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的主人》说课、反思、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说课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它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行文跌宕起伏,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对我们这儿的学生来说,离黄河实在太遥远,对羊皮筏子的了解又近乎零,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并想象到滚滚黄河的壮观和惊险,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另外,要使学生弄清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及3个绿线内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理解中心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其中目标3是重点也是难点。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让学生谈谈印象中的黄河及古往今来描写黄河的诗句,使学生对黄河的气势有初步感受。接着揭示课题,由学生质疑,然后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对“漂”“系”两个多音字及众多成语进行正音,并对一些不容易读好的句子留心指导,如“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要注意提醒学生数字间的停顿。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仔细读课文,并适时梳理课文,如,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课文写到了在黄河上的哪些人和物?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在描写?通过不同层面要求的读,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分 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再次感知,唤发情感。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指名交流,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并唤起学生想对艄公了解更深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发共鸣。
在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将相机出示中心句,并以“板艄公的勇敢和机智、镇静和机敏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这一主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自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多读读,品味品味,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交流。在学生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到位:
1、烘托渲染,感受黄河之险及羊皮筏子的小、轻
出示黄河画面,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领略黄河的磅礴气势,并通过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词或诗句来形容你此刻看到的黄河,以达到积累致用的目的。
那么,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学生自读自悟2—5自然段,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想象,再结合多媒体画面上羊皮筏子与黄河的鲜明对比,体会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轻”。接着引领学生对第3自然段的“啊”进行多元解读,可以感受到那么小的羊皮筏子竟载人又载物,带给作者及我们心灵震撼的该是一份怎样的提心吊胆与惊讶呀!此时,再来读1—5自然段,学生与文本之间定能形成共鸣。
2、朗读想象,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
相较于作者的提心吊胆,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又什么表现呢?引领学生读第6自然段,抓住“谈笑风生”“从容”等词句,体悟到乘客对艄公的一份信任。接着以“皮筏上的乘客凭什么能这样谈笑风生?”为切入口引领学生去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如理解第6自然段中“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这两句时,我将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的反义词,再进行假设:如果艄公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艄公是怎样专心致志驾驶羊皮筏子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艄公的这份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包含了对乘客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再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拓展:讨论艄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从而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及他那高超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最后,我将充满激情地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让学生谈谈对中心句的理解,相信学生对它一定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此时让学生怀着对艄公的一份敬意再读课文,相信定能达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读写结合,升华主题,内化精神。
当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后,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倾吐,因此我将建议选择下面四句话中的一句开头写一段话: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5、我想对××说……
《黄河主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及3个绿线内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理解中心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学重难点:
感受黄河的险恶,体会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各段大意。
3、研读中心句子,自主学文、质疑。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板书,问:“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脉。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3、理清课文条理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5自然段)第三段(6-8自然段)
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再次自由朗读,并找出中心句。
2、出示句子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震惊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从这句话中你最佩服艄公什么?你是从那里体会到艄公这样的精神的品质的?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的壮美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或几个词说说黄河和艄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研读2-8自然段,体会艄公是 “黄河的主人”
1、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读后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引导读:小、轻、小小的浪头、整个吞没。
小结: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可见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2、学习3—5自然段。
自由读,读后交流:物重、人多、贴着水面漂流。小结:“贴而不沉”说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3、学习第6自然段。
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险象环生,岸上的作者提心吊胆,而黄河的主人艄公是怎么面对呢?
经典特写(引读课文中心句)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你看他—
艄公小心的注视着水势,大胆破浪前行,你看他— 有感情的朗读。
想象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风生。质疑:艄公为什么会那么沉着?
三、“读、写”结合,领略少功德风采
1、读
激发、体验情感:如果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2—6自然段。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读,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听的人能充分感受到。
2、写
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题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主选择:
黄河,我想对你说。。。艄公,我想对你说。。。同学,我想对你说。。。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XX说。。。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艄公凭借勇敢、机智、镇静、机敏,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只要我们想黄河上的艄公一样,勇于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那么,我们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坚强者在命运的风暴里奋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探讨: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流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舞台?
板书设计
沉着 大胆 23 黄河的主人————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黄河的主人》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更是活动的过程,方法,即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运用,这是动态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过程中,准确给自己定位,导航,灵活应变。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要注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授以学法,真正使学生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自主精神和个性得以张扬。
《黄河的主人》教案、说课、反思
2017年7月
第二篇:黄河的主人说课
《黄河的主人》说课稿
偶尔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它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叙事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接着描述了羊皮筏子在奔腾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面,“在这惊涛骇浪中,驾羊皮筏子的艄公却满载着五六位乘客和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破浪前行”在对人物从容不迫的神态的描写中,歌颂了黄河艄公的勇敢、智慧、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赞美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中华儿女。
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艄公的精神,因而课文重点围绕“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一中心句来写的。但课文开始没有直接描写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黄河的那惊人的气势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进时的惊险态势,为体现人物的精神作铺垫。然后作者把镜头推近,为我们展示了羊皮筏子上的情况,筏子虽小,但承载的东西却一点都不少,抓住人物的不同表现,作者的提心吊胆,乘客的谈笑风生,艄公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最后通过描写坐羊皮筏子人的初次感受继而进一步表现艄公,点名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创造了奇迹,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品味羊皮筏子鼓浪前行的惊险,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句,了解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二、基本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学生自主内化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首先要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接触阅读材料,更多地直面文本,让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地与文本的对话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其次我们要让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氛围,适宜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需求,疏导学生“开而弗达,导而弗牵”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去接触文本,通过文本去认识和感受世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提高。
第三是全面发展观,要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设计
第一是简洁明了的导入
在学生读课题之后,让学生说一句描写黄河的古诗,从已有知识中了解一下黄河,而后让学生跟随作者去走近黄河。
第二是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为体会主题做准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了什么?
2、是学生交流。抓住重点的词体会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3、给学生看多媒体图片,直观地感受黄河那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气势,4、最后让学生在有了直观感受后再次朗读课文,把黄河的那种雄壮的气势更好地表现出来。
第三是引导学生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2、小组交流学习,学生在小组里读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从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集体交流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筏子的小,联系黄河的波涛汹涌,感受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在学生交流中让学生看羊皮筏子的图片,教师介绍更直观地了解羊皮筏子。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第四是追溯人物形象
1、过度:想象假如你此刻坐在那羊皮筏子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引出作者感受“提心吊胆”,让学生找到乘客的表现,从比喻中感受乘客的从容,通过对比自己去发现问题?
3、阅读文章,找到艄公的动作神情,感受乘客从容的原因。阅读句子,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谨慎。
4、3、第一模块: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最好是成语)说出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块:“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现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呢?
3、多媒体出示“巨石被推入黄河中,推出几十米远”的动画演示。
4、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看后再次感情朗读。
第三模块:读写结合,内化精神。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第四模块: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5、我想对××说„„
第三篇:《黄河的主人》说课
《黄河的主人》教学谈(说课)
合肥市滁州路小学 王枫岚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受黄河 走近黄河的主人》——谈教学《黄河的主人》。《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3课,这篇课文改编自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是一篇训练朗读的美文,因而朗读指导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读中体味。
那么,课堂上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文本了解他们感到陌生的艄公,并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呢?我首先关注到以下学情:
1、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差异,黄河的主人——艄公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陌生,尤其对他们工作的环境——波涛汹涌,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更是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很难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生活实际
黄河的主人——艄公在黄河上与风浪搏击的画面,由于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较为抽象,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经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在这节课上,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地自主阅读,感悟文本,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3、领悟“黄河主人”——艄公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基于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是教学重点。
2、感受黄河,走近艄公,引领学生融入到文本所营造出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去,让学生充分体会黄河上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解读文本,分析学情,我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要教学手段设计了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我把她分为四大板块:
一、开门见山,走进黄河,初识艄公。
为了拉近学生和黄河,和艄公之间的距离,为解读文本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我以波涛滚滚、气势宏大的黄河图配上雄壮有力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需要创设的情境中。同学们,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就带来一组这样的摄影作品,请看,(配乐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那磅礴的气势,滚滚的涛声时时萦绕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间。在黄河的风口浪尖上,有一群勇敢的艄公,他们驾驭着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波涛上鼓浪前行,令人敬仰!被人们誉为 ——黄河的主人。现在,就让我们再度走近黄河的主人——艄公。最后,当画面定格在一位艄公正手拿竹篙,搏击巨浪的场面时,我和学生共同读出本文的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于艄公产生由衷敬佩,从而充分体会黄河上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呢?我认为,如果只是给他们看静止的黄河,显然苍白无力,而只有真实的黄河才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才会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我出示了一段黄河的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播放课件——黄河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我说:“为了进一步了解艄公,我们必须身临其境。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黄河边,你们看到了吗?黄河之水正向我们迎面扑来!”
这时,我看到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惊叹和震撼,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孩子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很美,每一个词就是一幅画面,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眼中的黄河吗?”孩子们立刻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自然显得水到渠成了。(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进网络,再由网络走进文本,达到文本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也被充实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深深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引导学生点击筏子的图片,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
2、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画面,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这一个环节由直观图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那份惊险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下文感悟人物品质做了反衬与铺垫。))
四、自读自悟,内化艄公的形象
首先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心中艄公的样子,之后随着音乐声起我出示图片,再现近距离的艄公形象,原来艄公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呀,这样一位普通的艄公又怎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板书:主人)由此自然地引导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开想象,想象艄公在黄河之上会遇到哪些危险,而他又是怎样一一战胜的,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紧紧围绕文本,自读自悟,互论互品,用自己的话谈谈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表现在哪里?读相关的句子,适当地点拨、评价,让学生读中有思,有感,有悟,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艄公,深入艄公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艄公能战胜黄河的其它原因。在学生充分读悟后,我出示句子“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指导学生朗读,让艄公的形象在孩子们眼前渐渐丰满起来。
(评价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感悟人物品质,与文本对话,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图,同时,以“先收后放”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潜心会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
五、延伸拓展,升华艄公的精神
1、学生从外到内认识了艄公,认识了这样一位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人物,内心定有千言万语,指导学生点击艄公的图像,让学生再一次面对滚滚的黄河,面对滚滚黄河上的艄公,让学生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想要对艄公说的话。
2、再通过教者的总结加以升华: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无数个像艄公一样的中华儿女,生活在黄河边的儿女们,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变得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3、最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本文的中心句,升华情感。以上是本人对本节课教学的设计说明,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教!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当中的第23课《黄河的主人》。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课文按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5、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和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把她分为四大板块
一、诗文导入,感受黄河的壮美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讲出黄河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教师相机板书(黄河)。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观看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
之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利用学生积累的古诗文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初步感悟黄河惊险壮观的气势,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筏子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筏子这一水上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5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欣赏筏子。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这一个环节由直观图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观的影像让学生对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那份惊险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下文感悟人物品质做了反衬与铺垫。)
三、自读自悟,内化艄公的形象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心中艄公的样子,之后出示图片再认识艄公,原来梢公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呀,这样一位普通的艄公又怎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板书:主人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为关键的中心句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句话,深入到文本,自读自悟,互论互品,用自己的话谈谈梢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分别表现在哪里?读相关的句子,适当地点拨、评价,让学生读中有思,有感,有悟,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艄公,深入艄公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艄公能战胜黄河的其它原因。(评价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感悟人物品质,与文本对话,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图,同时,以“先收后放”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潜心会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
四、延伸拓展,升华艄公的精神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黄河,我想对你说„„
艄公,我想对你说„„
同学,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说„„
2、教师总结加以升华: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无数个像梢公一样的中华儿女,生活在黄河边的儿女们,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变得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终于成了这黄河的主人。
五、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黄河的主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的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最后,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认识其他挑战生活的主人,将他们的故事写下来进行交流。
附板书:
黄河的主人
↓
艄 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以上是我上课之前的一点思考,如有的不当,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多加指点!谢谢!
第四篇:《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一、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促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深入研讨课文、全面筛选资料、细致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考虑“一种”或“几种”教学思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
在以上思想理念的指引下,我打算这样设计《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路: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文中寻眼”,紧抓“文眼”进行导读,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和表达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教学步骤尝试各个击破,然后梳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艄公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战胜了惊涛骇浪,从而成为“黄河的主人”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初解中心
指导抓住重点词“如履平地”等对中心句作初步理解。
(二)紧扣中心,各个击破
1、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自主探究。
3、组织讨论。(鼓励从不同角度感悟,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句子。)
(三)梳理知识,深悟中心
1、读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扣字眼“更”认识作者感情倾向。
2、联系全文,梳理知识,引发共鸣。
(四)拓展延伸
1、你想对黄河上的艄公说些什么?
2、联系生活,想想:(人)凭着成为的主人。
3、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简介故事梗概。
4、资料导阅,深化认识。
①历史上人们对黄河的畏惧;
②新中国以来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升华:自然是可以征服和驾驭的,人的力量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独特感悟是生命的火花,是教育追求的境界。
教学片断实录与反思:
师:通过各自独立思考、小组探究交流,张张小脸神采飞扬。老师很想领略你们独特的感悟。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代表个人或小组汇报发言吧!
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描述羊皮筏子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还载人载物,很惊险,这就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师:哦!羊皮筏子的惊险突出了艄公的品质和本领!
生2:我对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部分也关注了,我想读读这个句子,让大家体会。“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
许多同学不约而同鼓掌称赞。
生3:我也想读一读。
师:好啊!
愿意读的同学一齐试试!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话、读书,尊重学生个性理解,营造课堂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喜悦。】
生4:我们认为,从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生5:对!我常坐车,车开得稳,就感觉很舒服,我常边吃东西边欣赏窗外景色。羊皮筏子上乘客从容自如,可见艄公筏子撑得好。
师:带着我们也曾有过的体会来读读这句话。
自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生6:我补充,第7自然段写坐过羊皮筏子的人的体会很重要。我们知道,坐都需要勇气,何况撑筏子的艄公呢?
师:这是乘客的体会、感受衬托了人物形象。
生7:那么,老师,我能说“作者的感受也衬托了艄公形象”吗?
师:嗯!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角度!同学们,你们试着去体会体会,给个肯定的答案!学生轻声读起课文,沉思、交流……
生8:黄河磅礴的气势已经令人胆战心惊,而就在这汹涌的激流里竟然有鼓浪前进的东西,作者很惊异。(生有感情读起课文原句:“突然,我的眼光被河心……”)这不说明艄公的品质和技术了吗?
生9:还有,“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生有感情读文中相关句子。)学生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课堂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10:作者还有一个感受——不禁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感受吗?
引导用“提心吊胆”说话。
【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人格的养成等;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师:皮筏上的艄公表现如何?
指导抓“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关键词及其反义词理解感悟。
……
师:瞧,这篇文章多么质朴而又精妙啊!目标问题就这么被大家攻破了!是不是再给点时间,各自梳理一下?
生进入文中回味、赏析……
【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习作水平。】
三、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结果)的本身,更是活动的过程、方法,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运用,这是动态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和预设教案的束缚,明确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而不是设置圈套,变相牵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过程中,我准确给自己定位,导好航,灵活应变。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注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授以学法,真正使学生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自主精神和个性得以张扬。
总之,反思是新课程对教师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之一。深刻的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篇一:《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一、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促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深入研讨课文、全面筛选资料、细致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考虑“一种”或“几种”教学思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
在以上思想理念的指引下,我打算这样设计《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路: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文中寻眼”,紧抓“文眼”进行导读,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和表达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教学步骤尝试各个击破,然后梳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艄公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战胜了惊涛骇浪,从而成为“黄河的主人”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初解中心
指导抓住重点词“如履平地”等对中心句作初步理解。
(二)紧扣中心,各个击破
1、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自主探究。
3、组织讨论。(鼓励从不同角度感悟,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句子。)
(三)梳理知识,深悟中心
1、读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扣字眼“更”认识作者感情倾向。
2、联系全文,梳理知识,引发共鸣。
(四)拓展延伸
1、你想对黄河上的艄公说些什么?
2、联系生活,想想:(人)凭着成为的主人。
3、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简介故事梗概。
4、资料导阅,深化认识。
①历史上人们对黄河的畏惧;
②新中国以来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升华:自然是可以征服和驾驭的,人的力量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独特感悟是生命的火花,是教育追求的境界。
教学片断实录与反思:
师:通过各自独立思考、小组探究交流,张张小脸神采飞扬。老师很想领略你们独特的感悟。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代表个人或小组汇报发言吧!
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描述羊皮筏子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还载人载物,很惊险,这就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师:哦!羊皮筏子的惊险突出了艄公的品质和本领!
生2:我对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部分也关注了,我想读读这个句子,让大家体会。“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
许多同学不约而同鼓掌称赞。
生3:我也想读一读。
师:好啊!
愿意读的同学一齐试试!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话、读书,尊重学生个性理解,营造课堂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喜悦。】
生4:我们认为,从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生5:对!我常坐车,车开得稳,就感觉很舒服,我常边吃东西边欣赏窗外景色。羊皮筏子上乘客从容自如,可见艄公筏子撑得好。
师:带着我们也曾有过的体会来读读这句话。
自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生6:我补充,第7自然段写坐过羊皮筏子的人的体会很重要。我们知道,坐都需要勇气,何况撑筏子的艄公呢?
师:这是乘客的体会、感受衬托了人物形象。
生7:那么,老师,我能说“作者的感受也衬托了艄公形象”吗?
师:嗯!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角度!同学们,你们试着去体会体会,给个肯定的答案!学生轻声读起课文,沉思、交流„„
生8:黄河磅礴的气势已经令人胆战心惊,而就在这汹涌的激流里竟然有鼓浪前进的东西,作者很惊异。(生有感情读起课文原句:“突然,我的眼光被河心„„”)这不说明艄公的品质和技术了吗?
生9:还有,“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生有感情读文中相关句子。)学生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课堂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10:作者还有一个感受——不禁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感受吗?
引导用“提心吊胆”说话。
【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人格的养成等;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师:皮筏上的艄公表现如何?
指导抓“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关键词及其反义词理解感悟。
„„
师:瞧,这篇文章多么质朴而又精妙啊!目标问题就这么被大家攻破了!是不是再给点时间,各自梳理一下? 篇二: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峨庄小学 张琳琳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机智,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对黄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的感受的描写,让学生感受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轻,乘客的从容、作者的胆战心惊,为学生体会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作下铺垫。在体会了艄公的精神后,学生对自己如何成为生活的主人也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
但是整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其
一、课上虽然运用视频想要
学生感受黄河之险,但是因为用在导入上效果并不理想。出示了有关筏子客的资料,想让学生体会羊皮筏子之 “险”,但是运用时机不成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肯定学生方面的语言也稍欠火候。板书不到位,体现不出艄公的主人地位。
其二、古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老师用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甚至震撼学生。但我首先就没有情动,所以学生就别谈了,看来课前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还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难以得到充分抒发,才能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张扬,虽然他们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但这都是浮于表面的。
其三、在本堂课上,学生的朗读训练也未指导到位,从上课伊始时就显得冷淡,学生难以真正入境,课堂气氛也就难以活跃起来了,尤其在解决“为什么说在黄河上撑船的艄公是黄河的主人?”这一难点问题时,更加明显。
新课程如何转入课堂实践,我们的教师关注点是什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对此又有了新的认识。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本身,更是活动的过程、方法,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运用,这是动态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和预设教案的束缚,明确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而不是设置圈套,变相牵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深入研讨课文、全面筛选资料、细致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考虑“一种”或“几种”教学思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备好课,在运用课件上也要多下功夫,让它真正为教学服务。总之,反思是新课程对教师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之一。深刻的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篇三: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利贵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它赞扬了羊皮筏子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因而被誉为“黄河的主人”。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细细研究教材,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契机——抓住几个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适时巧妙地抓住以下四个对比,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一、“坐”和“站”的对比
课文第7自然段写到:“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坐羊皮筏子就必需足够的勇气,否则即便坐了上去也不敢睁开眼睛瞧一瞧,可见“波浪滔滔的黄水”是如何令人胆战心惊。那么艄公呢?面对同样险恶的风浪,还身系乘客的安全,他站在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是无论怎样也不敢也不能闭一闭眼睛的),只凭手里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便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这需要何等的胆魄、何等的镇静与机敏。一坐一站,一闭一睁,艄公勇敢、智慧、沉着、机警的形象便油然而生。
二、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它负荷的重进行的对比,“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可是“那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足以让岸上的观众为之惊讶得目瞪口呆。羊皮筏子越小,它在黄河上漂流就越危险,撑羊皮筏子的艄公就越需要勇敢、胆
略和智慧,没有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智慧,没有高超的撑筏技术,艄公是不敢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
三、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
看到这六个人乘着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胆,然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我”的担心固然有其原因,也是人之常情,可对艄公而言却似乎是多余的。你瞧,“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风生,„„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乘客们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这一切都是艄公为他们创造的,是艄公给予他们的保证„„读到此处,学生自然明白作者写“我”的担心、乘客的从容,都是为了衬托艄公的沉着。
四、将黄河的巨浪激流与羊皮筏子的轻微渺小进行对比。
黄河越是是巨浪滔天,那么在黄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就越显得艰难险阻。
抓住这四个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形象,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对艄公肃然起敬,还让学生深深明白课文各部分与中心是紧密相连的。至此,课文的重难点教学已顺利完成。篇四: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晋中市和顺县河北寄宿制小学 李 燕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勇敢、机智,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整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关键是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
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和艄公的品质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同时我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我”的“提心吊胆”,感受到艄公面对着黄河险恶的环境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其次,以乘客的“谈笑风生,从容的神情”衬出艄公的技术高超,再次领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但是整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古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老师用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甚至震撼学生。但我整节课的感情还是不够充沛,看来课前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对教材的理解、分析还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难以得到充分抒发,才能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张扬,虽然他们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但这都是浮于表面的。再加上对白板的操作还不够熟练,不能很恰当地在该用的时候加以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备好课,在运用白板课件上也要多下功夫,让它真正为教学服务。
总之,反思是新课程对教师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之一。深刻的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篇五: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含山县环峰小学 王薇薇
《黄河的主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关键是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纵着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而本节课我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读顺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知道艄公被称为黄河的主人。
那么怎样让学生达到这些要求呢?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受艄公这一形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我在教学时,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由这个重点总领全文,让学生去感受黄河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样,对课文的赏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性。同时对于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我采用课件出示的形式让学生分层掌握,课文中多音字的选择,生字的解释,难写字的写法等等。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合上课本给课文排序。这样的设计,从总体到部分再到总体,形成一个整体。整节课上,我贯
穿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由于这堂课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在教学的效果上比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的导入用了一首《黄河船夫曲》并配上视频,歌中的旁白叙述以及激越高亢的旋律,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就得到了调动,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并且,歌曲和课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
二、感受黄河的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用录像展现无疑是极为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在观看后,有了切身体会,用的词语到位,这都是由于视觉上受到感染的缘故。光靠老师语言的描述是难以达到这个程度的。
但上完课,我感觉整堂课的朗读还欠缺指导,那么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呢?我经过反思,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1、读有所思: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的目标,你为什么要让学生朗读?朗读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朗读的过程中有思维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朗读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例如,我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把黄河的气势读出来吧!”
2、读有所获: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是很充分了,朗读的面也极广,可是朗读的能力却不见有多少提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指导,这也是我这堂课最失败的地方。我们常说让学生“自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是,朗读也是需要训练的,没有训练,学生的语感从哪里来呢?因此,课上教师的指导
攸关重要,从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处标点着手,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时,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把句中“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两个词语提出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既对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对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在去朗读课文,我想效果更明显。所以,有效的朗读要能体现层次性,要使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