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类型教案:0911
电视的纪录精神:电视纪录片赏析
刚才这些说的是“纪录语态”,“纪录手法”。刚刚观片时我们也说了,全球主流的电视纪录片,也有些共同的特点。如果我们去看DISCOVERY,看中国央视的片子(就因为它观众量大吧),看NHK,看BBC,大约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我们来看三个片子。第一个,《美丽中国》我们继续往下看一点儿。
第二个,《再说长江》,这是中国央视影响比较大,而且也是比较国际化的一部纪录片。
第三个,我们看一个DISCOVERY CHANNEL新出品的一个片子。
也许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讲述式”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1)全知全能讲述而不是客观纪录(2)多用拟制镜头、全时旁白传播内容
(3)直接揭示主题和诉求而不是需要观众自己感受(4)多用讲述式字幕 „„
电视纪录片的这种语法的极致,就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的特点,其实就是在已有的资料画面之中寻找主题,然后讲述这个主题,把资料找出来一一印证,或者按照一种逻辑和顺序进行讲述。从制作角度看,这种文献纪录更多的是把现有资料进行串联,属于“大编辑”的范畴。
那么,有没有先纪录,再讲述的电视纪录片呢?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能够在全时讲述(这是预设主题的最典型表征)和客观的“在场旁观”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种中间的道路呢?
我们来看一个片子。
客观的叙事,全时的旁白,旁观的手法,在这个片子里几乎熔于一炉——可能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能够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蒸猪一节的主人公开的餐馆外景,这家店面才去的宣传词,似乎可
以给好的电视纪录片一些鼓舞吧)电视的纪录精神:什么是纪录
【引子】
中国的纪录片和国外不同,不是起于电影,而是后发后觉的被电视人引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怀斯曼等人的巨大影响。复旦的吕新雨教授称之为“新纪录运动”。
但是究竟什么是纪录片,学界业界的争论很大,学界和业界之间相互攻讦…… 可能文科教学就是这样吧,没有哪个概念和领域是边缘清晰的。所以我们干脆绕开这种争论,就从纪录片的“纪录手法”入手,看看哪些手法是纪录式的,可以在我们未来的新闻工作中借鉴。
今天要说的是纪录片。
我们开篇先来看几部纪录片。引子里说过了,我们要研究的大约不是纪录片的定义,所以我们把一些纪录片的发展和流派放到下面的总结性的语段去。
第一部片子是我们看过的《归途列车》。这是近期一部获奖比较多,受到关注比较大的作品。
我们只看其中一个段落。
看过之后,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摄像机好像就是默默在场的,如果不是画面内极度缺乏变化,一般不进行镜头切换,就是保留长镜头的感觉(但长镜头在本片并不明显)。
大家再看看机位的拍摄角度,正前方的镜头也有,但是在人物交谈时,用了什么角度?我们看,男主人公买票不成回来时,面对妻子的交谈,我们一般要用正反打的,但是本片用了一个侧向的,甚至是侧后的镜头。
类似的还有,比如妻子给女儿打电话的镜头,完全的侧向,电话断掉后几乎是侧后向了。还有两人在缝纫机后工作、对谈的镜头
声音来源来看,基本上都是同期声。即便是没有人,没有人物活动的空镜,也注意了同期收音。(大家可以看看本片摄影师的手记,关于同期收音的部分)
摄影机就好想是一个在旁默默观察的人,不发声,也不介入。
这个片子中我们看到的手法,是由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开创的,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直接电影”的基本技法。
第二部,是崔永元主持制作的《我的抗战》中的一个小部分。
《我的抗战》是个低成本制作的片子。有影评人分析,这个制作得益于崔拍摄《电影传奇》的口述桥段经验加上“我的长征”中对于历史采访的经验。
似乎有些道理。
本片基本上就是老人口述的加合,再加一些动画的串场,交代人物和大历史背景。其实我们知道,在历史研究中口述史的地位一直比较模糊,有人认为口述最真实,也有人认为口述最不可靠。但是如果把多位亲历者的口述加合,放在一起对照,那么肯定会“准确”得多。
本片就是采访镜头为主。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采访是怎么做的?你应该如何诱导对象在摄像机前讲好自己的和自己知道的故事?
第三部,是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一部片子,《英和白》。
这部片子其实比较特殊。
首先很重要的,和《归途列车》一样,它没有旁白(但是对字幕的依赖比较重)。没有旁白但不是没有旁边的声音,驯养员在大熊猫房间里看电视,电视里的声音创造了一个“第二叙事人”。整个片子出现了一种“多重叙事”的意境。这种叙事有人分析认为,超出了纪录片的叙事范围,“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其实大约它只是超出了客观在场的“旁观美学”而已。我们下面要看的一部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片子,才更加超出“旁观”式的“直接电影”范畴。
第四部,也是比较著名的《科伦拜恩的保龄》
这个片子“介入”性非常明显。
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s)是一位著名的独立制作人,他经常带着主题去实地体验和采访,主题也显得非常激烈。我们在本片看到的段落,基本就是他就一个主题出镜采访和体验的集合。
本片曾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看完了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纪录”是什么,纪录片又是什么? 纪录字面好解释,所以说,纪录,大约就是用丝绳,用金器,记下事物——这种“记”的隐含语境可能是长久的,客观的„„
那么纪录片呢,我们刚刚看过的几个“名片”,都是纪录片,但是形态迥异。《归途列车》没有旁白,少用字幕,中长的镜头,侧向的拍摄和跟摄,长时间的蹲守和意外的收获(女儿离家的故事);《我的抗战》采集老人们对历史的珍贵记忆;《科伦拜恩的保龄》作者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突破性的纪录特色,到底哪一个是纪录的主流?
从电影的历史看,有人说卢米埃尔兄弟在拍摄《工厂大门》等早期电影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纪录的手法。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比如工厂大门拍摄的就是一群工人走出工厂的情景,看起来没有干预,自然本色。
但是如果仔细看,人们会发现工人的着装比较正式,而且谁家工厂的下班人群如此密集,还能恰好在1分钟之内走完,门卫最后关门大吉?(当时的摄影机只能拍摄一分钟左右)所以批评家们普遍认为,这些片子还是经过“安排”和“导演”的。而且卢米埃尔导演本人恐怕也根本没有“纪录”的意识,他想的只是利用把玩这种新“玩意儿”,并利用电影放映来赚钱。
所以工厂大门开启了纪录手法还算可以,说他是纪录片,恐怕不大准确。
我们干脆抄来一些定义,大家了解一下学术和电影届是如何看待纪录片的。纪录大师伊文思:“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1997)
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的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吕新雨,1997)
通过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影机)的磁带(或胶片)纪录下来的一切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内容不是人为的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发生的。《电视纪录片制作》(吴保和,1999)
所以,今天我们探讨纪录片的定义和范畴,就要研究纪录片产生的环境和发展。(1)纪录和创作:电影发展的两条路径
从电影诞生起,就存在着“创作”和“真实”的两条路径。创作源自千年的文艺传统,和戏剧的直接浸染。而且业界也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创作并不是虚无缥缈,而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为据的,虽然经过典型化的浓缩,但也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不过这样的真实并不为“真实”一派首肯。
早期电影工作者更倾向于用镜头和胶片来真实的记录人的生活。虽然创造派逐渐从戏剧中找打了电影发展之路,但是真实的影视诉求从来就没有被人遗忘。历史上著名的纪录大师格里尔逊在前人奠基的基础上,最终开创了纪录片这样一种电影的讲述话语。
(2)直接电影:最纯粹的“旁观美学”
直接电影不是一个人一个片子早就的流派,而是长期以来电影“纪实”手法发展的一个比较高级或者说纯粹的阶段。
直接,其倡导的方式可以归纳为“旁观美学”,即制作者以旁观的态度客观记录下事物的过程,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和妨碍事物自身的进程。
我们看的案例中,《归途列车》可能是这种直接、旁观技法的典型了。
其实这种技法永远达不到一个客观在场的人的视觉结果,因为毕竟是电子设备和拍摄,还有后期的剪辑。所以,对纪录技法的严格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长时开机,比如弱化镜头技巧,比如同期收音,都是“旁观”必备的。
甚至一位直接电影著名导演利柯克这样描述他的拍摄原则:
……我们制定了一些规则:没有灯光,没有三脚架,没有录音吊杆,没有耳机(它会让你看起来很愚蠢,并且显得有距离感)。永远不要超过两个人,永远不要安排你的被摄者去做任何事情。尤为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他们重复某个动作或某句话,要把时间花在拍摄上,如果你错过了某些东西,就忘掉它,而相信类似的东西还会再次出现。尽量去了解你的被摄者,即使不是友谊的话,彼此也应该产生尊重。
(3)真实电影:真实到“真人秀”
真实电影是法国导演让-鲁什等人为代表的一个电影流派,《夏日纪事》是这个流派非常典型的作品。
片子中一个反复被人记住的情节,是一个表演为市场调查人员的姑娘,不断向采访(调查)对象提问,你幸福吗。而被问人的表现被真实记录了下来(是不是大家似曾相识?这说明CCTV还是有一些学院派的,不是吗?)而这个片子最具备流派特征的情节,是影片导演直接进入“角色”,在片中和调查人员不断出场,探讨这种调查和拍摄的意义。
真实电影的发展,开始出现让一群人在一个固定的场景中生活,记录下他们生活学习甚至竞技的点点滴滴——这像什么?对,真人秀。
应该说真实电影开创了电视真人秀。
(4)纪录和电视的结合典型:讲述式的“纪录片”
电视和电影很不相同,这是我们很多次强调过的。电影纪录片进入电视,其语法就要发生转换,并形成电视自己的特色。一定程度上说,这种转换是小众向大众的转化,也是电影的梦幻式语法向电视的讲述式语法,对谈化语法的转化。
所以,转化的结果,是我们看到的常见的纪录片,如《美丽中国》,大约就是在一个地方取景,拍摄,然后再撰写解说词(其实很多时候词在拍之前已经写好),配乐,最后后期制作。并不是说这样的纪录片里没有对人的描述,人的故事的关注,但是终究有些次要,全时的旁白讲述的是一个地方的风貌,或者历史变迁,或者花草树木,虽然这些东西都是人创造的,讲他也是讲人,间接的讲人,但是很少出现一个完整的人物,出现了也不是全片的重点(例如下文再说长江的案例《曲水姑苏》)。
第七章 多机联合拍摄和导播/现场直播
前面我们一直说的是单机拍摄,单机ENG,这种方式相对于现代影像的制作发展趋势来看,是有很大的局限的——我们无法采用一个机位,一架机器来快速的多景别多角度的表现事物,并创造一种剪辑上的“流动”(动感)。
要做到这些,一般应该采用多个机位联合调度来拍摄。电影的多机位拍摄一般就是各拍各的,最后把胶片放在一起剪辑。有时候因为场景等原因,为防止穿帮(机拍机),还要多次拍摄,演员不断的重复一个走位,每个角度拍一次。好在电影一般是要制作100多分钟的片子,这样做起来还能够接受,电视如果这样就难了,每天20多个小时的节目播出,都这样干?电视台的人只有累死了。
电视的多机位录制,其实是非常“巧妙”的。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段武林外传中随便截取出来的视频。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视频中的结果,想象一下当时的机位是如何安置的。同时想想,这个视频是如何获得的。
从导览图片来看,现场的镜头变化非常丰富,有景别的,有摇动和拉开的,也有很多不同角度之间的接榫。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这个接榫是如何实现的? 保留这个问题,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这是中央电视台“小刚”版春节晚会的一个节目。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镜头,想想机位的安排,以及这些镜头之间的接榫规律都是怎么样的。
上一个武林外传还好说,这个万马奔腾是现场直播啊,我们不可能像电影一样,让演员重复多少遍,一遍一遍的拍啊,而且电视台要向全国直播,也不可能再有时间下去一点一点儿的认真剪辑啊,只能拍了就播——那么,如此精彩的剪辑是如何实现的呢?
从《万马奔腾》的直播我们至少可以猜想:电视台的拍摄都是现场拍,现场制作,现场传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现场拍,现场制作,现场传(这其实就是卫星微波传送的问题,今天这个问题不展开)的技术背景和运用技巧。
这种现场拍摄现场切换的电视制作方式,我们叫做ESP/EFP。
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指演播室制作,主要指台内的演播室内录制播出。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指电视新闻现场制作,其重点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
一、ESP/EFP的“独门绝技”
通常我们把电视台的这种多个机位联合拍摄的方式,称作“不挂带”拍摄。不挂带,大家注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我们来看看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现场的拍摄机位图。(本图可放大)
在这个图中,我们看到了各个机位是如何安置的。左侧的7号1号,右侧的8号6号(摇臂)3号,中间的4号9号等等,几乎占满了一个拍摄半场的角度,也就是说从拍摄半场看过去,哪个角度都有机子可以拍到。
那么这些机位拍到的东西,是如何取舍的呢?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机位的东西都通过卫星直播出去,然后让观众自己选择哪个机位来看吧(事实上有这样的,利用不同频道播放不同机位的拍摄影响,让观众自己用遥控器来“剪辑”)。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机器拍摄来的信号进行现场切换,不论多少机器在现场,播出的信号一般只有一路(小窗口技术除外),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决定哪个机位的信号出现在播出平台上。假定我们现在播出了4号机位,那么其他的机位虽然也在工作,也在认真的拍摄,但是其信号是不播出的。
既然只有一个母信号播出,那么我们只要在这个母信号上设置录像机,录制和留存图像就可以了,前面那些摄像机上没必要挂有录像机,只需要通过专用讯号线路把信号传到中央处理设备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类ESP/EFP摄像机,都是没有录像机的摄像机,多台摄像机通过信号线硬连接进导播设备或直播车。不挂带的说法就此而来。
下一个问题是,不挂带了,那么如何决定何时使用哪台摄像机的信号呢?
这就是“调机”的范畴了。
比如一个常见的三机位的拍摄现场。
我们可以看一下,从左至右,机位编号分别的1-2-3,1号位于左侧,3号位于右侧,2号位于中间。那么2号就是常用的全景机位(少用于正面近景拍摄因为正向拍摄画面比较容易死板),3号就是常用的核心人物(主持人)的拍摄机位,1号因为不是常用的角度,可以用来拍摄嘉宾。这种机位安排,和出现临时情况调用本来有任务的机位拍拍摄其他内容,都属于电视拍摄重要的“调机”范畴。
最终“调”得的信号用不用,用多长,都是后台决定的。在后台负责切换这个视频信号的人,就是现场拍摄的切换师。
这种切换物理操作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
各路信号对应一个输入按键。切换操作也极其简单,想要哪路信号,按对应数字按键,该路信号就输入PGM总线(即播出信号线)。需要黑场起的,可以使用BLACK键和推杆。
如此简单的切换技术,如果运用纯熟,即可达到实时切换的目的。
总结一下,我们通过ESP摄像设备的布置,并根据现场情况调动这些设备,可以得到需要的各个景别、角度或运动方式的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切换台切换,最后得到播出信号。播出信号可以在字幕机上加字幕,特效机上加特效,同时可以引入录制好的VCR或SNG远程信号等信号,进行综合播出。
二、ESP/EFP的 “三大技巧”
ESP/EFP的基本作业,在于机位安排,调机,切换,后期(直播节目也有实时后期,如特效等)几个基本步骤的完美配合。
其中,机位、调机、切换是和录制几乎同步发生的,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非常快速的临场技巧,ESP/EFP这三个步骤是录制成败的关键,也是考验电视人水平的关键情境。
1.机位布置 最常见的为“三机位法”,即在拍摄半场从左至右依次安排3个机位,分别编号为1、2、3。
这个布置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多重机位布置,比如增加4号的反打机位,比如每个角度都增加一个机位,比如增加高调机位,比如增加“飞猫”(自动滑轨摄像机位)、游动机位(有时游动机位可挂带),斯坦尼康游机等。
机位布置的基本原则以“分别拍,可拍到,远近高低各有分工”为原则。比如足球比赛,边场摄像机,全景机位,高空悬吊机位,底线机位,球门自动机位等等,要有14、5个机位,甚至20几个,目的就是拍全,拍细,拍好角度和景别。
文艺演出因为提前都安排好了程序,机位的安排比较简单。
最简单的三机位最常见于小型演播室特别是新闻演播室,三个机位往往分别对应全景、左右主持人,新闻播报中机位切换较少,基本原则是谁说话切给谁。一人播报时也较少景别好角度的切换。
大家可以多看一些机位布置,增加机位安排技巧的认识。
下图是非诚勿扰的机位设置,大家可以对着片子分析一下,看看这种机位设置的利弊。(图可放大或存出阅读)
国庆60周年直播现场设置了数十个机位,机位安排的基本图如下,大家可以对照着视频分析一下。
2.调机
调机分为依照程序的顺序调机和临时调机。
依照拍摄程序,现场导播对各个机位都有安排和控制,各机位摄影师各司其责,在完成导播意图和安排的情况下,紧密结合现场情况拍摄镜头。这个部分我们不多说。
调机我们看一个例子,这是国庆50周年总导演沈凌写的一段手记。大家可以看看最终的调机镜头,对调机增加理解。
领导人乘检阅车沿东长安街检阅受阅部队,一直到返回城楼,这部分内容全部归总导演负责。这是,按照事先设计的镜头方案,我依次调出了镜头。当D2机位的领导人的近景镜头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我和切换导演都等待着领导人向战士们发出“同志们好”的问候,以便切换D4机位仪仗队战士答问的镜头。
可是,我从其他机位的监视器中看到,检阅车已经驶到了仪仗队方队的前方,领导人并没有发出问候。我着急了,马上问D4机位的摄像师:“D4机位,董东,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问候和回答?”耳机里传来他的回答:“检阅车快要接近仪仗队的时候,全体官兵同时持枪、转头,行注目礼,目送检阅车。这个方队没有问候和回答。”
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听完之后,我马上意识到了三个问题:第一,它提示了我,行注目礼是所有(这两个字写作时可能有误,我估计啊)受阅部队方队向领导人表示致意的唯一方式,其他方队都是以口号的方式回答领导人问候的。第二,它提醒了我,直播时,我与摄影师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第三,它暗示了我:D2机位和D4机位的镜头切换时机应该如何把握。
直播时,我在导演台前,对面的监视器上看到的只是D1、D2机位领导人的近景镜头和D4机位仪仗队战士的中景镜头。监视器上是不会提供任何的信息使我获知战士们统一持枪的行为的。我没有信息提示的来源有怎能判断镜头的切换时机呢?
……演练结束以后,我马上找到D4机位的摄像师董东询问,检阅车“快要接近仪仗队”是个什么概念,姓金的检阅车与仪仗队保持在什么距离的时候,仪仗队开始持枪?他们的统一行动是谁来提示的?既然全体战士能够做到同步一致,说明了一定有非常醒目的提示标志。董东告诉我,在受阅部队的对面,也就是长安街的南侧,有军方的指挥员。他们通过不同的旗语来指挥所有的方队……可是作为调机和切换的导演,直播进行中,我们面对监视器又怎能知道活动现场领导人的检阅车行进到什么位置时,仪仗队便开始一系列的致意动作呢?谁又来提示我们?我们得不到提示,那么,D2机位领导人和D4机位战士这两个镜头的切换时机如何把握呢?
这个矛盾不解决,导演将面临两种结果:一是镜头信号过早进入,如果镜头提早进行了切换,仪仗队战士没有任何动作的镜头就会无休止地播放着,即使是再好的镜头,一旦过长,都将会削弱表现力。
二是镜头信号滞后进入,如果镜头错过切换时机,将失去战士们精彩的细节动作,那么,一切美好的构思都将成为梦幻奇想。因此,这两种结果都意味着D4机位将失去增设的意义。
“奇迹”闪现
只有一星期的时间了。这个致命的矛盾刚刚诞生,而又没有丝毫的解决办法。哪怕存在任何一点儿可能的希望,都能成为努力争取的目标。我看着演练录像带,反复循环的就放这几个镜头。其实,也没有几个镜头,就是C3机位的检阅车启动,E2机位制高点俯视角度拍摄的检阅车,D2机位领导人的近景,然后就是D4机位了。这几个镜头的内容里根本找不到提示先送的蛛丝马迹。
一边翻来覆去的看,一边不停地搜寻脑海里的信息:是否可以让D4机位的摄影师通知我?我犹豫着……
不可行!D系统的7个机位都是微波设备,摄像机本身不具备有线通讯的能力,为此,技术部门专门为每位摄像师配备了一套通话装置。我与设想是通话是依靠无线的方式传递的。我下达的口令他们都能听到,而他们需要与我通话时,必须单独操作另一套设备。它与摄像机是分离的,摄像师需将这套设备系在腰上,如果要与导演通话,按键开关在设备上,步话机是拿在手里的。尤其是直播的时候,摄像师还要肩扛摄像机拍摄,在同时操作这样复杂的程序,是很不现实的。另外,选择这种方式等于选择冒险,直播时,万一通讯中断……这种缺少把握、缺少安全系数的方案没有可行性。
依赖外界条件的支持看起来是渺茫的。我本意的确也不情愿寄希望于他人身上。退一步说,就算成行了,这势必又惹来一系列复杂的环节衔接。总之,只要涉及第二者,那么复杂的关系交叉便由此而来。减少环节渠道,减少关系交叉是一场直播安全运作的关键之一。
思索之时,下意识地把录像带倒来倒去,注视着镜头。
我还有个习惯,只要上面带有音乐,哪怕是最熟悉的音乐,我都把编辑机的声音开关开大一些,寻求某种感受。奇迹就从这里诞生了。
检阅车启动之前,活动现场只有领导人与军方总指挥的对话的声音。当这一切结束,检阅车开始启动,庞大的军乐队便开始奏乐了。声音的动静反差,音乐给予的愉悦,瞬时之间 启示了我。这样,音乐就此成为提示我的唯一信息来源。
成功
我迅速将录像带倒回到检阅车启动的位置,再次确认检阅车开始启动的同时是否伴随着音乐的开始。在准确无误的认定中,我便开始为自己设计提示的方式了。
我将编辑机上的时间归零,掐算从检阅车启动、音乐初起一直到仪仗队持枪动作之前这段内容的时间。
在三遍的核实之中,40秒的时间确认下来了。计算它的目的就是寻找镜头的切换时机。但这个时间绝不是唯一的依据,而是参考数据。因为,演练时的检阅车是模拟的形式,它与活动当天的真实情形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时间误差则成为确定镜头剪辑时机的不确定性,必须予以考虑。
……我开始感受着音乐的旋律,找到了一个极为准确地切换点。这就是第二段音乐的第二个乐句一结束,35秒的位置。……10月1日直播当天,我们的镜头伴随着隆重的升旗仪式的结束,开始了简约活动的记录。屏幕上,之间检阅车驶出了天安门城楼,停在了长安街的中心…… 检阅车起程了,抒情的音乐奏鸣着。当D2机位的镜头切出之后,我和陈征(切换总导演)同时注视着D4机位仪仗队战士的镜头,默诵着音乐。……当第二段音乐的第二个乐句刚刚结束,陈征果断地切出了D4机位的镜头。顿时,一块巨石落地了——标志着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三名护旗战士,依然是那样的威严,“纹丝不动”。
镜头切出不到两秒——37秒之前的那一时刻,身着绿白蓝色军装、手持军旗的陆海空战士,整齐的持枪、转头、行注目礼……
临时调机很可能是出现了一些拍摄的问题,需要其他机位临时过来补充。
我们就看一个例子,就明白临时调机——导播和摄影师之间的默契——有多么重要。
这是2012年春晚直播中的一个截图。两位主持人怎么没看摄像机?我们仔细看回放,发现25秒的长段里,这两位国内“顶级”主持人都在看着画面右侧。李咏动作幅度较大,还时时遮挡了朱军。
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让我推测,应该是两位主持人没错,他们在按照导演意图看着该看的机位,但是这个机位出问题了。问题不在摄像机的切入红灯上,甚至摄像师都没有察觉。最可能的是切换机死机或者讯号线路硬断离(比如被踩掉插头了)。现场导播发现后,联系摄像师排除无果,只好临时调用现场游机或者远摄镜头来补台。
这次调机不成功,大家看下面的画面,色调严重偏离,且镜头晃动严重,我觉得是远距离肩扛游机的可能大——游机是备用机,属于另外的切换讯道,那么前面的25秒侧拍,主切换台死机的可能最大。
3.切换
我们把不同的镜头剪接在一起,使其产生意义和观看解读的方式叫做剪辑。剪辑对于拍摄而言,是一种后位式的操作。而电视的多机联合录制,其“剪辑”是同时完成的。这是电视多机制作和其他动态影像录制最明显的区别。
如果我们回看一些多机位ESP/EFP录制的节目,并没有发现其镜头安排和后期制作的镜头安排有多大的差距,或者从《万马奔腾》等现场切换精品来看,已经完全达到了后期制作的效果和水平(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万》中有一部分后期做好的镜头)。
也就是说,现场切换这种省时,高效的“方便面”式的制作方法,也是能够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的,镜头的安排也能够是精品。
视觉效果,镜头安排最重要,所以我们考量一个现场多机录制的优劣,首先看的就是现场切换的质量,或者换个角度说,现场切换的质量决定了录制或直播的质量!
我们来简单说说切换的一般规律(这部分内容一般教材中都没有涉及,我们讲述的只能是电视台自己摸索的一些经验):
这是一个技术影像的时代。所有的观众都已适应看切换,也就是多机位多角度多景别的连续对接。如果一个长镜头连放5分钟不改动,连没有文化的老太太都会觉得别扭。因为ESP最多用于录制文艺演出,我们就以歌舞等录制为例,这里只简单说三机位,多机位的以三机位为本,举一反三。
拍摄歌舞的切换有什么规律呢?
这个其实还是源于电影的。电影极少会完整表现一段歌舞,但是如果要表现,不会总是一个长镜头到底。电影进的时候可能要连续推进几个景别,推到中近,然后切换几个角度,可能有环拍,可能有背后的反打镜头。
电视现场录制要考虑轴线问题,所以主要用从左到右的3个机位(分别命名1、2、3)。如果3个机位采取一个景别,那么可以1-2-3-1-2-3这样的有规律的顺序切换,当然也可以1-3-2-1-3-2。但是注意,如果1-2-3的话,太过于有秩序了,用的少,大多只在快切里出现。而1-3-2,这里的每次出现的2应该是全景或者大全景(远景也不好,太跳)也就是1-3-2-1-3-2,景别上看是近-近-大全-近-近-大全,这是最基本的3机位都用、目标对象没啥动作的常见切换方法——比如对象站着不动在演唱。
上面说的是切换顺序。那么切换该多快呢?
这就是切换节奏,也是切换造效果的三个灵魂性因素之一(另两个景别,顺序)。这个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是对应演出的节奏,和演出的节奏合拍。比如可以按照演唱的步长。拿慢歌来说,举例:你问我爱你有多深,语义结合配乐演唱上有几个小节,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那么对应这4个小节,切换4次。
快歌,举例:小小的人儿啊 风生水起啊 天天就爱穷开心啊,每个乐句非常快,这时候可以按照每个乐句做一组切换动作,比如你的基本动作是1-3-2,那么小小的人儿啊(1-3-2),风生水起啊(1-3-2)。可是实际效果看这样有些慢了,切换和音乐的节奏比慢了,那么可以增加一倍,小小的人儿啊(1-3-2-1-3-2),风生水起啊(1-3-2-1-3-2)。
当然还有不对应演出的节奏的。我们还拿2012年春晚王力宏和李云迪首秀当例子,大家可以看看,开始的切换还对应着音乐节奏,可后来就跟不上了,导播干脆不跟了,还是开始时的那个节奏,这是败笔,但也说明直播的切换有时候能力是有限的,切太快了手可能跟不上。
而不对应演出基本节奏的,可能是电视拍摄在表意,二次表意。比如演员出场,做一组快速的景别叠加(中间的2、5、7三个机位连续快切),比如做演员和观众的对切(春晚总是乱切观众,不知道冯氏春晚是不是少多了),还有大全景摇臂鹰眼斯坦尼康一起上的,这是炫技,很难说这些都用上了就好看(比如非常勿扰非常爱用摇臂,给人全方位视角,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平视角的,摇臂多了只是觉得有摇臂而已)。
这里只是说了基本的,人站在那里演唱的切换方式和节奏,基本也没说景别差异。你算一下,如果三个因素都考虑到,再加上有些艺人不专业可能会突然跳出镜头区域(可以说是不专业,也可以说是激情使然,很多舞蹈好的演员都可能这么干),10来个机位,任何一个机位都可能出问题,艺人可能出问题,手上的切换可能误切(今年春晚还是有游机拍地面的画面吧,这个难以避免),再要做到高度紧张的切换,几乎是不可能不出错的。
所有,很多直播为了安全,会压低切换的节奏,不紧不慢的很多观众也看不出啥来,又安全——但是专业人士看着会非常着急,看着心里非常着急,麻烦你——切啊,你切啊,这么好的东西,赶紧切啊„„
从文艺演出拉回来,我们再看看新闻的ESP录制和直播的切换。其实和文艺相比,新闻切换简单多了,谁说话对着谁,说完了切下一个不就行了?
其实我觉得,新闻如果一镜到底,也不好,太单调。谁说话对着谁,那么有的嘉宾一说就3分钟,也不停,就光切他吗?如果把他当演唱者,还是可以来一点儿1-2-3,或者1-3-2的,不要太快,这样变化丰富,镜头看着也不疲劳。
举例:快乐大本营几个人站在那里说的镜头非常多,大家观察一下,这是个娱乐节目,怎么能让人觉得节奏明快,活泼呢?你数数,当何炅谢娜等主角说话时,切换有多快?几乎是嗒——嘀——嗒——嗒——嘀——嗒,嗒就切一次,嘀再切,嗒再切„„非常快啊,其实这样切我们并没有觉得跳,甚至很多人没有发觉,但是你会觉得大本营时尚动感,几个人站在那里说话也不乏味,如果你去看中央台的那些演播室嘉宾和主持人对谈就乏味的很,忽略其他因素来看,两类节目的切换节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案例】大家自己仔细分析一下《万马奔腾》的切换规律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ESP/EFP制作的机位,调机,切换,3个独特性步骤非常重要。那么是是谁在统筹这些步骤,下达指令呢?
中国的电视台里,这个人叫做,导播。
导播就是那个倒数“5-4-3-2-1,开始”的人,也是通过通话设备总控现场进行,指挥切换导演,录音,灯光,拍摄等工种,对现场录制或直播负总责的人。
这个人是电视录制的灵魂。
我们只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工种,更多的内容请大家参看有关书籍或资料。
三、ESP/EFP用于演播室直播
一般电视新闻的演播间录制都是属于ESP的范畴。
比如大家都看过的新闻联播,其基本过程就是演播室录制(直播)+VCR。
新闻片的VCR其实都是提前录制好和审看数遍的,可以保证播出没有问题。那么在新闻联播直播间里,配合工种主要有:播音员,摄像师,导播,切换师,灯光师,放像师,字幕师(主要是加屏幕特效和字幕),录音师等。
新闻联播设有双导播,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
导播总控现场进程,提示哪位播音员工作,哪个机位拍摄(其实在流程单上都已经规定好了),什么时候放像,什么时候进直播信号(新闻联播偶尔也采用SNG信号)等。
其实新闻联播的直播相对而言还是非常轻松的,如果赶上一段10来分钟的VCR,那么VCR一推进去,大家都可以放松了„„
我们还是看看实景模式的直播间新闻直播的技术后台。大家还是看看《新闻编辑室》,这里有丰富的ESP工作模式。
四、ESP/EFP用于现场直播
ESP/EFP现场直播其实多用于一些预定好程序的内容的现场直播,比如文艺演出,大型庆典活动,体育赛事等等。
在普通观众的概念中,大约直播就是这类内容的直播——省的买票到现场,身临其境,等等。
但是电视的讲述有时候对于现场,是非常苍白的——大家可以对照一下2008奥运开幕式的直播,如果有人到过现场,后来再去看看那个电视直播,恐怕就知道电视对于现场的讲述,是多么无力了——当然,本来这个直播还能做的更好。
五、ESP用于情景剧拍摄
情景剧(sitcom)是一种常见的电视制作方式,也是ESP/EFP的典型应用。
用不挂带现场录制这几个字,就可以理解这种制作方式的精华了。简单说,演员的表演就像话剧,一个段落要一气呵成,摄像师和切换导演现场对其进行录制。演员表演完了,大部分的制作也好了,录像机里就是可以播出的“粗片”。
有的情景剧还带有观众,那么现场划分就是表演区-拍摄区-观众区,观众的笑声也被同期录制下来,成为剧集的一部分。
【附】电视新闻直播
我们说了电视ESP/EFP方式的录制,也说了用这种方式的一些直播。我们就接着往下说,把直播,新闻直播这件事说完。什么是新闻直播?恐怕大家翻看教参书籍,各种说法都有。这也是电视教学的一个特点,一家一个观念,一家一个体系。
我们简单说一个描述性的说法:和新闻或者新闻发现过程同时的录制和播出语态。这个定义非常好理解,也许也能够囊括我们要研究的电视新闻直播的一般形态。
一、电视直播的形式 1同时纪录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这是上世纪末著名的“O-J辛普森杀妻案”(最终被判无罪)的过程中,辛普森驾驶白色越野车逃亡的真实镜头。这个镜头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几个小时的“逃亡”中,不仅警方,各家电视台的直升机也是紧紧尾随,直升机上就载有直播的摄像机。
这个追逐中,直升机飞行并不稳定,画面也颠簸不定,机位的原因,画面也极少有切换——可正是这样的镜头,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这种直播形态,就是然一个直播机位对着新闻发生的现场,这时新闻自身的力量远远超出了剪辑,切换等等技术因素。
再来看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
当两架飞机先后撞入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电视台的直播也以最快速度就位,不好选择机位的甚至开出了直升机,远远的围绕世贸中心盘旋。
具资料记载,经验丰富的CNN主播一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这个事件,保持了长时间的沉默——电视镜头中就是两座冒着黑烟的大厦!
而直播进行数十分钟后,南塔在世界观众的注目下轰然倒塌——有人形容当时通过电视看到这个情景的心情:我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听到主持人在叫,我看不清,不知道现场能不能看清楚,难道是大楼倒塌了吗?上帝啊„„
直播,将最残酷的画面——最大的新闻事件呈现在观众眼前。这种同时,应该归结于直播的力量。
2后期补述或讲述
这个方向是SNG的经典语态,在新闻后或新闻发展中到达现场的记者,通过简短的采访,开通卫星连线,通过新闻演播室,向观众讲述现场的情况,和最新的有价值的进展信息。
SNG我们已经另文研讨,这里从略。
3预约式播出
文艺节目,体育赛事的直接录制和播出难说不是直播,毕竟“同时”这个关键性因素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种直播是一种提前预定好的程序性的播出,导播提前知道几乎所有程序,甚至很多大型活动都进行了预演,电视台还录有备播带(比如俄罗斯冬奥会自己转播时就是齐整的5环),这种直播,其直接和新闻价值都要打上一些折扣。
但这种直播依然是内地电视直播的主流,观众视野中的直播,大约就是指的这种直播。
二、新闻直播的要素 1.新闻现场
现场,大约就是“事件或行动发生的地点”。我们说过,新闻直播必须在现场,只有新闻人,“我”在现场,才有直播的本来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where这个新闻要素在直播中远远压过了其他要素。其他要素都可以退场,但是现场不能,我们要在现场。
可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中,可能会有多个发生地,或者多个发展过程地,哪一个才是现场? 新闻学教材关于现场的概念研讨不多,我们这里想当然地向刑事侦查学“讨教”,援引一些刑案的现场理论。刑案认为的现场,是犯罪现场。主流的一些分法,有第一现场(实施现场),第二现场(移尸现场),有中心现场外围现场,动态现场和静态现场等。
我们简单划分现场,主要是为了大家区分现场的重要性:
空间意义上看,可划分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关联现场和逻辑相关现场。第一现场,我们认为是首发现场,事件原发的现场,比如一个爆炸案,爆炸原发的地点,无疑是最重要的现场,也就是核心的现场。
第二现场,第一现场的重要关联现场,比如抛尸点,次级波及炸点,重要的新闻观察点等。
关联现场,其实只要在新闻报道中才把有关的场所都作为现场,比如抢救过程中的手术室或急诊室,当事人的家庭空间,家属的聚集地,等等。
逻辑相关现场,这个只有逻辑是关联的,比如因为突发事件而加强的机场安检,任何一个机场都是逻辑相关现场,记者都可以到那里去做报道。甚至空荡的街道,出动巡逻的特警,都可以作为逻辑相关的现场来进行报道。
而从时间意义上看,可对现场的“时态”进行关注。比如可以划分为进行时,完成时,过去时,将来时等。进行时,现在事件正在进行,镜头的实时关注和直播具有无与伦比的新闻价值。完成时,事实已完,但是这里还是重要的新闻发生地。
将来时比较少见,但是与定性的程序性的新闻也有很多,当记者站在一个现场说,一个小时之后,这里将要举行„„这种现场肯定是将来的。
而过去时,似乎面向一种怀旧或者旧闻的语境,在历史纪念场所等地,记者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那个事情的发生地点„„
2.动态
动态,字典里解释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而对于立即获知立即播发的实时新闻语态,任何一条新闻都不是静止的,都可能有变化和发展,甚至出现“惊天逆转”。那么直播中掌握新闻的最新动态就非常重要。
动态的新闻理念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综合性的事件,进程是动态的,那么新闻工作者获得的信息也是动态的,报道语态也应该是动态的。这个动态,预示着这个报道进程中很多信息可能是相互否定的,甚至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是基于可信信源和可见观察等基本采信要求,播出这些新闻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比如一个大灾害中的死亡人数问题,根据统计、灾情发展和搜救进展,这个数字可能会动态变化。那么我们为了新闻的“准确”,就等到灾难过去才报告最准确的死难数字吗(即便这时也不是最终结果,2年后还有失踪的人“宣布死亡”呢)?既然不可,那么实时的动态数字,在当时的时间点和事实发展层面上是准确的,这就够了。
三、新闻直播的综合语态
《新闻编辑室》给了我们一个创作出来的新闻直播的案例。
实际的新闻直播中,镜头在对准新闻第一现场的时候,依然可以引入其他语素,比如专家在线评论,语音连线采访等等。
我们将新闻直播中可能用到的一些语态简单列出如图。
图中列出的几种语素并不能穷尽新闻直播的语态,但至少提示了主要可以进行的方向。其中,以现场直播镜头、记者连线和专家述评较为重要。
第二篇:电视剧本样式:电视剧本类型及格式
电视剧本样式:电视剧本类型及格式.txt爱尔兰﹌一个不离婚的国家,一个一百年的约定。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不在乎。★ 真话假话都要猜,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电视剧本样式:电视剧本类型及格式
按照剧本的不同形态和功用,我们可以把剧本分为三种类型,即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和完成台本。
(一)文学剧本的写作格式
文学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由剧作者完成,是未来电视剧的框架,对未来电视剧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等作出明确规定。
就篇幅而言,一般情况下每集电视剧的长度加上片头片尾播映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写成剧本大约一万五千字到两万字之间,包含的场景多则七十到一百以上,少则十几个乃至几个场景。也有较长的,如最近播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每集长度达九十分钟以上。有些系列短剧,每集长度不过二十多分钟,写成剧本也不过六七千字左右。
在对剧本的要求上,剧作者与导演视角总是有所区别,剧作者往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剧本有更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导演看重的是可拍性,注重剧本的情节和结构,讲究视觉效果,其文学色彩在拍摄中往往会被剥离开去,剧作者与导演对剧本的不同要求,也就形成了两种文学剧本样式,一种偏重文学性,另一种则偏重镜头感。
1、偏重文学性的剧本 特点:
(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阅读的文字读物。(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3)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 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内容暗示出来。[示例一] 1921年1月的一天,午后。伦敦,泰唔士河畔,码头上。
冬天的伦敦,细雨中,浓雾渐渐散开,但湿气还是时时扑面而来。接船的人群中,徐志摩身着深灰色长大衣,外裹一件雨衣,戴着礼帽,衣领也都翻立起来。他右手挎着一把长柄雨伞,左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旁,站着刘叔和,也是一身御寒的衣着。
一会儿,一辆黑色小车驶近,停下,陈西滢从车窗内探出头来,抬手向徐志摩打了个招呼:“志摩,我先去把车停好。” 说完,小车慢慢向停车场驶去。停好了车,陈西滢向着徐志摩、刘叔和走来。徐志摩:“来,来,西滢兄!叔和,这位就是陈西滢先生,说好了今天介绍你们见面的。” 刘叔和走向陈西滢:“久仰,久仰!志摩早就说了,您是大名鼎鼎的吴稚老、吴稚晖老先生的外甥!” 陈西滢:“叔和兄的大名,我陈西滢也早就如雷贯耳了。今日相识,十分荣幸。” 徐志摩:“好了好了,都那么客气做什么?以后,大家还要互相关照才是。” 刘椒和:“我们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了。
不,这话不对,志摩的家眷一会儿就到,他不算沦落人了,不与我们为伍了!”
2、偏重于镜头的剧本 特点:
(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无可读性。(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示例二](1)校园(外日)俯看,浓郁的树木,古色古香的建筑。越过大片树林,看见一片湖水。湖光粼粼,杨柳依依。
湖畔的长椅上,相依相偎的恋人,埋头读书的学生。对面,几幢红砖大楼,由远而近。(2)机房(内日)齐雪竹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着电脑屏幕。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跳动着。屏幕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齐雪竹看着屏幕低声念着。
字幕:齐小姐:我们已于4月16日收到您寄的电子邮件,您在信中回绝了我校给您提供的入学机会及奖学金,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祝您好运„„
齐雪竹呆呆地看着屏幕,抬起双手,插进自己头发里,摇着头,痛苦而困惑,喃喃自语: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声音越来越大,在大楼里回响。(3)教室(内日)萧锋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道德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别人肯定也不想得到。譬如说„„ 呼机的响声。萧锋住口,皱着眉头往下看着。台下,学生们回头看着,目光集中一个学生身上。学生满脸通红,低头把呼机关上。
萧锋淡然一笑:譬如说,假如你是个老师,此刻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是你,那你肯定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
教室里又响起了呼机声。
萧锋停住嘴,皱起眉头,看着底下的学生:谁的呼机?肯不能关掉? 学生相互看着,有人摸出呼机来看着。萧锋神色严厉:把呼机都给我关掉!有学生笑着:老师,是您的呼机!萧锋伸手往腰间一摸,把呼机拿出来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哦,对不起!学生们看着萧锋,哄笑。
(3)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作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示例三](1)外景。泰晤士河口,日落。风在尖声呼啸,宛如鬼啸。远景。小男孩匹普沿着河口岸边跑来,他沿着弯曲的小道跑向摄影机,摄影机用跟摇镜头拍摄。小道旁边竖着一个把犯人尸体示众的绞架,匹普经过绞架时抬头看了一眼。渐化。
(2)外景。教堂墓地,匹普的中景。他拿着一束冬青枝,爬过倒塌的石墙。当他从墓地和老坟旁边走过时,摄影机跟着他摇向右方。他走向其中一块墓碑,在它面前跪下,摄影机继续摇拍——现在是他的中景。(3)中景。匹普跪在坟前,风还在呼啸。匹普拔掉一棵凋谢的蔷薇丢在一旁,又重新拍好土,然后把那束冬青枝放在坟顶工靠近有字的墓碑旁。树枝的折裂声。(二)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亦称导演剧本或导演台本,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电视剧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电视剧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电视剧全面设计和构思的篮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我们把[示例二]改写成分镜头剧本,从中体验一下两种剧本的不同差异,也可看出编剧与导演不同的视角。(三)完成台本
完成台本被称为镜头纪录本。是在整部影片拍完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任务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英尺数。它的格式与分镜头剧本基本相同,但对场景只作简略提示。
第三篇:09高考作文的五大类型
高考作文的五大类型
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1)
材料作文(不包括漫画作文)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材料作文又是考生最感头痛,普遍反映无从下手的命题形式,有许多考生常常在这上面“栽了跟头”,出现较大的失误。其失误往往不是出在谋篇布局或语言表达上,绝大多数是审题立意上出了偏差。
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一般包括题干、基本素材和要求(包括注意事项)三部分。所谓审题,必须对这三方面做深入、仔细、全面的分析。这个分析,是“精读”,而非“略读”;是反复揣摩,而非不经意的浏览。立意在文章成败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考生必须在审题上使出很大的精力和一定的时间,考生要宁愿在审题上多花一点工夫,拿准了再动笔,也不要仓促上阵,写到“半截腰”发现立意错误再返工。精读意识、研究意识、揣摩意识必须牢牢树立在每位考生头脑中。
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呢?
分析挖掘本质
有些材料,原文并没有具体的议论,只有形象的甚至是零碎的语句。这就需要考生透过这些词语,分析挖掘它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如2005年上海高考文题,材料较多,审题的时候便需要多花一份力气。其实,大量的材料完全可以用一个话题来概括——文化生活与青年一代的成长,不能把选材统一到这上面来,就应该算作偏离题意了。材料中的提示是“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所以,写作的时候不宜对武侠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卡通等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结合社会需要、现实状况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谈谈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小说对你成长的影响,可以谈谈琼瑶、三毛作品给你成长的启迪,可以谈谈高晓松、老狼的校园民谣对你成长路上心灵的撞击,可以写变形金刚、奥特曼动画片等给你童年带来的愉悦,而今这种心情的变迁。当然,水平更高、视野更的同学应该深入分析到这些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深层影响和产生原因,从未来青年文化素养培植的角度冷静地评价它。
提炼概括观点
有些作文材料,特别是寓言和故事,它并不给你提供现成的观点,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炼概括。这时可运用分析综合法。以1995年高考全国卷《鸟的评说》这首寓言诗为例,“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苍蝇说麻雀寸光鼠目”。材料虽然很长,但仔细对每一种鸟的表现进行分析、概括,就会发现,它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看问题的方法有问题。只看到人家的短处,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应该怎么办?答案是显而易见。于是论点出来了:不要只看到人冢的短处,不要求全责备。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如2005年湖北卷,提供的材料是清末学者王国维的一段论述。试题要求考生根据这则文字谈感悟,一直到结尾也没有给出话题,但这并不等于什么都可以写。因为仔细理解,材料中实际上仍然包含着一个隐蔽性的关系型话题——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所以,只有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谈自己的认识,阐明各自的内涵和两者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事例加以佐证,才应该说是正确理解了材料。
如何写好关系型话题作文?(2)
关系型话题作文是近年考试的热点。2004年全国十五套考题就有十套是考关系型话题,2005年全国十六套考题又有近一半是关系型话题作文,今后几年还可能会考及。
写好关系型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整体把握
首先对话题题干及对话题核心词的把握要有整体意识,要分析出彼此间的紧密联系。比如面对多个核心词的关系型话题作文,考生必须具有整体把握各个核心词及其彼此关系的能力,丢掉任何一个核心词,或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作文都难以切合题意,甚至偏离题意。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要求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只抓住了“忘记”一词,全文阐述了该忘记什么,为什么要忘记等,其内容仅仅涉及了话题中的“忘记”一词;有的考生只抓住“铭记”一词,大谈人类应该记住什么,为什么要记住等。其次对“关系”的把握要有统领主线,要有能够统领全文的清晰鲜明的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找出这几个词语间的多种内在联系,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筛选出
一种自己最有把握阐述清楚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回忆相关的人、事、景、物、理等多方面内容,从中选出最贴切的内容作为统领所有核心词的主线,然后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记叙或论述,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切合题意。还以“忘记与铭记”话题为例,“忘”是为了什么,“不忘”又是为了什么,“忘”与“不忘”的相通点是什么,最终归宿是否一致等,只有从深层次上把握了“忘记”与“铭记”二者间的关系,才能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能使文章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理性思维
关系型话题作文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要较高。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要求以“忘记与铭记”话题写作,有的考生的观点如“痛崔是应该忘记的,欢乐都是应该记住能”感情都是应该忘记的,理智才是应永远铭记的“等都显得片面,缺乏辩证思想。还有的考生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夸大地看待了会的阴暗面,或重新对历史加以评判;与社会主流观点不符等,在内容上显得偏激和片面。
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二者关系的同时,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个词组间的关系,但面对挫折,人们的选择有许多种,有人化解痛苦,有人放大痛苦,有人则以平常心视之。选择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有高低。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在两者关系间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如何写好独字题作文?(3)
近两年高考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即文章的标题只有一个字,如2003年上海高考文题“杂”,2004年上海高考文题“忙”,我们把它叫做“独字题”。独字题一般词义明白清楚,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没有修饰和限制,题目本身在文体、立意、选材以及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导向,写起来往往要比多字题困难,尤其在审题和选材上难度更大,如何写好独字题作文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辨别词性,确定文体
词性对文体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写前可以根据不同的词性来确定文体。一般来说,是动词的适宜于写记叙性文章,如《悟》《悔》《醒》《求》《盼》《恋》《追》《诱》《考》等,像《悟》这个题目,就可以通过一个具体事件的叙写,并领悟其包含的道理。是名词的,大多数是跨类题,即可以写成记叙类的。也可以写成说明类或议论类的,如《路》《虹》《窗》《桥》《锁》《镜》《药》《蚀》《雾》《煤》等。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理解的深度、文体的特点和要求等方面而决定。
了解特性,把握内涵
一个可以作为题目的字,它的内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它本质特性方面的意义,又大都有它比喻、象征方面的意义。如2003年上海高考文题“杂”,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既可以指具体事物的杂乱无章,也可以指情感的复杂多变,也可以指形势或矛盾的纷纭繁杂。在审题时,要尽可能了解得广一点,使自己有广阔的选择余地。
如何写好看图作文题?(4)
看图作文题提供的主要材料不是文字,而是有一定意义的图画。作文的要求是把图中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及包涵在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观察画面。这里所谓画面形象,包括画面上描绘出来的人物形象(面貌、表情、服饰、动作等)和景物、器物。看图时,要抓住人物、景物和器物的特征,对画面上提供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轻易放过。
领会把握主旨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画面形象的基础上。弄清人物与人物、人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通过形象描绘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发挥联想想象
对于看图作文,联想想象极其重要,这是图画材料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图画它只表现事物一瞬间的形态,不能像文字材料那样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不能像文字材料那样多侧面地刻人物,不能直接地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一些抽象的事物,如“社会风气”“道德水准”等,文字材料可以很方便地传达给读者,图画材料则难以胜任。正是图画材料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作文者必须根据画面上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种种必要的增补,这样才能做到上下文联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具体丰满,主题思想鲜明突出。如何写好给命题作文?(5)
命题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从形式上看,命题作文一般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看似宽松而自由,实际上它要求更高,写作起来也更难。因为其他作文在制定框框的同时,也往往或在审题上,或在立意上,或在选材上给你提供可供选择的信息,给那些“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的考生开掘一下思路。命题作文则不同。它没有限制,也就无从参考,需要“另起炉灶”,在上述各方面动更大的脑子。
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写好命题作文呢?
审文体
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如2005年北京卷“说安”,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两种文体均可的,选择自己擅长的、准备最充分的。近两年高考命题作文大多要求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那么,考生就要根据平时作文得分情况考虑哪一种文体自己最拿手。比如2005年高考重庆卷要求以“自嘲”为题写作,假如你擅长记叙,你不妨写一个善于自嘲的人的幽默故事;假如你擅长议论,你不妨分析评价鲁迅先生的自嘲本领,挖掘自嘲背后的无奈等。
未明确规定文体的,要审其隐含信息。带有“论”“谈”“说”一类字眼的,显然是议论文;带有“„„记”字眼的,显然是记叙文体。同时还要看题目“最”适合哪种文体。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如《时间啊,时间》,写成记叙文或一般议论文都不够完美,如果学习高尔基的《时钟》,写成散文化议论文,就可以取得形象化的说理效果,而且还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展开论述。又如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这个文题当然可以写成议论文,联系现实生活议论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提出
怎样才算真正地为明天着想,批评一些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短视。但最合适的文体莫过于记叙性的文章。不仅容易写出文采,而且构思上容易写出个性。
审立意
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弄懂题目的含义。含义弄懂了,立意就有了方向性,有了基础。首先要分析题目的字面含义。其次是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第三是分析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第四是挖掘其言外之意。如“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象的空间。那么到底留什么给明天呢?留下时间?留下想象?留下遗憾?还是留下理想?留下和父母摩擦之后一直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道歉,清寒是青春期莫名甜蜜而又惆怅的情愫?今天享受前人成果的我们。又会给明天的子孙们留下什么呢?只要我们结合“留给明天”这个题目的结构特点,填补上这个主语、宾语的空缺,就会成功地化解这个大题、虚题,避免写得空泛、空洞。
又如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在这个题目中。“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它实际上隐含着今天与昨天的对比。暗示着今天对明天的展望,而一个“胜”字,很斩截地告诉我们:世事在变化,时代在前进,无论暂时的情形是怎样的,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所以这篇文章应该写得蓬勃乐观、积极向上,要肯定“今年花”的红艳度胜过去年。
立意方面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一要内容健康、充实,积极向上,杜绝不健康的庸俗的观点,特别是那腐朽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观点。二要立意力求深刻新颖,同时,要处理好时代特征与传统继承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求新求活而失之偏颇。
第四篇:教案《 演电视》
教案《 演电视》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应会: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学习材料:废旧纸盒、纸袋、胶水,绘画用笔,彩纸。课前准备:电视机的种类和外形的图片资料,废旧纸盒、纸袋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制作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放映(电脑课件:演演演部分)短片:
《学飞的小鸟》
《航海家郑和》
2、组织学生记忆叙述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个片中的内容。
组织小组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故事完整。
3、教师展示。
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启发学生分析哪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幅面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说说理由。
4、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5、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课件出示:画画画部分)
6、教师将学生的连环画插进电视机壳之中(纸盒制作)。请两名同学前来与老师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起演电视给大家看。
我们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起看电视。
7、板书课题——演电视
带领学生看书第13课。
书中都介绍了什么?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8、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发挥设计能力,巧用材料。(看课件:做做做部分)
让我们想一想那些东西可以做电视机壳?
小台历、鞋盒子、小纸箱······
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有什么东西做电视机壳?
三、学生完成作业。
1、提出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编故事。
概括故事。
连环画画故事。
制作电视机壳。
集体合作演电视、讲故事。
2、教师辅导。
四、小组表演故事——演电视。
第五篇:消费及其类型 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材分析
“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下设三目,第一目讲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第二目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讲消费的具体类型,第三目讲消费结构。消费类型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关,而这些又决定着消费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对第一二课的学习,知道了怎样去交换及物价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为本节学习消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因此,授课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主要分类,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 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确立依据是: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并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确立正确的目标,作出合理的选择。
(二)教学难点
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其依据: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对贷款消费认识还是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在区分货款消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方面存在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拳王泰森的一处豪宅,价值千万;而一套普通的居民房几十万就能装修入住。一辆宝马轿车,它的价格一般都在几十到上百万不等,而一辆奥拓轿车,几万元就能开上在马路上奔跑。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住高楼,有人住山沟,有的人开宝马开奔驰,而有的人却只能开奥拓;同样是房是车,差别咋就那么大捏?他们的消费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
总结: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收入有差距。泰森之所以能住豪宅 开跑车,其原因在于他是美国拳王,收入很高 消费水平当然也就远远高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其类型的划分。
可以说现在是个消费的时代,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吃饭要消费、穿衣服要消费、开车要消费、住房要消费、上网要消费。如果你胆敢说你不消费,那你就离消失不远了,你在中国你怎么可能不消费!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消费呢?
【讲授新课】
(一)主要原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当前收入
假设老师现在看上了一款心仪已久的三星glaxy note3手机,标价是5000元,而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0元,大家觉得老师会不会去买这款手机?
(有的学生说不买,有的学生说贷款支付)无论是不买还是说贷款去买,这都说明老师现在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支付这部手机的价格,所以老师还是觉定不买了,等工资涨了,钱攒够了再买。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同时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较快。假设老师涨工资了,每个月的工资是4000元,那么老师肯定很快就能买上手机,并且还能买上相机等等商品了。
(2)预期收入
刚刚有同学提到了贷款消费,的确,贷款消费对于工薪阶层的青少年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老师现在工作稳定,以后还有涨工资的可能,那么老师肯定会选择贷款消费,但是如果老师收入不乐观,并且即将失业,那么老师肯定是不敢轻易去贷款的,应为偿还能力有限。
这就说明消费不仅和当前收入有关,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如果我们的预期收入很乐观,那么我们预支未来预期收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反之,人们就会节制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情境内容是:假如2010年重庆市最幸福感区域推选活动启动,北碚区成为重庆入围的最幸福感区域候选区,当然在座的各位就是最幸福感居民候选人,家住北碚的小李和小张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五年了,各自都结婚了,而且都有一个女儿,现小李在一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外企工作,月收入是6000元。小张却在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公司上班,月收入仅有2000元。
活动
一、假如你是小李或小张,作为家里的“财政部长”,你将怎样分配家庭支出?请学生写出方案,并请两位同学将方案写在黑板上。
问题一:对照小李和小张的方案,他们的消费方式一样吗?为什么?
问题二:小李预计他买的股票将会翻倍,未来收入可能会达到10万,一直梦想买一辆宝马的他,现在该不该买车?
问题三:如果小李的收入不变,而物价上涨20%,小李的消费方案将会怎样变化?
(3)收入差距
过渡:刚才我们探讨了个人收入影响个人消费,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消费水平还受到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贫富差距。
一般情况是贫富差距越大,则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这主要是因为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不同,高收入者基本上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因此用于消费的比例就比较小。也就是说他们的消费基本上已经饱和了。而低收入者有消费的需求和愿望,但是却没有钱消费。所以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就比较低。而在我国,据统计,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贫富差距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安定得一个重大的隐患。所以我们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水平的高低
过渡:我们刚才探讨了收入影响消费,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对消费造成影响呢?
总结:同学们逛春熙路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家搞促销活动,他们一般都是通过打折促销,买一送一等等这些手段来吸引顾客,从而实现薄利多销。这些手段的实质都是降低物品的价格。因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下降,则人们的购买力就会上升,从而消费水平也就跟着上升。因此物价水平的变动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几个月我国的物价水平就有上涨过快的趋势,相信很多同学们都有着的切身的体会,它对我们的生活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影响。当然除了以上这两种因素还有很多因素会对消费造成影响,比如说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商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消费产生影响。只不过以上这两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也是我们今天课程的重点。
二.消费的类型
消费有不同的划分方式,首先我们看一下按交易方式的划分。按交易方式消费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租赁消费以及贷款消费。大家看到书上十八页中间的那幅图,大家讨论一下然后回答书上给出的问题。提问:你们是怎么判断他是钱货两清或者是贷款消费的? 总结:
因为左侧的太婆说她是攒够了钱终于买了房,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就是钱货两清消费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在进行这种消费的时候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同时发生转移的。
而右侧的太婆说她几十年前贷款买了房,现在终于还清贷款了。因此我们说她是贷款消费。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贷款消费的时候商品的使用权是一次性发生转移的,但所有权却是在分期付款的过程中逐步发生转移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钱货两清的消费适合那种有一定积蓄的家庭,而贷款消费适合那种暂时没有多少积蓄,但是却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家庭。
我们刚才讲了钱货两清消费以及贷款消费,我们接着看租赁消费。租赁消费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相信在座各位同学应该都有过租赁消费的经历。常见的比如说我们去碟子店租影碟,书店租书以及租自行车等等。这些都是很典型的租赁消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有很多商品我们可能使用一两次然后就不会用了,而如果因为用这一两次我们就买下整个商品就会显得很不划算,这时候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租赁来获得这种商品一段时期的使用权,在这种消费中我们并没有获得商品的所有权,所以我们租书租碟看完后 还必须还给商家。
除了按交易方式,消费还可以按商品类型分为有形商品的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也就是指的买衣服汽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消费,而劳务消费是针对有形商品而言的因此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无形商品的消费,比如说我们很多同学周末请家教,这些都是消费的人们的劳务所以我们称这种消费是劳务消费。
除了以上这两种划分方式,我们还可以把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 发展资料的消费 以及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像一些衣食住行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是建立在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上的,是在生存资料消费满足后为了追求身心的愉悦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消费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大家看到书上十九页中间的那几幅图,上面就有很多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如说旅游消费 汽车消费 电子产品的消费等等。这些都表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应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的减小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
【情景导入,发现生活】
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我们都是消费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暑假里都有哪些日常消费行为?
2、你的家庭最近几年有哪些大宗消费?资金是如何筹措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列举自己及家庭的消费行为,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为讲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做好铺垫。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出影响消费的因素)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创设情景,深入探究】:小李买车记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李一家买车的经历的动画,逐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家庭消费的三个因素及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提升认识。)
动画(1)小李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原来企业效益不太好,收入较低,全家月收入不到1000元,但近两年,企业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加强了管理,开发了新产品,月收入提高到4000左右。(扣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三险以后)他的妻子是一家医院的护士,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月收入2000元左右(扣 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三险以后),女儿正在上小学。
动画(2)看着许多的同事都成了“有车一族”,小李的心也热了。
提出问题:小李为什么有了买车的愿望?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动画(3)但数数口袋里的钱,小李有些犹豫。“现在把钱都花在车上,一旦企业出现问题,我的收入减少了或下岗了,而孩子还要上学,还有很多花钱的地方,还是暂时别买吧。” 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问题:小李为什么会犹豫?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消费除了受当前的收入影响,也会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动画(4)恰逢十一期间,很多汽车销售商都在降价搞促销,价格比平时优惠许多,小李一家光顾了几家车市,最后决定抓住机会买车。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问题:促使小李决定买车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物价水平也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物价变化对你家庭消费的影响。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
从去年到今年的7月份,受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出现了上涨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稳定物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平抑物价(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息),保障居民生活。
层层深入,动画(5)汽车销售市场上的车子太多了,小李在买什么牌子的轿车的问题上又犯了难?桑塔纳比较便宜,但车型不好看;帕萨特性能较好,装潢比较舒适,价格也比较适中,但耗油量较大?应该如何选择呢?由此得出结论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二、消费类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小李应用什么交易方式买车,以及买车后,他的家庭消费又将有哪些新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明确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家庭消费内容按三种划分标准归类。在贷款消费的问题上再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以突破难点。)
动画(6)在决定买车后,以什么样的方式购买,小李和家人产生了分歧。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8-19页,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根据不同消费方式的特点,由学生自由回答,选择哪种消费方式更好,从中区分出什么是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特点。
动画(7)听取了多方建议,权衡利弊小李决定贷款买车。学生讨论:从不同角度说明这种贷款消费有什么作用? 他在贷款消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提出建议? 买车之后,小李一家的生活消费又有哪些新变化?从而引出
1、消费对象不同:(1)有形商品消费(购车)(2)劳务消费(保养、维修、洗车)动画(8)周末,小李一家开车去郊外旅游
根据动画提出问题:他家的消费达到了哪个层次?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从而引出:
2、消费目的不同:(1)生存资料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3)享受资料消费
教师总结:小李一家作为新时期中国家庭的缩影,由最初的解决温饱到买车外出旅游,说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即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