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合集五篇]

时间:2021-02-28 14:4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

第一篇: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欢迎查阅。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1

鹿邑县太清宫镇的人们都知道,太清宫西边不远的小吴庄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个大字:“要得石匣开,还得唐王来。”这十个字引出一段历史传说来。

唐朝李渊追封李老君为自己的祖先,后来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当了皇帝,便特意从京城长安赶到曲仁里老子庙祭祖烧香。

李世民来到老子庙,老道姑派个十七岁的小道姑侍侯。这小道姑身穿道袍,头扎道角,白白嫩嫩的脸蛋,衬着黑丝一般的头发,长得要多齐整有多齐整,小道姑给李世民端来一盆洗脸水,盆沿上放条手巾,李世民洗过手,暗道:“这小道姑长得这样好,咋舍得出家呢?别看人家是出家人,瞧那三宫六院都没着女子长得齐整。”他一边想,一边抠手指甲,抠着抠着用手指头一弹,把一滴水弹到了小姑子的脸上,小道姑脸一红,抿嘴一笑走了。

这小道姑是个聪明女子,她回到自己住房,越想越觉得唐王对她有意。三更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悄悄走到李世民住的客厅里,往李世民床前“扑通”一跪:“万岁在上,小女子俺讨封来了。”李世民问她为啥讨封,小道姑把他弹水的事和回房后心里想的叙述一遍。李世民装模作样地说:“寡人实在无意,你是出家人,不该有这种想法。”

小道姑又羞又恨,转身就走,她回到自己住房里,越想越难过,就用三尺白绫悬梁自尽了。

再说李世民在客厅里刚刚闭上眼睛入睡,就看见一位白胡子老头来到他的床边,指着他说:“我是老子,世民哪世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小道姑本来无意,明明是你看上了她,一见钟情,弹她一脸水,反说人家不该讨封,你们二人前世有缘,本该今日成亲,不可为了自己的身份看不起地位低贱的人。”李世民醒来一想,才知道是做了一场梦。他对刚才的说法感到很后悔,正要派人去叫小道姑,听人说小道姑已经上吊死了。

李世民想起是自己把小道臊死的,心如刀绞,后悔万分。为了赎回自己的过错,就把小道姑死后封宫,用大石匣把小道姑金鼎玉葬,石匣上的盖上刻了十个大字:“要得石匣开,还得唐王来。”现在这个石匣还在太清宫大殿旁边放着呢。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2

古人把牡丹称为花中,又把“姚黄”称为牡丹,把“魏紫”称为牡丹王后。“姚黄魏紫”几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词。关于花王和王后,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故事:

相传,唐朝时候,牡丹山里有一个小樵童,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亡,一个靠打柴为生,小樵童酷爱牡丹,砍柴时遇到牡丹,总是要为它理理枝,浇浇水等,从没有毁坏过一株牡丹。

樵童每天上山砍柴,总要经过山坡上一个石人身边。石人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就立在这里了,有模有样的,十分可爱。上山时,樵童把干粮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挂,说:“石人哥,你吃吧!”下山时,又取下来,笑笑说:“石人哥,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在山中打柴,难得遇见生人,樵童对石人也感到很亲热,有时还对着它自言自语,诉说自己的心事,他感到,石人哥能听得懂。

转眼间,小樵童长成了十七八岁的年轻后生。一天,他照例打完一担柴,下山时,到石人前,准备休息一会。忽见一年轻女子从石人背后闪现出来,樵童感到异常惊讶。樵童转身要走,那姑娘却拦住了他,告诉他她叫花女,孤身一人,愿与他结为百年之好。樵童听后连连摇头,说道:“花女大姐,咱们俩素昧平生,一无媒,二无证,此事不妥。再说,我很贫穷,跟了我,你会受苦的。”花女说:“石人为媒,牡丹山作证,不行吗?若我们结为夫妻,凭我们的辛劳,我们会好起来的。”樵童仍然不肯:“石人和牡丹山能作媒证吗?”话音未落,没想到石人竟开口说话了:“老弟,我就当媒人,你就答应吧!”说罢,石人手上现出一颗明晃晃的珠子:“拿去吧,这叫二花长生珠,可作为你们的媒证。”樵童又惊又喜,从石人手中接过宝珠,对石人拜了又拜:“石人哥既肯作媒,这是上天有意,我答应了。”花女高兴地笑了。樵童和花女挽手正在离开,石人又告诉他们:“这颗宝珠,你们夫妻二人转换着,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个时辰。否则,你们夫妻就会拆散。”樵童忙问:“为什么呢?”石人说:“一百年后再问我吧。”说罢,便不再开口。

春去冬来,一百年过去了。樵童和花女都已白发苍苍,可奇怪的是,他们虽然都已年过百岁,仍然身强体壮。樵童每天上山砍柴,花女在家操持家务,二人生活得和睦幸福。这一天,樵童再次来到石人身边,说道:“石人哥,一百年已经过去,你能不能再开金口,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噙那宝珠呢?”石人真地开了口:“老弟,那颗宝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到口中百年以上,你就可以长久地活在这牡丹山里。”樵童说:“说真的,我真不想离开这牡丹山,可现头发都白了,还能活多久呢?”石人告诉他:“回去后,你把那颗宝珠等他两半,你和花女各吃一半,你就全明白了。”

樵童回到家,依言把那丸仙丹一分为二,他和花女各吃了一半。霎时,樵童变成了仙童,花女复原为仙女。清风吹来,他们飘飘悠悠地飞上了云天,整个牡丹山尽收眼底。

原来,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爱上勤劳诚实又酷爱牡丹的樵童,带仙丹一颗,让护花仙翁做媒,与樵童结为夫妻,宁愿在人间受苦百年,决心超度樵童成仙。

樵童与花女升上云天,从空中飘下一黄一紫两条手帕,落在地上,立即化作两棵牡丹。一株开黄花,一棵开紫花,花朵奇美。都说它们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黄花最美,人称花王;紫花稍次,人称花后。即后人所说的姚黄和魏紫。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3

早年间,曹州有个知府,外号“花霸”,他平时按刮民脂民膏不算,又用牡丹花发财。他一方面大量霸占名贵花卉,一方面又让百姓摊钱组织赛花会。比赛的时候,谁的花好谁就得这笔钱财。可连着两年都被他“不见绝色,难以发奖”的借口自得了去。第三年他又加码,赛花获胜者,奖银十千两,金匾一面,并誊为“牡丹王”。

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参赛的人们,个个手捧花盆,一字儿摆开;花盆上面都盖着花罩,赛花开始,人们逐个打开花罩,让大家观赏。当一个名叫赵蕊的小伙子揭开花罩时;但见一株枝叶繁茂、流光溢彩、花色红中透白的牡丹,把人们的视线“刷”地一下吸引了过去,这株名叫金丹的牡丹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随着习习春风,散发着清香。霎时,喝彩声响成一片。知府看到这情景,心想:这回的奖金要飞了。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无奈,眼巴巴地看着赵蕊拿走了白银和金匾。但他贼心不死,暗地派人找赵蕊要买下这棵金丹。赵蕊说:“任你拿出钱万贯,我这‘金丹’金不换”。花霸恼羞成怒。

当天晚上,知府指使一帮衙役,黑布蒙面,偷偷跑到赵蕊家里,寻找“金丹”,赵蕊朦陇中听到外面有动静,知道不妙.急忙把金丹藏在屋角地窖里了。一位强盗找遍了院中的牡丹.一无所获。于是抓住赵蕊,又是打又是骂,逼他交出“金丹”牡丹。赵蕊宁死不交。达伙强盗气急败坏地对着满院的牡丹,又踩又砍。赵蕊为了护花,和强盗撕打起来,终因寡不敌众,被打得浑身是伤,跌跌撞撞地倒在大门口,昏了过去。这伙强盗没有找到“金丹”.无法向花霸交差,野蛮地抢走了金匾,翻走了白银。临走,把火点着了赵蕊安身的小土屋。

当赵蕊苏醒过来的时候,这伙强盗已逃得无影无踪。只见满院是残花断枝,自己存身的小屋,也被大伙烧了。看到这一切,他猛然想起心爱的“金丹”。便挣扎着向地窖爬去。他不顾身体的疼痛,在灰烬中用双手拚命地扒起来,他咬着牙,扒呀扒,终于扒出来了。这盆花还在。奇怪的是这金丹虽然经了大火的烧焙,却丝毫也没有粘焦。赵蕊有了希望,浑身来了劲,连忙给花浇水,一连几天守在花旁,寸步不离。说也奇怪,这抹花发得很快,几天功夫花盆盛不下了,赵蕊便把它移到院子里,人们见它被火烧后更加旺盛,便叫它“火炼金丹”。赵蕊生伯这花再遭浩劫,白天看着它,夜间守着它,把它看得比性命还宝贵.村里众人也暗中相助,花霸怕犯众怒,不敢再派人捣乱。

一天晚上,赵蕊根往常一样,躲在金丹旁边和衣而卧。三更时分;恍惚觉得一位美丽的仙女.手握一把牡丹扇,轻飘飘来到他跟前.对他说:“我本是牡丹仙女,我的孩子金丹大难不死,全亏你舍命相救。今再给你金丹数株,你要殷勤栽培,让牡丹开遍曹州、”赵蕊急忙起身,哪里还有仙女,只见十余棵金丹摆在面前。赵蕊拜罢花神,连夜栽下‘金丹”。这便是今天曹州牡丹园中的“火炼金丹”的祖先了。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4

都说,松树只结松塔,只长松籽,不开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听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说,早些时候,松树也开花,后来,让人给借走了。说起来,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龙江地面,满都是山呀水呀,树木琳琅,只有很少的人烟。那时候,兴安岭和长白山都是连着的,数不清的江河湖泊,也都直通大海。整年是波浪滔天,没边没沿的。却说,就在这一片大水当中,有个生满莲花的大湖,取名叫莲花湖。

这个湖可不一般。湖面上,不论冬夏,总是盖满荷花叶子,粉莲白莲马蹄莲,有红有绿又有黄,一茬接一茬地开,没有断捻儿的时候。再说那荷叶底下,脊梁挨着脊梁,腮帮挨着腮帮,里三层外三层,全是鱼呀蛤蜊呀。细一瞅,那每条鱼的眼睛,都是一对琥珀色的大琉琉儿,每个蛤蜊壳里,全含着一颗溜光锃亮的夜明珠。一到星星月亮出全的晚上,天上地下,瑞气千条,霞光万道,整个大湖,简直跟“聚宝盆”二样不差。

可是就在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不知那年那月,闯进一条白翅白鳞的恶龙,它的外号叫“小白龙”。起初它在湖底藏着,不声不响。慢慢地,就放肆起来。动不动就翻横竖浪,蹿上趴下的,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搅个底朝天,末了,荷花谢了,鱼没了,蛤蜊也闭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闪光发亮了。眼睁睁一片宝湖,瞬时变成臭哄哄的死水了。这还不算,有时小白龙一炸翅,立时洪水翻滚,天昏地暗,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受到牵连,总也得不到消停。

闹来闹去,小白龙为非作歹的事,让威镇东海的老龙王发觉了。就派了黑翅黑鳞的大黑龙去降服小白龙。

头一会去,大黑龙根本没有把小白龙放在眼里。他自己寻思,我身强力壮,五大三粗的,一到那里,还不是手到擒来吗?这样,它就一路呼风唤雨,撒着欢儿来到莲花湖。大黑龙啥都没带,只拖上一条预备捆小白龙的锁链。半路上,为了显威风,还故意抖动锁链儿。这一抖不要紧,一声闪一声雷,给小白龙送了信。大黑龙走累了,在半空中停下来歇歇。这一歇不要紧,鸡蛋大的冰雹,掉在地上积有三尺厚。小白龙知道来了敌人,早有准备。它把鱼呀、蛤蜊呀填了一肚子。吃饱喝足之后,就躲在暗处。也是大黑龙胆壮心粗,在莲花湖上,闹腾了半天,也没见到小白龙。等大黑龙肚子饿了,身体乏了,劲也懈了,那小白龙猛得蹿上来,使龙角连豁带撞地,没使多大力气,就把大黑龙打退到三江口。

头会在明里吃了亏,二次再来,大黑龙就顺江底走了。可是没料到,它游到哪儿,水是黑的,浪也是黑的,染得云彩雾气都跟乌漆似的。小白龙眼尖,老远就知道对手来了,赶忙鱼呀蛤蜊呀,又塞满肚子,养足精神,藏在湖礁背后。大黑龙一到,连打炸雷,猛下大雨,把莲花湖掀得底朝天。又折腾了大半天,只是不见小白龙出水。这时,大黑龙肚子又饿了,身体又累了。只见小白龙飞身出水,凶神恶煞似的没几个回合,就又把大黑龙追到东海口。

大黑龙进不了莲花湖,降不住小白龙,知道自己总给对手送信号。只有想个办法,让它神不知鬼不觉,才能把它擒住。可是,到底用什么办法呢?想来想去,转眼已是第二年夏天了。地面,满是松树花,洁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盖住了。大黑龙一看,乐坏了。“我何不到山上去借松树花?”想罢,它吃饱喝足,收拾利落,来到长白山和兴安岭,飞来飞去跑了几圈,连趴带抓,不一会儿,把松树花打落在地,龙卷风一扫,就全聚到湖面上了。再一看,江面全白了,大黑龙吃饱喝足,偷偷离开东海,来到莲花湖,一下子就降服了小白龙。可惜,小白龙没锁牢,后来,从东海口拐弯朝南,逃到了如今的兴凯湖。从那以后,大黑龙把山呀水呀,都归置了一下,只留下三条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那座莲花湖,后来水越来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连池。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也分开了,那边一座,北边一座。下江一些大黑龙到过的地方,有的地方把山削平了,有的地方成了沼泽地。

从那以后,松树就不开花了。为了纪念大黑龙,就把那条江叫作松花江了。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5

楚国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剑有雌剑和雄剑两口。干将的妻子莫邪怀孕快要生产。干将向妻子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你生孩子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楚王见带来只有一口剑,更是怒不可遏。便叫剑工前来端相这剑,剑工说,剑原有两口,一口雄剑,一口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没来。楚王大怒,便把干将杀了。

干将走后,莫邪生了一个孩子,名叫赤比。赤比长大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去望望南山,松树生在石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于是孩子走出门去,向南一望,没看见有什么山,回头一望,只见堂前石础上面,有几根松木柱子,心想这或者就是“松树生在石头上”吧,便去拿了一把板斧,把近门的一根柱子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里面取出那把雄剑。孩子得了这剑,不论白天黑夜,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一个宽额颅的孩子,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自说要来报仇。楚王便悬了千金重赏,到处张贴榜文,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子。孩子听榜文所说的情况,和自己有几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山去暂时躲藏着;在山道上一面行走一面唱歌,想到父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偶然遇见一个来自他乡的客人,同情地问他道:“你小小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子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大恨。”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金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孩子说:“那太好了!”马上抽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来,两手捧着头和宝剑,一齐交给他乡客,身子却还僵立在那里。他乡客说:“你放心,不会使你失望的!”尸体这才扑了下去。

他乡客带着孩子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他乡客说:“这乃是一颗勇士的头,应当放到汤锅里去烹煮,到肉烂为止,以免久后成精作怪。”楚王依从他的话,把头放到汤锅里去煮了三天三夜,都没煮烂,头还几次从汤锅里跳出来,圆睁着一对愤怒的眼睛。他乡客说:“这孩子的头老煮不烂,愿大王亲自来看看,借大王的威风压他一压,自然就会烂的。”楚王无法,只好慢慢走到锅边来。他乡客迅速地抽出宝剑,向楚王颈脖一挥,楚王的头就坠进了汤锅里,又把剑向自己颈脖一挥,头也坠进了汤锅里。汤锅沸腾着,刹时间三颗头都煮烂了,再也分辨不出。只好连骨带肉分成三份,用瓦罐子装着,分别埋葬在一处地方,给修造了三座坟墓,笼统叫做“三王墓”。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的境内。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

第二篇:高中卷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调查

编号__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调查问卷(高中)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全面了解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掌握程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情况,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与协助。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进行,不用填写姓名,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你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在答案编码前打“√”。

本次问卷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单选,请不要错选、漏选。感谢你的配合!

性别: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一. 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5)

1.你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

①是

②否

2.你认为现在所学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容量如何?

①很少

②偏少

③适宜

④过多

3.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可多选)

①必修课

②兴趣班

③专家讲座

④文化节 ⑤其他___________ 4.学校有没有经常开展和学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①有

②很少

③没有

④不清楚

5.你认为目前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障碍是什么?(可多选)

①学生普遍兴趣不高

②学习升学压力太大,没有时间 ③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开设不了课程 ④传统文化受现代社会冲击,实用性不强 ⑤学校资金、场地受限 ⑥其他___________ 二. 知识层面(4)

6.你认为以下哪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可多选)①诚心仁爱,和谐中庸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民贵君轻 ④克己奉公,鞠躬尽瘁 ⑤三纲五常,因果报应

7.下列哪个城市不是六朝古都?

①成都

②洛阳

③西安

④南京

8.“如丧考妣”当中“妣”是对谁的称谓

①爷爷

②奶奶

③父亲

④母亲

9.岳麓书院著名的“朱张会讲”中的“朱”和“张”指的是?(多选)①朱元璋

②朱熹

③张栻

④张之洞

三. 认知态度,实践体验?(14)

10.你学习过那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可多选)

①没有学习过 ②书法 ③国画 ④刺绣 ⑤围棋 ⑥戏剧

⑦古筝等传统乐器 ⑧太极拳

⑨其他________________ 11.你是否有意愿学习以上项目?

①愿意

②不愿意

③无所谓 12.你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①愿意,因为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②想了解,但没有好的途径 ③不愿意,这些东西已经过时 ④其他_________ 13.中国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你的影响较大?(可多选)

①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曲艺等

②中国传统道德,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 ③中国传统风俗,如传统节假日

④中国传统思想,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其他___________ 14.你是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多选)①课堂教育 ②阅读课外书 ③家庭教育

④电视等传媒工具 ⑤其他__________ 15.你更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节日?

①中国

②西方

16.你认为人们期待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原因在于(可多选)

①可以放假 ②可以和家人团聚 ③有传统美食可以吃 ④其他__________ 17.你如何看待目前综艺节目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栏目(如百家讲坛)?

①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影响

②对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③没什么作用,作秀成分多 ④其他___________ 18.你会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吗?

①会,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不会,这些东西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③无所谓

19.你参与学校、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吗?(例如义务劳动/慈善募捐/去敬老院慰问老人)

①经常参与

②偶尔参与

③不太参与

④从不参与

20.2013年5月25日,埃及3500年前文物被刻上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2013年6月13日,武当山石壁上的“到此一游”再一次吸引无数的眼球,你的态度是

①坚决反对 ②不太认可 ③无所谓 ④赞同,出来一趟不容易 21.坐公交车时,碰到老、弱、病、残、孕,你会让座吗?

①每次都会 ②多数情况下会 ③偶尔会

④不会 ⑤不一定,看情况而定 22.你认为抄袭作业是否属于不道德行为?

①是 ②否

23.你在使用网络时是否注意遵守道德规范

①严格遵守道德

②基本遵守道德规范,③注不注意道德、公德无所谓 ④自己的网络道德比较差 ⑤不知道

四.国家层面,行为品格(社会环境)(11个)

24.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着三名宇航员飞上天空,6月19日,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太空授课,学生的爱国情感空前高涨,当前时代背景下,你认为爱国主义最应该体现在

①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②努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增加综合国力

③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声誉,与有损国家利益的势力作斗争 ④其他___________ 25你认为什么教育对爱国热情培养影响最大

①家庭的潜移默化 ②课本知识教育 ③社会舆论导向 ④其他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条件下

①应当提倡 ②必须提倡 ③已经过时,没有意义

27.你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①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②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 ③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 ④无所谓,不关心

28.“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句话你如看待这句话

①正确 “德才兼备”乃真人才

②错误,有“才”就行

“德”“才”二者不可兼得

③有“德”便可立身

39.与中国传统美德形成对比,如今许多中学生虚荣心过重,攀比之风盛行,对于“攀比“之风,你有何看法?

①很正常,现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不为过

②无所谓,反正我不去比来比去就行 ③有点担忧,很想去阻止这种现象

30.你认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作用?(可多选)

①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②带来经济效益

③弘扬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 ④增强文化认同感,凝聚民族精神,⑤其他________________ 31.你认为传统文化的现状是:

①地位稳固

②正在消逝 ③生存困难

④荡然无存 ⑤很难判断

32.对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你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①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②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 ③开发传统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④不关心,无所谓

33.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商业化这一现象?

①利大于弊,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②弊大于利,可能使传统文化变质 ③利弊相当,利用适当就好 ④不清楚

34.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哪些障碍?(可多选)

①外来文化的冲击

②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改变 ③文化事物和现象的生命力、影响力下降 ④传承方式、传承策略不当

⑤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创新不够 ⑥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建议(1)

35.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你对此次调查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与详实,请您再花1分钟,看看是否有填错、填漏的地方。谢谢!

第三篇: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白蛇传

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幻想故事

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继续发展,反映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信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某些社会矛盾。幻想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出现的情节、事物和一部分人物,大都带有超自然的性质。它常把某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它借助法术和宝物的帮助,实现贫困、诚实主人公的愿望和憧憬,并对恶人、贪心者予以惩罚。这类故事中的宝物大多为日常事物,它们的神奇性能实际是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的理想化,并且经过幻想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幻想故事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叙述经常夹有韵语。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陶潜《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里的《叶限》、《旁》和《原化记》中的《吴堪》等,记录的都是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动物故事

以动物为主人公。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这类故事,有的借动物之间的纠葛表现某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有的着重解释动物的习性;也有的寄寓着比较明显的教训意义。

世俗故事

生活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亦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它的现实性较强,故事往往赞美正直、勤劳、善良、智慧的人;批评懒惰、自私、愚蠢的人;也讽刺剥削者和压迫者。许多生活故事反映雇农对地主、工匠对作坊老板、人民对官府的巧妙斗争。关于妇女的故事,不少是控诉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给她们造成的痛苦,提出婚姻、爱情自主的要求,有的甚至表现了她们敢于向封建皇权挑战的勇气。有些故事幽默、风趣,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在很多民族中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充分地表现了人民的机智和乐观主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许多新的民间故事,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表现了高尚的精神面貌,它对传统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也有所发展。生活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人物性格单纯,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有时也采用“三段结构法”。它的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民间寓言

是广大人民创作的包含有明显教训意义的口头散文故事。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的结晶。

民间寓言最早大概是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先秦的著作中,记录或引用了不少以人和动物等为主人公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鹬蚌相争》等。

民间寓言大多通过生活片断表现主题,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往往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

民间笑话

是幽默、滑稽性的短小故事,其中一部分讽刺锋芒指向昏庸贪婪的统治者,但大量是讽刺人民内部生活和性格中的某些缺点的作品。【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什么】 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牛郎织女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白蛇传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同样体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的“梁祝”,不单比“罗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内容也曲折生动得多。

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苗族民间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在民间流传的以通称的人物,广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又富有趣味的情节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口头散文作品。民间故事在苗族民间文学宝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生活的范围非常广泛。

在民间故事中,容量最大、最能反映苗族生产生活和心理状态的作品要数生活故事和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在又有现实又有假想成份的情节中表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对人物的评价。《孤儿当皇帝》讲述一个孤儿有幸娶到天神生老的幺女为妻,皇帝得知后,仰慕幺女的容貌而与孤儿换妻并将皇位让给孤儿。幺女设计置皇帝于死地后返回天廷并生育一女,又与其女历尽千辛万苦与孤儿团聚后共同治理国家。这个故事通过孤儿从穷苦孩子到皇帝的描写,展现了苗族人民渴望幸福、进取向上、不畏权威、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扎董丕然》讲的是苗族小伙追杀虎霸解救心上人的故事,情节曲折、首尾呼应、优美动人、结构严谨完整紧凑,在我州苗族人民中广为流传。《诺施与龙女》通过青年诺施进龙宫娶龙女的曲折经历以及人物感情纠葛的描写,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幺豆歹与蒙施彩贡奏》讲述了聪明英俊的苗族青年幺豆歹在花山场上与美貌无双的姑娘蒙施彩贡奏巧妙周旋并在家里三难美人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歌颂了苗族青年忠贞的爱情,是民间故事中最具现代特色的一个。另外,像《癞哈蟆姑爷》、《琛姑娘与瑙姑娘》、《乔妮》、《两兄弟》等也是流传很广的故事。

苗族民间故事中还有不少的动物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如《狗找主人》、《猴子蚂蚱之战》、《嘀嘀鸟的歌》、《蚂蚱蹬雀蛋》、《梭云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以幻想和虚构的情节,寓褒贬于其中,具有浓厚的情趣,为人们喜闻乐道。

苗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并且有极其宝贵的价值,发掘这些文学宝藏,对繁荣文艺创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为社会、历史、民族、语言等学科提供珍贵的资料有着重大的意义。

鲁班造伞的传说

从前没有伞,出门行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汤鸡。鲁班师娘看了,心里难过,对鲁班师说:“人人都说你手艺好,出门人日晒雨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子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一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十里一个亭子。亭子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子不错吧,又遮太阳,又好躲雨。”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啊!” 本来,鲁班师一团高兴,听这么一说,倒没主意了。“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一步二个亭子吗?” “一步一个亭子!”鲁班师娘一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点也不生气:“好,我去试试看。” 鲁班师娘又仔细看看亭子,回到家里,用竹子做骨架,扎成个小亭子样子,再糊上油纸。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撑开来,不用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走到鲁班师面前:“你看。这不是一步一个亭子吗!” 鲁班一看,又惊又喜,连说:“佩服,佩服!” 人从此就有了伞了。直到现在,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小小的亭子。和尚升天 话说唐朝年间潞洲府有位节度使,名李抱贞。当他到任时府内是银两空空,就连官员,兵卒的响钱都拿不出。实在是无计可施,于是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当地有一位老和尚德高望重,百姓对他是言听计从,何不让他出面作法,让老百姓捐些钱物。

于是,李大人就去面见老和尚,把事由说了一同。别说老和尚真就答应了,为了消除老和尚的顾虑,李大人说我们已在法坛下面挖一个地道,等点火后你就顺地道出来,保你平安无事。李大人又带着老和尚现场实际走了一遍。这才定下良辰吉日,州里的百姓听说老和尚坐坛讲法,纷纷来捐钱。

到了开坛说法的日子,周边的百姓也来捐钱。几天的功夫捐钱已达上亿了!这他时辰已到只见老和尚高高端坐在法坛上,下面是一群小和尚法乐齐鸣。好个热闹!一阵后就听有人喊;**现身点火相迎!忽的一声法坛四周火光冲天,可怜的老和尚下得法坛可地道的通口早就被人堵死了。

待火熄后法坛上只留下几块舍利了!众人还真就相信**升天了。李大人的眼眉之急解决了,一条人命换来的救济钱,也算上是老和尚做了一次善事。

这才是;假戏真做傻和尚,随着活神上天堂,早知能有此番行,何必甘当挡风墙。

第四篇:民间故事

成语、民间故事篇

目录

1、大禹治水„„„„„„„„„„„„„„„„„„„„„2

2、神农尝百草„„„„„„„„„„„„„„„„„„„„2

3、盲人摸象„„„„„„„„„„„„„„„„„„„„„2

4、三个和尚„„„„„„„„„„„„„„„„„„„„„2

5、木兰从军„„„„„„„„„„„„„„„„„„„„„3

6、唐僧取经„„„„„„„„„„„„„„„„„„„„„3

7、三打白骨精„„„„„„„„„„„„„„„„„„„„3

8、“枇杷”和“琵琶” „„„„„„„„„„„„„„„„4

9、狐假虎威„„„„„„„„„„„„„„„„„„„„„4

10、女娲和人 „„„„„„„„„„„„„„„„„„„„4

11、农夫和他的儿子 „„„„„„„„„„„„„„„„„5

12、种瓜人„„„„„„„„„„„„„„„„„„„„„5

13、两颗种子„„„„„„„„„„„„„„„„„„„„5

14、朋友之间„„„„„„„„„„„„„„„„„„„„6

15、快乐的泉水„„„„„„„„„„„„„„„„„„„6

1、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2、神农尝百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为此,他曾经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时吃下解毒药,才没有被毒死。神农摸清了百草的药性,配成药方,传给后人。于是,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一次,神农尝了“断肠草”。这种草有毒,他来不及吃解毒药,就中毒死了!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的,人们永远纪念他。

3、盲 人 摸 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书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象是什么样子呢?”

4、三个和尚

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寺庙。他勤快地挑水,缸里的水满了,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生意盎然。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在挑水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缸里没水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为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寺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地挑水灭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

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玉立了。

5、木 兰 从 军

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她从小跟着父亲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父亲接到一份公文,要他出征打仗。木兰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还是我来代替爸爸上战场吧!”

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

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战争结束了,木兰回到了家乡。她脱下战袍,又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前来探望木兰的将士们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年青的姑娘!

6、唐 僧 取 经

唐朝和尚玄奘为了研究佛经,踏上了去佛教发源地——印度的万里征途。在边境要塞瓜州,玄奘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听说玄奘要去印度,就劝他说:“这条路太难走了,又是沙漠,又是雪山,你可千万别拿生命冒险哪!”玄奘说:“我立志去西天取经,就是死在路上也心甘情愿!”老人听了,非常感动,就把一匹会认路的老马送给了他。玄奘谢过老人,骑上马进入了茫茫大沙漠。

沙漠里真热呀!玄奘解开皮水袋想喝口水,一不小心,水袋落到了地上,水全洒了。玄奘忍着干渴,继续前进。他一直坚持了四五天,最后渴得昏倒在地。半夜,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了,他挣扎着爬上马背。突然,老马狂奔起来。跑了一阵,一汪清泉出现在眼前!原来,老马记起了这绿洲上的清泉。玄奘高兴得直掉眼泪。

过了整整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了印度。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他成了最有学问的高僧。

孙悟空除妖

唐僧骑马去取经,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狡猾,骗过唐僧师徒仨。

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闪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白骨精三次变化模样,分别变作了什么?为什么要变化?结果怎样?

7、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到西天去取经,路过一座高山。山上有个妖精,想吃唐僧的肉。她变成一个美貌的姑娘,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走到唐僧面前说:“师父,饿了吧?我这罐里是香米饭,瓶里是炒面筋,请师父用餐。”

孙悟空火眼金睛,认出这个女子是妖精变的,举起金箍棒就打。那妖精急忙脱身走了,留下一个假尸体。

过了一会儿,妖精又变成一个老妈妈,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猪八戒说:“不好,师兄打死的定是她女儿,那老妈妈来寻人了。”孙悟空认出她还是妖精变的,举棒便打。那妖精又脱身走了,又留下个假尸体。

妖精仍不死心,又变成一个老公公,走到悟空面前,说是来找他的女儿和老妻。孙悟空笑着问:“你看,那边两个人是不是你的老妻和女儿?”说罢,一棒将妖精打死。唐僧一看,地上一堆骷髅,脊梁上有行字,写着“白骨夫人”,原

来这是个白骨精。

8、“枇杷”和“琵琶”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框枇枇杷一起退了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这琵琶,只因主人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弦管尽开花。

“枇杷”和“琵琶”读音一样,但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

9、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0、女娲和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界有了些生气。女娲想,应该再添一点儿什么,让这个世界更加生气勃勃。

她来到一个水池旁,挖了些黄土,掺和了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小东西。女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说也奇怪,这个小东西一落到地上,就活了起来,高兴地叫着,欢喜地跳着。女娲心里充满了惊讶和喜爱。她捏呀,捏呀„„许多活泼的小生灵从她手里落到地上。她捏累了,就找来一根强子,蘸上泥浆向地面上挥舞,溅落的泥点居然也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此,大地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世界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可是,人总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使人类延续下去呢?

女娲又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一位长者用了什么简单的办法,让八个兄弟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呢?

11、农夫和他的儿子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这些男孩子从小就总是打打闹闹,争争吵吵,让农夫费了不少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儿子们越长越大,可吵吵闹闹的毛病一点也没改,农夫为此日夜担忧(yōu)。

有一天,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者,请他帮忙想个好办法,让这些孩子能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多么愚(yú)蠢(chǔn)。

长者让农夫把他的儿子都叫到一起,然后取出八根筷(kuài)子,一人分了一根,说:“你们把筷子折断吧。”

“折断这么细的筷子还需要使劲吗?哈哈,真是可笑!”男孩儿们嘻(xī)嘻哈哈地说。果然,他们轻松地就把筷子折断了。

长者又取出一捆(kǔn)筷子,说:“那么现在呢,你们谁能折断这一捆筷子?”

大儿子抢(qiǎng)先拿过筷子,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筷子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的男孩儿也很不服气地试了试,也没有人能把筷子折断。

农夫感激地看着长者,对儿子们说:“孩子们,你们想一想,细细的筷子捆在一起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kuàng)是八个强壮的人呢!”

这番话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qiàn),亲亲密密地搀(chān)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

12、种瓜人

战国时候,梁国的梁亭和楚国的楚亭两地搭界。两地人都种瓜。

梁亭人勤劳,精心耕作,园子里的瓜结得多,色泽鲜亮,又大又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楚亭人有些懒惰,常常误了施肥、浇水。园子里的瓜又少又小,味道也不好,没人买。

楚亭人眼看梁亭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自己却过着穷日子,便起了坏心眼。这年,梁亭人的瓜秧长势好,开始结瓜了。几个楚亭人趁着夜色,溜进梁亭人的瓜园里,用手指轻轻掐伤小瓜,使瓜枯死。

这事很快被梁亭人发现。村里的年轻人非常气愤,也要去掐楚亭人的瓜。一位老人制止他们,说:“如果这样以恶报恶,两地人定会结下仇恨,纠纷不断,祸及子孙。”

“那怎么办?”年轻人问道。

“依我看,不如我们趁夜里给他们的瓜地施肥、浇水,让他们的瓜也长得好。”大家照老人的吩咐做了。

楚亭人看到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自己施肥、浇水,既感动,又惭愧,便向梁亭人赔礼认错。

从此,楚亭人也变得勤快起来。两地人和睦相处,交流种瓜经验。瓜儿年年丰收,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13、两颗种子

从前,有两个少年,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呢?”两个少年去请教一位老人。

老人给他俩一人一颗种子,说:“这是普通的种子。谁能够找到保存它的最

好办法,谁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

几年以后,老人要他俩谈谈保存种子的情况。

第一个少年拿出一只丝绒袋子,又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盒子。他打开盒子,揭开蒙在上面的绸缎,说:“我把种子好好地收藏起来,整天守候着它。”老人一看,种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摇了摇头。

第二个少年,脸晒黑了,两手长了老茧。他指着漫山遍野的庄稼,兴奋地说:“老爷爷,我把种子种在地里,坚持浇水、施肥、除草,收获一年比一年多呢!”

老人听完,高兴地笑了:“孩子,理想就和这种子一样,只是守着它,不会长大;只有用汗水浇灌它,才能变成丰硕的果实!”

14、朋友之间

两个好朋友在沙漠中行进,干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他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凭着坚强的意志,艰难地迈步。

远远地,他们看见前面有一棵树。他俩高兴极了,拼尽力量向前走去。来到树下,只见树上挂着两个金黄的果子,一大一小。两人看了,都坚持要对方摘大的,自己吃小的。争来争去,谁也没说服谁。后来,两人都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个人醒来,发现朋友不见了,树上只剩下一个小果子。望着一行远去的脚印,他心里有点纳闷。于是,他摘下果子,拖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他发现朋友晕倒在前面的小水洼边,忙跑过去扶起他。这时,他看见朋友手中握着的果子,比自己的更小„„

15、快乐的泉水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传说:深山里有一股“快乐的泉水”,人们只要喝上一口,就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许多人都想得到它,可是始终没有人找到过它。

村子里有一个名叫顾自家的财主,他从来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所以没有一个朋友,日子过得很不快乐。他想得到快乐,决心去找“快乐的泉水”。

走了好几天,在茂密的森林里他遇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顾自家说:“老人家,您知道‘快乐的泉水’在哪里吗?”老人家说:“我可以告诉你,但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吗?”顾自家一听,心中暗自高兴,说:“可以。”于是老人说:“找到泉水以后,必须分给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喝,使别人也得到快乐。”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

顾自家照老人指引的方向,又走了好多天。一天,他翻过一座大山,在山后找到了一个石洞,上面刻着“仙泉洞”三个字。他照老人的吩咐,在石门上敲了三下。门“呀”的一声开了。他走进去,看见洞里果然有一股清清的泉水,泉水旁坐着一个人,就是在森林里遇见的那位老人。

白发老人装了满满一大瓶“快乐的泉水”交给顾自家,再三叮嘱他说:“你带回村去,一定要分给每个人,千万不能独自享用啊!”

顾自家捧着瓶子往回走。他一边走,一边想:“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泉水,那老头却要我分给大家喝,真是岂有此理!这瓶泉水是无价之宝,绝不能分给别人喝。我要把它世世代代传下去,让我的子孙也能永远快乐!”

顾自家高兴地回到家里,关上了门窗,把妻子叫到跟前说:“我找到‘快乐的泉水’了!千万别让人知道。”说完,就把瓶盖打开了。啊!倒出来的不是什么泉水,而是大大小小的毒蛇,吓得他立刻昏死过去。

他的妻子捡起瓶子一看,只见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只顾自己快乐的

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第五篇:高中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

阅读中国民间故事,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希望你喜欢。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1

威尔逊说“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近日,我去书店转了一圈。想要买些课外的书。此刻,一本名为《中国民间故事》的书吸引我的眼球。怀揣着一份好奇买下了它。带着一颗好奇的心认真读完了。最大的感慨便是:中华文化之博达精深!

万里长城也有人叫八达岭长城,曾经在那一带住着两户人家,分别姓孟和姜。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知道肯定和孟姜女有关。没错,我要说的是鮮为人知的她的来历。话说某年孟家种的瓜秧爬到了隔壁的姜家,并在墙边结了个瓜。秋收时,这个瓜被一分为二,一家一半。切开时便出来个女孩儿,两家取名孟姜女。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儿长大了,与一个名叫范喜良的喜结良缘。而那时正值秦始皇招人修建万里长城。毫无疑问,范喜良被抓走了。可怜的孟姜女在洞房之夜失去了丈夫,可见她是何等的伤心难过。可一直等待的范喜良始终没有回家,于是她决定去找范喜良。从此便开始了寻夫这路。

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脚下,映入眼帘的是官兵拿着皮鞭凶残的对待那些可怜的壮士,正因为这样,长城脚下的一堆堆白骨就形成了。如此悲惨的场面,让孟姜女悲愤不已!便开始拼命的寻找丈夫。可有人告诉她,她要找的人早在三天前已经死了。孟姜女第一反应就是痛哭,于是长城倒了,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骨。作为一国之王的秦始皇听说这事岂能不生气,便处死了孟姜女。从此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感人故事便在民间传开。

关于牛郎织女,都是妇孺皆知。而我看完这则故事后,觉得主人公更应该是牛郎身边的那头憨厚忠诚的牛。那个憨厚朴实的孩子敌不过哥嫂的霸道,便只得了一头牛和一点田地后被哥嫂赶出家门。

某天黄牛,哦不,应该叫神牛。当它对牛郎说该娶媳妇的时候,牛郎无奈自己的穷困只得摇摇头。老黄牛便为他支招。牛郎有幸娶到了仙女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牛郎与织女不但在一起了而且还有了孩子。

可好景不长,王母得知这事,无疑是雷霆大发!捉走了织女。而老牛为了牛郎能追回织女,牺牲了自己。这张充满神力的牛皮助牛郎飞上天去寻找织女。

传说后来牛郎和他的两个孩子变成了星星,最中间的就是牛郎星。而织女也变成了星星。他们相隔一个银河的距离。而之后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他们才能借喜鹊搭建的鹊桥见上一面。

小时候听老人说,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和织女的谈话呢。遗憾的是,关于这个传说,我一直没有得到验证,当人们在感慨牛郎织女的悲惨爱情时,我却佩服老黄牛的默默奉献。留下的一段传奇佳话是他们的,他什么也没有。

每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检讨自己,完善自己。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要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2

东魏天平年间,在山东博兴县有一位张石匠。他的手艺全国闻名,他雕刻的龙凤活灵活现,各种动物、人物栩栩如生。

张石匠妻子早亡,膝下有一女儿,父女两个相依为命。他的女儿叫秀娥,当年十八岁,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理,贤惠聪明。来张家提亲的都踏破了门槛,秀娥却没有一个中意的。

天平元年,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信奉佛教,要求在全国各地修建庙宇,号召人们拜佛念经。

当时,博兴县境内,要建一座龙华寺,雕刻佛像的责任就落在了张石匠手中。张石匠到山区选好了石料,运到龙华寺,开始动手雕凿。

当时监工叫吴良心。他是知府的小舅子,为人刻薄,心黑手辣,他依仗着姐夫是知府,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直到三十岁,也没有哪个良家姑娘嫁给他。

为了早日完成工期,监工驱赶着大家,加班加点,经过三年多的时间,龙华寺终于建成,剩下的就是安奉佛像了。

由于佛像多,石匠少,进度比较缓慢,那吴良心就盯在工地上,不让石匠回家,日夜加班,吃饭的时候都是由家人送到工地上。

这一天,秀娥去给父亲送饭,迎面碰上吴良心,他看见秀娥,简直被她的美貌惊呆了,两只眼睛看了又看,不离秀娥的身上,秀娥羞得低着头来到父亲身边。

吴良心跟着秀娥,来到张石匠跟前,嬉皮笑脸地说:“姑娘,多大了,找婆家没有?没有,我给你找一个?”

张石匠看了,没好气地说:“不劳吴大人费心了,闺女有了婆家了!”

“有婆家了?不知道是谁家的公子这么有福气?”吴良心嬉皮笑脸地说着,还用手去捏秀娥的脸。

张石匠看了大怒,一把把他的手打开说:“放尊重点儿,滚!”

吴良心讨了个无趣,愤愤地说:“张石匠,这闺女早晚是我的,你别给脸不要脸。”

父亲吃完饭,秀娥收拾碗筷回家,走在半路上,突然,从庄稼地里跳出几个人来,手里都拿着刀,为首的就是监工吴良心。

吴良心走上前,淫笑着说:“姑娘,怎么样,今天就和我回家成亲,亏待不了你。”一边说着,一边往上凑,伸出手来拉秀娥。

秀娥一看跑不了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宁可死也不受辱。她抡起巴掌,照着吴良心脸上就是一个耳光。

吴良心气极了,咬着牙说:“你竟敢打老子,来,把她捆起来,抬到我家去。”

大家一起围了过来,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姑娘,一手拿着莲花,一手拿着拂尘,大声喊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欺负良家妇女?”

吴良心看了看姑娘,面相方圆,弯眉细目,微翘的嘴角饱含笑意,真像仙女下凡,笑着说:“好,又来了一位,我都要了,给我把她也捆起来。”

大家围过来,只见那位姑娘挥动拂尘,三下五除二,把那几个人,在地,然后走到秀娥跟前,给她解开绳索。吴良心乘机从背后拿着刀悄悄地走了过来。

“恩人,小心!”秀娥高喊了一声。

那位姑娘连头都没有回,把拂尘往后一甩,吴良心倒退了几步,扑通一声仰面摔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张石匠带着几个人跑来,吴良心看了,指着张石匠说:“张石匠,你竟敢叫人谋害我,等着瞧。”说完带着大家一溜烟地跑了。

张石匠来到姑娘面前,连连致谢:“多谢恩人救命之恩,不知恩人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我以后亲自登门道谢。”

姑娘笑了笑说:“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是我份内之事,不必道谢。”说完,转身不见了踪影。

所有的雕像基本完工,大殿里的释迦三尊像由张石匠亲自雕刻,也全部完工,只剩下一尊单体协侍菩萨像,还没有动工。

孝静皇帝传来谕旨,三月三要驾临龙华寺拜佛。现在剩下不到半月的时间了。吴良心听了,眼珠子一转,就把雕刻协侍菩萨的任务交给了张石匠。

张石匠选好石料,心里琢磨着怎样雕凿,这时,救自己女儿的那位姑娘出现在眼前,他挥动锤子和钢钎,日夜不停,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看着自己雕凿的菩萨像,张石匠会心地笑了。

龙华寺里所有的雕像全部落座,州府的官员都来观看,吴良心跟在众人后面,来到了大殿里面,当他来到协侍菩萨前,看了看,觉得面熟,再仔细一看,不觉大怒,那尊菩萨像,就是那天打他的那位姑娘。他悄悄地来到他姐夫面前,凑在耳朵边细说了一遍。

知府听了,命人把张石匠捆在寺内的一棵树上,指着张石匠说:“张石匠,你竟敢把凡人雕凿成菩萨,这是亵渎神灵,也是欺君之罪,应该满门抄斩,念你雕佛有功,砍掉你的双臂,让你的女儿到吴良心家中为奴。”

上来两个刽子手,挥起大刀,照着张石匠的左右臂砍去,围观的人吓得惊叫一声,闭上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张石匠的女儿跑过去,迎着刀伸出双臂,只听见“咔嚓咔嚓”两声响,秀娥的两只胳膊被砍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张石匠大喊一声:“秀娥!”也昏死过去。

谁知过了一会儿,秀娥两只胳膊慢慢地长了出来,大家都万分惊奇。这时,一位衙役跑过来说:“知府大人,你快到大殿里去看看,菩萨的双手没了。”

知府来到大殿里面,也惊呆了,只见协侍菩萨的双臂,不知去向。皇帝就要来了,再重新雕凿已经来不及了,知府找来能工巧匠,雕凿了双手,可怎么也安不上。

三月三,皇帝来到了龙华寺,看了建筑和雕像,万分高兴,来到协侍菩萨面前,看到胁侍菩萨天衣褶纹流畅自然,璎珞疏密得体,姿态端庄秀气,连声称赞。

又看到菩萨没有双臂,脸色陡变,问:‘如此精美的雕像,为何没有双臂。“

有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皇帝,皇帝大怒,将吴良心判了死刑,知府也削去官职,发配到伊犁,永不录用。失去双臂的协侍菩萨静静地站在大殿里面,观看着沧桑的变化,一站就是几百年。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3

长白山的深处有个叫刘家窝铺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刘二的年轻人,人很机灵,性格也随和,可就是时运不济。他成年在深山老林里转悠,衣服挂烂了四五身,鞋子磨破了七八双,到头来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大老爷们儿坐在炕上侃大山,总要拿刘二当话题,说什么“这小子倒霉透顶了,吐唾沫都要砸自己脚后跟”。刘二也觉着邪乎,爹娘在世的时候没做过啥缺德事,这命咋就跟自己较上劲了呢?

觏靴草绿了又黄,马虎岭黑了又白。辞灶这天的鞭炮一响,家家户户就忙着屠鸡戮鸭,杀猪宰羊,把上好的尖儿干干净净地拾掇出来,留着供奉山神用。因为老八辈子就有话:这赶山的一年到头满山满岭风里雨里地转悠,全靠山神爷照应。所以在祭祀这件事上,刘家窝铺的男女老少谁都不敢来半点含糊,生怕山神爷吃得不高兴了,让自己全家步刘二的后尘。

腊月三十那天,刘二先去左邻家瞧了瞧:桌上摆的是鸡鸭鱼肉;再去右舍家瞅了瞅:桌子上堆满了山珍海味。不看不打紧,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别人一年到头赚了个盆满钵盈,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折腾了个啥呀!金砂淘不到一粒,山参挖不到半根倒也罢了,连张皮子也扛不回来,你说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可叹气归叹气,窝火归窝火,这年还得过,山神爷还得供奉。

刘二摇了摇头,从缸里摸出几个咸菜疙瘩,细细地切成丝,淋上油盐酱醋,又炒了几盘山野小菜,烫了一壶自家酿的老酒,完了烧上三炷线香,化了几百纸钱,凑凑合合地算是把年过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半夜一过,山神爷照例要到人间巡视一番。可家家户户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真让山神爷吃腻了胃口,他三转悠两转悠,就进了刘二家。一瞅桌上的供品,嗬,有特色,再尝一口,哎呀,连汗毛孔都觉得清爽。几筷子下去,盘子就露了底,山神爷意犹未尽地一抹嘴,“刘二呀刘二,你小子算是摸透爷的心思了。得,今年你就等着发财吧!”

这一年刘二可就发了大财。别人能淘澄三五粒金砂就高兴得不行,刘二却是一把把地捞出来;别人能挖到一两棵老山参就算烧高香了,刘二却一捆捆地抱回家,跟捡柴火似的,还全是上上等的七品叶!几个心眼活的后生进山时悄悄跟在刘二后面,打算捡个仨瓜俩枣的,可没等赶到跟前,刘二已经把那些山货揣到口袋里去了。

刘家窝铺的爷们儿看得心里冒火眼里放光,可就是没辙。几个心细的老娘们儿围住刘二:“你说说,给山神爷吃的啥?”刘二说了实话:“山野小菜、成菜疙瘩。”老娘们儿不信,刘二脖子一挺:“谁蒙人就让谁出门碰上黑瞎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个老娘们儿暗暗地把刘二的话记在心里,当成圣旨。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这一年除夕,刘家窝铺的老老少少跟商量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往供桌上整山野小菜、咸菜疙瘩,让原本满心欢喜的山神爷吃得眼冒金星口吐绿水,脸都成了山野小菜的颜色,真真是伤透了心,倒足了胃。

山神爷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还是去刘二家看看吧。”这一去,可把山神爷给乐坏了。为啥?发了财的刘二和刚过门的媳妇铆足了劲儿给山神爷上了一桌子山珍海味,热腾腾香喷喷,让山神爷吃得直喊舒坦。

就这样,刘二一家渐渐成了当地首富,原本穷得丁当响的刘二成了红光满面的刘员外,那大院收拾得比县太爷住的衙门都气派。谁要是不信,去长白山马虎岭刘家窝铺瞧瞧就知道了,那栋大院现在已经开辟成一个旅游景点,游客多得都挤成堆了。

五百年以后,一个叫刘晓东的人蹲在北京潘家园古董市场的路灯下翻阅一本发了黄的家谱时,一个自称姓刘名二的白胡子老头用拐杖敲了敲书脊,问道:“明白了?”刘晓东惊出一身冷汗,榆木脑袋一下子开了窍,连连说:“明白了,明白了。”然后起身给下岗好几年的大姐发了个短信息:“一本生意经,通共四个字:‘逆向思维!’这可是咱老祖宗亲口告诉我的!”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4

明朝末年,鲁南日照县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姓杨名毅,一套通背拳打得虎虎生风,几个壮汉都近身不得。轻功更是了得,几米高的城墙,一提气就能一跃而上,即便是三层官兵守卫的官府仓库,杨毅也能轻松地进去,拿一样东西就如同探囊取物。

杨毅嫉恶如仇,发誓杀死一百个恶人之后归隐山林。步入江湖十余年,他已经杀死了九十六个恶人,这里边有杀人不眨眼的大盗,虐杀公婆的恶妇,欺凌弱小的恶霸……每一次杀死恶人后,他都会在恶人身上留下一枚竹牌,上面写着“恶人第1号”几个隶书小字。日照一带的坏人提起杨毅,就汗毛竖起,冷汗直冒,浑身打哆嗦。

一个夏日,杨毅远赴黑龙江与同道切磋武功,一个月后,尽兴而归。杨毅的住处在日照城西文山上的一座山神庙里,当他路过一片槐树林准备回住处时,忽然听见附近传来一阵哭泣声。杨毅循声望去,却看见一个中年妇人将一根绳子抛向一个树杈,将脖子搭上去就要上吊。杨毅忙甩出一支袖箭,将绳子一斩两断。

杨毅上前扶起妇人,说:“大嫂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走这条路?”妇人看着杨毅,泪如雨下,哭诉道:“你还是让我死吧,我活不下去了!”

原来,妇人叫牛李氏,是日照县牛家村人,膝下没有儿女,与丈夫牛三相依为命。牛三是个樵夫,身体很结实,整天上山打柴,然后带到日照县城卖掉换一些日用品,这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温饱还是有保证的。

这天,牛三偶感风寒,浑身酸痛,牛李氏就赶忙去日照县城有名的“济世堂”药铺给丈夫抓药。济世堂的大夫叫王世普,他粗粗问了牛李氏几句牛三的病情,就开了一个药方,让伙计照单抓药。

回家后,牛李氏把药煎了,然后端给丈夫喝。牛三喝了之后就感到头昏脑胀,就上床睡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牛李氏就发现丈夫面色铁青地死在了床上。

杨毅插言道:“这么说,是那个庸医的药夺去了你丈夫的命?”牛李氏擦了擦眼睛,说:“我也觉得是这样,因为我丈夫的身体一向是很结实的,于是我就去济世堂讨说法。那个王世普却死不承认,最后竟然……竟然……”牛李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号啕大哭起来。

杨毅急问:“那后来怎么了?他对你做什么了?”牛李氏止住哭,说:“这个王世普有钱,又与县太爷有关系,后来他竟然去县衙把我告了,说我诬陷好人,影响他的形象,对他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我向他道歉并且赔偿损失五十两银子。这是恶人先告状,我自然不服,就在公堂上与他争执起来。那个县太爷竟然说我咆哮公堂,将我乱棍打出。”

说到这,牛李氏不顾羞耻,一把掀起衣服,让杨毅看她身上的斑斑伤痕。杨毅气得大喊一声:“岂有此理!这天下还有王法吗?”

这天,王世普要去乡下出诊,当走到城郊一个偏僻之所时,忽然一人从一棵大树上跳了下来,用一把短刀逼住了王世普。王世普忙说:“好汉,此时白家村正有一个重病号等着我去诊治,性命攸关的事,还请好汉行个方便。只要你放过我,我把身上的钱财全部给你,如不够,可以到我济世堂去拿,我决不食言。”来人正是杨毅,他冷笑道:“庸医,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吗,你去救人?说你去害人才对!”说完,杨毅不由他分说,手起刀落,顿时鲜血四溅,可怜王世普顿成刀下之鬼。

做完这一切,杨毅又将一块上书“恶人九十七号”的竹牌留在了王世普身上。做完这一切,他回到住处,呼呼大睡。

第二天下午,杨毅忽然听见外边人声鼎沸,像是很多人正朝这边走来。

杨毅一惊,提着刀走出山神庙,眼前的情景却令他惊呆了。原来,外边站着几十个手持叉子、铁锨还有镐头的百姓,他们正怒视着杨毅。杨毅忙问:“乡亲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一个白须老者问:“杨大侠,济世堂的王世普大夫是你杀的吗?”杨毅点了点头,说:“那姓王的坏事做尽,死有余辜!”老者顿足道:“你好糊涂呀!”

原来,这王世普并不像牛李氏说的那样是个草菅人命、仗势欺人的庸医,恰恰想反,王世普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人,而且收费低廉,有的贫苦百姓得病后手头没钱,王世普就把医药费给免了,晚上急病号需要他出诊,即便是冰冻三尺的寒冬,即便是百里之外,王世普也会立即起床去诊治。所以,王世普在海曲百姓中最有威信,也都愿意找他看病。

却说日照县内还有一个药铺,叫“润生堂”,是日照县最早的药铺,店主叫刘士甄。他医术也很不错,但是医德却不行,去他药店看病,少一个铜板他也不会让你离开,而且晚上从不出诊,即便是患者生命垂危。

济世堂开业之后,眼见着患者都跑到那里去了,刘士甄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怨恨起王世普来,屡次找他的茬,都以失败告终。好在王世普大人大量,从不与他计较。

后来,刘士甄无意间知道了杨毅到了兖州府,又心生毒计,派自己的老婆李氏,在杨毅必经的路口,装作要上吊的样子,被杨毅救下之后,又说出一番被庸医王世普逼得无路可走的话来。果然,嫉恶如仇的杨毅上当了,杀死了王世普。

老者说:“杨大侠,这一次王医生原先是给一个大出血的产妇出诊的,却被你给耽误了。大人死了,一个男人从此失去了他的爱妻,一个小孩从此没有了母亲,你想想,这一次你的罪孽有多大?”

杨毅听了后悔莫及。他对老者和众人说:“你们容我一晚,明天我定给大家一个答复。”当晚,“润生堂”店主刘士甄两口人被人杀死,留下的竹牌分别是恶人九十八号和恶人九十九号。他们的身边还躺着另外一个人,正是日照义侠杨毅,他是自杀而死的,他的身上也有一块竹牌,上写:恶人第一百号。

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5

南宋临安府,**亭事件十余年后的一天上午,秦桧突然心血来潮,乔装成一个算命先生,玩起了微服私访。他想看看岳飞死后这么多年,临安城的百姓是否还耿耿于怀?

街道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商家过客都在为了生计奔忙,再也看不到当年街头巷尾为岳飞叫屈喊冤的景象。

中午时分,秦桧饥肠辘辘,便拐进了街角一家冷冷清清的小店。

落坐后,秦桧点了两道菜,一个烧鸡,一个芹菜炒肉。谁知店家一听要吃芹菜炒肉,盯着他看了半天,瞧得秦桧心里直发毛。店家满脸疑惑地问道:“听客官口音,很像本地人,那为什么还要点‘芹菜炒肉’这道菜?”秦桧见事有蹊跷,随口撒谎道:“我老家在临安,这些年到外地云游,刚回家不久,不知其中缘由,愿闻其详。”

店家见他说得滴水不漏,“哦”了一声后,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事跟秦桧老贼有关!自从**亭残害抗金英雄岳飞父子后,临安城的百姓无不想扒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可老贼手握大权,高高在上,又有重兵保护,谁也奈何不了他。因为芹菜姓‘秦’,大家谁也不愿意吃它,饭店也就没人卖这道菜了。要不是你刚从外地回来,我早就把你赶出去了。”

秦桧一听,暗暗心惊,虽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临安城的百姓仍然对他恨之入骨,面对店家滔滔不绝地咒骂,因孤身一人,他不敢造次,只得捏着鼻子附和。可白白吃了个哑巴亏,他哪里会心甘?饭后,他灵机一动,压低声音对店家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学了一些奇招异术,既然你这么恨秦桧,现在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可以让他死于非命。”

店家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只要把方法教给他,饭钱就免了。秦桧心中暗喜,信口开河道:“西南有种毒咒,在谁身上下咒,只要用面人捏成他的模样,然后放入油锅里炸,只要炸够九九八十一天,他就会一命呜呼。”店家大喜,不停地道谢,并拿出银两赠送。秦桧哪里把这点碎银放在眼里,一边推辞一边试探性地问道:“你知道秦桧长什么样吗?如果面人捏得不像,死咒就不会灵验。”店家听后连连摇头。

一看店家不知秦桧模样,他心里有了底,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看你下咒心切,我索性好事做到底。前几天有幸进秦府算命,见过秦桧一面。平日除算命外,我还喜欢丹青,现在把秦桧的相貌画出来。”

店家二话没说,进屋取出文房四宝。秦桧很快就画好了一幅人像,不过这个人可不是他,而是朝中跟他意见不合的官员刘成,他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虽然死咒是胡乱编的,可他依然不想犯忌讳。

晚上,秦桧坐镇丞相府,招呼几个得力干将,让他们去临安城街头查问,只要谁家卖油炸面人,就偷偷抓来,他要让那个辱骂他的店家吃尽苦头。

两个时辰后,秦桧正等得不耐烦,几个手下气喘吁吁地空手回来复命,手下办事不力。他大发雷霆,问怎么回事?手下战战兢兢地说:“临安城几条街上的小店里,很多家都在卖油炸面人,还起名叫‘油炸桧’,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该抓之人?”

秦桧听后,目瞪口呆,他本想玩个聪明手段,把店家抓来治罪,没想到一个下午,到处都有油炸面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油炸桧”,不就是油炸秦桧吗?这么多人咒他死,他只觉得有一股怒气直冲头脑,顿时两眼发黑,要不是手下身手敏捷,他真可能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二天,“油炸桧”面食就在临安城大街小巷流行起来,秦桧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心惊肉跳,好在当时画像上不是他,多少让他心安一些。

转眼过了两个多月,这几天秦桧正为朝中之事烦躁不已,官员刘成处处跟他对着干,一干贿赂过他的官员迟迟不能升迁,弄得大家怨声载道。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宋高宗赵构对刘成十分赏识,弄得秦桧在朝堂上没面子,任其发展,他很快就会失势。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借口,拔掉刘成这根刺。

这天早上,秦桧正准备更衣上朝,管家急匆匆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嚷道:“老……爷,老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刘成……死了,死在了……早朝的路上!”秦桧听后大喜,可又有些不太相信,昨天上朝时还跟他较劲,身体好得不得了,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朝堂之上,众大臣都对刘成猝死之事议论纷纷,都说他死得蹊跷,像是被鬼神索了性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秦桧掐指一算,刘成的死期距他微服私访正好八十一天,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炸面人的死咒?虽然是从他嘴里说出去的,可现在自己也弄不清真假。

不管什么原因,刘成死了,心腹大患已除,秦桧偷偷在家中大摆宴席庆贺。为了验证死咒是否灵验,几天之后,秦桧再次微服私访,如果真的灵验,以后再铲除朝中异己官员就易如反掌了。

这次出门,秦桧改变了行装,为了安全起见,他扮成一个商人,带着两个武功高强的护卫,选择了一条跟上次完全相反的道路。

天近中午,秦桧一行进了一家清净的小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店家捧上一盘“油炸桧”,秦桧看后眉头一皱,说没点这东西。店家呵呵笑道:“这东西免费,吃多了还有奖励!多吃一个,就会多炸一个,杀害英雄的卖国贼就会少活一会儿!”手下刚想发作,被秦桧一把拦住。秦桧并没生气,拿起一个“油炸桧”说:“你这油炸面人的死咒根本没有用,知道为什么吗?”

店家被他唬得一愣,直愣愣地看着他,秦桧见此人已上钩,捋着胡子说:“你捏的面人根本就不是秦桧,我这里有他的画像,你好好看看吧!”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画像。

店家手持画像,一再向秦桧道谢,并免了他们的饭钱。回去的路上,护卫不明就里,问他为什么给这些刁民画像,秦桧哈哈大笑:“那画像是第一个做‘油炸桧’的人,让他们互相诅咒去吧。”

转眼又过了八十一天,这期间秦桧早就派人打探到了第一次去吃饭的店主叫王大宝,原是北方人士,差点儿被金兵所杀,岳飞对他有救命之恩。死咒期限到了,中午时分,秦桧化装成一个行医的郎中,带着两个家丁,去了王大宝的小店,今天,他要亲眼验证死咒是否灵验。

秦桧和家丁一行走进小店,王大宝热情招待,并给他们奉上可口的饭菜。吃饭时,他不停地偷眼观看王大宝,可王大宝生龙活虎,没有一点要死的迹象。一顿饭吃了整整两个时辰,最后一道免费的“油炸桧”上来,面人还是刘成的模样。秦桧迟迟不见王大宝有什么异样,只好结账走人。

刚到街上,身后就传来王大宝的喊声:“客官,请留步!”秦桧转身,王大宝疾步追来,手举着几枚铜钱:“客官,对不起,多收了您四文钱……”话音未落,人就来到了面前。秦桧刚想开口,王大宝突然步履踉跄,他大声喊道:“秦桧!他是秦桧……”话没说完身子往前一扑,整个人“扑通”一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手中的铜钱也撒落地上。

两个家丁大骇,急忙围过来,一人挡住秦桧,一人对倒地的王大宝拳打脚踢,可惜王大宝一动不动了。秦桧喝住打人的家丁,翻开王大宝的身体,探探他的鼻息,只见他满脸乌青,嘴角流血,已经断了气。

周围的人围了上来,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有声音响起:“他就是卖国贼秦桧!”“杀了岳元帅的坏种!”……看到群情激愤的百姓,秦桧哪敢久留,在家丁的保护下,他钻出人群,灰溜溜逃回了丞相府。

王大宝的死给秦桧的震动很大,他非常后悔为什么会编造死咒?如今他面相已露,八十一天后,死咒就会落在自己的身上,他岂能不担心?

把炸面人的人全抓起来,临安城这么大,如何能抓得完?秦桧权力再大,他也不敢乱来,毕竟上头还有皇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恐惧与日俱增。两个月后,他病倒了,即使是太医,也不知他得的是什么病。八十天还没到,他就撒手人寰了。

秦桧死讯传出,临安城内一片欢腾。当晚,很多人聚集到西湖旁边的岳王墓前吊唁,其中带头的就是王大宝和他的表弟—秦桧二次私访的店主张清源。临安城的百姓无不痛恨秦桧,听说“炸面人”的死咒,纷纷效仿。秦桧二次私访拿出的画像,张清源一眼就看出是表兄王大宝。秦桧走后,他找到表兄,二人分析提供画像的人就是秦桧,而且看出他对死咒半信半疑,于是利用一种能诈死的药物,跟街坊邻居一起,合演了一出精彩的剧目,活活吓死了秦桧。

秦桧死了,他不知道自编的死咒阴差阳错吓死了自己,也没弄明白刘成死于心脏不好是一种巧合,更想不到的是一句谎言创造了流传千年的美食—油条,也就是一种用面棒代替面人的食品。

高中读中国民间故事有感

下载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高中[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凤凰民间故事

    一、凤凰的故事 凤凰的故事 (The Story Of Phoenix)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大地上生活着一对夫妻,一对快乐的夫妻。女人的名字是凤,男人的名字是凰。当他们在一起时,人们称他们......

    民间故事读后感

    民间故事读后感 王志欣 许多人认为只有名人的故事才能激励人心,给大家一个深刻的体会。其实不然,民间的故事也能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讲一个阿康钓“鱼”的故事。 阿康和......

    第七章 民间故事

    第八章 民间故事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一、故事的界定 民间故事是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的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在我国民间,各地对民间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读后感 暑假中,我读了不少书,每本书都给我不同的感受,《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古代人民那纯洁善良,聪明机智的精神。 书中让我最受感动的是《狠......

    民间故事进校园

    伍家沟故事进校园 带着伍家沟居民的期望,2018年7月2日,“寻源故事队”开展了“伍家沟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宣讲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圆满结束。早在今年三月为了展现丰富多彩的......

    闽南民间故事

    闽南民间故事 故事一 草索拖阮公 草索拖阮爸 老阿公老了,久病于床。儿子觉得拖累,就搓了一条很结实的草索,将老阿公捆在一片木板上,然后叫来自己的宝贝儿子春仔,说:“把阿公拖上后......

    智慧民间故事

    篇一:试论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民众智慧 试论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民众智慧 摘要: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并富于幻......

    民间故事作文

    我向课外书学语文 学语文并只是拘限于语文书。其实,学语文的渠道有许多许多。我们可以向电视机、收音机学语文;可以向电脑学语文;可以向大自然学语文;可以去民间学语文;也可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