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

第一篇: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6.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

(二)太原市师院附中 王之静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寇元朝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初步接触了含有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加减混合运算利用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可以统一成加法进行运算,但还不够熟练,对在混合运算中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还不了解。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

二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就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体会可以适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为了避免学习对单纯的运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

3.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问题引入

活动内容: 请学生说出-6+9-8-7+3两种读法.

活动目的: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引出今天所学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多数能从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说出上式的两种读法.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来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前每人准备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共20张,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任意数字).

游戏规则如下:

(1)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张卡片中,抽取4张,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2)每组四人都计算,然后看结果的正确与否,再看一看谁用的计算方法最简便。交流经验.

活动目的:利用游戏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2113()()38382113解:()()

3838活动内容:例2 计算:2113()()38382111()()()3388

11212活动目的:教学时,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由教师板演,在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同时,体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简化运算。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计算:13(1)1()771(2)2.54()2111(3)3241241(4)()()()2352活动目的: 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2.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的同时,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1.课本P71习题 2.8 1、2,2.问题解决 1.四 教学反思

1.通过例题、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以后在整式一章中还会详细的讲到。

第二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石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二、自主探究

-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组成。

三、互评互教

(-9)+(+6)-(-11)-7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测。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 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 出来。(1)(+9)-(+10)+(-2)-(-8)+3;(2)-

+(-)-(-)-(+)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 种读法读 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四、精讲点拔

例题解析 出示例题:计算: 1.(+3)-(-9)+(-4)-(+2)

2.12-(-18)+(-7)-15;

师生共同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反馈练习

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归纳小结

教师提问: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石娟娟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

算顺序。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

1、时间掌握的不好有一些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没有时间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就显得有一些虎头蛇尾了。

2、练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如时间富裕还可以准备一些判断练习,把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写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判断,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强化来练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篇: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南辛店初中 张海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三、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化简:+(+3);+(-3);-(+3);-(-3). 5.口算:

(1)2-7;(2)(-2)-7;(3)(-2)-(-7);(4

3.2 + 1.13.2 + 1.1(-10)+(-6)①10+(+4)+(-6)-(-5);

②(-8)-(+4)+(-7)-(+9).(2)说出式子8-7+4-6两种读法. 2.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a+b=b+a,(a+b)+c=a+(b+c). 例

3计算-20+3-5+7. 解:-20+3-5+7 =-20-5+3+7 =-25+10 =-15.

注意这里既交换又结合,交换时应连同数字前的符号一起交换. 课堂练习(1)计算:

①-1+2-3-4+5;

②(-8)-(+4)+(-6)-(-1).(2)用较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三)、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要注意“两个变化”.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减法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 ,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可以简化运算.3.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六、练习设计

(一)计算:

第四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利用例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加法运算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简化计算。

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行编题打破了一味由老师出题的模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在课堂的组织上,精心安排:从“我为小组添彩”-“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各个环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为例题的讲解打下很好的底子,使学生能迅速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真正做到“一找二凑三结合”。让计算变得轻松。讲课前教师还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第五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曹开福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于两个数的加减比较容易掌握,当加减一起混合的时候,思路就会变得比较糊涂了。因此学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有理数这一章的其中一个难点。我上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多重符号的化简方法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讲评(-9)+(+6)-(-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原式=(-9)+(+6)+(+11)+(-7)

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9+6+11-7,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负9正6正11负7的和或负9加6加11减7)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巩固练习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9)-(+10)+(-2)-(-8)+3;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

7、正

1、负

5、负9;

B.减

7、加

1、减

5、减9;

C.负

7、加

1、负

5、减9;

D.负

7、加

1、减

5、减9;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三)巩固练习

1.-4+7-4=-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 3. -9-3+2-4=___9___3___4___2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 种读法读 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2题抢答

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讨论后回答 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 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例题解析 出示例题:计算:(+3)-(-9)+(-4)-(+2)

师生共同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反馈练习

计算 12-(-18)+(-7)-15;

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 算及其运算顺序。而要熟练准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关键首先就是将混合运算的式子看为(化为)代数和的形式,其次就是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如-5+3除了利用法则,还可理解为-5中拿了3个-与+3相消,还剩2个-即等于-2.。又如正数、负数可先分别加到一起、最后再将结果加到一起。

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

1、练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如时间富裕还可以准备一些判断练习,把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写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判断,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强化来练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下载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含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1. 填空: (1)某人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应记作__________米,也可以说成向东走__________米。 (2)17米表示比海平......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代数和的定义以机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 将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 把省略加号与括号的形式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进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篇一: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一)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敏毅数学工组室http://www.xiexiebang.com 富阳数学教研网,教学科研好帮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5篇)

    2.7 有理数的加减 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书写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尝试精......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董玉莲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交流、合作,体......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邯郸市邯山区教研室 岳焕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P28 页例 3 、例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