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评课人
代建菊
听了张老师的《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的这节数学课,我又有了心的收获,张老师那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亲切和蔼的娇态,简洁的语言,对我启发很大。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难点。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正确合理的计算,还要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张老师这节课正是在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张老师这节课很成功,我觉得这节课有三大特点:一是实,二是放,三是活。“实”体现在:
1、课前复习扎实有效。因为数学课的课前复习很重要,它可以为新课做充分的铺垫与衔接,吧前面零散的认知集中一点,便于学生在新课中类比活应用。
2、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上节课王叔叔骑自行车这一故事的延续,引出新课,生成一个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3、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具有时效性,在合作中充分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倾听,互相补足,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放”体现在:
1、教师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交流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合理化。比如例题中学生们一共想出了6种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对比,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到简便的计算方法,也达到了这节课运用定律的教学目的。在这节课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张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时能细致观察,耐心倾听,洞察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讲清算理,也让其他学生听的明白。
本节可通过放手,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也互相学习了各自的思维方法。
开放性的练习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活”体现在:
1、这节课虽然是计算教学,可是学生都动起来了,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一系列活动,把知识进行了理解和升华,知道了如何运用定律使计算更简便更快捷。
通过普通计算方法和运用定律方法的对比,学生会眼前一亮,使枯燥的数学活起来,孩子会发现,数字交换位置合并起来会如此的简便快捷,都想想出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算法,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学的很开心。
2、习题设计活性化。比如,第一题是基础练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第2、3题选择和找朋友,具有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整节课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建议:课堂中完成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应该有代表性,层次性。
第二篇: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评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评课稿
计算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一个难点。许多人在做着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努力探索一条计算教学的新路子。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计算,还要能够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已成为我们的一线教师贯彻新课标理念,探索时下计算课教学的行动指南。听了我校陶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让我感悟很深刻,对我的启发很大。
陶在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知算法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陶@#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长为组内同学分工,组织他们独立操作、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同是一道题,计算方法却多种多样。我对学生不同的算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出哪种算法更适合自已。在课堂上,学生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们小组有两种算法”,“我们小组的另一种做法”等。这就证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但我个人认为一节新授课,完成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习题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如在拓展练习时,把本节课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交换律、结合律完成两三道习题。比如:115+132+118+85=
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哪两个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计算简便。这样既不耽搁很多时间,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学得还是很深动,教师教得也很轻松,能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快乐的,学习是有价值的。
第三篇: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小学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2015
分享到:
李月华
指导教师:无
地区:湖北省
襄阳市
襄州区
学校:襄阳区双沟镇双南村小学
发布时间:2016-05-29
20:37
·
湖北省省级优课
·
5.0
分(66人)
·
教学设计
·
课堂实录
·
教学资源
我要点评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知识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评论
:这节课是对加法运算律的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巩固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所以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尝试练习,小组合作探索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重点难点
评论
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评论
一、旧知导入
两个加数()位置,和(),这就是加法()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律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用了哪些定律?
76+18=18+76
()
37+45=35+47
()
31+67+19=31+19+67()
56+72+27=56+(72+27)()
24+42+76+58=(24+76)+(42+58)()
新知探究
1、师: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请几个同学适时表演一下)李叔叔也有一个兴趣爱好--骑行。这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骑车旅行吧!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城市A-B(115米)
城市B-C(132米)
城市C-D(118米)
城市D-E(85米)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
2、读完题目后,独立思考: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列式吗?
3、同桌交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
解法一、115+132+118+85
解法二: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
=365+85
=(115+85)+(132+118)
=450
=200+250
=4504、同桌交流:
针对第二种解法,说一说每一步做了什么?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5、小组交流:怎样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一看:哪些数具有明显的特征。
二想: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巩固
1、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348+217+152=(+)+217
(25+68)+32=25
+(+)
56+47+44=(+)+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书本练习做一做
延伸拓展
1、试一试
201+1752、练一练
102+354
总结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结束
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
1+2+3+……99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板书设计
例3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18+85132
←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175+201
=175+200+1
=375+1
=376
第四篇: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2.通过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
合理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由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用字母表示出加法运算定律,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用字母表示出加法运算定律。
生:a+b=b+a
(a+b)+c=a+(b+c)2.学生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6+18=18+76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加法结合律 31+67+19=31+19+67加法交换律
24+42+76+58=(24+76)+(42+58)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二、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两道算式325+480+75,325+75+480。师: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这两道题。生:325+480+75
325+75+480 =805+75 =880=880
=400+480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2.出示另外两道加法算式:480+325+75,480+(325+75),学生独立计算。
生:480+325+75
480+(325+75)=805+75
=480+400 =880=880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运用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使运算简便。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加法运算定律能够简化计算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简化计算呢?
生:不是。
师:那到底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我们能用加法运算定律简化计算呢?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课件出示:在加法运算中,哪两个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我们就先把这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和其它数相加,这样就能简化加法运算。
3.师:根据刚才所学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道加法题看能不能简化运算。
课件出示:115+132+118+85 =85+115+132+118 =(85+115)+(132+118)=200+250 =450
三、小结
生:在加法运算中,哪两个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我们就先把这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和其它数相加,这样就能简化加法运算。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245+180+20+155 75+168+25
67+25+33+75 由四名学生在黑板上板眼,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学生做完后,教师在逐一进行讲解,提示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2.这堆原木一共有多少根?课件出示图并提问,(1)你知道了什么?(2)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2)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学生先根据提示自己思考并尝试计算。最后教师讲解并出示做题过程:10+9+8+7+6+5+4+3+2+1 =10+(9+1)+(8+2)+(7+3)+(6+4)+5 =10+10+10+10+10+5 =55(根)答:这堆原木一共有55根。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2页练习六,第1题。
六、板书: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1.复习:a+b=b+a
(a+b)+c=a+(b+c)2.新课: 115+132+118+85 =85+115+132+118加法交换律 =(85+11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第五篇: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
团风县但店小学 童迟蕾
教学内容:
P2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如果有三天的假期,你想干什么呢?
生1:玩游戏!
生2:爬山。
生3: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的李叔叔吗?骑自行车帮助既
我们锻炼身体又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还可以沿路看风景。
二、新授。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例2有解决了李叔叔前三天所行的路程,那么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呢?一起来看。1.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
师: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课件出示:
第四天:115千米 第五天:132千米 第六天:118千米 第七天:85千米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多少千米?(1)试着自己列式并解答。
(2)把你的算法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请两位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对比)
3、展示汇报。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37+45=35+47
()31+67+19=31+19+67
()56+72+27=56+(72+27)
()24+42+76+58=(24+76)+(42+58)()
2、完成“想想做做”。
425+14+186
245+180+20+15
567+25+33+75 75+168+25
师:看来,在计算过程中,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到数字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能不能凑成整百数。
3、P20/做一做。
四、总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 P22/5—7 板书设计:
加 法 运 算 定 律 的 应 用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