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对学生旗帜鲜明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1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要反省、反思。反思课堂、反思学生。因为反思是一种促使自己进步的方法。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能有效地掌握自己在课堂上的好与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我今年任教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现就自己的一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有效之处:
1、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课前备课充分,多渠道收集资料等。
3、结合每堂课内容创设情境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取以讲授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达到教学相长。
5、根据课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实用的教学常规,能让每堂课有效地开展下去。及时进行单元测试、评卷、讲评。
6、经常听课,吸取同行精华,补自己不足。
7、因为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由于他们身心的变化,容易出现不同状况,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不堪设想。所以我要求学生写课后笔记或日记,从而了解他们,并对一些特殊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使其能走出青春期的困惑,能正确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8、八年级这一阶段也是初中生提高能力和培养意识的重要阶段。除了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外,要求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遵守规则,履行义务等自觉意识。
二、不足之处:
1、政治学科涉及的内容广而多,又贴近生活,要给学生的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地学生和充电。
2、有时课堂上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没有及时了解学生,没有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3、在差生的转化方面还做得不够,给他们的关心和关爱不够。
4、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还有不少学生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经常有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在这方面作为政治教师还有待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每堂课都有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我将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使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2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以下是自己在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二、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三、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五、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
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
六、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3
上期,政治教研组开展了听课活动,我指教了初一政治《学习—成才的阶梯》这一课,现在我就对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来反思一下教学情况。
一、在备课方面。我一直严格认真地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仔细教参,认真钻研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实际(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做到在组织教学时胸有成竹。
二、在课堂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同时也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采取读、讲、练、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这节课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上存在着以下不足:
1、分组简单机械
我所分的小组是按前后桌8个人一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2、讨论流于形式,过于简单
讨论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讨论变成“闲聊”。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
3、教师缺乏理性点拨。
如我在执教教学课本50页材料以后问学生你读过那些好书?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这一内容时,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4、学生参与不均
凡是听过我的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答的现象多。我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我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回顾这这节课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值得我进行深刻地反思。
总之,在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教学应该改变原来枯燥的政治说教,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识。
第二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路 宁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较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下面就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一谈我的肤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部分青年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二是一部分年长教师,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求稳、求实,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而忽视其他两个目标。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那末,如何才能进行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呢
我们认为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要与知识的学习、训练联结在一起。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也发现,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更有的根本不敢谈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
三、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本人所听的课堂,几乎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进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或六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类似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如几乎没有什么思考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时间和效率失调;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不善于捕捉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是第一种现象问题的解决,就既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又需要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好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通过学生的感悟与思考,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也不是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认知的进程,思维的障碍,合作的效果等等。在反馈意见这一环节,教师尤其要认真聆听,及时鼓动学生补充或是自己做出补充,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如何解决教学深度、广度和教学进度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删除了原来繁、难、偏、旧的东西,而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东西。在使用课改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反映:新教材知识容量大,按照课时规定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我们在听课中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新课程已经将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货币与金银的关系、货币的其他职能等内容删除了,但是有不少老师尤其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仍然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做详细的分析;另外,对某些在教材中以辅文形式出现、课程标准仅作一般性了解要求的知识,有的老师则又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对学生提高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是影响教学进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太深奥了,有的学生因此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反感。不难看出,这些老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老师必须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加强对《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以《普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尊重教材,备课之前,首先列出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细目表,做到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五、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目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有:(1)让问题进课堂;(2)让合作学习进课堂;(3)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4)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老师们在说课中都谈到这些策略,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活”起来。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课堂,尽管老师竭尽全力想要把课上得活跃一点,如观看媒体演示、设计问题导读、组织讨论、进行表演等,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以致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
第三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
赵正遂
网上学习了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理论,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学设计的目的与作用。回想自己写过的教学设计主要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例如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时,传统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提出概念和说明概念的由来;依据教材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的准确表达;用实例论证概念本身的科学性和实际意义;指导学生运用概念解答习题;复习和综合练习。按这种设计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能从字面上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能用课本语言准确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但学生对“为什么中国搞了四十年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什么日本等国搞资本主义只有40年就恢复了元气,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等问题难以理解,说明不少学生并没有在思想深处接受和认同教学内容。为纠正传统教学的弊端,我尝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概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提出概念和说明概念的由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概念的含义,并探讨概念提出的科学性和实际意义;根据教材,向学生说明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概念的准确表达;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知识解答。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统一,这是政治课教学设计必须解决的又一难题。前者容易使学生感到结论是现成的,只需要照搬照抄就行了,后者却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使用第二种教学设计时,我初步分析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教学内容可能存在的各种态度、观点和认识,准备好合情合理的答案去解释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探究热情高,谈了许多有趣认识。教学后检测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表示理解,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有所认识。
比较两种教学的设计,我们显然还不能说第一种“知识传授型”教学设计完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肯定第二种的“探索研讨型”教学设计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第一种教学程序设计却反映出传统教学的深层思想,认为教师和教材是知识源泉,急于用语言把知识告诉学生,使他们“相信”它,“接受”它。第二种教学程序设计试图让学生通过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了解、观察、思索和探求,教师与教材的作用只是引导、帮助、调控学生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显然,这种通过自身探究得来的知识,比被动地接受教师单一传授的知识要牢固得多,深刻得多。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从而使思想政治的教育效能得到较好体现。
总之,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要看到学生的今天,更要想到学生的明天。为此,必须冲破旧的框架,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促进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反思与感悟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反思与感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没能把握好教材,没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等。这都需要我们去好好感悟,好好反思,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出科学的改变与调整,争取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政治教学问题教学方式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80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上的教育。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没能精准地把握新课改的要求与精神,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没能好好把握教材,教学过于形式化,过于注重现象而忽略了本质,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没能在具体的教学中,使学生有进步和发展。
2.教师没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处于被告知的状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以及怎样去考试等,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
3.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校仍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仍然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许多教师只能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成绩稳中有进,以致于他们不自觉地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这些教学弊端的存在,反映出学校不注重新课程改革,不敢去尝试、挑战以及执行。而教师受到学校的压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课改效果。而学生也没能真正地得到思想上的教育,部分学生不堪诱惑,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提示我们教学必须要进行深刻改革,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真正地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真正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对以往教学方式做出科学的改变与调整
1.必须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让学生积极地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主宰的角色,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进行考虑,做好学生课堂上的组织者与引路人。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毕竟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是比较稚嫩的,即使他们对学习再主动,也需要教师来指导。
2.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改精神,并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到教学中来,积极组织和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学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一直以来对思想政治课的不好印象,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强调探究性学习。
3.学校要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支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看到,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收获不仅仅是卷面上那个分数,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直接看到的学生的成长。学校要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拒绝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4.教学方式要具体而定。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信息量大,比以往的教材多了关于社会、生活、情感、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教育角度和维度有了更大的拓展。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把握教材,对不同的科目章节做出具体的规划,对不同的课时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合学生的需要。
5.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需求,促进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境教学,主动创设较为开放的、充满生气的课堂。很多时候我们仅仅从教学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教学,却很少会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考虑他们的学习感受。中学生最反感的就是命令,最怕强制性的要求。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走上歧途。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考虑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既不扼杀他们的个性,也不放任其顽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防止教学的一刀切。
在人生路上我们奋斗的时候要走走停停,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脚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以便更好地迈出下一步。而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样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教学,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掉,让教学真正地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意义。也许我们的改革计划会做得很完美,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会放弃,不会背离我们的教育初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以质取胜。
(责任编辑柳紫)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一、是对教学准备的反思:我对学生了解不足,很多时候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没有注意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没有准备好如何将高深的理论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说,无形中已经增加了他们接受知识的困难。为此,我得到了一个启示:每个班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同,备课,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认真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二、是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材里面有些要求一节课学习完的内容,真正操作起来是难以完成的,如:自尊自信、理解与宽容等。而我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加快授课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积极配合,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把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是不多的。这点,在后面的练习和测试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讲速度不讲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容易忽略授课的知识点,而且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好,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既要把握时间的度又要讲究效率,注意讲练结合,让学生能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三、是对教学效果的反思: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比如:新课程谈到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费解,我是听了同行的课之后与自己的相比较,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还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主体。上学期段考1之后,我就让学生给我提意见或者建议,很多学生都很积极。有的学生说“板书不够力”,有的说“说话声音有点小”,有的说“语速有点快”„„所有学生提的意见和建议我都珍藏起来,以此鞭策自己。对于缺点,我能改则改,难改则想办法改,师生感情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总之,一个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出来,实现真正的成长,离不开自己有效的努力、同行的帮助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以上就是我对过去一个学期的教学所作的几点反思。以后,我会更加注意上述不足之处,以思促教,使自己能够在这条坎坷的教育路上尽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