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5则范文)

时间:2020-11-20 14: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

第一篇: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

真正的学习过程,是需要具备想当的技巧,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学习效率,降低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率,从而在高考过程中更好的取得理想成绩!,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年最新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年最新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欢迎参阅。

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章一

(一)分子运动

1、不同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扩散 现象。

2、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气体之间的扩散最 快,固体之间的扩散最 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另外还说明了 分子存在着间隙。

4、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

有关,因此分子的 无规则 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 激烈。

6、、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 斥力。

7、使物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导致分子不分开的力,就是分子 引力。如:使物体很难分开或拉长就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 引力。

8、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物体很难进一步压缩的力,就是分子 斥 力。如:很难压缩物体,就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 斥 力。

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二)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 和分子 势能 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一切 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和 温度 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 温度 有关。

4、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 能不能为零,机械 能可能为零。

5、热传递是温度 不同 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 降低,高温物体温度 升高 的现象。

6、热传递的实质是 内能 的转移,而不是 温度。即:高温物体的 内能 减小,低温物体的 内能 增大。

7、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内能 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 焦耳。

8、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大,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

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减小,内能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10、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 做功 和 热传递,且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等效 的。

1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 增加 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 减少 多少。

(三)比热容

1、单位 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同一物质的比热容 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

3、同一物质的比热容还跟它的 状态 有关。

4、比热容的单位读作 焦每千克摄氏度。

5、水的比热容最 大,是 4.2× J/(kg.℃),表示 1kg的水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是 4.2× J。

6、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 C m(t-)= C mΔt。

7、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 C m(-t)= C mΔt。

8、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 =。

9、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根物体的 物质的种类(即比热容)、质量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根物体的初温和末温 无关。

(四)、热机

1、将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的机器,叫做热机。

2、内燃机是燃料在 汽缸 里燃烧生成 高温高压 的燃气,推动活塞 对外做过 的热机。

3、常见的内燃机有 汽油机 和 柴油机。

4、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等四个冲程。

5、每个冲程中,活塞往复运动 两 次,飞轮转动 两 周,对外做功 一 次。

6、在汽油机四个冲程中,只有 做功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 惯性 来完成。

7、在压缩冲程中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

8、在做功冲程中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9、汽缸顶部有火花塞的是 汽油 机,有喷油嘴的是 柴油 机。

10、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吸入 汽油 和 空气 的混合物,柴油机只吸入 空气。

11、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是 点燃式,柴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是 压燃式。

12、燃料燃烧时将 化学能 转化为 内能。

13、1Kg某种燃料 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4、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单位是J/Kg。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mq或 =Vq。

16、有效利用内能的途径:燃烧要尽可能充分;尽量减少能量损失。

17、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18、热机效率: = 或 =。

19、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 带走的能量最多。

2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章二

(一)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摩擦起电。

2、带电体都具有能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3、被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 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5、电荷量:是指电荷的 多少,单位: 库仑,简称 库,符号 C。

6、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带 正 电、核外电子带 负 电。

7、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 叫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e=1.6× C.8、容易 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 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是 自由电子。

9、常见的导体: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10、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验电器是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 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的道理制成的。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是 电荷 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把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总是:电源的正极→ 用电器 → 电源负极。

3、电路的基本构成: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4、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1)电路中必须有 电源;(2)电路必须是 通路。

5、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是 串 联和 并 联;电路的三种状态是 通路、断路 和 短路。

(三)、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强弱:就是电流的大小,用 电流 表示,符号是 I,单位是 安培,单位符号是 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将电流表 串联 在被测电路中;(2)要求电流 正 进 负 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测量值;(4)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 电源 的两极上。

四、串、并联电路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 串联 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 一 条路径,无 干路、支路 之分;(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一定 通过另一个用电器;(3)用电器之间的工作情况相互 影响,通则都通,断则都断;(4)电路中只需一个开关,即可 控制整个电路。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相等。公式:I= =

4、把电路元件并列地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 并联 电路。

5、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 干路、支路 之分;(2)每条支路都可与电源形成一个 通路;(3)各支路中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 影响,一条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工作;(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 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 该支路。

6、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之和。公式:

I= +。

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章三

(一)电压

1、电压

(1)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 电源。

(2)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 自由电荷 发生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

(3)电压用字母 U 表示。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简称 伏,符号是 V。

(4)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是 1.5 V,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2 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V。

2、电压的测量

(1)电压表是测量导体或电路两端 电压 仪表,电路中的符号。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使用前注意观察:接线柱、量程、分度值、校“0”;

②电压表应该 并联 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否则电流会很 大,此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③电压表正接线柱应与靠近电源 正极 的一端相连,负接线柱应与靠近电源 负极 的一端相连;(即电流从电压表的“ +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④不允许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超过电压表的 测量值。(用 较大 量程试触,否则指针可能打弯);

⑤读数时看清接线柱(量程)、明确分度值、看清指针位置。

3、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 和。

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相等。

5、把电压比作水压→ 类 比法。

6、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方法的相同点: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电流都要从“ + ”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的电流或电压都不要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值。

7、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方法的不同点:电流表与被测部分 串 联,电压表与被测部分 并联;电流表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二)电阻(R)

1、导体对电流碍作用叫 电阻,任何导体都有 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用字母 R 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欧姆,简称 欧,符号 Ω;常用单位: 兆欧(MΩ)、千欧(KΩ);1MΩ= 1× KΩ,1KΩ=1×Ω。

3、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 大,或电压相同时,灯泡越暗,电阻 大。(转换法)

4、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5、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 不同。

6、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越大。

7、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 小,电阻越大

8、大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大多数非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9、导体的电阻很 小,绝缘体的电阻很 大;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 半导体,如:硅和锗。

10、某些导体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电阻就变成了 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三)、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 电流、控制某电路两端的 电压、分担电压保护 电路。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长度 来改变 电阻。

3、滑动变阻器使用规则:? 串 联在电路中;?不能使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铭牌上所标的 电流;?连接时,所使用的接线柱要“ 一上一下”。④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于 阻值 处。

4、规格的物理意义:“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 50 Ω,允许通过的电流是 1.5A。

5、使用口诀:一上一下接线柱,阻值变化观下柱,滑片靠近阻值小,滑片远离阻值大。

6、电阻箱的优点:能显示电阻箱连入电阻大小的变阻器;

7、电阻箱的原理: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8、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每个旋盘所指示的数字乘以相应的倍数的总和。

第二篇:初三物理复习资料

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 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0)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公式:、①Q=qm m=Q /q q=Q/ m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公式:、①Q=qm m=Q/ q q=Q m /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公式:总有用QQη Q总=Q有用η

Q有用= Q总η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于 1。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第三篇: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了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了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认真按照九年制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作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必须注意下面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进行实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还要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本学期,计划进行下列实验: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 声是怎样产生的真空铃骨传声

4.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声波传递能量

6.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8.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9.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0.光的折射规律

11.光的色散

12.透镜对光的作用

1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4.天平的使用方法

15.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6.用天平测量体积 不同的物体的质量

17.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第四篇:初三物理总复习资料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s/t来计算

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乐音与噪声

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超声与次声

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多彩的光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

(3)平面镜成像: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3、光的折射:

(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

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物体的颜色:

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

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

u>2f:

倒立,缩小 实像

f< 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 实像

v=2f f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3)物近像远像变大

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四 密度与浮力

1、质量

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使用前,放平归零调螺母,使用时:左物右码移游码..)

2、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

3、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公式:m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 v4、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公式

(1)F浮=液gV排

(2)F浮=F向上-F向下

5、浮沉条件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

下沉

当物液时

下沉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

悬浮

当物液时

悬浮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

上浮直至漂浮

当物液时

上浮直至漂浮 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浮

压 强

1、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1)压强公式: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铁轨上垫枕木……)

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P=ρg h(其中h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往下数)(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

(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

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不均匀),其数值为 1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

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

简单机械

一、杠杆及其分类

1、能绕某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这个绕着转动的点称为支点,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

2、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

(1)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

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2)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

(3)动力等于阻力的杠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

1、滑轮的作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省力情况:动滑轮上的绳子条数为n,则省n倍力,即F=f/n,其中f为阻力(包括物重、滑轮重、摩擦等),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有F=G/n 费距离情况:省了n倍力就要费n倍距离,即s=nh

3、做功及效率的计算

做功:W=FS,其中若F与S垂直则力F不做功

效率的计算:(1)有用功(对目的物所做的功):W有=Gh(2)总功(力F所做的功):W总=FS(其中:s=nh)(3)效率η= W有/ W总

4、功率:做功的快慢;P=W/t

七 分子动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分子组成

二、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有关分子热运动的题目时注意: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则如看到尘士飞扬并不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物态变化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图象)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图象)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自然现象:雾、露、云等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 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

[学法指导] 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

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计的使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进行测量

2、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器壁和底部

3、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二、内能与热量

1、内能: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

相同为止)

三、热量公式

301、升、降温:Q=c m △T,其中C为比热容,C水=4.210J/(Kg C)

2、燃料燃烧:Q=m q , 其中q为热值

3、效率

四、热机

汽油机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污染问题)[学法指导] 准确把握效率的概念

十了解电路

一、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其中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1、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中和:两种不同的电荷相互接触时正负电相互抵消的现象,有时伴随有火花的产生。

二、电流、电压及其测量

(一)电流及其测量: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2、电流的大小:Iq,其中q为电荷量(单位:c),t为时间(单位:s)tI为电流(单位:A)

3、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内阻太小,相当于一条导线)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只能与被测器件串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

三、电压及其测量:

1、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的原因;

2、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铅蓄电池:2V;家用电路:220V

3、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内阻太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使用方法:①电压表只能与被测器件并联

②应使电流从表的“+”极流入,“-”极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当无法预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用大量程并采用试触的方法

4、电路的组成: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及开关组成。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提供电压的装置。导线:由(导体做成的)芯和(绝缘体做成的)绝缘皮组成

5、电路的三个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

6、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相影响。

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能正常工作;各个用电器间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

1、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

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2、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

十一 探究电路

一、1、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则电阻越大)

实验:控制变量法

2、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接法:一上一下)

应理解变阻器的电阻随滑片P移动的变化情况

二、欧姆定律:IU(一般结合电流、电压特点解题)R)

三、家庭电路

1、家用电路的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 36V

2、连接情况:各用电器间并联,开关与用电器间串联 开关接火线、灯泡螺旋口接零线,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

3、安全用电原则:不靠近高压电源;不接触低压电源。

十三

电功 电功率

6一、电能 W = U I t 单位:1Kw•h=3.610J 测量器件:电能表:①两次示数之差为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②电能表最后一格是小数点

③参数:220V :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 10A :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10A 即:电路中总功率不能超过2.2Kw

二、电功率:P = W/ t = U I = I2 R = U2/ R 推得:用电器的电阻值为L:R=

2U额P额

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般为220V)额定功率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额定电流 I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流过用电器的电流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路中所消耗的功率(灯泡的亮暗即由它所决定)实际功率的计算及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

第五篇:2015初三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5初三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俗话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属于______________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___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的内能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3、用两组相同的酒精灯和烧杯等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中, ______________比热容大.如果让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给汽车发动机做冷却液,应选择______________液体。

4、电荷的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________电荷。

5、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丁带_______电.6、如图所示,是家用电冰箱及其部分电路图。冰箱压缩机由温控开关自动控制,冷藏室照明灯由冰箱门联动开关控制。照明灯与压缩机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选填“串联” “并联”)。冰箱门关闭后,联动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状态,当冰箱里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会自动________(选填“断 开”或“闭合”)

7、如图所示,甲、乙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_______,乙表是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____。

9、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如上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线圈加热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这表明导体电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这个实验证明了导体的电阻跟______________有关 系。

10、有两只定值电阻RA和R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分别为图中的A、B。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上,则RA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通过RB中电流是______A。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13、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铜的比热容小于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A.从铜传给铝B.从铝传给铜C.不发生热传递D.不能确定

14、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 程D.排气冲程

15、下列各材料中,正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碳棒B.空气C.稀硫酸D.钨丝

17、李明同学在一次用3V和15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再用15V量程试触时,指针位置如左图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A.直接接入c接线柱,然后读数B.直接接入b接线柱,然后读数 C.断开开关,接入c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D.断开开关,接入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想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连接正确的是()

19、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L1 L2亮度变化情况是()A.L1变亮,L2变暗B.L1L2都变亮C.L1变暗,L2不变D.L1L2都变暗

20、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C.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电阻成正比;D.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1、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间接监控装置.则()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降低 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间电压升高 C.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D.当仅增大R2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可降低A、B间的电压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23、按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要交叉。(甲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是1.8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3 V)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4、小明在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在两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并画 出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根据实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2)热量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实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3)以下描述中同样采用“转换法”的是_______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是否有关系

D.通过观察木桩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

2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的A、B、C处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A处的电流IAB处的电流IB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0.20.20.4 第二次测量0.30.30.6 第三次测量0.40.40.8 上面表格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3)该同学表格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这个结论一定成立吗? 答: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5Omega;、10Omega;、20Omega;的定值电阻,蓄电池(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w

(2)实验中将5Omega;电阻换成10Omega;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__端移动(填“A”或“B”),移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正确操作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该实验小组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不变.五、计算题(共11分)

27、已知煤气的热值为3.6×107J/m3,0.28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这些热量的50%被温度为20℃,质量为30kg的水吸收,则水温升高多少?[c水=4.2×103J/(kgbull;℃)](5分)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为6V,R1为6Omega;,R2为12Omega。(6分)(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求R3的阻值?(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X(3)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这篇初三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查看,同时,还为初三同学们提供了九年级期末试卷,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

好消息:为了方便各地的初中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特地建立了QQ群117367168,欢迎广大学生尽快来加入哦!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成绩会有新的突破!!

下载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新人教版(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一、 二、 写会一类字:课本149页《生字表二》; 读准二类字:课本144页《生字表一》 多音字 当 dāng(当心) 行 xínɡ(行为) 降 jiànɡ(下降)兴 xīnɡ(兴......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的要求下在学校“教学重心前置”道德课堂模式的实施下,根据学校已经制定好的规范性、创造性计划下,,继续高举道德......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王奇雄 (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积极响应学校教学工作号召,步调一致,切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尽自己的......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小结

    教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小结 初三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小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直径约10-10m,通......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5篇]

    初三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物理教研组按照教务处工作计划,遵循”加强基础,发展个性,提高质量”的原则狠抓常,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紧紧围绕提......

    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1 本节课包含两个知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我分为两节课讲解,第一课时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讲解惯性知识和惯性现象。牛......

    初三教学会年级主任发言稿

    初三教学工作会议发言稿 疃里四中 2014-11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介绍一下我校这届初三学生情况: 这届初三共192人,较上届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几门主课底子更薄,尖子生......

    2018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2018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寒假来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小编整理了这篇2014人教版初三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