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点[本站推荐]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
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望岳》读后感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中的中心思想
热情的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
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点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望岳教学设计2
望岳
1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的语言,受到艺术美的熏陶。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3.体会诗歌的意境,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能力不足,所以在新授课中,教师仍需要进行指导。先教授方法,然后慢慢培养学生的能力。本班学生比较沉默,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要尽量让学生发言,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对于本课古诗来说,学生直接鉴赏还是不易实现,要让学生尽量地多朗读,借助反复地朗读来理解诗歌,为鉴赏诗歌奠定基础。3重点难点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2.体会诗歌的意境,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那么盛唐诗便是这高峰之巅,而巅峰的诗作则非李白、杜甫莫属。韩愈诗有云:“李杜文章在,光艳万张长。”杜甫自幼聪慧,据他自己说7岁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并且他把写诗看成是毕生的事业。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杜甫年轻时的诗作----《望岳》。活动2【讲授】文学常识
要想理解一首诗歌,必须要先了解他的作者和写作背景。首先让我们复习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播放课件,找同学回答)
1.杜甫,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写作背景:(播放课件,找同学朗读)杜甫于开元二十三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第。这次落第,对杜甫来说并不是沉重的打击,他情绪乐观,对前途充满了幻想,因为这时他只有24岁。从此他漫游齐赵一带,这首诗是他游泰山时所作。《望岳》共三首,分咏东 1 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活动3【活动】朗读诗歌
1.示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于诗歌的理解是多么重要。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望岳》的名家录音。在播放录音的同时,也请同学们欣赏泰山的风景,去试着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播放课件)
2.欣赏了名家的风范,现在请同学们跟随录音,一起来模仿名家进行朗读。3.大家对诗的情感应该有了初步的感知,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己大声练习。3.找个别学生诵读。
4.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这堂课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熟读成诵。现在请全体学生齐读,再次进行巩固。
活动4【导入】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1.反复地诵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相互讨论诗歌大意。之后找同学来回答。
2.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明确一下。(播放课件)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激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都要睁裂了。(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活动5【讲授】鉴赏诗歌的方法
作为中学生,我们除了要理解诗歌的意思,还要能够鉴赏诗歌。现在我们一起复习一下鉴赏诗歌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播放课件,找同学读)
(一)常见的鉴赏诗歌的题型:
1.分析意境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方法: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技巧型: 从鉴赏诗歌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借代、起兴、互文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用典、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答题方法:准确指出表现手法,并说出此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炼字型:应注意的词语-----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意象词语、情感词语、象征词语、典故词语(诗句)从语法角度分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答题方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活动6【活动】鉴赏本诗
现在让我们结合这几种方法,按照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顺序,来鉴赏《望岳》这首诗歌。(播放课件)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答:设问开篇,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的参天耸立、连绵辽阔的形象。写出了作者初见泰山时的激动、惊叹和仰慕之情。
2.杜甫在毕生的诗歌创作中,始终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审美追求。颔联当中的“钟”字、“割”字炼得极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钟”字将大自然写的犹如人一般有情。“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两句写出来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与赞美。
3.颈联抓住了哪两个景物细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诗人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描绘了山云连成一片,鸟儿暮归入朝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4.尾联已经超越了诗本身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绝唱”,试分析其原因。
答: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这是诗人想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两句诗显示出青年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因此被人誉为“绝唱”,刻为石碑,与泰山同垂不朽。小结:请同学们看黑板。诗人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的雄壮美丽。除了本诗之外,还有众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优美的诗作。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双欣赏美的眼睛。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鉴赏其它诗歌,去发现它们的优美之处。活动7【讲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我们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老师对于《望岳》这首诗,给大家做个总结。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登岳。
诗歌写景部分形象地描写了泰山的广度、高度及其天然神韵,突出了它高拔伟岸、巍峨雄壮的气势。更妙之处在于,也写出了诗人的浩然大气、开阔胸襟,天人合一。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活动8【练习】巩固练习练习(播放课件)给条件默写
1.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句子: 2.既写了大自然造就泰山的神奇,又极言了泰山之高、之壮的句子: 3.作者胸中荡起无限激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图景:
4.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5.被后人誉为“绝唱”,与泰山同垂不朽的句子 : 活动9【作业】作业
1.背诵本诗,并以《望岳》为内容写一篇小楷。
2.预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试用所学的鉴赏方法来赏析这首诗歌。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教案分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望岳》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则是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要说山,最有名的当然是“五岳”了。那么,请问大家“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学生回答)
从古到今,为赞美、歌颂泰山,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一位唐代大诗人所写的一首诗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绘、赞美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解题,明白是作者近岳而望,并没有登山。
二、作家作品简介及背景介绍
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三、朗读诗歌、教师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本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
四、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归纳。
五、再次诗朗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透过第一联,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样的形象?
2、第二联,哪两个词用得最好?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3、第三联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组研讨展示,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
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丽,严峻挺拔,那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南龙山下,那么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南龙山吧!
学生作品展示。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本课其余两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写景:
一、二句:远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三、四句:近望之景:钟神秀、割昏晓(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细望之景:生层云、入归鸟(云雾缭绕、飞鸟盘旋)七、八句:极望之情:凌绝顶、众山小(勇于攀登、俯视一切)
抒发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望岳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望岳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2.能准确流畅的诵读诗歌;
3.通过朗读与品析相结合,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4.感受杜甫作为一代诗圣的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伟大精神。2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
2.通过杜甫后期诗歌《登高》的对比学习,进一步理解杜甫作为一代诗圣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望岳》
1.我们来猜一个人物(PPT导入杜甫对联)
2我们再来猜一处名胜:(历史上有72位皇帝曾经在此处进行祭天和封禅大典。)3当伟大的诗人杜甫来到雄伟的泰山,于是便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望岳》。今天我们走近杜甫,走进他的《望岳》
活动2【活动】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读诗
1.昨天让同学们预习这一课,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课文。
2.我们常常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读诗有多重要。下面我们来大声的朗读全诗,并思考幻灯片上的问题——这首诗为你呈现了一幅泰山怎样的画面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么?
3.我们来齐读一遍吧。
下面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韩泽鹏:我看到了一幅泰山高耸入云的画面。因为“荡胸生曾云”这句告诉我们泰山很高,高耸入云。
寇梓欣:我觉得泰山特别雄伟,有点像我们刚刚学过的曹操的那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鹤:我认为泰山上有很多的小鸟,因为归鸟这个词告诉我们鸟都回家了。
梁雅茹:我觉得泰山特别高特别大,因为书下注解写泰山山北是齐国,山南是鲁国,横跨两个国,它一定很大。
朱立枫:我觉得泰山郁郁葱葱的,因为第二句就写了“青未了”,青就是绿色。所以山一定是绿色的,茂盛的。
王禹泽:我觉得泰山是最巍峨的山,因为泰山被称为是岱宗,地理老师又和我们说过,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泰山是巍峨的。活动3【讲授】研读诗歌
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到底你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深入的研读一下诗歌吧。请同学们结合幻灯片上的问题再仔细品读一下全诗。陈敬一:我从“青未了”这个词中看出了泰山辽阔的特点。师:你能解释一下么?
生:青未了是说苍翠的山色一直绵延不绝,一望无垠,所以是辽阔的。师:那你能不能再加上一个词语? 生:连绵。
师指导朗读:你能不能用声音上的延长来表达出泰山的连绵巍峨之势? 学生朗读后回答。
王莹莹:“阴阳割昏晓”这句诗是说山的南面和北面就像是被割开了一样。师:割开是什么效果? 生:一面昏暗一面明亮。师:那是什么造成的? 生:山的巍峨
王雪健:补充造化钟神秀一句。我觉得造化钟神秀这句诗里神秀写出了泰山的特点:神奇秀丽。
庄子怡:决眦这两个字是说诗人的眼眶像要裂开一样。说明诗人站在泰山前看了很久,说明诗人看得很认真。然后也正是泰山的宏伟使诗人的心胸开阔。所以这一句写出了泰山的气势宏伟。
韩旭:我觉得这最后一句诗人说终将有一天要登上最高峰,那时群山都会那样的渺小。诗人说要登上绝顶,我认为这里的绝顶也是诗人人生的顶峰,所以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师:同学们赏析的很准确,(幻灯片围炉诗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欣赏诗歌时也要做到知人 论世。那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生来回答)
诗人此时正处于落榜的人生低谷,而诗歌却向我们传递出一种正能量,为什么呢?(生回答)师总结:也许虽然此时的杜甫遭遇了小小的磨难,但是宏伟的泰山却给了他征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又或者是杜甫心中的梦想足够强大,强大到一切困难在作者心中似乎都变得像众山一样渺小。那这样我们是不是能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了呢?这里的绝顶不仅仅是山的最高峰,更是作者人生的最高峰!
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杜甫:他有着风华正茂的年纪,又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理想和热情,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是诗人的述志之笔。活动4【活动】对比学习对比阅读
可是,这样的理想和热情仅仅是杜甫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漂泊孤苦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因为中年的他遭遇了唐朝的一次浩劫,那就是安史之乱。他和所有的百姓一样颠沛流离。过着“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生活。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首他老年时期所写的诗吧。
1、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杜甫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2、我们看到这首诗中的杜甫,他的孤苦和他老年时期的漂泊无依有关,和他所处的动荡时代有关,更和他所看到的满眼的凄凉有关。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3.这段视频会不会让我们更加理解杜甫了呢?他生在盛唐,却活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他看到的是百姓怎样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他看到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看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用时代的血泪在写诗,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然而这并不是他的伟大之处。有一句歌谣是唱杜甫的,“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的1000多首诗中,有将近一半是写百姓的。当他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说如果有一座房子能够为天下百姓遮风挡雨,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杜甫从自己的苦难和卑微中跳出来,为别人撑起一片树荫去遮风挡雨。所以,这样的伟大之处成就一个时代的“诗圣”。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看到了这样一个杜甫:
杜甫的人生境遇变了,但他的追求没有变,年轻的他意气风发,有着“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而年老孤独的他仍心系天下。自己再怎样穷困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高呼。这,才是一代诗圣的伟大之处!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同学们学过这一课后一定会对杜甫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请用你的文字来表达你的心声吧。课后练笔《我眼中的杜甫》,100字左右。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观沧海》《望岳》教案
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板书设计:
望—— 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细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极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学反思:
本文讲授后,廖教研员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其中有两个理念我非常赞成——教师需要成为导演型的人物;学生一定让他们千方百计的忙起来,不得闲下去。事实上,我的课堂与此相反,我往往在唱独角戏。因此在调动学生方面,我需要多加努力。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1.《观沧海》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共四章)。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观沧海》《龟虽寿》分别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末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题目《观沧海》《龟虽寿》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历来被人们推为中国山水诗的创始之作。明人钟惺在《古诗归》中说“《观沧海》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道出了此诗的特点。诗人通过对大海吞吐日月星辰那种壮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沈德潜说曹操诗“时露霸气”,这“霸气”,正是曹操志在统一的襟怀;这“霸气”,也正是曹诗不同于其他诗作之所在。你看:海水动荡,山岛矗立;树木葱茏,百草苍翠。诗人眼中的山河显得何等雄浑,何等有生命活力!在萧瑟的秋风中,洪波涌跃,一浪高似一浪。这又是何等顽强的进取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更是气象壮阔,想象宏奇。诚如沈德潜所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由此而来。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草木,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跃然纸上。可以想象,面对大海的浩瀚,诗人发出惊异赞叹之情,不禁为大海的雄浑浩荡,波翻浪滚的景象感染。山岛的挺拔,直插空际,给人以不可动摇之感,山岛的静衬托海水的动,海水的翻滚营造豪迈阔大之势。树木葱郁,给人以强烈的生气勃勃的精神感受。诗人笔下的秋景,有着另一番景致,以一种反常的笔调写出了诗人的不同情趣。可能是以秋天作自比,虽然人老但那进取精神却如那葱郁之木,始终生机勃勃,那涌起的洪波,奏着雄壮之音,象征着那种叱咤风云,囊括宇宙之凌云斗志永不熄灭。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呈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