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案-《演电视》
美术教案-《演电视》
教材分析
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第三册13
《演电视》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纸盒、信封、纸片之类,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的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装饰,设计制作出纸盒电视,然后进行电视表演,从中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连环画及表现特点。
2·熟悉“电视机”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欣赏多种材质、形态的电视机壳,多种连环画的展示方法。
3·熟练掌握电视机壳及胶片的制作方法,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电视机及胶片若干;各种废旧材料,瓶、盒等;白纸若干。
教学程序
在美术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在我校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学生实际,<<13·
演电视>>这一课,我设计了玩游戏、看电视、猜电视、做电视、演电视这五个环节。
一、玩游戏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你看它就藏在这几幅图片里面。可是它们的顺序乱了,我们来把它们重新排一排,好吗?
2、指名排列图片顺序。教师根据回答把图片贴入事先准备好的 长纸带上。
3、随机点拨:原来每张图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把它按先后顺序排列好了,看看象什么?(取出长纸带)
4、学生联系生活交流,教师点明这就是连环画。
设计意图: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佳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主动、最有效。此环节教师遵循该原则,通过排一排贴一贴看一看来诱发学生的天赋的好奇心,在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二、看电视、这一组连环画讲了什么故事呢?
2、指名讲述,教师跟着讲述与学生演电视。
3、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点拨揭题:演电视。
设计意图:什么是演电视?在这里教师一改以往告诉式填鸭式教学,通过师生合作演电视来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景,架设好学生亲身感悟与学习新知之间的桥梁,水到渠成的揭开了演电视的课题。
三、猜电视、一边看一边演的故事肯定很精彩,你想来试试吗?老师给每小组准备了一个电视机,人人都有机会。演完后允许你们拆开奇妙的电视机,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电视,探究电视的组成。
3、大堂交流,教师先板书:电视机壳、连环画片子,然后小结演示:当机壳和片子大小适合时,把片子插入机壳,通过机壳上的窗口我们就能上演自己的连环画片子,看起来真过瘾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电视机的组成部分,为制作服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此处设计了演演拆拆拼拼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学习积极感悟,从而促进对电视机认知的发展。
四、做电视、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真聪明,电视机家族很想请你们去作客。
2、(实物演示)看。主人来迎接我们了,第一位是谁呢?出示信封做的机壳,你们认识它吗?学生交流,根据交流展示机壳制作过程--画框、挖空、剪口、装饰。第二位出现了,出示纸盒机壳,你们认识吗?第三位呢?(出示动物形的机壳)第四位瓶子机壳。
3、小朋友,还有哪些材料也可以作机壳呢?指名交流。
4、小结:机壳世界真是多种多样,虽然制作方法都是画框挖空剪口装饰。但是制作的材料形状可以完全不同。
5、那我们就用这些不同的机壳也来为大家演电视好吗?
6、小组上台演(适当指导演电视),其余观看。(信封的片子横向抽拉、纸盒的片子是实物、动物的片子纵向抽拉)
7、引导学生发现片子也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8、猜猜瓶子机壳的片子怎么表演连环画故事?小组讨论交流。
9、小结:小朋友,电视机家族欢迎我们和它们表演一个节目,(揭开儿歌),我们先来念一念:电视机呀电视机真稀奇,信封纸盒呀样样都有趣,挖挖剪剪打扮一下真美丽;连环画的片子抽抽拉拉,拉拉抽抽,方法都不同。大家靠在一起看演戏,看演戏。(先指名念,再配上动作念,最后加上欢快的音乐集体表演。)
0、做做电视机:电视机家族还在不断发展,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它们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视机成员吗?
1、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欣赏。目的是通过它使美术课堂摆脱纯粹学习技能的理性怪圈,让学生在形神具备的范作前感受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美妙,培养审美情趣。第二,合作。现代德育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对精神。美术课堂上的一些探讨研究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外,通过合作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学习上的进取心,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三,综合。合美术、音乐、表演等于一体,综合多学科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活在课堂里。
五、演电视、明确表演要求,开展比赛。
2、学生准备演电视。
3、表演评比。
4、联系生活谈谈还可以怎么表演?表演些什么内容?(比如:演给亲戚朋友看,开展班队活动表演身边的好题材,晨会课播演新闻,课后把它当游戏等)
5、祝愿学生在生活中快乐。
设计意图:突出演,提供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个性,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第二篇:教案《 演电视》
教案《 演电视》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应会: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学习材料:废旧纸盒、纸袋、胶水,绘画用笔,彩纸。课前准备:电视机的种类和外形的图片资料,废旧纸盒、纸袋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制作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放映(电脑课件:演演演部分)短片:
《学飞的小鸟》
《航海家郑和》
2、组织学生记忆叙述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个片中的内容。
组织小组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故事完整。
3、教师展示。
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启发学生分析哪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幅面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说说理由。
4、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5、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课件出示:画画画部分)
6、教师将学生的连环画插进电视机壳之中(纸盒制作)。请两名同学前来与老师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起演电视给大家看。
我们一 教案《 演电视》张辉的博客起看电视。
7、板书课题——演电视
带领学生看书第13课。
书中都介绍了什么?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8、组织学生分析材料,发挥设计能力,巧用材料。(看课件:做做做部分)
让我们想一想那些东西可以做电视机壳?
小台历、鞋盒子、小纸箱······
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有什么东西做电视机壳?
三、学生完成作业。
1、提出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编故事。
概括故事。
连环画画故事。
制作电视机壳。
集体合作演电视、讲故事。
2、教师辅导。
四、小组表演故事——演电视。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十三课 演电视
第十三课
演电视
教学目标:通过做电视、画电视、演电视,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娱乐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教学重点:绘制电视内容。
教学难点:设计、勾画演电视的内容。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讲授新课
l、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
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给人宁静。寂寞(没有声音、清静)、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请看录像片《海中生物》(或看课本第12页)。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00种鱼类。让我们想象并描绘一下《海底世界》。
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
什么景象呢?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中生物的形态。
三、学生作画: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招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四、小结
请学生整理画面,将进度尽量取齐,写姓名,‘收拾用具;教师收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5课演电视教案
课题
演电视
课时2
时间10、8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电视机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教学难点:电视节目内容的活动方式,以及音乐、解说、画面、表演之间的配合。课时目标:
了解电视机发展历史,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
一、导入
出示多媒体图片
提问:猜一猜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 生:看电视
二、新授
1、简要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史(黑白电视、彩色电视、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外形、功能
2、介绍电视机的组成
机身、屏幕、功能键、电源插头等
3、看教材说一说信封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生:挖空、剪口、装饰、插片
想一想还有什么材料能制作电视机?
生:纸箱子、抽纸盒、卡纸等
师:书中有一个小提示你找到了吗?
生:屏幕大小尺寸和插片一致,电视机装饰等
4、欣赏表演
教师播放学生演电视的视频
这个节目中学生作了什么准备工作? 生:配音乐、编写解说词、绘制画面。画面是怎样动起来的? 生:通过抽拉的方法
师: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图片动起来吗?
三、艺术实践
1、组内分工
你们准备怎样分工?
教师引导小组从配音、解说、绘图几方面分工。
2、大胆实践
请同学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第二节
课时目标:
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一、节目表演
那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节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哪组节目吸引了你? 生参与表演并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
二、欣赏点评
你认为哪个电视机设计的好? 你看到哪个小组配合得好? 那个小组的节目精彩?
三、拓展
课件展示皮影、偶戏、提线纸偶等图片
教师: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板书设计
演电视 电视机外壳 功能 外形 插片
反思:
本课通知学生带了纸箱子、手工纸等材料。结果学生因为剪不开纸箱子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本来很有兴趣的一节课,最后有的学生没完成作品,很扫信。在其他班级及时改换了卡纸和抽纸盒。以后上这样的课,如果用硬的材料就要准备小刀,才能解决问题。另外,没有把上一节课连环画和这节课联系起来,结果学生电视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画,效果不是很好。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电视》
第5课 演电视
教学目标:
应知:简要了解电视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应会: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配合音乐、解说、画面等进行表演活动。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难点:电视节目内容的活动方式,以及音乐、解说、画面、表演之间的配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画面中出现一群人的背影,他们在看一台机器。师提问:他们在看什么?这台机器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观察画面并回答:他们在欣赏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电视机的发展。
二、教授新课
1.简要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外形、功能)
2、熟悉电视机的组成。
师:老师这里有一台电视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师:制作这台电视机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方法? 生:剪、贴、挖、刻等。
师:请你仔细观察,电视机外壳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答
3、看教材
师:请你看看教材中的讲解,尝试总结信封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还有什么材料制作电视机? 通过看书,你还得到什么提示?
4、欣赏表演
教师播放学生演电视的视频,提问:
为了表演这个节目,同学们做了什么准备工作?
生:配音乐、编写解说词、绘制画面等 同学们是怎样让画面活动起来的? 生:通过抽拉的方法
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图片动起来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艺术实践
1、组内分工
你们想不想制作一台电视机并进行节目表演?你们准备怎样分工?
2、大胆实践
为了让我们的表演更精彩,请同学们大胆设计、努力创新。学生根据分工情况进行创作。
四、节目表演
学生参与表演,并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
五、欣赏点评
你认为哪个电视机设计的好?
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配音? 你看到哪个小组配合得默契?
学生根据各组的表演,围绕重点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