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8.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学会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四、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每人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知识 感知写法
1、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第19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学习,课文中作者抓住国际互联网的什么特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能够简单说说吗?
2、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合作小结:这篇说明文紧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的关系。
3、今天我们先来玩“变身术”,把你变成刚才所说的国际互联网,利用第19课课文,把语气变一变,将自己当成熟悉的事物,自己叙说自己、自己介绍自己的特点,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就叫它——自述。(板书:自述)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原文的基础上改编成自述形式。
5、指名学生以自述形式朗读课文,指名学生点评,提醒注意人称的变化,例如原文中的“我们”就要变为第二人称,原文中的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
2.幻灯出示课本中的小闹钟插图,教师口述介绍《小闹钟》。
3.议一议:老师的介绍和你的介绍有什么不同?相应引出“自述的形式”。4.教师小结:
把小闹钟当作人来写了,像这样的写法,叫做“自述的形式”,也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通过学生说、听、议,组织学生交流感悟,明确本次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形式”来介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交流中感知自述的写法。】
(二)、研读例文,学习写法
1.学习例文《小闹钟》。
(1)其实,老师介绍的《小闹钟》就在你们的书上,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例文《小闹钟》,想想:它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生:介绍了小闹钟的大小。
师:请你读一读描写的句子(学生读)。
师:写小闹钟的大小就是介绍它的外形(板书:外形)。
生:还介绍了小闹钟的颜色是天蓝色的。
师:写小闹钟的颜色也是介绍它的外形。
生:介绍了小闹钟的时针、分针、秒针,调节时间的旋钮和改变报时音乐的操纵杆。
师:这是介绍小闹钟的构造,(板书:构造)还有哪句话也介绍小闹钟的构造?
(学生读:“在我的头顶,有一处精致的小房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纹,看上去像是古代帝王的宫殿。”)
师:小作者看到闹钟上精致的小房子,就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宫殿,这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板书:展开想象)。
生:还介绍了小闹钟的作用,它可以到点报时和定时闹铃(板书:作用)。
师:在介绍小闹钟的作用时,用了几个这样的词,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来读这些词,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师读:告诉、伸出、拿着、敲、唱)
生:交流。
师:用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把小闹钟写成了会说、会动、会唱的人,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学习例文《小溪流的自述》。
(1)指名读《小溪流的自述》,其余学生边听边想:《小溪流的自述》这篇文章又是怎么写的?
(2)学生交流。(板书:心理)3.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例文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时,是从事物的形状、结构、作用、心理等方面去写。那是不是介绍一个事物,这每一个方面都要写到呢?对,我们要抓住这个事物的一两个或两三个方面的特点去写,把它写得具体、生动。(板书:抓住特点)
【通过学生细读、思考、交流以及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三)、明确要求,练写自述
1.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齐读书习作要求。教师强调:今天要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事物,就是要把这个事物当作“我”来写。接下来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相互探讨交流和同桌说一说)2.开拓选材思路。
(1)师:在我们身边,除了你今天带来的东西以外,还有哪些熟悉的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归类板书。如:玩具、家用电器、学习用品……
3.指导写作。
在这么多的熟悉事物中,你准备选哪个熟悉的事物写?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之间交流)。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拿出作文纸,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个事物写个自我介绍吧。注意写的时候不要看别人的,也不要说话,一个劲地往下写,遇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从亲身体验中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发挥想象,进行合理的、大胆的写作,让学生从中自由发挥。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是决定这节课能否收到效果的基础。】
(四)、赏读习作片断
请两位学生分别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围绕习作要求来对照习作,共同评改。
(如果学生是写带来的物品,交流时可出示物品进行指导。)【通过赏读习作片断,学生参与评价、修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 自述 外形
构造 “我” 展开想象 作用 抓住特点 心理等
第二篇: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
《维生素C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
4、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教学重点:
1、了解航海过程的艰苦与危险,体会“海上凶神”的可怕。
2、初步认识维生素C和坏血病。
3、了解第二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师:爸爸妈妈总让我们多吃水果,他们说多吃水果,对我们身体有益,为什么说多吃水果对我们身体有益呢?(板书: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时,一定了解了一些维生素c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出示:维生素c简介:维生素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防治坏血病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人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师:我们懂得了维生素C的重要性,但大家可知道维生素C的发现的过程,曲折而又令人振奋,请大家跟着哥伦布一起穿越,去体会那个动人的时刻。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师:我们知道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那你认为哪些是故事的起因,哪些是故事的经过、结果呢,请快速浏览课文,和同座位交流交流。3.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
4.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读完一部分让学生概括内容。读的过程中随机正音:
xiě xuè
全身出血(第2自然段)坏血病(8)拖累(4)(联系书上插图理解词语意思)蓬头垢面 理解词义:不治而愈
4.谁能连起来把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为了帮助同学们把内容说得更好,老师提供一些词语给你们。你们可以选用其中的词语来说一说。课件出示:
乘风破浪 远航探险 海上凶神 浑身无力 噙着眼泪 又惊又喜 起死回生 不治而愈
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请你选择上面的词语简要叙述一下经过。
四、品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从这段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伟大 为什么作者会给哥伦布如此高的评价?你们了解他吗?出示他的简介。学了课文,你还会了解到他的伟大之处。
2.过渡:哥伦布他们的探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航海生活如何? 请默读第2段,能否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课件出示: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谁有双慧眼,能准确找出两个形容航海生活的词语。
指导生词:艰苦
危险(板书并指导写字要领)一对关联词“不光„而且”把这两个词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也预示着重点写哪个内容。2. 艰苦体现在哪儿?
板书:只能吃„„
⑴除了这两样东西,还能有第三样东西可吃吗?从哪个字看出?(只)一个字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航海生活的艰苦!看来读书时我们要抓住关键词,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指导朗读。⑵苦就苦吧,但是航海生活充满了危险。在文中,危险指的是——板书:得怪病。这是一种怎样的病?(先„接着„然后„)★ 浑身无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病时候什么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对呀,这就是浑身无力,原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浑身无力仅仅是个开始,接着就会全身出血(联系生活中割破了手指,鼻子流血体会全身出血的可怕)
★ 面对这一切,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着自己的同伴在无尽的痛苦中慢慢地死去!⑶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什么?(板书:“海上凶神”)这名字给你什么感觉?指导朗读这个词。
“海上凶神”像幽灵一样在大海上空飘荡,不知什么时候,它会突然伸出魔爪,狠狠地拽住一批可怜的船员。多么可怕的怪病呀,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3.航海生活真是太艰苦,太危险了。分角色朗读,老师读第一句,女生读“艰苦”部分。男生读“危险”部分。
像这样课文第一句总起,是——(中心句),下面具体说了“艰苦”和“危险”,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能够使得文章层次更加清晰,同学们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运用。
4.那“海上凶神”到底是什么呢?默读7、8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有没有什么能对付它呢?(维生素C)
是呀,“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而维生素C正是它的克星。(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5.师:课文学到这儿,谁能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来向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船员会患上“海上凶神”?
“海上凶神”加上引号表示什么吗?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其实,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维生素C 到底是怎样被发现的?这些病倒的船员们是否能转危为安?下节课让我们跟随着哥伦布的航船继续探险!
第三篇:《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维生素C的故事》。老师带来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艰苦 危险
缺乏 适量
拖累 坏血病
乘风破浪 浑身无力
蓬头垢面 噙着眼泪
起死回生 不治而愈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出示海上凶神谁来读这个词。
2、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呢?谁来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先是)(接着)(然后)是啊,一个活生生的船员就因此而失去了生命,这是多么可怕啊!
3、谁来读好这个词海上凶神(听出了这种病的可怕。真是一种可怕的病呀!
4、这一小节中还有哪些词句能看出这种病的可怕?不光而且 最可怕
看来这不但是一种怪病,还是笼罩着死亡阴影的病。再来读好海上凶神 艰苦体现在哪里?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从只能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3-6小节
1有一次,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又出发了。可航行不久,海上凶神又悄悄降临了。可这一次,船员们却奇迹地活了下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奇迹般的生死之旅。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6小节,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哥伦布心理变化的词语。(学生读、画)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词语。(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① 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十分沉重?请同学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谁来抓住有关的语句来说一说。
(抓住一半的路程、十几个病倒了这些数量词来体会。航程不到一半,就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随着航行的继续,会有更多的人因患上这种怪病而倒下,哥伦布是因为担心船员的生命以及此次航行任务的成败,心情而显得十分沉重。)
(更何况,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大海!是啊,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无人能救,无药可医,哥伦布的心情怎能不沉重呢?谁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哥伦布此刻担忧、焦急的心情)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一起来体会哥伦布此刻的心情。
②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哥伦布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却留下了眼泪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留下来意味着什么?死亡!从船员的话中体会到他们为了不拖累整个船队,宁愿牺牲自己。哥伦布被重病船员那种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这种看似残忍的做法,为什么哥伦布还是噙着眼泪点了点头,同意了呢?当时还有别的做法吗?没有 为什么?
1、因为周围茫茫的一片海水,无法医治。
2、如果不留下,很可能会使大家都会传染上这种怪病,航行无法完成,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为了其他船员的安全,为了航海任务的完成,哥伦布才不得不同意他们留下来。此刻,哥伦布的内心是矛盾的、是无奈的、更是痛苦的。所以他会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让我们一起走进哥伦布的内心世界,来读好这段话。)
③ 出示:船队慢慢地离开了船员所在的荒岛,哥伦布站在船头望着那些病重船员,心里想~~~
★多好的船员呀,可是他们即将离开这个人世,痛苦地死去,多么可惜呀!心痛不已★多好的船员呀,多么高尚的船员呀!在生死关头能以大局为重,舍己为人,多么感人呀!感动不已★我怎么忍心丢下他们不管呢?于心何忍?依依不舍★可是把他们带在身边,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有可能会使更多的船员染病身亡,会严重影响此次航海探险的成功。把他们送到荒岛上是太无情了,但除此而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呀?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万般无奈、迫不得已
④ 教师引读:几个月过去了,哥伦布的船队终于,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哥伦布的心情也。船队胜利返航,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雀跃的事情阿!可为什么船离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因为次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此刻,哥伦布站在船头,面对着越来越近的荒岛,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船员已经死亡)是啊,虽然胜利返航了,但探险成功的喜悦无法抵消哥伦布心中的悲痛,所以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话齐读。听出了你的难过、悲痛、哀伤。
⑤ 正在这时发,奇迹出现了。教师引读:只见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哥伦布看到这个奇迹,真是又惊又喜!哥伦布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原以为船员们都死了,可现在居然活了下来。看到自己的好兄弟还活在世界上,非常高兴)怎能不激动万分啊!6 你能读好这两句话吗?出示 这不是他们还活着!
真是喜从天降,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啊!哥伦布又惊又喜地的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船员们回答(引读)
留着的食物是指什么?(黑面包和咸鱼)而现在他们吃的是什么?(野果子)
由于吃的食物的不同,使原本面临死亡的船员们重新存活了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四、学习课文7-8小节
1船员死而复生,人们都沉浸在喜悦中,哥伦布不光喜悦,他的心头还萦绕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呢?他真是个爱思考的人呀!他不但认真思考,还作出了大胆的推测,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一就 表现哥伦布的急不可待 引读 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船员们吃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现在船员们吃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4、奥秘终于被我们揭穿了,原来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就是(维生素C)。
5、引读第八小节。你们读懂了吗?出示判断,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18《维生素C的故事》
18.维生素C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的心情,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凭借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说出哥伦布情感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4.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默写更能进一步的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魔都,讨论,交流,感情的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的做出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预习课文。
2.搜集关于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资料。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介绍维生素C。
同学们,老师安排大家在课下查找维生素C的资料,现在你一定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6世纪,一起去探索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听清楚老师要求:读准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地方注上标记。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说说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的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染病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间、地点、人和物)3、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常常有不速之客,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这个名字让人听起来怎么样?(很害怕),它为什么让人感觉到很害怕啊?那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课件出示)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指名说)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这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齐读课题。
2、默词:现在老师想看看孩子们词语掌握的情况,请大家拿出笔和本子,谁自告奋勇地到前面来写?
乘风破浪
浑身无力 海上凶神
又惊又喜
起死回生
不治而愈
3、交流检查
看看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全对的请举手,哎呀,这么多全对的,你们真了不起,替自己鼓励一下。
4、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或几句话。”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也能选用当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
5、小结过渡
“多一遍读书,就多一分了解”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出你们课前复习很扎实,这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要继续保持哟。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文本,进一步了解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感受哥伦布他们伟大的人格。
(二)、理解心情变化
“海上凶神”是及其可怕的,也不知道它夺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在一次航海中,得了这一怪病的船员却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这次航行中哥伦布的心情又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1.(课件出示)默读第3——6自然段,看看哥伦布是如何来应对的,他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划出相关的词句。(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2)(课件出示)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哥伦布放入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哥伦布又惊又喜
(3)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些词句。谁来读?读出他的心情变化。(指名读,分组读,师范读)2.再次默读3——6自然段,是什么样的情况引起哥伦布的心情变化的?(1)读完了那我找同学来说一下,那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呢?
(课件出示):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交流:一半的船员病倒了 航程只过了一半 四周是茫茫的大海 理解“沉重”,是指担忧。(板书:十分沉重)(2)那他噙着眼泪,此时他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又点了点头?
(课件出示):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板书:无可奈何)(3)胜利返航途中哥伦布心情又为何越来越沉重?
(课件出示):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a.理解这里的“沉重”是悲伤。(齐读)(板书:越来越沉重)b.读好“越来越„„越来越”
(4)船快靠岸后的哥伦布怎么又惊又喜呢?
(课件出示):正在这时,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岛上向大海狂奔过来。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a.他为什么而惊喜?他“惊”得是什么?“喜”得又是什么?(板书:又惊又喜)b.病重船员为什么能在荒岛上存活下来?
3.小结: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出乎意料,大喜过望,让我们好好地读一下3——6自然段。(自由读,齐读)
(三)、揭开谜底
1.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哥伦布回去以后,就把这段经历讲给了医生听,这是为什么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7——8小节,边读边想一想哥伦布为什么回去以后,就把这段经历讲给了医生?(指名说)
2.船员的一段看似平常的话,却让哥伦布想到了野果子里可能含有的秘密。(课件出示)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3.这句话是什么句式?(疑问句)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4.此时的你对他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小组讨论)
(四)、总结延伸
总结:正是有了哥伦布、医生们和许多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才有了维生素C的发现。其实,任何发现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只要我们做了有心人,也一定可
以有许多的新发现。
(五)、作业
1.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2.交流找到的有关维生素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十分沉重 无可奈何
越来越沉重 又惊又喜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抓住了两条线,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化解了文章的难点:
1.体会航海之苦,探究船员的病因。2.感受了人物的心理,探究发现过程。
理解哥伦布的情感变化:十分沉重——无可奈何——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并通过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无私。。。为揭开秘密作铺垫。
不足之处:
这节课学生读的太少,特别是第3自然段,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第4自然段,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我没有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所以学生很难体会出哥伦布的沉重的心情。这是我要努力地地方,要让学生去读,体会文中的情感。教学建议: 通过文本,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当他看到船员性命犹存时,那种又惊又喜,不用通过生硬的带着“惊讶”和“喜悦”的表情读,而是通过“惊”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就能体会出来了。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维生素c故事(写写帮整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维生素c故事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友情链接
相关搜索:
坏血病
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中被发现得最晚的一类。人类因缺乏维生素C所经受的痛苦和生命威胁,已经不知过去多少年了。从埃及发现的古代象形文字中,有人认为,以牙龈和皮肤出血为特征的坏血病在3000年以前就有了。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一公元前377)记载的一种病,也是指坏血病。曾有人对坏血病作过较详细的描述:病来时脚和腿突然感到疼痛,牙龈和牙齿被一种坏疽侵袭,病人不能进食。腿上骨骼发生病变,呈可怕的黑色(由于骨膜下出血),疼痛不止。在航海中,船员患坏血病的例子记载最多。例如詹姆斯〃林德医师于1755年收集的资料中就有记载关于1535年的第二次探险队的情况:“正是12月,到达纽芬兰靠岸时,遇上很严重的疾病,患者先是感到浑身无力,站立不起来,接着双腿肿胀,肌腱萎缩变为黑色。有的病人皮肤布满出血点,成为紫色。口腔有恶臭,牙龈腐烂,肌肉消失。这种可怕的病传播很快,在两个月内,使8人死亡,50余人失去恢复健康的希望。” 维生素C 1912年有人发现豚鼠也会患坏血病,但只要在饲料中增加一点白菜,它就不会患病。后来终于在白菜等几种蔬菜中找到了这种水溶性维生素。192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杰克〃德鲁蒙提出抗坏血病物质应该有自己的代表字母,于是把它叫做“维生素C”。
1928年,匈牙利出生的美籍生物化学家森特〃哲尔吉(1893一)在剑桥大学研究氧化一还原系统时,从牛的肾上腺皮质及橘子、白菜等多种植物汁液中发现并分离出一种还原性有机酸,他将之称为己糖醛酸。后来发现这种物质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1932年他指出,以前发现的那种物质是抗坏血活性物质(维生素C),并决定称之为抗坏血酸,同时指出这是人类食物中必须有的一种维生素。同年美国的维达尔也分离出维生素C的纯结晶。1933年,英国的霍沃思等人在伯明翰大学成功地确定了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同年,瑞士的雷池斯坦成功地进行了维生素C的人工合成,并于1934年在瑞士实现了维生素C的大量工业生产,投放市场。由于他们所做的有关维生素C的工作及其他杰出贡献,森特〃哲尔吉和雷池斯坦分别获得了1937年和195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推荐阅读: 优秀课例:
荐荐二2014下
语
文
教
案
(3000
字)二语文教案下册(500字)荐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案)的常规格式
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