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的几种类型
1、详案案例: 江苏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董淑芝《愚公移山》的教案设计
【设计简说】
作为一篇文言文,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在理解课文、疏通文意之后,能通过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能深刻理解故事寓意,学习愚公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本篇课文设计为三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词意,疏通课文意思。
2、体会文章用对话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3、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寓言结尾借助神灵的力量的用意。【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略)
二、教学活动
(一)闯关之一:疏通文意,趣味朗读。(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所以要想深入理解分析课文,必须做到理清课文思路,疏通文章大意。对于这一环节老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指导朗读,把字词、难读、难解的地方借助注释、资料等尽量弄懂课文,对于难解之处作出标志以待课堂进一步探讨。)1.学生质疑
让学生把课前预习中不懂的字、词、句当堂提出,会的同学可直接站起来为其解答,老师从中适当点评或引导。
2.老师强化巩固理解。(投影)①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河阳之北 达于汉阴 吾与汝毕力平险 投诸渤海之尾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虽我之死 而山不加增 河曲智叟无以应
②翻译重要句子: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其如土石何?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利用这一环节可以强化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把学生发现不了、解决不了的字词,教师巧妙地解决掉。同时对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予以强调。)3.分角色朗读,师参与其中扮演智叟。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后师生共同评价。
4.师问:在这一故事情节中,最精彩的内容是哪里?(第3段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对话中有两个人的语言很相似却又很值得揣摩,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
(二)闯关之二:揣摩对话,自编自演。(这一环节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准确理解愚公之妻和智叟二人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并感受愚公和智叟二人的性格特点,从而为准确理解故事寓意作准备)1投影两段对话:
A、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师问:这两句话很相似,但他们说话的目的一样吗?(让生自由说)(此问主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二人的目的:前者从“献疑”角度,提醒愚公正视移山的困难和解决移山中实质性的问题,是支持其移山的具体表现;而后者则是嘲笑、讽刺、说风凉话,是反对移山的。师就此指导学生读书时应准确读出二人不同的语气和心理,并让生试读。)3.理解了智叟的心态,指导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对智叟与愚公的对话自编一个短剧片断,进行表演,分组完成。
明确要求:①既忠于原文,又灵活创新;②表演自然到位;③用现代语言表达。
4.学生分组编剧,准备表演。5.让两组学生分别表演,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师陈述:不难看出,愚公和智叟二人对“移山”的态度截然不同并为此各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然,时代在进步发展,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评价这二人在“移山”一事上不同的态度呢?(三)闯关之三:探讨辩论,归纳感悟。(本环节是对全文理解的深化和升华,是让学生在进行自主表演的基础上,对愚公、智叟这两个中心人物的形象特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由表面现象挖掘内在本质,从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涵。)1.提出辩题:请你以一个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学生的眼光来评论一下,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并说出理由。
(让学生依据各自所持的观点分成两大组,合作准备。明确要求:无论支持谁、赞同谁,反对谁、批评谁,一定要说明理由,说出他们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地方。提示方法:可在文中找依据,可引经据典,也可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还可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2.组织自由辩论。辩论中师可以不断引导、调控,防止跑题。
3.总结评价(略)。
三、作业探讨
有人说: “愚公移山破坏了生态环境,是不明智的举动。”结合本节课的辩论和你对课文的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写成一篇小论说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简案案例:江苏省苏州中学蒋祖霞和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康剑嵘的《美猴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美猴王》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美猴王的来历。结构清楚,情节完整,语言通俗,文字浅显,可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吴承恩以及《西游记》进入文本。要求用《西游记》中的人物完成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__,__ ”(参考答案: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由此过渡到《美猴王》。
(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人物形象:“阳光灿烂__,百变猴头__,憨厚老成__,阿弥陀佛是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结构,说说文章大概内容:石猴出世、山间生活、发现水帘洞、被拥戴为王。
(三)语言揣摩
(1)品味文章语言之美妙:简洁美、节奏美、变化美。
例如“名曰傲来国”“唤为花果山”,加点词有变化美;“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有节奏美。
(2)本文经过了教材编者的修改,给教师开发教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请同学对照原文,品评课文第一段文字对“仙石”的描写。
(四)问题探究
(1)本文塑造的美猴王形象“美”在哪里?(2)“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说说你对加点句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1)与原文比较,看看本文的多处改动,你认为好不好,说说理由。(2)阅读《西游记》。
3微型教案:余映潮的《狼》教案设计
一、教学角度:练读———进行有力度的课堂书面练习。
二、主要教学步骤: 11 熟读课文。21 同学们自编课内百字小练习,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测。31 再读课文。41 教师发课堂智能练习。学生做练习,教师组织评讲。
三、《狼》课堂智能练习。第一层次练习———解释词义。第二层次练习———理解句义。第三层次练习———语段阅读。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经编写了关于《狼》的8 种微型教案,这8 种微型教案,共展现了常规手段下的8 种教学角度:诵读,辨读,说读,析读,品读,写读,听读,练读。
4.创造性教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陶勇的《乡愁》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感知乡愁
采取对比听读的方式,以便学生明白对乡愁的理解与人生的阅历有关系。
1.学生听读(儿童和老人的朗读),注重情感的对比和节奏、重音的把握。
2.学生诵读,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基调。(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深挚。)3.配乐分组朗读,注重情感的深化。(女生读第1、2节,男生读第3 节,齐读第4 节。)
二、议一议, 解读乡愁
采用老师设置重点问题,师生共同解答的方式,初步解读诗人的乡愁。1.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明确:乡愁。
2.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四个意象承载的情感分别是什么?
明确:邮票———亲情,船票———爱情、亲情,坟墓———悲情,海峡———爱国情。4.去掉每一节诗中的数量词和形容词后再齐读,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明确:缺少了真诚的感情基调,显得平淡,补上后能体会到以小见大、由浅层到深层的情感。
三、演一演, 重现乡愁
结合诗意,设置情境表演。分四组,每组表演不同人生阶段的乡愁内容。由学生评论。提示:亲情是真诚的,爱情是沉甸甸的,悲情是沉痛的,爱国情是强烈的、充满期待的⋯⋯第三节比一二节多了一些悲凉,第四节是情感的升华。
明确: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论一论, 解除乡愁
由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替诗人解除乡愁呢? 提示:以第四节为突破口,解除国愁是问题的关键,海峡不浅,诗人写成“浅浅的”表达了一种愿望,也体现了诗人的一种无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诗人渡过海峡,回到家乡,见到故土。消除国愁的办法就是让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五、练一练: 拓展乡愁
1.讨论交流:《乡愁》如此动人,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背诵? 明确:这首诗四个小节都很整齐,字数相同,句式一样,只是个别词语不同。每节诗的开头都有一个表时间的词语,并且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每节诗的第二句都是“乡愁是———”后边跟着的是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每个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不一样,分别是:“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还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了解这些有助于快速背诵。2.仿照“乡愁是⋯⋯”的句式,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乡愁是什么。写后交流。如:乡愁是故乡的一条弯弯的小路。
3.听一听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说一说诗中的意象分别是什么。
明确: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教学反思:
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学生没有诗人那样的人生经历,若要将乡愁横向拓展,单纯的讲解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引入乡愁的情境之中去,是一个有待深究的问题。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上,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有了所设置的情境,有了设身处地的情感体会,才会有对乡愁的理解。真诚而热烈的课堂氛围、感人的情境的设置能提醒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注重体验,以引起心灵的共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知乡愁—解读乡愁—重现乡愁—解除乡愁—拓展乡愁,一气呵成,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的优势。
第二篇:消费及其类型 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材分析
“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下设三目,第一目讲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第二目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讲消费的具体类型,第三目讲消费结构。消费类型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关,而这些又决定着消费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课的学习,知道了怎样去交换及物价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为本节学习消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因此,授课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主要分类,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 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确立依据是: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并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确立正确的目标,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教学难点
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其依据: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对贷款消费认识还是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在区分货款消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方面存在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拳王泰森的一处豪宅,价值千万;而一套普通的居民房几十万就能装修入住。一辆宝马轿车,它的价格一般都在几十到上百万不等,而一辆奥拓轿车,几万元就能开上在马路上奔跑。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住高楼,有人住山沟,有的人开宝马开奔驰,而有的人却只能开奥拓;同样是房是车,差别咋就那么大捏?他们的消费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
总结: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收入有差距。泰森之所以能住豪宅 开跑车,其原因在于他是美国拳王,收入很高 消费水平当然也就远远高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其类型的划分。
可以说现在是个消费的时代,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吃饭要消费、穿衣服要消费、开车要消费、住房要消费、上网要消费。如果你胆敢说你不消费,那你就离消失不远了,你在中国你怎么可能不消费!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消费呢?
【讲授新课】
(一)主要原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收入
假设老师现在看上了一款心仪已久的三星glaxy note3手机,标价是5000元,而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元,大家觉得老师会不会去买这款手机?
(有的学生说不买,有的学生说贷款支付)无论是不买还是说贷款去买,这都说明老师现在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付这部手机的价格,所以老师还是觉定不买了,等工资涨了,钱攒够了再买。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同时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假设老师涨工资了,每个月的工资是4000元,那么老师肯定很快就能买上手机,并且还能买上相机等等商品了。
(2)预期收入
刚刚有同学提到了贷款消费,的确,贷款消费对于工薪阶层的青少年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老师现在工作稳定,以后还有涨工资的可能,那么老师肯定会选择贷款消费,但是如果老师收入不乐观,并且即将失业,那么老师肯定是不敢轻易去贷款的,应为偿还能力有限。
这就说明消费不仅和当前收入有关,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如果我们的预期收入很乐观,那么我们预支未来预期收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反之,人们就会节制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情境内容是:假如2010年重庆市最幸福感区域推选活动启动,北碚区成为重庆入围的最幸福感区域候选区,当然在座的各位就是最幸福感居民候选人,家住北碚的小李和小张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五年了,各自都结婚了,而且都有一个女儿,现小李在一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外企工作,月收入是6000元。小张却在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公司上班,月收入仅有2000元。
活动
一、假如你是小李或小张,作为家里的“财政部长”,你将怎样分配家庭支出?请学生写出方案,并请两位同学将方案写在黑板上。
问题一:对照小李和小张的方案,他们的消费方式一样吗?为什么?
问题二:小李预计他买的股票将会翻倍,未来收入可能会达到10万,一直梦想买一辆宝马的他,现在该不该买车?
问题三:如果小李的收入不变,而物价上涨20%,小李的消费方案将会怎样变化?
(3)收入差距
过渡:刚才我们探讨了个人收入影响个人消费,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消费水平还受到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贫富差距。
一般情况是贫富差距越大,则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这主要是因为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不同,高收入者基本上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因此用于消费的比例就比较小。也就是说他们的消费基本上已经饱和了。而低收入者有消费的需求和愿望,但是却没有钱消费。所以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就比较低。而在我国,据统计,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贫富差距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安定得一个重大的隐患。所以我们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水平的高低
过渡:我们刚才探讨了收入影响消费,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对消费造成影响呢?
总结:同学们逛春熙路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家搞促销活动,他们一般都是通过打折促销,买一送一等等这些手段来吸引顾客,从而实现薄利多销。这些手段的实质都是降低物品的价格。因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则人们的购买力就会上升,从而消费水平也就跟着上升。因此物价水平的变动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几个月我国的物价水平就有上涨过快的趋势,相信很多同学们都有着的切身的体会,它对我们的生活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影响。当然除了以上这两种因素还有很多因素会对消费造成影响,比如说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商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消费产生影响。只不过以上这两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也是我们今天课程的重点。
二.消费的类型
消费有不同的划分方式,首先我们看一下按交易方式的划分。按交易方式消费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租赁消费以及贷款消费。大家看到书上十八页中间的那幅图,大家讨论一下然后回答书上给出的问题。提问:你们是怎么判断他是钱货两清或者是贷款消费的? 总结:
因为左侧的太婆说她是攒够了钱终于买了房,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就是钱货两清消费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在进行这种消费的时候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同时发生转移的。
而右侧的太婆说她几十年前贷款买了房,现在终于还清贷款了。因此我们说她是贷款消费。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贷款消费的时候商品的使用权是一次性发生转移的,但所有权却是在分期付款的过程中逐步发生转移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钱货两清的消费适合那种有一定积蓄的家庭,而贷款消费适合那种暂时没有多少积蓄,但是却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家庭。
我们刚才讲了钱货两清消费以及贷款消费,我们接着看租赁消费。租赁消费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相信在座各位同学应该都有过租赁消费的经历。常见的比如说我们去碟子店租影碟,书店租书以及租自行车等等。这些都是很典型的租赁消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有很多商品我们可能使用一两次然后就不会用了,而如果因为用这一两次我们就买下整个商品就会显得很不划算,这时候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租赁来获得这种商品一段时期的使用权,在这种消费中我们并没有获得商品的所有权,所以我们租书租碟看完后 还必须还给商家。
除了按交易方式,消费还可以按商品类型分为有形商品的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也就是指的买衣服汽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消费,而劳务消费是针对有形商品而言的因此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无形商品的消费,比如说我们很多同学周末请家教,这些都是消费的人们的劳务所以我们称这种消费是劳务消费。
除了以上这两种划分方式,我们还可以把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 发展资料的消费 以及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像一些衣食住行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是建立在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上的,是在生存资料消费满足后为了追求身心的愉悦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消费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大家看到书上十九页中间的那几幅图,上面就有很多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如说旅游消费 汽车消费 电子产品的消费等等。这些都表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应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的减小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
【情景导入,发现生活】
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我们都是消费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暑假里都有哪些日常消费行为?
2、你的家庭最近几年有哪些大宗消费?资金是如何筹措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列举自己及家庭的消费行为,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为讲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做好铺垫。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出影响消费的因素)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创设情景,深入探究】:小李买车记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李一家买车的经历的动画,逐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家庭消费的三个因素及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提升认识。)
动画(1)小李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原来企业效益不太好,收入较低,全家月收入不到1000元,但近两年,企业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加强了管理,开发了新产品,月收入提高到4000左右。(扣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三险以后)他的妻子是一家医院的护士,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月收入2000元左右(扣 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三险以后),女儿正在上小学。
动画(2)看着许多的同事都成了“有车一族”,小李的心也热了。
提出问题:小李为什么有了买车的愿望?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动画(3)但数数口袋里的钱,小李有些犹豫。“现在把钱都花在车上,一旦企业出现问题,我的收入减少了或下岗了,而孩子还要上学,还有很多花钱的地方,还是暂时别买吧。” 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问题:小李为什么会犹豫?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消费除了受当前的收入影响,也会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动画(4)恰逢十一期间,很多汽车销售商都在降价搞促销,价格比平时优惠许多,小李一家光顾了几家车市,最后决定抓住机会买车。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问题:促使小李决定买车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物价水平也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物价变化对你家庭消费的影响。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从去年到今年的7月份,受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出现了上涨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稳定物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平抑物价(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息),保障居民生活。
层层深入,动画(5)汽车销售市场上的车子太多了,小李在买什么牌子的轿车的问题上又犯了难?桑塔纳比较便宜,但车型不好看;帕萨特性能较好,装潢比较舒适,价格也比较适中,但耗油量较大?应该如何选择呢?由此得出结论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二、消费类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小李应用什么交易方式买车,以及买车后,他的家庭消费又将有哪些新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明确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消费内容按三种划分标准归类。在贷款消费的问题上再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以突破难点。)
动画(6)在决定买车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购买,小李和家人产生了分歧。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8-19页,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根据不同消费方式的特点,由学生自由回答,选择哪种消费方式更好,从中区分出什么是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特点。
动画(7)听取了多方建议,权衡利弊小李决定贷款买车。学生讨论:从不同角度说明这种贷款消费有什么作用? 他在贷款消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提出建议? 买车之后,小李一家的生活消费又有哪些新变化?从而引出
1、消费对象不同:(1)有形商品消费(购车)(2)劳务消费(保养、维修、洗车)动画(8)周末,小李一家开车去郊外旅游
根据动画提出问题:他家的消费达到了哪个层次?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从而引出:
2、消费目的不同:(1)生存资料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3)享受资料消费
教师总结:小李一家作为新时期中国家庭的缩影,由最初的解决温饱到买车外出旅游,说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即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三篇: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等知识,那么同学们,当你有了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你会干什么?也就是当你有了钱,你会干吗?消费。对,那么这节课,我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消费的有关知识。
首先呢,我们从结婚消费开始谈起。首先大家来看一个关于“结婚三大件”变迁的视频,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结婚三大件的变化?
“结婚三大件”从七十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八十年代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发展到今天是车子,房子,票子。为什么七十年代的大多数的家庭并没有买车的念头呢?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是不是。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们消费的根本因素。从国家与国家来看,中国和美国,哪个消费水平更高?很明显美国,因为美国经济发达,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比如说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山区,哪个消费水平高。东部沿海地区。
这也就是从根本上说,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过渡:具体到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样。那么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消费水平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在一定条件下,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收入低,消费就低。收入与消费成正比。可支配收入:除去税收,三险一金
过渡: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水平就越高,美国人的收入高,可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人的消费下降了呢? 提问: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不花钱了?
金融危机以后,失业率增高,经济不景气,人们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乐观,所以不敢消费了。(2)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当人们对未来收入逾期不乐观的时候就会选择储蓄来应付将来以后有可能遇到的坏年景。
提问:针对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的顾虑,应该怎么样做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储蓄大多是为了养老,教育,医疗等等,当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体系都很完善的时候,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消费水平自然而就上升。
过渡:除了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之外,在收入里还有什么因素在制约着消费水平?我们来看一个材料。
假如A市只有五家月收入达到了10万元,而其它家庭月收入都还只有800元;而B市大多家庭的月收入在3000到4000元之间。提问:如果你是联想电脑的销售商,会选择到哪个城市开店?为什么?B市。选择在B市,因为B市的家庭收入差距小,大部分家庭都有能力购买电脑,而在A市虽然有几家收入非常高,但是大多数家庭都买不起电脑,销售成绩也不会高。(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这是因为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不同。高收入者该有的东西都有了,用于消费的比例小,储存的比例大,而且相对来讲他们的消费欲望也没那么强烈。而低收入者呢,有消费的需求和欲望,但是却没有钱,所以,如果要提高消费水平,也应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1、收入是消费的基 础和前提
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量越高
未来预期收入越高,消费量越高
收入差距越大,总体消费水平越低
过渡: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除了收入还有什么?刚才提到都是一些客观因素,另外还有主观因素例如消费心理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同学们现在思考的就是除了收入和物价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消费?提示,如果你去买手机,买P3,你会考虑什么因素? 3、影响消费的其它因素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讨论:根据上述知识点,说明如何拉动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1)根本途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其它途径: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扩大广告宣传等等。
二、消费的类型 材料:三人在讨论自己的住房
甲说:我20年的积蓄60万正好买了一套房子。
乙说:现在房子太贵了,我首付了30万,其余分期付款了。丙说:唉,我工作还没最后定下来,先租着再说吧 提问:(1)三人的住房消费分别属于什么消费方式?(2)它们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1.按交易方式
(1)钱货两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特点: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刻转移。(2)贷款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特点:两权逐渐让渡给买主
(3)租赁消费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特点:商品所有权不变,只是商品在的使用在一定期限内发生改变。
提问:人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购买什么商品时候会贷款消费,它有什么要求?
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或家居装修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在收入稳定且比较乐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提问:贷款消费好不好,怎么评价贷款消费? 1)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贷款对消费者来讲,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来讲,贷款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有积极的作用;对银行来讲,贷款可以增加银行的贷款利息,增加银行的收益。因此,国家在政策上是予以支持和鼓励的。这种情况下的贷款消费也是一种合理的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2)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它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2、按照消费对象
过渡:将来车买了,怎样将它维护好呢,该选择那种消费类型好呢?买维护工具自己维护?请汽车美容中心来维护?这两种类型的消费方式相同吗?(1)有形商品消费(食品、衣服等。)
(2)劳务消费(家政、家教、维修、保姆、理发等)
3、按消费的目的划分
(1)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时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充电、补习
(3)享受资料消费---美容、旅游
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是建立在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上的,是在生存资料消费满足之后,寻求身心的愉悦和全面发展的消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正在逐步提高。
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在10个城市的调查,生活中最向往的是健康和舒心。五年前最向往的顺序是经济富裕,能与家人团聚,健康舒心。而现在,向往的顺序倒了过来,第一是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第二是能与家人团聚;第三是经济富裕。提问:向往顺序的改变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即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过渡:大家现在可以拿出纸笔,来计算你一下你的零花钱都是怎么花的?花在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上的比例各是多少?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过渡:现在再算一下你的食品支出,吃饭的钱占你零花钱的多少,这个也就是恩格尔系数。
2、恩格尔系数——在消费结构中,食品开支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第四篇: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以及租赁消费时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的含义
三、教学思路: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讲解本着贴近生活、条理清晰的原则设计课堂内容,试图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本课的结论。
四、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与教师课堂讲解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以设问方式导入该节课的内容,带出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活动:就日常生活的体验得出相应的回应,例如:买文具、食堂吃饭、买零食、买衣服、电话费等日常消费活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消费活动,其中主要集中于学生可能并有实际经验的消费内容。
教师:同时导出课堂主体内容:日常消费多种多样,家庭作为消费的主体单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那影响它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消费活动有什么区别?我们消费活动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做相关讨论
(二)情景分析:
探究活动一:如何安排生活费?
现在我们假设同学们分属不同的两个小组,两个小组每月的生活费略有不同,A组每月600元,B组每月300元,各位同学该如何安排各自每月的消费活动呢? 学生活动:互相安排并讨论各自的消费活动或消费内容,发现其中的区别(1)收入
教师活动:设问解疑
同学们是否发现各自的消费有什么不同?而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在此主要是什么?
教师讲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当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预期消费则影响消费信心,当预期消费乐观时,消费信心就强;预期消费较低时,消费信心就弱。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物价水平
教师活动:影响消费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还有没有其他了呢?
最近5年的物价变化趋势,其中具体产品如:“蒜你狠”——3元/公斤涨至14元/公斤、“豆你玩”——2.6元/斤涨至9.5元/斤、“姜你军”——4元/斤涨至9元/斤,几乎所有的产品应声一片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各位如何调整消费活动? 学生活动:就所给材料进行相应的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消费活动还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
教师讲解: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话: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过CPI,因为其他条件不变时,与消费水平反向变动。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稳定物价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教师:虽然我们是用同学们的消费活动做的说明,但要明白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考察了总体消费状况的前提下,接着来讨论一个具体的消费案例:
探究活动二:小免的苦恼
小免,就读于赣三中高一(20)班,月生活费800元,已攒了2000元零花钱,在犹豫要不要买个电脑,不买吧,商场特价,此时下手颇为划算;买吧,以后就要勒紧腰带生活了。买不买?怎么买?你的意见?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相应的理由,提出分期付款买、借够钱后一次性买、租个电脑等方式
(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教师活动: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租赁消费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贷款消费是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问题又来了,粗心的小免回家路上摔坏了硬盘,换一个硬盘——600元,维修硬盘——90元,如何选择?这两种消费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就相关情境进行讨论,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给出相应的解释理由(2)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消费消费的是有形的商品,而劳务消费消费的是无形的服务。
万事大吉了!终于可以surfing the internet 了。大家知道小免已经达到哪种消费层次了吗?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相应问题,得出享受资料消费的结论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主要指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等方面需要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探究活动三:考查自己家里的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每个家庭的消费活动各不相同,那如何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书本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并讨论得出结论家庭消费的不同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消费水平(1)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社会的消费现状,例: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汽车等。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直观感受来了解消费结构的变化。
要了解家庭消费水平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2)恩格尔系数
教师活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恩格尔系数是消费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承认和重视。国际上甚至用它作为区分国际间消费结构层次高低的最一般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我们称之为温饱型);在40%~49%为小康水平;在2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我国这几年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情景回归: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了解教学反馈。
七、教学设计理念:
该节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我在教学中就更注意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讲解,使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把与其贴近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我们经济生活中的消费活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五篇:病句类型教案
语病专题复习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副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 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牢记类句: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我们用绳子把他紧紧地绑在椅子上。(“把他”应放在“绑在椅子上”前)④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⑤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4)“和、并、顿号、以及”等并列词语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若存在语义交叉、包含或内在某种逻辑关系,就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错误
①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枪支弹药”与“武器装备”是从属关系,并列不当)
②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海南岛海域正式开钻。(按照事理、逻辑关系,应为“开发、设计、建造”,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②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②《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对现实的认识,也是五四时代的产物,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撕开了封建社会“吃人”的面纱。(“杰出”指才能、成就出众,适用于人;改为“重大或伟大”即可)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②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②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6)“和、并、顿号、以及”等并列词语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共同充当主语、谓语、宾语时,有可能和与之对应的谓语、宾语、主语等不搭配。
例如: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此句中“社区、家庭、路程”共同充当“走访”的宾语,很显然不能“走访路程”,出现“顾此失彼”的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承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赘余(1)堆砌
例如:①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画蛇添足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一句话前半部分用了一种句式,后半部分却用了另一种句式。
例如:美国经济疲软除了这次房屋次贷危机的原因外,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政府实施了穷兵黩武的政策耗尽了国力所致。(句式杂糅,应删去“所致”)
(2)两主争锋:对句子陈述对象作陈述时,句子中又插入了另一个陈述对象。
例如:新疆地震灾区的广大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重建家园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两主争锋,在对“广大群众”作陈述时,又插入了另一个陈述对象“工作”,可改为“有条不紊的进行重建家园的工作”)
(3)宾主两兼:将一个句子的宾语兼作另一个句子的主语。
例如:①一位村民向国家捐赠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句中“一枚古代玉佛珠”既是动词“捐献”的宾语,又是“具有”的主语,宾主两兼了,可改“了”为“的”)
②国际刑事警察组织退出一款可以鉴别商品真伪和属地、名为“国际刑警组织全球登记册”的应用程序,由美国谷歌公司开发,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代码鉴定真伪。(主语残缺,应在“由美国谷歌公司开发”前加“这个应用程序”)五:表意不明。
方法12 注意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指代词,数量词,介宾短语及词语间的关系――查语句歧义。
① 还欠款1000元。
② 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③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运用:句中有一个指代词“她”,既可以理解为“死者”,也可以理解为“死者的母亲”,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④ 三个学校的校长都去开会了。
运用:句中有一个数量词的组合“三个学校的校长”,既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也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⑤ 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五: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分类(或并列)不当②自相矛盾③否定不当④不合事理 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
例句① 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
运用: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是并列概念。
方法
15、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不合逻辑。
例句①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历来”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从而判断出原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② 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否定不当,把“估计没被我漏举的”改为“估计被我漏举的”)题感
1、看到长句子,注意运用简化成分法――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语序不当(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题感
2、感觉语句不通,读起来别扭――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中心词的修饰语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题感
3、抓重点词,见相应词,想到相应类型病句
1. 见关联词――判断句子关联词的语序、强拉因果。
2. 见特定介词:“经过”判断句子是否主语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3. 见判断词(是否,有无,能否,等)――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不合逻辑。4. 见 “和”“与”“以及”等连词及“、”这一标点符号――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概念不清、主客颠倒。
5. 见指代词――判断句子是否表意不明、主客颠倒。
6. 见近义词――判断句子是否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