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
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
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6.烘托是从周围的事物慢慢突出描写对象,是渲染;衬托是两件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有正面比较和反衬,突出描写对象。
造句:这样的雨天,烘托出了她忧郁的心情。
这两株憔悴的梅花衬托出了繁茂的桃花。
7.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8.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9.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0.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11.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2.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3.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4.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2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
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
五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六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另外,记叙文中常用。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类比象征托物言志铺垫衬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拟人比兴主要用于诗歌侧面烘托等记叙文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语言风格,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2对比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所。
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二具体分析各种表达方式一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渲染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来加强气氛,深化主题对比通过将两个事物或者人物进行对比,使形象更加鲜明伏笔使文章结构严密防止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出现疑问,给读者留下悬念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象。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抒情散文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写记叙文的时候,都是要首位呼应的,所以写作手法也包括首位照应,同时还经常用到叙议结合正侧相应巧用修辞画龙点睛等。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下面我们来看看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欢迎阅读白描缘于中国画技法名,在绘画中经常运用。
阅读记叙文需要注意的几点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以写景为主的文章。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现手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议论。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总结为“三个理清,五个分析,一个。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发布者:刘正远 发布时间: 31/10/2011 PM 5:56:39
1、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4、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象征:
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6、夸张:
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7、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
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