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0米×8往返跑教案
50米×8往返跑
一、教学内容
50米×8往返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基本理解50米×8往返跑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学会50米×8往返跑的技术动作,促进速度、耐力、协调等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转身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跑直线、快速冲过终点线
四、教学准备: 跑道、米尺、秒表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
教学内容: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准备操:头部、肩肘、伸展、踢腿、腰腹、跳跃。
组织:四列横队和体操队形
教法:听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要求:集队迅速、注意力集中,做操动作舒展。
(二)基本部分
教学内容:
50米×8往返跑
组织:四列纵队
练习: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提出要求。
2、学生4 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练习
3、教师讲评示范后,学生再练习。
4、小组互评练习。要求:认真练习、互帮互学,提高跑的质量。
(三)结束部分
教学内容:
1、放松操
2、小结
第二篇:25米往返跑教案(本站推荐)
<<25米往返跑>>教案
上杭中小
杨青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的掌握25往
返跑的要领.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模仿、练习中能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衔接能力.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体育运动学习中,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和刻苦锻炼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5米往返跑的要领.教学难点: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之间的连贯.教学过程
分为四个部分:
1、开始部分
2、准备部分
3、基本部分
4、结束 部分 首先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进行师生之间问好、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并做出安全的提示.第二准备部分
1、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慢跑两圈
2、徒手操运动:(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4)踝碗关节运动
3、采用“反口令”的游戏导入,讲解游戏规则.4、本节课的新授课:25米往返跑。
第三基本部分
1、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
2、分步骤的讲解25米往返跑的动作要领:(1)注意速度的控制,加速与减速.(2)紧靠标志物时重心放低,前冲步伐采取小步高频利于折返,回返可以适当加大步伐.3、分组练习和比赛:让学生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和纠正错误.最后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课后小结
教学效果
整堂课的练习密度为35﹪-40﹪,预计的平均心率为每分中130-150次/分,练习强度中等,学生心情愉快参与活动积极自主.场地、器材
操场、标志物4个
第三篇:往返跑规则
30米往返接力跑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学校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调节身心,增强体质,为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服务,以此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也能促进班级之间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友谊、赛出团结的氛围。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
三、参赛对象 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11月18日
五、比赛地点 操场
六、活动安排 1.分年级组比赛。
2.按六年级组至一年级组的顺序进行。3.没有轮到的班级分别在跑道外观看。
七、活动形式
(1)学生以班为单位组成各参赛队伍,同年级组比赛(抽签决定道次)。(2)参赛人数:占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3)参赛方法:男女混合组比赛。
八、比赛方式 采用一次性决赛制
九、比赛要求
(1)班主任和随班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本班队伍,到指定地点比赛、加油。(2)参赛队员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听从裁判指挥,按时参加比赛、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3)文明比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服从裁判和领导小组的指挥。
十、比赛的方法
接力跑比赛是在操场跑道上进行,截取30米为比赛区域,并在起点画上起跑线,在起跑线上摆上醒目的标志杆,所有运动员都在起跑线后等待。排头手持接力棒,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向前跑出,绕过本队前的标志物再返回,将棒交给本队接棒人后即排到队尾,接棒人接棒后继续跑出,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人。违规一次加5秒,由现场裁判裁决。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员发出“预备、开始”或“鸣哨”的口令后开始比赛,比赛结果是以最后一位运动员冲过终点的计时为准,成绩是以计时和违规加秒的总时间来决定名次。
第四篇:50米x 8往返跑教学反思(xiexiebang推荐)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是《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改革重要的教学目标,而“50米x 8”往返跑则是较为枯燥、单调,同时又是我们五、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所以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对于我们体育老师而言,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我在这一内容教学上,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尽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运用实用、有效、可行的场地布置,引导学生锻炼,激发学生情感,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我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耐久跑中的枯燥、单调转化为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性。小学生喜欢游戏、竞赛及色彩鲜艳的具体事物,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一改过去偏重技能、技术教学,过分强调动作细节的情况,着重加强基本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首先把教具、形象、语言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把全班同学根据运动能力,分为红、黄、蓝、绿等六队,每队排头举起代表本队颜色的小旗,利用本操场地形,在富有节奏感的口号中,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每隔一定时间以哨音为信号,由每队排尾的学生跑到排头举起小旗,担任新的领队。同时,我还不时时机的让学生听口令交换手中的学习用具,并利用多种不同色彩的接力棒来替换手中的小红旗。就这样,在学生热情高涨的练习过程中,我还特别强调:当领队的时候一定要带领好本队所有同学,不使一个同学掉队,并且要充分利用操场标志物设置的地形,进行各种方法和图形的耐久跑。
因为每个人都有当领队的机会,因此,个个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当好领队。一堂课上完,虽然人人都觉得比较累,但是很开心,在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帮助学生“我不行”的怕苦和软弱心理,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建立起“我要学”、“我能行”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耐久跑的本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基本活动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往返跑教学反思
往返跑教学反思
跑的教学时发展低年级小学生体能的最基本活动内容。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自然跑,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奔跑方法,发展灵敏、速度和一般耐力素质。而在上此节课前,三年级学生已经通过30米快速跑初步了解了跑的方法。因此,往返跑这节课是以另一种跑的形式继续巩固跑这一项体育技能。
在准备部分中,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引导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我先复习了下队形队列,然后做了一些准备活动达到了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警察抓小偷》使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这一点也得到了在场听课的领导的肯定。
在基本部分中,我认为除了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正确跑的方法外,由于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体育技能,应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然轻松学习,为此,先讲解、示范往返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练习,在分组练习中,有一点做得不好的就是,我的口哨吹得稍快了点,以至于有的学生跟不上。之后以比赛形式评先评优,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有的小组人多,有的组人少,这就造成人少的组常常赢,多的常常输,使课堂稍显不和谐。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显得课堂常规不是很好,之后,在领导的评课中也提到,这是我以后要很抓的地方。总之,今后要在课堂中利用游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同时我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励志创出更优秀的体育课。
往外跑教学反思
红旗中心校
那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