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家庭教育成长700字
我们这个和睦的三口之家,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爸爸妈妈勤奋工作,为我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我在这温馨的家庭里快乐成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成长,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成长1
都说有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家庭教育方式,家长们为了我们的成长还真是大费脑筋,不惜和我们斗智斗勇,玩起了种种妙计。不信,你看我家的家庭教育方式:
A计策:“美食引诱法”,这可是我爷爷想出的高招。小时候我特爱吃汉堡,这可让爷爷抓住机会加以利用。记得有一次,爷爷为了能让我快一点写好作业,就故意神秘地对我说:“如果你能又快又好写完作业,我就买汉堡给你吃。”美味的汉堡怎能拒绝?我舔了舔嘴唇,拼命地把涌出的口水又咽了回去。在爷爷的“诱惑”下,我很快地完成了作业。唉!爷爷的办法还真是绝呀!
B计策:“竹笋炒肉丝”,这个名字听起来蛮有趣的,其实,这一招挺可怕的,就是用竹板打屁股。只要我在家一不听话,爷爷就会拿起竹板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慢慢悠悠地说:“你又想尝尝‘竹笋炒肉丝’的滋味了。”这招还真灵,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我立即改过自新,所以呀,每次在爷爷的:“不听话就吃竹笋炒肉丝”的威逼下,我只得乖乖投降认错。
C计策:“口头嘉奖法”,正应了“攻心为上”这一妙计。每当我学习偷懒,准备敷衍了事时,爷爷也不批评我,而是找出种种理由对我夸上一顿。搞得我晕晕糊糊,一下子找不着北,此时爷爷就会不失时机地对我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逼着我去完成他布置的任务。还别说这招还挺管用,虽然明知是计,却屡屡见效。在爷爷的激将法下,我老老实实的就范。
……
真佩服爷爷,他虽不是教师,却有着智多星吴用的头脑和的智慧,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在爷爷的“糖衣炮弹”和“严刑拷打”的双重妙方下,我一天天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成长2
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让我背,其中有两句话我牢记在心,因为它讲的就是家庭教育的事,这两句话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养不教,父之过”。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视家庭教育。对我来说,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从小给我讲“幼不学,老何为”、“幼儿学,壮而行”的道理;他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把我从愚昧无知,一步一步领进知识的殿堂……
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妈妈,还有舅舅都是大学文化程度,外婆是退休的小学高级教师,外公虽然没进过大学的校门,文化程度同样很高。在我三岁时,他们就开始教我识图认字,四岁时就让我描红练字,并安排我开始学习音乐。可以说我们这个家庭文化氛围很好,我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和健康成长的环境。我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这些除了学校老师的教育外,还得益于我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仔细想想,我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我虽然是独生女,是目前我们家中唯一的小孩,但他们从不宠我,娇惯我,从我懂事起,他们就每天给我讲故事,让我看图识字,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背诵唐诗等等,从小开启我的智力,激发我的学习兴趣。由于大人们善于引导,我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上幼儿园时,已经能背诵三十多首唐诗,认识二、三百个汉字,就已经能写一手不错的毛笔字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画画,记得在姥爷的指导下,我曾画了一幅《闹社火》,描绘了正月十五玩社火的热闹场面,里面形态各异的人物就有一百多个,这幅画获得了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的金奖;后面我画的《家乡美》、《飞上太空》和书法作品《草》都刊登在《西海都市报》上,这些成绩使我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很有一点成就感,因此渴望知识的欲望更高了,学习的兴趣更大了。我觉得我的家人很会调动我求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我特别爱学习的最大动力。
二、我的家人从不给我买零食和玩具,但对我学习有益的东西从不吝啬。等我长大了一些,基本上能认识汉字时,他们就鼓励我多读书,并针对我的爱好,给我买各种少儿读物。在购买学习用品上毫不犹豫,比如给我买钢琴、电子琴,给我买笔墨纸砚,给我买其他开发智力的用品等等。他们多次给我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一次的告诉我多读书能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看书,我认识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通过阅读大量涉及各个方面的书籍后,在写小练笔和作文时从不感到费劲。现在,读课外书籍已经成为了我学习以外的最大爱好,一有时间,就会捧着书看,都达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程度,家人说我是一个“小书虫”。我也觉得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看书,就觉得缺点儿什么似的。到现在,我已经阅读了少儿版的中国四大名著及世界著名的童话、科幻等大量图书,一些书我甚至看了7、8遍之多。我每天都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三、我从小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除了社会的关爱,老师细心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监督,对我的学习和表现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说不定早已耽误了我的学习。我的家长平时对我的学习和其他方面抓得很紧。每天督促检查我的作业,给我辅导难题,给我批改作业,督促我预习新课等,使我进一步吸收、消化所学的功课,并对此加深理解,因此在学习中不觉得吃力。虽然我每天玩耍的时间很少,但由于家长合理安排了我的时间,比如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练字、弹琴。形成习惯后,不觉得忙乱,而且觉得充实、轻松。现在我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以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书法、钢琴和英语,到现在我的书法已多次获得省内和国内外的奖励,电子琴已经通过中央音乐学院四级考试,钢琴已过四级,乐理知识已过二级。在英语比赛中多次获奖,曾到北京大学参加了全国英语童话剧表演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现在能流利的用英语表演多个童话故事。另外,我的家人还支持我参与校外的其他比赛,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口才。并在文明礼仪、尊老爱幼、帮助同学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教导。
总之,我认识到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我好,期望我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不会辜负家人的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名听话懂事、学习优秀的好孩子。我为有这样的家庭而自豪,我感谢我的家人。
家庭教育成长3
从我呱呱落地、牙牙学语那一刻到现在这12年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如果说小学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我飞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广阔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和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和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和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家庭教育成长4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样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我很不赞同。
孩子读书到底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将来投身于社会能够立足罢了。那你没有能力咋混呢?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需求。首先,应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汲取经验。但也得读好书,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不能读“傻”书,要将从书本中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这些都是互相循环的,相辅相成。从劳动中,体会快乐和乐趣。现在的中国家长就是太过于重视学习和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轻视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溺爱不等于爱。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样父母的爱就都献给了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过分地疼爱。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块小石头拌拉一下,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桩,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国家长。当这个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会百般呵护地说:“我的小宝贝儿,没事吧,疼吧?”有些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全面调查一下。这是不是离谱了些,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这不是爱,是溺爱!这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终全面的依赖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为一颗小苗,那不经风雨怎能在这多面的社会圈子中,茁壮成长。
我觉得还是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要抓住学习。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再会很轻松。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长大了才能让父母少操点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把所有事情都包下来,那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缺陷。像这样惯养他们,长大了只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我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可我的父母从来就严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务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养。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为自己做饭,时间长了我也便学会了。甚至还能为大家露一手瞧瞧。劳动并不难,不知你愿否?
在激励斗争的社会中,有许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与勇气和他们竞争。能力在于培养。在一次次失败和成功之间积累经验,这样你才会越走越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断磨练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家庭教育成长5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系。每一件事情都有对立的两面,学习也是如此。有学习好的,那就必定有学习差的。对于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来说,切忌骄傲自大,戒骄戒躁,方能实现成绩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那些学习不是太好的同学来说,也不可不可轻易气馁,因为你尚有机会,初中的路还很长。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孩子学习差的原因全都归功于老师,其实老师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素,而其更大的因素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家长的教育。这就是我要谈的家庭教育。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方式。据调查,拥有一个良好家风家训的家庭,将有80%的几率培育出一名优秀的子弟我认为,家长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深刻影响,以达到让自己的孩子以自己为榜样的目的。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太现实。很多家长不让孩子上网,认为上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殊不知自己以在无形之中为孩子树立了‘榜样’,玩微信,刷红包,玩游戏……这是家长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次一个孩子问他的父亲:‘爸爸,既然上网没用,那你们为什么要上网呢?
作为家长,应做到言出必行。使孩子从小就认为自己有一个守信的父亲。相信大家都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吧,曾子为妻子的一句戏言而真的将猪杀掉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确确实实做到了一个诚信的父亲,这对于他的儿子来说是最好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成就更辉煌更灿烂的自我。
最新家庭教育成长700字
第二篇: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
亲子共成长
从青春少女到初为人母,转眼间,已与儿子携手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这三千多个丰富多彩的日子里,我不敢说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但确收获了点点滴滴为人父母的心得。
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人师、为人母之后,才对言传身教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体会。我一直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莎士比亚也说过“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狼来了”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曾子更是用杀彘的行为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他告诫人们,成人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做父母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幼儿园里学到了所需要的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受用终生的财富。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让他学习独立,分床睡觉,告诉他起床后如何洗脸、刷牙、整理房间„„大到时间的安排,小到读书、写字的姿势,我都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导、监督。因为我知道,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块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
人性中最深切的秉性,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中国有句俗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每个孩子都渴望表扬,都渴望得到肯定的评价。给予孩子肯定、奖励、表扬,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做家长的往往不善于表扬自己的孩子,我以前也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的孩子的优点。无形中大大抹杀了孩子的上进心和激情。儿子学书法几年了,平时我总批评他不够尽心,字写得不够好。弄得他一度不想学了,唧唧歪歪地和我计较了小半年,搅得我好心烦。升入初中后没几天,有一次放学回家后,很兴奋的和我说“妈,老师让我写一幅作品,全班只有五个人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随口说道“哎呀!我儿子这么厉害,可得好好写,明天给他们一个震惊”。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先给我来了一个震惊。整整一上午,儿子都在忙他的作品。从折纸、打格、到书写,一幅作品,整整写了六遍,真的是精益求精,连陪在一旁指导的我都有点坐不住了。这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句漫不经心的表扬,远远抵过了我两年来的批评。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生活中,我在不断的教育着儿子,同时,我也从儿子身上有了更多的收获,真正是亲子共成长。
第三篇:守望成长作文700字
守望成长作文700字
麦田里的稻草人用尽一生的时间守望着麦田,等待着终于有一天麦子成熟。霎那间,觉得自己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过守望的不是麦田,而是成长。
守望成长,渴望长大,渴望长大后为心力憔悴的父母送上一份久违的爱。回头看,往事依依稀稀浮在脑海中,像是电影中的慢镜头,一串串,一串串……是你们将我带到这大千世界,在我无理取闹时,是你们包容我所有的好与坏;在我的试卷上出现三位数时,是你们告诫我不可骄傲;当我一次次再尝试中失败时,是你们告诫我不要气馁。不知不觉,妈妈的手粗了,父亲的腰弯了,仿佛这就是她们把温柔地抚摸,挺直的脊梁献给我的象征。在我有一天茁壮时,面对妈妈的殷切话语,爸爸的深切目光,我会成为星星,捧着你你们这大月亮。
守望成长,渴望长大,渴望长大后为步履蹒跚的爷爷寄上一丝无言的爱。翻记忆,昔日的爱零零散散在脑海中,像是照片将往事寄存下来,一张张,一张张……是你教给我坚强,在我胆小懦弱时,是你果断苛责我所有的怕与懦;在我为向妈妈道歉犹豫时,是你告诉我要坚决;当我一次次早黑暗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是你为我引路。无声中,岁月无情地在爷爷脸上布满了皱纹,仿佛这就是你为年少的我操满了心的恶状。在我有一天茁壮时,面对爷爷的重心教诲,我
会成为太阳,温暖你这月亮。
守望成长,渴望长大,渴望长大后为可以做到像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样。寻陌路,成长路上的悉心教诲无形之中被陌生人占半,想沙滩上的脚印在我成长足迹中烙印,一块块,一块块……是你们教会我对到弱者要给予帮助,对待好奇者要悉心教导;对待失落者,要尽量献上自己最真挚的安慰。在我有一天茁壮时,面对陌生人,我要学着你们,帮助着他们。
稻草人守望着麦田,渴望来年五谷丰登。我守望着成长,渴望早日为家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在麦田中稻草人,终有一天会等到麦子的成熟。
第四篇:家庭教育与初中生成长
家庭教育与初中生成长(教案)平顶山市第四十四中学九9(6)班 :董建新
教学目标: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目的意义,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及方法,给孩子营造和谐、民主、幸福、学习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互动探讨交流法 课时安排:3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最具亲和力、最有安全感、最自由的地方,是真正属于“我”的地方。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实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如今,很多家长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众所周知,家庭物质环境好,当然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但与家庭氛围相比,后者涵盖的范围和影响要大得多。要让孩子有“家”的感觉,并不在于家有多大,家有多富,而在于家里是否洋溢着一种人文的气息,父母的身上是否充满着这样的气息。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一)、给孩子爱的氛围
要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什么普遍存在的缺陷的话,“爱的缺失”是一大问题。有不少家长瞪大了眼睛问:“我对孩子还不够爱吗?咱小时候得到了什么?”此话不假。问题在于,今天的家庭,宠爱、溺爱比比皆是,而理性的、科学的爱却很少。“会爱”,应当成为家长补课的重要内容。
孩子为什么喜欢过节?因为在节日里,他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你给他买礼物也好,让他玩也好,都是重视他的表现。而要准确地体现这种重视,关键在于家长必须理性地认识“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有理由和责任每天给孩子营造节日的气氛。可惜在一年里,往往只有一天是属于孩子的。
中国人现在经常听到“学习型社会”这个名词,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重视学习了,包括学着做家长。但我发现,很多家长培训班都以传授方法为主,而家长们也很欢迎这种“现开销”的学习,以为管用--孩子不肯吃饭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讨人喜欢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有可以套用的解决的方法。但是,家长们却忽视了一点:没有方法是不行的,只模仿方法也是万万不行的!
中国有太多的家庭只是从形式上组合而成,缺乏未成年人最需要的家庭内涵--家是一个爱的整体。我们的家长需要从“爱的整体”去认识家的意义。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让他感受人格上的重视,享受有原则的爱。如果要判断一个家庭是否对孩子合适,就看是否给足了孩子合适的爱。拥有爱心和平和之心。爱心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家庭中,既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爱心的熏陶,也需要把爱心与科学结合,关注地球的资源、环境,让孩子从小就怀有博大之心。要让孩子拥有爱心,需要家长自己充满爱,对孩子一如既往地爱,并且,让孩子学会传播和分享爱。有些家庭,父母自己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孩子耳濡目染,他怎能充满爱心呢?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爱得无原则,爱得自私,这种爱的结果,不会结出美好的心灵之果,相反,只会酿成今后的苦果。
说到平和,这是目前极难得的一种心态。我以为,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在因竞争导致的焦虑、浮躁的状态下,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太功利的目标衡量自己的行为,宠辱不惊,低调做人,高效做事,是今日家庭非常需要的一种文化氛围。在此,我引用一位家长的描述:北欧的小学不鼓励学生之间彼此竞争,而更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主要看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是不是比以往有所进步;家长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量,有着很理性的看法,认为这种数量比较毫无意义,学生时代的成绩也并不能构成判断其未来品质与能力的依据。学校里,培养学生仁爱之心、善良之情怀、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亲自动手操作的生活本领,要有应对类似地震、失火等灾害的能力等,这些内容远胜于对学习和考试成绩本身的考量。此等平和氛围,是否是我们今天之急需?在平和的家庭环境里,孩子能释放心理压力,从容地面对学习和做人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稳步走出人生之路,这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形成爱的合力。家庭中,爱的合力源于父母双方教育理念的一致。有许多家长不是没有理念,而是父亲有父亲的理念,母亲有母亲的理念。这种分歧导致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母间经常出现争执。比如,孩子究竟读文科好还是读理科好?父亲说让孩子接自己的班,当工程师,当然是读理科;母亲说孩子对数理化不太有兴趣,作文倒写得不错,不如读文科有出息。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家里针锋相对,不欢相伴,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可见,没有理念不行,理念不统一也不行。
有时,我碰到找我做裁判的家长,在激烈争执的父母旁边,还有一脸茫然的孩子。我想,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让孩子读什么的问题,而是不要让孩子介入到这样的争论当中。因为,无论谁“取胜”,可能都不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和选择。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妈妈不要“吵架”,这更重要。
有什么方法解决理念上的不一致呢?理念本身需要商量。两种本身都不错的理念,需要商量什么时候、如何用在孩子身上。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来做判断,比如孩子对数理化已经有兴趣了,并且学习效果也不错,那么争论也就不需要了--完全可以让孩子产生“像爸爸那样当工程师”的愿望。如果孩子确实对数理化没有兴趣,或者还没有到感兴趣的阶段,经过适当的引导后也没有太大作用,那就不妨再等一等,千万不要急着在文理之间选择--不是工程师就是作家„„ 未成年人在学习上会有阶段性表现,阶段只是暂时的,孩子身上的阶段性差异是正常的现象。家长通过对孩子的进一步观察,一定能求得理念上的统一,因为这时的你掌握了认识孩子的方法--这种方法比专家的传授更符合实际。
(二)、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氛围
未成年人的学习特别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家庭的学习氛围是他最直接的“染缸”。父母如果以学习为负担,千方百计为这样的“减负”寻找借口,“今朝有酒今朝醉”,你还指望你的孩子日后学有所成吗? 我敬重的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被称为“日本发展心理学第一人”的藤永保先生这样告诫父母:把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有无归咎于教师之前,首先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给孩子带来最大影响的成人究竟是谁?”对孩子来说,他最亲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榜样的人,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特别是母亲。所以,在纠正孩子不良的学习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或者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看到每年高考甚至中考前,那么多家长给孩子“进补”(从增强营养到家教辅导,甚至有家长请了五个家教老师围着孩子转),我就想,家长的好学和会学比其他因素都重要。对孩子来说,真正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就看你想不想承担。
家庭是行为养成的学校。家长既好学又会学,成为“学习型家长”,是保证孩子拥有良好素质的重要因素。我曾经在给家长讲课时说过,“成人的一切行为对儿童来说,都是教育的说明书”。那么,家庭教育的教科书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家庭环境。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家庭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父母的兴趣、爱好、行为、价值判断、亲和指数以及学习指向。也许有人会补充很多其他因素,但我以为上面这些形成了基本的家庭环境。当然,它包括了科学知识。
在今天,很少有家长会有意识地系统地构建家庭教育的教科书,相反,多半是零散的自由行为,想到了就自己学一学,对孩子抓一抓,缺乏系统性。在中西方的教育比较中,“系统缺乏”是我们的一大弱项。即使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家庭,今天也面临着“传统的家规家教早已不见踪影,现代的教育不知何谓真谛”的困惑。由此,希望真正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都来编一编自己的教材,这既是教育孩子的需要,也是成人成长的需要。家庭教育不是把学校教育搬回家来,不是把老师请回家来辅导功课,而是把家庭变为学校,一所行为养成的学校。
把孩子当学习伙伴。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发生许多变化,包括自己家里,我们也可以把孩子当成学习伙伴来看待。以前的家长经常把学习当成孩子的任务,他们习惯于布置任务、检查孩子的学习。而今天,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建立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是求得共同语言、增长知识、形成兴趣、保持进步的基本手段。在一个家庭,学习也是稳定幸福的要素之一。今天的孩子和上一代孩子的最大不同是,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习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所有人都面临着信息的更迭,很多东西很快就会落后。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知识结构,家长也许该向孩子学习很多。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了。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需要提醒的是,学习伙伴更注重关系的建立,而不是在学习的量上有多大的负担,正如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出的: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是人类对自身发展问题的研究。联系到一种新型家庭关系的产生,我们有理由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而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三)、为孩子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家长一旦从心理上占有了孩子,就会在行动中要求孩子围着大人的指挥棒转,包办孩子的一切。如此,造成孩子对大人的依附性太强,成为“长不大的一代”。而这一切,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反映出严重的后果。
“小鬼当家”,培养孩子独立性。孩子普遍表现出心理、人格、能力上的独立性欠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所谓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成年人今后要在社会上生存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学会独立。资料表明,有66.89%的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就非常喜欢自己独立做事情。而据专家调查,今天的孩子有20.4%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孩子“做事容易依赖别人”;28%的孩子“很少帮助家长干活”;15.1%的孩子“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缺乏独立性,是因为家长这把“保护伞”实在太大了。家长的保护伞一方面是今天优越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则是错位的“爱心情结”。参加高考的学生,其准考证不是经家长几次三番检查后放在最保险的地方,就是由老师统一保管,进考场时统一发放,以免丢失。其他如钢笔、铅笔、手表,也是家长全部包办。在走向大学之前,连这点能力都不具备,谈何成人? 为此,我多次提出让未成年人尝试“小鬼当家”,让他们从生活自理开始,学会拥有自己。孩子的劳动锻炼越多,其独立性也越强。家务中的“务”,何尝不是一门课?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还需要独立思考、分析,经受挫折,才能收获成功。可惜的是,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时间应当全部用在学习上,而他们认为的学习,竟是“做作业”!
孩子既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又是功课的奴隶。没有自由,何来独立?而没有独立,又何来自由? 以上两项的缺失,使得孩子永远长不大。
宁可缺钱,不可缺平等交流。我观察过许多有主见、心智良好、比较成熟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几乎都与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关。在家里,他们年龄虽小,但具有独立的地位,能对各种家庭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家长也非常注意营造平等的氛围,即使孩子很小,对有些问题还不足以正确判断,但父母还是让孩子发表意见,让他产生表达的欲望。我觉得,这样的家长深谙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美国著名女心理学家鲍姆琳特提出了三种父母抚养方式: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她认为,权威型的父母觉得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宽容型的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专制型的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容易的,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倾向于专制型,家长非常有尊严和权威。而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以为应当在权威性中,加大“威”的比重,减轻“权”的分量。家长成为孩子心目中有威信的朋友,这是最重要的。也可以在宽容型中,加上有意识的导向--始终不忘架起沟通的桥梁并且把握方向。在沟通中,要注意保持足够的时间。沟通是平等交流的基础,是基本手段,如果连时间都不能保证,很难想像平等交流如何产生。不少孩子犯错误,其原因就是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沟通。父母因为忙或者对孩子不够关心,造成孩子心理闭锁,既无法感受家庭的亲情温暖,又无法进行困惑告知,由此走上歧路。“我渴望交流,我渴望爱!”这是一个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孩子发出的心声。
有钱而没有“闲”(时间)的家长对孩子来说,会形同路人。在家庭中,一旦平等交流成为习惯,你就能收获比金钱更有价值的财富--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有主见的孩子,并且,全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些的得到,不需要钱,仅仅付出你们的时间和真诚就可以了。
三、小结: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对于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实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如今,很多家长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一、给孩子爱的氛围;
二、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氛围;
三、为孩子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希望各位家长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逐步渗透并加以创新,让咱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四: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讲《教孩子学会学习》 五:附板书设计: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1、给孩子爱的氛围
2、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氛围
3、为孩子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 六:课后反思:
第五篇:我的家庭教育成长经历
我的家庭教育成长经历
谈起家庭教育,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幼儿,到天真顽皮的小小儿童,再到如今风华正茂的青年,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倾注了父母无数的心血,都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家庭教育成长经历,每当我回忆起这些经历,曾经的欢乐,曾经的痛苦,曾经的苦辣酸甜,便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生长在农村,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但他们却格外重视对我的教育。首先,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他们给了我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让我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与幸福感,有了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机会。其次,他们非常注重培养我的独立性,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到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他们不断给我鼓励与支持,让我迎接挑战,让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我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再次,他们也非常重视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培养我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注重对我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提高我的综合能力。在生活方面,父母经常与我谈心、交流。他们认为,孩子年龄虽小,但是他有他的人格,父母必须尊重他,任何的训斥和打骂对孩子来说都是很不利的。父母和我从来都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凡事都跟我摆事实、讲道理,遇到问题时,他们也经常会听听我的意见。另外,他们也非常注重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总是无微不至的给我提供关心和帮助。
在教育方法方面,我的家长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他们非常注重培养我的自信心,我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应当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能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应当树立孩子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在学习方面,他们认为欲速则不达,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断给我表扬和鼓励,坚定我学习的信心,而对于我的成绩,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于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同时,我的父母也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我近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向老师反映我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以便于家长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而家庭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的家庭教育成长经历,是父母精心呵护的爱的体现,是父母无私奉献的默默付出,更是父爱母爱天长地久的鲜明标志。愿父母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