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案例-组织者的职权
案例:
谁拥有权力
王华明近来感到十分沮丧。一年半前,他获得某名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在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上,凭着他满腹经伦和出众的口才,他力挫群芳,荣幸地成为某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员。由于其卓越的管理才华,一年后,他又被公司委以重任,出任该公司下属的一家面临困境的企业的厂长。当时,公司总经理及董事会希望王华明能重新整顿企业,使其扭亏为盈,并保证王华明拥有完成 这些工作所需的权力。考虑到王华明年轻,且肩负重任,公司还为他配备了一名高级顾问严高工(原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为其出谋划策。
然而,在担任厂长半年后,王华明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控制住局势。他向办公室高主任抱怨道:“在我执行厂管理改革方案时,我要各部门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目标和工作程序,而严高工却认为,管理固然重要,但眼下第一位的还是抓生产、开拓市场。更糟糕的是他原来手下的主管人员居然也持有类似的想法,结果这些经集体讨论的管理措施执行受阻。倒是那些生产方面的事情推行起来十分顺利。有时我感到在厂里发布的一些命令,就像石头扔进了水里,我只看见了波纹,随后,过不了多久,所有的事情又回到了发布命令以前的状态,什么都没改变。”
【问题】
1.王华明和严高工的权力各来源于何处?
答:王华明的权力属于直线权力,严高工的权力属于参谋职权,他们的权力都由上级公司给予,但是严高工由于在该企业具有人气优势,因此他的权力更加受到该厂人员的认可。
2.严高工在实际工作中行使的是什么权力?你认为,严高工作为顾问应该行使什么样的职权? 答:严高工在实际工作中行驶了直线权力,但他应该行使的是参谋职权,3.这家下属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公司总经理助理,请就案例中该企业存在的问题向总经理提出你的建议以改善现状?
答:该下属企业已经濒临破产,说明原来的问题比较严重,而一个问题严重的企业,最大的责任来源于原有企业的领导部门。而原有企业的领导和主管并没有丧失他们手中的权力,原有的工人也已经习惯原来的管理模式,因此只派一个新的厂长是无济于事的。所以针对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需要采用换血疗法,将原来的高层领导整个替换,同时安排具有创新和改革意识的人员来填充领导部门。但是王华明却还不能胜任这一职责,以为他的资历较欠,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支持他,但这个人除了能够服众以外,一定要与王华明的思考大方向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矛盾,需要安排两个人提前进行商讨,达成共识后,才能入驻企业。
第二篇:先行组织者案例
先行组织者案例
1.1.1.1.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
第一课时————————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识字教学
1、呈现先行组织者(老师在正式进行本课识字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回忆,在之前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强调应注意哪些方面,总结的一般学习方法是什么?
(给学生一分钟思考)学生甲:字形 学生乙:书写、读音
老师:也就是说注意“字形”和“字音”。那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学生齐答:①形近字②易错字③组词④多音字四方面。)
2、呈现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按此顺序进行识字教学,)
3、运用教学策略(并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找出形近字和易错字,与同桌交流完毕之后,进行当堂汇报,)
4、巩固与迁移新知识(老师给予补充和适当强调)。
2.2.2.2.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分数的类别老师以复习上节课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作为导入,运用习题为学生提供思考、观察题目所得结果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已学知识发现并总结真、假、带分数的不同特点和区分方法。练习:用分数表示下列各数的商(PPT展示)2÷97÷612÷199÷10 3÷816÷51÷74÷4 板书:老师在书写得数时根据分子、分母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意的区分(真分数)2∕91∕712∕199∕103∕8观察特征:分子_分母;_1(假分数)16∕57∕64∕4(下同)↓(带分数)在书写完毕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自行总结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数类别的概念介绍。分析:事实上先行组织者原则就是告诉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可以使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语言或表达方式先行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使新知识通过引导性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进行本课新识字教学之前,老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学习经验进行回忆,其实这就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当学生思考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很容易地借助新旧字词的相同教法来告诉学生,这四点就是学习生字词的一般方法。数学老师借助已学知识已学知识已学知识已学知识进行逐步引导,使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和分数类别建立起内在的却一目了然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轻松理解新内容。总而言之,教师作为先行组织者一定要学会利用引导性的材料,使之成为 新知识传授的固定点,借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醒学生将前后知识关联,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篇:项目经理职权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经理职权管理
(一)案例介绍
王嘉是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项目A前期筹备阶段就作为项目经理助理参与该项目,项目正式实施后被公司任命为项目经理。但使王嘉感到恼火的是:其他职能部门的经理虽然为该项目安排了时间和人手,但他们更热衷于其他项目。同时王嘉还被告之不要干涉其他部门经理对资源的调度和费用的预算。
半年之后,王嘉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度的机会向管理层说明了由于职能经理不合作而造成的项目严重拖期情况,这次汇报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注意,他们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来使项目回到正常轨道上来,王嘉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文案、报告和投影以及各种各样的会议。
公司管理层还为王嘉指定了一个项目经理助理,该助理认为应该通过计算机程序把各种问题程序化,于是公司又投入了12个人来开发这个程序,在花费了巨额资金之后,王嘉发现这个程序并不能实现其目标,他向一个软件供应商进行了咨询,得知若要完成该程序,还需要多花费数倍的资金和两个月的时间,无奈之下,王嘉只好放弃了该程序。
这个时候项目的情况已经很困难了,项目滞后了9个月,但还没有成型的单元完成,客户对项目拖期问题非常关注,王嘉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向客户解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计划。
三个月之后,项目仍然没有大的进展,客户开始不耐烦了,尽管王嘉进行了大量的解释和说明,但客户仍然不能接受严重拖期,于是指派了一个代表到项目现场监督工作。客户代表要求找出问题并持续更新,继而试图参与进来解决问题,王嘉和客户代表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两人关系恶化。公司管理层最后撤换了王嘉,项目A在超期一年之后,以预计费用的140%最终完成。王嘉在项目A中遇到了很多项目经理都曾经遇到的困难,请你谈谈为什么他被撤换下来,他应该为这些问题负责吗?
(二)案例分析
1.从案例中可以分析得出,身为项目经理,王嘉需要为这些问题负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1)沟通方面的问题
(2)项目计划的制定、监控及修正的问题
以下对两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1)沟通方面的问题
①没能与职能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资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的整个运营链不流畅,有十分严重的部门墙存在。而王嘉作为项目经理,和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不够,造成公司资源(人力和资金等)的严重浪费。
案例片段:
“其他职能部门的经理虽然为该项目安排了时间和人手,但他们更热衷于其他项目。同时王嘉还被告之不要干涉部门经理对资源的调度和费用的预算。”
分析:
项目经理王嘉由于没能与职能部门的经理进行很好的沟通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效用没能完全的发挥(为该项目安排了时间和人手)。
作为一个从项目经理助理晋升为项目经理的项目负责人来说其 2 的确不能去干涉其他部门的资源调度,但是项目经理要做到的并不是去干涉,而是去协调,使其他部门的资源更好的为自己的项目组所用。王嘉不可能强硬地要求其他部门经理随时满足他的资源和费用要求,更不可能要部门经理主动来配合他的工作。王嘉没有得到其需要的资源时没有试着和部门经理沟通,向他们说明项目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项目拖延的严重后果,也没通过其他办法来获得资源,只是怒气地埋怨部门经理的不配合,后来更犯了团队合作的大忌—没有经过与职能部门经理沟通就直接向管理层报告“职能经理不合作而造成的项目严重拖期情况”。把责任直接推到职能经理的身上。这样虽然他能暂时得到了项目需要的资源却和职能部门经理结下不良的合作关系。
②没有及时向上级管理者汇报项目的问题,并获得上级管理者的支持;
案例片段:
“半年之后,王嘉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度的机会向管理层说明了由于职能经理不合作而造成的项目严重拖期情况。”
分析:
王嘉应该为项目建立有效的项目汇报及沟通制度,定期向公司高层递送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情况,而不是在问题出现半年之久才汇报,在这半年期间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会因为资源的问题而打乱项目的开发计划。
③没有做好外围沟通; 案例片段:
“王嘉发现这个程序并不能实现其目标,他向一个软件供应商进行了咨询,得知若要完成该程序,还需要多花费数倍的资金和两个月的时间,无奈之下,王嘉只好放弃了该程序。”
分析:
这个程序开发的失败正是王嘉缺乏沟通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先他 3 没有做好外围沟通,一个新的项目的开展就要做好咨询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不是出现问题才咨询软件供应商,这样不但难以纠正问题更浪费开发的时间和金钱。其次,在新项目出现问题时没有和管理层沟通而是自己咨询软件供应商就决定放弃程序,把重要的决定握在手里,所以他应该为他沟通的失误而为失败买单。
④没有和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没有发挥客户的积极作用。案例片段:
“王嘉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向客户解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计划。”“客户代表要求找出问题并持续更新,继而试图参与进来解决问题,王嘉和客户代表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两人关系恶化。”
分析:
在客户对项目进行情况很不满的时候,王嘉“花大量时间向客户解释”正也表现了他的沟通问题,在项目进行中应该保持和客户的紧密联系,发挥客户监督的积极作用,这样就不至于后来出现许多大的问题让用户觉得不可理解。在向客户说明时并不能像向上级汇报一样把问题归咎为部门经理的不配合,而是应该向客户列出问题的困难性和解决计划,争取得到客户的理解和支持。与客户意见不一的时候更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不要一味的想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方案而是走出最后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继续取得客户的信任。
总的来说,王嘉在项目开发中犯了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以至于很多问题不能在刚产生时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资源的浪费,是项目最终超时、超预算的一个重要原因。
(2)项目计划的问题
对于一个项目,在论证初期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方案的确 4 定,包括各项资源的分配与管理、监控手段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时开展项目例会跟踪项目进度,在项目的每个关键时间接点做项目评审,从质量、成本、进度三个方面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情况不断修正方案,这样其他职能部门经理也好对部门工作做好统筹安排,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工。
在该项目中,项目经理王嘉对整个项目执行的管理非常失败,具体如下:
①项目进行初期没有制定严格的项目计划; 案例片段:
“半年之后,王嘉借向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度的机会向管理层说明了由于职能经理不合作而造成的项目严重拖期情况。”
分析:
王嘉在项目进行半年之后,才向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度,提出项目的严重拖期情况。项目进行初期没有制定严格的项目计划,对项目运行中的困难估计不足。项目实施之后,王嘉对项目刚开始的进度拖期,并没有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去努力协调资源分配,也没有及时争得上级领导的重视,这些都使项目在刚开始就出现严重的拖期。
②在启动问题程序化系统开发前没有进行周密的评估,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案例片段:
“公司管理层还为王嘉指定了一个项目经理助理,该助理认为应该通过计算机程序把各种问题程序化,于是公司又投入了12个人来开发这个程序,在花费了巨额资金之后,王嘉发现这个程序并不能实现其目标,他向一个软件供应商进行了咨询„„”
分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启动的一个问题程序化系统开发,是不符合制定决策的基本要求。在准备投入资金开发问题程序化系统时,项目 5 经理对该系统开发没有进行周密的评估,包括必要性评估、资金投入评估和风险评估等,匆忙上手,都会导致项目质量、费用、时间等方面的严重浪费;在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没有实现其目标时,王嘉没有进行认真地分析问题和请示公司管理层,而自己决定放弃该程序,导致公司之前的投入白费。
③在项目严重滞后,没有及时修正项目计划,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案例片段:
“王嘉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向客户解释存在的问题和补救计划。” 分析:
在项目严重滞后,客户对项目拖期问题非常不满,并最后派人监督项目的情况时,王嘉没有及时修正项目计划,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包括项目组自身工作的改进、请求公司其他资源支持等,以加快项目进度,而是一味地花费大量时间向客户解释存在的问题,其完全在做无用功。
2.此外,该项目经理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1)决策不够严谨,盲目采纳助理的建议;
(2)在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没有实现其目标时,王嘉没有进行周密的分析和请示公司管理层,而自己决定放弃该程序,导致公司之前的投入白费。
因此,王嘉被撤换是必然的结果,他所犯的错误导致了整个项目不能在计划的时间内,计划的成本中完成。
3.当然,在该项目中,公司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
项目的目标并没有得到项目各执行部门的一致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不足,才会出现“不要干涉部门经理对资 6 源的调度和费用的预算”的情况。
第四篇:组织者市场行为案例分析
组织者市场行为案例分析
[案例一]
政府采购方式变革为企业带来什么?
据有关资料测算:全国事业单位一年的采购金额约为7 000亿元,政府实际上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政府采购方式将发生变革。
以前,北京市海淀区下属各单位要购买设备,首先向财政局报预算,经财政局行财科按市场价格核定后给予拨款,再由各使用单位自行购买。但是行财科的职员们时常心里打鼓:商品价格究竟是多少,我们没底,采购环节的伸缩性实在太大了。后来,北京市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采购试行办法》,规定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由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购臵设备单项价值在10万元以上,或全区范围内一次集中配臵的批量采购总价值在29万元以上,均需采取公开的竞争性招标、投标采购。海淀区专门成立了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区属两家机关购买133台空调的工作成为区政府采购方式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当年5月26日召开招投标大会,有6家公司投标。开标后,投标商单独介绍了产品技术、质量、价格等内容,并接受由空调专家、高级会计师和使用单位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质询。经专家们反复比较论证,科龙空调以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中标。此次购买的预算资金177万元,实际支出108万元,节约69万元,近l/3.采购部门负责人说:“想都没想到,效果好得出奇。”
海淀采购办公室正着手进行其他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购买7辆公务车,预算金额208万元。由于车型不一,不成规模,将采用“询价”的方式,也就是货比三家的方式购买。广播局购买两台专用设备则采取广播局主办,采购办参与的招标方式。还将进行教学用具、医疗设备、基本建设非标准设备的采购工作,争取今年的政府采购总额达到1 000万元。从长远而言,将采购办从财政局分离出去,使批钱的和买东西的是两部分,更便于监督和制约。
据悉,国家财政部的有关专家正在积极制定我国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他们认为,政府采购是加强采购支出管理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做到规范、统一,使制度在各地不走样。要建立采购主管机构,明确采购模式,设立仲裁机构。财政部门不直接主管采购,防止由分散采购改为集中采购后出现新的“集中腐败”。
[案例分析]
1、组织市场的特点?
2、组织采购的特点、类型、问题与解决措施? [简要评析]
„„问题与解决措施的评析。
政府是商品和劳务的主要购买者。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国政府采购方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从北京海淀区政府采购方式改革的试点情况看,改革是成功的。他们对购置设备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采取了公开的竞争性招标、投标采购,专门设立了政府采购领导小组,使该领导小组从财政部门分离出去,使批钱的和采购的分为两部分,便于监督和制约。由政府采购机构招开投标大会,各供应商投标,开标后,投标商单独介绍产品技术、质量、性能和价格等内容并接受技术专家、高级会计师和使用单位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质询。经专家反复论证,合同将给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供应商。这样既节约了经费,保证供应品质量,交
货准时,又杜绝了腐败。
我国企业面对政府采购方式的这一变革,一方面要适应招标活动的手续和程序;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可成立单独针对政府市场的营销部门,主动寻找政府市场和机会,了解政府的需要和项目,获取信息情报,仔细拟定投标方案,显示和提高企业声誉,力争赢得政府市场的采购合同。
[案例二]
奇瑞与捷顺的“中国式离婚”
2005年5月12日,对于奇瑞与捷顺来说,都是一个痛心而又无奈的日子。当天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了四川捷顺公司的400多辆库存车,随同行动的还有奇瑞公司的员工。讽刺的是,事发之时捷顺公司总经理叶红还正在芜湖与奇瑞商谈进一步合作计划。对于这一次的查封行动显然完全出乎捷顺公司董事长彭和的意料,他连连表示“太突然了,太突然了”。
一、曾经是“模范夫妻”
四川捷顺成立于1999年,是奇瑞在全国的第一家经销商。有人说,捷顺其实就是为奇瑞而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捷顺成立与奇瑞轿车下线的时间几乎重叠,二是捷顺董事长彭和与奇瑞董事长尹同耀曾经是一汽的同事。这种说法的真实性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四川捷顺和奇瑞的亲密关系,却是众所皆知的。捷顺有着超越奇瑞经销商的角色,它一直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奇瑞的品牌建设和开拓中去,从而成为奇瑞市场开拓的左膀右臂。业界戏称,捷顺与奇瑞就如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共同的努力造就了一个弱势汽车品牌和一个同样处于弱势的经销商的崛起。
然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奇瑞与捷顺的“婚姻”却是饱经患难。2000年,捷顺卖出了全国市场上第一辆奇瑞车。然而在当时,奇瑞轿车尚未进入国家汽车产品销售目录,捷顺因此也就被指责是在销售”黑车”,这种情况下,捷顺所承担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奇瑞产品上市后所面临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在双方的努力下,这一关竟然奇迹般地给挺过去了。
尽管发展的道路仍然充满荆棘,但在随后的岁月里,奇瑞与捷顺的婚姻却真正进入了“蜜月期”。奇瑞一直赋予捷顺在四川的独家经销权,并大力提供相应的营销支持。作为回报,捷顺当然也是下苦功夫经营奇瑞轿车的品牌。捷顺不但专营奇瑞轿车,还策划了“零利息按揭购奇瑞”、”零花钱养奇瑞”、“旗云成都车王争霸赛”以及在奇瑞支持下推出“无理由退车”等一系列活动。更有甚者,为了共同面对市场的价格战,2004年9月捷顺和另一家经销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奇瑞QQO.8系列的销售利润全部让给消费者,以出厂价直销,从而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对奇瑞汽车品牌的支持。这让奇瑞人非常感动,认为捷顺与厂家培育了共同的品牌价值观。
双方的共同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子。2004年,奇瑞在全国汽车制造商的座次上升到了第6位,市场份额由2003年年底的4.6%升至5.28%,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品牌,在短短数年间成长为国产车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四川捷顺,则通过独家代理奇瑞汽车,也从一个仅有5万元起家的车商,一跃成为车界的一方豪杰。2001—2003年,捷顺连续3年是奇瑞的全国销量冠军,并毫无争议地成为奇瑞在四川地区、甚至是全国市场的功臣。
二、“中国式离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如中国先哲老子所预言,这一对“模范夫妻”珠联璧合的合作,在2003年其实就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捷顺方面表示,在2003年春,奇瑞为了鼓励捷顺按更高的标准扩张销售网点,承诺两年内不在四川地区发展其他经销商。然而在2004年,当捷顺完成了网点的扩张、大部分流动资金转成了固定资产之后,奇瑞却在四川新增2家4S店。捷顺认为,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奇瑞当时对于捷顺的承诺,两者亲密的关系出现了裂缝,从而为日后关系的破裂埋下伏笔。
捷顺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而导致流动资金的紧张,这就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终于,2004年的车市寒流点燃了捷顺的这根导火索。中国轿车业在经过了2003年之前的”井喷式”发展之后,2004开始了痛苦的调整期。受此大环境的影响,捷顺的销售量明显滑坡,销售利润也显著下降。不景气的车市使捷顺在2004年年底被拖欠的应收账款累计有2000多万元左右。最终,捷顺欠下了奇瑞大约2600万的货款。
奇瑞也意识到捷顺在经营中的困难。为了帮助捷顺渡过难关,奇瑞曾经寄希望于一个框架性协议。然而,积重难返,捷顺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解决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奇瑞认为捷顺并没有按照双方约定积极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以摆脱其经营困境,从而“给奇瑞带来严重经营风险”,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奇瑞不得不通过司法途径,以求财产保全。因此,就有本文开头的查封一幕的上演。
“查封事件”背后的恩恩怨怨,我们作为局外者很难去详细探究。然而有一点是很明确的:经过数年的恩爱后,奇瑞和捷顺这一对曾经患难与共的“模范夫妻”终于闹“离婚”了。
三、为何反戈相剪
在当今“渠道为王”的时代里,无论哪个轿车厂家心里都很清楚,经销商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奇瑞销售副总秦力将经销商形象地比作是奇瑞这个身体中的“动脉”——动脉对于一个人身体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为什么奇瑞还会毅然决然地对它的金牌经销商反戈相向呢?表面上分析,奇瑞”挥泪斩马谡”的直接导火线是捷顺与奇瑞之间”理不清,剪还乱”的欠款。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表象,其中隐藏着更为复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才真正导致了双方合作关系的破裂。
1.产业环境——黑色的2004年
首先我们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此次查封事件为什么不是在2003年或以前,而恰恰是在2004年车市遭遇寒流之后发生的?宏观的产业环境是否为此次双方冲突的罪魁祸首之一?答案是异常肯定的。
回顾一下经典的渠道管理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产业环境对渠道成员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因为渠道成员并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而是时时刻刻受到环境的影口向。当经营环境处于繁荣时期,渠道成员一般都能分享其中的好处,因此趋向于合作,;中突的可能性与;中突的水平也就比较低。一旦产业进入衰退期或调整期,由于销售额与营业利润的下降,大多数渠道成员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财务问题。此时厂商双方都希望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从而导致了双方的目标与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将是背道而驰的,矛盾与冲突势必随之而产生。
让我们来看看奇瑞与捷顺这对曾经风雨同舟的“模范夫妻”所处的产业环境。显然,2004年——对于如奇瑞和捷顺般的中国轿车厂家和经销商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2004年以前,随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具备了购买轿车的能力,居民购车被认为是一种地位与荣誉的象征。同时,为了发展民族轿车产业,政府也对轿车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统计资料显示,1993—2003年的10年间,轿车销售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5%。在这段黄金时期,奇瑞抓住机遇一跃成为国产轿车的一支中坚力量,而捷顺也通过销售奇瑞轿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大规模地扩张其销售网络。如果车市仍然能保持繁荣,更大规模的销售网络显然能为捷顺带来更多的销售量和现金流,从而弥补其流动资金的短板。捷顺与奇瑞似乎都看到双赢的明天。
然而,天不随人愿12004年,中国车市风云突变。为抑制经济过热,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汽车金融政策调整,再加上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全面紧缩,油价不断上涨,这些外部环境都严重遏制了轿车的需求,导致市场竞争空前加剧。一股前所未有的萧条气氛弥漫着整个轿车市场,奇瑞与捷顺显然也未能独善其身。一时之间,捷顺的销售量锐减,而应收账款却不断增加。捷顺在2004年以前所建设的大部分销售网络此时已成为捷顺沉重的负担,捷顺资金流出现严重的困难,对奇瑞的债务也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归根到底,利益是维持厂商之间关系的最终落脚点。当债务触及并损害到利益这一根敏感的神经时,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2.领域冲突——转型之痛 领域,也就是渠道成员的活动范围和独享的决策领域。领域冲突主要表现在目标顾客的归属差异,以及销售地理区域的划分差异等方面。直到2003年年底,捷顺一直都是奇瑞在成都地区的独家代理商。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奇瑞对产品与销售提供一揽子的经销商服务支持,而捷JI顷则通过营销策划、让利于消费者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奇瑞厂家的品牌建设和开拓中去。此时奇瑞与捷顺都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即双方之间都拥有并分享各自的领域范围。因此,2004年以前,捷顺与奇瑞的关系,合作是主旋律。
然而,明晰的领域范围在2004年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奇瑞已经由最初的单一车型发展到风云、旗云、东方之子和QQ等多个车型。要完成品牌的扩张大任,在奇瑞看来就必须依靠密集而强大的经销商网络,而非仅仅依靠捷顺。此外,密集的经销商网络也有助于奇瑞在2004年车市寒流中加强对市场的渗透。所以,奇瑞2004年在四川新发展了另外两家经销商。从奇瑞的发展角度来讲,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捷顺却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奇瑞当时对捷顺作为总经销商的承诺。因为据捷顺方面称,捷顺是根据奇瑞的指示才做出扩大经销网络的经营决策的,作为回报,奇瑞承诺两年内不会在四川发展新的经销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奇瑞新发展的两家经销商已经在捷顺的”虎口”中夺食,对捷顺的销售量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而已形成了对捷顺的现实伤害。
奇瑞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和对市场的总体控制能力,并且由单一渠道模式转变成多渠道模式,却是无可厚非,并且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也必然会触及单一渠道模式下原独家代理商捷顺的领域范围与利益,因此,除非捷顺接受从独家代理商到多渠道模式下代理商之一的角色转换及地位变化,否则悲剧的发生就是迟早的事。
3.理性抉择,商家必然的牺牲 从捷顺诞生之日起,就与奇瑞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捷顺董事长彭和与奇瑞董事长尹同耀曾是一汽同事的缘故。甚至有人认为,捷顺其实就是为奇瑞而生的。捷顺并不仅仅是奇瑞经销商,它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奇瑞厂家的品牌建设和开拓中去,成为奇瑞市场开拓的左膀右臂。
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今不成熟或向成熟市场的转变阶段的市场环境下,关系对中国的商业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中国人做生意向来比较讲究关系。一定程度上,捷顺的诞生就是一个关系的产物。
捷顺不但通过维系与奇瑞的紧密关系来获得发展的动力源(奇瑞轿车的独家代理权),而且也更多地依赖社会人际关系,通过“人脉”来营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关系”使捷顺仅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就成长为国内轿车销售的一方霸主。
然而,所有问题并不是关系都能解决的。汽车制造业态演进到今天,已从暴利时代走向了低赢利时期,如此背景下销售链条上的利润生成机制,高值贡献环节等业态要素必然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这种性质的变化正是造成汽车行业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力量。当汽车生态环境遭遇2004年的黑市之后,它最近的销售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以这样的视角面对奇瑞与捷顺事件,就不会仅仅停留下”你恩与我怨”之类的层次上了。而应该能够静心审视行业生态的变化,认清由于全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消费需求、品牌竞争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产生的合力效应以及造成价格下降,利润下滑,营销花样百出的噱头炒作,以及随之而来的厂商利润的重新分配等因素。
奇瑞与捷顺合作的初期,由于利润的吸引,厂家与销售商形成互利关系,捷顺对于奇瑞的价值在于其终端的接触界面和消费者的资源,奇瑞对于捷顺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增值的潜力。形成对价值及价值获取方式的共识后,双方怀着抢占市场扩大空间的愿望携手上路,形成双赢。
企业运作的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当汽车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后,由于利润和市场管理体系构建与巩固等原因,在博弈中为各自利益而战的理性选择,迫使人们在竞争互动的同时,哪怕是从自利的立场出发也必须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审视彼此时求同存异,这也是奇瑞为何在2004年帮助捷顺渡过难关,签订框架性协议的原因。一旦捷顺的调整没有达到奇瑞预期的目的,奇瑞此时已有足够的主动权,这些矛盾就会显得不可调和,双方制订的各种合作协议了也就超出了规则的许可,游戏规则的这条皮筋也终将断裂,合作形式崩盘,;中突爆发,自然奇瑞与捷顺的私人关系,在理性的抉择下成了商业利润的牺牲品。
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查封事件发生后,尽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奇瑞、捷顺双方都对继续合作留了“口头上的余地”,然而业内人士分析,以目前的趋势,除非双方(或某一方)采取一定的妥协,否则,奇瑞、捷顺的破裂将是必然的。
尽管在此事件中,奇瑞作为厂方拥有相对的主动权,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奇瑞不得不深刻思考的。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营销策略的创新是必要的,然而,如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也是一大要务。如果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手段的同时,又有灵活刺激经销商的手段,或许就能避免如此极端的查封事件的发生,毕竟失去了这么大的一个经销商,对奇瑞轿车的销售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相对而言,查封事件对捷顺的打击更大,因为捷顺一直专销奇瑞品牌,查封已经使捷顺业务全面陷入瘫痪。据捷顺网站称,由于公司业务停顿,公司甚至已经出现了难以发放工资的艰难境况。在与奇瑞的博弈过程中,捷顺显然处于比较不利的位臵。毕此一役,捷顺或许能够认识到企业的实力并不仅仅是固定资产上的盲目扩张,而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同时,加强企业规范管理与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避免,情感式的拍板决策,将有助于捷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课堂问题]
一、运用所学的组织行为及环境影响因素、购买决策等、渠道冲突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
二、案例分析
1、市场环境对企业关系的影响?
2、如何形成长期稳定的组织间合作关系? [小结] 组织者市场行为不同于消费者市场行为,弄清楚组织者市场的特点、影响组织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其购买决策过程是做好组织市场行为分析的关键。同时,也是针对组织者市场展开市场营销活动,找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的必经之路。
[案例三] 对生产者市场推销失败的原因
推销员李宾销售一种安装在发电设备上的仪表,工作非常努力,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但是收效甚微。您能从他的推销过程找出原因吗?
1、李宾得悉某发电厂需要仪表,就找到该厂的采购部人员详细介绍产品,经常请他们共同进餐和娱乐,双方关系相当融洽,采购人员也答应购买,却总是一拖再拖,始终不见付诸行动。李宾很灰心,却不知原因何在。
2、在一次推销中,李宾向发电厂的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是一种新发明的先进仪表。技术人员请他提供详细技术资料并与现有同类产品作一个对比。可是他所带资料不全,只是根据记忆大致作了介绍,对现有同类产品和竞争者的情况也不太清楚。
3、李宾向发电厂的采购部经理介绍现有的各种仪表,采购部经理认为都不太适合本厂使用,说如果能在性能方面作些小的改进就有可能购买。但是李宾反复强调本厂的仪表性能优异,认为对方提出的问题无关紧要,劝说对方立刻购买。
4、某发电厂是李宾所在公司的长期客户,需购仪表时就直接发传真通知送货。该电厂原先由别的推销员负责销售业务,后来转由李宾负责。李宾接手后采用许多办法与该公司的采购人员和技术人员建立了密切关系。一次,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反映有一台新购的仪表有质量问题,要求给予调换。李宾当时正在忙于同另一个重要的客户洽谈业务,拖了几天才处理这件事情,认为凭着双方的密切关系,发电厂的技术人员不会介意。可是那家发电厂以后购买仪表时,又转向了其它供应商。
5、李宾去一家小型发电厂推销一种受到较多用户欢迎的优质高价仪表,可是说破了嘴皮,对方依然不为所动。
6、某发电厂同时购买了李宾公司的仪表和另一品牌的仪表,技术人员、采购人员和使用人员在使用两年以后对两种品牌进行绩效评价,列举事实说明李宾公司的仪表耐用性不如那个竞争性品牌。李宾听后认为事实如此,无话可说,听凭该电厂终止了同本公司的生意关系而转向竞争者购买。[课堂问题]
推销员李宾对生产者市场推销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案例四] 怎样成为跨国零售巨头的供应商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能成为跨国零售商的供应商,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能够通过它们的供货渠道,走出国门,得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展示的机会。
国内企业如何成为跨国零售企业的供应商呢?家乐福(中国)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它们主要是采取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即通过政府推荐可选择的企业,在家乐福举办的大型订货会上达成交易意向。
家乐福选择供应商又有哪些标准呢?家乐福的有关人士表示,家乐福选择供应商不只看规模,更注重产品质量。如果企业规模小,但是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家乐福也会把他们考虑在内。要成为家乐福全球采购供应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出口权的直接生产厂商或出口公司;有价格竞争优势;有良好的质量;有大批生产的能力;有迅速的市场反应你,能力;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能够准时交货。企业通过家乐福公司的审核,即能加入家乐福的全球采购系统,把产品出口到全球的30多个国家。
在以上条件中,家乐福尤其看中产品的质量。同时,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家乐福在产品品质方面也对供应商有着更详细的要求。一旦通过家乐福的审核,家乐福将对企业在改进产品外包装和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沃尔玛新成立的全球采购办事处列举了成为沃尔玛供应商的条件。例如,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高质量的产品、供货及时、理解沃尔玛的诚实政策、评估自己的生产和配额能力是否能接受沃尔玛的订单(因为通常沃尔玛订单的数量都比较大)等。此外,沃尔玛需要供货商提供其公司的概括,其中包含完整的公司背景和组织材料,以及供应商工厂的资料,包括每年的库存周转率、生产能力、拥有的配额、主要的客户有哪些等。
零售业的采购环节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有些供应商会想方设法通过一些“灰色手段”贿赂采购员。对此,家乐福(中国)公司的人士表示,即使产品通过灰色手段进入了家乐福全球采购系统,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也会被自然淘汰。家乐福会尽量与供应商建立健康的联系。而沃尔玛打算引进到中国来的技术中包括一套“零售商联系”系统,这个系统使沃尔玛能够和主要的供应商实现业务信息的共享。
中国的超市零售商在传统上就是通过向供应商收取进店费、陈列费、促销费和销售返利来挣钱的。换句话说,从传统上而言,中国的零售商没有,而且也无法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在商品上加价来赚钱。但是,最近家乐福与康师傅,以及中国国内知名企业如中粮集团和九三粮油等供货商之间在近期爆发的高调冲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零售商-供应商关系之间微妙的变化。毋庸臵疑,中国零售业市场激战正酣。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本土的百联集团在快速消费品零售行业中位居榜首。在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中,总部位于台湾,大股东为法国零售商欧尚集团的大润发独占鳌头,家乐福排名第二,而沃尔玛则紧随其后。
自打年前家乐福被爆出价格欺诈后舆论就没消停过,一会儿标错价,一会儿收进场费,一会儿和供应商大战,一会儿消费者投诉……到底是怎么了?“家乐福事件”能让人们想到的,就是不应满足于个别个案的曝光、处理,而应尽快健全相关监管体系,并充分重视、尊重民间消费者组织和消费者个体的意见、力量,共同编织一张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监管网络,从制度上、全局上堵塞类似“家乐福事件”重演的漏洞。
[课堂问题]
(1)跨国零售巨头的采购方式有哪几种?
(2))跨国零售巨头是根据哪些变量或属性来评价和选择它们的供应商?(3)进入跨国零售巨头的全球采购系统对组织有何重要意义?(4)国内企业怎样做才能成为跨国零售巨头的供应商?(5)如何看待跨国零售巨头与中国供应商的冲突?
第五篇:组织者和执行者
1、组织者是活动或工作的发起者,指导者。执行者是付出实际行动的实施者。
2、二者的关系是一般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3、组织是指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由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作用把现有的人、财、物整合,从而以最优的形态完成或实现组织的目标。
4、组织的运行步骤:⑴建立组织目标⑵划分业务工作⑶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⑷确认职责和权限⑸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⑹决定人员配备⑺行程组织结构⑻调整组织结构
5、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是作指导者、做支持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总体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执行者的角色定位是一线执行者、结果缔造者。作用是操作作业的工作任务,直接负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6、好的组织的特点:⑴有明确的目标⑵拥有资源⑶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这三点缺一不可,都是好组织必备的条件。
7、组织者应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聚资源。执行者应遵规则、重行动、出结果、按流程。
8、(1)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存在稳定的秩序,人员流动性小,权责结构清晰。
(2)专业化分工,分成若干岗位及与之相应的职责。
(3)对不同观念层次的协调。由于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并且分成一定结构和层次,所以在同级上要协调相互关系、在上下级工作链上也要协调关系,从而形成立体的协调层次。
(4)拥有法定的领导权威。它的最高领导人的领导权是由法定的规章制度确定的,并强制要求所有成员服从。
(5)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体系,把很多的岗位分工、行为规范、奖惩措施、运营机制、产品范围、行动范围,都以明确的条文确定下来并公布给每个成员,要求他们去遵守。
(6)职位的可取代性。它的职位和职责要求都是脱离个人的,某个人离开,其他人可以在这个岗位继续工作。差的组织缺少一项就会影响组织的稳定性。
9、好的组织者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个性修养、知识和技术素质、公关素质、创新能力、心理素质
10、好的执行者应具备的素质
对待工作的好心态、职业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的精神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