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_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 解决问题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二.学情分析:
我对我班学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班有45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把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五.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1.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电脑课件的演示,突出单位“1”这一
重要知识点。2.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画线段图,感受文字与图形的转化统一。3.尝试发现法,让学生尝试自己画,自己去列式,在尝试的过程
中发现问题。4.最后运用概括总结法让学生概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说”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身体由什么组成的?”学生交流汇报,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交待: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水,很自然地引入到例题的情境中来。
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
解决第一个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1.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的量。
2.回忆分数乘法画线段的方法,尝试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尝试列出量关系式。
4.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列试解答。
以上四个步骤都是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前提下,然后指名汇报,同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出完整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如果说解决第一个问题由教师的扶到学生的悟,那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完全做到放,让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发现,独立去完成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这样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
本节练习我以“智慧屋”的形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呈现了我精心设计的,层次不同的,由浅入深的四个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把文字转化成图形的思想方法,这几道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难易适宜的思考空间,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
这是全课的总结,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用“难、比较难;容易,比较容易”等词语来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再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在本节课结束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验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让后进生对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七.板书设计
(我把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课的知识要点,又做到了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
张全
第二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更多资源:http://www.xiexiebang.com/shaojianfang789
《 解决问题 》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这节课内容我分八块为大家进行评说。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二.学情分析:
我对我班学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班有34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样的三维目标既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把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五.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谈一下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为力求体现“引导学生玩数学,帮助学生做数学”这一教学理念,更多资源:http://www.xiexiebang.com/shaojianfang789
教学主要举措为动手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导合作发现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转化”的全过程。
同时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1. 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电脑课件的演示,突出单位“1”这一
重要知识点。2. 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画线段图,感受文字与图形的转化统一。3. 尝试发现法,让学生尝试自己画,自己去列式,在尝试的过程
中发现问题。
4. 最后运用概括总结法让学生概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六.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说”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身体由什么组成的?”学生交流汇报,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交待: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水,很自然地引入到例题的情境中来。
(设计意图:谈话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让学生处于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去学数学。)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 课件出示例1。
解决第一个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1. 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的量。
2. 回忆分数乘法画线段的方法,尝试画出线段图。3. 根据线段图尝试列出量关系式。4. 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列试解答。
以上四个步骤都是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前提下,然后指名汇报,同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出完整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
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如果说解决第一个问题由教师的扶到学生的悟,那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完全做到放,让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发现,独立去完成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这样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更多资源:http://www.xiexiebang.com/shaojianfang789
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
本节练习我以“智慧屋”的形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呈现了我精心设计的,层次不同的,由浅入深的四个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把文字转化成图形的思想方法,这几道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难易适宜的思考空间,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
这是全课的总结,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用“难、比较难;容易,比较容易”等词语来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再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在本节课结束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验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让后进生对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七.板书设计
(我把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课的知识要点,又做到了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八.教学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了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学生通过本节课知识的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产生的了学习数学的需求,能够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教学,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最后我忠心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篇: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2》说课稿
马家塄小学 张锋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三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解决问题。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学习列出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在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办法。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也是对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找准“1”,找出等量关系。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目的。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并且仍具有好玩、好奇的特征,因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的学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以不断的启发,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激发学
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出示与例题有关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学生找出“1”,画上线段图,并写出数量关系式且解答,在解答后让学生说出这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点?在讲解时,重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学分数除法应用题做下铺垫。
2、解方程。为了让学生顺利用方程解答应用题埋下伏笔。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给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
对小学生来说,对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且小学生又有仗义的情感,设计了一点让学生来帮助自己身边的人,这一情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继续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我设计如下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注重对知识的概括,对比。
出示例1后,在组内说说你知道的信息,从各种信息里筛选有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对于有用的条件注意倾听,有不同的意见可补充质疑。根据已知信息来提出有效问题以及列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并根据题目来画出线段图来,写出数量关系,以助于学生来理解题意,让学生把抽象的应用题直观化,在提出有效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思维比较扩散,教师应适时地把问题引导在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和爸爸的体重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在画线段图这一环节上,一部分同学有困难,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小组长应及时帮助理解题意。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尽量找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此时,可提示学生用方程也可用除法来解答。今天学的内容是求“1”,可用除法计算,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未知数x对应分率来计算)。进而一步深入了解此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在对比中发现本课应用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在集体订正时,可着重讲解方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体验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引导学生迁移知识,融会贯通。强化思维训练。我如此设计,正基于此。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调整的能力。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解决问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这一环节上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交流对比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让学生明白复习题已知“1”用“1”x对应分率,而今天学的内容是求“1”,可用除法计算,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未知数x对应分率来计算),进一步加深对此类应用题解答的印象。
第二个层次:解答例1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应
注意什么?
这个环节,一起来归纳总结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落实这课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加深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记忆,让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内化。
第三层次:尝试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白板出示的问题,个别学生板演,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集体点评,强调学习的难点。
八.教学反思
1、应变能力不强,教学设计中的好些内容没有完全讲授,讲授不够全面。
2、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教学环节不够齐全,后面的当堂达标没有进行完。、没有相应的板书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3.分数除法 人教新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3.分数除法
一、单选题
1.()
A.B.1 C.D.2.÷38=()
A.B.C.D.3.24÷
=()
A.32 B.2
C.25 D.2
4.已知0<a<1,下面各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a B.×a C.÷a D.a÷
二、判断题
5.6.若a×b=1,那么a的倒数是b,b的倒数是a。
7.小林看一本85页的书,已经看了28页,看了全书的8.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
三、填空题
9.计算。
(1)
________
(2)
________
10.填空
(1)________
(2)________(用小数表示)
11.米是________米的,分米的倍是________分米.
12.一根铁丝长3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
米,还剩________米.
四、解答题
13.贝贝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贝贝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14.水果店有橘子60千克,橘子是香蕉总量的.香蕉有多少千克?
15.分数的倒数与的积是多少?
五、应用题
16.书店新到一套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定价50元,为了促销,书店决定每套降价
出售.如果买上两套,共便宜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6÷=9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时,等于这个数乘除数的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2.【答案】
D
【解析】【解答】解:÷38==
故答案为:D.【分析】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即可.3.【答案】
A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计算。
4.【答案】
C
【解析】【解答】因为,0<a<1
所以×a<,×a<,÷a>,a÷<a<1.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就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这个数。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
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样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计算即可;注意5的倒数是.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若a×b=1,那么a的倒数是b,b的倒数是a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a是b的倒数,b是a的倒数。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小林看一本85页的书,已经看了28页,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8÷85=,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已经看的页数除以这本书的总页数即可求出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乙数是1,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少:,原题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以乙数为单位“1”,先表示出甲数,然后用两个数的差除以甲数求出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即可做出判断.三、填空题
9.【答案】
(1)
(2)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
【分析】两个算式中都只含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10.【答案】
(1)10
(2)100.1
【解析】【解答】解:(1)
;(2)
故答案为:10;100.1
【分析】(1)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11.【答案】
;2
【解析】【解答】(米);=2(分米)。
故答案为:;2.【分析】求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一个数÷几分之几=所求的数;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乘法。
12.【答案】1
【解析】【解答】解:3﹣3×
﹣
=3﹣
﹣
=1(米)
答:还剩1米.
故答案为:1.
【分析】根铁丝长3米,第一次用去,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则第一次用去了3×
米,又第二次用去
米,则用总长度分别减去第一次与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得还剩下多少米.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
答:贝贝两天共看了55页。
【解析】【分析】贝贝两天共看的页数=贝贝第一天看的页数+贝贝第二天看的页数,其中贝贝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余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1-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贝贝第二天看的页数=余下的页数×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4.【答案】
解:60÷
=100(千克)
答:香蕉有100千克。
【解析】【分析】以香蕉的总量为单位“1”,香蕉重量×=橘子重量,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香蕉的重量即可。
15.【答案】
解:分数的倒数是
与的积是
×=
答:结果是。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倒数的理解和分数乘法运算能力,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
五、应用题
16.【答案】解:50×
×2
=10×2
=20(元)
答:共便宜20元
【解析】【分析】每套降价,则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每套降价多少元,再乘2即可求出共便宜多少元.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预案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
预案
一、教学内容:P37例4
二、教材分析:
这节是人教版十一册三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解决问题。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三、学情分析:
我对我班学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班有48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
3、使学生感悟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六、设计理念:
为了真正地落实新程标准,把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堂的主人。
七:教学准备:、画图工具。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下面的已知条,说说你的理解。(上面各题中的分数是相对于那个量而言的?把谁看作单位“1”?两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 /3。
(2)新购图书数量的2/是童话书。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简单地用分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揭示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题的热身,回顾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步骤为后面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做铺垫。)
探索交流
收集信息,合作交流。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和问题。
(2)你选取了哪些已知条解决问题,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读题、审题是学生能否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例题所涉及到的多余信息,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读题获取信息、通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本环节的实际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选取有用信息并阐述理由的机会。)
分析与解答。
(3)小组合作,画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
师:在画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小组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通过画图弄清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式。)
(4)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试着列式计算,求出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预设1:用方程解答。
预设2:不知道单位“1”,用除法
预设3:另一种算术方法,28÷4×=3(g)。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体会利用顺向思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在有效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渗透方程思想。)
(三)回顾与反思。
反思1:我们的结果是否合理?
反思2:题目中还有一条信息“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与要求的问题有关系吗?题目为什列出这一条信息?
反思3:这道题与前复习时所做的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反思1”是通过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反思2”是是对信息的分析和筛选过程进行回顾,在次强调阅读与理解题意的重要性。“反思”3是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找到共同的数量关系,学会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第1题和第3题。(提示学生只需画草图。)
2、完成练习八第2题。思考“鲜牛奶20l”这个条与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五)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