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心得)
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
开化一中2018(2)班黄雨舟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也不能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剩下的都交给学校和老师,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只有家庭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在内容上互相补充,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也是老师,可能比别的家长更能体会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下面,我把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做法,与各位家长做个交流,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借鉴,更希望能在大家的帮助下,改进方法,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也要学着多看书和杂志,那怕看的是些杂书、闲书,也能影响和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去年元宵节前后,图书馆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有各色的奖品,我和女儿选择的都是图书。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也是很重要的。初中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到了叛逆期,其实,这是缺少平等的沟通,孩子不愿意把心里话对家长说。当孩子犯错误时,我可以批评他;父母错了,向孩子认错。这并不倒霉,尊重孩子,向孩子认个错,其实我们收获的更多,这样孩子在思想上还是学习上遇到烦心事,他会想到向我倾述,我再竭尽所能的帮助她,正确引导,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同样重要。从小学一年开始,孩子学习的时候,我和妻子两人至少要保证有一个人在家陪着她,让她感觉到“父母关心我的学习”,其实真正的“陪”,连一个学期的时间都没有,因为那时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也就在傍边做着自己的事情。现在读初中了,我们依然在“陪”,目的是避免孩子产生父母可以休闲,而他还需学习的心里落差。虽然“瑞园外国语学校”没能继续办下去,但写在校门口的三句话:“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天赋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我依然牢记,并经常用来教育女儿和自己的学生,家长们与孩子闲聊的时候也可以渗透这样的思想。平时多与任课老师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这需要我们主动和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
此外,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孩子自主实施。前段时间,在微信上传播者一张照片,一个孩子背着书稿步行上学,父亲为他撑着伞,结果父亲身上都湿透了。有不少种对照片的解说,我很欣赏这种说法:“孩子,爸爸可以为你遮风挡雨,但是路,必须你自己走。”哪怕孩子会受伤、会哭泣,这些都是成长的路上必须经历的,他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女儿也有没考好的时候,我就不去问名次、分数这些让她敏感的问题,而是对她说:“娃,把试卷带回来,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在什么地方。”找出问题,鼓励她下次争取进步。在周末,我们带孩子爬爬花山、打羽毛球,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让孩子过得更充实一些。适当表扬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告诉他不比别人差,激励他充满自信心,充满希望。
我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孩子依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所写的点点滴滴也想和大家交流,让我们一起陪着孩子们成长吧!
第二篇: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粗浅心得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学生,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前几天女儿回来郑重其事对我说要写家教心得,让我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从为人师到为人父,通过角色的转变,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学校老师工作的艰辛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结合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点滴心得,算是与广大家长共勉吧!
一、与孩子一起适应小学新变化
孩子上一年级以后,与幼儿园相比,生活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读一年级以后才发现,原有的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每天得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烦恼,为如何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还得大伤脑筋,与此同时,家长还得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纷杂的应酬,可以说苦不堪言。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不能以此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俗话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我们既不能套用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套路,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和方法。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眼光和要求,重视对自己教育方法的总结和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
二、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宁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玩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也要做好引导。女儿很喜欢画画,我就把她送到美术兴趣班,她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就适度的让她玩益智健康游戏,同时还教她装扮自己的QQ空间、上传照片、种种农场、写写日志等等,让玩变得有新意。或许是受到了我的遗传的缘故吧,女儿更喜欢学习语文。为了积极培训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给她买了一套寓教于乐的数学学习软件,让她循序渐进的跟着电脑边学边玩。但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从不盲目跟风,也不强加给孩子,我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四、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记得小雨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得了双百分,孩子回来神采飞扬,全家都为她感到高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孩子心里很难过,不敢告诉我成绩,怕我责骂她。面对女儿那不安的表情,我知道,在这个时候,鼓励和关爱是最重要的,我和爱人没批评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带她逛街、出去游玩,几天后和她好好的分析了考试的得失,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下次考好。看到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在人生前进的路上,谁都会有失意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又何必让孩子早早的背上沉重的心理行囊呢?做父母的要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分数,又不能以偏盖全,要关心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家长的冷静、耐心、毅力等品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五、努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精神后盾,更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父母不能整天在孩子面前以长辈面孔出现,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多沟通。不管多忙,都要抽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互相交流,做好孩子的忠实听众。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最喜欢听孩子说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比如“××老师今天表扬我了”、“今天××同学迟到了”等那些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事,通过不断的交流,感觉她的情绪变化。在聊天时,拉拉孩子的小手,会心地笑一笑,或者点点头等,用一些身体语言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认真与重视他的程度。等孩子说完了,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再用平和、积极的态度,合理地答复孩子话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无论如何都不过多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用赞赏的眼光、用鼓励的语气表扬她,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优点的。孩子做错了事受了批评或者被老师、同学误解,家长切忌与孩子“同仇敌忾”或妄加指责,要合理引导孩子,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要带孩子走出阴影,健康成长。父母赞许的眼神是孩子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真诚的夸奖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砖石,父母如朋友般的坦诚帮助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神马都是浮云”,回头看看自己的工作之旅,曾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但我明白,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任何工作都可以变动,而父母这个“职业”,却是我不可以也不能变动的,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也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最不容忽视的“职业”。希望与更多的家长一样,把这个职业进行到底,而且力争做得更好,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第三篇:家庭教育发言稿 与孩子共成长
与孩子共成长
二年二班 宝秀林妈妈
让孩子有阳光的心态。一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如,我姑娘皮肤很黑,有同学和他开玩笑,“黑包公”“黑小孩”,我告诉她不要难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肤色,这是自己的特点。二、做一个善良包容、讲诚信、积极快乐的小女孩。因为培养阳光的心态,有时比给孩子留下亿万家产更重要。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但是陪伴孩子成长不仅仅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即使工作再忙,爸爸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抽时间辅导孩子、哄孩子睡觉、带孩子出去散步……专心地和孩子完成一件小事,都是很好的陪伴。如陪伴孩子下五子棋、教孩子骑自行车、一起郊游……因为爸爸的陪伴,爸爸的良好性格,爸爸动手能力的强大,孩子觉得爸爸就是男神,就是能人,真的名副其实的是孩子心中的大山,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开心、更有责任感。
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一起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了家长需要家长配合的作业,我都要认认真真的与孩子一起完成。女儿如果要做手抄报,我就上网帮她搜集资料,为她设计版面提供灵感,陪着她一直做完。学校里的书香校园活动,寒暑假里都有指定阅读的书目,每天我都督促孩子读书,并且录视频,发到朋友圈,进行读书打卡活动。数学里的轴对称图形。背诵《笠翁对韵》。
培养孩子写的意识。孩子小的时候就喜欢涂鸦,我们就给她纸和笔随意地画图案。因为日积月累的绘画,孩子培养了写字的手感。孩子升到一年级之后,老师又非常重视孩子写字习惯的养成,每个基本笔画都运笔到位,所以孩子的铅笔字写得很漂亮。在家里,我对她的书写也不放松,指导她汉字的占位及如何书写到位。现在一提到写字,她就很骄傲,说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美滋滋的,每当这个时候,我真的很为姑娘感到骄傲。
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过重。作为父母,我们没有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我们把注意力把孩子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上。如认真主动地完成家庭作业,有正确的书写姿势,有阅读的兴趣。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她报名参加了舞蹈班和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发现孩子越来越喜欢画画,因为学舞蹈遇到了困难,所以有厌学现象,打退堂鼓,我现在正在积极的和孩子沟通,决定是否继续学下去。
第四篇: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讲座
与孩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通识培训
金州区红旗小学 那晓晖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在生活中,做父母的都觉得自己对儿女尽心尽力,但结果却千差万别。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像李某某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你能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不想他们出人头地吗?那么是什么出了问题?归根到底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正确的进行家庭教育,已然成为家长们的最大困惑。这不仅是我们中国家长的困惑,也是世界各国家长的困惑。目前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主席丹尼斯〃凡〃罗克尔说:孩子怎样理解和接受教育,是由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决定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用心、有兴趣、有帮助,那么孩子更有可能成功。家长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弥合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现实的差距。这能告诉孩子学习的意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在《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称: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1983年,里根政府教育部长贝尔指出:“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以学校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充其量只能影响和改变学生每天6.8小时的生活,因此,要提高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学校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全力配合。”在许多的先进国家中,美国可以说是较早着手于家庭教育专业化国家,且家庭生活教育相关研究、实施和制度也较完整。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后,针对教育问题发表了教育白皮书《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英国政府认为,青少年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政府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措施之一。2006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教育基本法》第十条指出:“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努力让孩子养成生活当中必要的习惯,培育其自立精神,使他们身心和谐地成长”,“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尊重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并采取必要措施为监护人提供学习机会、信息及其它援助”。我国是在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二、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是延续人类优秀的生命,是为了让孩子从一无所知的自然人成长为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原则一:身教重于言教 原则二:情感理智相融 原则三:教育是快乐的原则 四:沟通是味良药原则 五:关系重于说教原则 六:教育结合生活原则 七:教育贵在有恒原则 八:好教育重时机 原则九:好家族重规则 原则十:教育是个系统 原则十一:教子贵在循序 原则十二:激励胜于苛责 原则十三:良教是宽与等
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做得比我们好。参考阅读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的《做好家长的四十条建议》
三、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意见
1、好习惯造就好人生——特别狠心特别爱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力因素,80%取决于人格等因素。健康的人格包括信心、爱心、责任感、自制力和抗挫力。而这些都表现在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之中。所以我们说好习惯造就好人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关键要做好第一次——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上小学、第一次进中学的课堂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习惯养成的过程是艰难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需要大人们抓住培养的契机。比如说在生活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已经做好了饭,但是孩子不吃,就要吃肯德基。你怎么办?妥协了会让孩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狠下心来。恨不是不爱,而是爱得更加理性。这方面我们需要向犹太人学习。沙拉是中国犹太人后裔,在上海育有三个孩子,刚开始她像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什么事都包办,后来意识到问题,就放弃了中国的优越生活,回到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将自己的三个孩子教育成富豪。她认为没有不幸的孩子,只有不幸的教育。在“孩奴”“啃老族”“直升机父母”越来越多的当下,她用自己在我们看来比较“冷酷“的母爱方式,帮助孩子获取幸福人生的真经。还要肯定闪光点,当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要肯定他好在哪里,而不能简单地说:你真聪明。培养好习惯还需要在行动之前给出明确的标准,不能搞特殊化。孩子就是在明确标准——付出行动——得到评价——再行动——再评价的过程中逐渐把好的品质留下来,形成稳定的人格特点。养成好习惯还需要解决学与玩的矛盾——学得踏实、玩得痛快。学的时候一心一意,玩的时候我们做长辈的也可以玩得比孩子还疯。
2、牵只蜗牛去散步——孩子,你慢慢来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叫做《牵只蜗牛去散步》,大意是牵着一只蜗牛出去散步,不管你怎么急,怎么拽蜗牛、或者骂他打他,蜗牛都是那样慢慢地爬。而抚养孩子的过程就好像是牵只蜗牛前行一样,这个过程中,家长就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然后包办。举个例子,孩子在海滩上玩沙子,捡了一个纸筒来盛沙子,运沙子,弄满了一桶运到别处,一边走一边撒,然后再回来盛、运……身边的你会怎么做?基本就上去了拿过纸筒直接帮着运过去,好一点的是教方法。其实这样做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再比如,孩子阅读这件事,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阅读,低年级的时候用一些简单的绘本,亲子阅读和讲给他听的方法吸引他,等他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就开始一点点少讲,断断续续的讲,让他着急,产生读的欲望,然后才能主动地读。到了中年级,与孩子共读整本的书,与他交流,但不发问,不强求,可以推荐给他一些好书,讲情节,讲一半漏一半。到了高年级,就要让孩子自由的选择阅读,家长监督把关。这个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阅读的兴趣也是因人而异,急不得的。如果你在低年级就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去强迫孩子看,让孩子产生了为难情绪,觉得阅读很难,那这个阅读习惯就很难养成了。推荐阅读《孩子你慢慢来》
3、走好青春第一步——别跟青春期较劲
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让家长们头疼,可以说是“青春期”和“更年前期”的较量。青春期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一,现在孩子发育早,在三四年级的孩子有的已经是青春期了;初中二三年级是过渡阶段,到了高中基本成熟。所谓青春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差异。即:生理方面成熟,心理上还没跟上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生理上具有渴求性、冲动性,而心理上是矛盾的,隐蔽的。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难以沟通、焦躁的,逆反的,不可理喻的。面对青春期,家长们要注意的是:
1、读懂青春这本书。谁都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要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可以找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点。适当引导,女孩子青春期要加强自尊自爱的影响。男孩子应强化责任感的教育。
2、给孩子鉴别是非的空间,通过阅读明理;观看网络、电视等交流讨论(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辩论),知道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参观少管所,了解什么叫失去自由等等。
3、与孩子一起长大。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向孩子学习。
4、培养优秀的情感,培养家庭共同的爱好,爬山、旅游、钓鱼、下棋等。参加公益活动。定期的家庭聚会(远离电子设备)。还可以举行青春期成长教育仪式,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打开他们的心灵,走进去,再拽着这颗心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准确地把握分寸感;最有效的交流是用心但不要用手段;最有效的沟通是换位思考,产生共鸣。推荐阅读《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不停的犯错、然后认识错误,再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完成,在不断的识别中长大。我们当家长的要清楚地认识到人生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需要学习、奋斗、最后享受。如果因为您的包办代替让他们提前享受了,那么到了中老年离开了您的帮助,他的路程必定艰难。
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家长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整个家庭是育子育己的乐园。成功的家长要能够为孩子确立多元化的成长模式,帮助孩子走上求宽不求高的人生道路,教会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打造孩子悲惨一生的方法:
1、有求必应。
2、面对孩子的出口成脏,你一笑了之。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6、不限制他的读物。
7、常常当孩子面吵架。
8、当他的摇钱树。
9、满足他的所有口腹之欲。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11、我就是拿他没有办法。
第五篇: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体会)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心得)
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的发育外,最重要的就是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好的性格和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还能养成阅读和倾听的好习惯,那么孩子的理解能力就会很强,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而养成这些好习惯就是我们大人的责任。
一、注重陪伴和引导。陪伴,不单是生活在一起,更是要在心灵上、精神上走近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多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洞悉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注意引导我的女儿,讲故事的时候我会随时解释她不明白的词语,我也没有硬性要求她必须要记住,只是自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时间长了,我就发现这样做对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词汇量是很有好处的,而且孩子学起来也没有压力。同时,我注意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方法,每次出去玩的时候,都会让孩子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并引导她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东西。
二、关注过程而不是只要结果。结果是过程的体现,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要让孩子乐学、爱学、轻松地学,享受学习的乐趣,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抵触情绪。在和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陪孩子做三件事。
一是讲故事。我女儿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听故事,而且必须是人工版的讲述,买的MP3根本不听,因为我给她讲故事,一边很有感情地讲,一边还给她解释不明白的词语,有时还发表一些感想,所以她喜欢听。我们一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前必讲1—2个故事,这样就逐渐养成了认真倾听地好习惯,现在我注重引导她进行阅读,教给她理解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内涵的方法,每次讲完故事都要给孩子说一说这个故事哪里最有意思、这个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有时也让她自己说说,随时抓住学习的机会,不提什么硬性要求,只是随意地谈谈、说说,这样做其实累的是大人,孩子则是轻松地接受,也许一天两天不会有显著地效果,但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总有一天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很多知识,她的理解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二是做游戏。孩子每天在学校要上6—7节课,每节课40分钟,这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地坐着,要守纪律受约束。那么回到家,我就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学习形式,寓教于乐,把学与玩结合起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我女儿识字量还可以,这不是我用生字卡片一个个教的,我们家也没有贴过生字卡片、拼音挂图,我觉得她识字的途径很多,有在幼儿园、学校老师教的,有通过讲故事、看故事书学到的、还有在街上看大小商店的招牌、商品包装、超市门口贴的特价活动时认识的,有时候我们俩就在马路边,看着商店的招牌对着天空按笔画写字,只要有字的地方都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只要带上眼睛和嘴巴出门就能学到东西。孩子们巩固10以内数的分合以及最近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混合加减,我没有让孩子苦苦地写和背,而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间隙和她一起练习,比如在我们回家的路上、晚上洗脚的时候、等人的时候,我们俩互相出题,哪怕只有2分钟时间,都可以说上一两个题,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复习巩固。
三是常聊天。我爱和孩子聊天,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问问她“今天学校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没?”“今天开心吗?”“今天过得好吗?”通过平等对话,和孩子建立朋友般的关系,让孩子信赖我、喜爱我。我常说,“我好羡慕你啊!上学真开心,咱俩换换吧!”“你明天带着我上学吧!”等等这样的话,我想潜移默化地给她灌输一个理念,就是学习不是苦差事,学习应该是件开心的事情。
三、赋予孩子无条件却有原则的爱。我很爱我的女儿,但我是个严厉的妈妈,我女儿有时也抱怨我太厉害,可她明白一点,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才会严厉。很多专家都说不能打孩子,可我一直认为孩子可以打,但必须会打,打的恰到好处,打的有效果,必须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挨打、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我理解这是对孩子的管教,是对孩子的大爱、真爱。
四、感受生活,提高情商。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孩子上床是和她“疯”一会儿,孩子每次都笑的前仰后合,说:“妈妈,你太有趣了!”有一天她搂着我的脖子说:“我最喜欢你这样的妈妈,可以和我一起做搞笑的事情,还可以给我教好多东西!”这是她自己的感受,发自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我听了觉得很感动,也很感慨,有孩子这句话,说明我这个妈妈是成功的。有一次,我们俩讲完故事躺在床上,脸贴着脸,离得很近,她说,“妈妈,我能用一个字形容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亲'!”我说:“我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幸福。”她又接着说,“我也可以用2个字——甜蜜。”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增强了孩子对很多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既提高了孩子的情商,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
教育孩子难吗?难,我们经常都会听到一句话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可我觉得,这个难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在我们大人身上,因为孩子在不停地成长、发展、变化,如果我们家长没有跟上孩子的步伐,原地踏步,那就是不进则退了,所以我们也得学、也得不断分析问题、从自身出发查找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跟着孩子的步伐攀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付出与坚持才会结出硕果,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