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政治高考论述题的解题方法》教案
《上海政治高考 论述题的解题 方法》教案
政治组
管继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教学 学 解高考论述题的 标
解 题 学 知 论述题解题 论述题解题方法 切实提高获取 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析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举 论证的能 力和文字表达 的能力等多方 面的能力。
2、方法与 程: 标 解 题 学 知 高考论述题的解题 和方法。
3、、与 :注意夯实 础 知识 注意建立知识 的网架 构 关注重大时政 热点问题 注重科学 维 方式的培养 以积极的心 应对论述题。、教学重点和 点: 论述题解题 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解法、题法
四、教学 程:
(一 标 : ①能否围绕论题
在论述中正确 运用所学的马 克 主义 立场、点和方法。②能否围绕论题 较为全面深入 地展开论述。③根据论题
运用相关材料
理论联系实际 地加以论证。④能否做到条理 清晰 文字流畅。
(解 对 标 的理解 ①是指围绕论题 进行论述的主
论点(即 点。在答题中 清主次 不 面面俱到
抓住主 论 点。答题时确定主
论点是论述 题正确答题的 前提。论述题的论述
一定 有论点。我们的应答不 可能与 标
完全一致 但是 有无围绕论题 展开论述的论 点 是考查我们能 力的重 依据。简单地说:这是 学 列出材料中所
现的教材知 识中的论点 即 概括出题 目材料中 论 证的论点。②是指运用所学 的科学知识对 论点逐一进行 理论论证。论证时 力 全面、深入。答题时运用学的学科知识 对论点进行理 论论证 旨在证明答题 中提出的论点 是正确的 是有相关学科 知识支撑的。
简单地说:这是 学 能围绕材料中 提炼出的论点
进行比较深入 的理论论证。理论论证来源 于教材知识 并 对每个论 证展开理论论 证 论证 全面、深入。③是指以事实、材料为依据 理论实际地对 论点进行论证。“材料”可以是题目中 或教材中提供 的相关事实 可以是时事政 治方面的相关 材料 也可以是社会
活中的相关 事。运用相关的事 实、材料对论点进 行论证 旨在说明这些 论点是正确的有事实根据的。在答题中运用 相关材料 根据试题的。注意用 事 进行论证
所举事 不必
多 也不必展开 这就 我们 有一定的概括 能力。简单地说:这是 学 能围绕材料中 提炼出的论点
进行比较深入 的事实论证。事实论证来源 于题目材料和 时政热点材料
现实 活中 的事。④是指答题的文 字表达 力 做到条 理清楚 文字流畅。也就是 做到 文字 顺 层次 明 材料和 点有 机 有一定的逻辑 性。围绕论题展开 论述时 论点的表述 简炼 论点之间没有 内容上的交叉
论述 程有逻 辑性。简单地说:这是 学 答题的 清 楚 内容 丰富 段 行 而且还 有总。
(三 题
2005年 2月28—29日 中央召开农村 工作会议。会议指出 目前我国农业 和农村的发展 还处在艰 的 爬坡阶段 农业、农村仍然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 展中最薄弱的 环节。会议强调 中国的国 决 定 农业和农 村的发展事关 全局 只有真正把解 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 重 才能把 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 动权。
请运用经济常 识的有关知识
论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性。
1、解决“三农”问题 是加强农业的础地位 充 发挥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 的 础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的需。(论点 这是因为:农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处于
础地位 起着 础的作 用。人民 活的改 善 社会各部门 产的增长 最终都取决于 农业 产的发 展水平。(理论论证 目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 展中最薄弱的 环节 必须切实巩固 和加强农业的础地位。(事实论证
2、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
。(论点
这是因为: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 上任务。(理论论证 我国现阶段的 农业 产面临 土地等自然资 源紧张、产技术总 比较落后的状 况 城乡收入差距 比较大。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实论证
3、解决“三农”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和构 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全局。(论点 这是因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重点和 点都 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 定和全面进
就不可能有整 个社会的稳定 和全面进 ;没有农民的小 康 就不可能有整 个全国人民的 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 个国民经济的 现代化。(理论论证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也必须积极推 进城乡统筹发 展 逐 缩小城乡 差别 实现共同富裕。(事实论证
由此可见 解决“三农”问题 事关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 全局 只有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 重 才能把 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 动权。(小
(四 学
三农 问题 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有全局性、根 性的问题。党的 中全会把建设 产发展、活 裕、乡 文明、村容整、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 重任。
请用政治常识 的有关知识论述国 政权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①能否围绕论题
在论述中正确 运用所学的马 克 主义 立场、点和方法。
②能否围绕论题 较为全面深入 地展开论述。③根据论题
运用相关材料
理论联系实际 地加以论证。④能否做到条理 清晰 文字流畅。(学 答题 个别指 反馈交流
(教 归纳:论述题的应对 策略
论述题是高考 政治卷的“重头戏”
06年以前的 高考论述题 参考答案相对 偏重知识罗列
阅卷 也是 “踩点”给。07年论述题的标 则以考查学 科学 维能力 为目标 凸现 论述题 “论”的。考 想获得 较高的得 必须做到以下 四个方面。
1、构建知识网全 面答问题
2、论证 深入忌 条条框框
3、梳理新闻热点 提高举证能力
4、表述 清晰注 重逻辑性 总之 我们 注意夯实 础知识 注意建立知识 的网架 构 关注重大时政 热点问题 注重科学 维 方式的培养 切实提高获取 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析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举 论证的能 力和文字表达 的能力等多方 面的能力 以积极的心 应对论述题
标 改革 力争取得好成 绩。(后作业(略
第二篇:《上海政治高考论述题的解题方法》教案
《上海政治高考论述题的解题方法》教案
政治组 管继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高考论述题的评分标准及具体要求,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知道论述题解题基本思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论述题解题方法,切实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论证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通过结合评分标准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初步知道高考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夯实基础知识,注意建立知识的网架结构,关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论述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论述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典型例题法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评分标准:
①能否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②能否围绕论题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③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④能否做到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二)解释对评分标准的理解
要求①是指围绕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论点(即基本观点)。在答题中要分清主次,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论点。答题时确定主要论点是论述题正确答题的前提。论述题的论述,一定要有论点。我们的应答不可能与评分标准完全一致,但是,有无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论点,是考查我们能力的重要依据。
简单地说:这是要求学生列出材料中所体现的教材知识中的论点,即要概括出题目材料中要论证的论点。
要求②是指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论点逐一进行理论论证。论证时要力求全面、深入。答题时运用学过的学科知识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证,旨在证明答题中提出的论点是正确的,是有相关学科知识支撑的。
简单地说:这是要求学生能围绕材料中提炼出的论点,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论论证。理论论证来源于教材知识,并要对每个论证展开理论论证,论证要求全面、深入。
要求③是指以事实、材料为依据,理论实际地对论点进行论证。“材料”可以是题目中或教材中提供的相关事实,可以是时事政治方面的相关材料,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运用相关的事实、材料对论点进行论证,旨在说明这些论点是正确的,有事实根据的。在答题中运用相关材料,要根据试题的要求。要注意用典型事例进行论证,所举事例不必过多,也不必展开,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概括能力。
简单地说:这是要求学生能围绕材料中提炼出的论点,进行比较深入的事实论证。事实论证来源于题目材料和时政热点材料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要求④是指答题的文字表达,要力求做到条理清楚,文字流畅。也就是要做到文字通顺,层次分明,材料和观点有机结合,有一定的逻辑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时,论点的表述要简炼,论点之间没有内容上的交叉,论述过程有逻辑性。简单地说:这是要求学生答题的思路清楚,内容要丰富,要分段分行,而且还要有总结。
(三)典型例题
2005年12月28—29日,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强调,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解决“三农”问题,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论点)
这是因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各部门生产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理论论证)目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必须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事实论证)
2、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论点)
这是因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上任务。(理论论证)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面临土地等自然资源紧张、生产技术总体比较落后的状况,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实论证)
3、解决“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论点)这是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理论论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事实论证)
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小结)
(四)学生练习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重任。
请用政治常识第二课的有关知识论述国家政权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求:①能否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②能否围绕论题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③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④能否做到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学生答题,老师个别指导,反馈交流)
(五)教师归纳:论述题的应对策略
论述题是高考政治卷的“重头戏”,06年以前的高考论述题,参考答案相对偏重知识罗列,阅卷老师也是“踩点”给分。07年论述题的评分标准,则以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凸现了论述题“论”的要求。考生要想获得较高的得分,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构建知识网全面答问题
2、论证要深入忌条条框框
3、梳理新闻热点提高举证能力
4、表述要清晰注重逻辑性
总之,我们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注意建立知识的网架结构,关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切实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论证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论述题评分标准改革,力争取得好成绩。
(六)布置课后作业(略)
第三篇:2013高考政治易错题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
【范例31】有人认为,国家就是运用强制力量为全社会谋福利的工具。这种观点()
A.正确,看到了国家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 B.错误,没有是看到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C.错误,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D.正确,看到了国家具有强制力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C、D。【错因分析】国家是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不可能为全社会谋福利。故AD是错误的。;C虽然看到其观点错误,但理由不正确。不是从其本质上来讲的,不选。【正确答案】B 【归纳拓展】在解题时注意审题,从什么角度考察国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国家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
【练习31】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民族党派候选人黑人奥巴马战胜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入主白宫。有人据此认为此次选举意义重大,美国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说法没有看到
()
A.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机构 B.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D.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范例32】下列对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人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人权高于主权,主权从属于人权
C.人权在本质上是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C、D。
【错因分析】本题们属于逆向选择,只要选出错误的选项即可。主权高于人权,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故选B 【正确答案】B 【归纳拓展】在江苏省的09年高考说明中增加了人权的考点,考生在复习注意教材中关于人权的叙述。
【练习32】美国无视中国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仍对我国的人权状况的攻击。为此国务院新闻办于2009年2月发表了《2008年美国的人权记录》白皮书。
下列能够体现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基本观点的是
()
A.人权就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B.人权就是主权,主权就是人权
C.人权问题政治化有利于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D.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范例33】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动体现。下列有关村民自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选举村干部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只要对村民有利就行 C.村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D.它是农民在实践中的创举,是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B、C。【错因分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选举村干部,A不选;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既要符合村民的利益,也要维护国家的利益,B错;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属于政权机关,C错 【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村委会的干部不是国家的工作人员。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是乡镇一级。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的民主实践形式。
【练习33】2009年4月江苏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2009年以来,山西省泽州县大东沟镇通过“四个转变”,扎实推进村务公开。村务公开有利于
()
A.农民依法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推进该村依法行政的进程
D.确立农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范例34】近年来,我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了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上述做法,最合适的是
A.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全面实现 D.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不断健全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C、D。
【错因分析】与党的领导无直接关系,所以A不选。这种现象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还没有全面实现,故C错误。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紧涉及到政府还有党,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体系内部监督和行政体系外部监督,所以D不选。【正确答案】B 【归纳拓展】如何加强对政府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
【练习34】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
①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范例35】阳光财政、民主财政,指的是公共财政的决策、执行的程序、资金的流向都必须公开。人大代表对公共财政的决策、执行程序、资金流向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主要行使了
A.立法权
B.质询权
C.提案权
D.决定权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D。
【错因分析】A、D属于人大的职权,不选;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的权力。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权力。故选B不选C。【正确答案】B。
【归纳拓展】注意区别人大代表与人大的权利以及人大代表与普通人民的行使权力的不同。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行使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练习35】在某市2009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A.审议权和质询权
B.立法权和决定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表决权
【范例3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008年10月28日闭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签署第5号、第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D.国家主席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D。
【错因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企业国有资产法》、《消防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错;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C不选;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D不选。【正确答案】A 【归纳拓展】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前者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后者是我国的政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石。
【练习36】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两会上强调,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中国目前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下列有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正确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范例37】2008年11月10日至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县委书记陆续走进中央党校等干部学院,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将县委书记纳为中央党校轮训对象
①有利于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④说明我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B、C、D。【错因分析】将县委书记纳为中央党校轮训这体是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提高党的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选①②;党不是政府机关,③错;④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A 【归纳拓展】依法行政是指政府,依法执政是指导,在解题注意区分。同时注意排除选择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选肢。
【练习37】“以前,感觉国家很抽象、离我很遥远;但现在,感觉国家很具体、很真实”,这是四川灾区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言。在重大灾难面前,国家“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彰显了
①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超阶级的人权 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④党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范例38】政协委员关于完善金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为国家相关改革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体现了
A.政协委员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管理
B.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C.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D.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B、C。【错因分析】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不能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管理,A不选;政协是多党合作的机构,不是民主党派和民主党派的机构,BC不选;D正确阐述了其作用,应选。
【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加强对人民政协职能的理解,区别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练习38】在每年举行的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也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上述事实表明
①政协对国家重大问题发表意见
②政协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政治协商 ③政协可以检查政府工作
④政协可以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范例39】2008年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31个省、区、市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人士205人,其中民主党派成员166人。这表明
①我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③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接受共产党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D。
【错因分析】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
友党,故选④不选②;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上领导,组织上彼此独立,③错。【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时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点。民主党派在政治上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组织和思想保持其独立性。
【练习39】受中共中央委托,2008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民主执政 B.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C.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承担着共同使命
【范例40】2008年4月30日,《西藏今昔》大型主题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大量详实的图片、文物和实物,充分展示了50多年来,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表明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
C.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物质保证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B、D。
【错因分析】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故选A;在我国,影响民族平等的因素依然存在,各民族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B错;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错;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正确答案】A。
【归纳拓展】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理解。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记念活动涉及到我们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练习40】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截止到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接受中央统一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范例41】在西藏自治区现有人口二百八十多万,其中藏族占百分之九十二以上。藏族群众中的大多数和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约有十万藏族群众信奉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下列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主要针对少数民族而言的 B.宗教信仰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保障公民信教的自由
D.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体现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B、C。
【错因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针对每一个中国公民而言的,它既保护公民信教自由又保护公民不信教自由,A错误的,C缩小了其范围;我国实行政教分离,B不选; D正确阐述了我国宗教政策,应选 【正确答案】D 【归纳拓展】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练习4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在奥运村设立了临时宗教活动场所,为信教运动员提供服务。这表明我国
A.大力发展宗教事业
B.政府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范例42】2008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联合国会议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成为朋友。中美两国能做到这样主要是因为
A.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B.中美两国结盟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C.中美两国具有合作的共同利益
D.中美两国有着一贯合作的传统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B、D。
【错因分析】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能成为合作伙伴、成为朋友是基于两国之间有共同的利益,故选C;A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B错;D说法不符合事实,不选。【正确答案】C 【归纳拓展】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背后隐藏着国家利益这根红线。树立良好的国际关系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练习42】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8年9月17日上午八时三十分左右在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的海军学院拉开帷幕。王岐山指出,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加强双方经贸合作基础牢固、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中美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将为中美经贸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体现了
①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②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③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范例43】在第八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六方会谈是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也是各方就构筑东北亚新格局进行沟通与磋商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政策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典型错误】学生容易错选A、C、D。【错因分析】我国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这体现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故选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A不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C不选;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D不选。
【正确答案】B 【归纳拓展】熟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名称与内容。涉及到我国与其它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时要联系我国的外交政策。
【练习43】2008年12月13日,应联合国邀请,中国第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大队在济南军区组建完成,并于2009年1月中旬部署到维和任务区。这表明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我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所有工作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范例44】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燃油税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在一周内提出5万多条反馈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拟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新疆天山天池附近修建煤矿的项目,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并经科学环评后,被环保部门否决。事件表明,“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不可取。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典型错误】回答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进行回答。【错因分析】没有明确本题的立意和考察的方向。
【正确答案】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②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③针对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虚假信息;
④同时,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民主决策。【归纳拓展】这是一道辨析题,对观点中正确的成份要进行肯定并说明原因,对观点中错误的成份要进行否定并说明原因。学会运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练习4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因而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运用有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范例45】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典型错误】回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
【错因分析】本题要求从怎么办的角度来回答而不是从是什么角度来回答。
【正确答案】①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③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
【归纳拓展】做题时好审清问题,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点联系材料进行回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涉及到的内容多,在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应的试题也很多。
【练习45】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练习题参考答案】
31.C 32.D 33.B 34.A 35.A 36.D 37.B 38.C 39.D 40.B 41.C 42.D 43.A
44.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敢于讲话,敢讲真话,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并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45.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通过和施行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表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内容体现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割。
第四篇:高考文综政治解题方法小结
高考文综政治解题方法小结
第一部分
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概说
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一般为单选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唯一一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另一种是在几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因而也被称为是最佳选择题。
选择题从形式上看,由题干、题肢、干肢关系三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由立意、情景、问题设置三部分组成;从类型上看,包括计算类选择题、曲线类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因果类选择题、关系类选择题、漫画类选择题、诗文名言类选择题等。
1.题干:选择题的题干一般由引文(材料)和问题导语组成,有一部分较简单的选择题没有引文。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回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而这一作用主要是由问题导语所起的,因此审题干主要是审问题导语。问题导语一般为待完成的陈述句,有很少的时候也会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其中就包括了问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角度、答题的具体指向等重要信息,考生必须要予以特别重视。引文或材料可以是重要文件摘录,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统计数据甚至俗语、谚语、漫画等,所起的作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引出问题导语中的某个话题或说法;第二种是以材料中的部分内容直接规定答题的角度、指向;第三种是以材料的全部内容来全面规定答题的角度、范围、层次、指向等。对第一种情况,考生只要略读材料即可;对后两种情况,考生必须要精读材料,弄懂其具体含义,对应出相应的知识要点,并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运用。【例l】(2010.江苏)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题肢,也称选项,是指题干后面供选择的答案。题肢有的是正确的,也有的是错误的;有的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符合题意),有的则违反题干的规定性或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不符合题意)。解答选择题一般是选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的题肢,只有在逆向选择题中才会选本身错误但符合题意的题肢。因此,做好选择题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判断正误原则”、“干肢一致原则”、“足以说明问题或解决问题原则”。【例2】(2009.海南)两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②降低国防行政管理支出
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④提高出口商品退税税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干肢关系是指题干和题肢之间在指向性上的关系。正选答案必须是干肢关系一致的,在最佳选择题中则必须是最一致的。干肢关系涉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层次、角度、答题的指向或特别限制(如“错误或不正确的是”、“最”、“主要”、“根本”、“原因或结果是”、“二者或三者关系”等),在解题时必须做详细的分析、理性的判断。
(二)解题方法概说
1.认真审题。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包括审题干和题肢两个部分。
(1)审题干。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分层、提炼、概括”,提炼出题干的主题词、中心词和限制词(统称“题眼”)。要知道这是选择题的决定因素,共同确定了题干的规定性,体现了命题的意图。①主题词主要是指知识范围提示词,如是经济方面的,还是政治、文化或哲学方面的;是政府、企业、劳动者、消费者方面的,还是党、民族、主权国家或国际关系方面的;是唯物论方面的,还是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方面的;等等。
②中心词主要指题干中的主语(主体即谁)和谓语(是什么做了什么),它进一步规定了答题的指向性,明确了答题的角度、层次。
③限制词主要指题目中起限制性作用的关键词,一般可分为范围限制词(即主题词》、主体限制词(即中心词)、程度限制词《如“最”、“根本”、“主要”)、指向限制词《如“错误”“原因”、“关系”(包括“不同”即“区别”、“共同”或“联系‘等)等类别。
【例3】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
()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
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
【例4】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上,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例如,题目列举经济万面的材料,要求选材料所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但有的同学将所给的具有迷惑性的经济学道理的选项也一同选了;题目要求选唯物论方面的选项,就不能选表述辩证法内容的选项。题干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是”或“下列关于国家的政体表述错误的是”,这是逆向提问,要求选“不是”或“表述错误的”,故不能选正向表述或表述正确的选项;又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是因为”,这里提问的是相关问题的原因,救不能选表述结果或解释定义的选项;再如“价值、价格、价值规律三者的关系是”,这一提问要求选出的选项必须是讲三者关系的,而不能是与此无关的选项:等等。
另外,在审题干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词语: ①表明与说明。“表明”和“说明”最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这种题也是高考中出现最多的试题。“表明”往往是说现象、非本质的东西,“说明”往往是指本质的东西。还有题干中出现“表现”与“体现”等关键词,该组词语与“表明”和“说明”相同,即:“表现”同“表明”,“体现”同“说明”。
②根本。根本是事物本源的、最终的根据或要求。一般而言,可以称之为根本的东西,在经济方面是“生产力”或“生产发展”,在政治方面是“统治阶级或人民的利益”,在认识方面是“实践”,在各方面都是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例5】2010年1月2 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
①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通过再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例6】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销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做事情要把握度
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例7】
(2 0 09.天津文综)中央领导最近指出,党的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没。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B.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2)审题肢。要注意区分四种不同的题肢: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一级引申选,二级引申不选。所谓一级引申,是指题肢和题干直接发生联系。二级引申则是指必须有一些中介.才能使题肢和题干发生联系(如原因的原因、结果的结果)。
【例8】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 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 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审查干肢关系,即审查题干和题肢的规定性是否一致,即题肢是否符合题意。做好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是“干肢一致原则”,具体包括:
①考查的知识范围一致。如题干要求唯物论的知识,正选题肢就必须是唯物论方面的,而不能是辩证法或认识论、价值观等方面的。
②中心词一致,包括主体一致(主语一致)、性质或活动一致(谓语一致)、主体与其性质或活动一致《主谓一致)三个具体要求。如题干涉及“党”如何做某事,正选题肢则必须是“党”的知识、必须与所做的事直接有关,否则就必须排除.
③限制词一致,包括程度限制词一致和指向限制词一致。如题干要求“主要”、“根本”、“最”的,那么不符合“主要”、“根本”、“最”的题肢则必须排除;题干要求“错误的是”的题肢表述本身正确的必须排除;题干要求“原因”的,与题干不存在因果关系或是题干的“结果”而非“原因”的题肢必须排除;题干要求“二者或三者关系”的,那么题肢不是讲题干所规定的二者关系或三者关系的则必须排除;题干要求“不同之处”的,那么题肢讲“共同点”或与“不同之处”毫无关系的必须排除。
2.解题的基本要求是“以干求肢、于肢相符”,基本方法是直选法和排除法。
(1)直选法:即对基础知识类试题《往往一读即知答案》,读题完成后直接选择正确题肢的方法。这是最快捷的解题方法。
(2)排除法,即排除明显错误的题肢《排谬法》、明显与题意无关的题肢(排异法)、外延明显不符的题肢《排宽法或排窄法》、因果关系或递进关系明显颠倒的题肢(排倒法》、与题干表述重复的题肢《排重法)等等。这是用的最多的解题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①排谬法。排除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但逆向选择题除外。【例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2 0 10年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图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②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应予以排除。
【例10】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 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B带来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D.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③排宽(窄)法。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则予以排除。
第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务必准确把握,慎防题肢用相似的词语、符号,暗中将它的意思(内涵)改变,使其成为错误的选项。
【例11】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 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观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二.题肢中概念的规定性(内涵)要与题干一致,外延才会相符。如果题肢中概念的外延过大或过小,则干肢概念的内涵也必然不同。
【例12】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 2 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 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第三,慎防以偏概全的题肢。以偏概全的题肢是指用片面的题肢,或者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题肢,来说明需要全面、完整说明的题干。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④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要求具有因果关系,要弄清究竟有无因果关系,谁为因,谁为果。无因果关系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可称排倒法。该题型有四种情况需引起重视:一是要区分清楚原因的性质,即是否要求“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二是是否针对结果回答了原因(注意原因和结果的对应性);三是要注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四是题肢是否是题意的简单重复。
(三)若干类选择题的解法
1.改革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鲜明特色,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是因为改革()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基本制度 ②调整了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④调整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①错误;③简单重复了题干;②④正确,故选D。
第五篇:政治学科解题方法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
一、客观题:排错→除异→选优
二、主观题
1、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④边审材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2、审设句:①范围(如果没有给,就要联系材料自己判断,材料侧重哪方面就重点写哪方面);②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识题,意义题);③设问中的主体和客体。
3、组织答案要点
(1)要点:①段落化;②序号化;①②③abc;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①先重点,再其它;②先观点,再材料;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④搜索课本相关语言,把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经济常识)
一、是什么
1、图表题(说明经济现象):①概括材料(表头、表格→横比和纵比、附注、关系→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联系);②得出结论(问题所在+时政热点)。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要点+内容)+联系材料。
二、为什么
1、一般型: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概括材料)。
2、意义型:两个角度(国内国际);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人民→劳动者和消费者)(1)国家
A、国内经济:有利于①社义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⑤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
B、对外经济:
a、本国:有利于①对外贸易的四个作用;②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④促进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⑤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①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②互通有无、调济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c、区域合作交流方面:有利于①优势互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②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③巩固和扩大合作区域内的市场,增强区域合作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等等
(2)人民:有利于①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调动劳动积极性、主动性;③增强意识(市场和竞争等),树立正确的观念(消费观等);④维护合法权益(生命财产安全)。(3)企业:
(1)国内:有利于①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夺占有市场;②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④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获得更多利润和收益;⑤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对外:有利于①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提高国际竞争力与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三、怎么办(国家、企业、个人)(1)国家
A、生产领域:①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②市场经济的两只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③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④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消费/对外政策);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⑧时政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分配领域:①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②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③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⑥在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C、交换和消费领域: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费水平。④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消费。⑤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D、对外经济领域:①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②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开展双边贸易,反对不等价交换,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运用关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对外贸易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⑥熟悉和运用世贸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2)企业
①价值规律作用的三个要求:a、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b、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经营者的素质;c、提高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②提高经济效益的四点:a、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b、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c、企业生产要面向市场,生产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注意研制开发新产品;d、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
③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展正当竞争的五点:a、企业要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b、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名牌产品;c、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d、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e、自觉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a、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b、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人民
A、劳动者:①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权利)。②参加劳动培训,提高职业技能。③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④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
B、消费者: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②增强权利意识,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权利)。③增强法制观念,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权(维权途径)。④提高自身素质,履行义务,遵守社会公德。
四、谈认识(看法)
①是什么:现象的性质;②为什么:a.原理/内容分析;b.正面意义/反面危害及实质;③怎么办:举措(书上+材料)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三、注意答题角度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学科解题方法(政治常识)
(关键是分清主体和客体,答题思路:原理依据+联系材料+现实意义+客体)
1、是什么:原理依据+分析材料
2、为什么:①国家机关(政府):a.国家性质 ;b.职能+原则;c.宗旨(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d.现实意义: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②党:a.性质和宗旨(先进性,三个代表);b.地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c.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联系);d、现实意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义和谐社会;密切党同人民联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地位)
③国家:a.性质;b.义务(职能):维护人民的权益;c.原则。④人民:a.关系(和谐、统一);b.地位、权利与义务;c.原则。
3、怎么办
①按国家机关: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行政机关(职能+原则+指导思想)、司法机关。
②党:a.地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b.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c.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③国家:义务(职能)+原则;④人民:义务+原则。
4、国际问题
①分析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霸、强、国际新秩序);国际竞争实质;世界格局;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易忽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对外政策和职能。②我国对外活动:对外政策和对外职能+国际背景+意义
a.对外政策(名称、决定因素、基本内容);b.对外职能;c.对我国和世界的意义(现实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5、政治意义
①现实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义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对内职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荣誉。③对外职能:
a、我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世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促进世界多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党:完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人民的利益;体现党的性、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