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诗人感情,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培养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抓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并反复诵读,把握诗人感情,讨论欣赏本诗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掌握诵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教导学生热爱李白及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把握诗歌整体内涵,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教导学生热爱李白及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与教学设想】
1.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继续进行“自―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1)借助教辅《优化学案》,做好课文预习。课前早读课时间――自读课文,并由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预习的,并引导全体同学明确预习本课应掌握什么,并略作点评归纳:李白简介、李白与酒的诗歌收集、文题解读及写作背景、字词障碍扫除、思考本诗主旨及诗人感情等。
(2)替老师设计一段导入新课的语言,要求能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诗的兴趣与热情。(早读课时适当点拨检查)
(3)自己确定《将进酒》的学习目标:你最想从本诗里学到什么。(早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2.拟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朗读替老师设计的导入语,并略作点评。(大力褒扬学生的创意)
二、明确学习目标
由学生提出本诗的学习目标或从本文中自己最想学习什么,一一板书,并引导学生一起确定本诗主要学习目标:反复诵读,把握全诗感情、主旨及诗人形象,领略其艺术魅力。
三、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请大家在诗句相关位置作批注标明:停顿、轻重、缓急、高低、长短。
2.抽一名学生朗读并作出评价。
四、诵读,把握本诗感情脉络、主旨、诗人形象及艺术手法
1.思考:《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请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语句,并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2.逐层齐读,共同探讨归纳(并就原因略作点拨):
悲――欢――愤――狂
3.集体诵读,找出全诗主旨句,思考:为什么?
(1)讨论,分享,点评。
(2)归纳:“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达观。(答案不限于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4.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李白的形象。
(1)讨论,分享,点评。
(2)归纳:感怀光阴飞逝、人生苦短,自信达观、淡泊名利、怀才不遇、豪放不羁的天才诗人。
5.归纳本诗的艺术手法。
夸张、比喻(比兴)、对比(反衬、衬托)、用典等
五、拓展训练
1.请学生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分析。
讨论,分享,点评。
2.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做一做比较,说说二者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同桌及前后讨论,分享,点评,归纳。
相同点:愤激不同点:低沉/高昂,委婉/直白。
3.李白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何单举曹植为例?
同桌及前后讨论,分享,点评,归纳。同为怀才不遇: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以为例证。
六、小结本课
1.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李白的诗。到今天为止,我们高中阶段必修和选修教材上所有的李白的诗篇基本上都已经学完了。尽管如此,但是,李白在我们心中那是永远的!请以此为题,为本堂课设计一段结束语。
2.学生练笔,分享,点评。
3.老师结束语展示。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一中。
第二篇: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阜阳城郊中学 王玲
学情分析
我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方法,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参照书下注释和练习册上的提示,大体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是诗歌关键是要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而很多诗歌当中诗人的情感并非一种,所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另外,学生的朗读素养还是差很多,所以朗读教学是现在诗歌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并且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
教材分析
《将进酒》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所以在《将进酒》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进而体会诗人的性格。另外李白的性格特点本来就很突出,他的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感情,可读性非常强,所以朗读法恰恰适合学习李白的这篇劝酒诗。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
过程方法: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解决办法:通过诵读来实现。
难点: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解决办法:结合课文内容与诵读共同解决。
教学方法
1、分析法:通过分析李白的情感变化,体会他的性格;
2、朗读法:通过朗读,巩固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讨论,加强对李白个性特征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导入新课
以“诗与酒”为话题导入
(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与酒有关的诗,创设学习情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借酒浇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知人论世天地宽-----背景简介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快速完成背景简介(学生简介,教师补充)
1、背景简介
作者于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宴饮。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颍阳。
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2、解题
题目中的“将”为什么读作“qiāng”呢?(“将”在这里是请的意思。)
明确:“将进酒”就是请喝酒。《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多以因酒放歌为内容。
三、夯实基础我先行----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学生根据预习完成)
四、因声求气悟感情----理清情感脉络
(一)检查预习:
(学生评价)
(二)教师范读:
强调同学们要注意示范朗读语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快慢变化,以及情感的处理。
(三)品味情感
品读李白在这首诗中的那些情感变化,并试着结合诗句做具体的赏析。
鉴赏分析:
1、悲(同义词即可)(板书:悲)
朗读指导:(教师点评指导)欢(同义词即可)(板书:欢)
2、朗读指导(教师点评指导)
3、愤(同义词即可)(板书:愤)
朗读指导(教师点评指导)
4、狂(同义词即可)(板书:狂)
朗读指导(教师点评指导)
纵观全诗,可以看出来,诗人围绕一“酒”字,感情的发展分了(悲伤)—(乐观)—(狂放)—(愤激)—(愁苦)五个层次,潜藏在酒话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涌送宕,一泻千里。
(四)自由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这首诗,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指导)
(找一位同学示范朗读)
五、独树一帜展个性----合作探究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小结)
六、拓展延伸显能力
(多媒体展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时作业
第三篇:《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吟诵,把握诗歌感情脉络
2、把握诗人形象
3、体会比兴、夸张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读、赏、品、悟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李白乐观思想并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吟诵,赏析。
2、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3、品味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
4、感受李白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教学过程
诗仙、酒中仙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哥》)
自由读
齐读
朗诵
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听名家配乐朗诵
理解赏析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水——人生
比兴、夸张
感情:悲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哪种感情,为什么?(联系文本中诗句回答)
A、沉沦消极,及时行乐
B、怀才不遇,积极用事
3、有人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就是李白“赐金放还”后的人生追求。你同意么?为什么?
(1)、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种想法?
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寂寞:_________。皆:__________。
(2)、这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a、蔑视权贵
b、消极避世,麻醉自己
c、不平,愤恨。
4、为什么单单举陈王曹植宴平乐的典故?(讨论探究)
比兴
夸张
小结:浪漫风格、豪迈气概(正如一头受伤的雄狮的悲吼)
课堂总结:回顾全篇,授之以渔
诗仙酒仙
读、赏、品、悟
1、有感情朗诵《将进酒》
2、联系学过的李白诗歌,走进李白,以“我心中的李白”为题,写一篇200字的鉴赏文章。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2教材分析:《将进酒》这首诗歌大起大落,诗文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海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学情分析:由于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加之是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朗读这一块,学生大都比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这一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学习诗歌夸张及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白不畏权贵,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感受诗人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中国文人,悲欢离合求一醉,风花雪月寻一醉。
1.题目分析。
2.自由读诗。
3.分组读诗
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到了李白饮酒时的哪些情态?领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风采?
1.“人生得意须尽欢”,因“得意”而欢饮?
2.“烹羊宰牛且为乐”,“为乐”而饮酒?
3.“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为“留名”而饮酒?
4.古来饮者无数,李白为何偏以曹植为例?他们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5.据上分析,李白饮酒的原因应该落脚在哪个字上?
6.诗中直接点明情感的字,我们找到了“欢”“乐”“愁”,还有一个字是什么?(悲)李白为何而“悲”?
1.学生配乐诵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附录:本课涉及的诗文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玉壶吟》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行路难其二》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公子(指魏公子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史记》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晋书刘伶》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3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味本诗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2、通过诵读,理清本诗丰富充沛的情感脉络,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狂放不羁实则渴望用世而又不得的悲愤之情。
3、能够熟练背诵全诗。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ppt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由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白形象导入到本诗。
(二)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将”有“请、希望”的意思,与《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音义相同。这首诗以饮酒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的愤懑和狂放。
(三)简介写作背景
《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这个时期的李白内心极度苦闷。那一年,李白与岑勋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家做客,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设宴饮酒,酒到畅快之时,李白对酒放歌,唱了一首千古名曲——《将进酒》。
(四)诵读感知
李白当时唱歌的音乐曲调,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就不唱了,我们通过吟诵朗读来感受一把诗人的情怀。
学生朗读,教师作必要指导,全班同学再齐读。
(五)文本解读
1、李白劝友人怎么喝酒?
明确:乃狂饮。
2、李白为什么劝友人如此狂饮?
明确:为了尽欢、留名和销愁,其中销愁乃最根本的原因。
3、李白“万古愁”从何而来?
明确:有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坎坷的悲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丑恶现实的憎恶。
4、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特征。
明确:狂放不羁,任性率真,执着追求。
(六)结束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好朋友李白诗歌的总体评价,这个评价用在《将进酒》这首诗上自然是非常恰当。李白的诗歌因为诗人内在情感的充沛,风格手法的多变,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而名垂千古,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最后全班同学再来齐读一遍结束。
(七)布置作业
结合读过的李白诗歌,试以“李白诗歌中的饮者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800字左右。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放不羁)
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人气质。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李白的生平、经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享乐,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之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二、背景、解题:
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朵颐因酒放歌为内容,将(qiāng),清、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愿、请你不要生气。
三、学习课文:
(一)熟悉课文:
1.听录音朗读
(1)正音正字
朝(zhāo)樽(zūn)还(huán)岑(cén)烹(pēng)
馔(zhuàn)恣欢谑(zì)(xuè)径(jìng)裘(qiú)
(2)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全班齐读(注意抑扬顿挫)
3.学生评点示范朗诵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领会诗人的豪放飘逸。(必要时教师范读)
4.学生找出诗中表是诗人情绪的字、词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悲乐愤狂愁
(板书)
(二)内容赏析:
1、教师朗诵前两句,2、思考:诗歌本来是表现诗人“愁”的情感,为什么写黄河?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宛如自天倾泻的黄河水,激浪奔腾,势不可当,在形象上与诗人汹涌喷发的感情是相似的,诗人寄情于雄伟奔放的黄河,也借黄河把自己的精神性格映现出来。
3、教师朗诵三、四句,讲解:这两句诗表面上看是慨叹光阴迅速,人生易老。但李白在《日出入行》中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落怨于秋天”、“万物兴歇皆自然”。对于生老病死的规律李白是坦然面对的,可见,李白“悲”的不仅是“白发”,还有什么呢?(提示:结合背景思考)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叹息人生短暂,而年华虚度,未能建立功业。
4、教师概括:如果说前两句借黄河之水象征性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状态,那么三、四句则点出了感情激浪因何而起。两组长句揭示了感情矛盾的核心。诗人的情绪是的。(学生齐读前四句)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如果说前两句借黄河之水象征性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状态,那么三、四句则点出了感情激浪因何而起。两组长句揭示了感情矛盾的核心。诗人的情绪是悲伤的。(学生齐读前四句)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人生短暂,功业未成,有无限的悲感压在心头,那么遇到得意的时候就应该努力排遣,尽情欢乐。可是,李白得意吗?他被排挤出长安达八年之久,足见他是不得意的,那么这里的“得意”应该如何理解?(提示:参照背景)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人生短暂,功业未成,有无限的悲感压在心头,那么遇到得意的时候就应该努力排遣,尽情欢乐。可是,李白得意吗?他被排挤出长安达八年之久,足见他是不得意的,那么这里的“得意”应该如何理解?(提示:参照背景)
明确:这里的得意是适性、快意的意思,是指遇到岑夫子、丹丘生这样的好朋友,言谈和思想活动都处于自由解放的状态。遇到这样快意的场合,便可以把苦恼暂时抛在一边,借助酒力舒展一下身心。
诗人用“须”从正面肯定、强调;紧接着又通过“莫使……空……”构成双重否定,进一步加重语气,把诗人要饮酒,要尽欢的欲望,表现的极其强烈,诗人的情绪也由悲伤变成了,这里的欢乐是脱下精神负担的自我拼搏。(学生朗诵,注意体会诗人的情绪)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脱下精神负担后,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仍然执著的想到用世,并且达到了自信的程度。
讲解:李白在人生面前既有被动的一面,又有主动的一面社会的不公平,使他功业无成,但是他生性豪爽,虽悲也有推开悲伤的得意之时,他天生高材,虽悲也不失自信。当他意识到自己具有反抗社会的能量时,就要大张旗鼓地尽情饮酒,尽情欢乐。“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只有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会有这样快意的抒发。
总结:诗歌进行到这里,诗人的情绪有悲伤到欢乐进而尽情地饮酒。以上可作为诗歌的第一部分。(学生诵读,体会诗人的情绪的变化)
7、诗人与朋友尽情饮酒,但并不是单纯的饮酒,在酒酣气足中评说社会、人生。评说社会的是那句,起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岑夫子,丹丘生。将尽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写席间劝酒,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8、“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首先把矛头指向富贵。他鄙视那些排挤贤能的贵族,诗人自己就是被贵族排挤出长安的。借鄙视权贵来抒发自己被排挤的之情,并且由自己想到了古代的圣贤,古代的圣贤在贤愚颠倒的社会里也是备受冷淡的,当今之世难道还应再效法吗?那些饮者倒往往能惊世骇俗、千古留名。
思考:诗人把圣贤和饮者对举,是否定圣贤吗?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不是,是对圣贤的惋惜和不平,是对荒唐社会的嘲讽。
诗人的情绪又由欢乐变为愤激。
9、“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为了给饮者壮声色,诗人拉上了曹植,曹植曾经在平乐观与宾客狂饮,美酒一斗,价值十千,恣意欢谑。李白以曹植作为效法对象,劝主人莫愁钱少,把宝马、轻裘典当出去,作为酒资,去买酒狂饮。这样狂饮的目的是为了“销万古愁”。
思考:结合全诗,谈谈如何理解“万古愁”?
学生思考、组织展示、点评后明确
明确:以怀才不遇为中心,把整个古代史上才智之士未得舒展抱负的愤郁都囊括在内,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的“悲”。诗人要通过饮酒把“万古愁”销尽,表现出一种狂放的情绪。
(学生朗诵第二部分)
10、教师总结:就整首诗歌来看,诗歌第一部分诗人的情绪由悲伤到欢乐进而自信地饮酒;第二部分,诗人借饮酒评说社会人生。整首诗都让人感到诗人的感情始终处于激烈的拼搏之中,全篇就是一曲借助酒力,努力排遣愁闷,渴望伸展才智,在悲感中交织着自信的乐章。
(学生朗诵全诗)
11、作业布置:背诵全诗,完成课后练习。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5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矛盾复杂的的思想感情。
3、了解李白的人格魅力,增强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探究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朗读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矛盾复杂的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及诗歌背景
2、读准字音:
馔玉()金樽()千金散尽()烹羊宰牛()
恣欢谑()岑夫子()千金裘()沽()
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
补充注释——
会须:应当;
钟鼓馔玉:指富贵利禄;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径须:干脆,只管;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裘:皮衣。
教学过程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遨游,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请看
出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苏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也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
PPT2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劝酒诗——《将进酒》。
【一、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2、把握文意:
1、朗读指导:
过渡: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一读:读懂课文,不明白的可参考屏幕上的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没见那高大厅堂的明镜里,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别停下杯子。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再读:读出李白的豪放之气:
明代文学评论家徐增在评价《将进酒》时说: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器千古无双。我们要读出他的豪气。我们不妨先从“酒”入手来读李白的豪放,我们看,A:李白劝谁喝酒?——岑夫子、丹丘生,是好朋友,心情很放松。
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A:李白是怎样劝的呢?——杯莫停。——李白劝人怎样喝酒?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A:量怎么样?——“会须一饮三百杯”。——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
A:那李白怎样饮?——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三读:听濮存昕的诵读6分钟。
四读:找一生有感情地诵读,其他同学听,同时思考问题——此次宴饮,李白的感情如何?有什么变化?
(一)此次宴饮,李白的感情如何?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把表达相似情感的句子归并在一起,然后就各组分类的句子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概括,友情提示:有些句子中的某个字可以用来概括本部分的情感。用AA——BB——CC——DD的形式把它们串联起来。
小结(过渡):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几重奏呢?(几个阶段的变化?)
板书:悲壮-欢乐-愤慨-狂放
◎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李白“悲”什么?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功业未成。
2、这种悲是悲伤、悲痛、悲哀还是悲壮?
——这种悲是强烈的,但并不给人以衰飒之感,因为悲慨的抒发是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一无限广阔的空间作为背景的,他给读者的艺术感受首先是豪迈奔放的气势,在这种自然形象衬托下,悲哀只能是巨人的悲哀,而不是伤感和叹息。
小结:诗歌前四句,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但诗人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单读,点评)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伤下去了吗?
◎乐
人生真是很短暂的,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
纵酒狂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人生短暂,悲又何益?既然之前失意,就应另寻寄托,与友相聚,何不在此“得意”时开怀畅饮,及时行乐!此时的李白是真的“得意”吗?
——李白大谈得意,是因为他此时处在失意之中。所谓的得意,乃是几个老朋友相逢,互相倾诉衷肠,纵酒狂歌,大发牢骚而已,这正是诗人百无聊赖的心境的反映。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高谈阔论,狂歌纵酒原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难以压抑的痛苦,取得暂时的麻醉,但内心的隐痛,在酒酣耳热之时却最容易涌上心头。他想到自己所受的冷落和欺骗,想到统治者对自己的嘲弄与轻视,难道说自己真的是永远失败了吗?不,诗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自信而又自豪地唱出了这气势磅礴的诗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他不仅是时代的最强音,对后世人们也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愤
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句再次表现了诗人期于用世不是汲汲于富贵,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当这些不能实现时,他只能但愿长醉不复醒了。这句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丑恶现象的厌恶,也反映了诗人在理想不能实现时欲求出路而不得的痛苦。
这是作者的真心话吗?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呢?哪个是真正的想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后面的是醉话。
这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情感?(一则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二则是诗人有才不得用,有志不得舒的一种悲愤——本句实际上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列举陈王曹植的事例,有何用意?
文才上:一样的才思敏捷,李白心中有敬佩
命运上:一样的遭人排挤,有志难展有同病相怜之感
诗人实际上是以曹植自况,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激。
小结:此六句,可谓酒后吐真言,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这一小节?(悲愤)哪些句子应该重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狂
那么,美酒又能否消解诗人内心的悲愤呢?诗行到此处,酒已至半酣。此时酒席上的李白又是怎样的一副姿态呢?请看: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李白的言行举止。(喧宾夺主)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李白的言行举止。(颐指气使)
从这“喧宾夺主”与“颐指气使”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不拘小节,狂放。
那么,要体现李白的狂放不羁,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读本小节?(豪迈,洒脱)(齐读)
(二)体会贯穿全文的基本情感是什么?探讨这种情感的原因。
(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尽本应兴来,可是此时,诗人心中先前的愁却不消反长,这万古之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能否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
政治遭遇。(“赐金放还”激化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在李白的思想中,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毕生的追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然而,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醒了之后的无路可走”。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他的面前时,他的理想破灭了。进退维谷之间,他唯有以饮酒排解心中的愁闷,以放歌对抗现时的黑暗,以精神的旷达张扬自己的个性。
李白与酒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虽然嗜酒如命,但我们知道他依然没有放弃他伟大的抱负,纵观其一生,乐观自信,豪迈飘逸是他不变的风格,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他思想的主流。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2、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拥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寻李白》作为这次对唐代与李白的激情巡礼的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讨一下李白与月、李白与剑。
1、请你依照下列句式,概括地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李白。——我们眼中的李白。
例:这是一个傲岸不羁的李白,他直斥“钟鼓馔玉不足贵”。
2、背诵默写名句:
君不见,?君不见。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惜缘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6一、课程分析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ァ督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并要让学生明白饮酒其意不在酒,而在于书法作者的蔑视荣华的愤激之情。
二、设计理念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读是学习古诗领略其旨的好办法。范读与自渎相结合也是学习古文的必经途径。新课改再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次课想要再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提问来解决以上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有可能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故采用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有目的的选择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习目标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四、导语设计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看他来了!
〈一〉初步感知
1、分小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诗人的情感变化。并推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
2、提出自己或同学在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交给老师。
(设计意图: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要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会失去重点,所以老师必须有所挑选.)
〈二〉再度感知
由各组所推选的同学各读一遍,老师做出点评。
(设计意图:古诗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老师也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三〉老师把挑选的问题投影出来,师生共同讨论:
问题大致如下:
1、诗文的前两句在本文中有什麽作用?
(设计意图:本文开头两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要读懂此诗,必要先体味这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麽?
(设计意图:只有很好的把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才能对全诗做深入的理解。体味李白在狂傲,放荡不羁,狂喝豪饮下那颗愁苦的心。做到知人论世。)
3、诗的主旨句是什麽,如何理解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题的设置,要学生了解李白写此诗的目的,他要表抒的情怀。一定要学生明白品诗要知人论世,方能知其中真滋味。)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写一段文字表述出来。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7(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习环节浅读——品读——深读
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
3、齐读
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
(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
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读出相关的诗句)
点拨:悲——“欢”——愤——狂
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平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三)、深读——读出内心境界
1、引入:话剧《李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江边,一个小孩在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开玩笑地说:“你还呼儿?!”小孩说,太白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何为“万古愁”啊?小孩问完,周围一片寂然。李白没有回答,只是泪流满面。
虽是无知的童言,却值得我们深思,李白的这种种矛盾纠结,只能说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为什么说是“万古愁”呢?到底什么是“万古愁”呢?也许我们不能穷尽这个答案,但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二呢?
讨论、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理想的、对现实不麻木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愁。这愁包含了对人生短暂、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慨叹。这种愁绪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后的人有,甚至我们身上都有这种愁绪。
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李白为诗而生,为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丰富了酒的内涵。唯李白,方显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万丈,在李白的杯中,酒发挥得淋漓尽致,飘香流芳。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诵全诗,穿越时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扬的文字中流淌的万丈豪情,与李白同销万古愁!
课后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再次感受豪迈的风格。
豪迈
一、教学目标:(幻灯显示)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品读诗歌,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赏析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预习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提问预习效果。
归纳知识点:
1.节奏(近体诗平仄、词牌)。
2.情绪(韵字开口、画面)。
(二)解题: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将—读qiāng,有“请”的意思(将子无怒--《诗经.氓》),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三)朗读
1、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试读)
2、划出停顿,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语或是句子,并且用笔划记出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其他同学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的话,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5.师范读(录音)。
(四)品读,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介绍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朗读
(五)诵读,落实朗诵技巧,检查朗诵水平
(《将进酒》诵读提示
6160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
6160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欢)
6160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愤)
61607;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狂)
(六)比较诵读(幻灯显示濮存晰诵读录音)。
(七)总结,成果展示。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9【教学设想】
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李白的诗是唐代诗坛上的巅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为快,既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用教材教,使学生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2.李白的诗歌最适宜朗读,《将进酒》气势磅礴,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比较熟悉,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2.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挖掘和鉴赏能力较弱。高三的学生必须加大这一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能学会夸张的创作手法
3.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大起大落,体味到作者坚定乐观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4.能独立鉴赏课文
【重点难点】
1.能联系以前的知识独立鉴赏诗歌
2.能抓住诗人的感情变化
【教学策略方法】
1.朗读法
2.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直接从课文题目入手,解释“将”的读音和意思,让学生讲讲自己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1.教师放录音示范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
(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感情的变化)
3.疏通文意
1.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教师要适时点拨鉴赏方法,要有自己的预设诗句)
2.结合文本,找出表现诗人态度的词,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诗人喝酒的目的.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可以表现出来
1.夸张在哪里体现?有怎样的作用?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飘逸?
背诵全文
感伤——洒脱——愤激——豪放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10教学设计:
一、导语: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视权贵如粪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敢于面对生活的大起大落,处涸辙以犹欢,放声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人是谁呢?
二、生:李白。(在大屏幕上显示李白的图片)
师:我们对李白应该是比较熟悉了,从学前班开始我们背诵他的诗歌,现在我们找一行同学对李白做个简介,要求,后面的一位同学对前一位同学说的内容只能补充,不能重复。
师:这位诗人不但被誉为“诗仙”,还被誉为“酒仙”,他不但喜欢喝酒而且还善于劝酒,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劝酒篇《将进酒》(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两到三遍(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有气势,但光有气势还不行,还得注意朗读的技巧,要注意文本的节奏,停顿,注意行文的轻重缓急,和高低的变化,还应该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大屏幕: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声韵)
生:找出诗中的停顿、重音,可以就近两三个人一起商讨。
师:找出你认为把握最好的一处给大家做个展示,其他同学倾听、尝试(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进行朗读,并及进给以评价)
生:活动展示,教师评价
师:通过朗读,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李白醉酒后是什么样子呢?
生:(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李白一喝酒就唱歌,有人说李白一喝酒就不愿意醒来,还有人说李白一喝酒就作诗。
师:那李白为什么要唱歌?为什么常醉不愿醒呢?通过这些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悲的李白,一个欢的李白,一个愤的李白,一个狂的李白。(完成板书)
悲
将李欢
进
酒白愤
狂
师:李白的这些情绪当中当一种情绪是主要的呢?
生:悲愤
师:但悲愤只是他一时的情绪,绝不是李白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心中的李白永远是豪迈飘逸旷达的。
三、师:不知是李白成名了酒,还是酒成名了李白,总之,李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种生活状态似乎都与酒有关。(出示大屏幕:酒与李白)
屏幕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孤独的时候要喝酒)
屏幕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忧愁的时候要喝酒)
屏幕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与朋友相约高兴时有酒)
屏幕四;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作客的时候有酒)
屏幕五: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哭宣城善酿纪叟》
(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
师:来在李白的生命中酒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酒成就了李白辉煌的人生,因此余光中先生说
屏幕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我,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白的好朋友对李白的才气也大加赞赏
屏幕七;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师:也许是酒助长了李白的豪气,敢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也因此触怒了权贵,也因此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好友杜甫对些深感痛惜,也有责备。有诗为证;
屏幕八;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师:不管是李白与酒谁成名了谁,只知道李白与酒相得益彰,酒与李白融成了一体。写一篇周记《酒与李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
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一、整体感知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
二、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感伤之情。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作者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2.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抑扬顿挫的吟诵方式。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4.教学重点:诗歌的吟诵方法。
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6.教学方法:师生探讨法、吟诵法。
一、导入新课
初中学过的李白诗歌:《赠汪伦》《静夜思》《行路难》《秋浦歌》 ?? 李白诗歌的基本特点:豪放、潇洒、飘逸、清新??
二、整体感知
(一)诗人写作的时间及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35岁,不得志下与朋友饮酒而作。
(二)学生朗读全诗,共同为诗歌正音。
三、设计要点
情感大起大落的四个阶段:
(一)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
1.两个“君不见”领起两组天风海雨似的排比长句
诗人落笔从空间上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基调悲壮;顷刻间黄河流程万里“不复回”,基调又是悲。由此,从时间上联想人生:高堂之上,对镜自视,两鬓斑白,流光易逝,人生如朝暮间短促!悲意甚浓!
2.吟诵“天上来”高亢,水天相接、滔滔而来之壮阔;“不复回”短促,现势不可回之斩钉截铁般慨叹;“悲白发”“青丝”“成雪”缓重低沉,叹鬓发斑白之巨人式感伤。
(二)豪情自信、痛饮高歌的欢乐。
1.李白胸中没有喁喁而泣的纤弱,消极中深藏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政治上不“得意”,朋友间的聚会同样也是人生中的快事;此时不得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甘休!
2.吟诵“得意”“必”读得坚定,凸显李白之自信与坚定 ; “散尽”“还”“三百杯”读得潇洒,极尽“散近三十余万”“斗酒诗百篇”之豪情。
“将进酒,杯莫停”读得舒缓,双重否定为后文高潮的到来蓄势。
(三)不屑富贵、有志难展的愤激
1.李白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憎恨他们卑污之行径;他不仅为一己遭遇,还想到“古来圣贤”怀经天纬地之才而不为所用;表面赞曹植豪华酒宴,其实为子建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
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伏笔。
2.吟诵
“谪仙人”已醉,表现愤激之情亦有其特殊方式。此阶段“醉”读何如:“长醉”是真醉,“饮者”即是席间你我,“陈王盛宴”,笑中含悲,“欢谑”不免放浪,悲而能壮。
(四)反客为主、恣意妄为的狂诞。
1.诗人已酩酊大醉,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五花马”“千金裘”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这样将宾作主,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一切不免让人想象,诗人正“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放浪形骸。诗已至此,情已至此,意犹未尽,戛然而止。突然,又如神来之笔,迸发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将与仙人同悲、同乐、同醉、同狂的读者拉回,悲凉而深沉。
2.吟诵
整体语速加快,甚至不留缝隙,表现诗人大醉后的“发狂吟”;一气呵至“换美酒”,作大停顿,三至五秒亦可,为收束全篇蓄势;尾句是全诗的终结,诗人即便大醉发狂,亦挥之不去“皆寂寞”之惆怅,反之,更浓、更烈、更厚、更重。读时可缓进促收!
四、本课设计构想
1.基调
基调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它的理解过程常表现为,由直观感知到分析领悟。这首诗,初读豪气十足,深入探究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主导。豪放是外壳,激愤是内核。如
“古来”二句,“圣贤”不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又可理解。诗人再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明示了。
2.吟诵
吟诵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它要运声发气,它要情通古人。中学生学习大量的古今诗词,放声吟诵必不可少。但多数的吟诵限于诗词背诵、考试得分,如此功利抹杀了诗词吟诵的浸染、熏陶目的。本课是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一篇,我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明白,朗诵、吟诵诗词绝不是背课文,它是情发于声,声凝于情;它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它要抑扬顿挫甚至摇头摆身,它可模仿学习,更可自成曲调。就课堂来讲,引导学生如何去读;就习惯来讲,长期如此,可披文入情。
五、教学反思
(一)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1.在于让学生明白,诗歌原来“可以这样读”,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比较热烈,为下一步诗歌教学的展开起到良好的领起作用。
2.进一步了解了李白诗歌的特点,以及朗诵其诗歌应具有的基本情感对教师能示范朗读而不是录音听读学生反响较好,特别是诗歌首尾的处理,让学生耳目一新。
3.对吟诵的方法进行了宏观指导,使学生明白诗歌吟诵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吟诵诗歌。
(二)但本堂课也有缺憾,一些地方处理不是很到位
1.节奏稍显拖沓,时间有些超出规定。
2.学生读的还是少,教师说的还是多。
3.课堂气氛的渲染烘托还不够,如再热烈,效果会更好。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13目标可定为: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3.探究诗歌的热情,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走近诗人李白。
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的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将进酒》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佳作:《将进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相关知识: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三、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导示范。
3.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四、品出诗情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显得更加形象鲜明。因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酒尽情行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笔锋一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不难看出,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展的苦闷与忧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描绘的是痛饮,充满的是豪气。“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况。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这不惜一切痛饮,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无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
总结: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悲伤的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短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快乐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美酒盛宴)
愤激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怀才不遇)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的:悲伤——快乐——愤激——狂放,全诗的主基调是愤激。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情感。
2.在这首诗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李白写作这首诗的年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确:人生短暂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之愁。
3.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距流放当时8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齐读全诗。
五.悟出诗味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哪些诗句对此有所体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夸张、比喻、起兴等)
《将进酒》教学设计 篇14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能朗诵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吧?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题解背景
1、作者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自学检查: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C
A、馔玉(zhuàn)B、恣意(zì)C、将进酒(jiāng)D、欢谑(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C
A、径须沽取(沽:酤)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D、卒廷见相如(廷:庭)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①请
②拿
③扶持
④带兵的人
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四、听朗读,正音
五、作品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
本诗的基调: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六、情感线索
先写悲(开头四句)--叹流光易逝
次写乐(“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
又次写愤激之情(“钟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气
最后写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凉意
七、诗歌赏析
1、以黄河起兴有何作用? 感叹时光易逝
2、面对时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暂时得意,也要纵情高歌,把酒言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坚定信念,乐观豁达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全文主旨 痛苦、愤慨
4、作者表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为何偏偏选陈思王为例?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
5、作者狂放疾呼“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里的万古之“愁”该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无所施”是古代贤人逸士的旷古愁思。这种怀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称其为“万古愁”。
八、研究讨论
比较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九、《将进酒》测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酌:喝。
2、钟鼓馔玉不足贵。馔玉:古义:美好的'饮食;今义:馔:饮食;玉:玉石。
3、与君歌一曲。歌:唱。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诗意。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表丝暮成雪。
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明月。
(三)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楚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朝如青丝暮如雪);(与尔同销万古愁)等。
(四)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A、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
B、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
C、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
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
十、拓展延伸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这是谁的诗,他们对李白饮酒过度持何态度?
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和李云龙见面时的第一句话。
出自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杜二人均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两人虽然相差11岁,且性格炯异,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仅《李太白全集》中就收录杜甫写给李白的诗11首。《不见》中云“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又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李白的精神、神态、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备的“诗仙”李白的生动画像。
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现世学者郭沫若由“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六十一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涂。
将进酒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四篇:《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刘建平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中蕴涵的感情,从而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一、导入
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是这样评价李白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板书:将进酒 李白)
二、文本探究
1、我们来看一下题目“将进酒”,什么意思啊?将是请的意思,那么题目就是请喝酒,所以这是一首劝酒诗。请同学们来找找,有那些人喝酒?(李白、岑夫子、丹丘生)。那这顿酒喝得如何?(很痛快,开怀畅饮“会须一饮三百杯”)。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因为:
①朋友聚会—— 酒逢知己千杯少 → 情感:快乐 ②借酒消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 情感:愁
2、看来大家预习很到位。先请大家带着你对诗歌的理解齐读一遍。大家都读得很好。
3、百家讲坛康震教授在《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情感最多变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其内心情感更显得丰富复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一起去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现在请同学们分组探究一个问题。
探究一:
在《将进酒》这首诗中,你读到了李白哪些丰富而复杂内心情感?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多媒体展示:
李白 的内心情感
预设答案:(请同学吟诵他找到的那句)
1、悲伤与无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解析】人生易老,时光易逝。诗的开头运用比兴、夸张的手法。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青丝白发”朝暮之间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
2、欢乐、自信 “人生得意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大家在这种“欢”与“乐”的感情里有没夹杂着其他的情感。正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样,李白却并不“得意”,“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现在的才却“不被用”。所以在朋友相聚之乐的饮酒里还藏着他内心怀才不遇的悲。欢快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悲愁的心。所以才有我们开头说的狂饮的豪壮之举。
3、蔑视权贵、有点消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解析】“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4、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为什么羡慕饮者?
【解析】圣贤应该指那些人?古代的圣贤们如孔子,孟子,贾谊等。为何诗人认为圣贤都是寂寞的,不值得自己羡慕。因为这些圣贤都得不到重用,可谓怀才不遇,李白言之“皆寂寞”,作者认为“善饮者”才留下了美名,看似是羡慕,其实李白是另有所指,“圣贤”本重用不用,李白无形中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达自己对这种不公平的愤怒的批判。上一段诗歌欢乐中隐藏的悲在这里喷发出来。此时已成为了一种愤激。
追问:按理说“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人心中的任何悲愤都应消散,为什么李白还那么耿耿于怀呢?(插入李白的人生经历)
我们说知人才能论世,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经历。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凤凰初下紫泥沼,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赐金放还”
(反映了李白一种怀才不遇而又始终执着追求建功立业,一种始终坚持而不得的愁)
5、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宾夺主,看不出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格展现出来。
(预设答案为这首重点讲解的地方,其余的可给学生自由发挥。)
6、我们刚才分析了那么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白在这首诗歌中他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来归结一下。
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
三、手法探究
1、【提问】“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作者为何列举曹植呢?
【解析】作者用典列举曹植,是基于两者的共同点而来的:有才,好饮,怀才不遇。作者其实要借曹植自比,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
四、总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板书:悲壮)
五、拓展练习
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两首李白早期写到酒的作品,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的发展变化。
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态度及感情变化。《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是在他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时写的,他觉得理想能够实现了,所以很高兴最能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行路难》是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时所作,能体现他饮酒的态度“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表达了诗人那种自信
写最后一首《将进酒》时作者被“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这时喝酒就是“会须 一饮三百杯”了,感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三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嗜酒的李白,一位感情矛盾而又复杂的李白。龚自珍对李白的评价: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的潇洒飘逸,也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高兴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无论如何高兴,怎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也没有放下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也绝没有沉溺于酒池,依旧保持自己最初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得更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
教学反思:
李白的《将进酒》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现在总结如下:
(一)可以肯定的几点
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以自己对李白是个情感的理解为讨论的主体。
2、教师的主导和提升作用不能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丧失
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和总结提升上。《将进酒》可以讲的内容比较多。我选择以“李白 的内心情感”这个问题所谓切入点,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诗人情感有所感知。
在总结提升阶段,学生最需要老师的指导。一些问题和认识确实是学生深入不到的地方,这时适合地跑出自己的认识,有效地拓展深化。在这堂课中,我在提升环节就通过李白几首不同的诗歌串成一条线,去看李白那种复杂的情感变化的原因。
(二)需要改进的几点
1、注重板书的设计
这节的板书设计不是很好,没有做到清晰、直观。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在这方面注重设计。
2、给学生个体展现的机会可以更多。
第五篇:《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环县职专 米盈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诗中李白的情感变化,提高鉴赏诗歌名句的能力。
2、知人论世,诵读品析,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3、体会诗人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两岸徘徊的内心纠结。教学重点
诵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提高鉴赏诗歌名句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体会诗人貌似洒脱狂放消极避世实则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名句理解诗意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流程
一、课前提示:
准备好课本,准备好导学案,准备好饱满的激情!
二、以“酒”诗导入(PPT显示)。
杜甫的《酒中八仙歌》这样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读李白的诗似乎也常有一股浓烈的酒气扑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饮不饮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我们今天也要品味另一杯别有滋味的酒——《将进酒》。
(小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把这些酒香扑鼻的诗作记下来吧。余光中曾盛赞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同学们,用心体会一下李白的诗与酒吧!)
三、同学们,读了这些诗后,你认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稍做准备,以“我心中的李白”为题进行演讲,说出你对李白的感知。(要求:
1、脱稿演讲
2、自然大方
3、声音洪亮
4、观点明确
5、给三次机会,每个同学2分钟),让故事从这里开始,让精彩从这里绽放!
明确:诗酒与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诗中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洒脱浪漫,狂放不羁,甚至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而《将进酒》正是李白的经典之作,让我们通过这首诗来走近李白吧。
四、赏读全诗。
题解:“将进酒”的“将”,出自《诗经·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是请求的意思,读“qiāng”,这是一首劝酒歌,而诗中所写是诗人好友元丹丘宴请李白,为什么李白反而唱起了劝酒歌?这难免有反客为主的意思,但实与诗人的性格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一起品味李白的酒中之味。
(一)、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排除诗歌中的生字障碍。(对字词的掌握始终贯穿语文学习)
将进酒()金樽()烹羊()岑夫子()....馔玉()恣欢谑()()沽酒()千金裘().....
2、听配乐范读,感受诗歌意蕴。讨论:这首诗该以怎样的情感气势来诵读?(温馨提示:感情大起大落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二)、再读体会:
1、听了范读,加上自己的初步感知,同学们一定可以很好地朗读这首诗了。有请一位同学再为大家范读一下,其他同学听完之后做简单点评。
2、通过朗读和点评,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解,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哪几个阶段的变化?个中情感如何通过吟诵传达出来的?(提示:在吟诵中抓住诗中可以传情达意的字词来把握诗中情感变化)
资料链接: 李白的人生经历:
725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30年,初入长安,无功而返—— 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744年,奸佞当道,赐金放还—— 752年,与友畅饮,做《将进酒》。明确:悲——欢——愤——狂
3、名句赏析(大声朗读,体味情感): 赏析要求:小组分工,找出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变化的诗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两两讨论,然后组长带领跨层交流,明确小组观点及存在的疑难。每位同学必须做到“动手、动脑、动心、高效”。
4、分组交流读诗体会。请各组同学自由展示及点评。展示要求:(1)、惜时高效,语言简洁,脱稿展示。(2)、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还有总结。点评要求:(1)、点评同学须范读相关诗句(2)、其他同学认真记录,用红笔修改,并及时质疑、修改。(注:质疑每人次酌情加1——2分)。
5、师生明确总结: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悲
赏析:开头起兴,开篇雄浑,实则慨叹人生短暂,流光易逝,生命在浩瀚的流水的映衬下显得很渺小,极言其内心的悲伤又不沉溺悲伤。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欢 须;应当,还未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狂
这句历来被认为是李白最个性的一句诗,但同学们注意一下诗句里的“必”字,这个字虽然有“一定”的意思,但也有“还没有”的意思。“必有用”,但目前还未被用,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洒脱豪迈和自信满满,但我也看出这是诗人的一时之快,是自我安慰之说。这句诗既是率性本真之意,也有两岸徘徊之情。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愤
为什么要“长醉不愿醒”?是要忘却什么,还是不想面对什么,不敢正视什么?
D、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愤
这里的“寂寞”,是不为世人所知,不为世人所用。诸如屈原,贾生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用武之地,想来多么令人叹惋。“世人皆醉我独醒”,“但愿长醉不愿醒”,一醉一醒之间正是李白一生的徘徊。
E、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狂 别人看重的名与利,在诗人眼里不值一文。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为“万古愁”?“高堂明镜悲白发”,青春不再,韶光易逝;“古来圣贤皆寂寞”,志不得抒,才不得展。诗人把“一世愁”融入“万古愁”,他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与“人生”斗,以不停的金杯笑对老去的年华。当历来圣贤遭受冷落时,以饮者之名永垂史册;当贫穷降临,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旷达轻松面对。与“内心”斗,无法忘却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在心里反复纠结。
6、我们通过赏析诗句体会了诗人的情感变化,现在再一次诵读全诗,看能不能引起你们的情感共鸣。
五、拓展延伸。
1、分析诗人的愁源于何处?试比较诗中几组矛盾的字句,体会诗人纠结的内心。
“且为乐”——“万古愁”:乐的的短暂,愁的悠远。“必有用”——“不复醒”:用世与避世的矛盾。
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秩序;要想建功立业实现理想,就得向权贵妥协,和权贵和解。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结果是既做不成孔子,又做不成庄子。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他希望在人生的各个向度上都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的理想超越了时代,他是注定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千古独步的精神超人。
2、诗人的“万古愁”到底能销吗?
李白的“万古愁”到底能销吗?也许他自己已给出了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所以诗中李白似乎放纵,洒脱,疏狂,实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只做着“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无奈抗争。但李白就是李白,他在失意彷徨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我”:李白从来就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数”的志向,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刻在彰显一个“我”字,所以他才会反客为主,在朋友宴请他时唱起了劝酒歌。
六、评说李白:
今天,我们在李白的诗里走了一遭,也好似在诗人的生命里走了一遭。我们看到了李白的大欢喜大虚空大淡漠,看懂了他豪放里的悲凉,洒脱里的凄怆,也看懂了他的率真和狂放,请大家为李白写一段颁奖词吧!
颁奖词书写要点:
1、抓住人物身份和性格事迹。
2、适当引用诗歌名句。
3、善于运用修辞(排比、比喻)。
示例:看似旷达,却有万古愁绪;满腔抱负,可叹壮志难酬;洒脱无羁,实则心系理想。余光中盛赞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就是千年独步的盛唐诗人——李白。
七、当堂检测,背诵全诗。走完了诗人的心路历程,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也一定记住了这首诗,记住了一个外形洒脱、内心丰富的李白,那么我们的学习目标就算达到了。
八、课堂小结:
1、总结目标达成率。
2、总结强调学习内容。
3、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九、课后作业: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在《赠李白》中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同学们课外收集李白与酒有关的诗歌,结合对《将进酒》的理解,把你对李白“痛饮狂歌”的看法,以随笔的形式写在作文本上,可有题目,字数不定。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悲: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流光易逝,壮志难酬
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老友相聚,纵情欢乐
愤: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志抑才屈,纠结徘徊
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旷达洒脱,但求一醉
电话:***
邮箱:3144217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