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1
周六的课余班结束后,我对有的完成作业不太好的幼儿家长交待了一些希望注意的问题,比如说在家让孩子多动手画画、撕撕,或者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画一起剪,看看孩子是怎样创作自己的作品,可是家长总是不以为然。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性,对别人未必是新颖的创造,但对孩子自身却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美术技能对于幼儿来说,虽然不是必备的素质,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幼儿的头脑中,并且长期地影响着幼儿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美术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它赋予幼儿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善感的童心,更给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空间。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甘肃省保育院的卫蓉老师研究认为:如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好培养创造性思维释放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家长们必须注意和关注的问题。
我希望小四班的家长们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他画小鱼你画波浪,他撕汽球你撕白云,不论再忙,晚上一个小时阅读游戏时间总是要挤出来的,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且行且珍惜……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2
我觉得幼儿的美术活动必须放手让幼儿主动去尝试各种活动,从而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
有一次在画太阳时,我并没有给幼儿出示任何的示范和范例,因为我知道单纯的模仿会扼杀孩子最宝贵的想象力。于是,我就让幼儿戴上了墨镜去户外观察想象,而后有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太阳?有的幼儿说:“我看见了一个太阳妈妈,她的头发卷卷的。”有的幼儿说:“我看见了一个太阳姐姐。”幼儿各抒己见,气氛相当活跃。在孩子们盎然的兴致下,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最美的太阳画下来,而不给任何的范画。孩子们动手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可一给太阳姐姐涂了个大花脸,小曼给太阳妈妈画上了卷卷头,蓝蓝给太阳公公画了五彩的光芒。总之,孩子们都画出了不同形态在他们心中最美的太阳。接着对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孩子提出更高要求:“看谁的草地最美?”“看谁的草地有小虫给小鸡吃?”绝不强求孩子都来同样的内容,鼓励孩子画得与别人不同。这充分说明当幼儿有了深刻的审美情感体验后,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如果要求幼儿机械地临摹教师的作品,那么美术活动就成了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了。如:让孩子反复地画波浪线、曲线,幼儿就会不耐烦,不感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在绘画这些画时创设情境,例如画绵羊的毛练习螺旋线,画大狮子的头发练习曲线,画小帆船驶出的波浪练习波浪线,再加上动作或音乐,根据节奏画各种线条,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画起来也特别带劲,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幼儿对美术活动——彩绘的兴趣还来源于自己的自信。教师只有做到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美术的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才能使每位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在美术活动中,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在活动中把握住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幼儿需要鼓励与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动结束时,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语言,及时发现其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积极想象。让孩子们更好的在美术彩绘活动中感受活动时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3
前两天上了一节美工制作课,是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开屏的孔雀。由于制作比较复杂,一节课肯定做不完,所以提前让幼儿在纸杯底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今天下午的教育活动时间,我和孩子们来继续制作。我按纸杯底部的文字或数字叫幼儿的名字,请一名小朋友帮忙发到小朋友手中,小桂从我手中接过纸杯传给了小朋友,只听纸杯掉落在桌上的“当当”声。我表扬小桂:“你发的真快速,很好!”然后问她:“我是怎么把纸杯交给你的?”她想了想说:“轻轻地”。我说:“你发的时候,如果也是轻轻地,小朋友们就会觉得你很尊重他们。”接下来,小桂把纸杯轻轻地递到小朋友跟前。我表扬道:“小桂真是个有礼貌懂得尊重人的孩子啊!”发了几个后,我又请了一名平时比较淘的男孩子来发,发之前我温柔地望着他微笑着说:“晨晨,你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对不对?”他开心地使劲点点头。果然,他也能轻轻地把纸杯递到小朋友手中。
正发着,我碰到了一个很难认的名字,这是谁的?我举起纸杯让孩子们辨认。小朋友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请孩子们仔细看了看,是谁的请举手,也没人举手认领。我假装犯难地说:“这可怎么办呀?怎么才能找到它的主人呢?”小朋友们被我这么一问,有些愣了。我又用挑战的口吻说:“你们想一想,有谁有好的办法了?”“我知道!”“我有办法!”好多小朋友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名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先不用管它,放到最后,谁没有就是谁的!”“对!对!就是这样!”小朋友们附和道。好吧,用你们的方法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行。纸杯越发越少,快要揭开谜底了,孩子们显得有些兴奋。终于只剩下这一只纸杯了,我问:“有谁没有纸杯?”时有三名小朋友举起了手。咦?怎么回事?你们的方法失灵了?我拿着纸杯来到他们身边来确认,结果都说不是自己的。“谁有什么办法吗?”我问道。有一些小朋友说甲那天没来,他没做,不是他的;乙那天来了,但是她正好去查牙了,也没做,不是她的;于是我们把目光又投向了丙,问:“你那天做了吗?”他说:“我做了。”“你做的是这样的吗?”“我不记得了。”“哦。那应该是你的。这次你好好看看,要记住它是你的呀。”没有纸杯的两个孩子领了新的纸杯,开始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
很普通的课,很普通的生活,其中自然而然地在教育着幼儿如何做是有礼貌的,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启迪着孩子们的心智,遇到疑难要乐于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些品质是使孩子能受益终身的。因此,我不放过一点一滴的教育契机,带领着我的孩子们学习生活和生活中的智慧。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4
今天美术活动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给小花伞涂色,我巡视了一圈,看着孩子们的小花伞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拿起油画棒帮他们添几下,修一修。“陈广浩,你这个伞边上没有涂到,像老师这样按序从上往下涂,不要着急。”“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走到豆豆身边对她说。她低下头去开始进行加工。
过了一会儿,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好了,我看见何昊辰小朋友还在认真地涂着,我走过去一看,好多地方没有涂均匀,我正想帮他修改时,他很快拿走画纸,对我说:“老师,我自己来。”当时我愣住了,看着何昊辰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小花伞,我自己用心能涂好,上面的图案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呀,我们老师总自以为是地为孩子的作品进行修改,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加锦上添花,可是孩子们却不这么想,他们都想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让儿童“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我能画”。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5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有关艺术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的阐述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由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们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进行补充,从中表现自我,使情绪、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绘画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通过听、说、看、想、画等方式选择合适幼儿的活动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气氛,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提问“你家的盘子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样的花纹?”让幼儿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来回答,此时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幼儿都被激发了,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犹如重现眼前。而在欣赏青花瓷盘图片时,我也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盘子,“盘子边缘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让幼儿边观察边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评价活动中,我也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你喜欢哪个小朋友设计的青花瓷盘?为什么?”整个活动都将幼儿自由表达渗入其中,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二、绘画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绘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为了能让幼儿对创作感兴趣,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收集一些青花瓷盘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充分地观察和感受它的美丽花纹和色彩搭配,说一说“你喜欢哪个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是怎样排列的?”“这盘子和我们家里的盘子有什么不一样,上面有几种颜色?”,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我还展示了图示,让幼儿知道利用中心对称进行作画,由于这个活动对大班幼儿展示的,因此我并没有用范画来约束幼儿,而是让他们参照图示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一次性盘子上进行装饰,我们会发现幼儿作画时情绪都很高涨,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展示时我们看见了各不相同的青花瓷盘,感受到了青花瓷盘的独特美。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要培养幼儿创造性可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绘画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
美感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正常的教育途径,能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青花瓷盘”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现在的幼儿对传统的文化了解的很少,为了让幼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深入了解,我向幼儿展示了不同花纹的青花瓷盘的图片,让幼儿发现它独特的色彩搭配,并提供各式盘子供幼儿选择,蓝、白颜料,棉签等材料供幼儿作画,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作画,各具风格,他们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我表现的愉悦情绪体验,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绘画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幼儿的任何一件作品无不需要幼儿的手与脑的结合,如:小班幼儿主要是涂色,它也需要幼儿思考用何种颜色进行涂色,色块与色块之间的颜色搭配;中班幼儿在模仿范画的基础上,进行涂色,又比小班提高了一个层次;大班幼儿在作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并涂上背景,要求就更高了。逐步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同时幼儿绘画不仅是记号笔作画,还会有水墨画、棉签画等,《青花瓷盘》就是一项棉签画,幼儿不仅体验到棉签作画的乐趣,而且也提高了幼儿作画的技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绘画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将培养幼儿自信作为教育的前提,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基础,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如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依依对着甜甜说:“你画的什么呀,好难看啊!”这时甜甜听到后伤透了心,打击了她的创作欲望,使她感到很自卑,这时我听见后及时鼓励他,“依依,可能甜甜还没画好,我们看不出她画的什么,不如让她来跟我们说说吧。”甜甜把画的内容跟我们说道:我们还小,我想让奥特曼来保护我们,就画了个奥特曼。听完后我赶紧鼓励说:“你的想法真不错哦!”她听后又恢复了创作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让幼儿树立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幼儿有多么重要。
创作绘画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一点快乐,也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孩子眼中的事物是美好的,我们教师的责任是让幼儿时刻感受世界的美丽,希望孩子在自由绘画中绘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蓝图。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6
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对象
一个人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动手接触世界那一刻起,就开始对这个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当襁褓中的婴儿用胖胖的肘臂拍打被褥时;当依呀学语的孩子在地上“尿尿和泥时”,他们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和对“涂抹”游戏活动的强烈兴趣。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仅喜欢玩弄各种色彩,更喜欢在纸上大手笔的涂抹,他们不在意画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多的是沉浸在有趣的绘画过程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这些共性都是因为对绘画情有独钟、兴趣使然。但是由于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绘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个性的方面。比如,农村的孩子喜欢画自家养的大公鸡、田间地头突突奔跑的拖拉机…,而城市中的幼儿则喜欢表现飞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幻想宇宙中将要爆发的星球大战。女孩子喜欢画长发飘飘的“美少女”;男孩子则津津乐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奥特曼”;又如:涂鸦期、象征期的幼儿喜欢描画小花、小草、大鱼、房子等比较单一的事物,而形象期的幼儿却不满足只画一条大鱼、一座房子,描画“神奇的海底世界”、“美丽的城堡”才能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可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指向是因人而异的。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了解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绘画兴趣有什么样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在绘画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因势利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发展。
二、精心选材
精选教材是搞好幼儿绘画教学的关键。因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孩子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不夸张的说,选对了题材就等于绘画活动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选择易于幼儿表现又能令其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
易于表现的事物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比如,《太阳宝宝》这一选材中的描画对象“太阳”幼儿都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圆来概括出其基本形态,加之幼儿稚嫩的笔触正好可以恰到好处的描绘出太阳宝宝生动可爱的形象及诙谐有趣的表情特征。这类选材幼儿易于把握增加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表现力的信心。
2、选择孩子最熟悉的事物或身边刚发生过的事物。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越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越能令幼儿自如的表达;越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越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事物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绘画兴趣。在幼儿刚刚参加完幼儿园的自助餐活动后,组织幼儿绘画《快乐的自助餐》,幼儿边画边仿佛又回到了热闹的餐桌前,满桌的佳肴、同伴大吃的形象跃然纸上。使积聚在幼儿心中的情感得以自然的宣泄和表达。
3、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故事、游戏和动物。
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题材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最能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4、选择幼儿生活化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常常将绘画、游戏和现实生活相混淆。可以帮他们选择一些《给妈妈画长发》、《帮太阳公公串糖葫芦》、《我喂鸡宝宝》等蕴含丰富情感的题材;中班幼儿进入象征期阶段喜欢描画具体事物。可以尝试选择《我是鱼王》、《一辆花汽车》等表现具体内容的题材;大班幼儿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观察和了解;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思考和想象。可以多选择一些《瓦罐联想》、《未来世界》、《足球比赛》等能够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材。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7
在美术教育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没有范画,就不知道该怎么画;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误区,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放任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使得幼儿失去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见,这两种倾向培养出来的幼儿都是不成功的,是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呢?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些尝试。现与大家分享。
一、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一)、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小年龄段美术活动教材时,我根据该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题材,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可爱的小兔”、“小花猫玩球”等绘画内容,“可爱的蜗牛”作为纸工、泥工的内容。还可选择他们熟悉的玩具、物品为题材,如“会变魔术的纽扣”等。除教师预设外,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让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1、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万物的形态,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还可到生活中观察建筑、环境设计等。运用照相机拍摄各种图片、对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各镜头进行定格引导幼儿去发现,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如我组织的综合活动“螃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创作,事先让幼儿收集各种图片,通过饲养观察实物,听自创音乐《螃蟹》,做手指游戏,渗透看、听、说、做多种感官,让幼儿在功夫外创作。
2、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因为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了题材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美术角放上凡高的《向日葵》,希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鲜艳,认识颜色的种类。另外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大胆想象创作。也可将教师创作的作品、优秀儿童作品张贴在小画廊里,用渗透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大师的作品。
二、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美术活动中自主创新,自由表达。
(一)、用新颖的组织方式,激发幼儿美术创造的欲望。
1、用添加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例一:圆形,可以启发、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用添画的方法画出气球、苹果、车轮、太阳、笑眯眯的脸、救生圈、表、皮球、盘子、猫、兔子等物体。到了中、大班还可以进行圆的畅想。我不仅要求幼儿现出来,还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例二:教师只提供基本部分示范,让幼儿发挥想象,添枝加叶。如教师示范一只小兔,小班时让幼儿联想小草及绿色的草地,中大班联想到两只、三只,联想至萝卜、白菜、田野、森林,乌龟、小鸟等,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跃然纸上。
2、情景再现,帮助理解主题,大胆创作。
教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再现情景,进行情绪的渲染,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创作,充分想象。如初次学习画人—可爱的海腾,教师:海腾去广州已有半个月了,我很想他,你们呢?幼:想,我都想死他了。教师:那我们来画下笑眯眯的他留作纪念,好吗?幼:好。教师:怎么画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边用手摸身体的各部分边感知如何用美术语言表达人物。在水泥地上,可爱的海腾形态万种:有大头小身卡通式的、有坐在地上的、有两脚*开手长在头上的、有单脚侧身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子琪的画,他的表达是又高又大的是嘉嘉,小一点的是海腾,最小的是我,他是那么形象地再现了他们三的关系和他们的身高比较。
3、游戏法激发创造的热情
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应力求绘画活动游戏化。如开展“小小摄影家”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架玩具照相机,请他们做小摄影家,他们的顾客是教师事先放在教室各个地方的漂亮的布娃娃,积木房、小鸡、小鸭等玩具,要求每给它们照一张相就要画一比张照片。当幼儿听说要当摄影家时,高兴得又蹦又跳,按下快门前还要向小动物们提醒道:“不要动,笑一笑。”模仿起成人来惟妙惟肖,津津有味,并认真画下每一张照片。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幼儿陶醉在游戏当中,他们玩得是那样的开心。其它的还有绘画接力,合作画等游戏形式,幼儿都很喜欢,乐于参与。
4、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启动想象的翅膀
美术活动中,多采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的情绪感,将绘画与音乐、散文、故事、诗歌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欣赏一些名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把所听所感画下来,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让幼儿随着音乐进行表演,幼儿自信、自如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姿态,幼儿展开想象,笔下的动物也就千姿百态跃然于画纸上。幼儿还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爱好,要求幼儿听完故事后,回忆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特征、动态,给幼儿计讲童话《小兔历险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故事高潮后将会发生什么,鼓励多种设想,幼儿敢想了,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自然而然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奇妙,充满热情。
5、动手做做玩玩,感受创作乐趣
美术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美术创新教育的必要的途径。幼儿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作,能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尽可能开展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如:纸团印画、印章画、吸管吹画,树叶粘贴、泥工塑造、蔬菜拼盘……在“萝卜黄瓜拼盘”中可见幼儿的创造想象是多么丰富的,他们无拘无束的随心所欲增将现实和想象的东西拼制出来。
6、幼儿做幼儿讲,在自我表达中提高创造表现。
“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在美术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给幼儿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继续创造。如:在绘画“秋天的果实”活动中,一个幼儿在画好的大树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师问:“你的水果树很漂亮,你为什么这么画?”这个孩子乐滋滋地回答:“有了这种树,人们不用太辛苦,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西瓜这么大,能挂在树上吗?”孩子片刻说:“给它一个网兜吧!”说着给西瓜画了个网兜。孩子的创造就这样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了提高。又如在组织“会变魔术的纽扣”时,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纽扣,激发幼儿说出不同形状的纽扣象什么,幼儿纷纷说名胜香蕉、象蘑菇、象小花等。让幼儿在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的过程中,又让幼儿说说摆出来的名称什么,有些幼儿说自己拼出来的象小路、象花、象房子……幼儿在说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大胆拼摆。
(二)、教师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的指导方式,促进孩子的想象力种创造力
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改变以前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欣赏观察、讨论交流、尝试演示、思考的方法,多出局部范例,多作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更多的让孩子自由画、创意画,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可爱的海腾”中,幼儿对于人物的掌握只呈现自己的意识,有幼儿手或手脚都画在头上,有幼儿是单线条画手脚,教师就利用泥工“拼小人”使幼儿了解头和脚该粘在什么部位同时粘在身体的不同位置,人物的动态就不一样。通过这样教给幼儿规律性的技巧,又没框死幼儿的思维,是较可取的。在玩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的“射水枪”时,教师:“射在地上的水象什么?”幼儿在引导启发下观察,想象,立刻进行“水渍画”的创意,他们快乐且乐此不疲。
三、同家长共同欣赏和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提升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家长和教师认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维是抽象的,要想两者达成共识,成人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对于作品中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应指导家长并和家长一起与幼儿探讨,以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促使幼儿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专教法与学法的对象是教师与幼儿,他们都是主体。要在幼儿园美术创新中培养幼儿成为富有创造性、个性独特的人,教师首先要树立美术创新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意识,应提高创造教育的能力,应掌握美术创新教育的要求、方法和策略。其次恰当运用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教法与学法,使幼儿真正成为“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有创造”的人。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8
在家中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几把用过的牙刷,原本想再次利用它来刷水池的边角。在刷的过程中,因为蘸了洗洁精,无意间在水池壁上留下了奇特的印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它来画画呢?
于是,我尝试着用牙刷蘸上广告色,在纸上随意涂刷,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
第二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和消毒过的牙刷,请他们猜一猜,牙刷和颜料能做出什么好玩的游戏?
孩子们开始拿着牙刷,再看看颜料,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妞妞先在颜料里蘸了一些红色,小心地在大纸上刷了一下,发现刷出了粗细不均的线条。于是,她放开手来回地刷了几下,兴奋地喊:“老师快看,我画了好几条长蛇!”其他孩子见状,纷纷拿起牙刷,蘸好了颜料,在纸上或左右或上下,一边画,一边说“我画的是小汽车”,“我画的是大树”。皮皮还画出了一大串糖葫芦,问旁边的小朋友:“谁吃糖葫芦!”秦泽华画了一条绿色的大鳄鱼,尖尖的牙齿却在背上。我问他为什么鳄鱼的牙齿要露在外面,他说:“大鳄鱼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就把牙齿露出来了。”还有陈敏言画的冰激凌,李锦浩画的具有艺术感的酷似天鹅的小鸭子,杜雨桉刷出的一大片草地等等。
孩子们的想象随着手中的小牙刷飘落在纸上,毫无做作,没有像不像,只是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其实,每个儿童都是天才的画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意愿,为他们提供一些可创作的材料工具和物品,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和创造,并耐心倾听他们说自己的画。
当你看到这些画,你也许会说不像或看不懂,但正是这些成人看不懂的画,恰恰是幼儿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我们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品评孩子的画,因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要做一个聆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9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孩子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的涂涂画画呢?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观念的更新
过去的美术教学,会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好不好、像不像,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渐渐地领悟到:通过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绘画工具及材料的`多样化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幼儿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幅幼儿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亮丽的色彩。其次才看技巧及创造能力的表现。大部分的孩子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如果绘画工具仅限于蜡笔或油画棒,由于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时间过长会削弱他们的兴趣,甚至会厌弃这样的活动。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我在指导幼儿绘画时,经常用勾线笔、蜡笔、水粉等工具,指导幼儿描绘出色彩丰富、充滿童趣的作品。还可以手工与绘画及装饰结合组成一幅画。既丰富活动又从多角度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运用多种材料配合进行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
三、绘画技巧的练习与创造应是同步进行的
现时有许多的文章与资料都谈到非常重视幼儿绘画的创造,但对于技巧的练习是谈之却少。就从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创造固然重要,反之,没有技巧的练习创造谈何而来呢?就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远远要大于技巧的表现,但由于技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心中有画”但无从下手。我认为,对于初学画画的孩子来说,技巧的练习应该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班的教学,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范画讲解。时下,不正说幼儿园美术教学要以创造为主,活动中进行讲解,这样会限致幼儿的思维。我觉得不然,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清这两者的关系,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10
“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画好吗?”每次上美术课,几个刚转到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会拿着笔,左看右看,看到别的小朋友差不多画完了,他就会眼睛通红的发出这一信号。刚开始,我便帮他画了大概的`模型,然后让他自己画,可到下课了还是和刚刚的一样,看着那求助的眼睛,于是我便帮他了。但后来我发现,每次都是这样。我想这可不行,“不会”不是问题,“不学”才是问题。
我分析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都是由家长代劳,所以遇到困难都是求助于他人,依赖性强,另一方面是或孩子在求助时我总是说“老师帮你”,“帮”字给孩子的依赖心理找到了支点。于是,我应一方面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让家长在家里提供画画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我应该把“帮”字改为“教”字。
今天又是上美术课,有些孩子又喊:“老师,我不会画。”我说:“好;老师教你画!”我握着他的手一边画一边讲解,画到一半后让孩子自己画。并鼓励他们:“你很棒,画的很好喔。”几节课下来,他们都愿意自己动手去画了。
孩子在课堂是这样,在生活上也是如此。总以为他们还小,各方面能力差,其实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为此我们应该授以孩子“渔”非“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劳永逸。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随笔11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是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
但是,在很多时候,会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因此,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画展等。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以鼓励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绘画的热爱。
美术教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1
小小班、小班孩子因为年龄较小,绘画技能也比较差,因此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很有必要借助范画,给孩子一个很形象直观的形象,便于幼儿掌握。可是如何选择范例,如何有效地运用范例,如何把握呈现范例的有效时机,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交流的。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绘画水平,我们在选择范例的时候,我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又贴近幼儿生活的。如:小班添画活动—我的小毛巾、香香的饼干,涂色活动—可爱的毛毛虫等。另外,在活动中,可以适当运用孩子的作品作为范例,这样会比运用成人的作品更能调动起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选择好了范例又如何给幼儿呈现范例呢?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老师都习惯于在活动前就把范例挂在墙上或贴在黑板上,其实这样对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是不好的。小班幼儿爱模仿,如果范例出示过早,孩子便会不知不觉跟着模仿起来,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所以,活动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范例在何时呈现,呈现的范例能帮助老师解决什么问题。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大泡泡,小泡泡》中,孩子们在自己吹出的彩色泡泡上进行想象添画,但小班幼儿因为受技能限制,能想却不能画,孩子们想象出泡泡像棒棒糖、像太阳、像轮胎……如果在这时出现泡泡画的范例,孩子们的思维一定会受到限制,添画的内容也一定会模仿范例,范例虽然对孩子的表现技能有了一定帮助,但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经过考虑,我决定把范例放在幼儿添画后进行。但在添画前如何解决技能问题呢?我请了一位幼儿上来示范,然后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添画。在孩子们添画后,再一起来欣赏教师的.范画。这时,范例的作用是帮助幼儿对已有经验的提升。如:一个泡泡可以添画成娃娃脸、小鱼;两个连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画成眼镜;两个合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画成雪人;一串泡泡又可以添画成糖葫芦。教师示范的丰富性,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引发再创作的积极性,同时会把这种经验迁移到今后的添画活动中去。
今天美术活动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给小花伞涂色,我巡视了一圈,看着孩子们的小花伞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拿起油画棒帮他们添几下,修一修。“陈广浩,你这个伞边上没有涂到,像老师这样按序从上往下涂,不要着急。”“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走到豆豆身边对她说。她低下头去开始进行加工。
过了一会儿,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好了,我看见何昊辰小朋友还在认真地涂着,我走过去一看,好多地方没有涂均匀,我正想帮他修改时,他很快拿走画纸,对我说:“老师,我自己来。”当时我愣住了,看着何昊辰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小花伞,我自己用心能涂好,上面的图案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呀,我们老师总自以为是地为孩子的作品进行修改,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加锦上添花,可是孩子们却不这么想,他们都想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让儿童“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我能画”。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2
我觉得幼儿的美术活动必须放手让幼儿主动去尝试各种活动,从而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
有一次在画太阳时,我并没有给幼儿出示任何的示范和范例,因为我知道单纯的模仿会扼杀孩子最宝贵的想象力。于是,我就让幼儿戴上了墨镜去户外观察想象,而后有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太阳?有的幼儿说:“我看见了一个太阳妈妈,她的头发卷卷的。”有的幼儿说:“我看见了一个太阳姐姐。”幼儿各抒己见,气氛相当活跃。在孩子们盎然的兴致下,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最美的太阳画下来,而不给任何的范画。孩子们动手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可一给太阳姐姐涂了个大花脸,小曼给太阳妈妈画上了卷卷头,蓝蓝给太阳公公画了五彩的光芒。总之,孩子们都画出了不同形态在他们心中最美的太阳。接着对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孩子提出更高要求:“看谁的草地最美?”“看谁的草地有小虫给小鸡吃?”绝不强求孩子都来同样的内容,鼓励孩子画得与别人不同。这充分说明当幼儿有了深刻的审美情感体验后,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如果要求幼儿机械地临摹教师的作品,那么美术活动就成了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了。如:让孩子反复地画波浪线、曲线,幼儿就会不耐烦,不感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在绘画这些画时创设情境,例如画绵羊的毛练习螺旋线,画大狮子的头发练习曲线,画小帆船驶出的波浪练习波浪线,再加上动作或音乐,根据节奏画各种线条,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画起来也特别带劲,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幼儿对美术活动——彩绘的`兴趣还来源于自己的自信。教师只有做到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美术的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才能使每位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在美术活动中,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在活动中把握住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并一直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的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幼儿需要鼓励与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动结束时,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语言,及时发现其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积极想象。让孩子们更好的在美术彩绘活动中感受活动时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3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有关艺术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的阐述幼儿生活在充满艺术的世界中,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充分主动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不断积累美的体验。因此,绘画是激发幼儿追求美的愿望、感受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由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们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进行补充,从中表现自我,使情绪、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绘画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通过听、说、看、想、画等方式选择合适幼儿的活动内容,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气氛,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提问“你家的盘子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样的花纹?”让幼儿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来回答,此时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幼儿都被激发了,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犹如重现眼前。而在欣赏青花瓷盘图片时,我也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盘子,“盘子边缘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让幼儿边观察边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评价活动中,我也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你喜欢哪个小朋友设计的青花瓷盘?为什么?”整个活动都将幼儿自由表达渗入其中,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二、绘画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绘画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为了能让幼儿对创作感兴趣,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我首先收集一些青花瓷盘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充分地观察和感受它的美丽花纹和色彩搭配,说一说“你喜欢哪个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是怎样排列的?”“这盘子和我们家里的盘子有什么不一样,上面有几种颜色?”,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我还展示了图示,让幼儿知道利用中心对称进行作画,由于这个活动对大班幼儿展示的,因此我并没有用范画来约束幼儿,而是让他们参照图示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一次性盘子上进行装饰,我们会发现幼儿作画时情绪都很高涨,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展示时我们看见了各不相同的青花瓷盘,感受到了青花瓷盘的独特美。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要培养幼儿创造性可渗透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绘画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
美感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正常的教育途径,能促进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青花瓷盘”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现在的幼儿对传统的文化了解的很少,为了让幼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深入了解,我向幼儿展示了不同花纹的青花瓷盘的图片,让幼儿发现它独特的色彩搭配,并提供各式盘子供幼儿选择,蓝、白颜料,棉签等材料供幼儿作画,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作画,各具风格,他们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我表现的愉悦情绪体验,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绘画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幼儿的任何一件作品无不需要幼儿的手与脑的结合,如:小班幼儿主要是涂色,它也需要幼儿思考用何种颜色进行涂色,色块与色块之间的颜色搭配;中班幼儿在模仿范画的基础上,进行涂色,又比小班提高了一个层次;大班幼儿在作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并涂上背景,要求就更高了。逐步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同时幼儿绘画不仅是记号笔作画,还会有水墨画、棉签画等,《青花瓷盘》就是一项棉签画,幼儿不仅体验到棉签作画的乐趣,而且也提高了幼儿作画的技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绘画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将培养幼儿自信作为教育的前提,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基础,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如在《青花瓷盘》的活动中,依依对着甜甜说:“你画的什么呀,好难看啊!”这时甜甜听到后伤透了心,打击了她的创作欲望,使她感到很自卑,这时我听见后及时鼓励他,“依依,可能甜甜还没画好,我们看不出她画的什么,不如让她来跟我们说说吧。”甜甜把画的内容跟我们说道:我们还小,我想让奥特曼来保护我们,就画了个奥特曼。听完后我赶紧鼓励说:“你的想法真不错哦!”她听后又恢复了创作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让幼儿树立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幼儿有多么重要。
创作绘画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一点快乐,也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孩子眼中的事物是美好的,我们教师的责任是让幼儿时刻感受世界的美丽,希望孩子在自由绘画中绘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蓝图。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4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孩子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的涂涂画画呢?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观念的更新
过去的美术教学,会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好不好、像不像,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渐渐地领悟到:通过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绘画工具及材料的多样化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幼儿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幅幼儿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亮丽的色彩。其次才看技巧及创造能力的表现。大部分的`孩子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如果绘画工具仅限于蜡笔或油画棒,由于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时间过长会削弱他们的兴趣,甚至会厌弃这样的活动。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我在指导幼儿绘画时,经常用勾线笔、蜡笔、水粉等工具,指导幼儿描绘出色彩丰富、充滿童趣的作品。还可以手工与绘画及装饰结合组成一幅画。既丰富活动又从多角度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运用多种材料配合进行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
三、绘画技巧的练习与创造应是同步进行的
现时有许多的文章与资料都谈到非常重视幼儿绘画的创造,但对于技巧的练习是谈之却少。就从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创造固然重要,反之,没有技巧的练习创造谈何而来呢?就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远远要大于技巧的表现,但由于技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心中有画”但无从下手。我认为,对于初学画画的孩子来说,技巧的练习应该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班的教学,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范画讲解。时下,不正说幼儿园美术教学要以创造为主,活动中进行讲解,这样会限致幼儿的思维。我觉得不然,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清这两者的关系,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5
前两天上了一节美工制作课,是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开屏的孔雀。由于制作比较复杂,一节课肯定做不完,所以提前让幼儿在纸杯底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今天下午的教育活动时间,我和孩子们来继续制作。我按纸杯底部的文字或数字叫幼儿的名字,请一名小朋友帮忙发到小朋友手中,小桂从我手中接过纸杯传给了小朋友,只听纸杯掉落在桌上的“当当”声。我表扬小桂:“你发的真快速,很好!”然后问她:“我是怎么把纸杯交给你的?”她想了想说:“轻轻地”。我说:“你发的时候,如果也是轻轻地,小朋友们就会觉得你很尊重他们。”接下来,小桂把纸杯轻轻地递到小朋友跟前。我表扬道:“小桂真是个有礼貌懂得尊重人的孩子啊!”发了几个后,我又请了一名平时比较淘的男孩子来发,发之前我温柔地望着他微笑着说:“晨晨,你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对不对?”他开心地使劲点点头。果然,他也能轻轻地把纸杯递到小朋友手中。
正发着,我碰到了一个很难认的名字,这是谁的?我举起纸杯让孩子们辨认。小朋友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请孩子们仔细看了看,是谁的请举手,也没人举手认领。我假装犯难地说:“这可怎么办呀?怎么才能找到它的'主人呢?”小朋友们被我这么一问,有些愣了。我又用挑战的口吻说:“你们想一想,有谁有好的办法了?”“我知道!”“我有办法!”好多小朋友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名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说:“先不用管它,放到最后,谁没有就是谁的!”“对!对!就是这样!”小朋友们附和道。好吧,用你们的方法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行。纸杯越发越少,快要揭开谜底了,孩子们显得有些兴奋。终于只剩下这一只纸杯了,我问:“有谁没有纸杯?”时有三名小朋友举起了手。咦?怎么回事?你们的方法失灵了?我拿着纸杯来到他们身边来确认,结果都说不是自己的。“谁有什么办法吗?”我问道。有一些小朋友说甲那天没来,他没做,不是他的;乙那天来了,但是她正好去查牙了,也没做,不是她的;于是我们把目光又投向了丙,问:“你那天做了吗?”他说:“我做了。”“你做的是这样的吗?”“我不记得了。”“哦。那应该是你的。这次你好好看看,要记住它是你的呀。”没有纸杯的两个孩子领了新的纸杯,开始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
很普通的课,很普通的生活,其中自然而然地在教育着幼儿如何做是有礼貌的,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启迪着孩子们的心智,遇到疑难要乐于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些品质是使孩子能受益终身的。因此,我不放过一点一滴的教育契机,带领着我的孩子们学习生活和生活中的智慧。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6
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对象
一个人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动手接触世界那一刻起,就开始对这个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当襁褓中的婴儿用胖胖的肘臂拍打被褥时;当依呀学语的孩子在地上“尿尿和泥时”,他们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和对“涂抹”游戏活动的强烈兴趣。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仅喜欢玩弄各种色彩,更喜欢在纸上大手笔的涂抹,他们不在意画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多的是沉浸在有趣的绘画过程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这些共性都是因为对绘画情有独钟、兴趣使然。但是由于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绘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个性的方面。比如,农村的孩子喜欢画自家养的大公鸡、田间地头突突奔跑的拖拉机…,而城市中的幼儿则喜欢表现飞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幻想宇宙中将要爆发的星球大战。女孩子喜欢画长发飘飘的“美少女”;男孩子则津津乐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奥特曼”;又如:涂鸦期、象征期的幼儿喜欢描画小花、小草、大鱼、房子等比较单一的事物,而形象期的幼儿却不满足只画一条大鱼、一座房子,描画“神奇的海底世界”、“美丽的城堡”才能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可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指向是因人而异的。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了解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绘画兴趣有什么样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在绘画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因势利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发展。
二、精心选材
精选教材是搞好幼儿绘画教学的关键。因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孩子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不夸张的说,选对了题材就等于绘画活动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选择易于幼儿表现又能令其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
易于表现的事物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比如,《太阳宝宝》这一选材中的描画对象“太阳”幼儿都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圆来概括出其基本形态,加之幼儿稚嫩的笔触正好可以恰到好处的描绘出太阳宝宝生动可爱的形象及诙谐有趣的表情特征。这类选材幼儿易于把握增加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表现力的信心。
2、选择孩子最熟悉的事物或身边刚发生过的事物。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越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越能令幼儿自如的表达;越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越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事物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绘画兴趣。在幼儿刚刚参加完幼儿园的自助餐活动后,组织幼儿绘画《快乐的自助餐》,幼儿边画边仿佛又回到了热闹的餐桌前,满桌的佳肴、同伴大吃的形象跃然纸上。使积聚在幼儿心中的情感得以自然的宣泄和表达。
3、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故事、游戏和动物。
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题材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最能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4、选择幼儿生活化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常常将绘画、游戏和现实生活相混淆。可以帮他们选择一些《给妈妈画长发》、《帮太阳公公串糖葫芦》、《我喂鸡宝宝》等蕴含丰富情感的题材;中班幼儿进入象征期阶段喜欢描画具体事物。可以尝试选择《我是鱼王》、《一辆花汽车》等表现具体内容的题材;大班幼儿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观察和了解;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思考和想象。可以多选择一些《瓦罐联想》、《未来世界》、《足球比赛》等能够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材。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7
周六的课余班结束后,我对有的完成作业不太好的幼儿家长交待了一些希望注意的问题,比如说在家让孩子多动手画画、撕撕,或者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画一起剪,看看孩子是怎样创作自己的作品,可是家长总是不以为然。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性,对别人未必是新颖的创造,但对孩子自身却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美术技能对于幼儿来说,虽然不是必备的素质,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幼儿的头脑中,并且长期地影响着幼儿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美术活动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它赋予幼儿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善感的童心,更给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空间。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甘肃省保育院的卫蓉老师研究认为:如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好培养创造性思维释放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家长们必须注意和关注的问题。
我希望小四班的家长们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他画小鱼你画波浪,他撕汽球你撕白云,不论再忙,晚上一个小时阅读游戏时间总是要挤出来的,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且行且珍惜……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8
在家中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几把用过的牙刷,原本想再次利用它来刷水池的边角。在刷的过程中,因为蘸了洗洁精,无意间在水池壁上留下了奇特的印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它来画画呢?
于是,我尝试着用牙刷蘸上广告色,在纸上随意涂刷,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
第二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和消毒过的牙刷,请他们猜一猜,牙刷和颜料能做出什么好玩的游戏?
孩子们开始拿着牙刷,再看看颜料,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妞妞先在颜料里蘸了一些红色,小心地在大纸上刷了一下,发现刷出了粗细不均的线条。于是,她放开手来回地刷了几下,兴奋地喊:“老师快看,我画了好几条长蛇!”其他孩子见状,纷纷拿起牙刷,蘸好了颜料,在纸上或左右或上下,一边画,一边说“我画的是小汽车”,“我画的是大树”。皮皮还画出了一大串糖葫芦,问旁边的.小朋友:“谁吃糖葫芦!”秦泽华画了一条绿色的大鳄鱼,尖尖的牙齿却在背上。我问他为什么鳄鱼的牙齿要露在外面,他说:“大鳄鱼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就把牙齿露出来了。”还有陈敏言画的冰激凌,李锦浩画的具有艺术感的酷似天鹅的小鸭子,杜雨桉刷出的一大片草地等等。
孩子们的想象随着手中的小牙刷飘落在纸上,毫无做作,没有像不像,只是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其实,每个儿童都是天才的画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意愿,为他们提供一些可创作的材料工具和物品,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和创造,并耐心倾听他们说自己的画。
当你看到这些画,你也许会说不像或看不懂,但正是这些成人看不懂的画,恰恰是幼儿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我们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品评孩子的画,因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要做一个聆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园美术教育随笔9
在美术教育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没有范画,就不知道该怎么画;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误区,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放任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使得幼儿失去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见,这两种倾向培养出来的幼儿都是不成功的,是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呢?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些尝试。现与大家分享。
一、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一)、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小年龄段美术活动教材时,我根据该段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题材,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就设计“可爱的小兔”、“小花猫玩球”等绘画内容,“可爱的蜗牛”作为纸工、泥工的内容。还可选择他们熟悉的玩具、物品为题材,如“会变魔术的纽扣”等。除教师预设外,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让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1、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万物的形态,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还可到生活中观察建筑、环境设计等。运用照相机拍摄各种图片、对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各镜头进行定格引导幼儿去发现,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如我组织的综合活动“螃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创作,事先让幼儿收集各种图片,通过饲养观察实物,听自创音乐《螃蟹》,做手指游戏,渗透看、听、说、做多种感官,让幼儿在功夫外创作。
2、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因为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了题材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美术角放上凡高的`《向日葵》,希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鲜艳,认识颜色的种类。另外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大胆想象创作。也可将教师创作的作品、优秀儿童作品张贴在小画廊里,用渗透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大师的作品。
二、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美术活动中自主创新,自由表达。
(一)、用新颖的组织方式,激发幼儿美术创造的欲望。
1、用添加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例一:圆形,可以启发、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用添画的方法画出气球、苹果、车轮、太阳、笑眯眯的脸、救生圈、表、皮球、盘子、猫、兔子等物体。到了中、大班还可以进行圆的畅想。我不仅要求幼儿现出来,还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例二:教师只提供基本部分示范,让幼儿发挥想象,添枝加叶。如教师示范一只小兔,小班时让幼儿联想小草及绿色的草地,中大班联想到两只、三只,联想至萝卜、白菜、田野、森林,乌龟、小鸟等,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跃然纸上。
2、情景再现,帮助理解主题,大胆创作。
教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再现情景,进行情绪的渲染,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创作,充分想象。如初次学习画人—可爱的海腾,教师:海腾去广州已有半个月了,我很想他,你们呢?幼:想,我都想死他了。教师:那我们来画下笑眯眯的他留作纪念,好吗?幼:好。教师:怎么画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边用手摸身体的各部分边感知如何用美术语言表达人物。在水泥地上,可爱的海腾形态万种:有大头小身卡通式的、有坐在地上的、有两脚*开手长在头上的、有单脚侧身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子琪的画,他的表达是又高又大的是嘉嘉,小一点的是海腾,最小的是我,他是那么形象地再现了他们三的关系和他们的身高比较。
3、游戏法激发创造的热情
根据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应力求绘画活动游戏化。如开展“小小摄影家”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架玩具照相机,请他们做小摄影家,他们的顾客是教师事先放在教室各个地方的漂亮的布娃娃,积木房、小鸡、小鸭等玩具,要求每给它们照一张相就要画一比张照片。当幼儿听说要当摄影家时,高兴得又蹦又跳,按下快门前还要向小动物们提醒道:“不要动,笑一笑。”模仿起成人来惟妙惟肖,津津有味,并认真画下每一张照片。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幼儿陶醉在游戏当中,他们玩得是那样的开心。其它的还有绘画接力,合作画等游戏形式,幼儿都很喜欢,乐于参与。
4、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启动想象的翅膀
美术活动中,多采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的情绪感,将绘画与音乐、散文、故事、诗歌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欣赏一些名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把所听所感画下来,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让幼儿随着音乐进行表演,幼儿自信、自如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各种动物的走路姿态,幼儿展开想象,笔下的动物也就千姿百态跃然于画纸上。幼儿还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爱好,要求幼儿听完故事后,回忆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特征、动态,给幼儿计讲童话《小兔历险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故事高潮后将会发生什么,鼓励多种设想,幼儿敢想了,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自然而然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奇妙,充满热情。
5、动手做做玩玩,感受创作乐趣
美术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美术创新教育的必要的途径。幼儿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作,能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尽可能开展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如:纸团印画、印章画、吸管吹画,树叶粘贴、泥工塑造、蔬菜拼盘……在“萝卜黄瓜拼盘”中可见幼儿的创造想象是多么丰富的,他们无拘无束的随心所欲增将现实和想象的东西拼制出来。
6、幼儿做幼儿讲,在自我表达中提高创造表现。
“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在美术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给幼儿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继续创造。如:在绘画“秋天的果实”活动中,一个幼儿在画好的大树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师问:“你的水果树很漂亮,你为什么这么画?”这个孩子乐滋滋地回答:“有了这种树,人们不用太辛苦,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西瓜这么大,能挂在树上吗?”孩子片刻说:“给它一个网兜吧!”说着给西瓜画了个网兜。孩子的创造就这样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了提高。又如在组织“会变魔术的纽扣”时,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纽扣,激发幼儿说出不同形状的纽扣象什么,幼儿纷纷说名胜香蕉、象蘑菇、象小花等。让幼儿在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的过程中,又让幼儿说说摆出来的名称什么,有些幼儿说自己拼出来的象小路、象花、象房子……幼儿在说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大胆拼摆。
(二)、教师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的指导方式,促进孩子的想象力种创造力
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改变以前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欣赏观察、讨论交流、尝试演示、思考的方法,多出局部范例,多作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更多的让孩子自由画、创意画,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可爱的海腾”中,幼儿对于人物的掌握只呈现自己的意识,有幼儿手或手脚都画在头上,有幼儿是单线条画手脚,教师就利用泥工“拼小人”使幼儿了解头和脚该粘在什么部位同时粘在身体的不同位置,人物的动态就不一样。通过这样教给幼儿规律性的技巧,又没框死幼儿的思维,是较可取的。在玩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的“射水枪”时,教师:“射在地上的水象什么?”幼儿在引导启发下观察,想象,立刻进行“水渍画”的创意,他们快乐且乐此不疲。
三、同家长共同欣赏和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提升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家长和教师认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维是抽象的,要想两者达成共识,成人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对于作品中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应指导家长并和家长一起与幼儿探讨,以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促使幼儿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专教法与学法的对象是教师与幼儿,他们都是主体。要在幼儿园美术创新中培养幼儿成为富有创造性、个性独特的人,教师首先要树立美术创新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意识,应提高创造教育的能力,应掌握美术创新教育的要求、方法和策略。其次恰当运用幼儿园美术创新教育中教法与学法,使幼儿真正成为“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有创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