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时间:2019-05-12 22:1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第一篇:《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

主讲教师:

荔波职校汽修专业部

汽车传感器检测

4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传感器检测的内容。

2.熟悉汽车传感器检测的方法。

教学重点:

汽车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汽车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教学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类型、组成、基本原理,学会识别不同生产厂商的发动机及其电控系统是进行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前提。本项目主要研究全面认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功能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项目1.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认识

1.1.1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ECS)是指采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作为控制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

1、功用:其主要功用是采集发动机的工况信号,根据采集的信号计算确定最佳喷油量、最佳喷油时刻以及最佳点火时刻等等,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2、组成: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器ECU(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图1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主要传感器的类型及功用

1.空气流量计(MAF)在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由空气流量计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并将信号输入ECU,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2.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在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由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并将该信号 输入ECU,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及开度变化,如全关(怠速)、全开及节气门开闭的速率信号,此信号输入ECU,用于燃油喷射控制及其他辅助控制(如EGR、开闭环控制等)。

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给ECU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信号(G信号),作为喷油正时控制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三、课堂小结:

1、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汽车传感器检测

4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传感器检测的内容。

2.熟悉汽车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

电控发动机的传感器基本组成教学难点:

电控发动机的汽传感器基本组成教学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5.曲轴位置传感器(CKP)曲轴位置位置传感器有时称为转速传感器,用来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作为喷油正时控制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6.车速传感器(SPD)车速传感器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给ECU提供车速信号,用于巡航控制和限速断油控制,也是自动变速器的主控制信号。

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THW)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给ECU提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也是其他控制系统(如怠速控制和废气再循环控制等)的控制信号。

8.进气温度传感器(THA)

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功用是给ECU提供进气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

9.氧传感器(02S)

氧传感器用来检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向ECU输送空燃比的反馈信号,进行喷油量的闭环控制。

10.爆燃传感器(KS)

爆燃传感器用来检测汽油机是否爆燃及爆燃强度,将此信号输入ECU,作为点火正时控制的修正(反馈)信号。

11.起动开关(STA)

发动机起动时,通过起动开关给ECU 提供一个起动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

12.空调开关(A/C)

当空调开关打开,空调压缩机工作,发动机负荷加大时,由空调开关向ECU输入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

13.挡位开关(P、L、2)ECT

自动变速器由P/N挡位挂人其他挡位时,发动机负荷

将有所增加,挡位开关向ECU输人信号,作为燃油

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当挂人P或N挡位

时,空挡位位置开关提供P/N挡位位置信号,防止

不在P/N挡位时发动机起动。

14.制动灯开关(STP)ABS

在制动时,由制动灯开关向ECU提供制动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

16.动力转向开关(PS)

采用动力转向装置的汽车,当转向盘由中间位置向左右转动时,由于动力转向油泵工作而使发动机负荷加大,此时动力转向开关向ECU输入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修正信号。

17.巡航(定速)控制开关(CCS)

当进入巡航控制状态时,由巡航控制开关向ECU输入巡航控制状态信号,由ECU对车速进行自动控制。

二、课堂小结:

主要传感器的类型及功用

第二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设计(论文)-温度传感器检测与维修-精品

吉 林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论文

温度传感器检测与维修

系 别: 汽车工程系 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 级: 汽检09373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23日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摘要

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是整个汽车传感器的心,种类很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这些流量传感器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O)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供 ECU 对发动机工作状况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惊醒故障检测。

关键词: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章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4

2.1 温度传感器简介.......................................................................................4 第三章 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测(或者:典型温度传感器故障分析与排除).......................................................................................................................6 第四章 总结.............................................................................................................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机械系统已经难以解决某些与汽车功能要求有关的问题,因而将逐步被电子控制系统代替。传感器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目前,普通汽车上大约装有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上则更多,这些传感器主要分布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中。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各个传感器的控制。

绪论是对要写内容及相关内容的论述,包含发展历史、现状、发展前景等。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第一章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2.1 温度传感器简介

主要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催化温度等,将它们转变成电信号,从而控制喷油嘴针阀开启时刻和持续时间,以保证供给发动机最佳混合气并达到排气净化效果等。实际应用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电偶式。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较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式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用温度较低;热电偶式传 感器的精度高,测温范围宽,但需考虑放大器和冷端处理问题。温度传感器又分为 接触式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如图2-1

图2-1温度传感器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2.1.1、温度传感器功用

温度传感器的功用包含 1.2.3.2.1.2、温度传感器分类

温度传感器分为三类 2.1.3、温度传感器结构

2.1.4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第三章 温度传感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检测(或者:典型温度传感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第四章 总结

对所写内容进行总结。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在某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熟知老师专业知识的渊博,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我们都是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去接受,不能不说是老师那种略带幽默的讲课方式带来的,可以说,老师或多或少都对我造成一些影响,至少改变了我对那些课程的学习态度,让我学习到了一些专业知识,并且学到很多处事道理,很感激老师谢谢我论文导师王贵荣老师,老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为我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指正了我论文中的许多不足,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导师的细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刚.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五号字,宋体)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Summary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utomotive-increasingly,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ystem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solve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with cars, which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ensor as a key compon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rect impact to system performance。At present, probably equipped with dozens of to nearly one hundred sensors on the ordinary car, luxury cars are more, these sensor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engine control system, chassis control system and automobile body control system.Next, we focused on the control of each sensor.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

译文:

第三篇: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工程硕士)考试题

1、简要说明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思想。

2、简要说明传感元件与敏感元件的作用及区别。

3、简述现代测量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与特点。

4、何为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何为传感器动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5、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从提高测量精度来看,应如何处理这些误差?

6、说明误差的分类,以及各类误差的性质,特点及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某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H(j)1,若输入周期信号10.05j

x(t)2cos10t0.8cos(100t300),试求其响应y(t)。

8、有一个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为30dy其中y为输出电压(mV),x3y0.15x。

为输入温度(0C),试求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和静态灵敏度S。

9、根据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一传感器测量转轴的转速。要求画出原理结构简图并说明原理。

10、谈谈你对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这门课程学习的体会及建议,你认为检测技术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要求:每道题必须认真完成。

第四篇:汽车检测技术教案1

第15讲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掌握ABS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掌握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ABS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难点: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理论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检测

(一)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检测 1.基础检查 定义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油位不当、油质不佳、操纵机构调节不当及发动机怠速不正常,是引起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把这些部件的检查与重新调整,称为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查。目的

基础检查的目的是检验自动变速器是否在正常前提条件下进行工作。

二、电控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故障现象

怠速或低速行车时转向沉重;高速行驶时转向太灵敏。故障原因

动力转向系机械及油路故障。动力转向的ECU-IG熔丝烧毁。动力转向的ECU插接器接触不良。车速传感器线束有断路或短路故障。动力转向电磁阀线圈有断路或短路故障。动力转向ECU故障。

三、ABS检测

(一)电子控制ABS检测诊断的注意事项

(二)电子控制ABS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 1.ABS故障的初步检查 直观检查

试车检查

根据ABS故障指示灯判断故障 根据制动轮胎的印迹判断故障 根据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判断

根据制动踏板的感觉判断故障

2.ABS故障码的读取

借助专用诊断测试仪读取故障码

连接自诊断起动电路人工读取故障码

利用汽车仪表板上的信息显示系统读取故障码

第16讲 车身的检测与诊断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车身的检测与诊断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讲授 教学目标:

掌握车身损伤的故障分析 掌握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掌握SRS的常见故障 掌握SRS检测方法 重点:

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SRS检测方法 难点:

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教案正页

一、基本步骤

以目检确定车身碰撞位置。以目检确定碰撞力的方向及其大小。初步检查车身及其他部件可能发生的损伤。沿着碰撞路线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测量车身各参照点的位置尺寸。用适当的工具或检测装置检查整个车身。对车身的所有故障作出诊断。

二、诊断方法 1.车身测量系统

在现代车身维修技术中,检测和诊断车身变形常用车身测量系统。这种测量系统往往集先进的测量技术、多种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于一身,可同时检测车身上多个检测点的三维坐标值,且测量简易、迅速、准确。常见的测量系统有机械式测量系统、激光测量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三类。

一、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可对汽车驾驶者及前排乘员起辅助安全保护作用,因此,安全气囊系统也称为辅助乘员保护系统。

二、工作原理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高速碰撞且超过某一设定强度时,ECU则立即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启动充气装置,使气囊迅速充气膨胀,在

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将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的碰撞转化为弹性碰撞,并通过气囊产生的变形来吸收人体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使驾驶者及前排乘员免遭严重伤害。

三、诊断方法

1.利用SRS指示灯诊断2.利用SRS故障码诊断

读取故障码

根据故障码诊断故障

清除故障码

3.深入检测诊断故障

第17讲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单元标题: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课堂类别:理论讲授 教学目标:

1.掌握前照灯的常见故障 2.掌握前照灯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 难点:

检测结果的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教案正页

一、前照灯评价指标 1.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是表示光源发光强弱的物理量,计量单位是坎德拉。2.光束照射位置

如果把前照灯光线最亮的地方看作是光轴的中心,则光束照射位置可用该中心对某一水平、垂直坐标轴的偏离量来表示。

3.配光特性

配光特性是指用等照度曲线表示的明亮度分布特征,亦称光形分布特性,它可反映受照物体各部位照度的大小。有对称配光特性和非对称配光特性两种。

二、检测原理 1.发光强度检测原理

光电池受光产生光电流,带动光度计指针(电流表)摆动指示光强。四块光电池,光电池S上、S下接有上下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上下偏移量; S左、S右接有左右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左右偏移量。若上下或左右光电池受光不等,则上下偏移指示计或左右偏移指示计有电流通过,指针摆动,于是测出了汽车前照灯光轴偏移量。

三、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是将前照灯光束的影象映射到投影屏上,从而

检测发光强度、光轴偏移量以及配光特性的。

四、检测方法

1.首先使被检车辆的前大灯离聚光镜1米。

1.被检车辆的摆正,检测时被检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与仪器的光学中心线平行,可旋转对准旋钮,使聚光箱在一定范围内摆动。

1.检查仪器是否水平,若不水平可调整三个偏心螺栓。

1.检查仪器是否有电,把电源开关打到检查档,看发光强度刻度应指在三万以上。

1.打开远光,左右、上下移动仪器,使大灯的光束中心对准瞄准器的中心。1.近光的检查:把大灯打到近光,旋转两刻度盘,使明暗截止线的拐点与显示屏幕的中心对齐,即可读出近光左右、上下的偏移量。

1.远光的检查:把大灯开到远光,将电源开关转到合适的档位,反复旋转两刻度盘,使两平衡指针指到中间位置,刻度盘上即可读出远光左右、上下的偏移量。同时在发光强度刻度盘上读出发光强度。

第18讲 车速表的检测 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车速表的检测

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1.掌握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2.掌握通过车速表指示误差的检测分析故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难点:

检测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理论 教案正页

一、检测原理

检测时,将汽车驱动轮置于滚筒上,车轮借助于摩擦力带动滚筒旋转。旋转的滚筒相当于连续移动的路面,以驱动轮在该滚筒上旋转来模拟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的实际状态,利用车速表试验台测出的车速与车速表上显示的车速进行对比,从而检测车速表的指示误差。

二、检测方法

1.控制部分的操作

1.1使用前打开电源,预热30分钟。2.2首先进入汽车检测。

2.3从系统设置中选取手动和自动。从检测设置中设置要检测的项目。

2.4车辆登路,并输入车辆的信息。2.5点击汽车检测,进入车辆检测状态。2.汽车速度表误差的检验

把车的驱动轮放到速度表试验台上,放下托板,把车加速到速度表指示40km/h,这时鸣喇叭,点击微机控制中心的“保留速度值”,这时就记录下了对应的实际车速。

三、检测标准及分析 1.检测标准

当被测汽车车速表的指示车速为40km/h时,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指示值在

32.8~40km/h范围内为合格;或当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指示值为40km/h时,汽车车速表的指示车速在40 ~48 km/h范围内为合格。

2.检测结果分析

当汽车车速表的车速指示误差大于规定范围时,可能是车速信号传递误差、车速表本身故障或损坏、轮胎磨损误差引起。

第五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

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造的。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叫做光生伏特效应。基于该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和光敏二极管、三极管。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太阳能电池板 Solar panel

分类:晶体硅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电池板: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

化学染料电池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 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一般有12V和24V这两种,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AC220V、AC110V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DC12V、DC24V、DC48V。为能向AC220V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一。自从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晶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后,它几乎改变了一切,甚至人类的思维。20世纪末,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a、提纯过程 b、拉棒过程 c、切片过程 d、制电池过程 e、封装过程。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1971年首次应用于我国发射的卫星上。1973年开始将太阳能电池用于地面。由于受到价格和产量的限制,市场发展很缓慢,除了作为卫星电源,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仅用于小功率电源系统,如航标灯、铁路信号系统等。

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迅速增加。

目前太阳能电池已经开始广泛用于通信、交通、民用产品等各个领域,光伏发电不但列入到国家的攻关计划,而且列入国家电力建设计划,同时也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2003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累计装机达到5万千。目前,光伏发电已遍及我国西部各省区、以及中部和东部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投入总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人民币。太阳能电池高效和低价统一始终是国际开发的目标。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问题

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问题

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问题

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问题

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问题

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问题

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问题

7、系统需求的数量?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1)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一样.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估计它的投资至少要比普通火电站贵5~10倍.一座1000MW的太阳能热电站需要投资20~25亿美元,平均1kW的投资为2000~2500美元。因此,目前只能小规模地应用于特殊的场合,而大规模利用在经济上很不合算,还不能与普通的火电站或核电站相竞争。

(2)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 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它电源无法比拟的

电池板原料:玻璃,EVA,电池片、铝合金壳、包锡铜片、不锈钢支架、蓄电池等。

太阳能电池板新型涂层研发成功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008年开发出一种新型涂层,将其覆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使后者的阳光吸收率提高到96.2%,而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的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

新涂层主要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帮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几乎全部的太阳光谱,二是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来自更大角度的太阳光,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的效率。

普通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只能吸收部分太阳光谱,而且通常只在吸收直射的太阳光时工作效率较高,因此很多太阳能装置都配备自动调整系统,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保持最有利于吸收能量的角度。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

除了常用的单晶、多晶、非晶硅电池之外,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现在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a)硫化镉太阳能电池

b)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c)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隙梯度Cu(In, 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现状

据Dataquest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36 个国家投入普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的热潮中,其中有95 个国家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开发,积极生产各种相关的节能新产品。1998年,全世界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其总的发电量达1000兆瓦,1999年达 2850兆瓦。2000年,全球有将近4600 家厂商向市场提供光电池和以光电池为电源的产品。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制订中长期太阳能开发计划,准备在21世纪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美国能源部推出的是国家光伏计划, 日本推出的是阳光计划。NREL光伏计划是美国国家光伏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该计划在单晶硅和高级器件、薄膜光伏技术、PVMaT、光伏组件以及系统性能和工程、光伏应用和市场开发等5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美国还推出了太阳能路灯“计划”,旨在让美国一部分城市的路灯都改为由太阳能供电,根据计划,每盏路灯每年可节电 800 度。日本也正在实施太阳能“7万套工程计划”,日本准备普及的太阳能住宅发电系统,主要是装设在住宅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发 电设备,家庭用剩余的电量还可以卖给电力公司。一个标准家庭可安装一部发电3000瓦的系统。欧洲则将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列入著名的“尤里卡”高科技计划,推出了“10万套工程计划”。这些以普及应用光电池为主要内容的“太阳能工程”计划是目前推动太阳能光电池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地区总共8个国家最近决定携手合作,在亚洲内陆及非洲沙漠地区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他们的目标是将占全球陆地面积约1/4的沙漠地区的长时间日照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为30万用户提供100万千瓦的电能。计划将从2001年开始,花4年时间完成。

目前,美国和日本在世界光伏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厂,其功率为7MW,日本也建成了发电功率达1MW的光伏发电厂。全世界总共有23万座光伏发电设备,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居于领先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以每年15%的增幅持续不断地发展。据Dataquest发布的最新统计和预测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在研究开发太阳能方面的总投资, 1998年达570亿美元;1999年646亿美元;2000年700亿美元;2001年将达820亿美元;2002年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现状

我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早在七五期间,非晶硅半导体的研究工作已经列入国家重大课题;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把研究开发的重点放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等方面。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制定出未来5年太阳能资源开发计划,发改委“光明工程”将筹资100亿元用于推进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计划到2005年全国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300兆瓦。

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迅速增加。我国目前已有10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为4.5MW,其中8条生产线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8条生产线当中,有6条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条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据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为每年5MW,2001~2010年,年需求量将达10MW,从2011年开始,我国光伏市场年需求量将大于20MW。

目前国内太阳能硅生产企业主要有洛阳单晶硅厂、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和四川峨眉半导体材料厂等厂商,其中河北宁晋单晶硅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占世界太阳能单晶硅市场份额的25%左右。

在太阳能电池材料下游市场,目前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企业主要有无锡尚德、南京中电、保定英利、河北晶澳、林洋新能源、苏州阿特斯、常州天合、云南天达光伏科技、宁波太阳能电源、京瓷(天津)太阳能等公司,总计年产能在800MW以上。

2009年,国务院根据工信提供的报告指出多晶硅产能过剩,实际业界人并不认可,科技部已经表态,多晶硅产能并不过剩。太阳能电池发展市场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 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1994-2004年10年里增长了17倍,太阳能电池生产主要分布在日本、欧洲和美国。2006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安装规模已达1744MW,较2005年成长19%,整个市场产值已正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MW,较2006年增长了56%。

中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个小厂的几百kW一下子提升到4个厂的4.5MW,这种产能一直持续到2002年,产量则只有2MW左右。2002年后,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的急剧放大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横空出世及超常规发展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示范效应。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188MW,同比增长293%。中国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比国外晚了20年,尽管最近10年国家在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仍然不够,与国外差距还是很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尽快解决太阳能发电上网与合理定价等问题。同时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公共设施、政府办公楼等领域强制推广使用太阳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推动国内市场尽快起步和良性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包括

1、太阳能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和风光互补控制器)对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当所发的电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太阳能控制器又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充。当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太阳能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控制器的性能不好时,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并最终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2、太阳能蓄电池组的任务是贮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保证负载用电。

3、太阳能逆变器负责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荷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是光伏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由于使用地区相对落后、偏僻,维护困难,为了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系统 5 的整体性能,保证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对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太阳能逆变器的高效运行也显得非常重要。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 A、光伏组件 B、风机 C、控制器 D、蓄电池组 E、逆变器 F、风力/光伏发电控制与逆变器一体化电源。

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是将光伏阵列、风力机以及燃料电池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反向馈入电网的发电系统。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减小能量损耗,降低系统成本。并网发电系统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同时,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可以对公用电网起到调峰作用。并网发电系统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代表了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 A、光伏并网逆变器 B、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器 C、大型风机变流器(双馈变流器,全功率变流器)。

下载《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汽车传感器检测》培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测与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传感器的功能:信息收集,信号数据的转换 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调解转换电路3部分组成 3.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总结 姓名:王婷婷 学号:14032329 班级:14-1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这学期通过学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懂得了很多,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结。 第一章 概 述 传......

    汽车检测与维修培训目标

    安徽万通汽修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培训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检修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汽车生产技术管理及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让更多的......

    传感器教案2五篇

    江苏省射阳中学2014年秋学期高二物理导学案(46) 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主备人 孙汉成 课前预习【预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传感器,知道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2、......

    传感器实验教案

    实验一 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是线性霍尔元件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经施密特触发器......

    水温传感器教案

    实训一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3. 了解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二、......

    汽车检测求职信

    汽车检测求职信 篇1尊敬的领导:您好,万分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材料。我是西安汽车科技学院检测与维修专业的09届毕业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使我学习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了......

    汽车检测年终报告

    汽车检测年终报告 2012年,检测站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严谨、高效、优秀”的工作理念和“形象、素质、守法”的工作要求,立足载体创先争优,规范管理打造队伍,攻坚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