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5则范文)

时间:2021-01-27 00: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

第一篇: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

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篇一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篇二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话有两个解释:一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交友之道,与人相处时间越久,越让人感到尊重;另一个解释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与人交往,与人相处越久,越对别人尊重。

对于第二种说法,我倒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话说浩然居士到这单位两年了,与一些同事渐渐熟识了。有一天一群同事没什么事,在一起闲侃,其中一位同事姓蔡,当时他拿我打趣,忽然我想起一事,记得以前看书,说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还。有人说以麟对蔡,对仗不工整,曾国藩气愤地说,蔡是灵龟,以灵对灵,有什么不工整?后来我查了字典,蔡字确实有龟的意思。

于是当时灵机一动。就拿他的姓名开涮,说“知道蔡姓的来历吗?古汉语中,蔡是龟的意思....”——朋友,你知道我说完后的结果吗?对了,那人勃然大怒,不欢而散。回头一想,这事确实是我不对,因为我犯了说话的大忌——没有顾及人家的尊严。后来就找机会向这名同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语言就像是一把倚天宝剑,拿在武功高的人手里,可以行侠仗义,可以铲恶除奸。但是最可怕的就是让一个小孩子拿到这把宝剑,他可能会随意挥舞,一不小心就会害人害己。

看看上面的现金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是对语言的重视,“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语言的态度。

在古代,有人主张干脆就少说甚至不说话,我想现在来看未免可笑。我们应当尽量成为语言的高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用,只是与人说话时要慎重,不论是单独谈话还是在众多的场合,都切记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就像一个拿着宝剑的小孩胡乱挥舞!

另外还有一事要注意,中国人过去有句话讲,“熟而忘礼”,这真是人的通病,我们对初认识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做到慎言,但是一旦日久天长,相互熟悉了,有时就无所顾忌了。其实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说话时都要维护人家的尊严,要慎言。所以要学人家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点浩然也做得不好,说出来这些心得,与大家共勉吧!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易经》上说:“天高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不错,古人所言不虚,我们的社会并非平等,而是有贵有贱,有尊有卑。过去不是说三教九流吗?就是说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

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也,就是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尊卑意识更强。还记得有一位作家出国后,看到白人青年器宇轩昂的干着清扫工的活,清理着草坪;看见门卫不卑不亢地为大人物开门。觉得非常惊讶。其实如果承认生命是平等的,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不管人是干什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小人物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偷不抢,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就很了不起了,有什么好自卑的?这一点,我们真应当向人家学习。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篇三

《论语》一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句话说的好:“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论语一书对中国的影响之深,以前只是读了很少一部分的论语,从未全面的阅读过,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让我得以系统的阅读了论语。读完《于丹论语心得》后,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一、生活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罗兰说过:境由心生,意思是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对生活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内心的快乐程度。生活永远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人的心态,无论生活将机遇赐予谁,都有赐予的理由,我们不能一味的羡慕和妒忌,更不能奚落和哂笑,我们应该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抱着淡然的心态,在得失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其实所谓的好日子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更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只有有了一颗平常心,要正确的对待财富、职位,在人生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于丹《论语心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只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干好本职工作;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廉洁高效。做任何工作都不抱怨、不指责,默默工作、默默奉献,相信自己的人生就是完美的,因为自己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事情,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

三、做一个好学的人,与人为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老话,还有一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要和他人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不管他身处何位,身居何职,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卑微,其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要经常倾听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自己快速成长,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心胸正直的人,敢于直指你的缺点,因为有时候我们往往自己看不清自己,有些迷失,这时候一句关键的话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另外我们要重视学习,要终身学习,知识会让我们永远年轻,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谨慎交友,交可靠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读《论语》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可以加强气质修养、净化思想心灵;是一坛千年好酒,醇香甜美;是一股涓涓清泉,看似无味,却是越品味越浓。

第二篇:读《论语》,感悟人生

读《论语》 感悟人生

民勤县大坝中学 薛 琴

无论做什么,态度至关重要。孔老夫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学习的人,并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学而不厌”。即学习要踏踏实实,勤奋好学而不感满足。再次,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另外还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从小学起,孔子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深入我脑海。现在慢慢领悟到孔子的虚心向学与博大心胸是我学习快乐的源泉。

学习,自然要讲求方法。虽然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与方法,但一些好的经验和精髓却是恒古不变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方法是现今很多人学习中不可少的经验技巧。

在学习中,与态度同样重要的就是实践过程。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背诵,不懂得运用知识去实践,那学习就变得无意义了。正如孔老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学得棒,运用得好。

如今,可读的书数不胜数,大到名家名著,小到期刊杂志。无论是怎样的书,其蕴含的道理,总有那么几点值得你去体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向谁,无论学什么,只要觉得对你有帮助你就可以去用心学习,体会。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潜心求学的态度。或许,我现在的体会和实践还很幼稚,但每当隔一段时间,我再去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时,总会有一种新的感觉,感觉有一种理解上的升华。

《论语》,是人生的一部经典。在读它的过程里,我们可以反省,可以领悟,可以修正,可以明确我们该怎么做。校园里的我,面对诱惑,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面对名誉利益,有着道不明的情愫;面对处事,有着数不清的恐慌与害怕。不确定的事情太多,纠结的事也太多,殊不知,在屋子里,郁闷发呆、自寻烦恼的时候,我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所以,当我决定摆脱不良的负面情绪时,我再次选择了《论语》,选读了其中的某些章句。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安静了,心里的疑问和迷惑慢慢在消失,对梦想的期待和努力的动力也在增加。慢慢地,我懂得了学习,懂得了自身修养和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正是从《论语》中汲取了营养,我深深感受到经典给我的动力,我要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有许多的事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只要本着忠于自己,忠于实际,就可以从容面对失败和挫折,甚至赢得更漂亮的生活。那么,摆正自己的位臵,努力向前,那便不负一个真实的自我。

指导老师:黄详本

第三篇:读《论语》,悟人生-----读后感

读《论语》,话人生-----读后感

重品《论语》,倍感亲切。以前不曾有过的感受,现在萦绕脑海,迟迟不肯离去。索性把它写下来,与懂我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论语》的“为政篇”中有一文章印象最为深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论语》中的经典理论想必朋友们早已滚瓜烂熟铭记在心。但真正领略“知天命”背后隐藏的深邃哲理,恐怕不是人人认同的。历代注释家们也众说纷纭,难得定论。笔者学智混沌,到赞同“穷理尽性”之说。细品《论语》,越发感觉:孔子,就是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圣人;被全球公认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的确他的洞察力、思想力简直如神。几千年来,没人忘记他。尤其是他的“中庸”思想、面对人生的态度一辈子难以学到。我们不求大红大紫,但至少应联想一下人生吧?基于解读,我想人要想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快乐和幸福,“穷理尽性”,就得记住该牢记的,忘记该忘掉的,改变可更改的,接受不想舍得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豁达的胸怀,也是一种“而立”、“不惑”、“知天命”的境界。忘记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洗涤,超脱的修养,也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还是一种冷眼观世界的优秀品德。舍得,舍得,有舍才必有得。舍得就是一种利好的理性与心态,更是一种洞察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

想想人生哪有圆满?幸福也没有永远。曲曲折折才能勾勒出

生命的美与生命的价值。向孔子学习,以一种感恩从容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所有,洞穿理性。让自己的心田溢满宁静与阳光,把最美的微笑留在平淡的流年里,留给生活在周围的人。做一个淡然的人,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在喧嚣的尘世一角静候安然,微笑向暖,淡然前行;在春天的阳光中播种希望,在秋天的枝头收获快乐和幸福!

第四篇:读《论语》读出有品质的人生

读《论语》读出有品质的人生-----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读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她给我们大家讲述了孔子的《论语》之精华。其中有“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感情颇深。

《论语》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为主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是孔子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传说写下来的。《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也是早期儒学最可信的史料。《论语》告诉大家是最简单的人生哲理,而于丹老师认为论语的真谛是告诉我们大家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缘于它能让后世子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在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的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呼唤。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是一本好书,通过它来让我更深入的学习儒家思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学习的。

1、天地人之道: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我们今天也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如何去寻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的传承对历史上的诗人文士有着深远影响。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心灵之道: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故事甚至不合理,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是之处,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是,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3、处世之道: 《论语》告戒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蔬的分寸。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在《论语》里面有一种道德思想,它还适用于我们现代,它还是是我们的享受欢乐享受快乐的源泉。

4、君子之道: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那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先把事情做完了,目的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君子”是《论语》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它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人的内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真君子的。

5、交友之道:《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馅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自己的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发挥光彩。

6、理想之道: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在《论语》中,一切高远的理想,都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上,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上巨大的力量。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想一生建立一个大坐标,对于前方的远景找到一个起点,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理想是有根的,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走进《论语》,做一个永久安静的学生。

7、人生之道: 孔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吸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的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符合社会道义标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圣贤的意义在于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的、自觉的、痛楚的、欢欣的,一一实践,形成了民族的灵魂,这种古典的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正真建立起来有效、有价值的人生观。

第五篇:读《论语》

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

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下载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论语》

    读《论语》 ——另读于丹的《心得》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于我们有着深深的影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读《论语》心得体会(共5篇)

    读《论语》 心得 体会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

    读论语有感(共五篇)

    读《论语》有感 0802403048 08行政管理 卞远 09.12.24 有句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有关大学生找工作问题的专题节目,上面也提到了《论语》,这不禁勾起了我......

    论语读后感(自己)

    论语读后感 初中及高中时就已接触到不少论语中的名言名句,但终究了解的只是其中一点点。早就听闻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

    读《摆渡人》有感: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共五篇)

    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读《摆渡人》有感◇冯小芬命运轮回,谁是你弧寂灵魂的摆渡人?假若你正处在人生河流的谷底时,谁又是将你摆渡到幸福彼岸的摆渡人呢?读罢《摆渡人》这本书后......

    读论语演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忽提论语,就好像时光的隧道回转到了孩提时代。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论......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与孔子的爱好是相同的,也非常喜欢古人的言论,喜欢沉浸在古人的文字里,不能自拔。譬如千年前的《论语》、《老子》......

    读《论语》心得体会

    读《论语》心得体会 水秀中学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