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版 小学科学《太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系》
太仓市明德小学
倪琦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老师:每当夜幕降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们总是能看见许许多多绚丽夺目的天体组成的美丽宇宙,运气好的话,能见到美丽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一不留神划过天际,还能看到彗星像一把扫帚是的光临我们的天幕,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夜空中一闪闪的像小眼睛似的恒星群。带着这样的背景,首先,我们一同来研究一下这三个模型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天体呢?
生答:中间红色的非常大的是太阳,蓝色是地球、最小的那个代表月球
老师:很好,这个问题所有同学都能回答上来,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我发现地球在原地转动
师: 很好,我们知道,地球每转一圈就是一天。那么现在请各位同学睁大双眼,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点击大屏幕} 生: 我发现地球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月球正围绕着地球旋转 师: 不错,每公转一圈 所要的时间是:一年。老师为此还编了一首小诗:太阳大。。我请一位同学来念一念。生:。。。。
师: 很好,我们把太阳,这种能发光、发热,而且体积非常庞大的天体称为 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太阳转动的称之为 行星,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称之为 卫星(相机板书),由此我们可以把刚刚那首小诗进行一个小小的改编。。。。把所有的太阳替换成恒星,把所有的地球替换成行星,把月球替换成卫星。好,改编大功告成之后呢?请大家齐读一边这首小诗。生: 齐读
师: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宇宙中有彗星、有流星、有恒星、有行星、还有卫星,现在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个整合。以太阳这颗恒心为中心,包括围绕着它进行旋转的行星,和这些行星所附带的卫星,以及围绕太阳的彗星,流星等天体所构成的一个系统,我们给他一个完整的名字:太阳系。
二、情景模拟挑战赛
1、师:我们知道了我们美丽的地球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那么太阳系里有没有其他的行星呢?太阳系里有几大行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呢?这几大行星又是如何排序的呢? 请大家阅读倪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资料,说一说,回答下面的问题,来完成 挑战一。
生1:有八大行星
生2:是这么排序的: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师:不错,看来大家都能非常敏锐的从资料中找到相关的线索。是的,我们的太阳系有8颗大行星,请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排排序,他们依次是:水星、金星、。。。
生:跟着念
2、师:好的,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现在倪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知道这些行星都有什么特点吗?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挑战二,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认真阅读资料,小组内说一说,每个行星都有什么特点呢?好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的要求。
生:。。。
师:等一等,请大家互相说一说,一小组为单位,我会请同学上来介绍一下其中行星,好的,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讨论交流,完成挑战二
(5分钟时间到)(一边介绍,一边板书)生一(水星)
生一(金星)生一(地星)生一(火星)生一(木星)生一(土星)生一(天王星)生一(海王星)
3、师: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介绍,我们对于八大行星自身的特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我们挑战的的难度提升到一个水平上:挑战三——用彩色橡皮泥、轨迹模型图和小尺,给太阳系建一个模型。(师一边讲,一边出示这三样道具)
一句话概括:橡皮泥捏出相应的天体的样子来,放在图纸上相应的轨道上就可以了
那么做建构模型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1、大小比例设置;
2、天体摆放的顺序)
师:那么我们如何设置比例的大小呢?下面我给大家一组数据:这是关于赤道直径的的长短,请大家根据直径大小按天体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生:。。。
师: 我们知道了水星的直径是最短的,假设规定水星的直径4878km看成是“1”,那么,金星的直径怎么算呢?拿金星的直径去除以水星的直径就可以求出来了,12100/4874=2.4 用这种方法,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分别求出其他几大行星的比例大小了。
根据这样一种方式,假定金星中的“1份”代表2毫米,那么金星以下分别拿求出的比例算的的结果乘以2,就可以求出相应的毫米数了。
经过这样的算法,可以求出球体的实际捏制的大小。好的,现在请一位学生来念一念 建模的主要步骤。生:。。。
师:注意有两个天体带着美丽的光环,根据测算的实际毫米数捏球体。
(一段时间后)
好的,我请一组同学带着他们的“天体”,到黑板上来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
生上台摆放,这个是什么行星呢?摆在那里?。。。
经过大家亲手制作,对于八大行星的认识肯定更加的深刻了,我们现在已经让八大行星各就各位,现在就让他们动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围绕太阳转动的呢?
生:我发现他们转动的有的快,有的慢。结合下表《公转周期》,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
师: 是的,我们发现离太阳最近,公转周期越短,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公转周期则需要164.8年,比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长。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 离太阳越近受到的引力越强 运动快 离太阳越远 受到的引力越弱 运动的慢
师:说的很好,的确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太阳系中 有太阳、八大行星、彗星、流星、卫星,可是还有一类天体,也属于太阳系,我们还没有接触到,那他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这个可怜的冥王星。(阅读材料)
读了这个故事,有的同学不禁产生疑问 为什么原本是大行星的冥王星会被踢出大行星的行列呢?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所以才构成了现今大家所看到的八大行星。
其中,水金地火由于存在大片的陆地被划为类地行星;木土由于体积实在是太过于庞大被划归为巨行星;剩下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离太阳太远 被划归为 元日行星。由此八大行星总共分成了三类。
三、总结全科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生回答。
板书设计
第二篇:小学科学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和太阳系
一、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体积、直径、温度和太阳系的组成。
2、培养探究太阳和太阳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白天与黑夜的挂图。
2、太阳和太阳系概况的挂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太阳系的组成。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出课题。谈话导入:地球上有白天黑夜之分的太阳光的照射有关,看来,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导出:“太阳和太阳系”。
1、分组讨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教师小结。
2、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的一般情况: 1)、出示“太阳和太阳系”挂图。2)、描述太阳的一般情况:性质(炽热的恒星)、体积大小(地球的130万倍)、直径(地球的109倍)、温度(表面6000摄氏度、内部1500万摄氏度)。
3、指导学生认识九大行星用有关知识: 1)、出示九大行星图。2)、了解怎样的天体叫做行星。3)、地球是哪个天体?围绕哪个天体转动?地球会发光吗? 4)、小结行星的特点。
5)记住九大行星的位置和名称,分组讨论课本提出的问题(哪颗持星离太阳最近,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远),总结汇报。6)、子解九大行星的一般情况:卫星、轨道用自转、公转。
4、指导学生认识慧星和流星: 1)、认识慧星:形态、轨道。介绍哈雷慧星。2)、有关流星的知识。
5、指导学生子解什么叫太阳系。1)、提问: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有哪些? 2)、小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慧星、卫星、流星等所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6、总结: 1)、概括本课教学内容。2)、提问:太阳是一颗怎样的天体?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
7、布置作业:完成以上问题。
七、板书设计:
1、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恒星(自己会发光发热)
体积大,温度高、有吸引力
太阳系: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卫星
七、课后随笔:学生对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系 教学反思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宇宙
第五课 太阳系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科版-四上教案
第一单元 有生命的物体
第一课时
动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3.会查找、交流、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活,能有目的地查找有关资料。教学难点: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鸽、甲鱼、青蛙、金鱼、蜻蜓等动物的图片。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已往观察过的动物。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观察过蜗牛、蚂蚁和蝗虫,也观察了蚕的一生。它们的基本需要、生长变化过程、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怎样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师:“那么,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动物?”
二、探究内容: 1.观察动物。
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让学生说出一
种自己最了解的动物,可以说这种动物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怎样生活,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哪里获得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可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由一小组进行描述所观察的动物,其他小组猜该动物的名称。)3.对各小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还能了解更多的动物吗?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找出与6种动物相似的动物。
2.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重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寻找和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准备:
马、羊、兔、2种鸟、鸡、2种鱼、蛇、蜥蜴、蝴蝶、蝙蝠等动物的标本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我们怎样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
二、探究内容: 1.找相似的动物。
师:“请大家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和蜻蜓相似的动物并说明怎样相似?然后把找到相似的动物和这种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记录表里。3.交流和讨论。
(1)交流。板书全班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2)讨论:“对于表中的内容,你的看法一致吗?”(3)讨论看法不一致的地方,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
(4)师:“大家看法不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分小组整理和汇总每一类动物的主要特点,然后板书。
(5)“应用同学们找出的队伍的共同特点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动物。”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作补充说明。“用动物的共同特点逐一衡量,哪些属于这类动物?哪些不属于?”(6)交流。
师:“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修改和补充?”(7)阅读“常见的6类动物”资料,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准确。(让学生在网站:http://210.39.136.105/Sites/xxkx/default.asp 阅读资料。)4.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1)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全班展开讨论,统一意见。
(2)让学生把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整理成几方面填好活动手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植物的叶子。
参考资料:
哺乳类动物:像猫那样,身体表面长毛,胎生、小时候吃奶。
鸟类动物:像鸽子、鹰那样身体表面长羽毛、有一对翅膀、一对脚、由大鸟孵化出来的动物。鱼类动物:像金鱼那样,生活在水里、身体表面长鳞、在水中产卵、用鳍游泳的动物。
昆虫类动物:像蜻蜓、蝴蝶那样,长着三对脚、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动物。爬行类动物:像乌龟、鳖、壁虎、蜥蜴那样,身体贴近地面爬行的动物。
两栖类动物:像青蛙、蟾蜍那样在水中产卵,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以后到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植物怎样生存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有相同之处,都有生长的能力,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2.通过回顾“植物”、“植物的一生”的有关内容,了解植物的生存方法。3.阅读和讨论海尔蒙实验,了解植物制造养料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教学准备:
植物光合作用的挂图。
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依靠什么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的养料是什么?植物的养料从哪里来?”
二、探究内容: 1.讨论:作出种种猜测。
师:“上学期我们种凤仙花时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植物会干死,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在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6的资料。” 2.了解海尔蒙的实验。“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海尔蒙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由于海尔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终证 明小树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海尔蒙怎样作进一步的猜测?” “我们怎样看海尔蒙的实验和猜测?” 3.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阅读课文P7。
(2)交流逼供内明确以下问题。
“植物利用什么能量在体内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原料制造食物?”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从哪里来?” “现在明白植物为什么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了吗?”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制造养料,并制造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影响植物,植物也影响环境,环境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植物。)
四、课后拓展。
了解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例如蔬菜中的木耳、蘑菇)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教材上用什么方法证明?给实验用的水染色起什么作用?
4.说说植物的根和茎除了吸收水和养分、输送水和养分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还有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利用课外时间注意观察。
2、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准备: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 1.交流。
(1)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2.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3.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4.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2)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比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动物和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生物,与其他生物相似,有基本的生活需要。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比较“我们”与其他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准备:
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和'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课要总结前5课的学习内容,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内容:
1.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列出动物的相同点和植物的相同点。把第2、3课的记录加以对照,填好表。板书:动物、植物的相同点: 都有生活的基本需要。都能生长、死亡。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相应的身体构造。都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2)寻找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
板书: 植物不能改变自己的位置,它只有根,没有运动器官。
食物的来源不同,植物自己在提内制造养料,所以它不需要口和牙齿。2.建立“生物”的概念。
(1)向学生说明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代表了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点。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让学生根据生物的概念,举出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说明根据--生物的共同特点。(3)讨论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火是生物吗?” “计算机是生物吗?” 师:“生物与非生物是有明显差别的,我们能区分它们吗?” 3.讨论“我们是什么”。(1)学生进行讨论。
(2)汇报结论:人类是由哺乳动物进化来的,是惟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阅读一本有关介绍动植物的书籍。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溶
解 第一时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3)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4)混合在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5)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
(1)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和砂糖。仔细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和砂糖的变化。(3)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5.经历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对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盆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4.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5.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小组实验。·得到结论。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6.知识运用 ·加快食盐的溶解。·加快糖块的溶解。·说说运用的方法及依据。
7.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2.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4.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大包、小包)食盐、玻璃棒、(大、小)烧杯、水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盛50毫升水的烧杯、水槽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盐会溶解了。)
·教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包盐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生:盐还会溶解了。)
·教师: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生:不会吧。)·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出示课题)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请学生说说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猜测:10包、12包------(有学生反驳)·师生讨论:
①这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④怎样计算食盐? ⑤怎样算溶解到底了? ·师生小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正计划。
·教师出示较标准的研究计划,请学生填写。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研究结果。3.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教师:怎样来回答课题?
·教师:我们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么100毫升的水呢? ·教师:你怎样解释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教师:在进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研究计划
班级----------小组-----------·研究的问题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盐12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包食盐,即()克食盐。·注意事项 4.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3.能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盐的沉降”的探究实验。4.能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晶盐。5.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
6.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 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教学难点: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玻璃棒、水、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
小组观察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蒸发皿等蒸发器材、放大镜、食盐等 教学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饱和溶液,小组观察现在的溶液与几天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到:从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测出水分减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颗粒沉淀出来。·提出问题:沉淀的白色颗粒是怎样来的,水分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分析两个问题:沉淀的盐是原先被溶解的盐,而不是后来加入的;水分是被蒸发了,而不是人为倒掉了。
·进一步提问: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有关吗?
·有些学生认为:水分蒸发是阳光照射的结果,盐的沉降是由于盐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来。这种认识可以用继续搅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继续溶解了,说明: 2.提出假设: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的减少有关。3.小组设计实验。4.交流指导。
·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为有效地实验,做一刻度。
·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水分减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6.讨论: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白色颗粒是什么?
·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它就是盐?
·观察的方法:观察白色沉降颗粒与原先的盐有什么不同? ·尝味道: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7.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生活中的盐是怎样得到的? ·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以及部分气体可以被溶解在液体里。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以及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现象。4.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
5.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3.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4.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5.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天 气 第一课时
云和雨 教学目标:
1.知道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水的多少。3.了解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4.了解雨量等级表。
5.经历观察与记录天空中的云量及雨量的过程。6.尝试调查雨水的流向。教学重点:能用雨量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空中云的形状及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的场地,这块场地应该比较开阔,没有明显障碍物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而且场地要比较平坦,不会给学生们观察天空中的云带来不安全因素。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关于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利用一个下雨天,带领学生为每个组收集一杯一天的降水,封存备用。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云的各种资料、科学文件夹、直尺、筷子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天气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你对天气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天气的哪些内容?”
二、探究活动: 1.我们看云去。
·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会移动?云的形状会不会变化? ·把自己看到的云画下来,想一想,它像什么?
·查查资料,云主要有哪些种类,人们怎样称呼它们,各种不同的云预示着什么不同天气? ·和同学交流分享:画的、写的、搜集到的关于云的资料。2.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和阴天? ·讲授:学习如何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估测:今天天空中云的多少? ·判断:今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3.下雨了。
·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
·制作:利用厚底直筒玻璃杯制作一个简易雨量筒。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尺子量雨水的厚度? ·操作:用直尺量雨水的多少。
·观察:对照雨量表确定测量的雨的等级。4.云和雨的关系。
·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拓展。
·调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风的观测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
了解风力等级表。
3.能观测和记录一天中的风向。4.
能独立制作一架小风车。
5.能利用风力等级表估测风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教学准备
风向标、指南针、制作风车的材料、钮扣、风力等级卡片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猜一猜:风的谜语。
·问: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
二、探究活动: 1.测风的方向。
·和学生们一起去操场(或者其他开阔的地方)寻找风的踪迹。·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找到风的踪迹的。·利用指南针判别方位。
·找到操场的“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八个方位。·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
·利用风向标测定风向,记录当时的风向。
·观察红旗飘动的方向,比较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是否一致。·课后继续观察,比较风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2.风有力量。(1)制作纸风车。·学习制作方法。
·按要求动手制作一个纸风车。(2)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纸风车。
·对着纸风车吹气,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思考:钮扣为什么会上升?
(3)用自己的话解释钮扣为什么会上升。·把自己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风车上的钮扣升得快。3.风力的大小。(1)看看风力等级表。
·说一说:风级表中利用了哪些物体变化和人的感受来观测风力的大小?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观测风力的大小?你平时是怎样做的?(2)说说自己遇见过的最大风力有多少级,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自己有什么感受? ·周围的物体有什么样的变化? ·你认为那是几级风?
(3)说说教材第34页上四幅插图的风力分别是多少级。
·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比一比:看谁能利用风力等级表迅速地判断出是几级风。
第一幅是零级风;
第二幅至少三级;
第三幅至少六级;
第四幅至少十级。
(4)到操场上估测一下,当时的风力是多少级。
·仔细观察操场上的各种物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有什么感受。·对照风力等级表做出判断,这时是几级风。·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在课后继续观测操场上风力的大小,与课堂上观测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全课小结。
四、课后拓展。
·注意收看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2.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3.了解百叶箱的构成。
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
生备: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有谁知道昨天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看看教室里的温度计,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二、探究内容:
1.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猜一猜,你认为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2)观察学校气象站的百叶箱。
·百叶箱放在什么地方。
·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百叶箱的构造是怎样的,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3)让学生介绍一下气象台的情况。2.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样挂。
(2)设计一下,自己准备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一天测几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教材P36上的我们测量记录。
比较一下: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教材P36上的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问:“从这幅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2月8日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制作折线图。
·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避免发生混乱。
(4)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2.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教学重点:能用图记录一周的天气。教学难点:根据云图预测天气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各种天气的图片、生物预告天气的谚语和图片、各种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和方法的资料、卫星云图的放大图、各种天气预报的新内容。这两天的本地报纸。
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二、探究内容: 1.不同的天气。
(1)小组交流对不同天气的体验。
·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2)讨论: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好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办。
·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该怎么办。(3)用图画记录天气。
·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
·看看天气预报中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
·用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4)试用简图记录一周的天气。
项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天 天气¤ 气温20℃~28℃
2.生物预报天气。
(1)听老师说谚语。
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赶场,大水当防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鸡不入笼,阴雨将临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大蛇横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
(2)生物为什么能预报天气。
(3)阅读教材P38上的资料。
(4)观察教材上的泥鳅、燕子、蚂蚁怎样预报天气。
泥鳅出水、燕子低飞、蚂蚁上数都预示着快要下雨了。3.预测未来的天气。
(1)了解明天的天气。
·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
·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方法。
(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查询、听广播、上网查询……)
(2)了解天气预报内容。
·观察2001年9月22日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
·说说你从中知道北京9月22日将是什么样的天气(晴转多云、13℃~24℃)。
从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3)推测本地未来的天气情况。
·观察比较2001年9月1日、2日的卫星图。说说图中本地区的云层情况。
·根据两天的全国云图、天气图以及相关资料和经验,尝试推测一下本地区第三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
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磁铁 第一课时
磁铁的磁性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研究磁铁性质的各项合作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2.会推测磁铁能吸哪些物体,并交流观察到的其他现象。3.讨论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教学重点:探究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教学准备:
师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生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不同的铁材料制品多种)。
各小组:铁架台、小钢珠。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块常见的磁铁,问:”这是什么?“(板书:磁铁)
二、探究内容: 1.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1)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磁铁?(哪些物品上有磁铁?)(2)我们看到过的磁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3)(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见过这种形状的磁铁吗?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各种磁铁取个名称。2.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桌上有很多物体,推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4)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3.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1)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观察比较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
教材上的第一个方案:
A
B
C
D
E
A点能吸()个回形针。
B点能吸()个回形针。
C点能吸()个回形针。
D点能吸()个回形针。
E点能吸()个回形针。
我们的发现:
(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原来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6)思考:假如在条形磁铁的D处放一颗小钢珠,小钢珠会不会滚动?往哪里滚?如果小钢珠放在A点,会滚动吗?放在正中间的C点呢?(7)分别试试,实际结果怎样? 4.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1)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呢?
(3)怎样找到饼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
(4)一块磁铁摔断了,它还有两个磁极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利用了磁铁的磁性。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判断磁铁的南北极,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指导学生探究认识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
3.能根据现象进行推测,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4.能应用规律,自己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材料,最终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实验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做一辆磁力小车,理解磁悬浮。教学准备:
师备:条形磁铁两块。
生备: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两块、玩具小车、环形磁铁两个。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教学用的条形磁铁,表面涂了什么颜色?上面标了什么字母?(2)明白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二、探究内容:
1.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2)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它与方向有什么关系?
(磁铁一端总是指向南面,另一端总是指向北面。)
(3)师讲解:原来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简释字母和颜色的规定性)2.认识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块磁铁,分辨这块磁铁的南北极。
(2)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那块悬挂着的磁铁,会有什么现象?
(3)提示: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4)分组实验:按照教材中提示的实验方法,每种情况都实验3次以上,并实验结果记入表中。悬挂的磁极手拿的磁铁吸引排斥 SS SN NS NN(5)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6)汇报小结:原来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3.玩磁性相斥游戏。
(1)在一辆玩具小车上装上磁铁,用另一块磁铁靠近小车,推动小车运动起来。
(2)分组做磁铁悬浮实验,用手感受斥力的大小。
(3)介绍磁悬浮列车。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查找有关悬浮列车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做一个小磁铁 教学目标:
1.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两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2.检测自制的小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教学重点:磁化小铁钉的活动。教学难点:能判断自制磁铁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磁铁(磁性较强)、小铁钉、钢针、大头针、线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大头针和小铁钉)问:”铁钉能吸引大头针吗?有什么办法使铁钉也能吸大头针?
2.试一试,能使大头针也有磁性吗?
二、探究内容: 1.铁钉磁化了。
(1)铁钉被磁铁吸过后也有磁性,这就是铁钉被磁化了。(2)思考:铁钉是怎么磁化的?
(铁钉与磁铁相互接触、相互摩擦)
(3)演示:磁化后的小铁钉的磁性强吗?能吸引多少枚大头针?(4)问:怎样使铁钉的磁性强一些?
(5)操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铁钉磁性强。说说是怎样使小铁钉磁化的? 2.做个小磁铁。
(1)小钢针被磁化后就好像是一个小磁铁。
(2)师:我们可以怎样做一个小磁铁呢?需要什么材料?
(3)做个小磁铁: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4)试试小磁铁的磁性强吗? 3.判断自制磁铁的南北极。
(1)师:我们自己做的磁铁有南北极吗?拿一端是北极?拿一端是南极?
(2)思考、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判断?
(3)汇报交流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判断磁极的方法。
方法一:用已知磁极的磁铁(磁性不可太强)去吸,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来判断;
方法二:将磁铁悬挂起来,等旋转停止后根据方向判断;
方法三:把磁铁嵌在泡沫塑料里,浮在水面上,让其自由漂动,停止后同样根据方向判断;
……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指南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2.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教学重点:用指南针指定方向。教学难点:制作简易指南针。教学准备:
磁铁、教学用指南针;
磁针、缝衣针、圆形橡皮等制作指南针用的材料;
制作好的指南针样品;
“司南”、古代“磁罗盘”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磁铁有哪些特征?磁铁怎么指示南北?”
2.(把一块磁铁随意放在桌上)这磁铁能指示出南北方向吗?为什么没有指示出南北方向?
3.要让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可用哪些方法?(看书中的图示,能得到一些启发吗?)
4.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5.交流用磁铁指示方向的方法(怎样使磁铁能沿水平方向转动的)。
二、探究内容: 1.制作指南针。
(1)师:“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就是一个指南针,我们自己来做个指南针好吗?”(2)指南针的介绍。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最初是用被称为“磁石”的天然铁矿制成的。在2200多年前,我国人民发现了磁石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并制造出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司南是一只磁石做成的地部圆滑的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刻着表示方位的符号,用手轻轻一拨勺子,勺子就会旋转起来,等它听下来时勺柄就指向南方了。南宋时期的人们,已经可以把放置指南针的方向盘上的方位标得更加精确,这是罗经,又叫磁罗盘。宋代期间,我国与阿拉伯地区交往频繁,指南针很快传到了阿拉伯,其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时,欧洲海船也开始装备磁罗盘了。(3)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它由几部分组成?
(指南针只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4)我们准备做一个怎样的指南针: ① 使用什么材料; ②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③ 怎样分工。
(5)操作:根据提供的材料(圆形橡皮、缝衣针、磁针及自带的材料等)制作指南针。(6)师:“我们自己做的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2.用指南针定方向。
(1)小组操作:你会使用指南针吗?
(2)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3)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底表明的南、北相一致。)
(4)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3.游戏: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1)用指南针来找藏在同学口袋里的磁铁。
(2)用指南针来区分袋里藏着的是铁还是磁铁,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自制一个漂亮的指南针。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声 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在感知声音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3.能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分和鉴别。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教学准备:
师备:
1.熟悉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准备好各种声音的录音。
2.尽量多地搜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等。3.准备好水壶、玻璃杯、勺子等。
生备:
搜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1.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
(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
(3)说一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哪些声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
(5)和同学交流分享各种声音的感受,并做好记录。2.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
师: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
师: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
(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
师: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4)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3.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
(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改变敲击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变化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教学准备:
师备:
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
生备:
尺子、橡筋、口琴等。
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探究内容: 1.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1)使锣、鼓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使尺子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3)使橡皮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观察发声的物体。
(1)观察发生的锣、鼓。·看看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2)观察发声的尺子。
·看看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3)观察发声的橡筋。
·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橡筋与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
·试一试: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不是发声。
·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3.观察音叉的振动。
(1)观察音叉的振动。
·看一看:不同大小的音叉,振动的音叉是什么样子的。
·试一试: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使大小不同的音叉振动,感觉它们发出的声音。
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观察音叉在水里的振动,音叉怎样把振动传入水面。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2)观察其他物体的振动。
·听听钢琴、风琴、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观察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
·观察收录机喇叭的振动,放磁带、收听广播、对着喇叭大声说话等。
·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3)讨论共享。
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2.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教学准备:
师备:
漏斗、胶管每组一套,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
生备:
线、纸杯、勺子、筷子等。
学生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我们耳朵的呢?”
二、探究内容:
1.听听不同物体传播过来的声音。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1)听听写字的声音。
·听听同学在桌面上写字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什么途径传播过来的。·比较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听听纸杯传过来的声音。
·像图上那样做个土“电话”。
·听听纸杯中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比较不用纸杯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过来的?(3)听听听诊器里的声音。
·把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用“听诊器”听听自己心脏的声音。
·说说自己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
·说说为什么医生可以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2.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想一想,怎样设计实验--让物体在水中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听到。
(2)听一听,在水槽中碰响碰铃或石头,能不能听到声音。
(3)说一说,有没有听到声音,这说明什么?
(4)交流,游泳时潜入水下听到过声音吗?这些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3.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看一看,P61上的资料。
(2)说一说,从资料中自己了解一些什么内容?
(3)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去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开过来?为什么狗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搜集生活中各种利用声音、避免噪声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2.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3.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教学难点:会记录噪声产生的现象和减少噪声方法。教学准备:
师备:
1、各种减少噪声标识的图片或实物。
2、棉花、改变“发声罐”声音的计划卡等。
生备:
1、易拉罐、玻璃珠、黄豆、毛巾等。
2、自己搜集的各种消除噪声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声音给我们带来信息,美妙的声音让感到舒服,而噪声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我们怎样来控制声音呢?”
二、探究内容: 1.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
·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
·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
·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2.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
(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3.为减少噪声而努力。
(1)了解乐音和噪声。
说说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讨厌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2)了解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噪声。
(3)了解人们是怎样减少这些噪声的。
(4)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
4.阅读与拓展。
由学生阅读并讨论《奇妙的声音》。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个能够发声且具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2.通过制作小乐器,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的理解。教学重点:怎样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乐器。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优缺点。教学准备:
师备: 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各种乐器声音的录音带。
生备:
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也探究了怎样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小乐器呢?”
二、探究内容: 1.研究乐器的发生方式。·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2.收集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
·说说自己打算怎样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小乐器,打算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乐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自己或小组制作小乐器。
·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乐器。3.怎样使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
·了解什么是音调。
·说说为什么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做实验研究怎样使发出的声音高、怎样使发出的声音低。
·调试自己制作的小乐器。
4.研究怎样放大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
·说说各种乐器的音箱在哪里。
5.召开自制小乐器演奏会。
·用自制乐器独奏或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演奏奖,最佳乐器制作奖。
6.评价小乐器。
·自己评价或小组评价自制小乐器,可以从乐器发出的音调、乐器的外观和性能方面进行评价。
·找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不足。
·说说与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相比,真正的乐器的优点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针对自己找出的自制乐器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修改和进一步加工。
教学后记: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上教案
科教版三上科学课教案
一、植物单元:
(一)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研究大树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知道怎样才是科学的观察。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
2、观察记录本。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观察过大树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曾经看到过什么?
2、小组回忆、讨论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回忆过去不经意间所看到和记住的有关大树的内容。(2)学生讨论曾经观察过的大树。(3)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让你再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你想观察什么?(2)学生讨论。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生成引导: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A、“看”大树,“听”大树,“闻”大树,“摸”大树„„ B、有顺序,如由远到近的观察。
4、带领学生观察学校中的一棵大树。(1)观察前的要求:
A、注意安全。B、爱护大树。C、做好记录。(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
(2)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5、交流、讨论,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5、后续研究。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二)我的大树
一、教学要求
1、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4、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三)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活动中体验到叶的纷繁美妙。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过程。(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2)、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进行方法的总结和创新。
3、获取一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1、学生记录纸。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入
秋天是落叶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树叶。
二、学生到校园捡树叶
1、学生先说说捡树叶的注意点: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等。
2、学生到校园内捡树叶。
(注意点: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对学校里的植被情况了解清楚。学生可以捡到哪些落叶?数量如何?捡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校园较小,植被较少,学生捡到的落叶是否会过于单一?短时间内参加活动的学生过多,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捡不到叶的情况。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校外完成捡叶活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收集情况。)
三、小组交流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表,学生进行统计。你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树叶?
数量最多的一种共有几片?
2、小组填写好统计表,各小组间交流。注意点:在进行统计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捡叶的情况,对学生的统计活动做出充分的估计。首先各小组所捡的叶的数量差异很大,多的达上百片,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统计和分类任务。其次,像柏树之类的叶很难进行数量统计,教师事先要作指导准备。
四、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1、铺垫引导
准备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学生观察并描述。再设问:两片是同一种叶吗?学生讨论。
2、判断分析
请学生将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设问: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注意点:学生的分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二”中的分类结果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五、作业
课外再去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四)一片完整的叶
教学准备:
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
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
6、再次设问: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
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
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探讨。
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二、动物单元
(一)寻访小动物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让我们进行一次寻找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留意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不全面、不完整,教师补充。▲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来观察? ●我大概能观察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完成这项活动。●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3、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的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定。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等,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调整、指导和启发)
▲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或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如:●关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还有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
4、观察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讨论:●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 ▲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讨论:●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寻访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5、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二)蜗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2、观察蜗牛身体 a)分发蜗牛给学生
b)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c)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d)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3、蜗牛壳的观察
师述: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4、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a)提问: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b)验证观察:蜗牛吃食物。师准备几样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c)交流: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d)延伸: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5、交流小结
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2.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2、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3、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想办法做
1)谁能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
引导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 2)谁能让几只蜗牛进行一次蜗牛比赛呢?
引导用棉线作路苹果作饵拨动蜗牛爬行比赛。或者画一个同心圆来进行蜗牛爬行比赛。
5、交流、小结
蜗牛使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三)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学难点:
对观察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教学设想: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意识到动物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珍爱生命。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生较多的探究研讨和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这节课不在于学生获得多少蚂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知识。因此,在引导探究阶段要给学生自主权。
(四)我们的观察研究 教学目标
1、经历一次报告会上的发言活动。
2、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3、体验成功感和荣誉感。
重点难点:
重点: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难点:如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来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环境布置成新闻发布会,课前适量安排发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星期,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今天就来开个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发布“我的观察研究”。老师特地请来了我们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的摄像师,把我们的发布会拍下来,挑选一些播放给全校的同学们看,希望大家好好表现。在这堂课中,老师还要评出哪些发言最积极的小组。现在发布会开始,有请主持人上场。时间2备注
二、新闻发布会内容
1、“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A、第一位:随机挑选。B、第二位:事先安排
C、找两位同学发言的优缺点。
2、发布其它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A、发布成员中插入事先安排人员。
B、请同学们评哪位同学发布的好,为什么?
3、提出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4、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5、展示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6、评选出优秀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三、动物单元小结
同学们!刚才的新闻发布会很成功,老师祝贺大家。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就只有这一些吗?虽然动物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等我们去研究、去观察。如果同学们在课外有什么新的发现,希望你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三、我们自己单元
(一)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学要求
1、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身体。
2、尝试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能通过看、听、摸等手段对自己和同学的身体结构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3、能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4、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5、在对人体的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准备
白纸、全身图投影片、残疾人图片、放大镜、尺子、纸筒等。
教学活动过程
1、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再让大家猜一猜:你画的是谁? 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2、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观察描述残疾人身体外形的特点。说一说: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验: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3、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关于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如: 心脏在哪个部位?
肋骨在哪个部位?有多少根? „„
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我们小组想出了这些办法:„„你对他们小组的办法有什么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得到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像以前一样做好观察记录。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了身体里面有„„。我们用的方法是„„
4、后续活动。
哪些问题我们在课内不能解决,但可以在课余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抽时间到校图书室或街上的书店里查一查,看看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同学间互相交流,用摘录的方法向老师汇报。
(二)我们在生长 教学要求
1、采用举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长变化。
2、经历和体验测量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活动的过程,激发今后继续测量、分析的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测量前讨论、分工,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
4、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况。
教学准备
生长变化图投影片、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手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ml)、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出示6幅生长变化的图片(投影),观察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是怎样发现他在不断长大的?
说说从哪些现象感觉自己也在不断长大?记录学生举的事例。揭示课题:我们在生长
2、身体的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刚才同学们例举的事例可以分成哪个方面? 交流归纳:身高、胸围、体重、肌肉、骨胳、心脏、肺
3、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怎样精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 交流汇报。(不一定有统一的结果,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介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胸围、鞋的尺码等数据,以后定期测量、记录,比较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生长变化。
4、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1)测量身高。
分小组进行。先小组讨论一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怎样测得准、怎样分工,然后相互合作测量(测量过程中可吸收其他小组的测量方法),并讨论一下怎样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供空白表格),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2)测量胸围。
先集体讨论确定胸围测量的位置,然后按测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先安静一会儿,使自己全身放松,心情平静。
让学生说说怎样测量心跳的次数。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主要是两种方法:用纸筒听和数脉搏的次数,让学生找到脉搏的位置)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
让学生讨论分工:听纸筒数数、计时、记录。测三次,取中间的一次记录下来。
按上面的合作模式测呼吸的次数。教师强调并示范呼和吸为一次。(4)测定肺活量。拿出带有刻度的瓶子,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过来放入盛水的盆内,瓶口朝下。移去玻璃片,插入吸管(短的一头)。
深吸一口气,衔着吸管用嘴呼出气,让气进入瓶内,把瓶内的水排出。
让瓶子竖直,从瓶子上的水面刻度处读出数,就是自己的肺活量,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5、后续活动。
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测量、记录的计划表。(主要是时间)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三)猜猜我是谁 教学要求
1、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观察自己体形及五官的特征的兴趣。
2、能细致地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抓住特征进行描述,并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
3、体验帮助别人和获得别人的帮助。
教学准备
集体照片投影片、白纸片、小镜子。
教学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出示一张集体照片(投影),观察照片中的人长得有什么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的特征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就叫做:猜猜我是谁。
2、做游戏的准备。集体讨论:
这个活动要做得成功,要让大家容易猜到是谁,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身体的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特征? 交待游戏的程序:
(1)观察自己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写在纸片上;
(2)先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听自己描述的像不像,能不能根据描述的特征猜到是谁,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助提出些修改意见,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3)在卡片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说的是谁。学生按游戏程序做准备。
3、做游戏:猜猜我是谁。主持人轮流担任。
4、拓展。
集体讨论:描述一个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戏,还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5、后续活动。
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
(四)我的手 教学目标:
1.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2.通过实验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3.手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又有感觉的功能。
4.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核心之美。
5.体验身体残障所到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6.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
教学重点: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手
(教学准备:袜子和衣服,用针扎或用颜料点成的盲文数字,冷热、软硬、轻重、光滑等不同的物体,有褶皱的饮料管、能套住手指的圆筒,胶带纸,有关图片和人体骨骼标本等)
一、引入。谜语导入。
二、手的用途。
师: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学生讨论手的用途。
学生展示手的用途。比如:在投影机的灯光下做手影的游戏等。
三、提出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1、师:我们的手为什么能做这么多的事? 让学生产生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如:观察手的结构和形态,手是什么样的(手上有什么)?五个手指是怎样长在手掌上的?
学生探索活动:触摸手了解它的内部,如有多少块骨头,哪些地方有关节等? 学生观察手作握、捏、伸展、弯曲等动作时,皮肤、肌肉、骨的变化。
2、师出示手的骨骼照片,数一数手部的骨头数量。
四、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师:你能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验证的题目和验证的办法记在本子上。
五、验证。
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进行验证。
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褶皱,其作用和饮料管上的褶皱相似,具有帮助活动的功能。除了用胶带纸粘住这些褶皱去体验手指是否容易弯曲外,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饮料管,让学生
用手分别去弯折有褶皱的地方和没有褶皱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手部骨骼模型,观察手部关节活动的灵活性。体验关节的作用,可用小木片和胶带纸把手指的某个关节固定住,就象骨折时上夹板一样。也可以用圆筒套住手指,体会缺少关节将会怎样。
体验大拇指的作用。把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并排紧靠在一起,不单独分开。或者把大拇指收在掌心,体验一下手还能灵活地去使用工具吗?
六、手在感觉方面的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做“猜一猜”游戏。要求不用眼睛看。利用桌子上事先准备的物品,以及学生自己书包和衣袋里的东西,挑选一些放在一个布袋里,请一个同学蒙上眼睛,用手去拿出里面的物品,并说出是什么,为什么?接着在每个小组用若干信封或其他袋子分别装上废电池、塑料泡沫、海绵等不同的,让学生猜。
七、训练手的感觉。
让学生区分袜子和衣服的正反连忙两面;分辨不同质地的纸;各种各样的树叶(如表面光滑有蜡的、有茸毛的,新鲜的、压干的,不同形状的——
师准备一些用油漆或乳胶画点在纸上的盲文,学生辨认盲文。在次基础上再介绍分别代表哪个数字,介绍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
八、拓展。
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器具利用了手指关节处的褶皱结构?
第二课时
奇妙的指纹(防滑)
(教学准备:铅笔、透明胶纸、白纸、印泥、颜料、有关指纹的课件或录象、表格等。)
一、质疑激趣。
放一段录象是公安人员收集现场作案人的指纹,最后破案的故事。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指纹。
二、拓印指纹。
1、师: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指纹拓印在纸上?或参照书上的方法。
2、方法和步骤:(1)、正像:用铅笔反复在纸上涂抹,把手指放在铅笔印上摩擦,用透明胶带纸覆盖在有铅笔印的手指上,把胶带纸揭下来贴在干净的白纸上。(2)、反像:取印泥或调好的颜料,手指放上去,粘上颜料后,印在白纸上。
(拓印指纹的方法还有几种,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拓印指纹)
3、学生完成十个手指的拓印。
三、研究指纹
1、师:警察同志能用指纹来侦破案子,你今天打算怎么来研究指纹?
2、学生先说一说研究的问题,老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供学生选择。(除书本上之外,如:杯子上的指纹如何取下来?指纹有什么作用?
3、每位学生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问题相同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先讨论研究的方案,然后共同进行研究。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结果要做好笔记。
四、展示和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到讲台前对大家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还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五、拓展
1、全班同学的手印图。
2、人们是怎样利用指纹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
3、指纹会遗传吗?
(五)运用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综合地运用感官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它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
3、培养体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义。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投影片,苹果、桔子、西瓜各两只。学生:每人带苹果和桔子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装在布袋中的苹果和桔子让学生猜是什么。
2、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3、你刚才运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哪些感官吗?
4、这学期以来,你运用哪些感官学到了哪些知识?
5、导入,板书课题。
二、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你认为在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中,哪一个获取的信息最多?(猜测)
2、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1)、拿出准备好的苹果。(2)、布置观察要求。
(3)、学生进行观察苹果,并记录好观察记录。(见表)运用的感官观
察
到
的现
象
眼
耳
鼻
舌
手(4)、比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三、体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综合运用感官。
1、分别对桔子进行观察。(小组内成员除一人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外,其他人分别用单个感官进行观察。)
2、组内进行比较,谁获得的信息最多?
3、分析:为什么部分人获得的信息多?得出结论。
4、综合运用感官去判别西瓜的生熟。
四、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猜测人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物体。
2、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两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大。(眼睛正视前方,比较一只眼和两只眼看到的范围。)(2)、两只眼睛看得清楚。(用视力表进行比较)(3)、两只眼睛看到物体的位置比较准确。(用一支笔竖在自己眼睛的正前方,分别用左、右和双眼看笔,进行比较。)
五、拓展知识。
1、教师演示情境。(摔了一跤,手不能动了,该怎么?)
2、怎样才能知道骨头有没有断?
3、你还知道人们发明了哪些器材来帮助我们去观察。
4、教师投影补充。
六、体会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1、通过蒙住眼,塞住耳朵等活动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2、讨论五官给人带来的好处。
3、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四、水单元
(一)一杯水的观察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注意点:
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尝前要有安全意识。通过比较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东西。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 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红旗塘水 分辨演示: 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3、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4、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5、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二、用感官观察水
1、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2、现在,请二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3、学生实验,师巡视。
4、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的相关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2、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3、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5、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6、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8、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9、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红旗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1、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2、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3、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五、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3、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
一杯水的观察
眼睛 看:
没有颜色 透明 鼻
闻:
没有气味 舌
尝:
没有味道 手 捻摸:
(不腻、粘)耳
听:
好听(爽,脆)„„„„„„„„„..(二)水是什么形状 教学目标:
5、比较水与木块、玻璃形状上的不同,通过倒入不同水杯,画一画水的形状,认识水的形状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6、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流动特性,通过观察和画一画认识水面的特性。
7、通过对水的比较观察研究,认识水(液体)的一些特性。
教学注意点:
小学生喜欢水、爱水、玩水,早已有了对水的一些不完整的认识,水面与形状的特性在潜在的意识里有多种先期固定认知定式,用画一画来观察事实,纠正潜意识里的直觉或表象,对今后发展液体的特征与体积认识,有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
清水、各形透明容器、脸盆、水杯、半瓶装矿泉水、透明容器图片、横斜等矿泉水瓶图片(画一画用)、透明玻璃管。(一小瓶高锰酸钾)分辨演示实验:
透明玻璃、木块等固体、冰(配合水容器的形状)、橡皮管。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6、我们学习了一杯水的观察,通过我们的观察研究,已经知道了水的哪些知识?
7、出示玻璃与木块等,说说是什么形状的?
8、水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今天一起来研究。引入课题板书:水是什么形状的。
二、水的形状研究。
5、拿出清水、杯瓶等各形容器,将清水倒入杯、瓶等容器,说说杯中或瓶中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分组实验。
6、实验交流汇报。
7、你能将杯中或瓶中水的形状画出来吗?
8、总结:与木块玻璃等比较,谁来说,水是什么形状的?(没有固定形状)
三、水的流动性观察。
10、给你一脸盆水,你准备怎样让水动起来?
11、分组动手试一试,你发现水动起来的秘密了吗?说说看。
12、水运动起来的时候,请另一位同学滴几滴红药水在水中,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
13、小结: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14、总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四、水平面的观察。
4、出示半瓶矿泉水,你想研究瓶里的水面吗?说说你准备怎样研究?
5、观察瓶里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分组实验。
6、现在你能把瓶里的水面用一条线画出来吗?观察同学画的水面,你认为对不对?水面有什么特点?
7、同一个瓶中的水面有这样的特点,观察不同容器中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
8、分组实验,汇报。(同一容器中的水面是平的。)
9、动画片断,小木匠,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猫修好长颈鹿家的桌子?(放平)
10、分组讨论方法。
11、汇报小结,介绍木匠泥水匠用装水的玻璃管或橡皮管。
五、总结。
4、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5、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
水是什么形状(液体)
水没有固定
会流动
水面是平的(三)各种各样的液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沙与水进行观察,以及对油与水进行比较,以及对日常生活液体的了解,来提高对液体的认识;2.通过动手,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来培养认识液体的能力.教学准备: 沙.水.食用油.碘酒.酱油.白醋.玻璃杯.盘子.农药水.盐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说说液体是怎样的?能举例说明哪些是液体? 二.比较沙与水
1.请各小组认真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汇报各组观察到的内容,并讨论沙与水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与水又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们倒入盘中,又有什么不同? 5.请同学们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 6.两滴水合起来与两粒沙合起来又有什么发现?
三、比较油和水
1、出示油,问:它是液体吗?
2、请各组同学观察油和水,同时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发现?把发现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汇报油与水的异同。
四、了解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体
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液体?
2、讨论这些液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3、出示不标明的酒精、白醋以及标明的碘酒、饮料。小组讨论:面对不知明的液体,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标明的液体我们又怎样去了解它?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
五、了解一些危险液体的注意事项
1、出示农药水、盐酸,问:你们将怎样了解这些有毒液体呢?
2、我们应如何注意安全?
(四)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研究不同杯子盛水的多少,通过估计,提高学生的目测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比较、观察、统计的能力。
准备材料:
每组三个不同的瓶子、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量筒、儿个小瓶盖、生理盐水瓶、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分别装着水的三个瓶子,说: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眼力好。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二、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究竟是哪个瓶子的水多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2、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三瓶水的多少,我们比一比哪个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根据情况出示一次性杯子、生理盐水瓶、儿个小瓶盖、漏斗、量筒,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吗?适时地对量筒的使用做介绍。
4、汇报交流:比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及其用到的器材。
5、你们觉得哪个组设计的最好?哪个组的器材最简单?哪个组的实验步骤最少?以激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方法。
三、实验验证
1、到底是哪种方法最好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学生开始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3、教师巡视适时地做好实验中安全指导。
4、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四、尝试估算水的多少
1、结合实验结果表扬猜对的同学。
2、请猜对的同学说说你面对这三瓶水时,是怎么想的?或者说你想到了哪些,能判断水多少,有关系的东西?
3、再出示装有不等量水的不同容器,请各组先讨论,再猜一下,哪个容器里的水多?
4、请各组同学用量筒来揭底,并填好统计表。
5、各组汇报.五、纸单元
(一)纸的观察 教学要求
1、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2、通过对纸的观察和探究,能不断地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的问题。
3、学会在小组内交流信息和整理信息,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挂历纸、报纸、直尺。
教学活动过程
1、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出示一张白纸,它是什么颜色的? 这张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外,它还有哪些特点呢?下面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我们比赛一下,看谁发现得多?
学生对白纸进行独立观察,并及时记录纸的特点。(如果学生对前面学习的观察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可先复习一下。)
小组内交流,并把不同的特点集中起来,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教师一一板书。
2、比较两张纸的主要不同。
比较书写纸和卡纸,它们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组内讨论后集中意见参加全班交流。比较挂历纸和报纸,它们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组内讨论后集中意见参加全班交流。出示语文书和数学书,猜一猜:哪一种书的纸要厚,哪一种书的纸要薄?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哪一种书的纸要厚,哪一种书的纸要薄。用手摸的方法试一试。看一看语文书和数学书各有几页。用直尺量一量分别有多厚。算一算;语文书每张多厚?数学书每张多厚?得出什么结果?
3、观察纸的纤维。
猜想:这些外形特征不同的纸,它们会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做一做:把一小片纸轻轻地撕开,直接用眼睛观察纸的边,有什么发现?再用放大镜观察,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把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小心地把纸团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会有什么发现? 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讨论:面对获得的这些信息,大家想到什么问题? 全班交流观察过程中的新发现,提出想到的问题? 讨论:面对这些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
4、后续活动。
想办法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搜集有关纸的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为下次亲手造一张纸做好准备。
(二)我来造一张纸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2.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造纸工艺。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教学难点:纸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1、纸巾、玻璃杯、清水、搅拌棒、2、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造纸工艺的影象、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请大家去查阅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学生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二、古人是怎样造纸的?
1、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什么时候发明了造纸术?古代造纸术是怎样发明的? 学生介绍收集的古人发明造纸术的过程。
2、是出示古人造纸的工艺流程图,学生看图说说古人造纸的大致过程。师播放现代手工造纸的影象资料。
三、我来造一张纸。
1、师:你想不想造一张纸?请问造纸需要什么工具? 学生说一说。
2、师演示造纸的基本过程:(1)、调制纸浆:把一块纸巾浸湿,揉成纸浆团(或先把纸巾撕碎)放在杯里,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2)、滤水压平纸:把稀纸浆到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也可以用旧报纸来压平吸水)。(3)、加热,烘干:从棉布上把“纸”揭下来,放在金属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把湿纸烘干。然后,小心地把纸从金属铁片上揭下来。
3、师:如果你的纸想加工成彩色的,怎么办?
4、学生制作纸。
5、交流、制作书签:
师:纸制成功后,可把它加工成贺卡、书签或其他的。(1)、比一比谁的纸、贺卡、书签制作得漂亮。(2)、谈谈你制作时的体会,或制作时你发现了什么?
四、了解现代工业造纸。
1、师:现代造纸厂,也像我们这样造纸吗? 学生回答。
2、观看影象或阅读文字资料,了解现代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有条件的学校,课后组织一次参观造纸厂的活动。)
五、布置作业:课外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并搜集一些纸样,下次课带来观察研究用。
(三)做一辆纸车 教学要求
1、经历一个制作纸车、交流改进纸车的活动过程。
2、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纸的选择,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发表、交流各自的观点,并能虚心倾听他人的建议。
3、学会做之前先考虑怎么做,做时不断调整,做后能看到优点和不足,并能及时改进。
4、体验和别人合作更能做好一辆纸车的乐趣。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双面胶、各种厚薄不
一、颜色各异的纸(尽量多上一些)、各种车辆图片、自制一辆纸车。
教学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辆车(纸车),你有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吗? 谁愿意玩一玩?
你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纸车吗?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做一辆漂亮的纸车。
2、观察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做好一辆纸车,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搜集各种各样的纸了。再想想看,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看看老师做的纸车,这辆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同桌讨论一下,你们俩准备合作做一辆什么车?这辆车由哪几部分组成?老师这里有很多车型的图片,可以供大家参考,你们也可以做一辆老师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车。
3、做一辆纸车。
车型我们已经选择好了,接下来该考虑什么问题了呢?还是让我们发挥两个人的力量,一起研究一下吧!把你们的计划简单地记一记,以免等会儿忘记了。不知道这几个问题大家想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1)选用什么纸来做车厢?理由?(2)选用什么纸来做车轮?理由?(3)轮轴怎么做?
(4)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理由?
做车的细节大家想得很多,但其他方面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比如剪刀的使用、小组的合作等等)
看来大家的确考虑得很周到,那么我们就开始动手吧。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最愉快。
4、试试纸车能跑多远。
纸车终于做好了,真想来一场比赛。比什么呢?大家发表一下建议。确定几项:
(1)比谁介绍的纸车特点多。(2)比谁发现的问题多。(3)比谁想的改进方法好。(4)最后比谁的纸车跑得远。
大家先分组准备一下,3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下面我们分四个大组进行比赛。
5、后续活动。
你们想对自己的纸车作些改进吗?简单说说你们的计划。好好干吧,你们一定行!教师等着看你们更棒的纸车!
六、米饭和淀粉
(一)稻谷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摸、看、捏等多种观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与精米的不同。
2.学生在小组观察、探究的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体会研究的乐趣。3.通过观察认识稻谷、糙米、精米的不同特点,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学重点:
学生用摸、看、捏等多种观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与精米的不同。
教学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稻谷的胚芽,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学准备:
赤豆、大豆、稻谷、瓜子、蚕豆混合4人小组1份放大镜每人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1.师:你们桌上都有个袋子,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吗?
学生回答。
2.师: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知道?
学生想办法,发表意见。
3.师:用你们的方法去知道袋子你有什么吧。
学生用想到的办法知道袋子里的东西。4.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的袋子里有什么?
学生认识袋子里的种子。
二、研究稻谷:(12分钟)
1.师: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了吗?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稻谷?
学生说研究方法。
2.师:你们尽可能地想办法,观察稻谷的特点,我们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讨论。3.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怎么观察的?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三、研究糙米:(12分钟)
1.师:剥掉壳的稻谷是怎么样的?想不想研究?
学生把稻谷的壳剥掉,观察糙米。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3.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剥的稻谷给大家看一下。
学生把稻谷放到实物投影仪下,认真观察,认识胚芽。4.师:我们把去掉壳的稻谷叫糙米。
四、研究糙米与精米的不同:(9分钟)1.师:这糙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吗?
学生估计。
2.师:老师把我们家吃的大米带来了,你们怎么做就可以知道这糙米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学生说出用比较的方法。3.师:那你们比较一下吧。
学生观察比较。
4.师:这糙米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吗?
学生发言。
5.师:你们有没有办法让糙米变得和老师带来的米一样?怎么做?
学生想办法
6.师:我们把去掉胚芽和表皮的糙米叫精米。
五、延伸:(3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的?还想研究什么? 学生发言。
(二)大米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区分不同种大米,能够通过寻找差异按自己的标准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
2.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实践活动中,相互合作交流,体会研究的乐趣,发展仔细辨别、细致观察的能力。
3.知道有不同种大米,同一种大米也有不同的米粒。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区分不同种大米和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教学难点:通过寻找差异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粳米、籼米、糯米、杂交米混合2人小组1份放大镜每人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发现了些什么?
2.师:这节课想不想继续研究大米?
二、区分不同种大米:(18分钟)
1.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师:拿出桌子抽屉里的大米,观察研究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学生观察研究。
3.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发现?
小组汇报。
(教师从形状、颜色、大小、长短方面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有4种不同品种的大米。)4.师:那你们能把这4种米区分开来吗?
学生试着把不同品种的米分开。
三、寻找差异将同一品种的大米分类:(16分钟)
1.师:不同品种的大米在形状、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么同一品种的大米是不是都一样呢?
2.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3.师:任选一品种的米,把另外三种米放好,观察同一品种的米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把你认为不同的米粒分开,并作好分类记录。
学生分类。
5.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6.师:通过刚才的分类,你有什么疑问吗? 7.师:同一种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学生估计、推测。
四、延伸:(3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的观察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想研究什么?学生发言。
(三)米饭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观察比较米饭与米粒的不同特征,观察研究不同的米粒变成的米饭是不一样的。2.通过对米饭味道的品尝,引起学生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的关注。3.通过观察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米饭与米粒的不同特征,研究不同米粒变成的米饭是不一样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米饭中含有不甜的糖类——淀粉。教学准备:每2人小组一小碗米饭和一些大米每组金属汤匙1个,淀粉1小包,碘酒,滴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师:前两节课我们都研究了大米,谁来说说大米是怎么样的?都有些什么用? 2.教师出示米饭:大米加水加热后可以变成米饭,那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呢?
二、比较米粒与米饭的不同:(8分钟)
1.师:米粒与米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
学生发表意见,表明要仔细观察,教师提示用多种感官观察。
2.师:那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看米饭和米粒到底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
3.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学生小组汇报。
三、研究米饭:(10分钟)
1.师:米粒和米饭有那么多的不同,那米饭会不会也有不同呢?
学生估计。
2.师:到底相不相同?怎么办?
学生回答用观察的方法,学生观察。3.师:小组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小组汇报。
4.师:刚才有的同学尝到了米饭的味道,请尝了的同学说说米饭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5.师:有没有尝到这种味道?怎么样才能尝到这种味道?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慢慢咀嚼品尝米饭变甜的过程。6.师:尝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7.师:是啊,为什么咀嚼米时开始不觉得甜,后来就觉得甜了呢?
8.教师课件出示“米饭是甜的吗?”段落引导学生了解米饭变甜的过程。
四、认识淀粉:(16分钟)
1.师:什么是淀粉呢?你们知道吗?
2.师:老师为你们每组准备了一小包淀粉,观察一下,淀粉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3.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表演个魔术。(教师在手上涂上碘酒,然后去接触淀粉,让学生观察淀粉变化。)
4.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5.师:是啊,淀粉为什么变蓝了?
学生推测,教师及时说明手上涂的是碘酒,引导学生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6.师:刚才说米饭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变成有甜味的糖类了,米饭中真的有淀粉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学生想办法,并实验证明米饭中淀粉。7.师:那大米中有没有淀粉呢?怎么证明?
五、延伸:(3分钟)
这节课我们在米饭和淀粉的观察研究中,你收获了些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发言,提问。
(四)淀粉的踪迹 教学目标:
1、在用碘酒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会运用预测的方法。
2、通过碘酒与淀粉、滑石粉混合物的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3、知道并能利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特点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课前准备:
教师:淀粉、滑石粉、碘酒、滴管、试管、白纸、牙签、米饭、小瓶子等。学生:蔬菜、水果、米饭、馒头、肉等食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米饭。
2、请几个同学帮助分发下去。(注意卫生,用碘酒水洗手。)
3、为什么会把米饭都弄“脏”了?
4、导入,板书课题。
二、寻找淀粉的踪迹。
1、比较淀粉和滑石粉。
(1)、借助放大镜对两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外观。(2)、用手和鼻子感觉两种粉末。(3)、用什么方法来区别最容易?
2、体会事物中含有淀粉的多少,遇到碘酒后的反应也不同。(1)、把淀粉和滑石粉混在一起,滴入碘酒观察。
(2)、体会淀粉数量的不同,遇到碘酒后的颜色也不同。
(在相同数量的滑石粉中加入不同的淀粉,滴入碘酒进行观察。)(3)、猜测:当淀粉数量很少时还会变色吗?(4)、实验了解淀粉数量很少时的变化。
(5)、小结,知道碘酒可以用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巩固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
(1)、出示一张白纸,涂上碘酒。(米粉老虎实验)(2)、为什么纸上出现老虎的脚印?
(3)、讨论米粉老虎实验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学会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拿出自己带的食品,猜测一下哪些食品中含有淀粉?
2、用碘酒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四、做淀粉消失的实验。
1、分装淀粉糊。
2、实验:
(1)、往一号瓶中直接滴入碘酒。
(2)、往二号瓶中先加入一些唾液,摇匀后再加入碘酒。(3)、观察两瓶液体的变化。
3、讨论:为什么二号瓶没有变色/
4、教师简要归纳。
五、课余查阅资料,了解加入唾液后二号瓶中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