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数数1-10,能听懂会说、会认数字6-10。②能用句型How many?问答物品的数量。
技能目标:①能根据听到的数字做相应的数字游戏。
②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认读数字。③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运算。情感态度:①对所学的数字感兴趣,乐于用数字做游戏。②让学生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学习策略:
①在师生与生生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积极运用英语与同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文化意识:①通过数字的学习了解英国流行的儿童游戏。②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任务设计:用英语下飞行棋比赛。
(二)、教学过程 Step1.Leading-in.①Duty report.值日生以小老师的姿态上台组织同学们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同学们则踊跃举手回答小老师所提的问题。
②Sing a song :1,2,3,4,5.(唱数字歌为新课的数字教学做铺垫。)Step2.提出任务:利用下飞行棋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提出本课的任务---学英语下飞行棋比赛。(以学做某事的形式提出学习任务,学生不觉得学习是负担,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确的目的、强烈的愿望进入学习阶段。)Step3.任务准备
①.通过游戏、图片、听音猜词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出数字6,7,8,9,10的学习,让形式掌握这些数字的音、形、义及先后顺序。②.猜谜游戏How many pencils are there in the pencil-box?(该游戏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并为句型How many?的学习打下埋伏。)③.师喊口令1-10示范动作,生跟着口令边数边做相应次数的动作如点头、弯腰、甩手踏步走等。(此活动可作为课间放松活动,并不断强化、巩固1-10的数字顺序。)
④.听音认读数字,要求同桌两人同指一本书,后请部分形学生上台比赛,看谁指得又快又准?(此活动有利于学生相互竞争,相互纠错。)
⑤.通过在手指头画笑脸这一英国流行的儿童游戏学习How many?在游戏过程中,当学生用左手握笔无法完成这一活动时,适时引导学生用英语Can you help me? 向同伴求助,激起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情感。
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意义的数字,让孩子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接着,师在投影仪下出示两粒骰子,让学生快速计算出两粒骰子的点数。(用英语进行简单口算,在口算中可渗透11,12的教学,为任务的实施做好准备。)Step4.任务实施
教师宣布下棋规则并为学生分组。学生四人一组开始比赛:先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下棋的先后顺序。活动开始,第一位同学先扔骰子,其余三人问:How many? 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四人齐数数把棋子走到相应位置上。教师则充当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监督学生用英语下棋。(此时,课堂上成了一片数字的海洋,学生能在游戏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学以致用,趣味无穷。)
②.棋先走到终点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的“光荣榜”上。Step5.任务反馈 老师事先在黑板上设计一光荣榜,即获胜者在相应的组别下填上自己的名字,活动结束后,教师给获胜者发小红旗、小红花、或小贴纸以示鼓励;也可以将比赛结果公布在班级的板报上。Step6.作业
①.看图读课文,并给自己的录音。(下节课交由老师选择其中几个放音,让全班同学猜其声音,并对其录音进行评价。)教你的家人或朋友学用英语下飞行棋。
小组讨论,设计一有关数字的游戏,下节课交流。(设计游戏,为学生提供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任务化的作业变枯燥无味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任务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五、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任务型教学模式虽然很好,但任务的难度、层次较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较难控制,因此我们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不能坐等或照搬现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活动,而应积极地学习研究并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选择、开发和运用任务活动,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完善。
第二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关于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
鲁宗干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前关大教师正积极学习和实践,探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我国如何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成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人认为,研究任务型教学,首先应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精神。
广义地说,任何语言学习活动都是任务。但就目前我国所实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Task Based Approach)主要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在有明确的任务,具体的动机,自主地学习、并主动地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自然过程中使用语言,在使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用语言去做非语言的活动。)
因此,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在我国推广,应有重要的意义。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是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又一具有广大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模式)。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教材都采取或提倡任务性语言教学的思想。因此经过多次的论证,“任务型教学”已经写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作为国家提倡的重要教学途径。它的推行具至少有如下的意义:
1.从目的性、情感态度方面看,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换式活动,在活 动中所学的语言是工具,语言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内驱力。
2.从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意识方面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较真实的语 言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语感的生成,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以便日后的真实交际打好良好的基础;
3.从学习策略看: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相互交往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思考、决策、应变,以便发展学生认识、交际、和资源策略。下面就我们在研究“任务型教学途径”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我们认为如果一节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至少它有如下几个特征: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或类似生活的真实活动; 3.学生获得、处理和传达心计的过程;
4.学生必须用所学习的语言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
5.学生使用语言时,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形式(meaning-focused);6.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product)。
用以上的标准,可以界定一节课是否属于任务型的教学。
二、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归纳起来,“任务型教学”可以有如下的基本步骤(Step):
1.说明背景,布置总任务,准备活动;
2.提供语言(language input):如词汇、语法、句型等;
3.学生分步实施/完成任务:如小组调查;统计结果;设计图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
法;动手操作等;
4.汇报结果展示并说明结果。
三、关于“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
根据以上的教学基本步骤,专家总结出英语“任务型教学”基本模式: 1.引入(Leading-in): 包括热身练习、复习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引入下阶段教学的教学内容。2.准备做任务(Pre-task):
包括介绍、学习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功能等)的教
学内容和某些技能。3.做任务(While-task):
包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在某一话题下的具体任务。4.展示做任务的成果(Post-task):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做“任务”的成果。5.检查评议(Check):
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活动。6.布置作业(Homework): 教师根据所涉及的话题,布置适当的与目标、任务有关的作业。
四、关于“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中,如何设计任务是教学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技能,“任务”可以包括如下的几中类型:
(一)信息传递型:信息传递;信息转换; 如利用信息差,信息传递,获取新的信息;
(二)推理决定型;
如:根据所给的信息通过推理、演绎、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清理材料、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观点阐述性:根据话题,阐述观点、意见;
如就某些话题、议题开展讨论和意见交流。
(四)物品制作型:通过语言知道,制作某些物品;
如通过手工和劳作等的制作,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的活动。
五、常用的初中、小学“任务”设计可以有如下的内容:(1)写信、写e-mail邮件;(2)写某写方面的简介;(3)写某题材的短文;(4)制 作图表;(5)开列清单、购物单等;(6)收集某些(如书刊、报纸、杂志等)材料,加图文作介绍;(7)调查、访问然后写出汇报提纲,或填写调查报表;(8)做游戏;(9)表演小话剧;(10)做作品、手工;(11)讲故事;(12)创作歌曲、小诗、顺口溜;(13)创作与语言有关的动作、舞蹈;(14)做统计工作;(15)小组讨论,发表意见(适当记录)。(16)写计划;
以上这些活动,必须有语言信息的交换。
下面是根据广州市新编的英语教材第一册设计的“任务”例举:
Module 1:(1)制作人物介绍广告;(2)制作胸卡、名片;(3)做字母游戏;(3)演 故事;
Module 2:(1)做人体部分的教具(如挂图、图片);(2)做木偶、纸人、面具等;(3)创造动作;(4)画五官、人体部分;(5)演故事;
Module 3:(1)画画;(2)设计物品的位置;(3)演故事; Module 4:(1)给图上颜色;(2)做有颜色的手工;(3)实践调配颜色;(4)演故事; Module 5:(1)做交通工具的教具(如挂图、图片);(2)接纸(交通工具);(3)演 故事;
Module 6:(1)用图形拼人物与物品;(2)做数字游戏;(3)演故事 Module 7(1)做拼图;(2)做做交通工具的教具(如挂图、图片);(3)演故事。
以上是本人对“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肤浅理解,欢迎讨论、批评。
第三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talk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talk
设计说明:
一.话题: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B Let’s talk
二. 课题说明:
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能做出相应的回答以及各种信息的替换和交流;且能运用疑问句进行真实的交际。
三.课时说明:
本案例是第三单元的第五课时,学生在前面已学过where, what 及 when特殊疑问句,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和拓展所学的旧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四.学生情况说明:
学生通过五年级上册Unit 3 及本册书Unit 1 和Unit 2的学习,对where, what 及 when三个疑问词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问与答有较好的掌握,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询问未来几天或周末活动安排,要求学生能对句型中的具体信息进行替换,并能联系实际,进行真实语言交际。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适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并对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拓展“未来计划安排”这一知识点,实现有效的课堂延伸。课题名称: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听,说,读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能
做出相应的回答。b.能综合运用四会句子: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 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2.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
3.文化目标:
了解有关计划制定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三个特殊疑问句的问与答以及各种信息的替换和交流。2.难点: 学生能用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进行
真实的交际以及两组四会句子的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1.图片、单词卡片及调查表格若干。2.磁带、录音机及多媒体课件。
3.两组比赛奖品:黄苹果及红苹果道具若干。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2.Let’s sing the song.1.Daily oral practice.3.Divide Ss into two groups.(教师打开课件,点击“歌曲”,学生伴着音乐及动画,开始齐唱,待唱完后,老师布置任务
分两组比赛。)
从唱一唱,看一看入手,展现与本文相关的信息,直接切入主题。一方面引进竟争激励机制,激发
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为新知的呈现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Step 2
Pre-task preparation
1.Look and say.Task 1.What can you see ?
2.Look and spell.Task 2.Spell the words.3.Listen and circle.Task 3.What’s Sarah going to do ?
(打开课件,点击“导入”,对完成任务小组进行奖励,并请他们自己将“奖品—apple ” 贴好 , 使学生充满自信心,调动了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呈现新知,完成三个任务的同时,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导入新知识,水到渠成。
Step 3
While –task preparation
1.Mechanical-practise(机械操练)A.Ask Ss to watch CAI and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Task 4.1>.Where is ChenJie going ?
2>.What’s she going to buy ?
3>.When is she going ?
B.Listen carefully and repeat.(打开课件,点击“新授”,让新的信息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接着打开录音机,集中进行听力信息输入,训练标准的语音语调。)
运用课件,把新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后消除干扰,集中听力信息输入,学生在“视听”
吃饱之后,能够准确地把握语音语调,并流利地说出新知,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 语言结构。
2.Meaning –full practise.(意义操练)
A.Guide Ss to say the six sentences in different ways :S-T, S1-S2 or in groups.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
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at 3’o clock.B.Let’s play a train game :
Task 5 :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one by one.A: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B: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C.Let’s chant.(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进行的活动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
及小组开火车游戏,同时,学生在玩一玩当中,完成了第五个任务,在玩中学会了新知识的初步输出,接着我们在Let’s chant 的诵歌声中,学生们又动一动,随着有节奏的旋律,又为新知识的拓展输出
做了铺垫。从而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Step 4
Post-task activity
Let’s practise : 1.Fill in the blanks :
a.Where
b.at 5 O’clock C.zoo
D.visit
E.do.A: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B:
I’m going to the--------.A :
What are you going to---------.B:
I’m going to---------the monkey.A :
When are you going ?
B :
I’m going-------.Task 6: Fill in the blanks.(通过选词填空,尝试着让学生进行信息的替换与交流,达到了语言的初步输出。)
2.Make th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by themselves.Task 7 : Change the informations and make dialogues.(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究意识,增强了语言学习交际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言实践能力)
3.Do a weekend plan
Task 8: Write down your weekend plan.(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周末计划,培养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同时,开启了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智慧之花。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而后根据他们的计划,创设情境,请
同学们自由对话。展示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风采,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Step 5
Assessment
1.Ask Ss to put up their weekend plans on the blackboard
.Let’s check together and see : Which group is better?
2.Let’s count :Which group got more apples ?then praise
the winner and give their smile faces.But still praise
the loser to do better next class.(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计划,并让他们从书写及口语对话等方面进行比较,评选出本节课的优秀作品。
接着师生一起对本节课“奖品—apples”数量评估,并对优胜组进行奖励,但是不忘鼓励“落后组”
下次要做的更好。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恒久的兴趣及高昂的热情。)
Step 6
Add—activities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say after the tape.2.Use the new languages in daily communication.3.Do a future plan about yourself.(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且不忘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任务环设计,使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完成了不同层次的8个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又在动一动、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等多种活动中,愉快地进行了信息的交流。同时,在开火车游戏中,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语境的创设中,又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回头看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指令性语言的准确性等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教学的节奏和教学时间的把握上也出现了失误,以致在最后的任务活动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交流中,加以磨练和提高。
第四篇: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是近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学习的理论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最多只能是“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何谓任务呢?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消遣中所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生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需要明确的是:“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而是需要用语言来解决。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为了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现出语言学习中人本主义的特征,使语言学习者从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因此,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任务型的、问题解决式的活动,所有的任务包括三种信息沟通活动:①信息沟通活动(information-gap activity)要求学生把信息从某人传递到另一人;②推理活动(reasoning-gap activity)要求学生从已知信息推断出新信息;③观点表达活动(opinion-gap activity)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感情、态度等。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前任务、任务中和评估的三段式步骤。
“前任务”阶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全班学生进行活动,其目的是提供机会让教师发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学习困难,它不仅是为了演习,还可以让水平高的学生在全班面前进行任务示范,让水平低或缺乏信心的学生进行观察与学习。
“任务中”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从旁提供帮助。这两个阶段具有相同的情景、相同的信息和相同的推理过程,但都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维努力”.第三阶段的“评估”是教师迅速地对学生在第二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其标准是根据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同时,教师也对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估,以便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一、设计说明(1)
话题:Food(2)
适合级别:2级
(3)
课题说明: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教学内容: PEP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Chen: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Sarah: Fish.Chen: Me too.It’s tasty.Sarah: I like grapes.Chen: I don’t like grapes.They’re sour.(4)
课程说明:一课时(40分钟)
(5)
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食物名词(chicken, mutton, , pork, fish, onion, cucumber, potato, tomato, eggplant , pear, grape等)和相关的形容词(salty, sweet, sour, tasty, fresh, healthy, yummy等),会使用“Do you like …? ”句型询问别人的爱好及作答,并掌握了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
二、任务型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 了解别人最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
活动目的:
1、熟练运用有关表述喜欢的句型进行交流。
2、表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能说出原因。
3、建议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适合级别:2级
活动材料:菜单一张 空白调查表一张。
语言技能: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语言知识:通过调查活动熟练掌握有关表述喜欢食物的句型,有关食物的词汇和相关形容词 提示词语及句型:
1、必备句型:I like...He / She likes...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扩展词汇与句型:I like...Because...He / She likes …
Because… 操作过程:
1、呈现一张菜单,复习并巩固句型(Pair work)
A: Do you like … ?
B: Yes, I do./ No, I don’t.Food
Name
pork beef fish eggplant cabbage potato tomato
2、各小组向老师及全班同学汇报实际调查结果。复习巩固“I like...My partner likes...”
S1: I like beef , fish and potatoes.My partner likes pork and tomatoes.S2: …
3、呈现一张新调查表,操练巩固句型。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要求:
(1)小组中互相调查最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用上句型“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Why ? ”询问。
(2)会连起来说出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如 : I like pork.Because it's tasty.I like tomatoes.Because they’re tasty.Name
Favorite Food Why ?
4、各小组向老师及全班同学汇报实际调查结果。
S1: I like fish.Because it's tasty.S2 likes vegetables.Because they're healthy.S3 likes eggplant.Because it's healthy.S4 likes cucumbers.Because they're fresh.5、运用所学句型向家人做一个调查,并完成下表(建议家人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
Family member Favorite Food Why ?
三、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时,学生已经学完PEP第四册。在第五册第三单元前几个课时中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食物名词(chicken, mutton, , pork, fish, onion, cucumber, potato, tomato, eggplant , pear, grape等)和相关形容词(salty, sweet, sour, tasty, fresh, healthy, yummy等),会使用“Do you like …? ”句型询问别人的爱好及作答,并掌握了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 He / She likes….”。基于学生有这样的语言知识储备,因此设计本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句型“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Why ?”和 “ I like …
Because …”.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先复习句型“ Do you like … ? Yes, I do./ No, I don’t.” 从学生最熟悉的食物入手,说说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在新句型的呈现时能顺势引导,“I like fish.Fish is my favorite food.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在句型的操练设计时能够提供有梯度的练习,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并过渡引导到用新句型表述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I like fish.Because it’s tasty.My partner likes grapes.Because they’re sour”。在任务型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同学们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了解家庭成员喜欢的食物及其原因。由于受话题和句型的限制,在课文内容的拓展上显得比较单一。但学生对别人的私人偏好问题十分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并且通过活动交流能够了解到多吃什么食物有益健康。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无意识地、不断地重复使用本课的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使本课的语言难点不攻自破。本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主动地自主学习,在不断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 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第五篇:英语任务型教学
英语任务型教学
通过对英语课堂的多样性设计包括拼图任务、信息差任务、比较任务等任务型教学方式,加强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摒弃单一的、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最新的英语教材《Go for it》教材中涌现出大量的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的重点。
一、任务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在《Go for it》七年级(上)7单元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的任务设计中,要紧紧围绕句型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short.(He has a medium build.)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语言的交流,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而情景教学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在《Go for it》七年级(上)7单元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的任务设计中,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明星,科学家,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画像,编歌谣,帮助别人写寻人启示等,都是很真实的情景,学生们在其中也体会到了所学语言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及特点:
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稍微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在《Go for it》七年级(上)7单元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中注意了这一特点,从让学生简单的动作模仿,语音语调模仿,到他们所熟悉的绘画,猜人物,以及后来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自己发挥编写chant,故事等,任务的难度系数在慢慢递增,但由于注意了任务设计的层次性,学生没
有感到困难,完成任务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然也能参与进来了。
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传统教学长期使用PPP常规教学步骤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在常规PPP模式中,tasks通常被认为是体现在最后一个P(production)中的延伸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任务型英语教学摒弃了这一模式。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们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上来,并对学生的使用语言表现做一些适当的纠正和调整。任务型教学突出表达和活动。提出了PTP步骤,即三个主要阶段:
(1)前任务(Pre-task)—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Task planning and report。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Analysis and practice。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可见,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修改后的中学英语教课书,增加了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语境和语言材料。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参考 Willis 和 Pica,Kanagy & Falodun 对任务型活
动的分类,以下六种任务型活动适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拼图任务(Jigsaw tasks)
拼图任务是指小组中每人依次讲制作食物的一个步骤,全小组讲完整个步骤。以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为例,学生在掌握了课文中的游戏后,我们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介绍一种新的食物制作步骤,每个成员一起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这个制作过程。另外,还可提供学生几幅图画,让他们合作编成一个完整的制作方法,这项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
信息差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信息共享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需求,有意创造一种信息差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交际活动之中。例如
① 猜词游戏:
A: The opposite of here
B: There
B: It's a place you go to when you want to see the animals.A: A zoo.② 每人画一幅家谱图,然后互换图画,通过向对方提
问,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其他信息。这种信息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3、比较任务(comparison-making tasks)
比较任务是指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学习Unit4 Where’s my backpack?,让学生讨论 a Chinese farm 和 an American farm 的异同;学习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让学生比较 Chinese people 与 English people 庆祝生日的异同;通过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和 celebrate Thanksgiving 的对比和应用,加深学生对我们与英语国家的人庆祝节日不同点与相同点的认识。这项任务使他们初步了解西方国家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
4、观点交换任务(Opinion exchange tasks)
观点交换任务是指学习者讨论、交换意见,而不必达成统一意见。例如,在阅读 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课文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②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to play on different vacation? Why?
此任务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5、解决问题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掌握了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关于问路和指路的对话内容后,教师可以设置几个情景:
① Gina is going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nearest bank.But she is new here.She doesn’t know the way.She is asking for help.② You're at home.Your new pen pal is coming from Chongqing to visit you next weekend.But he doesn't know where your home is.You’re calling to tell him the way to your home.③ You are in Beijing.You are new there, and you want to watch the 2008 Olympic Games.You need to find the stadium.这项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问路及指路方式,使之学有所用。
6、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
创造性任务是指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列表、安排顺序、分类对比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也属于创造性任务的范畴。例如,在学习了食品的名称和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假设明天我们要举行一个
班会,给你们每组 100 元钱,小组讨论要买些什么东西。看哪一组把 100 元钱能充分利用,不浪费,而且需要所需的东西都买齐。这样学生必须先到商场作调查,按实际价格计算,每个小组列一个购物单,买什么东西,花多少钱,还要写出买此物品的原因。每小组推荐一个学生作汇报。这项任务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五、任务设计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Go For It.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任务型教学设计:
1.话题: What does he look like?
2.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新单词短语及句型,学会描述人的外貌,并能根据描述画出人像。
目标语言:
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
She has a medium build, and she has long hair.(Or: She is thin, and she is tall/medium height.)
2)能力目标:
①学会谈论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
②能积极思维,运用所学单词,短语及句型,结合实际
生活进行灵活运用。
③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
3)情感目标:学会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好恶,学会为人善良的美德。
任务设计:
我在本课时设计了5个不同的任务活动形式,紧紧抓住了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动,好自我表现的年龄特点,较为成功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活动一:猜一猜,学一学
在本课时的第一步,新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采用了3幅学生熟悉的可爱的卡通图画,请学生们从身高,发型,体型三个方面依次用抢答的形式说出已学过的表达:He is tall/ short/medium height„„
对新知识的学习,采取了让学生从老师的体态语言中,从实际的图片及身边的同学长相,适时再配以音标,让学生自己猜义,拼读,然后再由老师,学生分别教读,领读。在说说,猜猜,学学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进入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与氛围中。
活动二: 动一动。
初一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是他们的天性。针对这一特征,设计了在学习完身高,发型,体型三个方面的词汇后,让全班学生齐起立,跟着老师一起用形象的body movement
复习巩固了刚学会的新内容。
活动三:唱一唱,编一编。
用一个节奏简单明了的chant,把所学的知识用另一种形式得到体现与升华。学生先由老师带领熟悉chant 节奏与内容,再让学生模仿老师的chant,为他们所喜欢的人物(如贝克汉姆,周杰伦,居里夫人等)编写新的chant,最后再为身边的老师,同学进行现场编写chant,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学生的能力也从简单的模仿训练上升为带有一定创造性的训练活动,不但有利于他们的思维培养,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附chant: What does she look like?She is short,short,short,short.What does she look like ? She is thin,thin,thin,thin.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 has curly hair,curly curly hair.活动四:听一听,画一画,猜一猜。
为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结合初一学生喜好动手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们先听两遍录音,再结合所听内容,为所听到的任务画像。再通过实物投影机,请画画的同学对所画的人物描述一翻,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同学画像并描述,让其余的同学猜他(她)画的是谁。
活动五: 写一写,找一找。
设计了一个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自己假设一个情景,有可能是逛街时和妈妈走散,有可能是小孩走失,有可能是寻找多年不见的亲人等等,结合下列表格写出一份寻人启示。此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培养学生体会出助人为快乐之本.最后再升华了本节课思想: 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这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2、教学体会:
(1)任务型语言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教学活动以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任务”为主,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在学生为自己喜欢和敬佩的人设计chant时,那种参与创造的氛围非常热烈,学生的情绪和能力体现都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2)任务设计的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
目,设计出由易到难阶梯式、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独立完成的,可以是小组协作完成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针对自己对话题信息或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工合作,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及时交流、合成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协作,共同提高。
六、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设计语言学习任务是教学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笔者认为,任务的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如何把握任务的系统性、任务的难易度、任务之间的衔接、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及任务的尽可能真实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发挥出最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