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低压电器:是指在交流额定电压1000V,直流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主令电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控制元件,利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将电量或非电量信号转化为电磁力(有触头式)或使输出状态发生阶跃变化(无触头式)。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
熔断器:是一种简单的短路或严重过载保护电器,其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
时间继电器:一种触头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
速度继电器:以转速为输入量的非电信号检测电器,它能在被测转速升或降至某一预定设定的值时输出开关信号。
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开关电器。
电磁结构:电磁机构是电磁式电器的感测元件,它将电磁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触头动作。
触头: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电弧:电弧实际上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自锁电路:自锁电路是利用输出信号本身联锁来保持输出的动作。
联锁:“联锁”电路实质上是两个禁止电路的组合。K1动作就禁止了K2的得电,K2动作就禁止了K1的得电。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各电气元器件中导电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的电路图。
电器元件位置图:电器元件布置图是用来表明电气原理中各元器件的实际安装位置的图。
电器元件接线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是电气原理图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来绘制的。
全压起动:在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定电压下起动。
减压起动:在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将电源电压降低接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起动电动机的方法。
零压保护:为了防止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做零压保护。
欠压保护: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为了防止控制电路和电动机工作不正常,需要采取措施切断电源,这就是欠压保护。
主电路: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线路末端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电路。
辅助电路:辅助电路是小电流通过电路。
点动电路:按下点动按钮,线圈通电吸合,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人三相交流电源,起动旋转;松开按钮,线圈断电释放,主触头断开,电动机断电停转。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控制元器件按一定要求连接而成。
变极调速: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定子极对数的调速方法。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电源频率的调速方法。
星形接法:三个绕组,每一端接三相电压的一相,另一端接在一起。
三角形接法:三个绕组首尾相连,在三个联接端分别接三相电压。
电机控制相关知识
电动机“正—反—停”控制线路中,复合按钮已经起到了互锁作用,使用接触器的常闭触点进行联锁是因为当接触器主触点被强烈的电弧“烧焊”在一起或者接触器机构失灵使衔铁卡死在吸合状态时,如果另一只接触器动作,就会造成电源短路。接触器常闭触点互相联锁时,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下短路事故的发生。
分析点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按下SB,KM线圈得电,KM触点闭合,电机转动;松开SB,KM线圈失电,KM触点断开,电机停转。
分析起动、自保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按下SB2,KM1线圈得电,KM吸合,主触电接通电机电源,电机运行;同时辅助触点闭合,接通控制回路,并保持。松开SB2,由于辅助触点已经闭合了控制回路,靠辅助触点继续接通控制回路,电机继续运行。按下SB1,KM1断电,辅助触点断开,主触点断开电机电源,电机慢慢停止转动。
分析正、停、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正转起动时,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电动机正向起动并旋转;当反转起动时,按下反转起动按钮SB3,KM2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电动机便反向起动并旋转。在控制电路中将KM1、KM2正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串接在对方线圈的电路中,形成相互制约的控制,若在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电动机已进入正转运行后,要使电动机转向改变,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SBl,而后再按反向起动按钮。
如图:1)试述电动机M的起动——运行——停止过程。
2)试述热继电器FR的过载保护过程。
1)按下起动按钮SB2→KM通电动作并自锁→M通电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KM断电返回→M断电停止
2)M过载→FR动作→KM断电返回→M断电停止
下面电路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什么控制电路,说明原理。
两地控制电路。甲地和乙地各有一个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起动按钮的常开触点并联,停止按钮的常闭触点串联,则在两地都可起动或停止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