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高中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 徐阳
更新时间:2011-10-9 8:47:28
课题负责人:钟翼观 徐 阳 郭小明
一、课题的背景
在全国基础性教学课程改革形势下,我省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建课堂成为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新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来看,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教材、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赋予学习以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等。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中介环节,是对教学过程构成要素进行的系统策划、设计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对传统意义上“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转变与创新。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第一,有利于落实新课程,便于深入课改。第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第三,有利于提高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设计能力,既是教师的一种综合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反映了教师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创新思想。教师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上水平,上档次。第四,有利于解决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难题。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就是回归学生的生活,教师要从“理论化的课堂”回归到“生活化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设计,这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目标
1、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
2、在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设计因素的前提下,探索一条合适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构建具有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品质、丰富的个性等诸多方面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
(1)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的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2)从以教为本到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3)从学科知识讲授到情境建构教学方式设计的研究;(4)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的设计观的研究;
2、课堂教学设计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
(1)人文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开展有效探究教学的研究;(2)自然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开展有效探究教学的研究;(3)探究式教学设计中教师启发设问的研究。
3、课堂教学设计中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的研究。(1)社会资源的开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研究;(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采用观察法、试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
(四)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08年7月------2009年7月)组织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课题开题,组织学习相关理念,开展调研和动员工作。建构以学生探究为主体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并应用于实践。深入研究,收集材料,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及时反思、修正,不断完善探究式教学设计模式。
2、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对第一阶段实施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总结,并依据不同学科特色开展探究式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研究,突出解决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展全校性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典型案例比赛,积极推广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推进新课程改革。
3、第三阶段(20010年9月—2011年9月)结合地区特点和学校特点,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中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整合,重点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辅助功能的研究,以及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总结和提炼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推出新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建构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新观念
1、破“知识本位”立“注重发展”的教学目标设计。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会、会学、乐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摒弃以学科知识点、考点等知识传授为唯一目标的设计思想,教师不仅仅只是“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传道”。我们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传播正确的人文思想、培育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更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重要落点。我们要求教师们再课堂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用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感召学生,在培养学科兴趣和价值观的同时,引发思考、展开科学探究,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方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要将这三个目标进行细化,挖掘目标内涵,寻找目标载体,促进目标达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们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领会新课程教材设置的目的,打破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引导教师们制定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水平层次的要求,符合既定目标与生成目标结合的要求,并能使这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教学过程达成:能使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达成;能使大多数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达成;能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产生进一步学习欲望的达成。构建起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将思想转化为性格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三年的课题实践表明:广大教师都能适应这种教学设计思想的改变,教师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再只关注学科知识的深广度和系统性,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在课堂上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践证明,当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落实好三维目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能真正体现出来,我们的课堂也变得更加活跃。
2、破“以教为本”立“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打破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思想;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的教学设计思想。学校评价一堂课不是以教师是否达成知识目标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主要标准。
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传统的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中心,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教师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认为只要把新知识讲清楚说明白,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上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规定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往往会导致学生只是拥有大量的事实知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却无力表明对所学知识是真正理解。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科学科研知识的学习,都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或认知结构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可能接受教师传授的所有知识,只有那些依主体价值判定有意义的内容,才能被大脑进行语义编码,进入长时记忆加以保存。
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其特点:(1)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沟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三维目标的整合,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利用青少年普遍有好动、好奇、好胜、好群心理,学习活动中求新、求奇、求趣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对于自然科学教学设计注重三个环节:首先,提出课题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导入新课,以学科史及现代科学成就为铺垫。其次,应用对比归纳,巩固提高的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再次,通过问题带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选取趣味性强容易操作的层析实验和现象变化明显且极具思考性的实验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对于人文学科教学设计注重的三个环节是:首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由学生分组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如各种影视素材,图片素材等。其次,结合教材课题和各种资源分组研讨,提出问题、提出见解。再次,课堂上分组展示各自的成果,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这种教学设计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时空,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增加了,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发扬了教学民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实践证明,设计本位的确立,使教师备课设计的思想更加明确了,考虑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们与学生的交流更多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涌现了更多的学生喜爱的教师。
3、破“单向灌输”立“情境建构”的教学方式设计
实施新课程教学,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其教学宏观要求,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操作来实现?这是一个困扰课堂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课题研究实践中,因此而提出课堂教学设计的微观要求。以教学情景促进教学情境发展,增强教学的目标和可控性。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实在的情形,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发性、虚构性和趣味性”特点。而情境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实在或仿真的情形,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开放性、深刻性、持久性”的特点。
情景,是实在的情形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现象,借此以“引发感觉的兴奋”;情境,是学生在实在的情形中的活动状态,借此以“激发思维的活跃”。“情境”比“情景”包含着更多的情形。换句话说,情景服务于情境,而情境依赖于情景。这意味着,情境包容情景,“境”中有“景”。情境教学之中蕴含着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情境教学的初级阶段,而情境教学是情景教学的高级阶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在学生对学习情境的反映,教学情景的构建对这种反映的产生有着引导的作用。通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的微观目标就是要解决选择什么情景,形成怎样的情境,情景与情境之间如何发展?情景的构建随着知识有效形成而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情境的形成,教师的引导是激发学生这种变化的关键。
教学情景,教师引导,教学情境三个环节构成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步骤,一个课堂教学由多个教学情景与多个相关教学情境构成,课堂教学由多个课堂教学活动步骤逐步展开,其中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表现便是教学宏观目标的体现。
教师引导一般是以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4、破“静态预设”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观。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即文本课程,还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即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教学前的计划和目标,即制度课程,还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课程,即过程课程;课程也不再是由教材这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建构过程。相应地,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实施、开发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课前的精心预设,精心预设是有效生成的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机智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现场的教学情境,巧妙而自然地作出相应的变化。”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项具有“预设”与“生成”互存的创造性工作,其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对教材的取舍与对教学的“预设”或对课堂教学情境中出现意外情况机智地把握新信息而产生非同寻常的教学资源。
生成性目标是非预设的,是在教学情境中,伴随教学过程的展开自然产生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是难以完全料及的。但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又是能够产生这样的目标,而且这种生成目标是教学所渴求的,它是师生智慧的展现,是师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目标的实现,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更好地建构知识,也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获得升华。
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也就是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全人”的理念。教师心中要有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要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要主动追求有效教学的动态生成,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结合学科特点,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是以知识为本位,重视的是教学结果。而新课程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是以能力为本位,因此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中心,探究为核心”。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研究探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以现行教材作为基本的探讨内容,让学生通过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依据学科特色,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特色
文科教学中突出人文特色,通过人文特色搭建探究教学平台,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将文章作者、文章背景等作为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独立获取相关知识,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现出来。通过学生对相关资料的获取和阅读,加深了对各类文体的理解,更加亲近作者及其生活的年代,枯燥的生硬记忆变为生动的理解和领会,教师适时赋予时代的烙印,结合现实让学生展开讨论。或通过短剧表演的形式,演绎小说情境,引导学生抒发感受,使晦涩的古文、绝美的诗句、优美的散文、深刻的杂文、精美的小说片段等,变得更加亲近、和谐、彰显文学的魅力,使学生更加乐学、乐思,真正感受到了语文的美。在英语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诵读,我们教师们将异国的风情融入教学,通过学生对异国风情的百度,通过对相关影视材料的观赏,对异国语言特色的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接受更加自然,同时增长了对异国人文的认知。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再是那种简单的疯狂英语,而是更加理性、更加亲近。政史地的教学,也改变了简单的记忆和说教,一部历史电视剧可以作为课题探究的热点,从历史背景的真实性探究,到现实社会的政治意义的探究,再到地理位置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探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获取相关资源的能力,培育了用相关知识认识世界的能力。
总之,在探究人文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去探寻答案,将课堂教学变成探究和发现的场所,摒弃那种简单记忆的文科教学,让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人文特色,更加丰满。
2、让探究式课堂教学彰显自然魅力
自然科学更加理性、抽象,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彰显自然的魅力,通过课堂教学初步体会科学探究方式。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相关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开展以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发挥自然科学的特色。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引发思考和探究;结合航天科技发展探究其中的力学问题,生活中的光现象、光电转换,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电磁效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动车和高铁的运动原理,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等都成为物理学探究的情境。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生活中化学知识应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探究等,都是化学学科的特色,都是探究的发祥地。数学教学中打破原有给人枯燥的感觉,学以致用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住房面积的计算,火箭运动速度的计算,彩票获奖几率的推算,存款利息和贷款利率的计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生命的探究,对疾病起因的探究,对膳食营养的探究,生物物种的探究等等,都显示了生物学科的魅力。生命的魅力、自然的魅力、物质的魅力、数字的魅力,都是我们开展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是我们引发探究、实施探究的结合点。实践证明,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3、由问题设置引发探究,在探究中激发问题
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设计问题的呈现情景。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系探究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通过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才有了探究的可能,才能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有观点”。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来进行学习。因为没有学习情景的学科知识,充其量只是知识词典,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呈现的情景,能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积极探究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三)整合资源,让课堂教学设计更加丰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学科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实践中我们提出,高中各学科教学要做到:遵循《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学科特色,整合融为一体。
地方课程资源是宝贵、丰富的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关注人文历史,在乡土文化中开发各学科课程资源。萍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地处湘赣交接地,是我国早期工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安源煤矿一百多年的历史,铸造了江南“煤城”,萍浏醴工运和秋收起义,让萍乡写进了历史。在开发与研究中,课题组选取了部分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拍摄成照片,整理为文字,在电脑里建成“资源库”,实行分类存放,适时调用。把这些有价值的乡土资源“嫁”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对教材资源进行透彻的感悟,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化文本内核,在了解和掌握当地历史沿革及地理变迁的基础上,进而促使“生活处处皆学习”这一理念的运用。
2、关注社会经济,在地方发展中开发学科课程资源。萍乡的煤炭、钢铁、电磁、硅酸盐工业,萍乡的吴楚文化、历史名人、萍乡的傩文化,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农业、工业等,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3、关注学生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开发课程资源。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习的动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们大胆地拓宽学科教学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我能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以调查报告、演讲赛、课本剧、美术展览等形式,获取对家乡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的认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学习的魅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淀丰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素养。
实践中我们组织各学科编写了一套结合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将它们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在丰富我们得课堂资源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意识,并在“资源”的开发和参观中培养了能力。
4、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整合的内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涵义的前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不止是表面的作秀。信息技术既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完成了。这只是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其应用的诸多效益,对于学科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整合实施主体和对象,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地点,整合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能强调那种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课,而应追求以优化学科教学,有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点的整合课,让教师们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宜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而恰切的应用。
(四)课题实践及成果
1、在实践中落实,在落实中反思。为切实抓好新课改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我校在2009年上学期举行了全校性新课程教学设计比赛。参赛教师积极踊跃,通过评比活动,我们进行了表彰和反思,为新课改进行了有益的铺垫。2010年上学期我们举行了全校新课程教学比武课,用实战检验我们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虽然问题仍然不少,但是通过比赛和观摩,教师们对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为可喜的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并没有模式化,教师们能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特色,创造出颇具特色的“个人模式”。三年来,我校推荐出各学科教师参加了各级新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比赛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梁建燕老师获2009年江西省首届高中化学教学能手比赛优质课二等奖获和2009年萍乡市高中化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姚卫峰、梁建燕老师获2009年江西省首届高中化学教学能手比赛教学设计一等奖;胡娇老师获2009年第十五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质录像课评比三等奖;周蓉老师获2008年获第十四届全省教师“三优”评比录像课二等奖;李琼获2009年省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女子组二等奖;丁艳兰获2009年全市英语优质课比赛高中组二等奖;邹艳红获2009年萍乡市高中数学说课比赛三等奖;周蓉蓉在2009年全市中学思想品德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邓小英教学设计《兰亭集序》获09年度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王建江老师《硫的氧化物》教学设计获2010年度全国青年教师化学课堂设计大赛二等奖;李志敏获2010年全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
2、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我校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的教师不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正在不断的完善自我,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在课题实践中撰写出大量的优秀论文,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地理论和实践指导。其中梁涛《运用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省物理年会2010年论文评比一等奖;贺运建《从“轻功”到物理原理》获省物理年会2010年论文评比二等奖;徐阳《着力课堂教学设计,探索新课改有效途径》获2010年省教育论文一等奖;姚卫峰《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获2010年省优秀教学应用成果一等奖;邹艳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获2010年市数学论文比赛一等奖;朱巧玲《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自主探究体现》获2010年市政治论文比赛一等奖;何敏之《试论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超越》发表在《新课程》2010年1期;黎娟《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获09省数学年会论文一等奖和《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获三等奖;喻洁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梁琦论文《浅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对策》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和论文《浅析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姚卫锋论文《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陈峰论文《化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杨婧论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李珊论文《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互动的研究》第八届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周蓉蓉《打开心灵窗口》获09市外语年会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建江《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全国中学化学研究会论文二等奖;张德华《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创新型教学》获第八届省中小学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宋国慧《开展探究式历史教学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获第八届省中小学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罗丽红《浅谈高中英语有效的课题提问设计》刊登《英语辅导报》2010年高中教师版第一期;吴豫萍《新课改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思考》获省地理图像教学研讨会一等奖;颜鹏《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实现》刊登《科教新报.教学科研》2011年4期;邓晓英《浅谈如何挖掘用活寻常材料》获全国“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与实验教学论文成果二等奖;吴豫萍论文《让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人》获省地理新课程论文评比二等奖;胡凤英《“大规模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获省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向正媛《新教材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省地理新课程论文评比二等奖;梁建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发表在《21世纪》杂志2009年第11期;王惠萍《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获09年省中语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徐阳《突破新课程改革瓶颈,打造生命化课堂》获09年省特级教师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叶莉娟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农村中学生课外信息获取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黎小丽《谈地理课堂之和谐》在《科学课堂》08年12期发表;文莉《让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生命之花》获中语会年会论文二等奖;彭文萍《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获中语会年会论文二等奖;徐阳《教学设计融汇课标理念,课堂教学体现课标精神》获省科研论文二等奖;李珊《浅谈新课程英语与信息技术》获省科研论文二等奖;李淼《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获第六届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廖志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获省第十三届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杨建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初探》获2008年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术论文二等奖;钟丽萍《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获2008年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术论文二等奖;王淑群《试论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获2008年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术论文二等奖;李淼主持完成省级课题《研究性学习方式对高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问题和思考
1、如何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改革,关键还是教师观念的变革。目前,教师们都经历了课改培训,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回归知识本位,讲的太多、灌输的太满,学生不能真正调动起来,学生的参与意识还有待提高。
2、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仍有抵触。仍然固守高考成绩这一底线,仍然抱着题海不放手,学生成绩的好坏对课改阻力仍然很大。
3、教学条件的缺陷依然是部分教师抵触课改的噱头,总认为是学生跟不上课改的步伐,其实质是教师不思进取,有些教师甚至成为了课改的绊脚石。
4、学校与社会的脱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现状却是,学校与社会互通较为困难,资金缺乏,所以再好的活动教学设计有时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第五中学 丁淑媛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 键 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 方法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2、时事简评新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3、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4、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有些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了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种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呢?以下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尺度。然而,这一做法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上过这样一堂公开课,课题是《有几棵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试教,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确实很守纪律,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甚至连教师让他们讨论问题或提出问题,举手发言的学生甚少。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但跳着、喊着、抢着回答,还提出不同的看法,请看学生是如何算“8+6”的。
生1:把6分成2和4,8+2=10,10+4=14。
生2:把8分成4和4,6+4=10,10+4=14。
生3:把8分成5和3,把6分成5和1,5+5=10,3+1=4,10+4=14。
生4: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4。
生5:摆学具。先摆8个,再摆6个,一共14个。
生6:我早知道6+8=14,所以8+6=14。
生7:我会算9+6=15,所以8+6=14。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学习效果也不会高,而另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却很愉快,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课堂切实需要纪律,课堂讨论也要有秩序、有规则,一个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七嘴八舌”也不是个性发展。可是,守纪律是否就要两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除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外,不做其他动作呢?这显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影响教学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手段。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跳跃,如果教师把这看作是防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去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学生可以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还可以找教师请教,没有喧闹声,但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或沮丧的动作和声音。
二、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我在上《观察物体》一课时,整节课采用教师问,学生答,气氛热烈,学生回答也不错。但我在反思中发现没有一个问题学生主动提出来的,这样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我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上《可能性》一课时,我让学生做摸球游戏,并填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白球 5 0 3 9 黄球 4 9 6 0 然后让学生看表格提出问题。如:①为什么第二组摸的全是黄球?②为什么第四组摸的全是白球?③为什么第一组摸的白球比黄球只多了1个,而第三组摸的白球却比黄球少3个?并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这样一节课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我觉得这样教学,把问题习惯于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质的变化。
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觉得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认真对待学生的“两极分化”
过去,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回答着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作业,迫使这些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任务。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减少了机械模仿,没有了强制手段,减轻了学习压力,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使原本已有的差距拉得更大。另外,教师指导教学的思路发生了变化,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索、创新,是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课堂的开放,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挑战,关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于是就无暇按传统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辅导和帮助,这些都促使个别学生向差的一极分化。所以,对于两极分化,应当具体分析。原来是齐步走,现在拉开了距离,好的更好了、更活跃了,一般能达到基本要求,就不能叫“两极分化”。有这样一道题:3盒彩色笔,每盒12支,求一共有多少支?你会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反馈时有:算法一,(摆学具);算法二,(口算法)12×3=36。算法三,(连加法)12+12+12=36。算法四,(折数法)8×3=24,4×3=12,24+12=36。算法五,(数的分解组成法)10×3=30,2×3=6,30+6=36。这样教学,一部分学生只会用
一、两种算法,而一部分学生每一种算法都能理解。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改,让所有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关键是要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也可以适当使用分层教学,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四、注重课堂机智的运用
课堂教育机智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敏而灵活地教育学生,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有一次,在上《时、分、秒》一课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一个闹钟掉到水泥地面上,玻璃碎了。“刷——”,所有的目光倏地聚在这个学生的身上。接着许多学生叫了起来:“赔!要赔给阳阳同学!”于是,我接过学生的话茬,说:“赔?当然要赔!不过应该由老师来赔,因为这个闹钟是我要求带来的。”说完,我微笑着对她说:“现在,老师把班级的这个挂钟借给你。”然后转身对大家说:“事先申明,如果这个打碎,还是老师赔!”闻听此言,大家安静下来了,自信回到了女孩的脸上。这个片断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一瞬间,那个学生的神情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知道,学生无心打破闹钟,自责已经让她心情不安,如果再加以批评,那么这个学生探究的天性和热情,也许就这样会被压抑、被泯灭,她将无法继续安心上完这节课,甚至会影响她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所以当时我最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让这个学生从惧怕中走出来。
也许许多教师会这样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圆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娇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儿。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总之,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祛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
会龙中学 代明绍
通过校本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特别是本期4月份教学活动周交流学习,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认识。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现代教学论指出,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着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如我在初一数学(上)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一开始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我在教学初一数学(上)立体图形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多面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我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再分析、再创新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1)教师要加强课前辅导。“学缘于思”,如果课前能鼓励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想一想,课堂中往往就能带着问题学。每次新课前,我总要带领学习困难的学生先预习一下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新课中预设的知识点,以此排解他们接受新知的困难;课后,多与后进生交流,多角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在课上精心安排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更需要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参与。但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承受着因基础差而带来的学习困难的压力,他们担心被老师提问,因不会而被学生嘲笑、歧视而游离于问题之外。因此,我们更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备课时能为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设计提问的环节。课上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并多预设几步,当他们思维受阻时多一些引导鼓励,适当有序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平时对这些孩子多用肯定、鼓励、赞美的评价语,并引导班里学习好的学生一起来关心尊重他们,提倡优差生结对子的办法学习,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充满期待、关怀、鼓励的目光和话语中克服自卑、胆怯心理,慢慢接触数学,走进数学。
(3)教师要精心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组员的合理搭配,能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老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组建优势互补的合作学习小组,从讨论中互相促进。同时指定一人课内课外经常关心组内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养成有问题就思索,有疑问就探讨的好习惯。
(4)教师要与学生心灵对话。愉快、兴趣、自信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这些心理素质,给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比每天辅导他们做几个数学题的转差效果要好得多。健康愉悦的心理更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以老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关键要先补上心理一课。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师生心灵对话本”,鼓励他们及时记下数学学习中的感悟、困惑及建议,甚至不足。通过批阅,老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从中捕捉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态,为有效实施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更能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忽视情感的教学,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教学”,“是丢掉了另—半的教 学”。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课程、新课程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课程就是学科的总和。
2、新课程是针对我国新课改而重新编写教材和设定教学科目的统称。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师、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与统一,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3、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在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
(3)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一般都遵循“预习-展示-反馈”这一基本模式。目前我县推行的是“四环节”教学模式。
二、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
例如:
传统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四环节”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所有课改名校都有其特定的教学模式。所有名师都其特定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吴正宪的“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
三、课堂教学需要模式吗?
1、李炳亭说:“没有模式的课堂叫胡搞”,“学校的产品是课堂”,“产品”就应该有相应的质量标准。
2、拿 “教无定法”来反驳教学模式只是断章取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这个“法”就是教学的基本常识或基本规律。从“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得法”,恰好是教学必须经历的三层境界。
3、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规范师生的课堂行为,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相应的课堂应有相应的最佳模式,有模式便于老师们“有章可循”。落实课堂模式不是为了束缚教师的手脚,而是为了给课堂教学“保底”。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交规”,类似于“红灯停、绿灯行”。
4、尊重模式其实就是在尊重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法则,任何课堂都需要基于“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基本环节,任何学习方式,除了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别无他法。
5、教学如果脱离开基本的常识,而鼓励教师去自由发挥,那教育教学管理则因无章可循而导致一团混乱,“无序教学”正是我县当前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所在。
6、倡导使用模式教学,核心是倡导发挥学生的作用,什么教学都不能忘记了那个比金子还珍贵的词——学。
7、推行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个“不普通”:
让普通教师教得不普通;
让普通学生学得不普通;
让普通学校发展得不普通。
全国课改名校都是“泥腿子”学校,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是普通学生。
8、对“自学、展示、反馈”的理解
(1)学习就是在经历中体验。学生,就是在“学”中“生”。
(2)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是学生。
(3)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不掉队的最好方法。
(4)教师的作用百分之八十就体现在“把湿柴火弄干”,剩下百分之二十体现在对流程的设计上。
9、推行模式的目的:先从基本模式入手(遵循模式),再突破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名师。
四、各地的成功经验
1、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2、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3、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
4、岳阳许市中学“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
5、株洲景弘中学的“一三六”模式
6、冷水滩马坪学校的“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
上述学校的共同特点:
1、都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找到了出路;
2、都是学校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手段推动课程改革;
3、都限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提倡让学生自己体验教材,自己理解教材(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
1、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又叫“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2、“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展示模块的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一所“六无学校”的蜕变
(1)当年的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六无学校”:一无资金、二无优秀师资、三无好的生源、四无专家引领、五无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六无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和体制。
(2)现在的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实验基地”、“中国创新教育杂志社重点调研基地”、“全国合作教学研究基地”。杜郎口中学已接待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全国各省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已达40万人次。
(二)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1、“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五、“四环节“教学模式简介
新课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目的在于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对话、交流、互动”的新课程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学——议——评——练。
1、学: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现场、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模型、做游戏等)。
2、议:讨论、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
3、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点拨的环节。
4、练:练习、运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
六、“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第一环节:学
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现场、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模型、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即自主学习,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完成的环节。
1、基本要求: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关键要制定学案(自学指导),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2)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出现。
(3)力戒探究性(体验性)知识变成陈述性知识。
2、什么是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
(1)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实际上一堂课就是落实这三维目标的过程。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解决“会学”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极目标,是解决“乐学‘的问题。
对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灌输达成,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不同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获得的价值观也不同。
(2)自学指导就是教学目标的习题化。
3、如何设计“自学指导”的举例
4、对自学的理解
(1)学习就是在经历中体验。学生,就是在“学”中“生”。
(2)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是学生。
(3)自学是让学生在学校不掉队的最好方法。
(4)教师的作用百分之八十就体现在“把湿柴火弄干”,剩下百分之二十体现在对流程的设计上。
5、关于“学”的几点说明
(1)学生的有效学习依赖于教师对“自学指导”的设计,它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压力。
(2)“自学指导”要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生看了之后能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和自学后的要求。
(3)“自学指导”重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从“教会”转到“学会”,进而“会学”。
(4)自学即自主学习,包括独学、对学和群学。
(5)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
(6)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可能一朝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6、放手让学生自学的理论依据
(1)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
(2)首都师范大学乔际平教授的大样本调查显示:北京分别有95%、88%、37%的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完全读懂或大部分读懂语文、数学、物理教材。
(3)欧美教育界认为,当教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甚至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消了探索的过程,就等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4)有效学习理论认为:问题是引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解决难点、深化认识的重要方法。
(5)心理需求理论认为:学生最需要的是尝试。
(6)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7)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会降低,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
(8)刘良华教授说,“自学是唯一能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不掉队的可靠方式”。预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能通过预习把问题全部学会,那这节课就可以不需要其他环节和流程。
6、让学生“学”的好处
(1)有利于组织教学。
(2)既解放了老师也解放了学生,特别是解放了学生思维,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3)体现了“三为主”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5)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把握教材体系、有利于挖掘教材的教学法因素。
(6)已被特级教师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的教学实践所证实。
7、几点启示
(1)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是整个文本的关键词,总共出现了17次,贯穿于目标、建议、评价之中。“体验”一词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例1:山东潍坊一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如下规定:
a、要选用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三篇以上;
b、如有背诵要求,在背诵完成之前,教师一般不作过多分析。一般文章,学生不读两遍不要分析;
c、每堂课,诗歌、散文作品诵读不少于五遍,其他文章不少于三遍,重要的部分要全部朗诵,而不是一人读大家听;
d、教师讲课一般不超过15分钟;
e、有具体教学目标的,一定要当堂检测,最好当堂反馈结果。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例2: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提出的“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分成五个环节:
引导创设问题环境;
师生平等探索讨论;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自我评价巩固成果;
求异创新延伸问题。
他强调: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口交流。
(3)在七年级《生物》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应对我们有所启迪: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正确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远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因此,教科书中的每一节课都不急于把结论告诉你们,而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让你们自主地学习。教科书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先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再开展探究、实验、观察、讨论、阅读和游戏等活动,并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久而久之,你们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是让你们终身受益的事情。
(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
教师讲授——5%;
学生阅读——10%;
学生讨论——50%;
学生实践——70%;
学生教别人——95%。
(5)李镇西在武侯实验中学做了个实验,他上《狼》这篇课文,在一个班是使出浑身解数地讲,讲得激昂澎湃、绘声绘色,在另一个班则不讲,放手让学生学。结果组织两个班考试,不讲的班成绩竟然高出讲的那个班14.5分。
(6)美国学生总结的几句话,对我们应有启迪: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7)李炳亭说:“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个字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代表着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
第二环节:议
是指讨论、交流、汇报。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
1、基本要求: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集体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2)要特别注意在“学”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
(4)鼓励标新立异;
(5)教师要做的是合时宜的点拨而非不合时宜的提示干扰。
2、关于“议”的几点说明
(1)“议”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
(2)要面向全体学生,“议”的话语权要尽量交给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对他们的积极参与及时地给予鼓励。
(3)在“议”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敢于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
第三环节:评
是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的环节。
1、基本要求:
(1)分析比较“议”这一环节中出现的各种观点、意见、方案、办法等,辨明是非,比较优劣;
(2)归纳总结集体的共同认识,寻找规律与结论,并以板书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3)教师要注意将规律与结论拓展开来,以期让学生开阔视野,在头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4)要特别注意简洁明了,注意启发,力戒重复啰嗦。
2、关于 “评” 的几点说明
(1)先学后议,不学不议,不议不评。
(2)“评”的过程是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教师是“评”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
(3)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透过学生“议”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更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并能举一反三,寻找内在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议”与“评”的方式
1、先议后评
2、边议边评
3、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是组织学生议、评的常用形式。
第四环节:练
是指练习、运用、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
1、基本要求:
(1)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
(2)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
(3)课本上的习题必须在课内完成。
2、为什么要及时训练?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认为: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及时训练是防止遗忘最有效的方式。
(2)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记忆内容、记忆材料与记忆量有如下关系:看到的书面材料(10%),听到的信息(20%),目睹的情景(30%),边看边听获得的内容(50%),听到、看到并经自己转述的材料(70%),读过、说过并动手操作过的材料(90%)。
(3)这一环节是“三为主”中“以训练为主线”的具体体现。
(4)通过“练”才能更进一步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3、关于“练”的几点说明
(1)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2)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梯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
(3)对后进生的作业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4)要杜绝课堂作业(一般指教材上的习题)课后化。
七、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经典名言
孔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陶行知:既要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得格外明白了。
王 坦: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学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在同伴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无可替代的。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
巴西教育家佛莱雷:“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改变传统刻板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发展学生个体思维水平,培养主动探究精神。
3、增强学生沟通包容能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4、提高各层学生学习能力,优化学生学业成绩。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范畴
1、学生完全可以依赖自己的能力解决的基础性质的知识。
2、重难点知识。
3、学生或者老师提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4、学生学习时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或者意见分歧较大时。
5、进行知识总结或者探索知识规律时
6、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四)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把“合作”等同于“合坐”、“合并”。小组划分不均衡,组内分工不明确。未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管理自由松散。
2、过分关注“合作”的形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得课堂热闹有余,冷静不足,中看不中用。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今后难以独当一面。
3、合作形式和内容单一,把“合作学习”片面等同于“小组讨论”。渐渐形成学生在课堂学习浮躁虚夸,华而不实,肤浅不深入的学习品质。
4、未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指导合作方法,名“合作学习”实则“不合作”。少数参与、强者话语霸权、弱者退缩观望、吵嚷打岔抢说、不妥协不会补充、发言依然是个人见解。
5、老师缺乏充分的教学准备
(1)讨论内容、讨论时间、讨论时机、讨论方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上课时是临时编导,无问题、无主题、无任务驱动。生成问题质量低,没有讨论价值。
(2)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未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随意性严重。
(五)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做什么?
(1)无论是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教师都是一位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激发者。
(2)教师要培养学生做到 “五用”: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得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3)教师要做到“五让”: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4)概括地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自经历和感悟。
(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前提
1、要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三讲三不讲”教学原则:即讲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容易出错的问题,讲容易遗漏的问题;学生已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不讲。
2、要相信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交流,适应于任何教育教学过程。
3、导学案的设计是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重在设计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有价值的问题。
八、实施“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意义
(1)“四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2)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理论。
(3)体现了“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一新课程理念。
(4)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进取、宽松的校园文化。
(5)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轻了教师负担。
九、如何构建“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1、宣传发动
(1)首先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让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a、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b、少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c、教师的成长只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
d、学生基础差、班额大照样可以搞教改。
(2)由班主任做好学生的解释工作,让学生接受并认可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知道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
2、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如何准确地把握“自学指导”的设计。
(2)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议”、“评”活动,在学生“议”、“评”活动中如何点拨学生思维。
(3)师生互动中可能再生成哪些新问题。
(4)对于重、难点问题,如何作好铺垫并有层次地习题化。
(5)如何设计课堂和课后练习题。
3、力求人人过关
(1)各备课组、教研组开展新模式教学观摩,进行新模式教学研究,制定适合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制度。
(2)学校组织新模式教学比赛,力争让教师人人过关,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掌握基本模式,并运用于日常教学。(比赛是最好的培训)
4、严格督查考核
(1)用行政手段推进课改。值日领导每日检查“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执行情况。
(2)学校制订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志是:追求学生课堂上的成功,而不是追求教师课堂上表演的成功。)
(3)把新模式的实施与学校常规检查挂钩,从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逐步制定相应的规则。
十、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一般操作技术
1、编制一张导学案。
2、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3、给学生一个学法指导:独学、对学、群学。
4、坚持一个课堂流程:自学、展示、反馈。
5、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学会不会的
(二)高效课堂的评课有 “五看”
第一,看状态。“好教育写在脸上”,听声音,看动作,察表情,让快乐融入课堂;
第二,看参与。一节课有多少人次的发言,有多少人参与互动,又有多少人游离于学习之外。
第三,看流程。“自学、展示、反馈”是否得到落实。
第四,看效果。那就是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第五,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兴趣,有没有挤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是否打断了学生的发言。