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芳桥小学
一、课题提出: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析串讲轻整体感悟,重求同理解轻求异创新的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病,克服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不良认识取向,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之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我校及时提出了“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理念,充分解放学生的脑口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能读书内化,自我建构吸纳,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界定:
现代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真正的学习动因来源于不断发生的问题,因而只有把教学的内容转变成具有潜在意义的目标情景,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所谓的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目标、实验操作、调查搜索、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将教学的过程变成“自主——探究——发现——解决”的过程,转变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特征表现为:(1)问题性——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一系列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综合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开放性——打破书本教室壁垒,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必然带动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思维方式开放。(4)主动性——凸现学生主动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展示。(5)活动性——探究学习活动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积极情感体验。(6)互动性——探究阅读中主客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互动,群体与个体间必然合作帮助,遇到疑难少不了教师参与、引导,这种参与中互动,自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团队意识。
三、研究目标:
1、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及国内外先进的语文教育理论,总结本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大胆改革语文课堂,积极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低级段和中高级段语文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以指导全校的语文课改工作。
2、通过课题研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善于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我习得、主动发展、自能构建和自主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得到开发,学习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3、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语文骨干教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四、操作模式及课堂结构: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目标定向—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练习测标。该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表现为“目标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完善”;教师的“导”表现为“出示材料——启发点拨——组织讨论——评价矫正”。
在实际运用这一模式时,我们注意根据阅读教材、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进行灵活处理,并对有关环节作必要的增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既体现模式精神,又不程式化。
五、研究过程及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地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原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问题才能有学习的动机。如教学《“科学怪人”》之前,先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科学怪人”是谁?他“怪”在哪里?为什么称他是“科学怪人”?他的“怪”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感悟语言。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疑”情景,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才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
2、运用生活情景。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一是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鲜活的“生活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了《听爷爷说汉字》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来历和蕴含的深刻含义;学习了《特殊的葬礼》后,我们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及治污情况,先后开展了 “三个一”的活动,即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组织一次“绿色行动”。二是我们加强了语文与姊妹学科的横向联系,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艺术欣赏、动手实践等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以体现探究性阅读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如张洁老师教学了《世纪宝鼎》后,让学生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并引导学生仿照书上谈谈设计意图和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了一次“情系2008”的主题队活动。
3、体验角色情境。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真情,把阅读探究和角色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强烈愿望。如学习《小鹰学飞》、《狐假虎威》、《小稻秧历险记》等童话寓言类文章,都可以运用读演教学法。由于增加了角色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条件和发挥潜力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落实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语言训练。这种表演的形式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更多,表演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探究,使学生读懂读好,不能喧宾夺主。
4、借助媒体情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阔领域,学生能得到来自于课堂内外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使语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和立体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迅速地把学生的视听感觉系统很快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如黄丽萍老师教学《詹天佑》一课,在引导学生探究“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尝试画一张示意图,然后借助媒体手段,让学生把画的作品拿到视频展示台上进行比较,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探究;在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一部分时,学生对“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一句提出了疑问:火车怎么会掉转头行驶呢?这时教师适时演示多媒体动画片,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我们主要教给以下读书方法:一是自读,即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导读提示等,读课文重点章节,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二是查阅,即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三是评注,即让学生结合重点问题,给文中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作简要的评点批注,研读课文;四是联系,即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知识去独立学习,探究问题答案;五是赏析,即赏析好词好句,朗读品评,练习感情朗读;六是质疑,即学生在自主读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七是练习,包括读练、说练和写练,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快乐做一做”、“作业超市”等。
2、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习价值。为此,在组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如陈燕老师教学《燕子》一文,就启发学生:有的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总喜欢带一个“燕”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燕子那样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很勤劳,衔着一口口泥巴,为自己垒起一座漂亮结实的房子„„从此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启发生成问题。如周娜芳老师教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神机妙算”提出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首先算到了什么?为了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三是结合课后习题,归结重点问题。如教学《诚实和信任》一文,老师精心设计了问题:“诚实和信任”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还能不能用其它题目?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材,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举例延伸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内容,升华情感。
3、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在小组交流中自行解决;对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特别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一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对“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词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聪聪和他爸爸的对话及聪聪的所见所闻,深入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二是借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助性材料来分析问题。像《军神》、《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文章,我们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例阐释。如姚瑾老师在教学《特殊的葬礼》,对“它(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一句的理解,他引导学生举例说说:你见过亲人去世前的痛苦样子吗?有一位学生说,我的爷爷得了癌症,去世前很瘦很瘦,我看到他那痛苦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在此基础上让那位学生读这句话,全班学生受到了震撼,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瀑布枯竭时的悲惨景象。四是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我们还是要求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受到画龙点睛之效。
4、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我们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2)接龙式。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通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即时筛选或优化重组,提炼出覆盖面广、有思考价值、有穿透力的研究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二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好交流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不致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秩序,重视巡视指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合作学习,都有所收益。
(三)重视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虑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1)使学生学会自评。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学生朗读、表演或讲故事时,让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表现作出判断。开始学生只会说“挺好”或者“不太好”之类不太明确的概括性评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作出“我读得没有感情”、“我的声音太低”、“我的动作不好看”等较客观、具体的评价了,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不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2)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评价时,我们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一是围绕“三维”目标研究评价的内容;二是创新评价的方法。如如何评价同学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别人的长处后指出努力方向;同学讲了如何补充;同学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如何做到求同存异等。这种互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3)重视师生之间的互评。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无数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到同步发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建立“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发言次数、有影响精妙的发言、今日“精彩回放”、本节课谁沉默了?今日“进步之星”等。每天有语文学习小组长作好记录,一周公布结果,组织评比“最佳小组”和“最好的发言”。再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历程,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三年多来,学校领导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实施深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课改实践,带头撰写教学论文。全体语文教师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逐步在全校在中高年级构建形成了“悟读组合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并把模式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校各科教学。在平常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初步改变了分析串讲式的语文阅读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在02年创建省实小的课堂教学验收中,新课程新课堂的教学理念和这一模式的研究应用在各级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03年的无锡市课改调研中,作为农村学校代表,我们的课改工作、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肯定,促进了我校宜兴市课改示范先进学校。
2、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探究意识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现了学校“人人都能进步,人人都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目前,各年级学生初步养成了读书动口动笔、阅读体验情感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极质疑创新的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自我习得交流、自主评价展示的语文综合水平。全校学生的写字阅读、口语交流、听力写作、征文演讲等语文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参加市级语文素质测试每年获得优秀成绩,数十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各种杂志刊物,语文学科成绩调研抽测始终处于前列。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课题的实施牵动了大批教师的参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活跃气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力。二是实验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三年来,全体实验教师带着参与课改科研的热情与困惑,积极学钻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努力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研究性学习”、“以校为本”等新的教育理论,先后开展“追求理想的课堂”、“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在反思中提高”等多种形式的论坛交流,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自身教学品质,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风格,在学校各年级中培养了一批校级语文骨干教师。蒋达君、黄丽萍、於镇波、徐文静、张洁、姚瑾、王春燕、蒋汇勤等一批青年教师很快成长,其中3位获市学科带头人、新秀称号,蒋达君副教导被评为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先后有3位语文教师在市的语文赛教、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徐文静老师获无锡市一等奖;有近20篇语文教学论文在省市以上获奖、发表。
七、课题研究反思:
几年来,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进行了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我们对“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还理解不深,教师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仍存在脱节现象,课堂中仍然有“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二是对这一模式操作上还存在僵化现象。课堂中,探究内容主次不分,探究目标过分分散,忽视语文本体训练,重过程、轻效果等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使本课题的价值得到准确的体现和推广。
第二篇: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
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析串讲轻整体感悟,重求同理解轻求异创新的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病,克服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不良认识取向,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之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我校及时提出了“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理念,充分解放学生的脑口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能读书内化,自我建构吸纳,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界定:
现代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真正的学习动因来源于不断发生的问题,因而只有把教学的内容转变成具有潜在意义的目标情景,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所谓的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目标、实验操作、调查搜索、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将教学的过程变成“自主——探究——发现——解决”的过程,转变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特征表现为:(1)问题性——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一系列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综合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开放性——打破书本教室壁垒,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必然带动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思维方式开放。(4)主动性——凸现学生主动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展示。(5)活动性——探究学习活动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积极情感体验。(6)互动性——探究阅读中主客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互动,群体与个体间必然合作帮助,遇到疑难少不了教师参与、引导,这种参与中互动,自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团队意识。
三、研究目标:
1、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及国内外先进的语文教育理论,总结本校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大胆改革语文课堂,积极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低级段和中高级段语文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以指导全校的语文课改工作。
2、通过课题研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善于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我习得、主动发展、自能构建和自主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得到开发,学习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3、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语文骨干教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四、操作模式及课堂结构: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目标定向—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练习测标。该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表现为“目标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完善”;教师的“导”表现为“出示材料——启发点拨——组织讨论——评价矫正”。
在实际运用这一模式时,我们注意根据阅读教材、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进行灵活处理,并对有关环节作必要的增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既体现模式精神,又不程式化。
五、研究过程及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地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原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问题才能有学习的动机。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感悟语言。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疑”情景,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才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
2、运用生活情景。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一是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鲜活的“生活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我们加强了语文与姊妹学科的横向联系,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艺术欣赏、动手实践等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以体现探究性阅读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体验角色情境。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真情,把阅读探究和角色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强烈愿望。由于增加了角色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条件和发挥潜力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落实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语言训练。这种表演的形式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更多,表演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探究,使学生读懂读好,不能喧宾夺主。
4、借助媒体情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阔领域,学生能得到来自于课堂内外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使语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和立体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迅速地把学生的视听感觉系统很快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
(二)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我们主要教给以下读书方法:一是自读,即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导读提示等,读课文重点章节,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二是查阅,即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三是评注,即让学生结合重点问题,给文中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作简要的评点批注,研读课文;四是联系,即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知识去独立学习,探究问题答案;五是赏析,即赏析好词好句,朗读品评,练习感情朗读;六是质疑,即学生在自主读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七是练习,包括读练、说练和写练,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快乐做一做”、“作业超市”等。
2、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习价值。为此,在组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如教学《燕子》一文,就可启发学生:有的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总喜欢带一个“燕”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燕子那样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很勤劳,衔着一口口泥巴,为自己垒起一座漂亮结实的房子……从此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启发生成问题。如教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神机妙算”提出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首先算到了什么?为了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三是结合课后习题,归结重点问题。
3、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在小组交流中自行解决;对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特别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一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二是借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助性材料来分析问题。像《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文章,我们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例阐释。四是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我们还是要求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受到画龙点睛之效。
4、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我们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2)接龙式。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通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即时筛选或优化重组,提炼出覆盖面广、有思考价值、有穿透力的研究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二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好交流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不致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秩序,重视巡视指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合作学习,都有所收益。
(三)重视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虑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1)使学生学会自评。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学生朗读、表演或讲故事时,让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表现作出判断。开始学生只会说“挺好”或者“不太好”之类不太明确的概括性评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作出“我读得没有感情”、“我的声音太低”、“我的动作不好看”等较客观、具体的评价了,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不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2)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评价时,我们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一是围绕“三维”目标研究评价的内容;二是创新评价的方法。如如何评价同学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别人的长处后指出努力方向;同学讲了如何补充;同学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如何做到求同存异等。这种互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3)重视师生之间的互评。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无数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到同步发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建立“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发言次数、有影响精妙的发言、今日“精彩回放”、本节课谁沉默了?今日“进步之星”等。每天有语文学习小组长作好记录,一周公布结果,组织评比“最佳小组”和“最好的发言”。再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历程,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一年多来,学校领导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实施深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课改实践,带头撰写教学论文。全体语文教师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逐步在全校在中高年级构建形成了“悟读组合式”和“自主探究式”两种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并把模式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校各科教学。在平常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初步改变了分析串讲式的语文阅读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2、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探究意识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现了学校“人人都能进步,人人都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目前,各年级学生初步养成了读书动口动笔、阅读体验情感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极质疑创新的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自我习得交流、自主评价展示的语文综合水平。全校学生的写字阅读、口语交流、听力写作、征文演讲等语文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
3、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课题的实施牵动了大批教师的参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活跃气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力。二是实验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三年来,全体实验教师带着参与课改科研的热情与困惑,积极学钻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努力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研究性学习”、“以校为本”等新的教育理论,先后开展“追求理想的课堂”、“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在反思中提高”等多种形式的论坛交流,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自身教学品质,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风格,在学校各年级中培养了一批校级语文骨干教师。
七、课题研究反思:
一年朵来,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进行了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我们对“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还理解不深,教师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仍存在脱节现象,课堂中仍然有“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二是对这一模式操作上还存在僵化现象。课堂中,探究内容主次不分,探究目标过分分散,忽视语文本体训练,重过程、轻效果等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使本课题的价值得到准确的体现和推广。
第三篇: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湖州电大2012年秋季小学教育本科晏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为什么本应该是一门最有情趣最生动的学科,却弄得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乏味?在老师的感叹和学生的呵欠中,课堂的收效之低就可想而知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人所共识的,如此,学好语文就是每个学生应该做到的,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我们做教师的应积极探讨的。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兴趣丧失的原因,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应让语文课堂充满着吸引力,让学生来不及走神。但课堂时间毕竟很有限,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包罗万象涵盖万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从而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学习中生活,在轻松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的艺术。
本课题试图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方面做积极的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让语文的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而把语文作为自己心灵休憩的园地,在心灵的快乐旅游中得到语文最大的收益,达到高效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孔子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收获。孔子曾对他的学生夏说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种学习过程体现了“学、思、行”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始终应该注意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尤其是思路,并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门道”,变为自己的“本领”(能力),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用这些本领去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而实现课堂的最终高效。
2、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借鉴意义。
这是一种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由他们自己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分析、讨论得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教学中教师把以教材为范例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内容;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表达交流、补充各自的看法,使得个别的认识向一般意义的认识升华。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发表创见,培养创新能力。
3、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
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自主探究”吸取了“问题法”、“发
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甚而要学生知其必然,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
4、教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去自主探究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是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学习心理过程有“学—思—疑—问”四个必要的环节,其实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的过程中,才能既获得新知,又提高能力。同时,从自主探究所追求的目标看,它所要培养的创造力,正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只有通过教师引导探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三、研究的目标
1、确立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模式,要针对这些不同点描述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2、构建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讨具体的教学操作技法,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律。
3、在广泛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编制相应的操作程式及其变式,具体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各步骤完成的任务等。同时归纳各步骤的“导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理性层面的研究,探讨构建自主探究高效模式的逻辑起点,分为从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实质出发、从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出发、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等方面。
2、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主体性”为核心,因此,研究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个性鲜明、积极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对教学过程、方法等都要进行重新的审视,比如如何看待学生的差异?如何有效地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等。
3、从自主探究高效教学之于一般教学的继承和超越的角度,探讨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一般要求。讨论的要点有教学目标、教学思想、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教学气氛、教学手段、练习与习题、教学评价、教学成果、教学范围、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
4、采用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方法,先集中力量拿出一些典型的课例。主要讨论该课例体现了怎样的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原则,与以往的课例比作了哪些改进。总结一些简单地、操作性比较强的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策略。
5、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帮助解决教学难点、提高知识传递质量、增
强课堂练习密度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广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要将网络引入教学、引入课堂,用网络的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增加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密度和质量,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对象
良友小学四年级二班33人为主,其他班级为辅。
六、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反复,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着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发展。
2、本课题研究的其它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心理测量法,教育统计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与思辩的方法。
运用上述方法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并重视资料的积累。
七、课题探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04月――2013年06月):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
第二阶段(2013年07月――2013年09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课堂实践,产生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总结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形成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书面成果,课题结题。
八、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例说)。
3、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方案。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晏娇: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上具体的研究课、资料收集工作等。
十、研究总结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立足教材,以教学理论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四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小
12012049 引导自主探究 培养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小结
龙岩市长汀县童坊中心学校
张兴群
上学期,我校经过积极申报,承担了省级立项课题《基于语文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的子课题——《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的研究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协调组织,健全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编写、印发学习材料,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寻找我校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实验的第一手材料。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教学实际,围绕学校确立的专题确定自己的小课题,并在实践中反思,取得了一些成效,为继续更深入研究。现做一个阶段性小结:
一、分析现状,找准方向
课题研究是为解决学校的教学,存在实际问题而研究的。如果脱离了校本研究,那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是流于形式,是无效的研究。因此,我们从教师的组成结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方面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给与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太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意识不强、问题意识薄弱,探究能力差。现有的,阅读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生的语文发展。因此,通过研究‚构建‘引导自主探究,培养语文能力’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作为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落实好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全面提
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成立机构,保障措施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课题试验小组,制定了各种研究制度,在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资料购置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定期组织研讨活动,教研和科研相结合,从案例中研究,从实践中发现和反思,积极参加县教学研讨活动,写出交流的案例、心得和反思。
三、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及《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与课题相关的材料、理论专著,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看名家名师报告和课堂教学录像、外出观摩学习等。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转变了教育观念、并自觉地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视为己任,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努力改进教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研究起始,我们先确定两个试验班开展小范围的语文学科的研究。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后,开始向其他班级和其他完小辐射。一是班级、学校之间结成合作研究伙伴,边学习、边研究、边交流、边总结;二是请有关专家来指导,把教师与专家结合起来协同攻关。我们针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探究
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等主题进行思考和研讨,并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组活动。如:“磨课”研讨活动、课堂赛教、教研沙龙、教师美文诵读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的教研工作更加有声有色,教科研氛围,愈加浓厚。
五、持续深入 提高效率
为使研究进一步地深入,提高研究效率,接下来通过研究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和课改的要求,根据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今后加强教师培训、进修、外出学习,并聘请专家讲座、指导课题开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2、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和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研究的重点仍放在课堂教学上,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并提高实效性为主的青年教师“校内研讨课”活动,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3、每周在中心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展全镇性教学研讨活动,个案跟踪要进一步抓紧抓实,并进行案例分析。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案例收集与分析,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4、建议各课题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先进经验,共同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献计献策。
六、存在问题与困难
(1)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仍还有待提高,教师对教科研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掌握不够。
(2)课题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专家的有效指导不够。(3)校内外,尤其是与校外相关的交流机会太少。
(4)自主探究学习应是培养学生一种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越早抓成效越明显。所以应从低年级开始,养成好习惯,到高年级有些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5)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其实效性,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目前,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分化比较严重。
总之,回顾半年多来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着许多问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往后,我们继续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案例研究为主线,加强研究,不断解决研究中的新问题。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课程实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第五篇: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小结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小结
今年11月份,我校承担了重大课题《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协调组织,健全制度,在实践中反思,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需要继续更深入研究。现在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与大家交流:
一、确定自主探究式教学四步模式
1、创设情境,引入探索
教学在复习引入阶段要抓住新知识的起点,使复习铺垫做到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这样,既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与方向。
2、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学习新知阶段,教师要重视加强操作感知的指导和加强知识迁移的指导,善于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导方法,做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又注意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精神。
3、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在巩固练习阶段中,要求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将书本知识转为能力。
4、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根据学生目标要求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表现与学习体验,想提的问题,让学生向课外实践延伸,教师重视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再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取得的成效
1、课题研究促进了老师的学习和实践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实践。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反复学习了课程标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重新认识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
2、课题研究使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来探讨课堂中怎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变教师的灌输为学生主动地去以旧知构建新知,变接受的过程为探索发现解决的过程。
三、通过研究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平等自主的氛围是探究的先决条件
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时进行自主探究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敢于放手,把时间和空间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但是仅仅放开是不够的。在一些文章中谈到:教师在实践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时,开始积极性高,后来感觉效果不如原来的,慢慢回到过去旧的方式。我觉得根本原因不是这种方式的弊端,而是实践中出了问题,教师不仅仅要学会放,还要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和能力。例如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怎样分组,组内怎样学习,如何有效利用时间防止无效的合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收”起来,引导学生有一个总的认识,这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探究的形式要与内容结合自主研究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些相应的形势作为支撑。例如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设计让学生充分提问的环节,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小组合作、辩论、表演等活动形式,没有形式学生就无法活动、探索,没有时间学生的思维就无法发散。但问题是如何利用好各种形式,关键是形式与内容结合好,避免空洞流于形式。学生提出问题要合理梳理,学生合作表演等活动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握。
3、教师的位置和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把握自己的位置,这是令新课改中教师迷惑的问题。在我们课题小组在一块反复交流、相互听课之后,让我明白了课堂上老师不是省事了,而需要积极的与学生合作,给遇到位的指导,课前老师要深挖教材后才能做到这一点,课堂会因为老师和学生的深入学习而生动。所以,我觉得老师要在课外下大功夫,在课堂中才能起到点拨和帮助学生提炼的作用。
4、怎样融合探究理念与其他教学理念
课堂中,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需要和其他教学理念融合运用,这样才能不让自主探究的方法显得疲惫。教学中往往形成定式走向单
一。无论是什么名堂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找找他的理论
基础是什么,这样脑子中就明晰了。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也要融合其他的教学方式,包括接受性学习和情境教学、活动教学等方式。
总之,我校的课题研究刚刚起步,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与指导和帮助,自主探究模式课堂阶段总结
岳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