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课标八年级下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四节 变阻器教案
变阻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教学难点: 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教具:小灯泡 电源 开关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质疑探究交流合作互相学习
一、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变阻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变阻器,看谁能说明滑动变阻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滑动变阻器使用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变阻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变阻器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变阻器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变阻器有几种正确接法?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变阻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变阻器,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变阻器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变阻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变阻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不同点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本课小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作用 使用 优点等.布置作业:本节伴你学
授课体会: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变阻器,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同讨论分析,归纳出变阻器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变阻器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变阻器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第二篇:人教课标八年级下第六章电压电阻 第四节 变阻器教案 (8)
教学内容:变阻器
【学习目标】
1.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用途.
2.正确的在电路中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结构示意图,并说明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电阻、电流的变化情况.
3.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并在实际电路中能够正确使用变阻器. 4.说明电阻箱的构造、作用,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主体知识归纳】 1.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用途: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安全. 2.电阻箱
(1)原理:电阻箱实质上是一种能表示阻值具体大小的变阻器.通过调节其旋盘,可以使不同大小的电阻接入电路,从而调节电路电流.
(2)用途:可供选取不同大小的定值电阻;代替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基础知识讲解】 1.如何连接滑动变阻器
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并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是本节的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其作用是当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时,改变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注意:(1)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它的电流超过最大值,否则会烧坏变阻器.(2)使用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调到最大.(3)接线柱的连法:不管有几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把它连入电路中时,可采用“一上一下”法.“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绝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始终等于最大阻值,不起变阻作用). 2.怎样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变化
判断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的变化是本节的难点.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会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而使电阻改变,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具体可按以下顺序判断.
(1)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路接法.(2)判断滑动变阻器哪部分连入了电路.
(3)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断通过电流的电阻线长度的变化.(4)由电阻长度的变化,判断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的变化.
例题.在图7—2中,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L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解析:从图中可见,变阻器的电阻丝AP段连入了电路,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丝AP段变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个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亮.
注:此题是判断由于一个量的变化而引起其他量的变化的问题,是中考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分析时应全面地分析各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切不可只分析各自的规律而不建立各规律间的联系,顾此失彼,产生错误.
方法指导: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改变,就相当于改变电路的状态,有关物理量也在改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判断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出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从而判断灯泡亮度的变化.
【同步达纲练习】
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____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阻值的大小.
2.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 Ω,2A”的字样,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将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当滑片P分别为下列情况时,确定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AB(如图7—3所示)
(1)滑片P在最左端时,RAB=____.(2)滑片P在中点时,RAB=____.(3)滑片P在最右端时,RAB=____.
3.变阻器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应用,调节____和____(限填家用电器名称)音量大小的____就是一种变阻器.
4.图7—4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____,电阻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7—5为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当使用A、D两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段,当滑动片右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____.将B、C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段,当滑动片右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____.
6.如图7—6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将____,电流表的读数将____.
7.欲使图7—7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哪移都不可以 D.向左移向右移都可以
8.如图7—8所示的器材,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并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用实线把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要使电流表示数增大,需向____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思路拓展题】 观察与思考
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动脑思考:变阻器怎样连接时,改变滑片位置能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大小?怎样连接时,阻值几乎为零?怎样连接时,阻值恒等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试分别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做一做
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7—9所示.先把滑片置于最左端,然后缓缓向右移动,你会发现什么问题?请做做看,你能想办法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吗?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连入电阻线的长度
2.这个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是2A
(1)0
(2)5Ω(3)10 Ω
3.收音机
电视机
电位器
4.变大
变大
变小
5.AP
增大
BP
减小
6.变小
不变
7.A 8.略 【思路拓展题】 观察与思考
提示:可参阅课本P96图7—11回答. 做一做
答:此电路里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只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Rm之间(Rm代表最大阻值),假如把滑片移到了最右端,这时电路中电阻为零,形成全短路,电流很大,将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用电器.如小灯泡或一个定值电阻,以保护电流表和电源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电阻
一、设计理念
1.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本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打开探究之门情境——探究与发现——认知与实践——拓展与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学生易于观察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解决实际困扰学生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的内容真实、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建模的能力,逐步养成能通过简单模型来学习物理,体会物理的乐趣;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构造,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创造出滑动变阻器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情境创设”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 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异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 ”,单位:欧姆(Ω);
②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引导学生步入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认知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七、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附:补充介绍“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由学生课后了解。
八、板书设计
第四篇:人教课标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 《我的母亲》教案
2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
语。
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能力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转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母爱,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忽视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阅读
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文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是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那几件事?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教师点拨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解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意。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炼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回顾人生历程时,胡适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念之
情,但在文中却极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讨论后交流结果,教师点拨。
2、品味关键语词,把握自转的语体特点。
课后题第二题 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三)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我”的童年经历(铺垫、呼应)
对“我”的管教“严师”“慈母”
主当家之难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体不受污辱捍卫名节“很有刚气”
影响“我”的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怀 念 敬 爱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8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上次介绍作者时,提到了另外一位大文学家欧阳修。今天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作品《醉翁亭记》。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写作背景:
范仲淹倡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臣诬陷排挤。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四、整体把握: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之后订正字音,然后学生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句。3.文章结构:(1)层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2)线索: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一。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