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讲计划》的解读
<学讲计划》的解读与应用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 徐州教育科研
学习《学讲计划》,首先要清楚《学讲计划》和“学讲方式”两个概念的内涵。
《学讲计划》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以推行“学讲方式”为导向,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为主旨,以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为行动策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学讲方式”运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新突破。”而“学讲方式”则是这个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一种方式。学习理解《学讲计划》,重点在于掌握“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与实施办法,强调的是落实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整个《学讲计划》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实施“学讲方式”的主要目标,二是“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三是“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四是“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
从主要目标来看,实施“学讲方式”主要有四点:
一是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如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自主学习理念、机会公平理念和教学民主的理念等等。理念决定行为,要改变“学讲方式”,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二是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根据《学讲计划》,一年内,要有1/3的教师达标;两年内,要有2/3的教师达标;三年内,教师全员都要达标。目标非常明确。三是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根据《学讲计划》,一年内,1/3的学校达标;两年内,2/3的学校达标;三年内,所有学校都要达标。为了促进这项改革,市教育局还将组织推荐评选“教改示范学校”。四是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大的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是这次课改的根本性目的。
从具体内容来看,《学讲计划》的内容丰富而详细,突出强调了教育教学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与学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的评价要点,详细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如此突出、具体、明确、详细的教改计划为徐州市多年来少见。
首先是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理论是行为的依据,也是行为的先导。“学讲方式”要成功应用于实践,就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支撑,即使眼下改变了教学方式,过后也会出现反弹,还会走回到老路。所以,实施《学讲计划》,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应用。
例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经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所谓“尊重”,其本义指尊崇而敬重,它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包括他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也包括个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尊重。在学校实践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只有真正而充分的尊重,才能让学生感受并学会尊重,才能取得真正而充分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尊重学生,教师就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能成为主宰学生一切的权威。尊重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应用“学讲方式”的基础。
再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金字塔”学习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只着眼于教材的内容,而应当多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做中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实践中自我感悟知识,形成能力。
还有“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具有多种智能的组合。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教师要掌握多元智能观察与评价的技术,要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创设多元课堂。
其它如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设计原理,详细论述了学习及其条件,具体描述了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明确提出了累计学习模式和学习结果的不同分类,这些原理对掌握教学设计这门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再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其中对概念习得和应用的阐述,对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的分析,对智慧能力和个性差异的理解,对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人格因素、团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论述以及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解读等等,都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还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及生活教育理论、知识的分类理论以及“金字塔”学习理论等等,对我们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都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领会的基础性理论。
其次,《学讲计划》中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基本教学环节和“教”与“学”行为的基本要求。
“学讲方式”的基本环节包括“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和小结反思”这六个环节。这六个基本环节理解起来并不难,难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环节的实践应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不断理解、亲身体验、自我感悟和自觉提升的过程。建议学校在实施这六个环节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让所有的教师“先入轨”,进入“学讲”状态,切实体会六个环节的应用。可以每周先拿出1-2节课结合学情和教材进行实践,以感受和体会六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然后让大家讨论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困惑。
第二步,对六个环节分别进行研讨,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例如“自主先学”环节,研讨如先学什么?怎么先学?如何落实自主?如何分配先学的时间等等。再如“小组讨论”环节,研讨如怎么建立小组?讨论什么主题和内容?如何评价小组的合作学习等等。还有“交流展示”环节,研讨如交流什么内容?通过交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哪些内容可以展示?交流展示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每个环节都要研讨到具体的操作细节,才能排除教学的行为障碍,才能真正落实“学讲方式”。
研讨时同备课组(或是同学科组,或是同年级不同学科等)可以让1-2位教师先上研讨课,然后围绕单个环节的研究主题开展研讨。讨论不明白时,可以邀请教研室专家进行指导。研讨完后再让备课组每个教师去自己实践,体会这一个具体环节的设计与应用。只有经过教师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感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每个环节的设计意义。
第三步,六个环节依次进行(也可以选择进行)研讨,循环反复,直至真正去除形式上的使用、真正明白其原理并能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为止。所谓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是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一堂课六个环节,也可以2个、3个、4个、5个环节组合运用,甚至可以一堂课完成一个环节。无论怎样应用,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在其中。
六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指导,从原理上明白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二是要鼓励教师写下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在研讨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在六个环节的研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教师教学行为的“五步”,即“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和“缓一步”。注意尽量使用学生学习行为的“五学”,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和“悟学”。在应用中不断体会“五步”与“五学”的实践价值。四是用这六个环节来要求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可能会存在种种问题,所以这六个环节的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要鼓励教师突破模式,不可模式化。
第三,《学讲计划》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点。包括一是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明确的学习要求。二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主要指标包括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兴奋度、主动投入学习的状态以及是否具有成就感等。三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需要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的解决。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包括知识的掌握,方法、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形成等等。这些评价要点在评估时还要进一步细化。
第四,《学讲计划》详细提出了推进“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包括一是理论学习。要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与内涵。理论的支撑是“学讲方式”落实的基础。二是教研引领。“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成为专业型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教研部门要为基层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同时要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三是赛课推动。以“赛课”的形式,发挥专家引领、行政推动的作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市教育局将采取“三轮赛课”,逐步去除“满堂灌”和“形式主义”,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能力。四是典型示范。鼓励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五是交流研讨。召开不同层次的研讨会,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反思、总结、借鉴、推广“学讲方式”的成功经验。六是评价激励。将学校和教师实施“学讲方式”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这六个实施办法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推进“学讲方式”的实施策略,也可以成为学校内部落实“学讲方式”的具体做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学讲计划》,里面还谈到“学讲方式”的实施原则,包括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和指导学法原则等,都需要我们在实施《学讲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
了解了《学讲计划》的整个内容框架,接下来我们对“学讲方式”这个核心概念做一解读。
在《学讲计划》中是这样定义“学讲方式”的:“‘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段描述涉及三个重要的关键词,掌握“学讲方式”,就在于对这三个关键词的理解。
首先是对“学进去”、“讲出来”这一组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学进去”(用眼睛“看进去”和用耳朵“听进去”),即学进头脑里面去。它是信息的输入,包括信息的感知、信息的筛选和信息的储存。
具体来讲,“学进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解并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含义,能够将当前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信息存贮到记忆网络中。是否“学进去”,表明学生愿意学习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进去”的关键词是“理解”。即学生了解、明白、懂得和领会所学知识,这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要让学生“学进去”,教师首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力,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理解新知识。其次,教学时要由关注知识点和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尽量转向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理解时存在的问题,多采用对话性语言,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要掌握“让思维可见”的心理分析技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领悟知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或小组讨论来领悟新知识。各学科都要努力让学生“读进去教材”。第四,教学过程要侧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形成学习知识的能力。
所谓“讲出来”,即语言的表达。它是信息的输出,包括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条理化组织和新信息的生成。
具体来讲,“讲出来”是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正确清晰地表述出来,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概括,能够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听懂学会。能否“讲出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讲出来”的关键词是“建构”。“建构”原本是建筑学的名词术语,本义是建筑起一种构造。换一种说法,“建构”即“搭建一种结构”。用于学生的学习即表示搭建起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能力(智能)结构或一种素质结构等。这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内在结构改变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谓“建构”,不是“记忆”,不是“复述”,而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信息。例如让学生讲述刚刚学过的课文内容,如果学生用课文中的原话讲述,这就是“复述”,仅仅是“讲”,而不是“建构”。如果要发生“建构”,就一定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自己的见解“来”,一定是形成“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信息”。“建构”的更深层次含义是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点在大脑中进行系统化组织并能应用知识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讲出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之前就考虑好让学生讲什么和如何讲,要明确“讲出来”的主题,要突出学生讲述中的分析与个人见解。其次,教师要明确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和要求(比如讲得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有新意等),要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分成简单的步骤进行序列化描述(一种条理化组织)。第三,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讲出来”的时间,教师要学会恰当的提问、用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回应。第四,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学生在“讲出来”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并注意时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五,可以采用“教别人”的方式让学生“讲出来”,包括灵活应用同位教、小组内教、面向全班教、回家教亲戚朋友以及有针对性的一对一(一对多)教等多种“教别人”的方式。最后,对“讲出来”的含义理解还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拓展到多种学科可以是“写出来”、“算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做出来”、“练出来”等等,关键在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进去”和“讲出来”的关系,两者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进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有效的先决条件;“讲出来”是信息的输出,是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所以,“学进去”和“讲出来”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回路,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关系,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的反馈联系。要通过“学进去”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讲出来”;通过“讲出来”的做法让学生能够“学进去”。所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其次,关于对“合作学习”这个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合作学习”,也叫小组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彼此协助、互相支持的学习方式。这是相对于“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同位交流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等几种。合作学习贵在“合作”,即让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自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
教师要有效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学会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异质分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如何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如何保证人人参与等等。要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事先培训,让学生知道如何组织。其次,合作学习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等,让学生有可以合作的内容。“教别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第三,要正确掌握“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技巧并能灵活应用,将个人学习和同伴互助有机结合。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忽视了“独立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合作学习的目的既在于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学习,更在于通过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习惯。
第三,关于对“自主学习”这个关键词的理解。
所谓“自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自己做主,即不受他人支配,能够“自”作“主”张。所谓“自主学习”,简言之就是自己做主安排的学习。这在教学实践中既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却又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主学习的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目标去完成。例如让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中心思想、编写故事等,学生可以任选其一来完成。二是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学习领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去探究。例如学习完“统计”,可以列出相关表格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对生活中的某事进行统计,学生可能去统计生活垃圾,或是去统计学校人数,或是去统计考试成绩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三是没有任何限制,完全放手由学生随心所欲去自由学习。这里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种不需要要求、不需要监督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好的教育,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未来的“慕课”(MOOC)和网络化多媒体检索式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涉及到两个深层次的教学原理。一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部语言”。所谓“内部语言”,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要求,是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由外部提出要求。只有外部要求不断地指向学生的内部语言,才有可能逐渐建立起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要学会感知并理解学生的“内部语言”,通过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内部语言。二是教学要“逐渐将学习的责任转向学习者本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问答式对话以及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逐渐能够将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习者一方。只有学习者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自主学习。
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时,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学习。其次,要充分相信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第三,要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如自我询问、自我检测、自我监控等)、交互性策略(如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分担学习任务、参与对话、指导学习方法并将使用方法的任务转给学生等)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会和应用。第四,学会设计学习情境,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五要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尽可能结合学科内容让学生进行一些有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经常性地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让学生自作主张的学习了?有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作主张地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想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或是接受学习、独立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可偏废。我们不能因为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忽视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思考的独立学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应用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学习方式的体验中学会学习。
实施《学讲计划》,落实“学讲方式”的改变,应该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教师有效掌握专业的教学设计技术。
所谓“设计”,指的是一个事先预想和系统计划的过程。所谓“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和整体规划。教学设计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和开发学生学习经验的技术。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是要能够整体把握教材,能够系统分析教学相关要素,如课标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要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等,教学设计要能够根据这些要素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安排。二是能够将知识点学习和能力培养训练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分布到平常的课时之中,教学设计的指向始终放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三是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各种资源,能设计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效率。与“学讲方式”相关的教学设计包括基于知识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计划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任务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及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技术与要求如有可能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阐述。
在改变“学讲方式”的实践中,我们还有可能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必然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有些教师会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担心给学生时间了,学生不会学、不会讲怎么办?再比如学生的年龄和成绩差异问题,有些教师会担心低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担心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否“学进去、讲出来”?还有班额过大的问题,有些教师会担心能否有效地组织小组学习?一堂课下来,究竟有多少学生能“讲出来”?诸如此类,还会有许多相关的问题和困惑,都需要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来加以解决。任何一种改革,归根到底是观念的改革。固有观念往往是改革的最大障碍。实施《学讲计划》,落实“学讲方式”的改变,最大的障碍就是教师已有的观念和习惯。所以,要想取得这次教学改革的成功,就必须自我挑战、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必须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实践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实施《学讲计划》是市教育局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三年内要“人人达标”、“校校过关”。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重视理论学习,不断感悟教育教学规律,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最终掌握教育教学之“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要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有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探索不同课型模式,具体探讨各种问题的解决,最终在研究过程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二篇:学讲计划的解读
《学讲计划》的产生:
2013年12月26日,市教育局下发了《“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和相关《实施意见》。
2014年2月13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讲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抓手,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督导考核、教师培训、资金投入都要向这两项工作倾斜。” 特别提出:“要强力推行《学讲计划》”。要求“必须市、县、校三级联动,集体攻坚”。
强调“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的“三推”行动策略。——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学讲计划》思考的背景: 李局长的六个“基于”:
l 基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l 基于改进教学方式的需要
l 基于理论指导下专业教学设计的需要 l 基于总结已有成功经验进行应用的需要 l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高效发展的需要 l 基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学讲计划》与“学讲方式”的内涵:
《学讲计划》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
“„„它以推行“学讲方式”为导向,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为主旨,以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为行动策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学讲方式”运用,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新突破。” 《学讲计划》包括:实施“学讲方式”的主要目标、“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和“学讲方式”的实施要求等四个部分。
“学讲方式”是这个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学习理解“学讲计划”,重点在于掌握“学讲方式”的主要内容与实施办法。
《学讲计划》中实施“学讲方式”主要目标:
1,树立四个理念,回归教育规律:
(包括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自主学习理念、机会公平理念和教学民主的理念。)2,改变教学行为,教师“人人达标”。3,改变课堂生态,学校“校校过关”。
(年内1/3学校和教师达标;两年内2/3学校和教师达标;三年内教师全员和所有学校都要达标。市教育局将组织推荐评选“教改示范学校”)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经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大的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
《学讲计划》的内容特点:
《学讲计划》内容详细,其主要特点有:
1,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包括罗杰斯、马斯洛、维果斯基、奥苏伯尔、陶行知以及建构主义、遗忘规律、学习金字塔等十种相关理论。2,详细提出了“学讲方式”的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与学的具体要求。包括教学设计的“六环节”以及教师行为的“五步”与学生行为的“五学”。
3,具体提出了“学讲方式”的评价要点。包括一是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二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三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明确提出了“学讲方式”的实施办法。包括理论学习、教研引领、赛课推动、典型示范、交流研讨和评价激励等。
——如此详细、具体、明确的教改计划为多年来少见。
《学讲计划》的特点之一——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强制而为,而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在此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观与教学观,旨在通过知情统一的方式,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即以“真实、接受(或信任)和移情性理解”三个条件为内容的一种亲密和睦的人际关系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①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③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几种。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通过研究把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区别开来,主张既不要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等同起来,也不要把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等同起来。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获得的。前者适合大量材料特别是理论材料的学习,后者更适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由于课堂里大多教学习材料是以语言文字材料呈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大多是以接受学习为主。他还指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我们提倡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四类不同学习方式的比较(奥苏贝尔):
陶行知先生的学习理论:
陶行知提出教师首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千万不能做“糊涂的先生”,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人是不配做教师的,并提出有名的“六大解放”,主张把学习的自由交给学生。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动、自觉的精神。认为教师对学生应负的是指导的责任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学生要“自己的事自己做”。第四,要运用民主的教育方法,“要启发学生使之能自觉,要客观,要科学,不限于一种,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将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主张“教学做合一”。
知识的不同分类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知识,通常能被人陈述和描述。如概念、定理、公式、事件等等。陈述性知识涉及到命题、表象、线性排序以及图式等概念。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解决“怎么做”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如运动技能、认知策略等。程序性知识涉及到产生式系统等概念。程序性知识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操作性知识,如游泳、打球等;一种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策略性知识,如元认知策略等。这两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是不尽相同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先多后少、先快后慢):
“金字塔”学习理论(戴尔1946年提出,也叫“经验之塔”)
“金字塔”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有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方式。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在塔尖的学习方式“听讲”,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用“声音、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带有“演示或示范”的学习,可以记住30%。通过“小组讨论”则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这种学习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v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v 多元智能的观察与评价: v 多元智能教学方式表:
《学讲计划》的特点之二——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
“学讲方式”的基本环节(还要进一步完善):
v 自主先学:课前课初让学生自己先行进行的准备。v 小组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合作解决问题。v 交流展示:“讲出来”的关键环节,报告学习成果 v 质疑拓展: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v 检测反馈:检测学习情况,明确反馈以提高达成度 v 小结反思: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方法。
“学讲方式”中“教”与“学”行为的改变:
v 教师教学行为的“五步”:
“让一步”:预习指导要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和提出问题。
“慢一步”:解决问题不要忙于给出答案,留下“讲出来”的话题。
“退一步”:教师退到后台,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旁边驻足观察,以发现问题,单独指导。“缓一步”:不要急于总结、概括,给学生留出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
v 学生学习行为的“五学”: 自学:指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或课中的自主学习。
互学: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在生生互动中解决问题。问学: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达成举一反三。“教”学:以“讲出来”、“教别人”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悟学:以自主总结、交流体会的形式,感悟学习成果。
实施“学讲方式”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的建议:
1,所有教师“先入轨”,先体会六个环节的整体应用。
2,分环节进行研讨,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
如“自主先学”,先学什么?怎么先学?如何落实自主?
如“小组讨论”,怎么建立小组?讨论什么主题和内容?如何评价小组的合作学习?
如“交流展示”,交流什么内容?通过交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哪些内容可以展示?交流
展示注意哪些问题?
3,对六个环节反复研讨,直到可以灵活有效地运用:
即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一堂课六个环节,也可以2个、3个、4个、5个环节组合运用,甚至可以一堂课就完成一个环节)
4,教学过程中注重“五步”和“五学”的应用。
学讲计划》的特点之三——评价要点:
一、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
(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提供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
(学生学习的兴趣、兴奋、主动投入和成就感);
三、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知识的掌握;方法、能力、态度和习惯的形成)
《学讲计划》的特点之四——实施办法:
1,理论学习。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与内涵。
2,教研引领。教研部门要为基层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同时要深化课题研究。
3,赛课推动。以“赛课”的形式,发挥专家引领、行政推动的作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采取“三轮赛课”。
4,典型示范。鼓励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
5,交流研讨。召开不同层次的研讨会,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反思、总结、借鉴、推广“学讲方式”的成功经验。
6,评价激励。将学校和教师实施“学讲方式”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学讲方式”的具体内容: “学讲方式”的基本概念: 所谓“学讲方式”指的是: 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抓住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对“学进去”、“讲出来”的理解:
v “学进去”(“看进去”、“听进去”)即学进头脑里面去,是信息的输入,包括信息的感知、信息的筛选和信息的储存。
v 所谓“学进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解并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含义,能够将当前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信息存贮到记忆网络中。也表明学生愿意学习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v 让学生“学进去”给教师的建议:
v “讲出来”即语言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包括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条理化组织和新信息的生成。
v 所谓“讲出来”,是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正确清晰地表述出来,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概括,能够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听懂学会。是否能“讲出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效果。v 让学生“讲出来”给教师的建议:
从信息加工过程来看两者关系:
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和“讲出来”的关系: “学进去”和“讲出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进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有效的先决条件; “讲出来”是信息的输出,是学习效果的即时反馈;
所以,“学进去”和“讲出来”既然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回路,就必须建立两者之间的反馈联系。
所以,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两者的关系。通过“学进去”让学生能够“讲出来”;通过“讲出来”让学生能够“学进去”。
所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
关键词之二:关于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v 所谓“合作学习”,也叫小组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彼此协助、互相支持的学习方式。这是相对于“独立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v 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同位交流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合作学习等几种。
v 合作学习贵在“合作”,即让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自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形成小组的合作成果。v 实施“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
v 某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1,小组建立的目标: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成功的情境,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成绩,更要帮助同伴实现学习目标。
2、小组建立的形式:根据性别、学习能力和性格等异质特征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再根据小组成员学科成绩按分数编号,成绩高的是1号,低的为末号。
3、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得分:每个小组由末号学生作为举手人,作用在于获得发言权。学号不同所得分值不同:末号自己发言可得6分(假定小组有6人);指定同组5号发言只能得5分,4号发言只能得4分,以此类推,同组1号发言只能得1分。全组无人回答则零分。发言次数多则取平均值。
4、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宜采取捆绑式评价。每堂课由任课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进行得分,主动回答、小组全答、有创新的答案等等可以加分。然后指定班级学习委员每天将各小组得分计入当天评价表。一周评选一次前三名小组,可选择在周测试时进行加分。评价成绩每月累计一次,评出班级第一名学习小组。
关键词之三:关于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v 所谓“自主学习”,简言之就是自己做主安排的学习。v 自主的三个层次:
v 自主涉及两个深层次的教学原理: v 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
v 实施“自主学习”给教师的建议:
“学讲方式”的实施原则:
v 掌握学情原则:创新学情调研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预见性,学会科学的教学设计。
v 自主学习原则: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v 合作学习原则: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v 学生“教”学原则: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内、黑板前、白板上“讲出来”、“教别人”。
v 当堂巩固原则:运用“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科学复习强化。
v 指导学法原则: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讲方式”的教学设计:
v 设计是一个事先预想和系统计划的过程。
v 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和整体规划。它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和开发学生学习经验的技术。v 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v 教学设计的模式:
u “学讲方式”的教学设计: v 基于知识学习的教学设计: v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设计:
v 基于计划学习的教学设计:
v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实施《学讲计划》总的要求:
一、这是一项市教育局的重点工作任务,三年内要“人人达标”。
二、要重视理论学习,不断感悟教育教学规律,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最终掌握
教育教学之“道”,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积极交流研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探索不同课型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三篇:如何讲计划
直销领导人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第一、想不想迅速提升团队的业绩?
第二、想不想让团队产生动势?
第三、想不想找到优秀的领导人?
要解决上面三个问题,就需要讲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
什么叫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就是向新人去展示一个生意,告诉新人将与什么公司合作?它是做什么的?这个生意的营销原理是什么?它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地告诉新人今后要从事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因此,我们有时也把展示市场营销计划的沟通和会议称做业务说明会,叫做讲计划。
一、为什么讲计划
1、推荐新人。
不能有效推荐新人的三个原因:
·废话太多。
·回答疑异的功力不够。
·没有被正确启动过。
举例一:废话太多。你所说的不是对方想听的,就叫做废话。解决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套最有力的说辞。
奥格曼·狄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讲道:“世界上最伟大的营销人员只有一套说词”,关键是这套说词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举例二:回答疑异的功力不够。
他问你的问题,你回答不了或说不清楚,就是答疑功力不够。
解决方法:回答疑异的功力来源于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次数,独立讲计划可以迅速增加你答疑的功力。
举例三:没有被正确启动过。
你不能专业化的运作这个生意,要么是你老师没教你,要么你没有认真学习。解决方法:融入系统,看书、听录音,参加各种培训。
·多观察、多演练、勤咨询。
·熟背计划,早上讲台。
2、可产生团队动势。
自问自答:什么叫动势?动势从哪里来?为什么讲计划就可以产生动势?举例:所有火车的轮子都向同一方向转动,速度又非常快,就可产生无法阻挡的动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制同一个计划可以产生这种动势。如果每天有一万人,在不同地区讲解同一个计划,业绩的提升和团队的动势是无法想象的。
3、拷贝你自己。
在这个业务中,要复制别人,先要复制自己。复制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先背熟市场营销计划。
背熟的三个好处:
(1)可迅速开始工作:你越早背熟计划,就能越早开始独立工作,这个生意就开始得越早。
(2)讲师的基本功:计划是神奇的魔方,它的变化和组合无穷。这是你今后做讲师的基本功。
(3)提升你的影响力:你讲计划的次数越多,你的影响力就越大。
二、讲计划的三个目的1、找需求:找到对方的需求;
2、给机会:是给对方一次机会。
3、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新人认同的时候要及时跟进,再次见面是关键。
三、讲计划的三个原则
1、量比质重要。
提问:讲计划的量重要?还是质重要?
数量比质量重要:
·有量才有质。
·营销是大数原理,是做概念。
·想做大,就要做行动者。
解释什么是行动者:两天讲一个计划,每月讲十五个计划,就是行动者。
举例一:用流水比喻行动和业绩的关系。
行动者:15次/月(自来水小水滴)
双行动者:30次/月(自来水喷水)
叁行动者:45次/月(大江大河)
举例二:用数硬币的方法,教新人多讲计划。
据统计:独立讲100个计划,每月收入可达2000—10000元/月;独立讲300个计划,每月收入可达5000—30000元/月。
2、姿态比说服重要。
高姿态的三个显著特征:自信、兴奋度、“永远是下一个”。
切记: 自信来自于信念、专业化和熟练程度。
兴奋度:来自于梦想、百分之百地相信和你的热情。
“下一个”:推荐时你要有这样的心态: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千万不要死缠烂打。重要的是要去找“下一个”。
3、对方的需求比你的需求重要。
讲计划时要忘记你的需求。始终想到的是他的需求。
四、三个注意事项
1、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促销员的失败,80%的原因是给顾客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佳。
切记:你不可能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再留下第一印象。
333法则:
A 顾客头三秒看你的外在形象:容貌、着装。
B顾客头三分钟是观察你的形体语言和语调语速。
C顾客头三十分钟是听你的谈话内容和注意你的个人魅力。
2、做好铺垫:好的铺垫是成功的保障。
举例一:FORM沟通:俗称聊天。
F—家庭O—职业R—爱好与兴趣M—收入与信息。
举例二:人的三个天性:
让他吹牛引起抱怨引起好奇
举例三:七句话找需求,谈业务。
(1)你是做什么的(或问你去哪里)?
(2)做多久了(或问干什么去)?
(3)有没有想过你所从事的行业五年后的发展前景?
(4)在你所做的工作中还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
(5)想不想找个新的发展机会?
(6)想不想了解新的行业(或新的生意)?
(7)想不想知道我是谁(迅速向他做自我介绍)?
提示:在问到任何环节时,他表示没兴趣,就停止,立即再找下一个。
3、迅速做自我介绍,导入计划/系统/成功人士的故事。
五、有关讲计划的六个问题
1、计划是否太长,能不能省略讲?
(1)一个小时能改变一个人思维模式是值得的。
(2)新人来一次不容易,要展示就展现全貌。否则,你早晚还要给他补课。
(3)这个业务是复制的生意。你今天少讲,明天新人会讲得更少,甚至最后就不讲。
建议:
A.各种计划的会议中会讲。
B.一对一讲计划,讲到交互式合作时,可接着讲系统,暂不讲公司,不讲制度和产品,随后可引入:
·推崇公开业务说明,让他到大会上听。
·如他想继续了解,你可再接着讲公司、制度、产品。
2、怎样能尽快学会讲计划?
(1)逢会必到,逢到必记,逢记必会。
(2)多听录音带,多练习,反复讲,背熟计划,早上讲台。
(3)使用有助记忆的卡片、列提纲,背熟转折词,熟记段落大意。
(4)注意开头语要有力,结束语要有激情。
(5)要给自己录音,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6)注重训练声音:
·声音:要自然、真实、内敛、轻柔,讲话要发自内心。
·语速语调:要抑扬顿挫,有节奏感,适于对方倾听,声音高低要适中。·熟练但不是背诵
3、每次讲的都一样,还有没有必要听?
当然有必要听:
(1)讲计划如果每次讲的不一样,很难复制。
(2)计划虽是标准版的,但每一个讲师风格不同,讲出的感觉也会不一样。
(3)计划是讲给顾客听的,是做推荐和跟进用的。如果领导人都不来听,难道新人会自己来听吗?
(4)逢会必到,就是对团队工作的支持。即使你今天没有带新人,也应该参加会议。
4、相隔多长时间讲一次为佳?
(1)地区中心会议:应每月讲2—4次公开业务说明会。
(2)一对一讲计划:你要做行动者,双行动者、叁行动者,讲得越多越好。提示:中心会议顾客不足30%,应减少讲计划的次数。反之,顾客增多就增加次数;顾客不足10%时,可考虑暂停讲公开业务说明会。这时要增加其它培训特别是领导人培训,同时要增加一对一和小型会议讲计划。
5、什么情况下不讲?
(1)邀约不正确。
(2)事先沟通不好。
(3)时间不充足。
(4)对方只是用户。
(5)环境不可控。
(6)关系太熟了,你对他没有影响力
这些情况最好做ABC工作,或直接带他到会场听公开业务说明会。
6、新人感兴趣,想做怎么办?
新人听完计划,想做这个生意,你可问新人四件事,参见《启动新人问四件事》。结束语:
如果你今天生意做得还不够好,你的收入还不够理想,或者你对事业成功的信心还不足,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跟着行动走,感觉自然来。
这个生意做不死,只是想,就能想“死”。你要想成功,快速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讲计划、讲计划、讲计划,每天为断重复讲计划。
第四篇:学讲计划
“讲学计划”是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和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观察指标,以当堂三维目标达成为课堂教学追求,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会、会学以及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有效教学对教师劳动价值和专业发展的意义,从而推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行动计划。它要求以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来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讲出来”和“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来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二、主要内容 1.观念要点:
一是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都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教师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兴趣,唤醒主动性,调动内驱力才能实现。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是个渐近的过程,自主学习的程度也需要由浅入深地发展。
二是要充分地认识学生的学习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是不一样的,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异步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自主感知、理解、实践。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习基础,提供阶段性分级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指导。
三是要充分地认识学情分析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学生的新知识是建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态度、价值观都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教学设计、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四是要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最好。在班级授课制、大班额条件下授课,通过组内讨论、互助、质疑、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对一”教学的可能。小组合作学习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情,把握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五是要充分认识“讲出来”、“教别人”和“生-生质疑”对深化学习的意义。“讲出来”、“教别人”是自主主动学习的方式之一,是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够正确、清晰、条理地讲给别人听。“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力。“讲出来”、“教别人”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是要大力提倡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六是要充分认识“记忆规律”等学习认知规律运用对学习的意义。学习是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记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及时的复习巩固,有节奏的弹性学习时间安排,相近学科的间隔排列等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
七是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学习、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教师要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主动开发并充分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改善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要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的、泛在的学习,提高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
八是要充分认识落实教学民主,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要着力引导教师关心、关注、关切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志状态、生活品质、学习进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热爱学校、认同教育、理解老师、团结同学、合作学习。
2.原则要点:
(1)掌握学情原则。着力创新学情调研方式,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检测、作业、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方法,学习兴趣、爱好等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加强课堂师生活动的策划和设计。
(2)自主学习原则。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微课、学案等“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提供泛在的学习空间、资源和导学支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自我阅读学习资料和生生互助为主要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预)习,实行先学后教,实现课外(课堂前期)学习、课内研讨交流的“反转教学”模式。
(3)合作学习原则。着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研究和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分组方式、组内分工、研讨程序和方式、研讨成果汇报展示,组内激励和组间竞赛等问题上开展深度研究,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4)学生“教学”原则。着力学习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小组内、黑板前“讲出来”、“教别人”,实现“学会”、“会学”、“教会”的学习程度的“三级跳”,引发“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5)当堂巩固原则。着力认识领会“记忆规律”,在课堂上加强“编码”、“组块”等记忆方法的运用和训练,强调学习节奏、学习反复、学习检测,落脚在当堂检测的学习效果上。
(6)指导学法原则。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习兴趣激发,启迪发现兴趣,形成爱好;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在学习计划、读书、做笔记、做作业、复习、预习、课堂讨论等学习环节、学习程序方面,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学习风格。3.操作要点:
(1)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一般按照 “课前(或课堂前期)预习(导学)—课内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个教学环节实施。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变通、组合部分环节。
“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交流展示”:是固化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质疑拓展”:是深化学习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组间学生“竞赛性”、“教别人”的讨论,进一步加以解决,发展学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维。
“检测反馈”:是评价、反馈、矫正的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就,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
“小结反思”:是建立知识联系,领悟学习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概括、小结课堂上学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增强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2)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摸清学情是教学设计、决策和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是课前、课中的过程性工作体现。要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基础水平的学习任务,要提供有难度、梯度的学习资料,要对学习内容、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及学习评价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根据学习程度,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度、环节,以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3)教学行为:
①学生行为:学生要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变要求学会为要求会学,真正能够“学进去”。对应“课前预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六个教学环节,学生全程自主学习体现在“五学”学习要求上,即“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自学:以学习任务书、学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互学:以“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为学习形式,通过生生互助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
问学: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达成举一反三。
“教”学:在“小组讨论”和“质疑拓展”环节,以“教别人”的方式,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
悟学:总结学习结论,感悟学习成果。②教师行为: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和对教学的设计上,即对学习内容、学习程序、学习进度、学习形式的安排上和组织上;体现在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上。
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步在学生的课桌旁。要更多地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体现在“五步”的要求上。
在指导学习预习时,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缓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在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中,不要变成“教师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踱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
4.评价要点:(1)学情调研和“以学定教”的情况。指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准备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否根据学情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适当的难度、梯度、程序。
(2)学生学习情绪状态。指学生能否感兴趣地、兴奋地、愉悦地投入学习,是否表现出学习成就感。
(3)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指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目的、有序、有成效地开展,每个学生是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困难是否都得到了解决。
(4)教学目标达成度。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否关注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是否关注学习情感体验和态度形成。
三、主要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学情调研和课堂教学现状调研分析,进一步认清学生被动学习造成的学习效果低下的后果和给学生发展造成的伤害;进一步认清灌输式教学给教师造成的工作价值缺失和职业倦怠的影响;要进一步认清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师提高工作成就感,让学校的学习、工作、生活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重要作用。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凝聚改革的共识,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
2.制订落实方案。各地(校)制订自己的“讲学计划”落实方案,进一步明确课改目标,细化内容,落实措施,有统筹、有计划地推进落实。切实加强“讲学计划”实施的顶层设计、理论指导、操作技能、案例研究、队伍建设和资源建设。要着力发现教师中、学校中课改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各级各类名优学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先行推进改革。
3.加强培训辅导。以校本培训为主,以校本研究为培训的重要载体,创新培训方式,将教师培训与教科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培训,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发挥专家引领、骨干示范的作用。组织校长培训,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4.健全交流平台。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教研、网络备课、远程教研会议平台,提高交流、研讨的质量。要围绕“讲学计划”实施,举办课改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微课、直播课等网络教研平台,推进课改研讨交流。凡是不符合“讲学计划”内容要求的,各级教研部门不得批准作为市县级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
5.更新评课标准。研究制订“讲学计划”的评课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和评课标准,增强评课的针对性、导向性,不能达到“讲学计划”要求的课,一般不得评为良好及以上等级。
6.加强视导督查。通过调研性视导、达标性督查活动,推进各地各校“讲学计划”实施尽快行动,尽快到位,尽快达标。7.深化课题研究。要针对“讲学计划”实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各地(校)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形成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市、县(市)、区要立项一批课题,形成一批成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课改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讲学计划”实施的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一把手局长要担任组长,基教、教研、科研、电教、装备、宣传、督导、师资等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部署相关的推进工作。课改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各地要成立实施“讲学计划”的学科课改指导委员会,进行理论研究、标准研制,开展操作培训、技术指导。要经常深入课改第一线,帮助课改学校和教师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学校要围绕“讲学计划”实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实施“讲学计划”主体是教师、学生,关键在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学校校长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提高课改领导力,强力推进,科学指导,重在落实,确保实现“讲学计划”各项目标任务。2.加大课改资金保障。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都要积极申请设立课改专项经费,用于推进“讲学计划”的学习培训、课改教研、资料印制、评先评优、成果汇编、宣传报道、创建评估等工作。每年的课改专项经费可从教师培训经费中列支,比例不少于教师培训经费总数的6%。课改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由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校也要设立相应课改专项基金,课改专项基金总数不少于学校生均经费总数的5%。
3.组织课改达标验收。根据课改目标,按照分层指导、分步推进的步骤,组织达标课、达标学校评估验收活动。市基教、教研、督导等部门要研制评价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案,采取自评、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达标验收。老师的达标课由学校组织验收,“课改达标学校”由各县(市)、区组织验收,市教育局组织抽查复审;“课改示范学校”由各地推荐,市教育局组织评审。
4.完善课改奖惩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按学段每年评选10个课改先进单位;在全市范围内按学段、学科,每年评选10名学科课程建设首席教师,10名学科教学改革首席教师,10名课改专家校长;对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各地各校也要组织相应评选活动,表彰奖励课改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将课改推进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作为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根据课改组织推进情况,组织对课改先进县(市)、区评估督导。对推进课改工作不力,工作成效不佳的部门和学校,要对主要领导实行问责。
5.加大课改宣传力度。深化课改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支持,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长对教学改革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借助教育门户网站、教育刊物进行宣传,同时,积极联系各级相关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新典型、好做法。
6.创新课改管理评价。要充分认识推进“讲学计划”实施的重要意义,领会和贯彻好“讲学计划”精神实质,不设框框,不囿于固定的模式,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尊重课改学校、教师的创造性,以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全面科学地推进课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务。
二、转变教师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 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
1、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
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 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对学科专业 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 师不是单纯 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 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 师。
三、转变教材观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首先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 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 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不同的学生出发,设臵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总之,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
四、转变器械观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目前在田径教学中,铅球的重量为男子小学3公斤,中学4~5公斤,中专、大学6~7.26 公斤;女子3~4公斤,因为铅球标准重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太重了,在技术教学中无法学习先进的 技术动作,仍然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侧向滑步投掷。其结果,必 然造成铅球运动水平和成绩普遍较低,并且容易使学生对铅球项目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 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利大于弊,能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转变教学观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 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 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六小结
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影响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课题,值得我们进一 步探索的问题
第五篇:学讲计划教案
第一课时 《闪烁的小星》
学习内容:
1、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2、唱《闪烁的小星》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钢琴表现星空的景观
2、用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习重点、难点:歌曲难度不大,但要处理好歌曲,并能自编动作表演。学习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象从而导入新课《闪烁的小星》
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星空的资料
三、合作探究
1、听歌曲,分析歌曲情绪
2、分析歌曲介绍: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活泼的法国民歌。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象,质朴形象,充满童趣。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学生自学歌曲,歌曲中有几个字学生可能不认识,教师教授一下
5、跟着录音试着一起唱一唱
6、跟伴奏带演唱全曲
7、活动:师生合作,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学生熟悉旋律后交换进行。(钢琴伴奏)
8、分四组,自编动作
四、成果展示
1、男生组学生演唱,女生组学生伴奏。(再交换)
2、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五、总结反思
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星星眨着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泼可爱的表现,在实践对比中,学生感受到了要用断音的演唱更能凸显小星星的调皮,而歌词“太阳慢慢向西沉”是一副画面的展示,“满天都是小星星”是一种心情 的感叹所以用连音的演唱方式能更准确的表达,学生在歌词中领悟到了隐藏的音乐情感,改变了演唱方式,用断音、连音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塑造了音乐形象,心随乐动。
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
学习内容:《小小的船》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小小的船》,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演唱。2.通过学习歌曲,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在学习歌曲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歌曲意境。
学习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难点
1.初步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2.注意两音一字的正确唱法。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图片、铃鼓、三角铁、双响筒、钢琴、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跟随音乐《闪烁的小星》边唱歌曲边自由做律动进教室。
二、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我想到了星星、太阳、地球、宇宙飞船、外星人、月亮姐姐„„)学生边讲教师边在课件上出示对应物体。
师提问:同学们看,你觉得月亮姐姐的形状像什么?(小船)有一位小朋友坐在像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面,轻轻地唱起了歌谣。同学们边听歌谣边思考:你听这首歌曲时想到了什么?(课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三)、自主学习
1.学生听范唱,老师在黑板上出示歌卡。解决问题:你听歌曲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唱歌真好听!”“我想到了月亮姐姐在跳舞。”„„
2.听歌曲,身体左右摆动做律动。
师:(出示课件,显示一个摇动的月亮。)“同学们看看,月亮姐姐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3.找伙伴,模仿小船。(个人表演或者小组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船?把你最喜欢的船用动作表现出来。”(老师当小记者采访)4.读歌词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1)老师按三拍子节拍读歌词。(用铃鼓拍节奏)(2)学生模仿读歌词。
(3)启发学生边读歌词边做律动表示三拍子。师:“用动作表示三拍子的节拍?”
(4)跟音乐范唱跺脚,表示三拍子节拍。
5.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注意两音一字的唱法)6.跟钢琴唱歌词。
7.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自己评析)
(1)老师示范演奏,后请学生组成乐队为歌曲伴奏。(2)启发学生用变化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合作探究。
(1)分四小组自由创编律动。
师:《小小的船》这首歌曲很美,有月亮、有星星、有蓝蓝的天空„„你想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它们呢?
(2)师生同歌共舞。(老师根据学生创编的动作串连成小组合)(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成果展示
1、男生组学生演唱,女生组学生伴奏。(再交换)
2、一组同学表演动作,一组演唱
3、一组同学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其他同学边唱边表演。师: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五、总结反思
1.看一看:月球图片。
2.师提问:(课件出示杨利伟在宇宙飞船的镜头)“我们看见谁了?”你最想对杨叔叔说句什么话?”
3.唱一唱:《小小的船》。
师:让我们乘上飞船在月亮上面走一走、唱一唱。(播放音乐)“同学们,让我们再次乘上宇宙飞船飞回地球吧!(学生出教室)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
2、节奏练习
3、欣赏
学习目标:
1、能口齿清晰地演唱好歌曲
2、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学习重点、难点: 歌曲中出现了五处附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附点的音时值长短,同时这首歌歌词有些拗口,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巩固歌曲复习本单元学过的两首歌曲《闪烁的小星》《月儿弯弯》导入本课又与星星有关系的歌曲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介绍: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英国儿童歌曲,全曲四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是相同的,唯一不相同的一个乐句其前半句与后半句还是相同的,国此歌曲旋律易学好记,但附点要注意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教师介绍附点,并在歌曲帮学生找出第一处附点,其他几处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找到后用方框框住
3、复听歌曲。
4、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唱时要注意在此“31”两个音符之间没有附点。学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把歌词掌握好,口齿清晰地演唱
连起来演唱全曲
四、成果展示
动一动 在课本中有一幅示意图,图中的每个方格表示一拍,方格画鞋的是踏脚,画手的是拍手,让学生自已根据图示练一练,掌握后跟着音乐打节奏。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节奏感
五、总结反思
创造《太空探秘》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的活动,伴奏音乐充满了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的虚幻音响,让学生跟着音乐想象自己在太空中探秘,自己表演
第八单元 《夏天的池塘》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钢琴的音色,及不同音区所表现的青蛙生动形象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延伸简单的创编,让学生乐于用音乐形式再现美、创造美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一年级学生在欣赏这首钢琴曲以学生能感受音区变化与形象变化,简单理解合唱为主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欣赏《青蛙合唱》
2、学唱《爱唱什么歌》 学习目标:
3、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钢琴的音色,及不同音区所表现的青蛙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延伸简单的创编,让学生乐于用音乐形式再现美、创造美
学习重点、难点:
1、一年级学生在欣赏这首钢琴曲以学生能感受音区变化与形象变化,简单理解合唱为主
2、歌曲最后乐句音准注意,同时创编时注意引导。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 这是汤普森钢琴教材中的一首乐曲。乐曲巧妙地运用音区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青蛙和小青蛙在一起愉快歌唱的情景。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学唱歌曲《爱唱什么歌》
1、这只小青蛙,还唱了另一首歌,我们听,爱唱什么歌呢
2、出示歌词第一段,(咕呱,清清的小河)这两句先不出示,让学生听出来再出示
3、再复听,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4、学唱歌曲,5、第二个小朋友也来了,出示小蜜蜂,让学生想想怎么样叫的,爱唱什么歌
6、接口唱进一步熟悉歌曲
7、连起来演唱全曲
8、在小动物发声部分加一个动作
三、合作探究
1、教师模仿青蛙叫声,让学生猜一猜导入两只青蛙
2、出示两只青蛙,一只大青蛙,一只小青蛙 让学生分一下大、小青蛙,再模枋叫一叫,3、这两只青蛙可是唱歌能力哟,现在老师让小朋友听听他们唱歌啦?想想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哟。(课件,听第一遍音乐)
4、分乐句听,(课件活动二)让学生听一听,是大青蛙还是小青蛙,最后一乐句是合唱的,让学生感受,让学生体会大青蛙音低,小青蛙音高
5、分两组,大青蛙蹲着跳,小青蛙站着跳,三、成果展示
1、因为一年级学习让他们直接编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以多引导为主
2、试着分四组四个角色分组唱,最后小朋友一段一起齐唱
3、一起连起来演唱五段歌曲,发声部分加上动作,并可以和旁边同学进行互相交流
四、总结反思
布置学生课后再想一想还能编什么内容。学生自己交流说说这节课自己收获了什么?听着《爱唱什么歌》的音乐,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欣赏《夏之夜》
2、唱《萤火虫》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民乐合奏的魅力
2、通过演唱感受三拍子乐曲的旋律感,并能边唱边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在歌曲学唱中试着用手势随音乐划出表现旋律高低起估的线条是个难点
学习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欣赏民乐合奏《夏之夜》
介绍: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民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在明月当空的夏夜,结伴赏夜景、观花灯、看社戏的情景。乐曲的节奏轻巧,旋律舒展,描绘了一幅美丽、生动的民间俗画。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先描绘夏夜有些什么景色,回忆大家在夏天夜晚都会干些什么,说说自己在夏夜的心情?
2、同学们的大脑里有了形象画面后,欣赏音乐
3、介绍一些民乐乐器图片
4、复听乐曲,让学生闭着眼,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画面,布置课后画一画所感受到的夏夜
三、合作探究
1、学唱《萤火虫》这是一首三四拍的歌曲,一段体结构,全曲共三个乐句 2.再复听,让学生拍手感受三拍子的旋律 3.有节奏地读儿歌《亮火子虫》
四、成果展示
1.教师随着音乐用手势表现旋律的高低起伏线条,形象地感受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姿态。
2.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3、跟着音乐表演唱,分小组上台来表演。
五、总结反思
在《萤火虫》这一课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注意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学习环节中,教师积极参与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在学生自行的交流时,能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和成果,同时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1、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2、学唱《柳树姑娘》(补充歌曲)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夏天池塘的氛围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
学习重点、难点:歌曲学唱注意附点音符,及顿音记号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欣赏《闻着荷花的音气》
介绍:是一首曲调清新、优美的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们来到开满荷花的池塘边,被美丽的荷花所吸引,想变成蝴蝶、蜻蜒、大金鱼流连于其间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搜集的有荷花的各种资料及特点。
三、合作探究
1、播入范唱带,让学生先表演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
2、让学生找出附点音乐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四、总结反思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练,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中欢快的结束,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