户进行了五改;二是引导鼓励群众建成沼气池65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台,太阳灶120个;三是创建了甲级村卫生所,独立开展儿童免疫、妇幼保健、村民健康教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四是加强了环境卫生管理,门前实行“三包”,如今村民们保持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群众自发清理卫生、种植花草树木蔚然成风。
五、从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入手,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村两委坚持定期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治保组、护村队。经过法制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村里社会秩序稳定,村民尊纪守法,和睦相处,文明新风逐步形成。
第四篇: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郑玉忠
文化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好实现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上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清气正的有利基础,创建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区,努力推动北大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八五六农场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和北方一流绿色旅游名镇的中心任务,树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的“三化”发展目标,以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使农场文化氛围明显增强,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职工群众思想共识
(一)从思想宣传教育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大荒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场干部、职工群众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形成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培养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建立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组织领导和协调
工作机制,常年利用会议、自办杂志、网站和广播电视等手段,广泛宣传中央、省委、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等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干部职工群众确立勇担责任、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信念;四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会议室、文化廊等企业文化宣传阵地,统一使用北大荒标识,让干部职工群众常看常记,使企业文化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二)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企业化建设
农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到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管理各个环节,努力使之转化为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农场认真落实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农场的重大改革和重大经营决策,要向开职工群众代表大会报告,经会议审议通过后逐一实施,农场的经营方针、重大的改革举措、重大经营、重要的规章制度颁布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规定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就厂务公开事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三重一大”等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推进精确管理、民主管理,为提高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农场每年开展评选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技术、生产、安全单项标兵(先进)等创先争优活动,给予先进职工群众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利用报刊、广播
电视等手段,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每年组织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重点提升党建示范单位;组织开展“感动青山”人物(群体)评选活动,活动以“助人为乐、人民卫士、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奉献、身残志坚、孝老爱亲”8项内容为标准,在全场评选出“感动青山”人物;组织开展党支部争当五星级标兵、单位争当文明建设标兵、企业争当创业标兵、家庭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标兵、党员争当五星级标兵、职工争当“爱岗敬业”标兵的“三创六争”活动。农场开辟电视专栏,以专题片的形式对先进人物和单位的先进事迹集中进行了展播与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人心。
二、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让职工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载体,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百姓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近年来,农场累计投资超亿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的建设了青山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双老活动中心、稻米文化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力推动了农场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八五六农场注重在硬
件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不断丰富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双老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文化内涵,农场还加强北大荒书屋、职工群众活动室、自办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服务能力,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营造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农场常年利用传统节日、大型会议、大型接待活动和农时闲暇等契机,组织开展千人秧歌展演、甲级、乙级门球联赛、书法绘画展、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年平均组织各类大型活动30余项,平均参与活动的群众超过8万人次。八五六农场还创办了“文化体育协会总会”,变过去的农场组织活动,为群众自我组织活动,实现群众文体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目前,八五六农场文体协会总会下设十二个专项分会,会员总数2865人。每年,文体协会在农场的支持下开展各类活动,先后策划举办了新世纪象棋围棋赛、“满丰杯”篮球赛、“鑫溢杯”乒乓球赛、职工田径运动会、插秧竞赛等大规模、全场职工共同参与的大型文体活动。
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两大特色文化品牌
(一)打造稻米文化品牌
稻米文化是八五六农场的主题文化。水稻作农场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职工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场把水稻视为生产的生命线,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百万亩绿色水稻强场。农场先后建设了稻香湖公园、稻米文化广场。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稻香湖公园内,树立了一座15.8米高的以“稻米就是生命”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在稻米文化广场,矗立着徐一戎老先生的雕塑和丰收鼎。同时,在稻米文化广场还可以看到展示稻米从种子发芽到成熟过程的石雕,能看到稻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的展示景墙,看到以稻米为内容的诗词回廊,以及展示世界稻米分布的雕塑小品。农场着意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体现、展示、凝练、强化有农场特色的稻米文化,让农场职工、群众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稻米文化也自然成为了农场文化中的一种特色。
(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为了科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八五六农场聘请了专业旅游规划机构,对农场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详查,编制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二是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立足高起点、大视觉,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建设了青山湖景区、青山景区、农业观光景区和边境旅游景区。通过青山景区突出北大荒文化,通过青山湖和边境旅游景区突出北方民族文化,通过农业观光
景区突出稻米文化。农场还结合旅游产业,投资5.5亿元建设了城镇新区,并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400公顷的森林公园。农场在规划及建设中确定各景区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是注重旅游景区、景点推介,包装旅游文化形象。农场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山湖”河蟹节、二届“青山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举办了“寒地水果采摘节”、“民族风情歌舞活动周”等特色旅游推介活动,把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出“游生态山水、品青山湖蟹、赏文化盛宴”的特色旅游品牌。四、八五六农场文化建设凸显的几点作用
一是凸显出统一干部、职工群众思想的作用。通过软、硬件两方面建设,使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对农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干部、职工群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而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农场职工群众、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大家谋发展、想创业、创成业的信心。
二是凸显出提升农场整体形象的作用。首先,农场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了农场城镇的整体形象。其次,农场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农场居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质。
三是凸显出培育创新精神,促进农场发展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八五六农场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尊重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应用创新成果,创新工作理念。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突破制约转型发展的思想障碍。农场切实从“吃资源饭”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向依托资源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优势产业转变,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认同到理解,从理念到行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对文化建设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把增强农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渗透到农场各项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有机结合,不断创新载体,不断深化细化和丰富发展,以文化的力量,实现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八五六农场党委书记 郑玉忠
第五篇:整合营销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
整合营销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
世纪50 年代的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营销组合理论奠定了如今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框架,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本上是在不断传播、充实与完善这一思想体系。直到近年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企业实践的不断创新,从而拓展了传统营销的内涵。尤其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先进的营销战略不断在发达国家取得新的突破。而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该属整合营销战略。
整合营销理论是在1997 年前后开始传入我国的,并对中国企业经营界、企业咨询界、广告界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发展到现在,这一理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整合营销理论创始人之
一、美国广告协会和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教授舒尔茨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为:“这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这一定义的关键在于使用各种促销形式使传播的影响力最大化的过程。
21世纪,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新的世纪,旅游业要获得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和谐发展,以品牌营造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努力打造整体形象鲜明、个性表现突出的品牌形象,对旅游产品甚至旅游行业进行整合营销,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战略之一。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作了高度的概括,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著名景点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商大院、壶口瀑布、绵山、太行山大峡谷、关帝庙等。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很高,发展潜力很大。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不代表其旅游品牌的优势,许多旅游贫乏的地方,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中国的深圳,由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再加上其他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为了旅游业十分兴旺发达的地方。没有旅游品牌优势的存在,旅游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竞争优势,旅游资源的优势也就不能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
要打造旅游品牌,单靠旅游主管部门一家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充分利用整合营销战略,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对此,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有独到见解:“要整合资源首先要认识资源,要对我们山西所拥有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只有这样,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山西一定要把第三产业搞上去,才能实现现代化,山西靠什么发展第三产业?靠文化、靠旅游。”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并不仅仅只是购买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实际上还包括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善打文化牌是一重大策略。肯德基门口的肯德基上校、麦当劳金黄色的巨型M标志、可口可乐品牌……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在商品的出售过程中,营销者已经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商业行为。现在也有很多商家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作用,逢年过节除了打折、减价,还必打文化牌,通过调动各种资源、举办各种活动,提高了经商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牌的亲和力和穿透力。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文化的主要生成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19处。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通过调查研究,积极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以往单纯的“煤”的形象,推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而文化大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行业就是旅游业,同时旅游业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而旅游是人的聚集,流动最突出的行业,能够把文化带动并宣传出去。
为此,山西省在整合营销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牵头与山西省旅游局、发改委、文化厅、财政厅共同主办,推出了“华夏文明看山西”品牌,整合了旅游、经济、文化诸多资源,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推介会及精品展》、《崛起的新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艺术类展演活动―――反映晋商兴衰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及《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巡展》、《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为内容,唱响了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所到之处,各种资源良性互动,山西整体魅力形象凸显,旅游吸引力明显增强,整合营销作用得到很好展现。
2005年6月10日至6月12日,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山西省旅游局联合临汾市政府,由旅游时代杂志社策划承办,整合本土文化、海外华人等资源,推出了“黄河魂华夏情,天下华人共唱一首歌―――首届中国黄河壶口国际合唱节”,通过天下华人共唱黄河之歌,提升了壶口及山西省的知名度和扩张力,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华夏儿女来山西旅游观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旅游”宣传促销需要整合,“小旅游”更需要整合,限制山西旅游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旅游宣传的不整合,是症结之一,同为大院文化,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宣传各自为阵,资源集中度不高,同构化现象突出,既浪费了宣传费用,又形不成气势和市场,同样一条线路上的景点整合利用就更不够科学,整合营销迫在眉睫。
《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已由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2005年7月1日起施行,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写进了《条例》,这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昭示着新的旅游发展机会已经来临,在传统促销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加强观念营销、网络营销、连锁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体育营销、绿色营销、形象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成为新时期发展旅游业的必需。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的行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愉悦人类身心的催化剂,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整合营销也必将在推动旅游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案例:中法文化年,推动旅游大发展
2002年―――2005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年”、“法国文化年”的相继举行,对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其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1999年和2000年中国在法国成功举办的“巴黎中国文化周”和“中国文化季”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法国公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而法国在华举办的罗丹雕塑展,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等也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基于这些基础,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签署了关于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互办文化年得以实现。事实证明,举办文化年的决策是双方共同的需要,效果是明显的。以文化为龙头,大打文化牌,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大理旅游集团,文旅联姻
现在走进大理,你会发现经过二十多年市场培植的“三道茶”有了一个更新颖的面孔,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让它成为了大理文化旅游中一个最活跃的品牌。在促成“三道茶”这桩姻缘后,大理旅游集团尝到了甜头,紧接着“崇圣寺”、“天龙八部影视城”等旅游品牌都在他们的“牵线”下与文化佳偶天成。
在大理旅游集团的推动下,大理白族自治州紧扣旅游与文化结合的生命线,目前已经打造了有“三道茶”歌舞表演资质的旅游文化企业7家,从业人员200余人,每年的演出收入达10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去年,洱海游船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实现了利润近400万元。
实际上,大理旅游集团创造了业界的一个佳话,在自身变革的进程中,他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文产发展模式为文化大理增添了一笔亮色。该集团在文旅联姻的基础上,又与丽江旅游企业共同组建了“一卡通”旅游交易结算平台,并已前移至昆明。
本社常务副社长张稳柱在上海“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精品展的开展仪式上。
作为“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的重要项目,《一把酸枣》气势如虹,华美异常。
现代舞剧《一把酸枣》,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大型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