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5 02:5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阳系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阳系教案[大全]》。

第一篇:太阳系教案[大全]

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介绍说:这是一张离地面一米高度所拍摄的相片.2.接下来,照相位置会不断的升高,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3.现在来到100米,100千米,......当到100亿千米时,我们看到什么呢?...............生:看到一个星系,? 师:那是哪个星系? 生:太阳系

师:你们同意吗?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这就是我们生活地球所处的太阳系.课件图

师:你看了这些相片后,你感受到太阳系的什么呢? 生:地球很小

生:太阳系很大,很辽阔

师:你说太阳系十分辽阔,十分浩瀚.新课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辽阔的太阳系.课件

师:那观察一下太阳系,同学能能想到用什么好方法来了解他呢,小组内说一下.生: 师板书,查资料 观察 访谈.................师:想必同学对太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太阳第 生1: 生2:我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 师:他知道八大行星和其他很多,你是怎么了解的呢,用什么方法.生:查资料

师:刚才有同学说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实际上他是太阳系中最重要的行星..师:那我们来认识一下 课件

生:水 金 地 火, 木,土,天王,海王 师:那同学可记住了

师:前面的太简单了,接下来难的问题,敢不敢挑战>? 师:从图中我们看到八大行星的大小差不多,但在真实宇宙中,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呢? 生:不是

师:还有他们在太阳系的位置又是怎么样的呢? 师:有同学想说,不过接下来,同学生闭上眼睛大但的想象/ 师: 设问

师: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来呢? 课件

师:有的同学点头,有的默不说,是不是有点复杂,画不出来,不过没关系,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画.请看在这张约上,有一个圆用来代表缩小的地球,以这个地球为标准,其他的行星和太阳应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位置以是怎么样的呢,能不能画出来? 生: 师:大概要多少时间? 生

师:给你们三分钟

师:注意要表现两个地方:1.一个是大小,二是他们的位置 师观察

师:这个是同学画的,请你来介绍一下.生

师:前二名同学画得很不错,也介绍得很清楚,那我们来比较一下,他们大小是否完全一样呢,远近也一样呢? 生: 探索验证

师:那谁更接近呢? 生:查资料

师:实际上,我们要找到一个科学的依据来验证.师:请看这组数据,是科学家测得的八大行星及太阳的直径,通过比较直径能比较出什么? 生:大小

师:谁最大,谁最小? 师: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出来了,那和你刚才画的大小是一样的呢? 师:那能通过这组数据来修改你们的猜想图呢? 生

师:真的可以?那请哪位同学来画水星4千多千米大小的在纸上? 生

师:那我们在纸上画的是以什么为标准? 生:缩小后的地球,师:那其他星球也要缩小,那缩小到多少呢?谁能想出办法求出缩小的倍数? 生:

师: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

师:先算出地球缩小倍粮,再报其他星球也缩小相同的倍数。师:地球被缩小了10亿倍,那其他星球也应同样缩小? 生:10亿

师:这种方法,我们把他称为同比例缩小 课件

师:缩小的数据出来了,看你们能修改猜想图了吗? 生:太阳不可以 课件

师:我准备了一个太阳,其他行星,它们大小是怎样的呢?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用纸面来表示他们的大小呢?

师:这个活动还有另个一个要求:1。师:五分钟

师:哪个小组来介绍: 生: 生摆和说

师:主要区别是,通过对比数据,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行星的大小,他们差别大吗? 生

师:摆出远近位置是否都一样呢? 生

师:远近位置到底哪一个小组对,怎么才能知道? 生

师:同样要科学的依据。课件

师:这是一组数据,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哪一组对呢?现在来摆一下他们的距离。生:改正刚才的纸片顺序 生上黑板摆

师:在黑板上看到的是一条线,真实的宇宙会是这样的吗? 生:

师:为什么不会? 生:公转速度,和距离

师:都不一样,我们只是为了比较远近,能感受他们巨大吗(扩大10亿倍)师:这就是建模型 拓展练习课件

师:接下来看一看,太阳系除了八大行星外还有。。。。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

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

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

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 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

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

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第二篇:太阳系参考教案

太阳系参考教案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2册第15课 太阳系)

一、课文说明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天体的名称: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叫卫星。这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的总结、提高,也是认识太阳系组成必需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的思路编写的,分为五层:

1.认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这九颗行星的名称,要求学生能按顺序记住。这九颗行星的概况,教学时可以做概括的介绍。(详见参考资料)

2.告诉学生,在九大行星中,除了水星、金星外都有卫星,卫星数目不一样。

3.讲解彗星的特点。4.讲解流星体及流星。

5.综合以上内容,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这个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

掌握。

第三部分是本课的选讲内容,启发学生根据九大行星的一些数据,发现一些关于九大

行星以及太阳系的问题。例如:

有的行星距太阳比较近,有的行星(冥王星)距太阳很遥远;

从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可以知道太阳系很大; 大行星公转的周期不同,有的时间比较短,有的时间很长; 行星公转的周期与它们到太阳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越远周期越长; 行星的自转周期不同,周期最短的是木星,周期最长的是金星; 由于行星的自转周期不同,各大行星上的昼夜长短也就不同; 由于行星的公转周期不同,各大行星上的年长短也就不同;

……

这部分内容可以锻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推理的能力和想像能力,教学时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分析,大胆想像,可以形成很热烈的教学场面。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太阳系的构成;通过对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的分析,了解一些关于九大行星及太阳系的情况。

3.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

有规律的。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太阳系的构成,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的照片,流星,彗星。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地球在宇宙中怎样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2)月球在宇宙中怎样运动?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相互运动的?它们的相互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4)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日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月食?

2.谈话:太阳与地球、月球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太阳能发光,地球、月球不能发光。)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天体的名称

(1)讲解:

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板书“恒星”)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转动的星叫做行星。(板书“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转动的星叫做卫星。(板书“卫星”)

(2)提问:

①什么是恒星、行星、卫星? ②这三种天体有什么关系? 2.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1)认识九大行星

①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一颗行星,你们知道在太阳周围还有其

他的行星吗?

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太阳系。

③观察:

(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指导。)这是一张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图。说一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在太阳周围、围绕太阳转动的有哪些行星?(九颗大行星和无数小行星)按顺序说出

九颗大行星的名称。

在九颗大行星中,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地球在什么位置?

从图上看,哪几颗行星比较大?哪几颗行星比较小?

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球形)它们公转的轨道有什么相同点?(都是椭圆的)

④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观察可以知道,在太阳周围、围着太阳转动的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此外还有很多小行星。这些行星都是

沿着同一方向──自西向东公转着。

在九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卫星的数目不同,例如火星有2个卫星,土星有10个卫星,木星有13个卫星。

(2)认识彗星

①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哈雷彗星。

②讲述:围绕太阳转动的还有这样一种形状特殊的星。你知道这是什么星吗?(彗星)

③观察:彗星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它公转的轨道有什么特点?

④讲解:彗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形状如扫帚一样的星,它们公转的轨道又扁又长,绕太阳一周要很长时间。例如有一颗名叫哈雷的彗星,绕太阳一周要76年,上次看到它是1986年,下次再看到它要到2062年。在太阳周围除了哈雷彗星外还有其他彗星。

(3)认识流星体及流星 ①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流星。

②谈话:有时,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星一掠而过,很快就消失了。这是什么星?(流星)③讲解:在太阳周围广阔的空间中,除了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外,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天体,叫做流星体。流星体不断运动着,当它们接近地球的时候,受到地球强大的吸引力,就会掉向地球;这些流星体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由于它们的速度很快,与大气摩擦得很厉害,温度升得很高,以至发出光芒,从天空中一划而过,因此人们把它们叫做流星。绝大部分流星在穿过大气层时燃烧完了,瞬息便消失了,只有少数流星能落在地上。落在地上的流星,冷却后,看上去就是一块大石头,所以人们又把它们叫做陨石──从天上落下来的石头。(有的陨石主要成分是铁镍金属,称为铁陨石。)

(4)综合太阳系的组成

①提问:

现在你知道在太阳周围有哪些天体?

这些天体以什么为中心?哪些天体围绕太阳转动?哪些天体围绕行星转动? ②讲解: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天体系统。由于这个天体系统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人们便把它叫做太阳系。

③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④提问: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以什么为中心?

在太阳系中有几类星?(恒星、行星、彗星、卫星)从它们的相互运动关系看,哪类星在中心?哪类星在第二层?哪类星在第三层?

3.指导学生了解有关九大行星的一些情况

(1)讲述:以前,人们对太阳系的情况了解得不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情况、特别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多,拍摄了很多关于九大行星的照片(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部分行星的照片),观测了很多关于九大行星的情况。(2)阅读:课本第52页中关于九大行星的数据表。(为了帮助学生看懂,教师需对“表头”做简要说明,并说明表中的时间都是以地球上的时间为标准的。)(3)讨论:从这些观测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根据这些观测数据,你能推想出什么

事情?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想像,广泛联想,积极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再参考课文说明的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太阳系及九大行星有更多的了解,并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怎样使用数据分析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关于太阳系和九大行星的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数学知识,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太阳系。

2.提问:

(1)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2)按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名字。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太阳系和宇宙的一些书籍

五、参考资料

1.恒星

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恒星一般由炽热的气体组成。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在整个天空中,人眼能看到的恒星约6500颗,用天文望远镜看,恒星多得难以数计。恒星实际上都在不停地运动,但因离我们太远,在短期内感觉不到它们相互位置的改变,所以古代人称它们为恒星,沿用至今。恒星有自转运动,并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2.行星

行星是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自己不能发光,我们所看到的行星上的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环绕太阳公转的,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按照九大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可把行星分为两类:水星、金星的公转轨道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以内,距离太阳较近,叫内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公转轨道,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以外,叫外行星。根据九大行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也可把行星分为两类:一类以地球为代表,包括水星、金星和火星,叫做类地行星;一类以木星为代表,包括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叫做类木行星。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含金属元素比例高;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主要

由气体组成。

水星离太阳很近,因此从地球上看它总是忽隐忽现。有时跑到太阳的后面,看不见它;有时又跑到太阳的前面,“淹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当它运行到太阳两边时才能看到它。(春分前后出现在日落以后的西方,秋分前后出现在日出以前的东方。)金星是全天最亮的一个星星,发出金黄色的光芒,有时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它就是

我们十分熟悉的昏星或晨星。

火星具有火一样的红色光辉,比较容易被我们识别。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半径只有3395千米,约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2,质量也只有地球的1/10。火星上有和地球上相像的四季变化。由于火星公转轨道比地球长,转得也比地球慢(公转一周需要687天),火星上一年约等于地球上的两年。火星上比地球冷得多,白天温度只有10℃,晚上下降到-50℃。火星上也有大气,但二氧化碳就占去了95%。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经过多年的探索观察,现在人

们没发现火星上有任何形式的生命存在。

木星也很明亮,仅次于金星。它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有1300个地球那么大。它的卫星很多,目前确认的有13颗,其中有4颗比较大,用双筒望远镜就可以看见。土星离我们较远,发光暗淡,难于被我们发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是由许许多多围绕它转动的小固体块和小冰块,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大小差不多,前者稍大一些。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行星。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分布着许许多多小行星,其中体积最大的谷神星直径约760千米,最小的直径只有1~2千米。小行星的总数有几万颗,现已确定轨道的小行星有

二千多颗。

3.彗星

彗星环绕太阳运行,轨道大多数是扁长的椭圆,少数是抛物线或双曲线。彗星在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云雾状小斑点;接近太阳时,背向太阳的一边出现一条彗尾,越近太阳彗尾越长;离开太阳时,彗尾逐渐收缩。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由冻结的氨、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组成,也有一定数量的固体物质。彗核周围的云雾状光辉是彗发。彗核和彗发总称为“彗头”。彗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彗尾可长达数千万甚至数亿千米,但质量很小。著名的哈雷彗星公转周期是76年。

4.卫星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质量都不大。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九大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都有卫星。下表是各大行星已确知的卫星数。

(以上卫星数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第430页)

5.行星的公转

1.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和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的质量是6乘10的21次方吨,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引力。那么地球为什么没有被太阳吸引过去,“坠落”到太阳上呢?这是因为地球不是静止的,而是以每秒钟30千米的速度绕着太阳运动着。这种环绕运动产生出一个和太阳引力相反的斥力──离心力。正是由于引力和离心力的平衡,地球才能既不会向太阳“坠落”,也不会离开太阳飞去。太阳系其他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六、课后小记

摘自中教育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第三篇:《太阳系》参考教案

《太阳系》参考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系列。

本课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天体的名称: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叫卫星。这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的总结、提高,也是认识太阳系组成必需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的思路编写的,分为五层:

1、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这九颗行星的名称,要求学生能按顺序记住。这九颗行星的概况,教学时可以做概括的介绍。(详见参考资料)

2、告诉学生,在八大行星中,除了水星、金星外都有卫星,卫星数目不一样。

3、讲解彗星的特点。

4、讲解流星体及流星。

5、综合以上内容,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这个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第三部分是本课的选讲内容,启发学生根据八大行星的一些数据,发现一些关于八大行星以及太阳系的问题。例如:

有的行星距太阳比较近,有的行星(冥王星)距太阳很遥远; 从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可以知道太阳系很大; 大行星公转的周期不同,有的时间比较短,有的时间很长; 行星公转的周期与它们到太阳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越远周期越长; 行星的自转周期不同,周期最短的是木星,周期最长的是金星; 由于行星的自转周期不同,各大行星上的昼夜长短也就不同; 由于行星的公转周期不同,各大行星上的年长短也就不同;

/ 5

„„

这部分内容可以锻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推理的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时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广开思路,大胆分析,大胆想象,可以形成很热烈的教学场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太阳系的构成;通过对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的分析,了解一些关于八大行星及太阳系的情况。

3、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片──太阳系的构成,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的照片,流星,彗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地球在宇宙中怎样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什么现象?(2)月球在宇宙中怎样运动?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相互运动的?它们的相互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4)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日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月食?

2、谈话:太阳与地球、月球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太阳能发光,地球、月球不能发光。)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天体的名称。(1)讲解:

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板书“恒星”)

/ 5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转动的星叫做行星。(板书“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转动的星叫做卫星。(板书“卫星”)(2)提问:

①什么是恒星、行星、卫星? ②这三种天体有什么关系?

2、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1)认识八大行星。

①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一颗行星,你们知道在太阳周围还有其他的行星吗?

②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太阳系。③观察:

(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指导。)

这是一张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图。说一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在太阳周围、围绕太阳转动的有哪些行星?(八颗大行星和无数小行星)按顺序说出八颗大行星的名称。

在八颗大行星中,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地球在什么位置? 从图上看,哪几颗行星比较大?哪几颗行星比较小? 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球形)它们公转的轨道有什么相同点?(都是椭圆的)④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观察可以知道,在太阳周围、围着太阳转动的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此外还有很多小行星。这些行星都是沿着同一方向──自西向东公转着。

在八大行星中,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卫星的数目不同,例如火星有2个卫星,土星有10个卫星,木星有13个卫星。

(2)认识彗星。

①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哈雷彗星。

②讲述:围绕太阳转动的还有这样一种形状特殊的星。你知道这是什么星吗?(彗星)

/ 5

③观察:彗星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它公转的轨道有什么特点?

④讲解:彗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形状如扫帚一样的星,它们公转的轨道又扁又长,绕太阳一周要很长时间。例如有一颗名叫哈雷的彗星,绕太阳一周要76年,上次看到它是1986年,下次再看到它要到2062年。在太阳周围除了哈雷彗星外还有其他彗星。

(3)认识流星体及流星。①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流星。

②谈话:有时,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星一掠而过,很快就消失了。这是什么星?(流星)

③讲解:在太阳周围广阔的空间中,除了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外,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天体,叫做流星体。流星体不断运动着,当它们接近地球的时候,受到地球强大的吸引力,就会掉向地球;这些流星体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由于它们的速度很快,与大气摩擦得很厉害,温度升得很高,以至发出光芒,从天空中一划而过,因此人们把它们叫做流星。绝大部分流星在穿过大气层时燃烧完了,瞬息便消失了,只有少数流星能落在地上。落在地上的流星,冷却后,看上去就是一块大石头,所以人们又把它们叫做陨石──从天上落下来的石头。(有的陨石主要成分是铁镍金属,称为铁陨石。)

(4)综合太阳系的组成。①提问:

现在你知道在太阳周围有哪些天体?

这些天体以什么为中心?哪些天体围绕太阳转动?哪些天体围绕行星转动?

②讲解: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天体系统。由于这个天体系统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人们便把它叫做太阳系。

③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④提问: 什么是太阳系? 太阳系以什么为中心?

/ 5

在太阳系中有几类星?(恒星、行星、彗星、卫星)从它们的相互运动关系看,哪类星在中心?哪类星在第二层?哪类星在第三层?

3、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八大行星的一些情况。

(1)讲述:以前,人们对太阳系的情况了解得不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的情况、特别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多,拍摄了很多关于八大行星的照片(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部分行星的照片),观测了很多关于八大行星的情况。

(2)阅读:课本第52页中关于八大行星的数据表。(为了帮助学生看懂,教师需对“表头”做简要说明,并说明表中的时间都是以地球上的时间为标准的。)

(3)讨论:从这些观测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根据这些观测数据,你能推想出什么事情?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想象,广泛联想,积极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再参考课文说明的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太阳系及八大行星有更多的了解,并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怎样使用数据分析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关于太阳系和八大行星的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数学知识,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太阳系。

2、提问:

(1)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2)按顺序说出八大行星的名字。

四、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太阳系和宇宙的一些书籍。

/ 5

第四篇:制作太阳系模型教案

14、做太阳系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会按比例做好太阳系模型,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小问题。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制作任务分配表、八大行星数据表、计算器、泡沫底板、橡皮泥、卷尺、大头钉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制作之前的准备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大小与距离太阳的远近。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图片引起回忆旧知识,激发兴趣。

2.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3.学生发言。

4.师总结:需要一个平面,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星球、用细铁丝固定,要弄清楚行星的位置和大小。

5、生小组内用计算机按比例缩小算出八大行星的直径和距离太阳的远近。

二、学生制作太阳系模型。

1、师发材料,学生根据数据分工制作太阳系模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师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

三、成果展示

1、把各小组做好的太阳系模型放到前台,全班同学轮流观看。

2、小结:说一说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第五篇:《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2

《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八大行星的一些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资料的阅读、研究能力。

4、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四季成因。

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两支,信封若干,实验记录纸,制作太阳、地球标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秒表、1、5米长的细绳、橡皮塞、砝码,每组各一个。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星体,体积、质量都相当大;我们又知道地球带着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除地球外,还有哪些星体也围绕着太阳在转动呢?这是我们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了解构成太阳系的星体

1、出示太阳系挂图或投影片。

①提问: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那些知识?

小结: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叫做“行星”。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转动的天体叫卫星。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能发光,我们之所以能见到它们,是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

2、地球公转一圈时间为一年,自转一圈时间为一天。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白天和黑夜,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了一年四季。月球饶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27.3天,约等于一个月。

②围绕太阳旋转的有哪些星体?

太阳系里有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很大的天体家族。

三、了解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

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四、了解九大行星运动的特点

九大行星环绕太阳旋转有下列一些特点:

1、九大行星都是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太阳公转的;

2、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3、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4、它们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而没有飞离太阳,是因为太阳的巨大引力作用。

五、总结拓展

1、谈谈学习收获。

2、课外拓展:查阅有关太阳的资料,概括相关知识。

下载太阳系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阳系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1

    《2.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姿态,并且知道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 3、知道四季的成因,......

    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详细5篇范文

    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

    太阳系教学设计

    太阳系教学设计 【导入】提到太阳系,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太阳) (八大行星) 【师】可能同学们马上会想到太阳和八大行星,那太阳系的成员只有八大行星和太阳吗? (不是) 【师】那你还知道......

    《太阳系历险记》读后感

    《太阳系历险记》读后感 《太阳系历险记》读后感1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太阳系历险记》,这本书是由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可好看了。19世纪中叶,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使......

    太阳系教学设计

    《太阳系》教学设计 一、概念分析 《太阳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的第五课。教材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是: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

    太阳系教学实录

    太阳系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系,它就是: 太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 《太阳系的奇迹》第一集:太阳帝国-320x240(1)(1).mp4 二、认识太阳......

    太阳系教学反思

    太阳系教学反思 太阳系教学反思1 层次一:用橡皮泥模拟建造太阳系。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对数据是不敏感,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直径数据,就可以建构太阳系模型了。......

    太阳系精美图片(范文)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 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