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肇庆第一中学 授课教师:彭洁锋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猜想与证明过程,体会类比思想及探究图形判定的一般思路。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判定定理,能根据不同条件灵活选取适当的判定定理进地推理论证。
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判定方法。
2、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4、部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可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思想。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在实验室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被打破了一角,如何画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大小?你们有什么方法。
活动二:课前导入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3.上一章,我们学过逆命题,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一定正确吗? 4.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我们学过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还有什么内容是跟互逆命题有关的?
5.下列四边形中你如何判断它是否平行四边形?
活动三:经验类比,提出猜想
用多媒体软件《几何画板》展示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质。1.大家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的数据变化,有什么样的猜想? 2.大家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的数据变化,有什么样的猜想? 3.大家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数据变化,有什么样的猜想?
(上述猜想过程要通过量度学案上这三个四边形,证实猜想的可能性)4.指出三个逆命题的几何语言。活动四:理性思考,证明定理 1.你们能够证明上述猜想吗? 投影给出三个逆命题的几何语言及图形。各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下三种命题的证明过程。
2.展示各小组的证明,针对过程进行评讲。活动五: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说出你的依据.
B ADA6.8cmDA120D4cmO5cm5cm4cm4.2cmB4.2cm606.8cmCCB120C2.如图,AB=DC=EF,AD=BC,DE=CF,图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 为什么?
AD
E
BCF3.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C=∠B 4.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BEFADC变式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2: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一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例2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为AO,CO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BAEDOFC变式1:由例题中的特殊点E、F推广到较一般的,若AE=CF,结论有改变吗?为什么?
BAEDOF变式 1 图C变式2:若E、F移至OA、OC的延长线上,且AE=CF,结论有改变吗?为什么?
BEADOCF变式 2 图变式3:若E、F、G、H分别为AO、CO、BO、DO的中点,四边形EGFH为
ADE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GBOHF变式 3 图C5.例1和例2中哪一种证法会更轻松?为什么?
结论:在证明平行四边形时,若条件集中在对角线上,运用与对角线相关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相对简便。若条件集中在边上,则运用与边相关的判定法更简单。活动六:实践真知
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证:BE=DF
2.如图,已知□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DE=B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3.课前问题:在实验室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被打破了一角,如何画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大小?你们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可选工具:刻度尺,量角器 活动七:本课小结
1.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一共得到了四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 证法小结:给出平行四边形四种判定方法的表达及几何语言,总结其使用环境。
3. 还有第5种方法留待下节课去掌握,大家可以先预习。活动八: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8.1第4,5题
第二篇:平行四边形判定教案
平行四边形判定
(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常用判定条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数学思考:在探索平行四边形常用判定条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情感态度:在操作活动和观察、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寻找及掌握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三、教具准备
尺子、量角器、吸管、剪刀、大头针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学校计划在操场边上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圃,工人师傅该怎样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呢?你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并说说你的想法和做法。这个情境是引导学生用定义判别平行四边形,即作两组相交的平行线所围成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的实际需要的基本观点。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以三人一小组讨论并提出发言申请,说出本组讨论结果,最后将实验方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来。
(二)、新知探索及内化
提出问题: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本活动是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后电子抢答。(参考答案)性质: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者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对角线互相平分; 5.邻角互补;
6.内角和为360度; 7.外角和为360度。(等等)教师:上述性质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特有的? 你能把它们的逆命题写出来吗?并猜测这些逆命题的真假性。
本活动引导学生写出它们的逆命题,为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埋下伏笔。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口答。用课堂讨论相互交流写出的逆命题及真假性的猜测。逆命题及真假性: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是真命题。)等等。
出示活动:大家按三人一组,用学具做一做,看看还能用什么方法画出平行四边形?把你的想法和做法记下来,并将实验方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来。比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方法更多、更好!教师:你能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设计出实验方案吗?大家三人为一组用学具做一做,验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动手做实验。
教师:请各组选一名代表说出你们的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自己做法的依据。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你们能将实验方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来吗? 学生展示。
这部分是本课重点和难点,应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验与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加以指导。学生若得出不正确方案,可通过实验、证明、举反例等方式来验证。我在课件中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方案给学生参考,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明过程。
(三)、新知运用
例1:已知:AB=CD, 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提示: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证明:
例2:已知:OA=OC, OB=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ADBCAD
OBC
(四)、归纳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几种常用的判定方法: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布置作业
基础题
变式训练题
综合运用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荷塘中学 马致远
教学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 2.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问题2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块,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聪明的技师拿着细绳很快将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画了出来,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第二环节 探索活动
活动1:
工具:两根长度相等的笔, 两条平行线(可利用横格线).动手:请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和两条平行线,摆出以笔顶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一组对边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活动2 工具:两根不同长度的细纸条.动手:能否用这两根细纸条在平面上
摆出平行四边形?
思考2.1:你能说明你们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2.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总结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例1 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 .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
随堂练习: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并且OE=OF.
(1)OA与OC,OB与OD相等吗?(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3)若点E,F在OA,OC的中点上,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 2.再回到课前问题: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第四环节 小结:
EDAEOFDABCBC
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五环节 思考:
1、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若要添加一个条件,使之成为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和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和BD交与O点若AC=12,BD=10,AB=M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1<M<11
B 2<M<22
C 10<M<12
D 5<M<6
第四篇: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教案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引入,构造逆命题,画图分析,讨论证法,巩固应用.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将以上性质定理分别用命题的形式叙述出来.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
上述第一个逆命题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它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所以它也是我们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方法(定义法).
那么其它逆命题是否正确呢?如果正确就可得到另外的判定方法(写出命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反过来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在四边形 中,如果,那么 .
∴ .
同理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类似地,我们还会想到,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如果,那么
,,连结
,则△
≌△
得到
,则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1、2的证明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即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然后总结成定理).
我们再来证明下面定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该定理采用规范证法,如图1由学生自己证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前面三种依据分别证明,借以巩固所学知识)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判定定理1、2、3分别是相应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彼此之间分别为互逆定理,在使用时不得混淆.
例1 已知:且 是
对角线 上两点,并,如右图.
是平行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对边平行且相等,由已知易证出两组三角形全等,用
交
于
利用判定定理3简单.
求证:四边形
分析:因为四边形定义或判定定理1、2都可以,还可以连结
证明:(由学生用各种方法证明,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和作辅助线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证法的优劣,从而获得证题的技巧).
【总结、扩展】
1.小结:(投影打出)
(1)本堂课所讲的判定定理有
(2)在今后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应定理,不要总是依赖于全等三角形,否则不利于掌握新的知识.
2.思考题
教材P144B.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2中7;P143中8、9、10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1.下列给出了四边形
中
、、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1:2:3:4 B.2:2:3:3
C.2:3:2:3 D.2:3:3:2 2.在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B.,C.,D.,3.已知:在 中,点
求证: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在对角线上,且
.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判定教案
9.3平行四边形(3)
主备人:沐文中
审核人:沙卫霞
教学目标:
1、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反战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2、从简单的例子中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综合。
2、反证法的理解与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探究引入
1、复习(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3)平行四边形两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4)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复习(2)你能说出哪些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比较: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你发现以上各组两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是什么?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二、自主质疑,互动解惑
3、操作思考: 画两条相交直线a、b,设交点为O,在直线a上截取OA=OC,在直线b上截取OB=OD,连接AB、BC、CD、DA.你能证明所画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4、讨论交流1: 如图,已知直线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5、讨论交流2 如果OA=OC,OB≠OD,那么四边形ABCD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你能证明吗?
证明:假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OA=OC,OB=OD 这与OB≠OD矛盾,所以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反证法的证题步骤:(1)假设结论不成立
(2)根据假设推出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定义、定理或公理矛盾)(3)说明假设错误,原命题正确
6、简单运用:
用反证法说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三、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新知应用
例: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在AC上,且AE=CF.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四、归纳反馈,拓展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惑? 拓展延伸
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BC,AD于点E、F,G、H分别为OB,O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