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

时间:2019-05-12 22:1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

第一篇: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旅鼠之谜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旅鼠之谜》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旅鼠之谜》(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30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2名。大多数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能够按要求去做。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勇于联想和探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旅鼠之谜》是一篇别致的科学小品,用记叙、主要是对话的方式讲述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强堪称动物世界之最,每当繁殖高峰,就会出现奇怪的自杀行为,或招引天敌,或死亡大迁移。文章卒章显志,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4.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2). 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3). 引导学生从旅鼠的行为上反思人口问题以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其它问题。

5.教学难点: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2).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预习:

1、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问:同学们都预习过《旅鼠之谜》了,先来看看大家重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PPT:

一、请读准下列红字的字音。

媲美 挑衅 迷惘 啮齿

徘徊 逃窜 滑稽 歧途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师: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见识浅。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关的成语还有哪些?

生: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无名鼠辈、抱头鼠窜、胆小如鼠、过街老鼠„„

【由学生较为熟悉的老鼠导入,另外通过学生对“鼠”字成语的回忆,增加一定的课外积累】

(二)、整体感知文章

师:看来大家对老鼠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对于旅鼠同学们有什么了解?我来提三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之前对《旅鼠之谜》有预习,在预习基础上应该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资料)

问题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预想: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课文第一句提到“我”在此抓到一只旅鼠而错误地直接回答)

引导:这只是“我”抓到一只旅鼠的地址,而不是旅鼠生活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文中或者题目下的方框中找到答案: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

师明确:旅鼠生活在北极草原上。

问题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样?

预想:课文第四段“除了颜色深一点,与田鼠没什么明显的区别。黑色的绒毛,尖尖的嘴巴”(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注意到后面的毛色变化,提出来就补充上去,没有提出来教师到后面分析第二大奥秘时再补充)。

问题三:旅鼠主要以什么为食?

预想:课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细心的学生能在预习时留意到,学生没有注意的需要教师指出)

师:刚才我们通过三个简单的问题对北极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更多地来了解旅鼠。看到题目,大家会好奇什么?

生:旅鼠有什么“谜”?

师给出明确任务,PPT呈现: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旅鼠有几个奥秘?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旅鼠的这几个奥秘,并在文中划出相对应的语句。

预想:由文中丹尼斯的“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难解之谜”、“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学生应该能准确回答第一个问题。重点分析第二个问题(学生小组轮流回答)。

师:这三句应该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出来,大家要学会找出标志性的语句,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学法指导)。

师:旅鼠有三大奥秘,我们先来看它的第一大奥秘,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什么?请你概括。

生:繁殖得很快。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在文中找出依据。

预想一:第七段到十三段(只要回答出主要的第七段、第十一段即可)

预想二:具体的语句“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从3月份的2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

师:第七段“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比较。将旅鼠繁殖的速度与细菌分裂的速度作比较。

师:第十一段把一对旅鼠一年之中能繁衍多少后代写得很具体,这是为什么?

师:数字写得很具体中有很多的数字,从说明方法来说是——

生:列数字。作用: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师:十一段除了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有一个特点是什么?

预想一:学生能看出第一代第二代是详写,后面略写。

预想二:学生看不出,教师引导,第一代第二代跟后面的相比写得比较详细,描写详略得当。

师:第十一段举了一对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数字的方法一代一代推算下来,前面一二两代详细写,后面简略写,详略得当,具有科学性、可信度,使读者也能感受到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

师:我们概括一下

PPT:旅鼠第一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

师: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什么?

预想:第二大奥秘比较难概括,先找出第十七段“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由此得知,可在十四段至十六段找到答案,主要是十五段。“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怎么节制?繁殖过多后,“奇怪的现象”有哪些?这些现象都表明旅鼠好像想法设法想自杀。

PPT: 旅鼠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想自杀似的;

师: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比较简单,书本有概括。

生:旅鼠死亡大迁移。

师:为什么旅鼠要进行“死亡大迁移”?它们是怎么行动的?

预想: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在第十七段找到答案。

PPT: 旅鼠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师: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旅鼠的三大奥秘可不可以互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预想:一部分同学能想到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都与繁殖有关。需要教师明确: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每个奥秘都在前一个的基础和前提下,体现了说明文严谨的逻辑性。

师:刚才我们分析的旅鼠的三大奥秘都是在丹尼斯叙述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们看看在听丹尼斯叙述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表现和疑问。

在听到旅鼠的第一个奥秘时,“我”是怎样的表现?

预想:学生应该会把有关“我”的描写都找出来,教师帮助提炼关键字。“我”一开始是半开玩笑式的,后来在丹尼斯列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时,“我”是迟疑、怀疑,然后经过自己的计算,进而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感叹“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

PPT:“我”的表现: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

师:那在听到旅鼠的第二大奥秘后,“我”是怎样的反应?

预想:学生比较容易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PPT:“我”的变化: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师:文章的第十八段到二十三段都是“我”和丹尼斯关于旅鼠第三大奥秘的探讨。“我”一直在向丹尼斯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有哪些疑问?丹尼斯又是怎样一一回答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疑问,“我”的第一个推测是它们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大饥荒,丹尼斯是怎么回答的?

生:否定了,因为它们有充足的食物,而且即使是中途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

师:那第二个推断是什么?

生:旅鼠视力很差,鼠目寸光,很难把大海和小河区别开。

师:丹尼斯又是怎样回答的?

师出示图片显示旅鼠的迁移方向,确定旅鼠的目的地都是大海。

师:“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旅鼠都这样跳进大海自杀,那么是不是要断子绝孙?

生:它们会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且担负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

师:三个假设一个比一个更加深入,排除其它可能性,强调旅鼠自杀的目标十分明确。

师:这个过程中,“我”的表现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我每个猜测的结果怎么样?有没有知道旅鼠“死亡大迁移”是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旅鼠的奥秘解开了没有?

生:没有。(第二十七段:许多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对北极的旅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总想解开其中的奥秘,但是都失败了)

PPT:“我”的变化: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

“我”与丹尼斯的一问一答之间,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师:旅鼠之谜没有解开,但是最后文章留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全班齐读最后一句“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句话说明了现在世界的哪方面问题?

生:人口问题。(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可能会多说一些情况)

师:现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口?

生:60亿。

师:截至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5.8亿,据相关统计显示,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突破70亿。并且这些都只是登记下来的人口数据,还有很多人是没有登记的,实际数据还要庞大。

• PPT: 有关资料:人类人口发展数据

• 材料1: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仍将达到90—100亿。

师:同学们说说人口问题会带来其他什么问题?

生:人口问题还会带来其它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口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我们向自然索取更多会造成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破坏更严重,环境更加恶劣。现在我们的气候反常也是跟人口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上一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的消逝也跟人口增长有关。

师:有同学在担心,我们会不会也走上旅鼠的道路。答案当然是不会的。我们人类是拥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我们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例如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大家平时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的一些相关报道,我们也在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遏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现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寻找方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大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三)、探讨这篇文章的体裁:

师:好了,整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下面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预想一: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这是一篇记叙文,另外有学生会认为是说明文,进行逐步讨论分析。

师:有些同学认为是记叙文,那请问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是不是这些要素都有。

PPT: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果: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师:看来,这篇文章满足记叙文的六要素,可以说是一篇记叙文。那还有同学说它是一篇说明文,因为刚才分析时有提到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这篇文章都是在向我们介绍旅鼠的。但是整篇文章都是两个人的对话,又有故事情节。与一般的说明文比起来更加——

生:形象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教师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体裁比较特殊。

PPT: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预想二:学生直接回答是记叙文,因为符合记叙文的六要素。

师引导:但是它和一般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讲的都是关于旅鼠的知识。分析的时候介绍旅鼠繁殖能力惊人还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还有什么特点,通篇都是两个人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看来是篇很特殊的“记叙文”。

PPT: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把旅鼠的相关知识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呈现出来,又有故事情节,PPT:

好处: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写作启示:文无定法。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学生举例自然界其它的奇异现象、未解之谜,老师简单补充。

师:旅鼠之谜只是神奇的自然界的其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自然界还有很多其它的谜团。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

教师根据时间情况,简略介绍。

(五)、总结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未知领域的探索史和奋斗史。

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是不可怕的,因为,只有先提出疑问,才会有后来的解答疑问的办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同学们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提问,你会受益良多,你也会发现世界如此宽广而迷人。8.课堂练习:

见教学过程。

9、作业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逃窜(càn)笃信(dǔ)啮齿(niâ)饶有兴趣(ráo)B.媲美(pì)挑衅(xùn)迁徙(xì)焦躁不安(záo)C.惊讶(yà)揪住(jiōu)覆没(mò)东跑西颠(diān)D.迷惘(wǎnɡ)悬崖(yá)苔藓(xiǎn)汹涌澎湃(pài)

2.下面每句话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该字,并在田字格中改正。

A.我仔细地端祥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B.旅鼠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及剧地膨胀。C.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

D.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绕有兴趣地看着我。

3.“那么”在充当关联词使用时,与“假使”配对,如果增添进下列词句,放置恰当的一项是()。

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①每窝12只,②一共84只,③这是它们的第二代,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A.①B.②C.③D.④ 4.将下列句子的成分用符号标出来。A.你真认为我会像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选自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教育资源网 配套练习册 11. 自我问答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时,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采用了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几个问题都由集体智慧来归纳总结了。自定义动画生动地再现了旅鼠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来思考问题。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口头表述不清晰;解读课文的思维不够开阔。如果让学生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趣味性,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说、多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旅鼠之谜说课稿

《旅鼠之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 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据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解读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课文内容,我的教学设想是:以课文

内容为载体,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又能使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探索自然奥秘,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思考,激发想像,发展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概括;言说;启迪)

(一)、激趣导课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乡——北极入手,让学生根据预先查找的资料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学习本文,我认为首先要抓住题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难解之迷,可以让学生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虽然是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这个奥秘时可以思考: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着可以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回答,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从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内容上重要设置两个问题:

1、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2、“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中国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忧患,美国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预见。

为什么设置这两个问题呢,一是对文章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仅仅在写旅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启示。

二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师: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 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3、了解写法。因为这篇课文的写法很特殊,应该了解一下。

可以先问学生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

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用了许多说明性的语言。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

2、“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对此,你怎么看的?

五、领悟创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之谜”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旅鼠之谜

《旅鼠之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2. 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3. 引导学生从旅鼠的行为上反思人口问题以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其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全文通过“我”和丹尼斯的对话,主要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展开,使人们对其有了全面的认识。学习本文,应全面了解这三大奥秘。全文一共有二十八个自然段,集中交代旅鼠奥秘的从第七段到十七段。主要分析这一部分,概括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是文本体裁比较特殊,满足了记叙文的六要素,又穿插着说明文的列数字的方法,通篇都是两个人围绕着旅鼠展开的对话。学生比较难定位文章的体裁。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PPT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预习:

1、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问:同学们都预习过《旅鼠之谜》了,先来看看大家重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PPT:

一、请读准下列红字的字音。

媲美 挑衅 迷惘 啮齿

徘徊 逃窜 滑稽 歧途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师: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见识浅。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关的成语还有哪些?

生: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无名鼠辈、抱头鼠窜、胆小如鼠、过街老鼠„„

【由学生较为熟悉的老鼠导入,另外通过学生对“鼠”字成语的回忆,增加一定的课外积累】

(二)、整体感知文章

师:看来大家对老鼠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对于旅鼠同学们有什么了解?我来提三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之前对《旅鼠之谜》有预习,在预习基础上应该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资料)

问题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预想: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课文第一句提到“我”在此抓到一只旅鼠而错误地直接回答)

引导:这只是“我”抓到一只旅鼠的地址,而不是旅鼠生活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文中或者题目下的方框中找到答案: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

师明确:旅鼠生活在北极草原上。

问题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样?

预想:课文第四段“除了颜色深一点,与田鼠没什么明显的区别。黑色的绒毛,尖尖的嘴巴”(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注意到后面的毛色变化,提出来就补充上去,没有提出来教师到后面分析第二大奥秘时再补充)。

问题三:旅鼠主要以什么为食?

预想:课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细心的学生能在预习时留意到,学生没有注意的需要教师指出)

师:刚才我们通过三个简单的问题对北极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更多地来了解旅鼠。看到题目,大家会好奇什么?

生:旅鼠有什么“谜”?

师给出明确任务,PPT呈现: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旅鼠有几个奥秘?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旅鼠的这几个奥秘,并在文中划出相对应的语句。

预想:由文中丹尼斯的“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难解之谜”、“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学生应该能准确回答第一个问题。重点分析第二个问题(学生小组轮流回答)。

师:这三句应该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出来,大家要学会找出标志性的语句,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学法指导)。

师:旅鼠有三大奥秘,我们先来看它的第一大奥秘,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什么?请你概括。

生:繁殖得很快。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在文中找出依据。

预想一:第七段到十三段(只要回答出主要的第七段、第十一段即可)

预想二:具体的语句“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从3月份的2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

师:第七段“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比较。将旅鼠繁殖的速度与细菌分裂的速度作比较。

师:第十一段把一对旅鼠一年之中能繁衍多少后代写得很具体,这是为什么?

师:数字写得很具体中有很多的数字,从说明方法来说是——

生:列数字。作用: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师:十一段除了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有一个特点是什么?

预想一:学生能看出第一代第二代是详写,后面略写。

预想二:学生看不出,教师引导,第一代第二代跟后面的相比写得比较详细,描写详略得当。

师:第十一段举了一对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数字的方法一代一代推算下来,前面一二两代详细写,后面简略写,详略得当,具有科学性、可信度,使读者也能感受到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

师:我们概括一下

PPT:旅鼠第一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

师: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什么?

预想:第二大奥秘比较难概括,先找出第十七段“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由此得知,可在十四段至十六段找到答案,主要是十五段。“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怎么节制?繁殖过多后,“奇怪的现象”有哪些?这些现象都表明旅鼠好像想法设法想自杀。

PPT: 旅鼠第二大奥秘: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想自杀似的;

师: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比较简单,书本有概括。

生:旅鼠死亡大迁移。

师:为什么旅鼠要进行“死亡大迁移”?它们是怎么行动的?

预想: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在第十七段找到答案。

PPT: 旅鼠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师: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旅鼠的三大奥秘可不可以互换?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预想:一部分同学能想到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都与繁殖有关。需要教师明确: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每个奥秘都在前一个的基础和前提下,体现了说明文严谨的逻辑性。

师:刚才我们分析的旅鼠的三大奥秘都是在丹尼斯叙述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们看看在听丹尼斯叙述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表现和疑问。

在听到旅鼠的第一个奥秘时,“我”是怎样的表现?

预想:学生应该会把有关“我”的描写都找出来,教师帮助提炼关键字。“我”一开始是半开玩笑式的,后来在丹尼斯列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时,“我”是迟疑、怀疑,然后经过自己的计算,进而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感叹“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

PPT:“我”的表现: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

师:那在听到旅鼠的第二大奥秘后,“我”是怎样的反应?

预想:学生比较容易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PPT:“我”的变化: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师:文章的第十八段到二十三段都是“我”和丹尼斯关于旅鼠第三大奥秘的探讨。“我”一直在向丹尼斯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有哪些疑问?丹尼斯又是怎样一一回答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疑问,“我”的第一个推测是它们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大饥荒,丹尼斯是怎么回答的?

生:否定了,因为它们有充足的食物,而且即使是中途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

师:那第二个推断是什么?

生:旅鼠视力很差,鼠目寸光,很难把大海和小河区别开。

师:丹尼斯又是怎样回答的?

师出示图片显示旅鼠的迁移方向,确定旅鼠的目的地都是大海。

师:“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旅鼠都这样跳进大海自杀,那么是不是要断子绝孙?

生:它们会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且担负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

师:三个假设一个比一个更加深入,排除其它可能性,强调旅鼠自杀的目标十分明确。

师:这个过程中,“我”的表现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我每个猜测的结果怎么样?有没有知道旅鼠“死亡大迁移”是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旅鼠的奥秘解开了没有?

生:没有。(第二十七段:许多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对北极的旅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总想解开其中的奥秘,但是都失败了)

PPT:“我”的变化:

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

“我”与丹尼斯的一问一答之间,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师:旅鼠之谜没有解开,但是最后文章留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全班齐读最后一句“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句话说明了现在世界的哪方面问题?

生:人口问题。(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可能会多说一些情况)

师:现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口?

生:60亿。

师:截至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5.8亿,据相关统计显示,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突破70亿。并且这些都只是登记下来的人口数据,还有很多人是没有登记的,实际数据还要庞大。

• PPT: 有关资料:人类人口发展数据

• 材料1: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仍将达到90—100亿。

师:同学们说说人口问题会带来其他什么问题?

生:人口问题还会带来其它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口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我们向自然索取更多会造成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破坏更严重,环境更加恶劣。现在我们的气候反常也是跟人口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上一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的消逝也跟人口增长有关。

师:有同学在担心,我们会不会也走上旅鼠的道路。答案当然是不会的。我们人类是拥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我们现在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例如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大家平时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的一些相关报道,我们也在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遏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现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寻找方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大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三)、探讨这篇文章的体裁:

师:好了,整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下面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预想一: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这是一篇记叙文,另外有学生会认为是说明文,进行逐步讨论分析。

师:有些同学认为是记叙文,那请问记叙文的六个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是不是这些要素都有。

PPT: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果: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师:看来,这篇文章满足记叙文的六要素,可以说是一篇记叙文。那还有同学说它是一篇说明文,因为刚才分析时有提到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这篇文章都是在向我们介绍旅鼠的。但是整篇文章都是两个人的对话,又有故事情节。与一般的说明文比起来更加——

生:形象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教师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体裁比较特殊。

PPT: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预想二:学生直接回答是记叙文,因为符合记叙文的六要素。

师引导:但是它和一般记叙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讲的都是关于旅鼠的知识。分析的时候介绍旅鼠繁殖能力惊人还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还有什么特点,通篇都是两个人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看来是篇很特殊的“记叙文”。

PPT: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把旅鼠的相关知识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呈现出来,又有故事情节,PPT:

好处: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写作启示:文无定法。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学生举例自然界其它的奇异现象、未解之谜,老师简单补充。

师:旅鼠之谜只是神奇的自然界的其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自然界还有很多其它的谜团。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

教师根据时间情况,简略介绍。

(五)、总结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未知领域的探索史和奋斗史。

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是不可怕的,因为,只有先提出疑问,才会有后来的解答疑问的办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同学们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提问,你会受益良多,你也会发现世界如此宽广而迷人。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的作者是位梦华,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融科学知识于记叙之中的科学小品文。作者巧妙构思,运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读来富有情趣。教学中先引领学生明确旅鼠的奥秘,从文章中提取相关信息;再通过比较明确作者运用了“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理解科学小品文的精妙之处;然后学习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①查阅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

②搜集有关旅鼠以及其它动物奇异现象的资料。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们就会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大海,集体自杀。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今天,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世界,详细了解旅鼠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画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②思考并概括旅鼠有哪些奥秘?

2.质疑交流

①词语重点:神秘莫测媲美膨胀滑稽道听途说繁衍

②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③旅鼠的奥秘:北极旅鼠繁殖能力超强;旅鼠超出一定数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以吸引天敌;如果死不成,几百万只旅鼠直奔大海,集体自杀。

3.探讨:旅鼠的奇特行为给对人类有何启示?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三、赏读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

简要回顾本文内容。

2.作者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旅鼠的这些奥秘?请举例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后,列提纲回答。

教师总结: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的介绍给大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教师先将本文的概括介绍投影显示,学生在对比中明确:

① 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③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科学小品文的写法特点。

①作者运用灵活的方式,采取多种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科学知识;

②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③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

四、积累拓展

1.请用二、三百字将本文介绍的知识概括出来,然后小组交流,选出两名代表在班内交流并评价。

2.除了旅鼠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的奇特行为,请将课下搜集的相关知识讲给同组同学听。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其查阅的资料,全班交流,注重找出动植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

五、课下作业

运用本文的写法,将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动植物的奇异行为写成一篇科学小品文。

第五篇: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教学目的:

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

2、熟读进而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和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促进我们取得成功的动力。这也正验证了孟子的一句话,“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简介: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负责和参与了《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明王朝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当时影响很大。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本文是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二、朗读课文

1.生字学习,注音朗读。嗜 弗 怠 俟 箧 屣 皲 媵 衾

烨 緼 廪 馁 谒 撰 贽 叱 咄

2、全班朗读。

3、教师范读。

三、探讨讲析

1)教师组织探讨发言,学生举手解词析句,教师指正。

2)教师将重要实词、虚词、文言现象板书整理在黑板上。

3)学生在讨论的同时认真笔记板书内容。

板书内容: 即:就。嗜:喜欢,爱好。

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

每:常常。

假借:同借义。

弗之怠:即弗怠之。怠,懈怠,放松。

走:跑,引伸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

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硕,大。

趋:快步走,奔赴。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问题。

德隆望尊:即“德高望重”。填:充塞,挤满。

降:和缓。

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

援:引,提出。质:询问,请教。

请:请教。

或:有时。

叱咄:大声斥责。至:周到。

俟:等待。卒:最终。箧:书箱

曳屣: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

穷冬:隆冬,深冬,严冬。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舍:这里指学合、书馆。

支:通“肢”

僵劲:僵硬。

媵人:这里指旅店里的服务人员。

汤:热水。

沃灌:浇洗,擦洗。

衾:被子

和:缓解过来,暖和过来。

寓:寄居。

逆旅:旅店。

再:两次。

食:同“饲”,给饭吃.被:通“披,穿着。绮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缨:帽带。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着。

容臭:香袋,香囊。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緼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破。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因为。

中:内心。

口体之奉:供养口和身体的,指吃的穿的。

廪稍:官家给的粮食。廪,米仓。

县官:指朝廷、官府。

四、教师指导学生辨别词意:

1)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 热水

今义: 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 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 最终

今义: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3)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5)虚词辨析:

以: 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 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弗之怠 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五、朗读背诵课文。

六、感知研讨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4)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其他学生的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中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6)分析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7)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明确:1)课文通过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4)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5)未尝稍降辞色。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5)本文善用对比,集中在文章正体的第1、2段上,以自己“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蕴袍敝底”与太学诸生

“廪稍之供”“葛裘之遗”的求学生活相对比;以自己“行深山巨谷”与太学诸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的求学环境对比;以自己“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与太学诸生的“未有问而不告”的求师状况对比;以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乎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的求学条件对比,对比之后,段末水到渠成,顺势假设,指出大学诸生中,如有业不精,德不成者,根本原因在“心不若余之专”,辜负了那样好的环境条件;用假设方式而不指实,谦和客观,使人感到亲切真诚。

6)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7)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画荻教子

七、课文作业:

第一课时:

1、理解背诵重点字词语句的意思。

2、书面完成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下载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旅鼠之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课标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五柳先生传》 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

    人教课标八年级下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四节 变阻器教案

    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旅鼠之谜》导学案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荔波县甲良中学 八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编号 主备教师 何立凤 时间 2011年5月18日 备课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印刷 份 课题 :第13课《旅鼠之谜》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

    八年级下册13旅鼠之谜教师版

    《旅鼠之谜》导学与反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

    八年级语文旅鼠之谜同步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 第十三课《旅鼠之谜》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逃窜(càn) 笃信(dǔ) 啮齿(niâ) 饶有兴趣(ráo) ...B.媲美(pì)挑......

    人教课标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桥之美》优质课竞赛说课稿初中

    《桥之美》优质课竞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桥之美》,下面我将从以下方面来陈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 说教材1、 教材地位分析 《桥之美》选自八......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敬畏自然》 所在单元: 三单元 授课学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并识记“敬畏、蓬蒿、精巧绝伦、不自量力、相形见绌、咫尺、深邃......

    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人与自然 一、单元分析: 《新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