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政治的答题技巧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掌握一定的初中政治答题技巧对同学们是有好处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政治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政治的答题技巧
1、政治术语的恰当运用
要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答题。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语。
2、语言表述要准确
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
3、思路要清晰
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善性。既要做到语言精炼,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
4、字体规范
字迹要工整,以行楷为主。字的大小以宋体四号为最佳。尽量杜绝漫画和美术上应用的特殊字体。
5、注意答案分层
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用合适的符号,如:①②③④等分开,让批阅试卷的老师能清楚地发现知识点。
中考政治的题型
1、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的形式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连题选择等。但无论哪种类型的选择题要做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认真审题。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包括审要求、审材料、审问题,即三审。其次,认真分析备选答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对于备选答案一是要把握其全部的内涵,二是分析出它与题干的关系。再次,总结不选的情况。如,选项本一身错误;或选项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等。
2、简答题
近几年来,中考政治简答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命题中比较多地采用了图表!题、材料题,联系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突出了对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增强了对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考查。面对这些新特点,解答这类题首先应该能够捕捉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其次要联系材料,简要列举课本上的相关观点,即所列课本上的观点必须紧扣材料中心,语言简练,简明扼要,避免疏漏,无需展开。再次,有些简答题,如案例式还必须回答怎么做。第四,整理答案,要点分明,格式规范。
3、辨析题
近两年来,辨析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再仅仅是对书中一些现成的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而以时事为背景的材料型辨析题常见于各省、市的中考题中。解答辨析题首先要审辨题。审清辨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半正半误的,是因果型的,还是条件型的,依据不同的类型,选择出恰当的思路和方法,做出准确的解答。第二要审材料,准确找出本题的辨点有几个,是什么,理清材料的层次,结合材料分析。第三组织答案,辨析题的答案格式一般是一辨--二析--三结论。析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防止二者脱节。
4、分析说明题
对于这类试题,各地的称谓不尽统一。有的称为材料分析题,有的称为阅读分析题,有的称为论述题。但实际上这类题中的许多问题并无多少需要论述的内容,而多是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本质上属于简答题或具有简答性质的综合题。这类问题完全可以按照简答题的技巧去做。在此我们主要谈谈分析说明题中论述性问题的解答思路与技巧。第一步,审材料,找观点。分析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中的观点,进而把握每层材料或引文内容、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总的意思。第二步,审问题,弄清问题的限定条件及指向,把握答题范围,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第三步,阐原理。在阐明原理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当涉及基本概念、战略、国策时要进一步阐明其含义或内容。第四步,规范作答。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5、开放性试题
根据教育部的'精神,从2005年开始,各地的中考政治命题都对开放性试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普遍出现了一些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主要是指试题允许、倡导和鼓励答夥元而不唯一的命题形式。而考生则可以根据所学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来思考,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得出各不相同但又均为正确的答案。解答好这类题型在于:首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确定背景材料与所要回答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试题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其次,发散思维,找准结合点。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试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涉及课本中的哪些理论知识,将试题中的问题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确定切入点,选取最佳知识点。根据设问的指向以及找到的题目与课本的结合点,确定回答问题时的下手之处。从最符合题意的有关理论知识中选择出答题需要的有关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列出答案提纲。第四,准确完整作答。注意依据题中设置的多个小问题的题型规范作答。
6、活动性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有调查报告、活动设计、撰写小论文等形式。
(1)调查报告的撰写,在格式和内容上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要符合调查的主题。第二部分,引言。这部分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第三部分,主体。具体叙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并恰当地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和规律。第四部分,结论和建议。
(2)活动设计类。第一,确定活动主题。主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题目的要求。第二,设计活动目的。它的设计必须依据主题。第三,活动准备。包括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人员分工,搜集资料,外出调查等。第四,设计活动步骤。设计这一环节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的明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
(3)小论文类。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书写政治小论文可采用三步法。
第一步:引。即从提供的材料中引出论点。
第二步:论。即依据材料,针对论点,选取论据,联系社会热点,发表议论。通过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第三步:结。即结论。或总结全文、重申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等。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活动性试题与开放性试题都不是一种独立的试题题型,而是试题所具有的一种特性。我们之所以把它们排列其中,只是为了更方便地分析和研究它们。
初中政治该怎么学
1、对于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指导
初中生的学习分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习不得法,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进步,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陷入恶性循环后,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也不法挽回。避免陷入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给他们以学习过程的指导。
对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而言,应该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就向学生解释本门学科初中和小学的学习要求的区别、向学生们讲解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进行本门学科的学习方略,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掌握学习策略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学习过程的指导应该放在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制定学习计划,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在课上能够专心听讲,在课后能够及时复习,在做作业前能够认真看一遍书,做作业时能够独立完成,在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能够及时地对书本知识进行小结,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以对于本门学科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
2、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技术的指导
一般来说,学习过程的指导往往侧重于宏观的指导,而学习技术的指导则是帮助学生解决微观学习的问题。不少学习技术,其实就是一些“小窍门”、小规律。许多学生都会在初中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使用过这些技术,我们的教师们应该注意细心观察、搜集、整理并努力显化它们。一些学习的“小窍门”看似平常,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有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一两个小窍门的使用成功,往往能够使一颗沮丧的心恢复应有的活力。
学习技术的指导,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灵活机动、相机进行,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瞬间,也可以是作业或试卷评讲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一种点拨
3、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与自学的指导
课外学习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这些课外学习活动往往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在课内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学习的兴趣得到发展,很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时,我们的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第一、要让学生懂得课外活动是对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够离开课堂而去专门地搞研究;第二、课内外学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当,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劳逸结合,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三、在课外学习中要尽量做到动手脑、学练结合,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第四、课外的探究活动应该在同学的帮助下合作完成,在研究中努力争取教师和同学以及父母等人的帮助;第五、研究结束后最好能够形成一定的文字,向同学和教师作个汇报。
4、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的指导
说到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思想的指导,所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思想方法的指导问题。思想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辩证的思想方法。比如对于学习方法的认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来认识:第一是它的从属性,学习方法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一种根本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第二是它的差异性,学习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并不能够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方法,学习应体现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第三是它的组合性,一种学习方式只能够针对某些学习行为产生作用,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了解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和发展。
5、努力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
从来没有两个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会完全一样的,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的习惯不一样,因而学习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应在普遍指导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个性进行研究,如有的学生比较好动、有的学生有压力才能够学习好、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一个人读书、有的学生数理能够力,但不善于记忆等等。教师在摸清学情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可供学生挑选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做好学习方法的个性化梳理、归纳。第一、让学生做到不仅理解有关的学习方法,而且要了解提出这种学习方法的理由;第二、考虑一下,如何使用这些方法适应学生平常做事的习惯方式;第三、在采纳某种学习方式之前,先把每个有希望的方法都试一试,看看是否可行,然后再决定取舍。这样,对于每一学生而言,就相当于为自己制作了一个学习技能包。这只包应是能够适应自己特殊需要和个性特点的个人工具箱。与此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做一只新的学习技能包,必须要放弃以往的落后的陈旧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政治中考答题技巧
一、要认真书写,规范答题。字迹要清晰,间距匀称,一行一行写的端端正正,有头有尾,无涂抹现象;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整个卷面整洁美观,答案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让阅卷人看了眼前一亮,心情愉悦,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二、要认真审题,弄清楚题干的要求,有针对性作答。回答要紧扣题设,切中要害,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
三、对于客观题,要紧扣课本,严格按照课本的表述回答,不做多余的发挥。
四、政治题第二部分多为主观题,对于主观题的回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打开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思维要发散,观点要分散。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把所给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同初中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然后从不同的方面作答。切忌思维狭窄,答题角度单一。
2.答案要多元化,点多面广,点到为止。每一点语言力求精炼,言简意赅,不写空话,也不能抓住某一点大谈特谈,做到题中之意不可无,题外之意不可有。
3.答案要分点表述,分清条目,每点前面要加上数字⑴⑵⑶…各点之间用分号隔开。
4.语言要回归课本,即用课本中的基本观点,重要结论,学科术语表述问题,多引少编,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口语化。
5.答案既要体现教材中的观点,又要体现材料中的信息。
6.要学会根据分值来确定写几点答案,一般一分写一点,为提高采点几率,可多写几点。
7.答案笼统,不分点者视为一个得分点,观点重复者也视为一个得分点,也不能把一句话分割成几点。
8.切忌乱抄单选题中的选项,答题要有个人的看法,观点,做到自圆其说。
五、做完每一道题后再回头认真读一遍,检查有无错别字、病句或遗漏。答案力求语言规范,表述准确,层次清晰,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篇:2018年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8年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类:直选法和排除法。直选法指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遇到难题,最好用排除法。
即先选择好一个或几个最容易发现的完全正确或错误的序号作为解体的基础,然后再推出正确答案。做题时,要找出无关选项和错误选项,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出正确答案。
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选择题有两种,即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好多考生都在思考选择题是否有什么解题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吧。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的要求,审准其中的关键词(常见的关键词有“正确的”、“错误的”、“原因是”、“表明”、“启示”等等)。
2、审查选项,注意选项的迷惑性,用“排除法”做答。“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有效方法。排除法即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在做题时首先排除错误的观点;其次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再次排除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注意事项:
1、单项选择题解,也叫最佳选择题,只能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要选取最佳的,要把四个选项都看完,不要看某个选项“似乎”有道理就匆忙选上,可能后面还有更符合题意的选项。
2、在做原因类选择题时,要注意区分“原因”和“结果”,不能把“结果”当“原因”选上。
3、遇到选项拿不准时,要多读几遍题干与选项,看是否通顺合理,以防材料干扰;多项选择实在拿不准的尽量不要多选,最好相信第一感觉。
二、建议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材料里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答案不可离题万里,泛泛而谈,必须能够解决问题。
2、辨明对象。通过仔细审题,明确建议的对象是哪些人或什么部门。
3、答案力求完整。建议应多层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据分值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
三、材料说明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往往是名言警句)写出书中的观点、道理。
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深刻理解所给材料的意思,找出书中与此相似或相同的观点,写出答案。
这就要求考生平日学习时要搜集和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名言警句,做到有备无患。
四、材料分析题:这类题是考题中的重要题型,遇到此类题,有些考生要么是无从下手,要么是答非所问,往往失分较多。材料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共同点的。
要答好这类题,基本都要做到三点:
一是分析材料,找出关键信息;
二是要明确答题的方向,看看是属于哪一类型、哪一部分内容的题目,与课本的那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
三是整理答案,分清层次,找出这一类问题有关的知识点。
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方法有三:
一是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看看与课本的哪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
二是看材料后面的问题,辨清答题的角度;
三是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看看与课本的哪些知识有关。一般情况下,利用这三种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答题的方向。
五、简答题
开卷考试中的简答题,通常采用材料、漫画、图表等形式来命题,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要求从三个角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题目有时要求回答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的则要求全回答,解答简答题的关键是放开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认真审题。读懂题意,弄清题目问什么问题。
第二,对号入座。根据题目所问问题,确定答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切不可张冠李戴,也不可遗漏知识点。
第三,书写答案时,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
注意事项:
1、在写出要点时,不要围绕某个方面展开进行大段论述。
2、答案要落实“四化”,即层次化(分段回答,不要一整段)、要点化(只写要点,不要过多描述)、序号化(层次要表上①②③④)、学科化(使用政治学科规范用语)。
3、一般情况下简答题的要求是至少两个方面,答题时可尽量多写一个方面,可写三个或四个方面。
六、概括题
概括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去解答。
1、在概括时,要把材料读完,概括整个材料蕴含的道理,不能概括部分材料蕴含的道理,不能以偏概全。
2、概括题的答案应该是一个语言通顺、表意明确,言简意赅的陈述句,展现的是道理、原因、结果或要求,不要使用修辞手法。
3、对于漫画类概括题,特别需要注意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漫画的标题、漫画的夸张部分,这些地方往往是答题的突破口。
注意事项:一个概括题可能有多个答案,但我们只需要写出一个,写出自己认为最符合题意最能得分的答案。切忌写出多个答案,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
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类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备考2018:中考政治答题公式汇编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怎么办的别名:
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结合材料分析
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2.实践题
①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具体是: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
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
※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
4、关于“图标、表格”类题型
解题方法:
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
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
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
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针对国家或地方做某某事情的意义或者作用可参考以下答案: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注:视情况采用,假若题目说的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问题,则最好在环境方面的意义多着笔墨)
如何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针对国家或者某地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均可参考以下答案)(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同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注:为使答案更全面可适当加上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凡是涉及应如何做,如何防止某些不好事情的发生可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组织答案。(视情况选择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国家——制定完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关于对某事情的认识、看法或体会的问题——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及应怎样做的思路组织答案。关于某事情(漫画或者图表)说明了什么的问题——简要概括说明的意思后要加上应怎样做的答案。
关于举行某活动的发言提纲:
1、举行此次活动的目的;
2、举行此次活动的意义;
3、我们在此次活动中应做的工作;
4、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题意说)
其他一些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某某问题或国家在某方面加大力度的原因。(专题P2“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
国家、农村或某地发生巨变或取得某成绩的原因。(专题P5“家乡巨变的原因”)对取得某项成绩(如神
6、申奥、三峡工程、基因工程)的认识。(专题P6神州6成功发射的原因)为什么要科技创新?如何科技创新? 为什么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如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专题P5)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建设? 如何发展民主政治? 我国的国情问题(主要矛盾、人口、资源、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的内容。
有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与青少年权利相关的法律有:《宪法》(规定我们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婚姻法》(规定父母要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应做到: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对2008年奥运会主题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认识。
2018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1、实行对外开放市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口号体现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的历史潮流。(同一世界中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和平与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经贸交流与合作问题)
3、口号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福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表现了我们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点,请你谈发展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
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3、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人身权
1、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身体不受非法搜查、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们的权利受侵犯应如何做:
1、提高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2、权利被侵犯,要告知父母和老师;
3、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1、婚姻自由(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未成年人有受父母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
(2)成年子女对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包括物质赡养和精神慰籍)
1、子女有请求父母履行义务的权利;
2、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得到合理解决
1、一般由有关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由法院判决;
2、对拒绝赡养父母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法律制裁 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分别应承担的责任见提纲)
家长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可采取一下措施:
1、积极向父母宣传义务教育法;
2、寻求居委会(村委会)帮助或行政干预;
3、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方面的权利 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最基本)消费者对商品真实情况的知悉权 对商品的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权 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与生产者或销售者协商解决;
2、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3、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4、向法院提起申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合法财产权 占有权(拥有财产)使用权(使用财产的功能)收益权(获得收益)民事法律手段(最普遍):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刑事法律手段(最严厉最有效):
打击抢劫、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政治权利和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批评建议权 言论自由权 游行示威权 结社自由权 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2、给有关国家机关打电话,写信;
3、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义不容辞的责任)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不能硬拼蛮干,要用最少的损失来制止违法行为。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电话,保护好违法犯罪现场和各种证据;
2、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力武器。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国情国策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法律制度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心理健康
2018年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
2.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3.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更具有智慧。
4.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5.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6.过渡性是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7.青春期心里充满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8.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9.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0.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11.学习有压力是正常的,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12.学习压力对我们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13.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14.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正常现象。
15.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只有能够自力才能自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成就伟业,实现人生目标。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坚强意志是人们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16.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7.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18.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19.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20.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21.挫折对人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22.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23.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4.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25.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6.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7.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8.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质,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0.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3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理解开始。
32.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3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34.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得以在社会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5.诚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36.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诚信的核心是善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7.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8.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9.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40.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41.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2.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43.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44.竞争有利也有弊。
45.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6.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一个竞争者来说,应本着公平竞争的法则参与争。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47.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48.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9.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50.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1.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52.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53.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及有区别又有一致性。
54.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5.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56.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57.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8.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59.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它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权利之中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60.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神人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利。61.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2.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6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64.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65.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是法定继承。
66.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67.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68.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
6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共鸣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70.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71.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72.社会需要合作,合作要以公平为基础。
73.公正的对待,必须要以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74.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75.实施正义的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76.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
77.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78.不同的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
79.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
80.一个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8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82.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83.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8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8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8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89.我国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9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9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6.至20世纪末,我们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97.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8.建党100年(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99.建国100年(21世纪中叶)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0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1.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103.我过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主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
10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10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106.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10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08.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9.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1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1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1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13.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14.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1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7.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1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12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2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124.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交易创新能力。
125.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名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2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7.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2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129.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130.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1.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2.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一种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3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136.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7.我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38.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我国科技、文化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39.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0.我们之所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43.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4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14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46.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都是发展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47.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关系。
148.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49.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50.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51.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多样。
152.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153.言是一种文化,语言有差别,但没有优劣。
154.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155.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照抄照搬。要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56.对待我国的民族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全部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5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158.通向理想的道路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奋斗。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名词解释汇总
1、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变化的原因是:第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第三,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新表述,必须找准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足以说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党的基本路线(理解):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意义: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5、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8、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理解)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9、“一国两制”(理解)⑴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⑶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怎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两岸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决不动摇;④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⑤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⑥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⑦两岸统一是中华复兴的历史必然,一定能实现。
10、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意义: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第四篇: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一、谨防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
一、开卷考试不复习
许多初三学生,甚至部分非历史专业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开卷考试用不作复习,反正答案都在书上,到时候只管抄书就是了。殊不知,这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我们初三历史复习造成更大的困难。而事实上,历史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既如此,如若不复习,我们很难想象连数量众多的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不复习造成的对教材的生疏也会使学生难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就更不用说答好开放性试题了。
误区
二、开卷考试难度降低
这个误区是建立在开卷考试可以通过翻书寻找答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历史开卷考试的精髓。诚然,由于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开卷考试试卷中的一些列举题、问答题的复习可以降低要求,学生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只须记住大慨就行。这确实降低了难度。由于开卷考试的命题都要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随着开卷考试改革的深入,我们相信,这种试题的比例将会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翻书也难以作答。误区
三、开卷考试可以带上所有资料
许多初三学生简单地认为在开卷考试时,可以带上平时教师和自己整理的资料以备考试时使用,甚至可以将一些重点内容写在小卡片上粘在教科书上。事实上,许多地区的初三考务工作会都有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的规定(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这说明没有考前的认真复习是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误区
四、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
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成的,这是初三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题(如列举题、简答题、材料题等)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这样,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开放、半开放性的试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考生要改变这些不良认识,认真复习。
二、复习建议
面对开卷考试,广大初三师生只有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能取得优异成绩,顺利毕业。综合全国有些地区开卷考试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取长补短,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创造佳绩”。以下是笔者的一些
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模拟考试端正态度,统一认识
为了尽快了解学生对开卷考试的认识和知识、能力现状,教师应尽快参考全国其他省市的经验,根据今年成都市有关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的精神,分别命制一套政治、历史模拟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以便摸清现状,采取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三师生端正开卷考试态度,统一认识,为即将进行的复习创造条件。第二、展开针对性复习,熟悉教材
众所周知,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复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题型来讲,无论是开卷考
试还是闭卷考试,选择题的复习基本一致;开卷考试中列举题、填补缺项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的复习要求可以降低,即只要学生对教材熟悉,明确这些试题考查到的内容在教材的哪些章节就可以了,不必强化记忆;在开卷考试中,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可以设计成半开放或开放性的试题,对这类题的复习则要从长计议,复习要求要提高,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结合时政热点以及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说明,还要训练学生对这类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随作开卷考试改革的深入,师生们还要随时注意新题型的发掘。
第三、上课认真作好笔记,便于考试查阅
既然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那么教师在平时指
导学生复习时,为便于考试翻阅,就要明确要求学生上课必须认真作好笔记。第四、搞好学科知识专题归类复习
有些地区的开卷考试已经明显命制了跨章节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上完后必须留足时间进行学科知识的专题归类复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综上所述,笔者对历史开卷考试的应对策略提出了以上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许多地区的初三考务工作会都有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的规定(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这说明没有考前的认真复习是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
1.怎样答好“开放性试题”呢?
一要读懂题目,即审清题、准确理解题意,这是解答好开放性试题的前提和关键。
二要回归教材,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知识要点”。即善于以题意及问法为“根”向教材求索,找出教材中与试题相关的知识内容来组织答案。
三要多角度多侧面思考,要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力戒单向思维和定向思维,提倡多角度全方位的发散思维与择优意识。但要注意符合题目要求。
四要正确选用多种方法。开放性试题突出对发展思维能力及相关方法运用能力的考察,在解答时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说理与题目材料相结合、演绎与推理相结合,并注意言之有理与言之有序相结合等。
2.政治开卷如何使用课本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移植书中同类题答案”
开卷考试后,好多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出于侥幸心理,把老师上课的例题,或自己在复习中做过的题目和答案抄到课本的空白处。临考时,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找相似的题,然后照搬照抄答案,或者从答案中摘录自己认为有用的部分。这样答题正确率当然很低。
对策:“移值”以求圆满解答不现实,但并不说明不能参照同类题、相似题的解法。通过在书中查找同类题、相似题,我们对考题可能涉及的知识点的范围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知识的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根据考题设问方向具体作答。但是,这样答题针对性不强,答案太死,得分不高。所以,作答时对书上同类题、相似题作答的模式、知识点的组合方法等形式上的东西可作参考。
问题二:“题题”都翻书
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考试时翻翻书而已。但真到考试时,若要题题都翻书,恐怕考试时间就不够用,结果在应试中每题必翻,导致时间不够用而意外失分。但试题的命题笔墨也并非全部“定格”在“纯知识点”上,而更多的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利用时事热点材料做题干,考查教材中的基本观点。通过考试后了解,许多学生选择题都要翻书,结果,本来只需用很少时间即可解决的“容易题”却浪费了一半的考试时间,严重影响了卷二“非选择题”部分的答题,考试成绩就很不理想了。
解决“题题都翻书”的弊端,关键是对查书本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的矢。
比如在考试中,对客观性题凡是绝对有把握的,就坚决不查书;
对如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等内容,就一定要查阅;
凡是没有十分把握的答题,有时间就查,无时间就不查,这样做可避免浪费时间;
对填空、选择、判断是非等客观题,有关的知识应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3.开卷考试“三字经”
解答单项选择题要:审题干、对题支、连干支、扣中心、善归纳、要点全。解答辨析题:辨是非、找病症、析病因、亮观点。
解答分析说明题要:读材料、切实际、寻找据、得结论。
不管用什么方法答题都需要同学们在练习中提高。先熟知书本的大纲,清楚某个问题,大概在哪一章哪一节有,就可以了,书要先大体扫一遍。勤翻书,只要你什么时候能看到那问题你就知道在书什么位置就行了(不用知道在哪页)
针对中考政治和历史开卷考试中,考生应该避免的误区,以及如何有技巧的答题。
误区一:开卷考试,打开书就能抄上答案,没必要记忆基础知识。只要在书上画画重点,考场上翻翻书就行了。
误区二:考前大量摘抄所谓的“重点题”,考场上对号入座就能取得高分。误区三:答案越多越好,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沾边的就尽量往试卷上抄。
以上误区必然导致学习上的不良后果。从历年来中考答卷的情况看,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盲目堆砌,不得要领;
3、答题不规范,理论与实践脱节。
针对以往同学们存在的种种问题,复习中我们要努力做到:
第一,夯实教材基础知识。
努力构建知识网络开卷考试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及考前记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弊端,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不要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就谈不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复习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读薄读通”教材,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搭建起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的搭建,可以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所谓纵向,就是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将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置于知识的网络中。
所谓横向,就是将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置于整个思想品德课的体系中。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不同状况,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例如,在珍爱生命的问题上,七年级教材侧重于从道德的角度告诉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肯定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八年级教材则侧重于从法律的角度,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角度,告诉我们要懂得维护生命健康权。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进行知识的横向整合时,建议同学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第二,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
注重与时事热点的联系复习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教材的主干知识。随着开卷考试形式的改革,单独知识点的考查已越来越不多见,更多的考查点放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这与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是一致的,因此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落点,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而这出又往往取材于时事热点。纵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都特别强调时代特征和地方区域特点,如2006年我市中考试题第22题就取材于当年在全国有极大影响力的晋商文化,通过对晋商文化的简单介绍,既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对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国家及省,市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梳理,认真研究,找出它们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尝试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
第三,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进一步规范答题行为。
中考思想品德课的题型结构一般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选择题一般为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所考查的仍是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答好选择题的关键仍是读懂题干材料,在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排误法或选优法对题肢进行取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组合式选择题,其实是以前的多项选择题的变形题,由于能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在命题中倍受青睐。解答好这种题可采用“选基法”,即先选择一个题肢(这个题肢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判断对或错)作为基础选项,然后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这种方法省时,准确性也比较高。
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和实践模拟题4种类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简答题要求简要概括,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一般不要求回答为什么。辨析题要求先辨后析,分析时要做到有理有据,既要指出其中的理论依据,又要扣题分析。分析说明题重在分析,说明,是试题中对学生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解答好非选择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理清答题思路,根据不同题型的不同答题要求,回归教材,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解答问题,避免空话,白话,且在组织答案时要做到条理,有序。切忌在还没看清题目要求时就盲目作答,结果或文不对题,或东一句,西一句,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考前考生应该按照道德,法律,国情三部分理顺知识体系,要把一个个知识点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同时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复习。
[应考秘诀]认真审题,抓关键词中考政治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是最忌讳拿着书一翻到底,结果是翻破指头也抄不到多少分数,所以一定要掌握开卷考试技巧。
首先,在开卷考试时首先应认真审题,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数据,漫画,图表等,找准把握材料中心的相关信息,抓关键词,理清题目的要求,思考需要从哪些知识入手,然后再翻书。
其次,在答题时,还要注意材料和知识点的结合,应回归教材,对照材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而不能总是想着在某本书上找到原题,原封不动地抄上,实际上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原题直接搬上去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在翻资料的过程中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再次,还要使用专业术语组织答案,有一定学科素养,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组织答案顺序也很重要,例如可按照“总-分-总”的形式,也可按照“分-分-总”的顺序进行,条理才会清晰,答案才能具有逻辑性。最后答题时还要注意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入手,答案才可能全面,不至于失分。如果能标上序号,使阅卷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白你的意图,这也是得分的一个技巧,虽然在现在的主观性试题中强调踩意不踩点,但实际上,如果点全,不啰嗦,知识到位,肯定能拿高分。
第五篇:中考绝杀之政治答题技巧
自学成才 考场不败
奋勇杀题 考场无敌
中考绝杀之政治答题技巧
一、问答题: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①是什么:说明什么、体现什么、例举教材中的……观点 ②为什么:原因、重要性、意义、作用、影响 ③怎么做:启示、提建议、献策
注:启示的标准格式为:是什么+怎么做,若分值较少,可只答怎么做(2)注意每一题的主题词和关键词:加划线、加粗、加点、加黑(3)链接课本:寻找教材的基本观点
二、谈谈对……的认识/理解: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回答
三、谈感想/感受:是什么+怎么做
四、结合……回答……:结合什么方面的观点(是什么)+怎么做
五、我们怎么做:通常包括国家和青少年
六、辨析题或评析题:
(1)判断对错: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或②这种行为应加以肯定/谴责(2)陈述理由:①如正确,回答为什么正确;②如错误,回答为什么错误(3)归纳总结:我们中学生(或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七、选择说理题:①先选出正确的选项 ②针对正确的选项加以分析(重点)
八、发言提纲:①撰写发言提纲要围绕主题,选择教材相应的观点进行陈述 ②要分点列出③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来回答 ④最后要表态,阐述中学生的做法
九、建议类试题:
①定方向: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所提建议的方向,切忌偏离方向泛泛而谈
②明对象:仔细审题,弄清建议的对象是什么人或单位 ③多角度:建议应多角度,内容要完整,切忌片面和单一
十、倡议书:向同学们提出倡议,即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应怎么做。应写出详细要点,分点列出
十一、活动题:
(1)活动主题或宣传标语:××××,人人有责;××××我们共同的责任 或教材的观点(是什么)不宜太长
(2)活动形式:召开有关“××××”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等(3)搜集资料的途径: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收集、社会调查
(4)活动目的:依主题而定。通常模式:通过××活动,明确××问题,树立(增强)××观念(意识),指导(行动)
(5)活动准备:①进行社会调查②发动同学查阅、收集资料③准备好相关的文字资料④写发言稿⑤准备必要的器材、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等
十二、社会调查:
(1)调查课题:关于××××的调查
(2)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座谈访问
更多内容请到初中知识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