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谭子伟
历史必修一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识记下列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⑶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内容:
本节课共三个子目,其中第一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中国的抗战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政治局面看,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战争态势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第二子目“日军的滔天罪行”,记录了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深入学习此目,用史实揭露日军侵华时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捍卫世界和平。第三子目“抗战的胜利”,本子目介绍了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内容,通过学习明确日本发动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重点、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教学定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抗日战争》这节里,从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第一目“全民族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①搜集与抗战相关图片、资料、影视信息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题目是
1、你对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你最想了解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知识。
2、你希望老师如何讲述抗日战争这一课。
③总结、分类学生的答案,作为教师备课的依据。学生:①课前预习《抗日战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
②有条件的同学利用网络搜集与抗战相关的材料 ③感兴趣的同学可撰写历史小论文。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四、教学过程
导入: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国人普遍的心态是又爱又恨,“爱”这个国家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汽车等,在我们尽情挥霍我们的人民币支持日本经济的同时,却又难以割舍上百年来的民族仇恨,谈到“中日关系”,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要了解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从中去体会我们祖**亲曾经饱尝辛酸,去体会我们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去感受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近代前期日本侵华历史”(幻灯片展示),简单的表格只是截取了一小段历史片断。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地图,“日本历年侵占中国领土略图”(幻灯片展示),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被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一寸山河一寸血”,日本想要灭亡中国的野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这一切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大陆政策”,日本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它的侵略计划,特别是1929年,当时世界上爆发了一场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大危机的刺激下,日本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幻灯片展示三段材料“倭寇的帝国梦”: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华北事变,平津危矣、华北危矣、全中国危矣;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第一篇
全民族的抗战 抗战时期有这样一首小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呐,这是奴隶!”不愿做亡国奴的东方雄狮发出了一声怒吼(幻灯片展示一段《国歌》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段歌词是我们心中熟悉又神圣的旋律,今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一不同的心情哼唱这首歌,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当年,亿万中国人唱着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几天后,蒋介石也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两大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政治信仰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但都是炎黄子孙,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两党捐弃前嫌,抛弃阶级利益,与1937年9月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抗日战争,但无所要说明的是这次两党合作是军事上的合作,因此,抗日战争出现了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特殊局面。(幻灯片展示)
1、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
敌后战场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国共军事合作的典范就是抗战初期的太原会战。
2、两条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
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是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导致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平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寇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并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负责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会战。
武汉会战后,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宣告失败,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术与日寇周旋,在抗战后期,敌后战场成为对日作战的主站场。
从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整个抗战形势是,中国方面虽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仍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而日本的侵略计划推行的也不顺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抗战前期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中日两国国情。
(幻灯片展示)毛泽东《论持久战》引文
正是由于敌强我弱,所以我们不能“速胜”,但由于我们地大、人多、物多,加之得道多助,所以我们也不会“亡国”,那么该采取怎样的战略赢得最后的胜利?那就是依靠广大的民众,进行“持久战”,因为毛泽东说过“战争伟力之根源在于广大民众之中”,中日双方的特点决定了这场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第二篇
日军的滔天罪行
有人说中日两国的关系是一衣带水,其实我更想说中日两国关系是一衣带血。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期间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罪行数不胜数,罄竹难书,限于教材篇幅,我们只列举了其中三件: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的14年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至今,日本遗留的生化武器仍然在伤害我国人民,我们列举的三件事只是侵华日军的暴行的缩影,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罪行,从令人发指的犯罪手段来看是灭绝人性的反人类的罪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记住这段侵华日军罪恶的历史,这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当无耻遭遇真相”总有些不和谐之处在伤害我们的民族感情,比方说:教科书问题、东史郎事件、靖国神社问题等等。特别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次次的参拜靖国神社,今年竟然在8月15日这天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给世界人民,尤其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惨绝人寰的深重灾难的日本,在对战争责任和赔偿等问题的认识上,其态度却与人类的要求背道而驰。它一次次猖狂地否定侵略历史,一次次地在它曾经伤害过的国家的伤口上撒盐,这反映出日本右翼势力掩盖日军战争罪行的企图,不能不让亚洲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警惕。
与小泉拜“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沙之跪。“华沙之跪”是划时代的,这成为德国回到欧洲大家庭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华沙之跪”成为德国政府面对历史,承担责任的象征。
学习这段历史,我们不是要血债血还。请大家思考,今天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何种方式表现?
(幻灯片展示)抗战胜利后,香港某酒店曾经在酒店门口竖了一个牌子,上写:日本人与狗不得内进!后来在日本大使馆的强烈抗议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规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费8亿港元。请大家思考,这是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第三篇
抗战的胜利
如果说通过学习“全民族的抗战”看到一片片国土的沦丧让我们悲愤;如果说通过学习“日军滔天罪行”看到一幕幕侵华日军的暴行让我们气愤,那么这一目的学习,我们去体会我们祖国的强大,让我们为这种强大而自豪。
(幻灯片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历经千载薪火相传,百炼成钢,我们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胡锦涛
胡锦涛主席的这段话,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目内容的现实意义。
1940年夏秋之季,抗日战场的形势极为艰辛,国民政府内部的投降危险日益增长,而日本妄想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推行“囚笼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八路军总部决定向华北的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百团大战。
(幻灯片展示)百团大战
我们中国军队不光本土作战,还开辟国外战场,更加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展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出国与盟国共同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此次远征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中具有突出的贡献。
战争是残酷的,抗战是艰辛的,终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让我们通过几幅图片再现那段历史并追忆我们的抗战英烈。
让我们思考:(幻灯片展示)“抗战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不仅是我们的民族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也是为此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对于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欧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位二战中的风云人物,都曾有过高度的评价。
(幻灯片展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评价。
由此,我们要评价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小结:
抗日战争结束六十年了,“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那段历史,决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记住教训,让当今的时代更加和平与和谐。60年过去了,亲身经历过当年战争与伤痛的人正越来越少。今天,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显得更为必要。
五、练习巩固:
1、某校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百团大战的资料,他们应该去哪进行调查
A华南
B华中
C华东
D华北
2、中国人民能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D战略战术的正确
3、下面对全面抗战路线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抗战
B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C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全国抗战
D在国际力量支持下的抗战
4、以下战役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是
A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B中国远征军的远征缅甸
C八路军开展的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5、“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以往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B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C以往的反侵略斗争没有取得一点成就
D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
6、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与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的‘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战胜利是责无旁贷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中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的爱国主义”是什么?
②材料中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的“失败主义”与“我们国内的失败主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③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1、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叙述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语言注意精练、科学、准确、同时由于本课重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升华学生的情感,因此语言也要生动、富于感情,让学生受到感染。
2、对于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侵华日军暴行内容,选择先由学生来讲述,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来补充,学生讲完后,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对日军的暴行有何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情感被调动起来后,再由教师强调,我们学习这部分内容不是要“血债血还”,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局面。
3、因《抗日战争》内容复杂,很难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因此我选择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到的较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和教材联系比较紧密,此问题的提出能引导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知识的把握。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引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看书中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 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阅读材料: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材料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
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第三篇:高一历史必修一 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导入
出示图片──油画《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很难平静的场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落后就要挨打”。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屡战屡败。这些侵略中,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最甚,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怎能不让人扬眉吐气?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中国的军队百姓,中国的山河大地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又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背景:
师:近代以来中国屡受侵略,为什么老师说在这些侵略中以日本的侵略最为突出? 生:列举近代以来日本的侵华史实。
(日本自1868—1873年明治维新以来,逐步成为军事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举其要者如下:
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逼签《马关条约》,掠夺了中国巨额赔款和台湾省; 1897年的割地狂潮中,划福建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出兵中国,逼签《辛丑条约》,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1905年,日俄战争击败俄国后,又继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权; 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2年起,支持军阀发动混战,从中获利。)
师:日本的这一系列侵华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顶峰。在1929年新一轮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使得本来就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到新的打击,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在经济上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形成军需通货膨胀,政治上结束政党内阁建立起以统治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统治。并制定了富有对外侵略性的《国策基准》作为根本国策。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日本开始对中国展开近乎疯狂的侵略战争。请同学们看[历史纵横]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准抵抗,十余万东北军不战而退,使东北大片土地迅速沦陷:19日晨,日军占沈阳,同日又占长春、营口、鞍山、抚顺、安东等20座城市,掠地千余里。21日,日本驻朝鲜的三十九旅团渡过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分向辽宁、吉林进击。同日,代理吉林省主席熙洽叛国投降,吉林城陷。22日起的一周内,辽、吉二省基本丢失。接着,日军又于1932年1月3日攻陷锦州,2月5日占哈尔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初,日军制造所谓“日僧被殴事件”。日本和尚关崎启升、水上秀雄及其信徒共5人,故意向三友实业社总厂工人义勇军抛石挑衅,几个伪装工厂义勇军的人发生“互殴”。事后日方自称一人受伤死于医院。20日向国民党上海当局提出惩凶、道歉、赔偿和取缔抗日运动等四项无理要求。尽管上海当局函复日本总领事馆,表示完全接受“四项条件”,但日军仍于28日夜12时,在闸北分三路向中国军队发起了突然袭击。驻守在上海的十九路军自动奋起抗战,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坚持了一个月之久,最后在国民政府的妥协下中国看涨部队主动撤退。5月5日中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只能停住在昆山苏州一带不能进驻上海,儿日本侵略军却可以继续留驻上海。中方承诺取缔抗日活动,十九路军换防,派往福建剿共。
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立即着手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欲以“自治”或“独立”的名义,由中国人自己分裂出去,进行由汉奸出面而日本幕后操纵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一个“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8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一伙日本特务、汉奸和清朝遗老的簇拥下,来到长春。3月9日举行就职仪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就职前,溥仪就与日本签订了一个卖国密约,把权力完全交给关东军司令部。同年9月15日,日本政府“声明”,承认伪满洲国为“独立”国家。“满洲国”的整个政权,由日本外交、行政、军事、铁路等驻东北的机构联合控制,溥仪尽管担任“执政”,甚至1934年还升级为伪“满洲帝国”皇帝,但他仅仅是个傀儡而已,日本侵略者是他的太上皇,一切都要唯其命是听。伪满洲国执政(后来是皇帝)以下设国务院,下辖十余个部级机构;地方上划东北为14省和新京(长春)、哈尔滨两个特别市以及满铁沿线的“特别区”。中央各部,由汉奸任正职,日本人任副职,但正职要听命于副职。在日本人统治的14年里,“满洲国”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军事镇压。他们野蛮残杀无辜的中国人,其屠杀方法多种多样,有枪杀、绞杀、电杀、毒杀,还拿活人进行细菌病毒实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18日凌晨,伪满皇帝举行退位仪式,溥仪按照日本人起草的“退位诏书”念了两分钟,伪满洲国草草收场,存在了近十四年的傀儡小朝廷可耻地覆亡了。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侵略行动。1935年9月新人日本华北驻军总司令多田骏发表声明公开鼓吹华北要在日本指导下联合自治。11.25日本侵略者唆使国民党滦榆区的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宣布脱离中央自治。同时为了策动华北自治,日本更是大力拉拢二十九军军长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当做主要拉拢对象。蒋介石为了拉住宋元哲,值得让步1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设置冀察政务委员会,有宋元哲担任委员长。这个委员会名义上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被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控制着。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和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华北的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自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后,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的日军部队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境内的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23时左右演戏的日军谎称一名士兵失踪和收到中国士兵的射击,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队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立即向卢沟桥,宛平城和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的第二十九军的第二一九团军官奋起回击。中华民族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提问:请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思考日本的侵略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相比,有什么特点? 一九二七年四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相。他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中国现代史稿》上册第386页
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主要是为了获得原料、市场及资本投资市场(以英国为代表),或者是为了从中国掠夺一些土地(如沙俄),日本与他们都不同,日本是以“灭亡中国”为国策的。
师:日本意在灭亡中国,那中国要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出路何在?
生:只能是全民族共赴国难,艰苦斗争,争取抗战的胜利。
师: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早在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瓦窑堡召开。瓦窑堡会议批评了党内那些认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关门主义的错误观点,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27日,根据会议决议,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坚决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抗日,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甚至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包括蒋介石在内也有可能抗日。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抗战爆发后,迫切需要建立国共合作从而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递送了饿《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提出了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三项主张,作为国共合作的纲领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剪接师在庐山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宣言和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师:看书75页,日本此时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生:“三个月灭亡中国”。
师:日本占领平津后,已经决定全面扩大对华战争。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试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为什么日本会提这样的方针?
生: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的狂妄野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日本国小、资源少,难以支持长期的大规模战争的事实。
从此国共双方开始合作抗战,中共将八路军新四军开进敌后,广泛的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建立第一个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根据的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同时国民政府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在徐州会战中过敏啊党的正面战场取得过一次比较大的胜利就是台儿庄战役,国民党以伤亡近两万的代价击溃了日军进攻,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关于淞沪会战找同学读课文75页第三段
在太原会战中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对日进行了平型关战役并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猖狂气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之心。
师:日本试图速战速决,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则都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抗战。蒋介石提出“以空间换时间”,要“苦撑待变”。
师:为争取这持久抗战的最终胜利,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提问:在抗战初期,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应是谁?
生:正面战场。
师:日本军部认为只要用强大的武力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就能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因而它把矛头主要指向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面临日本的强压,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这些会战都如课本描述的淞沪会战那样,打得英勇顽强。这些会
战都以失败而告终。正面战场的失败,还在于国民政府执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这些失败的会战意义何在?
生: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师:虽然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失败,但这些会战展现了中国人民抵抗的决心,赢得了向内地转移工厂设备、学校、人才等的时间,为坚持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
案例三 日军的滔天罪行
在日本攻入南京以前,日军就像部队下令:占领南京必须做周详的研究,以便发杨日本的威武而使中国畏服。在这样的指令下,1937年12月日本进占南京城后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时间长达6个星期之久,期间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总计超过30万的中国人被杀害,更有超过1/3的房屋被焚毁。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短片。南京大屠杀还只是日本侵略者暴行一个开始。
1941年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又制造了潘家峪惨案。看图片
除了残酷的大屠杀,惨无人道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细菌和化学武器的研究。在1935年到1936年间建立起两只秘密细菌战部队,即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阅读p77学习延伸这还只是受害者中的冰山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曾在中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有据可查的死者达到27万,日本还在中国的太原济南等大城市专门建立造毒剂地工厂并驻有专门从事化学战的部队,来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屠杀中国军民。
虽然日本侵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残酷疯狂灭绝人性的暴行并没有摧毁中国人的抗战意志,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敌决心。
出示材料: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高。
──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师:“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成反人类的兽性”?
生:
(1)犯下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怎会珍爱别人的生命。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质极其不足等。
(2)记住暴行后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师:铁的史实告诉我们,日本在侵略中国期间犯下了滔天罪行,刚才大家有见地的发言,又让我们从理性上分析了日本犯下如此多罪行的一些原因。我们在记住这些罪行后又该怎么办呢?
师:“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将是盲目的。”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复制仇恨。当年的爱国志士誓死杀敌,因为不战中国必亡。而今天再“以暴易暴”则是没有出路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二字的内涵与表现是不同的。今天中国公民爱国的表现是什么呢?
三.抗战胜利
1.相持阶段的抗战
①百团大战:虽然日本侵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残酷疯狂灭绝人性的暴行并没有摧毁中国人的抗战意志,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敌决心。
为了粉碎日军进攻,八路军前方总部对决定对华北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作战。1940年8月到12月初,华北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出动105个团共40万兵力在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进攻,是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作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沉重打击敌人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还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同时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得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的抗战除国内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外,还开辟了国外战场,1942年日本企图从泰国缅甸北上进攻中国云南。为了保住滇缅公路中国政府于1942年派遣军队到缅甸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在作战中打通了国际交通线,胜利完成了配合英美盟军反攻缅北的任务,为支援整个缅甸战场卓出了贡献,并减轻了美军进攻太平洋的侧面压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
②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百余年来首次取得反侵略战争 国内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大 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邓建发
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七课。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取得的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力量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本课的内容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是日本的侵华事变史实以及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二是中国军民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本课的教学将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注重分析日军侵华原因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考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还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广度、高度。
所带的班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强。
高一学生在初中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收到大量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史实,但是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缺乏对知识的全局的、系统的把握。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分析法,在充分回顾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更加深层次的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地位以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怎样理性的看待当前两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像、音乐、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难点:分析日军侵华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六、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片法,探究法,讨论法
七、板书设计 抗日战争
一、血腥野蛮的侵略
1、日本侵华事变
2、日军的滔天罪行
二、不屈不挠的斗争
1、全民族抗战 2.、抗战胜利
三、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年2月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以及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中国同胞,同时也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重回那段中国人民为了反抗侵略,捍卫国家安危的伟大历史。(请同学们翻到课本74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抗日战争)讲授新课:
那么,这节课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一起来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
那么,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老师将本课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血腥野蛮的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下面我们首先我来学习第一个内容——血腥野蛮的侵略。
一、血腥野蛮的侵略 1.日本侵华事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看课本的历史纵横,一起大声的来告诉老师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
(PPT)课件打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使得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么,通过了解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日本为何要侵略中国?(PPT)(结合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待会我找人起来回答)“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生:(略)
师:非常好,我们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此外还具备了有利时机。
(1)历史方面的因素就是我们前面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所谈到的大陆政策的制定。所谓大陆政策,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侵略手段来侵略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它主要分为五大步骤,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即中国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中国,第五步侵占亚洲乃至称霸世界。所以我们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早已策划好的,是既定国策。(2)那么,现实方面的因素就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发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日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经济危机的浪潮中,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3)此外,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为日本提供了有利条件。
(过渡)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罪行不仅仅是侵略中国的领土,在侵略中国领土的过程中还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以及利用中国活人做细菌实验的“731部队”,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可谓灭绝人寰、惨无人道,下面我们一一来学习日军在侵华期间 所犯下的典型的三大罪行。2.日军滔天罪行:(PPT分别展示)罪行之一:日军在1937年12月进行了南京大屠杀,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短片来了解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下的不可原谅的滔天大罪: 了解了南京大屠杀之后,相信同学们也跟老师的心情一样难以平复。而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行径就像我们此刻的心情,他们的疯狂行为根本停不下来。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又于1941年初制造了潘家峪惨案,将全村1500多人杀掉了1200多人,无辜的老百姓就这样被他们无情的杀害。这些图片正是揭示日军暴行的铁证。
此外,日军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细菌部队。731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这些是日军用来做实验的工具,将活人解剖来研究。(出示活体实验)而日军当年遗留下来的这些化学物质,至今仍在伤害着中国人,本课的最后有一段材料,大家可以自己去读一下。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本76页的学思之窗,思考为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一到中国的土地上,人性就变成了兽性呢?(日本人也是人,它也传习中国儒家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历史因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怎会珍惜别人的生命;②现实因素:日本意在灭亡中国,因而用屠杀来泯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二、不屈不挠的斗争
1、全民族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泱泱中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答:(略)
师: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最终联合起来了,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同盟,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我们才刚刚学习了国共十年对峙,为什么国共两党能一下子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日本呢?我们说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建立形成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们来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PPT)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步骤:
(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战”的主张;
(2)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3)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组织凇沪会战,八路军、新四军成立;(4)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全民族抗战开始。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国民政府和共产党各自开辟了两个不同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不同的路线(片面和全面抗战路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中国的两个不同的战场上分别进行了哪些著名的战役?
国民政府:我们首先来看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所进行的四次大规模的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虽然国民政府在太原会战中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却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大片领土,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什么由国民政府主持的战争最终宣告失败?从客观上来看,可以说是因为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但从主观上来说是由于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才导致了正面战场的溃败。
共产党:而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地发动了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了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40年下半年中共进行了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成为了抗日的中流砥柱。由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师:此外,中国远征军还赴缅甸作战,开辟了国外战场,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沉重打击之下,一场八年的持久战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2、抗战胜利
(1)标志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了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史上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过渡: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民的这场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展示ppt)同学们可以从交战双方中国和日本去分析,还有国际方面的因素。(2)原因
1)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事实证明,邪定不胜正。
2)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并且这场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3)此外,在国际上得到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问:那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看课本77页第一段,告诉老师抗战胜利在中国国内及国际上分别具有什么意义? 生:(讨论并回答)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并在书上勾画出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PPT)
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军侵华这段历史和欠下的累累血债?同样是二战的战败国,同样在二战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德意志民族很早就进行了反思,忏悔。而日本民族不仅没有反思忏悔,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还有所抬头。(PPT展示)
这两张图片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及日本老兵参拜靖国神社的场景,此外,日本文部省还修改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蓄意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些画面就出现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当中。大家怎样看待这些事件和做法?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么做?
生:
教师:对,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和维护和平!日军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医治的创伤。抗战胜利后,香港某酒店曾经在酒店门口竖了一个牌子,上写:日本人与狗不得内进!(有学生鼓掌)后来在日本大使馆的强烈抗议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规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费8亿港元。请大家思考,这是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学生:(议论、回答略)教师:(引导分析)我们要理性的爱国。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我想胡锦涛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上的讲话》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
(引导分析: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
【本课小结】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九、课后小结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对内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整个课下来比较流畅,学生在课堂上的氛围比较好,能够很好的投入,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部分的衔接上还需要琢磨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要及时准确,PPT的制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整个课效果还是不错。
第五篇: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反思 李国强
《抗日战争》教学反思
泸溪县第一中学 李国强
此次《抗日战争》授课活动可谓受益匪浅,既感受到参与过程中苦乐并存的充实感,更有学习他人、反思自己、不断进步的成就感,总的说来反思如下:
1.活到老、学到老,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你百分百的精心备课,总难免有反思改进之处,课后的教学反思的确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可以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利于我们职业生涯的专业化成长。
2.自身教学过程的反思
①在时间的把控上,似乎有点赶课的嫌疑,没有了平时上课时的那种游刃有余的那种完全的控制感,学生参入的谜语竞猜的互动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激发其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遗憾的是我投入的时间显得有点仓促。
②如果以鸡头、猪肚、凤尾作为教学过程的充实度标准的的话,我认为自己在猪肚这一块的充实度还不够,成功的教学在以精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出和谐、轻松而不失紧张团结的教学氛围后,更多的浓墨重彩应体现在中段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应像猪肚一样厚重,有高潮迭起的层次感,但我感觉我的教学中段还未达到这种效果。
③体饱满度及其态身势语言也是辅助传达教学信息、调节课堂氛围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包括精神饱满度、感染力;音调的抑扬顿挫性;教室走动的频率及时机;神态的亲和力;和学生自然到位的眼神交流等等。上完课后感觉在这方面有较大的顿挫感,感觉上课过程中自己的走动很机械,似乎是为完成教学互动一种任务式的走秀。上课前准备过程的些许劳累也带到了课堂吧,自我感觉未达到最佳的的一种精神状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吸取教训,注意这些细节性的东西。
④教学中觉得以下地方我比较满意:很好的整合了历史视屏资料进入正课的学习,如平型关大捷、中国远征军与孙立人将军等,现场我也仔细留心下,学生在视屏学习过程中比较专心,显得饶有兴趣,眼神中可以透露出某种求知的闪耀的光芒,注意力达到了我预期的期望。这进一步让我坚信:历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精当的辅助性视频是可以达到增加学习直观性、提高学习的效率的目的的,对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好的课堂应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平衡实现,而作为我们历史课堂,鉴古知今,以历史关注现实,充分运用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的的渗透和引领,来加强知识的习得,并让学生和是的方法与过程中形成历史的思维,本节课,我始终扣住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中日关系这几个学生的兴趣点,也是历史关照现实的热点来激发学生,使学生进入认知、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
⑤教学中我运用了的“电媒”、“声媒”等手段,学生讨论看似热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3.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思,总的看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规中矩,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但是是不是给学生提供了施展创造性思维的足够自由空间,我还值得反思,因为学生的我很多回答只是课本的简单陈述。因为,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我们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
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4.教学中过多的注意外在效果的一种演示或者是表达,二忽视了务实的的教育目的实现,我忽视了在讲课过程中讲练结合,引入高考某些考题的展示、知识点的分析。
通过讲课和反思,我以后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就算你备课再精,没有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以后
我要特别重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密切,成功的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和物”关系,而是“我和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2.重视课堂教学中个性差异下的分层教学,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教师抛出的问题,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