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其中大象和猴子是好朋友。小猴兄弟种的桃树上,桃子已经成熟了。可是,他们没有房子,每一次下雨,他们都被雨淋。这天,他们决定造一座木头房子。它们的好朋友大象知道了,赶紧过来帮忙。看,大象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体现“2个十是20”)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怎样列算式?
师:怎样计算20×3呢? 生:(讨论汇报)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生:(互相说一说)
师:照这样计算,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你是怎样想的?8头大象呢? 练习4×3=
7×8= 5×6= 40×3= 70×8= 5×60=
2、学习例2。
师:大象帮小猴运木头,小猴为了感谢大象,到果园里忙着采桃子招待来大象。(课件出示场景)
师:小猴们在干什么?一只小猴说,我采了14个桃,另一只小猴说,我也采了14个桃,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提问:怎样想出结果? 生:(操作、讨论、汇报)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合情境图,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比较、讨论)这几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能否简化?怎样简化? 生:(用简化后的写法计算刚才几道题,并对应说算理。)
生:(计算“试一试”,说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用竖式计算。13×2 2×21 4×22 32×3
2、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第4题。(2)“想想做做”第5题。
3、综合运用。“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小结和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同桌交流,然后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第二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 26×3= 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 380×2= 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小结: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
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 6×10= 7×10= 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2)试算下面各题。
11×10= 12×10= 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 7×20= 8×30= 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习。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 31×30= 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小结: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3)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12-1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第三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教材中只给了两名同学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了竖式,又强调了竖式中没一步的算理。
二、说学情: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笔算方法之后,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学生通过预习例题,家长提前辅导都能利用四句乘法口诀顺利地进行竖式计算,但他们说不清这样计算的道理。
三、说教法、学法:以往模式是重算法,忽视算理,本节课我设计时重点在于重算理,明算法。给学生点子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算法多样化,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本节课我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领学生不断探索。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节课我主要利用点子图这一研究工具,为学生创设了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努力使数学计算课堂换发新的生命力.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竖式计算,但他们说不清这样计算的道理。如何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我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架起算理与算法之间的一座桥梁,使学生能直观感悟计算的道理。开始学生根据情境列出乘法算式,教师给学生提供点子图,让学生把一本书看作一个点在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求出一共有多少本,学生操作过程中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效果,不会算的学生他们无意识的在14×12的点子图中进行划分,计算出各个部分的结果之后进行累加,算出结果。
3、试做竖式,探究算理
而对于会计算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只要计算出一部分的结果通过乘份数方式就可以达到计算出结果的目的,预设方法同学们没想到比如3个4套的分法。或4个3套的分法,学生们都是分的两部分。有横着分两份的,有竖着分两份的。还有一部分同学有意识地在14×12的点子图中结合竖式计算的过程进行划分——就是2个14与10个14。这样的学生是在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索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我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探究时间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汇报,体验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说出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先分后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由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先放后收方式进行。在学生自主操作后,再进行引导反思,教师让学生试着竖式计算,找计算正确学生板演,说说是怎样算的,应用4句口诀。
4、解疑算式,深化算理
教师再重复强调竖式书写方法。这里也是本节课重点,学生在应用一四得四这句口诀时4还容易写在个位。重点讲解。然后引领学生将竖式与点子图进行结合看哪种方案与竖式计算过程相吻合。此时所有学生从无意识思考到有意识思考,教师在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会很容易找到与竖式匹配的方案。再让学生将竖式计算过程与点子图相对比,在不知不觉中又探索计算方法背后的道理了。最后引领学生将总结出来的口诀算式进行完善,学生又进一步思考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才是由掌握算法转向真正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
(三)专项练习,内化方法
(四)课堂小结,思想升华。
第四篇: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学习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习内容: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三、精讲点拔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四、运用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总课时数:第4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标:
同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规范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探索乘数、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白末尾有0乘法的口算依据。教学重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速度以及正确率。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1.34×560 结合竖式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0的位置,乘的时候第一步算6乘34,积的末尾对齐6,第二步算5乘34,积的末尾要对齐5。
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在原式前依次加上一位)谁能说说分几步算?每一次的积怎么写?
小结: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对齐那一位。
二、自主探索
2.500×34 竖式写的时候没有把2个0都写在后面,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画了一条曲线,可以问:书上是怎么画线的?这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填空说理: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个0,为什么?
三、精讲点拔
1.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填完后问: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看看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估计学生都会说“多0”、“少0”之类的。)规范学生的说法:2→20,2乘10等于20,乘10可以说成是“扩大10倍”,学生模仿说一说。
把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比较:一个乘数没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类似的变化还有吗?(比如说第4栏)也指名学生说一说。
再让学生比一比第2栏和第4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四、运用提升
2.算一算,比一比
先请学生观察题组,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再独立完成这些题,做完后交流得数。
3.完成口算第7题,老师看好时间,从时间角度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完后,全班校对得数。
4.完成第10题: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指名说说你在做题时先怎么想?结果是多少?还有别的结果吗? 如果没规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这么多种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5.讨论第9题:
(1)先读题,问:这里一共给了几个信息?
再读问题,问: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哪些信息暂时还用不上? 指出: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要正确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学生列式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般学生还会提“这些废纸能节约„„多少?” 问:“这些废纸”指的是哪些废纸? 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交流。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