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课时:3课时)
主备教师:段丽
一、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中国的近邻。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大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地区的了解,在本册书的知识结构上有过度的作用,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学习第三章《走进国家》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图文并茂,使学生对本课知识一目了然,本节在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资源及居民做了详细的介绍。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难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分布。本课在实施过程中以贯彻新课标提到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将“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与“想办法”中轻松学知识。
二、目标及其分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国家。
2、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二)目标解析:
1、首先指导学生读“东南亚的地形”图,弄清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指出马六甲海峡在交通上起到一个十字路口的作用。
2、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在地形图上勾画出主要河流,说出河流的大致流向,要求学生说出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东南亚的纬度图,复习上学期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说出东南亚所处的温度带,进一步提问东南亚的气候类型,说出其气候类型的特征,结合气候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给学生展示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图片。
3、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4、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是菲律宾。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泰国。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马来西亚。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美的东南亚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 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视频,给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问题一:东南亚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师生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
2、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问题1:概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两部分。
2、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大洋洲相临。问题2: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特征?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师生活动】(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问题3:国家、首都、居民基本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
1、东南亚的国家?(读图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 老挝——万象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东帝汶(最新独立)
菲律宾——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
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师生活动】(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8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
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
2、东南亚的居民?(利用书38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例题】把下列国家与其旅游景观连线
缅甸 婆逻浮屠 越南 吴哥窟 柬埔寨 大金塔 印度尼西亚 下龙湾
【变式练习】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问题二: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做出推断。(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活动探究】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教材34页活动)
【例题】下图中的A、B两图是两类气候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气候,B图表示________气候。
(2)A类气候特点是:气温全年(高,低),(分为旱雨两季,全年干旱),这类气候分布区内农作物多在________(雨、旱)季播种,________(雨、旱)季收获。
(3)B类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年高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除东南亚地区外,世界上这种气候类型在________(非;欧)洲和________(北美洲;南美洲)洲分布的面积也很广。【变式练习】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A.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每年6~10月,吹东北风,为旱季
问题三:马六甲海峡开通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例题】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变式练习】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问题四: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问题1:东南亚富饶的物产
【师生活动】读图2-6,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分布及对经济的影响。
1、学生看清图例,了解东南亚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和矿产品;
2、从图上找出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
3、从图上找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地;
4、东南亚矿产中最重要的是哪两种(石油和锡矿)分别分布在哪些国家?
小歌诀记忆:物产富饶东南亚,锡矿石油很丰富,橡胶油棕和蕉麻,椰子水稻金鸡纳,湿热气候哺育它,土壤肥沃产量大,特别是马来西亚,锡、胶、油棕顶呱呱。
问题2:读P12 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是什么原因造成? 明确: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的自然条件好,矿产丰富。
2、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原因是? 明确:(不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岸平原区,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例题】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
C.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上D.佛教是东南亚的主要宗教,其次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变式练习】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六、本课小结 :
第一节 东南亚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接中国大陆、南与大洋洲相临。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国家、首都、居民基本情况
二、东南亚的气候特征
三、“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马六甲海峡”
四、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七、目标检测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地处亚洲和 洲、印度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读课本图7-
1、7-6回答:(1)、赤道从东南亚的 穿过,北回归线从东南亚的 经过。东南亚所处的温度带是。(2)、东南亚共有、、、四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 半岛大部和 群岛北部,这里夏季吹 风,冬季吹 风。(西南风;东北风)(4)、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 半岛南部和 群岛大部分。这种气候的降雨多为(地形雨、对流雨)。(5)、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以、气候为主,热量(充足,不足),降水(稀少,丰沛)。
3、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很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还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只要正确的答案均可)
4、尝试分析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⑴、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 产区和出口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具有热量、降水 的特点。
⑵、东南亚称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是。
5、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是()
A、泰国 B、新加坡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读书P28,回答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6、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
①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②热带自然景观 ③宗教名胜古迹 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是()
A、曼谷B、雅加达C、新加坡D、马尼拉
八、配餐作业
【A组】
小明暑假随父母到“新马泰”旅游,获得了以下两点深刻的感受:①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据此,回答1、2题。
1.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小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
2.小明获得“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的感受可能是在()A.越南 B.缅甸 C.泰国 D.新加坡
3.缅甸2008年发生强烈的热带风暴,给该 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此次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是()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处亚洲与非洲、印度洋与 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
B.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山脉相间分布 C.世界上咖啡、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区 D.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200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某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根据材料,回答5-8题。
5.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6.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 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牛肉、水稻 D.蔬菜、牛奶 8.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B组】
9.某同学家住在昆明,暑期去东南亚旅游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个障碍()A.语言交流障碍 B.对湿热天气不适应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C.主食不适应 D.出境交通方式单一
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于2004年12月26日早上8点左右曾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因为该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带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交界带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带 11.“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泰国,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这里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A.炎热干燥的气候 B.温和多雨的气候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寒冷干燥的气候
12.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13.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内陆高原地区 B.关东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14.东南亚中既跨两大洲又跨两半球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日本 16.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17.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东南亚是黄种人的的主要分布区
C.泰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的传播,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惟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1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19.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 答案:CDADB CBBDD CADAC BDAD
【C组】
一、填充题
1、东南亚地处(高、中、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
2、东南亚居民的粮食中,主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是世界上这种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3、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午后2--3时左右,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急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骤的______________雨。
二、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D.马来西亚
三、读材料及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特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江口登陆,它以第小时190公里的时速袭击了仰光市,缅甸政府确认,热带风暴“纳尔吉斯 ”已造成22500人死亡,另有41000人失踪。缅甸稻米出口国,灾区位于主要稻米产区。
(1)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来源于________洋。
(2)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带来大量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3)缅甸临中国云南省的风景旅游区___________。
(4)本区的许多 家联合起来成立的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5)日本把A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印度(2)台风雨(3)西双版纳(4)东盟(5)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的最大输出地,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必经之地,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九、教学反思
第二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1课时 第十七中学 尹相超
一、教材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及主要国家,并说出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目标本:节课通过旅游知识的讲解引入本节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书本与地图册相关地图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二)学法:学生已经学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在认知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在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大家好,欢迎各位同学参加海港区十七中国际旅行社,我很荣幸担当本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超导,就是超级导游的意思,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风景美丽的东南亚各国。在出发之前呢有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些事大家注意的事项,好了,现在开始我们的旅程。
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活动找到主要的地理事物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
【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生:结合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和在图上找到的主要地理事物,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并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后作答。教师适当点拨: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3、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以陈毅的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江上流,君喝江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为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红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多瑙河(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图片和材料,并根据提供的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而后应用刚刚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行得出。本节课还注意了学生身边事例的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这节课也更注意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第三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教材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教材处理: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必须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尽力体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1)利用图像资料:充分利用地图,视频,幻灯片,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2)精心设计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地图和资料,并根据提供的资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用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没有一个知识点是教师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另外,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是还注意了从学生身边引入事例,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视频,引入东南亚地区。二.教师引导讲述,学生自主学习板书:第一章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
1.教师提问:东南亚还有哪些国家?学生读图。教师请学生说出东南亚国家的名称及特点。
2.东南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两大部分——学生看图说出其范围。板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3.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组根据实际进行探究活动。(1)第一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毛衣、短袖、芒果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低纬度地区(2)第二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登山鞋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和河流分布特征。板书: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 北高南低 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崎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火山 河流 由北向南流 呈放射状流
(3)第三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雨伞、保湿霜、防沙围巾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特征。板书: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与位置联系)
教师: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农业。
学生:能说出对农业播种和收获的影响。
三.教师小结:东南亚各地理要素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醒学生注意箭头)而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四.课后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闯关测试。
第四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董福军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强化位置的重要性。
2.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最新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配以学生的指图练习,体现学习有用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以及重视学生地图观察能力的教学新思想
师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新闻资料:人民网2014年1月18日讯: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东盟2014形势分析座谈会”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研究院所的官员和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望2014年,与会专家们认为这一年里东盟形势将总体平稳,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贸易、投资、旅游、金融、交通、农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可成为中国与东盟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
2015年东盟即将建成共同体,目前东盟一体化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2014年对东盟十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与会的中国驻越南前大使齐建国认为,目前东盟一体化进程基本顺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他说:“整个东盟的新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要明显放缓,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如说,美国只放出了一个停止货币量化政策的信息,印尼货币就大幅度贬值。总的来说,2014年,东盟一体化进程还会按照既定的计划照常进行,但是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师出示探究问题并提供相关地图:你知道东盟指的是哪些国家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下面两幅图并交流,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指图说明,具体操作可以结合第二幅图指认第一幅图。
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
生争先恐后到黑板指图,师给予评价。
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区域的位置特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东南亚的地形图”,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师要求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和下面的“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以及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
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
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师指图点拨提升东南亚范围、组成和位置特点:
1.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承接:用生活中的热点新闻资料过渡,体现了关注生活中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师用多媒体播放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视频,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http://cen.ce.cn/more/201310/05/t20131005_1580488.shtml;时间:2013年10月5日;内容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再引入“东南亚大米仍是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源”的新闻资料,过渡到对东南亚热带气候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关系的认识。
中华粮网2013年7月4日讯: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进口大米需求量陡增,2012年进口大米总量为231.6万吨。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累计达115.39万吨,同比上涨19.48%。受进口配额限制,预计近期进口速度将逐步放缓。
2013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延续2012年的态势,月度波动巨大,进口总数较往年有显著增长。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分别为30.4万吨、12.04万吨、26.79万吨、30.11万吨、16.06万吨,前5月进口总量115.3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48%。
越南大米、巴基斯坦大米和泰国大米作为我国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2013年5月的进口数量分别为12.1万吨、2.27万吨和1.38万吨,分别占当月进口总量的75.36%、14.13%、8.62%。柬埔寨大米进口数量相对较少,5月进口量为0.25万吨,占总量比重为1.56%。
师出示探究问题: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的图文资料,进入下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亚洲气候分布图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假如你是A地的一位农民,应该在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B地又该如何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A地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应该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拓展延伸:6─10月盛行西南季风,是雨季;11—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是旱季);B地位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应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师继续出示探究问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对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类型和分布又有什么影响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收获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先自己进行推理,然后查阅教材上的“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验证,小组成员间再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1.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2)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3)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你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产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拓展延伸: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丰富的物产景观图片,培养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闻热点的关注热情很高,以稻米进口和暴雨洪灾引入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学习,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顺利完成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教学中体现出方法教学的强大威力。教学过程的探究问题、反馈练习、点拨提升环环相扣,让学生在问题探索的情境中发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同时获得了相关知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气候与热带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了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描述某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分析该地区自然影响人文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交流反馈:看谁连的又快又准!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董福军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中山旅游网2014年2月7日)恋上一条河,挥之不去的湄公河情愫”节选
http://?newsID=100186637
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梁家辉主演的电影《情人》,一幕幕情景,使我心中对湄公河怀有着满心的浪漫情愫,和对到湄公河旅行的向往。《情人》里的很多情节都发生在湄公河堤岸的唐人街,街上挂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中文字招牌,街上的景致颇有些像旧时的广州。
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
今天,我要在这里坐船行驶于湄公河上了,就要开始慢慢体会湄公河的生活,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当然,最主要是能够去体会那个浪漫而又伤感的爱情故事。
师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在作者有关湄公河游记的描述中,有这样几句话“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试想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及与之有关联的旅游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请大家继续阅读下面的“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图中所示问题。
学生继续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
师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3.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设计意图:该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继续使用地图观察、思考探索的学习方法,通过地图反映的信息,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和表述地理问题,根据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对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及时总结归纳,反馈、落实课标要求。
承接:2014马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期间,如果条件许可,大家希望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随着旅行团或让父母驾驶着自己家的爱车,到冬季出游的热门地、我们的邻居东南亚旅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旅游知识的学习。
四、热带旅游胜地──观察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图片,让学生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和旅游资源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南亚的旅游知识。
东南亚的热带旅游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点拨提升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的相关知识:
1.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
(2)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2.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师布置学生阅读“东南亚的华人文化”,并结合下表加深认识:
师强调注意以下知识:
1.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
2.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东南亚现存的中华文化遗产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拓展延伸:以下的两个拓展延伸,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自由选择其一,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东南亚旅游的了解。
拓展延伸1: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的旅游风景图片,培养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情感。
拓展延伸2:因东南亚的宗教盛行,老师可多媒体播放有关其宗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东南亚风俗民情的了解。
东南亚佛教非常盛行,缅甸和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
除佛教外,伊斯兰教流传也较广,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在分工方面对学生进行明确引导,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方法,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明确了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到东南亚去旅游已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交流反馈: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对比下图中的中南半岛城市分布,回答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答案预设: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五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本节教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教材利用“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的地形”、“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的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特别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众多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了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地区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一、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读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国家及其首都
2、要求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并记住记住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要求学生知道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学习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东南亚气候和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
重点是东南亚的位置、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运交通上的地理意义。难点是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本科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教师点拨评价引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材内容,本节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
1、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为学生创设出全新的氛围。
三、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和查阅书刊了解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国家等信息;
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东南亚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新马泰》过渡:的确,到新马泰旅游去这是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那里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同学们,你们知道“新马泰”在哪里吗?(学生活动)位于东南亚地区
板书 东南亚 学习新课:
(一)、位置(教师活动)东南亚究竟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读“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和东南亚地形图回答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和纬度位置:(屏幕展示活动要求,教师巡查指导)
(学生活动):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纬度位置大体上处于北回归线和10°S纬线之间,被赤道穿越,主要位于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教师活动)海陆位置上,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活动,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用笔把两个大洲用线连起来,两个大洋也用线连起来,观察形成什么字?得出“十”字,它处于沟通亚洲与大洋洲、联系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教师活动)(屏幕展示马六甲海峡位置和景观图片)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学生活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它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学生活动)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学生讨论2分钟,教师巡查并参与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矿产贫乏的国家,是一个资源、原材料严重依靠进口、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的国家。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沿海各国贸易往来的最短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尤其是日本与中东各国频繁的石油贸易,更加充分地显示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2范围和国家
(教师活动)东南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又有哪些国家组成?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并说出他们的分布地区。
(教师活动)在“东南亚的国家”图中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家; 东南亚的国家中,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邻?哪一个国家的面积最大?(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利用屏幕上的“东南亚的国家”图,依次指出国家名称。)
你能迅速说出东南亚十一个国家的名称吗?他们是“越老柬泰缅马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一个东帝汶”(学生跟读两遍)。
在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中,全部位于中南半岛的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全部位于马来群岛的是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而马来西亚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在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与我国陆地相邻的是缅甸、老挝、越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东南亚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叫“东南亚国家联盟”,它是本区各国为方便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而成立的区域性组织。
活动四:猜猜看(猜东南亚城市名称)
长鼻盛会——万象 举头望明月——仰光 大江之中——河内
提示一:华人 提示二:海峡 提示三:旅游 提示四:花园
答案:三个字 答案:新加坡(教师利用投影,启发学生重述东南亚各国首都名称,了解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2.农业生产: 主要的粮食作物:在这种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屏幕展示了一些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学生选择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培养了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的能力。
主要经济作物:读课文归纳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通过读图了解这些经济作物的分布地区。并介绍搜集到的有关东南亚经济作物的资料并展示图片,强化学生记忆,也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 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1、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东南部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
2、纬度位置: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 旱、雨两季
3、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4.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 农业:粮食作物 水稻
5、国家:(11个)经济作物 橡胶,油棕、椰子、最大国:印尼 内陆国:老挝 蕉麻。邻国:缅甸、老挝、越南
练习
(一)、填空
1.东南亚位于()洲和()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两大部分。
3、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4、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气候和()气候。
(二)、选择:
1、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是()。
A 老挝 B 泰国 C 缅甸 D 柬埔寨
2、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 五海三洲之地 B 十字路口的位置 C 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 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5、东南亚与中国陆界不相邻的国家是()。A 越南 B 泰国 C 老挝 D 缅甸
6、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该旅游线的是()。
A 泰国 B 新加坡 C 印度尼西亚 D 马来西亚
7、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特点是()。
A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B 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C 在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三)、将下列国家与主要物产连线:
A泰 国 1 蕉麻 B菲 律 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