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5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

第一篇: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一课题、框题和目题,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认识其知识框架。(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列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插图及投影一:

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帅孟奇大姐,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提问:(1)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透过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你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初步了解。)

希望工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宗旨在于救助失学儿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一宗旨无疑选准了基础教育与我国下个世纪发展关系这个切入点,从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保障其受教育权入手,由此唤起人们的爱心和极大的热情。

女孩的一双大眼睛饱含着贫困儿童对学习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望着女孩的大眼睛,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为了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需求,为了救助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或被迫中途辍学的千百万名儿童能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获得受教育权,我们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好好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受教育权呢?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1)受教育权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含义的划分的基础上,解释受教育权的含义并加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一个人来到世间,他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教育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本课使用的教育概念,就是从狭义上讲的,指的是学校教育。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请同学们看投影二:

材料一:从今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室,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④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⑤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请同学们看投影三:

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以北京为例,反映出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内容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国家将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大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同学们看投影四: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请同学们看投影五:

教育兴、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二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首先要传授专业知识,从这一层面说,它们都包含一套技术程序,具有规律性,应该是一门科学;其次,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对象的接受能力、兴趣,让他们愉快地、最大限度地接受你的认可,从这一层面说,它们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的反复实践,它又是一种艺术。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是迄今为止的结论。教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必须要符合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进行;教学的艺术性是指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体现教师学生的复杂的思维情感的变化创生过程。

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师职业生命的意义在教学,指引学生汲取知识,锻造知识的手段也在教学。教学有它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内在规律,需要显性的语文文字表征,更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领悟和体会。紧跟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孜孜不倦关注和探询语文教材和中考变化,把握课堂教学内在规律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分析教材。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避免了“穿新鞋走老路”,具有知识结构完善化、内容表述科学化、教学思想现代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实例选择实用化等时代特征。但在遵循教育心理学的某些规律的同时,却仍然存在着忽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如何更好地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是值得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教师重视的。说教学是科学,是因为教学中语言的严密性直接决定了其科学性。你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必须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了解教材的编排规律、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教学,孟子提出“教亦多术矣”。《学记》中也曾写道:“善歌声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不断去创造、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求他们“会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达到丰富知识、纯正心灵、舒畅胸怀的艺术境界。教学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本身也是一项艺术。

第三篇: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教案

正安二中教案

教学内容: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识记: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点)理解: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运用:公民如何正确履行义务; ⑵能力方面: 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③发展性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遵纪守法、维护法制的观念,培养崇高的集体主义感情。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应履行哪些义务?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和所应履行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板书)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板书)板书)板书观看视频资料:陈良宇案2006年夏掀起的上海社保风暴,波及上海政要、国企高管、民营企业富豪,风暴背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权钱交易网:有数十亿元社保基金被挪用,数 十亿元国有资金被借用违规入市炒股等。历经近两年的侦查和审理,上海社保案终于在 2008 年4月11日迎来了最高潮——一审判决陈良宇。陈良宇从政治局委 员到阶下囚的起伏人生告诉人们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材料。(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有多高,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我国在适用法律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涵。(板书板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涵 板书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义务。(板书)让学生阅读教材63页,加深印象。这就是说,虽然公民之间在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都有一律平等。比如说,我国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56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代表。又如,选举是实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方式。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文盲也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又比如,法律规定公民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普通公民要依法纳税,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同样要依法纳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板书)。(板书 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板书)举例说明,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保 证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板书)3)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板书)结合教材上的例子,说明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尽管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 权,但在现实生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还存在着某些事实上的特权。国家要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各地机关都能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根本上杜绝特权 的滋生蔓延。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板书)(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板书)。(板 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可以达到统一,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根本 一致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国家为人民,人民为国家,使权 利和义务真正达到合谐统一。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表现是:(板书)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表现是: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板书)权利和义务不可分,有两层意思:一是没有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的权利,一是没有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承担的义 务。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只享有 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二是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满足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公民享受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要靠履行义务来创造,如果没有履行义务,那 么权利就失去了它存在和实现的基础。比如:你要想有社会经济权利,想得到劳动报酬,那么,就必须履行劳动的义务,创造出财富,才能获得劳动报酬。劳动义务尽得越多,所得的报酬就越多。有 些人只想要权利,不想尽义务,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缺少社会责任感,就是没有 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事实上他们所要的权利也不可能得到。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承的。(板书)。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承的。(板书)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 人,就可以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公民更自觉地 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公民享有和行使各种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对立起来。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权利,(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板书)义务。(板书)第一,公民要认真行使权利。(板书)第一,公民要认真行使权利。(我国公民享受的权利不是天赋的,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

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每个公民都应珍惜自己享有的权利,用好权利,做一个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青年学生尤其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第二,公民要自觉地履行义务。(板书 地履行义务。(板书)第二,公民要自觉地履行义务。(板书)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大家都自觉地为国 家、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们的社会主义事来就能蒸蒸日上,国家就能更快地繁荣、富强。同进,也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总之,只有把认真享受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板书)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板书)观看视频资料: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1)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所以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从 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护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样,公民也 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板书 国家利益。(板书)(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板书)首先,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公民个人利益、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其次,国家利益要靠法制来维护,公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在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才能维护国家利益。违反法律,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权利。公民在履行义务时 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板书)义务时,(板书(3)公民在履行义务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板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问 题上,也会产生矛盾。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公民个人利益往往又表现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如果一定时期,国家政策向国家利益倾斜多了,照顾了公民的整 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又会影响公民当前利益的满足。国家工作的安排、政策的制 定要做到统筹兼顾。但作为公民个人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 利益。必要时,还应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如:三峡库区百万居民,为保证三峡工程顺利实施,他们一次、甚至两次搬迁,离开自己的家园,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风格啊!这正是公民爱国家、爱社会主义事业的表现。小结:小结:本届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在对待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巩固练习:作业)

四、巩固练习:(作业)1.有的报摊的摊主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提示语,噪音干扰了人们逛街、购物 的秩序和心情,影响了周围群众的休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B.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根本对立的 D.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

2.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乡原副乡长张某官迷心窍,在竞选乡长职务时,以烟酒 贿赂乡人大代表,拉选票。并以权谋私给个别人大代表虚开劳动工日,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张某的行为(ABC)A.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B.是破坏选举的犯罪行为C.妨害人大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D.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材料中对张某的处理表明(ABD)A.侵犯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B.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根据 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第四篇:《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教学设计反思

案例一:《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授课教师:邹岩(北京第一五九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段:初中

年级

八年级(下)

相关领域

法律知识教育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本课教学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百度贴吧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的主题分别呈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回帖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视频材料“一根稻草,两种命运”,相声“关公战秦琼”架起了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很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基于新课标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法律部分的要求的内容,即“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掌握与个体成长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法律知识,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终身受益的权利》部分又有这样的表述,即“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学生情况:对于受教育权的问题学生更多的可能是怀疑、不解、和困惑,他们不明白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到底有什么意义。国家为什么要赋予公民受教育权,更不明白为什么受教育更是公民的义务,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觉得似乎接受教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尤其是当今后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接受教育的意义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学习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任务,甚至是一个负担,学习很苦并且没有任何乐趣可言。教学方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技术准备:教师制作的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在情境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巨大作用,在真正体会到教育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切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生不但是珍惜这个权利,而且是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权利,体会到教育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是权利又是义务

教学难点: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第一部分)

一、导入 A,B人物

试着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 一母所生

是什么导致命运的巨大不同? 视频

真正导致命运不同的什么? 总结:教育

猜一猜

回答问题

引出教育的话题,体会教育的作用。

新课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二、教育的作用

网友发帖:我很纳闷,教育到底有什么用? 网友跟贴1:关公战秦琼 网友跟贴2:图片 网友跟帖3:呷哺呷哺

学生回贴:接受教育,使我们---------------。看网友跟贴:

因为没有教育,我们就不会写字,不知道风雪雷电的成因;“关公战秦琼”、“家父门”的笑话就会遍地都是„„„.总结教育的作用: 普及知识、摆脱无知

服务生存、独立生活的必要准备 开阔眼界、改变人生厚度

探索科技、发明创造、服务生活 传承历史,传播文明

板书:1.教育成就个人-------需要学习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权 特点:统一性 强制性 免费性

三、教育不仅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的复苏共同点 总结:教育振兴国家

只有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受教育是个人对国家承担的责任,是一种义务。学生再给“学习”前加一个词

2.教育振兴国家---------必须学习(板书)

四、体会学习的乐趣 网友发帖:“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其实它并没有那么无聊。苏东坡《远眺》 学生试写 体会快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可见,乐学是为了乐活。再给学习前加一个动词-------快乐学习

看视频,分析问题

回帖

总结

分析图表

试写古诗

引导学生思考教育不仅是对于上述材料的人物,它给我们每一个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从具体的生活中去体会教育对于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独立生存的重大意义。

从德国和日本的强大中体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对国家所尽的义务。

学生能够从对诗歌的赏析中体会学习其实蕴含无限的快乐。

结课

总结:希望大家能借此良机,多多读书,虽不要你们悬梁刺股,但也希望你们奋发图强,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享受充实的好学奋进的人生。

小结

【说课】

课标依据及教材内容:

《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法律部分的要求有这样的内容,即“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同时对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部分又有这样的表述,即“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材内容:

本框内容分为两目: 1.知识助我成长 2.珍惜学习机会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内容是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的扩展和延伸,与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一道构成了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为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作了铺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受教育权的问题学生更多的可能是怀疑、不解、和困惑,他们不明白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到底有什么意义。国家为什么要赋予公民受教育权,更不明白为什么受教育更是公民的义务,正因为如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觉得似乎接受教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尤其是当今后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接受教育的意义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学习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任务,甚至是一个负担,学习很苦并且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三)理论依据

1.教育理论:依据社会公德的立足的根本应该是“诚信”二字,树立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

2.建构基础: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3.教学原则: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依据学生的情况、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制定目标

(一)在情境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巨大作用。

(二)在真正体会到教育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切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学生不但珍惜这个权利,而且是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权利,体会到教育的快乐,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是权利又是义务

教学难点: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四、教学方式:

1.教法:为学生创造探究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情景体验的平台、给学生搭建讨论交流的空间,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2.学法:用百度贴吧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合作探究中交流中提升。

五、组织教学 下面我按照教学流程来具体地讲述一下这节课的安排。导入新课:A,B人物

她,名牌大学毕业,在城市的著名外资企业工作。

她,生活在偏远的贫困山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试着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 一母所生,是什么导致命运的巨大不同? 视频(一根稻草,两种命运)真正导致命运不同的什么? 总结:教育

设计意图:引出教育的话题,体会教育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二、教育的作用

网友发帖:我很纳闷,教育到底有什么用? 网友跟贴1:关公战秦琼 网友跟贴2:图片 网友跟帖3:呷哺呷哺

学生回贴:接受教育,使我们---------------。看网友跟贴:

因为没有了教育,我们就不会写字,不知道风雪雷电的成因;“关公战秦琼”、“家父门”的笑话就会遍地都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教育不仅是对于上述材料的人物,它给我们每一个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从具体的生活中去体会教育对于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独立生存的重大意义。总结教育的作用: 普及知识、摆脱无知

服务生存、独立生活的必要准备 开阔眼界、改变人生厚度

探索科技、发明创造、服务生活 传承历史,传播文明

板书:1.教育成就个人-------需要学习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权 特点:统一性 强制性 免费性

三、教育不仅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的复苏共同点 总结:教育振兴国家

只有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受教育是个人对国家承担的责任,是一种义务。学生再给“学习”前加一个词。

2.教育振兴国家---------必须学习(板书)设计意图:从德国和日本的强大中体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对国家所尽的义务。

四、体会学习的乐趣 网友发帖:“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其实它并没有那么无聊。苏东坡《远眺》 学生试写 体会快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可见,乐学是为了乐活。再给学习前加一个动词-------快乐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从对诗歌的赏析中体会学习其实蕴含无限的快乐。

总结:希望大家能借此良机,多多读书,虽不要你们悬梁刺股,但也希望你们奋发图强,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享受充实的好学奋进的人生。

六、教学设计特色

第一,本节课共涉及6个资源,如何让这六个资源的呈现不显得支离破碎,而给学生以完整的感觉呢?我想到了一例贯之的资源运用形式。但是,我的这种一例贯之不是内容上的一例,而是选择了形式上的一例,即用学生熟悉的百度贴吧这种发出话题,回复话题的形式,将六个资源以话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回帖中好似亲历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贴吧中的一个个话题引导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使得整节课的资源呈现出完整性的感觉。

第二,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讲解有深度。我在对教材的教学内容仔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比较创新地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组合和调整,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作为一条暗线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行。

第三,由于本课教学材料选择比较新颖,贴近学生,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特别,讲解清晰又深度,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三位目标。

【课后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做了充分准备,讲什么是我这节课率先思考的问题。备课时,我仔细研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中关于法律部分的要求有这样的内容,即“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掌握与个体成长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法律知识,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同时对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部分又有这样的表述,即“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不仅如此,备课中我也在想,学生在受教育权这一问题上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呢?当学生看到受教育不仅是权利还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时,会不会又产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思想顾虑呢?于是,教学设计中,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我将权利义务一致性作为教学中的一条暗线,帮助学生在感受享有受教育权于己的可贵,和履行受教育义务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中深刻理解受教育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基于以上思考,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了学生在分析事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理解接受教育不仅是公民不断获得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公民肩负国家和民族腾飞的责任,进而形成珍爱受教育权的法律意识和思想情感。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稻草两种命运”、“相声关公战秦琼”等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举有三处:

第一,本节课共涉及6个资源,如何让这六个资源的呈现不显得支离破碎,而给学生以完整的感觉呢?我想到了一例贯之的资源运用形式。但是,我的这种一例贯之不是内容上的一例,而是选择了形式上的一例,即用学生熟悉的百度贴吧这种发出话题,回复话题的形式,将六个资源以话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回帖中好似亲历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贴吧中的一个个话题引导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使得整节课的资源呈现出完整性的感觉。

第二,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讲解有深度。我在对教材的教学内容仔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比较创新地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更近一步的组合和调整,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作为一条暗线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行。

第三,由于本课教学材料选择比较新颖,贴近学生,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特别,讲解清晰又深度,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三位目标。反思本课,有以下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1.在讲完教育振兴国家的时候,应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接下来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都肩负振兴国家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应对国家所尽得义务。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有些不自然,语言显得有些啰嗦,重复。

2.在课堂中还是缺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诱导,学生对于活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本节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这都是我今后需要很好实践的方面。

第五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广东教育出版社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能够以具体的行动维护权利、担负责任、履行义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体会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他人的权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别人的权利遭受侵犯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意愿。

2.增强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有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勇气,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3.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

公民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

近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农民工在找职业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要清楚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要与用工单位签订试用合同,要与用工单位议定工资待遇,等等。为什么要提醒他们这些事项呢?(为了民工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监督用工单位去履行义务,不出现侵犯工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

授课内容

(呈现课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注意: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3.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4.公民享有哪些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学生阅读教材,将相关内容划出来。)

●判断并说明

阅读教材P12—13,思考:上述画面表明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出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义务吗?(学生思考列举。)

●分析讨论

有人说:“既然宪法和法律给了我的权利,那么我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分析讨论

有人这样认为:“享受权利是我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你是如何评价这种看法的?为什么?

1.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分析讨论

有人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学生分析)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分析讨论

小李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书读到初二就辍学了,家长送他到工厂做工,以便增加家庭收入。

对这件事,你持什么态度?(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简要小结:我们每个公民都应 广东教育出版社

该懂得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三、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1.积极行使权利

(1)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自由和权利。●思考分析

春节期间,有些群众在家里进行娱乐活动,吵吵闹闹,严重影响了邻居的休息,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说:“娱乐活动是公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道理?今后,你会怎么做?

板书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1)公民的平等权利;(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3.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公民对国家的义务;(2)公民对社会的义务; 广东教育出版社

(3)公民对家庭的义务。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三、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1.积极行使权利

(1)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自由和权利。2.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下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受教育是公民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反思《受教育是公民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学理念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行为,在生命化课改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目......

    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公民的义务》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和义务”。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的内涵及我国法律的本质,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尊重法律、尊......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1 (1)继续调整好知识与活动的关系,丰富教学内涵,最终促使知识的内化,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2)要......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 (1)继续调整好知识与活动的关系,丰富教学内涵,最终促使知识的内化。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而不是纯粹为活动而活动。 (2)要继续学会适当调整......

    初一政治《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nn学习目标:n1。了解教育是公民的基本和基本义务。能够行使受教育权,适当地,自觉地履行教育的义务。学习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你的受教育权。n教学重点:n珍......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课时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知道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