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时间:2019-05-12 21:5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24《<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谁能够来谈一谈?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品情况。(1)《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文章所选的两篇分别属于“风”中《周南》、《秦风》。《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称“诗六义”)(2)“诗六义”

风: 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 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雅”,共105篇.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颂”,共40篇.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3)简介三种表现手法 朱熹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彼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譬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三、学习《关雎》 1.《关雎》简介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2.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雎鸠(jū jiū)窈窕(yáo tiáo)淑(shū)好逑(hǎo qiú)参差(cēn cī)荇(xìng)寤寐(wù mâi)芼(mào)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3.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4.概括每一章的内容。(1)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比如此处,写鸠鸟鸣叫,既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关关雎鸠 所听,在河之洲 所见,窈窕淑女 所思,君子好逑 所愿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2)第二章: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3)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5.主题: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6.学生试译全文。7.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8.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一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第二三章)琴瑟钟鼓,欢庆娱乐(第四五章)9.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①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②重章叠句: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美。③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四、学习《蒹葭》

1.《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2.诵读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3.说说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4.学生试译全文。5.《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①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②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③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6.主题: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7.说出你的读后的感受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给人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概括它的美? ①含蓄美

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②意境美

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相互映衬;“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③朦胧美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

8.《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写景: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9.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10.《蒹葭》的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借景起兴。

五、深入探究 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美。2.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六、达标检测

七、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试把这两首诗写成故事,并讲给大家听。

第二篇:推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23.《诗经》两首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

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了解《诗经》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

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关雎

一、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板书课题)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逑(qiú).....荇(xìnɡ)寤(wù)寐(mèi)芼(mào)....2.重点词语解释。(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芼:挑选。(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3)古今异义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捞右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未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4.《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三、合作与探究(一)朗诵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三章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生甲: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产生无限情思,因为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生乙:第二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作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生丙: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情和求婚的愿望。

F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1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三)主旨探究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交流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写法探究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四、板书设计

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托物起兴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关雎

相思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之苦梦幻琴瑟友之——亲密相爱之乐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五、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六、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内精读”第(一)题作业。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第二课时 蒹葭

一、新课导入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根据著名作家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在水一方》就是根据《蒹葭》改写的。让我们唱着《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板书课题)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2.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晞:干。阻:险。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涘:水边。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2)词类活用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3)古今异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表方位。).白露未已(古义:干;今义:已经。).3.用现代汉语翻译《蒹葭》。

【交流点拨】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4.这首诗意境朦胧,画面感非常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三、合作与探究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一)整体感知

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交流点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二)主旨探究

《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悯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三)写法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诗歌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第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高中

精品

教案

试卷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四、板书设计

景色迷离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蒹葭 距离遥远追求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五、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六、作业

苍苍——萋萋——采采景物白露——为霜——未已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经》两首学案新人教版

24.《诗经》两首

教师寄语: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第一课时《关雎》

学习过程:

一、文本链接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 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雎鸠()窈窕()()逑()荇菜().....

寤寐()蒹葭()()唏()坻()......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3、诵读指导。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4、概括本首诗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2、《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3、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四、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五、背诵并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蒹葭》

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

()(.)伊人(.)

溯洄()()

唏()()

跻()

()浚()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找出韵脚,要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3、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二、赏析、思考下列问题组(四人小组合作)

1、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处,诗人寻找了几处地方?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3、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四、能力拓展

三、拓展延伸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2、比较《关雎》与《蒹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湄

四、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五、达标测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好逑......()()寤寐()()

溯洄()()

坻......()

荇菜().

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能力提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24.《诗经》两首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二、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三、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四、《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 4 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二、1、三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长”、“跻”、“右”。

3、“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三、1、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2、(1)都用了“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窈窕淑女”、“参差荇菜”;“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五、达标检测题答案

1、jū jiū yǎo tiá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1)《诗经》 305 风 雅 颂(2)赋 比 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C.

4、B 能力提高

1、[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参考答案] 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5(《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5、《关雎》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

第二十三课《诗经》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2.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关雎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一起来再次感受一下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二>预习展示 《诗经)最早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开始尊之为“经”,此后才称为《诗经》。《风》也称为《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卫、王、郑、齐、魏、唐、秦、陈等15个地区的民间歌谣,共106篇,多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多是贵族作品。《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等,共40篇,多是奴隶主贵族祭祀神明的乐歌。

《诗经》的内容丰富,它全面地反映了西周时代社会的面貌,特别是《国风》和《小雅》,很富有现实精神。它们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描绘了人民的婚姻、爱情和劳动生活,表达了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思想和文学价值。《诗经》中的诗,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并大量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很有艺术感染力。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菜(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四>合作探究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板书: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第二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效果检测】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蒹葭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整体感知 1.熟识生字词: 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涘(sì):水边。

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湄(méi):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jī):高。

2.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合作探究

1.阅读诗歌,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2)请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后明确:(1)一是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欢晤受阻,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二是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②并不重复。

2.《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效果检测】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下册25.《诗经两首——关雎》教案鲁教版

《诗经两首——关雎》教学案

主备人:顾广师

使用时间:

使用者:

型: 新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这首古诗的内涵。

2.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诗中出现的一些连绵词的读音和字形,学生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知识准备: ㈠、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一提诗我们马上会想到唐诗。是啊,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会背几首唐诗呢!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数以千计,诗歌浩如烟海,汇成了诗的洪流。同学们想过没有,形成唐诗这巨大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距离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唐诗的源头也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距离现在又有多远呢?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要解开这些谜,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古代诗歌源头的旅行吧。

㈡、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注释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自读,三分钟后提问,要求学生能不看书回答。

提问: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5.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没有明确的作者,当时并没有专业作家或诗人。)

三、学习过程:

《关雎》这首诗是305首中的第一首。

1.老师读读这首诗(范读)。听了一遍,有的同学可能会猜到这首诗的内容与爱情有关。《诗经》的编者把它放在首篇,可能就是为了突出“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吧。

2.跟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样做有利正音,同时让学生感知诗的节奏、韵律。

3.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自读几遍后要求学生自己看注释,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老师提示重点词语,并试着串讲。

4.导读。重点导读前两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没有。)

②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讲解内容见教参)

③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

发了什么感情?再看看阅读提示是怎么总结的。

④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反复、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

四、知识梳理:

(1)姑娘为什么让人产生爱慕之心?

请结合诗句感受人物形象

勾画的语句:

人物形象:

(2)男子的追求是不是一帆风顺?

请结合诗句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语句:

人物心理:

五、达标检测

(一)1.学生反复朗读、背诵。(作业)

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①背出起兴的诗句。②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

2.重点掌握下列词语(读准、会默写)雎鸠、窈窕、荇菜、寤寐、辗转、琴瑟、参差。达标检测

(二)1.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板书设计:

教后感: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