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
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市、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安排部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镇、村两级级联动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全镇范围内农村人口存在的返(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从而有效杜绝返贫和新增致贫,深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为全镇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监测对象
(一)监测对象识别标准
1.脱贫不稳定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2.边缘易致贫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风险的一般农户。
3.不纳入监测对象的情况
一是直系亲属有财政供养人员或经济条件好的,有家庭成员或不在同一个户籍下的父母、配偶、子女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有固定工作且收入稳定的,单人户、老人户子女有赡养能力的,家庭人均现金资产(含储蓄存款及利息)和持有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含家庭拥有的高档收藏品)总价值超过监测线标准1.5倍的;
二是家庭成员中拥有小轿车、大中型运输车、工程机械的车、大型农机具的;三是家庭成员在城镇购买商品房或政策性住房,超标准新建住房造成负债过大的,拥有门面出租有固定收入的;四是家庭成员有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的,且年营业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五是其他需要慎重纳入的,家庭成员有过度医疗治疗、超范围使用报销名录范围之外营养类药物、进口类药物和进口类材料的,存在虚报家庭开支、隐瞒家庭资产财产、子女高费择校读书、自费出国、高消费等情况的,家庭成员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或严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的,拒绝接受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或有关部门入户核查,致使无法核实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的;整户长期(一年及以上)不在本辖区内居住生活,且联系不上或经联系不愿回来的。(二)监测对象线索获取
监测对象线索发现采取部门筛查、村级摸排、农户申请和信访线索等四种方式。
1.部门筛查。(由县级各部门完成)。
2.村级摸排。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每月开展摸排走访工作,及时发现辖区内符合监测标准的对象并统计上报。
3.农户申报。各村“两委”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宣传,引导困难群众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主动申报,或通过12317和手机APP平台线上自主申报。
4.信访线索。镇综治中心、镇民政办负责每月定时推送农村因生活困难上访群众名单。
(三)监测对象识别锁定
监测对象以每月为周期,动态识别管理。
1.信息报送统计(每月9日前)。镇级相关部门和村“两委”每月9日前将获取的监测对象线索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步提交报送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2.村级研判(每月12日前)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和各村“两委”人员对照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反馈监测对象线索名单进行集中会商,一户一户的分析研判,锁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对象。
3、入户实地走访(每月14日前)。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和各村“两委”人员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对象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核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并同步做好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成员直系亲属信息采集。
3.村级民主评议公示(每月17日前)。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和各村“两委”成员,根据走访核实情况,开展民主评议,共同研判致贫、返贫风险,初步确定拟新增监测对象名单,并报送乡镇汇总,并同步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4.对象审核报送(每月23日前)。镇党委、政府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反馈数据比对结果,对本辖区内该月拟新增监测对象进行审核确认,以正式文件报送县乡村振兴局。
5.信息系统录入。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工作组和各村“两委”根据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边缘户信息。党委、政府审定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在县乡村振兴局统一组织下,在国家系统中录入新增边缘易致贫户,标注新增脱贫不稳定户。
三、常态监测
(一)工作主体。
由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统筹组织村“两委”、驻村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定岗定人,分户包干,每月开展。(二)监测内容。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调查。1.收入监测。详细了解预警监测对象当月收入数额变化,预判是否存在收入不达标或明显下降、来源不稳定、渠道不合理等返贫风险。一是因户内无产业或产业规模小、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营性收入明显减少。二是因大病或意外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主要劳动力需要照顾病患而无法从事持续性工作,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度下降。三是未外出就业的务工人员在往年度有务工收入,但本年度内未外出务工或务工意愿不强导致收入降低。四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地质灾害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五是个别脱贫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甚至出现脱贫后“坐等返贫”导致的收入锐减。六是因政策变化带来的转移性收入降低的风险。七是因其他原因造成收入锐减的风险。
2.支出监测。对比分析预警监测对象产业发展支出能否顺利回本,长期患病或突发大病、学前教育和高中及以上教育等刚性支出能否承担,债务能否持续、有序偿还。一是因长期患病或突发大病(遭遇重大灾祸)导致医疗支出负担过重,医保政策未及时享受造成家庭支出增大。二是因高中及以上教育所产生的高额教育支出、教育政策未及时享受造成家庭支出增大。三是因其他原因造成支出骤增的风险。
3.“两不愁三保障”监测。查看预警监测对象教育、医疗政策是否持续享受,住房、饮水、生活用电、通讯等硬件是否持续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不能够稳定实现。一是因突发灾害导致房屋受损存在安全隐患或因灾造成无房的情况。二是因突发灾害导致群众水源被污染,无法使用的情况。三是因其他原因造成“两不愁三保障”不能稳定实现的风险。
(三)监测方式。
1.实地调查。监测人员每月入户对照监测内容逐项调查了解,并填写相关表册上报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2.建立台账。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对监测上报预警事项组织人员深入核实,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报乡镇振兴局。
四、帮扶销号
(一)制定措施。
镇级各部门部门根据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推送预警事项,会同村“两委”共同制定分层分类帮扶措施。各部门建立行业帮扶工作台账,各村以户为单位建立户帮扶工作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限。(二)限时帮扶。
各具体帮扶责任人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落实帮扶措施,化解风险。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和联络人员。各村党支部书记是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亲自把关,切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组织协调、会商研讨和统筹调度。各村要扎实深入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做到监测问题全见底、预警风险全清零,以过硬的质量保证拓展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严格考核评估。
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要建立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考核机制,把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纳入对村“两委”的乡村振兴成效考核,并加大分值权重。(三)严肃追责问责。
各村“两委”、镇级各部门要持之以恒扎实深入推进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杜绝返贫和新增致贫。对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被中央、省、市、县检查、暗访通报或出现规模性返贫、越级上访、媒体曝光等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依法依规从严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